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明万历皇帝的陵墓的有几顶帽子

明万历皇帝的陵墓的有几顶帽子

发布时间:2021-07-15 17:58:26

Ⅰ 明万历皇帝陵墓有谁陪葬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
孝端显皇后王氏(1564年—1620年):神宗原配,名王喜姐,万历六年册为皇后,以慈孝著称。四十八年病逝,谥'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
孝靖皇后王氏(1565年-1611年):初为宫女,万历十年封恭妃,三十四年晋封贵妃、皇贵妃,三十九年九月去世,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Ⅱ 在明朝万历的定陵中,藏有7个秘密,分别是哪7个秘密

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是解放后,考古专家有目的,有计划发掘的第一座帝王级别的陵墓。描写这座陵墓如何挖掘,文物如何出土的小说,在网上一搜一大堆,考古的资料,一找一大叠,可是关于万历皇帝定陵的七个小秘密,却少有人知道。


《大明会典》中,暹罗、爪哇等国,向万历皇帝每年进贡乌香为200斤,乌香是什么东西,那是毒、品——鸦、片。经过公安大学的先进仪器的检查,发现万历皇帝的骨髓中,含有鸦、片的成分。万历皇帝吸、毒,已成不争的事实!

Ⅲ 万历皇帝的陵墓是什么

是位于北京的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明定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十三陵之一,北倚大峪山,面对山峰浑圆的蟒山。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
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裬恩门、裬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因此,它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Ⅳ 明定陵开放了60年,墓中多了什么东西让人啼笑皆非

明定陵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的陵寝。随着60年的开放,按照道理来说,明定陵博物馆中,一些容易腐朽,一些不耐用的东西,应该逐步减少才是,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万历皇帝的陵墓中,竟多了一种让工作人员“扫也扫不干净,收也收不完”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

世界上有一个罗马特雷维喷泉,这个喷泉号称是许愿“力量”最有名的代表。人家许愿不能乱许愿,是需要特定动作的,就是要背对喷泉,右手拿硬币,从左肩膀上方丢进喷泉池。

我们看看那些丢进喷泉池的硬币都去了哪里(传说国人去旅游,每年有900万一元人民币硬币被丢进了水池)——在1997年之前,这些硬币属于无主物,谁都可以去捞取。虽然不提倡,但也不算违法。

可是1997年之后,政府立法,明确确定,喷泉池中的硬币,归罗马政府所有,池底的硬币,一开始会被收集起来,归罗马的天主教慈善社团国际明爱会(Caritas),做善事时使用,后来,罗马政府不景气,这笔“水底捞”似得来的“意外之财”,有可能被政府挪为偿还外债使用。

如果用一个硬币,一张纸钞,换回一个温馨的希望,但谁要想用一个硬币,换回一个沉甸甸的,根本不等量的成功,最好就不要想了,因为这事儿根本就不靠谱!

Ⅳ 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什么状况

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的状况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最后发掘出29个满载金银珠宝的红色大木箱,里面的文物加起来达到了2600多件,还有皇帝的金丝冠等价值难以估量的皇家专属宝物,另外还有在明朝时期珍贵的书画字卷等等。

在对万历皇帝的尸身进行检验的时候,还发现万历皇帝的腿有一些问题,因此就有人猜测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跟腿部疾病也有关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

(5)明万历皇帝的陵墓的有几顶帽子扩展阅读:

建国后郭沫若主张挖掘皇帝陵墓,最开始的时候是打算挖明成祖朱棣,后来因为考古界反对的声音太大,于是郭沫若就瞄准了万历皇帝的定陵。

万历皇帝开创了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他被很多史学界评为昏庸无道,实际上他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儿,他早期也是非常勤政爱民的,万历年间也有“万历中兴”的盛况。

根据现场发掘万历皇帝的尸骨中左右脚兵线长短脚,是有足部疾病的象征。当时万历皇帝跟大臣解释自己不上朝的原因是“足心疼痛、步履艰难”。很明显是中年人关节炎导致的,也就解开了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可以说万历皇帝并不是昏庸,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儿!

郭沫若觉得自己居功甚伟,就想要继续挖了武则天的乾陵,后来被周总理一口回绝。

Ⅵ 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墓室结构为什么结构

定陵玄宫(明代称地宫为“玄宫”或“玄寝”,墓主的梓宫所在,为陵寝建筑的核心部分)的建制可用“五室三隧”概括。
“五室”即玄宫的殿室共有五座组合而成。其中,后室又称后殿,为玄宫主室(明代文献称之为“皇堂”),平面做横向长方形。室内面宽30.1米,进深9.1米,顶高9.5米。顶部为横向的条石拱券,断面呈尖顶,两弧相交的“锅底券”形制。室内地面铺砌着打磨平整的正方形花斑石石板,里侧居中的部位设有宝座(棺床)一座,宝座之上铺砌同地面一样的花斑石,周围以汉白玉石镶边,做须弥座形。宝座中央部位留有左右长0.4米,前后宽0.2米的方孔,内实黄土,是风水术中所讲的“金井”。宝座上陈设着帝后的棺椁及随葬器物箱。神宗皇帝的棺材居中,覆金井之上,孝端、孝靖两后棺材分置左右。随葬器物箱多置宝座两端。
中室,又称中殿,位于后室之前。它与前,后,左,右四室相通,在五室中处于枢纽地位。室内平面作纵向长方形,面宽6米,进深32米,室顶高7.2米 ,为纵向的条石拱券结构。室内地面铺砌细料方砖。西部陈设着一帝二后的神座、五供和长明灯。神座,白石雕刻而成,制如帝后生前所用的御座。皇帝的靠背之上雕有四个龙头,背后雕一整龙,龙头伸向靠背前作戏珠状,靠背内侧,浮雕的宝珠两侧雕饰龙纹。两侧扶手之上也各雕龙头。扶手内外两侧及靠背的外侧则均雕云纹。皇后的神座式同皇帝神座,但靠背及扶手上各雕凤头,靠背内侧也雕饰凤纹,两扶手内侧则雕龙纹,其余部分同皇帝神座一样。五供均为黄色琉璃制品,帝后各一套,分置神座之前。每套各有香炉一个,烛台两个,花瓶两个,分置白石座上。还有长明灯,又称万年灯,均以高和口径为0.7米的青花云龙大瓷缸为灯具,上有“大明嘉靖年制”的题款。缸内储油,油面有铜制圆漂一个,内置灯芯。
前室又称前殿,平面亦做纵向长方形,顶高面宽尺度及起券形式、地面铺砖均同中室,不同的是进深为20米,且室内无任何陈设。
左右室,又称左右配殿或侧穴,对称的设于中室两侧。平面均做横向长方形,面宽各26米,进深各7米,顶高各7.4米,券顶同前、中、后三室。室内地面各铺青白石石板,里侧各设宝座(棺床)一座。宝座形制亦为白石须弥座镶边,长17.4米,宽3.7米,高0.4米。宝座上部平铺方砖,中部亦各设一金井。室内无陈设。
“三隧”,是指该玄宫共设有三条隧道,与前室相通的是主隧道。据发掘资料记载,这条隧道分为砖石两段。从宝城右侧的隧道门至明楼后这一段,为砖隧道。砖隧道的尽端终止于一道略呈弧形,有四层城砖砌成的矮墙。由矮墙往里,对着玄宫不远的地方为石隧道的起始处。石隧道的走向通往玄宫前殿,其两侧墙壁,除接近金刚墙部分用城砖垒砌外,均以花斑石砌成,且随着隧道的逐步加深,由一层最后递增至十七层之多。石隧道总长为40米,宽8米。
左右配殿的隧道,即宝城墙内侧石条上刻写的“左道”和“右道”,其全程走向虽因未经全面发掘而不能详知,但从已发掘的局部情况看,其与左右两室相接的部分情况与主隧道和前室相接之处的做法却基本相同:都有保护石门的砖券顶的“隧道券”,且隧道券的外侧都有横截于隧道之前的“金刚墙”。
三、十三陵与“九重法宫”
明十三陵中,长陵至昭陵九陵的玄宫未经发掘,情况还不十分清楚,但根据文献资料所记,可能和定陵一样,同属“五室三隧”之制。理由如下:
首先,陵寝制度的演进和发展与其他各种政治制度一样,都无可避免地要受到“恪守祖制”、“法先王”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定陵为明朝中后期的陵墓建筑,其玄宫制度自然应源自其先前九陵的玄宫制度,也就是说,九陵的玄宫制度应与定陵的大体相同,至少相去不远。
最重要的是定陵玄宫五室的布局采用的是一种九宫式的,亦即井田式的格局,与皇帝生前所居的皇宫内廷建筑布局颇为妙合。其中定陵玄宫的前、中、后三室尊居中路,与内廷建筑中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座建筑的布局相合。左右配殿对称的分布在中室左右,又与对称于交泰殿东西两侧的东西六宫布局相合。定陵玄宫制度的这一特点无疑是我国古代丧葬制度的核心——“事死如事生”礼制观念的体现。而根据《明实录》等文献的记载,明长陵及明永陵等的玄宫制度也是按照明朝皇帝所居的皇帝内廷建筑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有史料以下为证:
《明世宗实录》卷一八七记,嘉靖十五(1536)年五月,明世宗朱厚熜在讨论永陵的营建时,曾对辅臣李时、夏言等说:“寿宫规制宜逊避族陵(指长陵)

Ⅶ 明十三陵为什么偏偏就挖了万历皇帝的定陵

明朝历史上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所以称“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葬入思陵(1645年),前后历时230多年,共有13座皇帝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多个妃子以及2名太监。明十三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墓最多的一处帝陵建筑群。
可是,明十三陵为什么偏偏就把万历皇帝的定陵给挖了呢?
最早提出挖掘古代皇陵计划的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还有郭沫若等一批相当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名人也力主挖掘。
挖掘计划于1956年春开始,原本是打算先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给挖了,但对长陵的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于是,考古队最后决定先拿的定陵来练练手。倒霉的万历皇帝,在死去几百年之后,却成为明代唯一一个被挖坟掘墓的帝王。
定陵的挖掘工作从1956年5月开始,到1958年7月底基本结束。虽然期间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完成了挖掘。
定陵的地宫全部用石砌成,多为青石,面积为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地宫中有7座4吨重的汉白玉石门,设计巧妙,开闭灵活。地宫中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中殿原状陈列着祭器,那里三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大瓷缸,缸中原来盛满长明灯灯油,供点长明灯用。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朱诩钧和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品的26个红漆木箱。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金器数百件,其中尤以皇帝皇后的金冠、凤冠最为珍贵;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更是精美绝伦。
定陵被打开后,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都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可叹的是,这三具帝王皇后的尸体竟然在“文革”中,被红卫兵以打倒封建帝王和牛鬼蛇神的名义点火烧的粉碎。万历皇帝怎么也想不到,在几百年之后,自己竟然会被一群毫不相干的人,挫骨扬灰。
皇帝皇后三口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却在定陵挖掘不久之后,被当时一群无知人员当成废弃材料,抛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据传,这些珍贵的木头被扔到山下之后,都被当地的村民当做好东西留了起来,有的做成了自己的棺材、有的加工成了衣柜。但是,捡到这些木头的村民,最后死因都非常离奇。
最为可惜的是,定陵挖掘出的许多文物都因当时技术条件和知识水平的不足,保护不到位,以至于造成了永久性的毁坏。有了定陵挖掘的教训,国家后来出台了“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寝”的规定。万历皇帝在死后几百年,以被挖坟掘墓,挫骨扬灰的代价,终于换来了其他帝王陵寝的长治久安

Ⅷ 明代皇帝的陵墓

明代的陵墓除了朱元璋和朱允文的墓之外,都在十三陵,朱元璋在南京,朱允文不详,万历皇帝的墓被盗,现在已开放。

Ⅸ 明皇陵出土4件惊艳世界的绝美凤冠,它们主人分别是谁

郭沫若作为我国著名诗人,其实在民国文人圈子里地位一直比较尴尬。论学识他的确出色,并且他的成就不仅仅限于诗歌领域,他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伟大而瞩目的。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却并不到位,甚至为了研究对珍贵的古代遗迹进行了大量的破坏。

那么问题来了,孝靖皇后不论怎么看,地位都不如孝端显皇后,那么为啥孝端显皇后顶多都是"九龙九凤冠",她却能用上"十二龙九凤冠"?

与明万历皇帝的陵墓的有几顶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加盟歌美妮女装 浏览:291
2020年婴儿袜裤子较新批发商 浏览:274
皮男士风衣外套搭配图片 浏览:13
不扣扣子的风衣里面如何搭配 浏览:745
黑色羽绒服配什么颜色衣服好看 浏览:238
男士穿羽绒马甲搭外套皮衣好看吗 浏览:972
绳绑旗袍女人图片欣赏 浏览:111
裤子紧身的好看 浏览:657
黄的什么样围巾好看图片 浏览:154
为什么男士内裤越穿越大 浏览:364
风衣布成份 浏览:394
焦糖色配绿色裤子好看 浏览:411
配t恤方巾怎么系 浏览:212
男装发型搭配 浏览:667
剑三单刷校服 浏览:737
男士奢侈品皮带有多少 浏览:294
雪纺裤子破了个洞怎么补好看 浏览:189
男士170对应多大码的裤子 浏览:470
精品男装衬衫体血 浏览:483
12号衣针袖口织多少针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