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个军棉帽是07式吗这个帽子是土兵用的吗
可惜很肯定的告诉你,这个不是07式的军用棉帽,我在部队服役了两年,就从来没见过有人用这样的东西,顺便提一哈,我是2016年入伍的。
B. 中国军服用了60多年的军帽,至今现在,为何仍在使用
在军服的设计过程中,沿用了苏式军服很多特点。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那种常见的冬季帽开始进入中国军队。当时,到了冬季,官兵们都会戴上这种冬季棉帽子。在上世纪60年代,戴解放帽和冬季帽可是一种时尚,反应这类型的电视剧很多。在历史的发展中,中国军队先后又换发了65式、85式、87式军服,以至于现在使用的07式。很多老物件都已经退役,比如解放帽、领章、武装带等等,但是冬季帽至今仍在使用。
C.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共发展了几个阶段越详尽越好,带图片!
主要款式发展50式军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很快由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根据部 队正规化建设的要求,总后勤部组织专门人员设计出新的军服和帽徽,1950年1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
准1950年军服装备部队,50式军服按陆、海、空军干部、战士和女军人区分,并有夏服和冬服之分,陆、海、空三军佩戴统一制式的帽徽和胸章。新中国成立
后我军第一次有了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军服。其中,女军人的夏服和冬服——连衣裙、立翻领、套头式、长袖、中腰有布制腰带、裙子下摆长及膝盖以下、双排十
粒扣、紧袖口、西式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我国女性最流行的服装样式。55式军服走向正规化八路军军服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总后勤部担负研制军衔服装的任务。军衔服装参照了苏联和东欧国家军服样式,结合我国服装特点进行了设计。55式军服首次突破了单一制式军服,分礼服和常服两类,礼服配发校官以上军官。以后经过10年不断改进,55式军服日臻完善,迈出了我军军服向体系化、系列化发展的第一步。
1958年和1964年,先后对55式军服用料、领章样式、冬服结构等作了一些变动和改进。主
要有:1958年将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军官平时戴解放帽,佩带新式领章;各级军官的夏常服和尉官的冬常服用料,均改用棉平布。1964年,为部队配
发了由罩衣、紧身棉衣、绒衣等构成的多层次冬服,取代了以往的“老棉袄”。65式军服史上最知名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2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我军新的帽徽、领章和部分军装样式的决定。全军官兵一律佩戴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称之为“一颗红
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取消大檐帽和女军人无檐帽,全军男女军人均戴解放帽。海军军服样式改为与陆、空军相同,颜色为深灰色。当时,全军干部和战
士,男、女军人军服衣料、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上衣口袋区分干部和战士,以领子区分男服女服。这是我军军服发展史上的一个倒退。
但65式军服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军影响最大的一代服装。一是装备的时间最长。从1965年至
1985年,65式军服包括改良型71式、74式和78式军服,整整实行了20年。二是发行量大。这20年间是我军兵员最多的时期,累计应该有数千万名解
放军官兵穿过65式军服,而民间各种仿制的更数以亿计。解放帽和军用挎包成了年轻人的时尚,绿军装形成了全球史上最大规模最长时间的服装流行。我军65式
军服代表了一个时代,许多国家的军服都曾借鉴了65式军服的优点。毋庸置疑,在世界军服发展史上,中国的65式军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74式军服引领衣流行
1971年,我军自行研制了涤纶、锦纶、棉花三元混纺府绸夏季单衣面料(涤纶占50%,锦纶占17%,棉花占33%),总后勤部1971年6月4日批准
采用这种合成纤维纺织品制作的军服定型和批量生产,定名为71式军服,军服颜色也由深棕绿改为草绿色。这期间,海军的灰色军服由于没批准,而恢复了
1955年的服装样式。与棉布相比较,这种俗称“的确良”的三元混纺布新式面料,挺括、不缩水、洗后易干、颜色鲜艳、不易褪色,深受广大指战员的喜爱,这是我军军服面料一个质的飞跃。71式军服提高了军服牢度,改善了外观,减轻了重量,使我军军容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74年又为女军人夏季配发了裙子,1975年女军人着夏服时开始戴无檐帽。
74式军服的影响除了西沙群岛海战以外,恐怕最大的影响就是对中国妇女服
装的影响。受65式军服男女不分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中国妇女的服装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男性化的特点,无论冬夏,女同志都一律穿长
裤。即使天气再热也都如此。女兵军服出现了裙子,自然引起了地方妇女的心动和眼红,此后,女同志的裙子开始部分恢复。军服的变化牵动了整个国家人民服装的
变化。78式军服材料新革命78式军服改
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改革我军体制单一、样式呆板、面料落后的服装势在必行。1978年我军服装在71式军服的基础上,以减轻重量为主要目
的,进一步扩大化纤材料的使用,经过研究选样品,部队试穿,征求意见,于1977年12月上报军服改革方案,名为78式军服,并投入生产。78式军服是我
军军服使用材料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为国家节省大量棉花,而且由于化学纤维机械性能优良、抗皱、抗霉蛀,使军服牢度好、挺括保型、易于储存,使冬夏服重量
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储存安全性等有很大的改善。78式服装装备全军后,使单兵行军负荷得到较大幅度减少,寒区减轻15.6%、温区减轻12.6%、热区减
轻19.2%;夏季行军负荷减轻了19.5%。85式军服改革旧样式从1981年开始,我军着手新一轮军服改革工作。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改革方案,1985年新式服装装备部队,简称85式军服。
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干部、战士增发制式衬衣,增发大檐帽,解放帽作为工作帽予以保留;圆形“八一”徽和军种肩章、领章取代了全红五角星帽
徽和全红领章。师、团职干部配发了混纺毛料夏服、冬服和大衣,军职以上则为纯毛料。营职以下干部和战士服装仍有涤棉织品。85式军服用料、服饰方面虽有一
定的改善,但它仍是单一的军服体系,只有常服,没有礼服和作训服,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等不同需要,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军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87式军服现开放意识1984年1月,中央军委在批准85式军服定型生产的同时,确定我军服装应逐步实行礼服、常服、作训服系列化。1987年8月,87式军服定型投产。1988年4月,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为配合军衔制的实行,同年8月起,全军陆续装备新军服。87式军服是在认真分析我军服装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历次服装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外军有益经验的
基础上,对国家资源、技术水平、设备条件、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论证之后形成的。它根据经济、适用、轻便、耐用、美观、配套、创新的原则,建立了比较
完善的常服、礼服、作训服系列,可以满足军人在平时、战时、礼仪等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需要。
87式军服除了三大类服装,还包括大衣、风雨衣、
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装所配套的针织衫、针织衬衣、衬裤、绒衣裤、棉衣裤、棉背心和各种特种服装等。它建立完善了我军军服系列,实现了军服装备配套化、品种和
号型系列化。该系列军服改变了我军服装长期以来体制单一的落后状况,对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由于受到国家经济等因素的制约,87式军服系列只向部队下发了常服和作训服,而礼服未能装备部队,使我军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只装备两类军服的军队。但87
式军服的夏常服改成了西服领,穿衬衣系领带,封闭了数十年的领口终于打开,它的背后是国家和军队全新的开放意识。97式军服革新试金石97式军服1993
年起,我军开始研制面向21世纪的与国际先进军服接轨的新一代军服。1997年5月1日起,97式军服装首先在驻港部队试穿,采用了国际流行军服的分类,
按功能主要分为礼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绒)衣、大衣、作训服、体能训练服及其配套的军帽、服饰和鞋(靴)等9部分。97式军服在结构、用料、颜色、
服饰及配套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尤其是样式、颜色更加美观大方,形成了陆军以棕绿色为主色调、海军以白色和藏青色为主色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军服
颜色系列。新一代军服在服饰的整体设计上仍采用了“八一”、五角星、天安门、麦穗、松树叶、长城等图案,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中国共产常领导下,经
“八一”南昌起义成长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97式军服是对87式军服进行改革的试金石,而07式军服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改
进设计的。
2004年底,全军士官、士兵更换仿毛料冬服。新式士兵常服采用全里、全衬的毛料服装制作工艺,
衬料采用最新耐水洗粘合衬和增强造型的组合胸衬,这次换装同时为战士换发了采用新技术材料的仿牛皮皮鞋。我军原来的常服设计思想是强调常、作结合(在85
式军服之前甚至是常、作一体),即常服也可在训练、执勤、劳动时穿着,因此不得不设计得宽大些,所带来的通病就是“肥腰、吊裆、粗腿”。而此次换装的一个
重要原则就是提高新装的适体性,改善板型。新式男兵常服,与以前的同型号军服相比,胸围缩减了2厘米,腰围缩减了6厘米,臀围缩减了6厘米,上衣肩宽增加
了2厘米,突出T字造型,更能凸显男兵的阳刚之气。新式女兵常服,与以前的同型号军服相比,胸围缩减了2厘米,腰围缩减了4厘米,臀围缩减了6厘米,突出
X字造型,更能体现女兵的倩丽身姿。正是这些以厘米为单位的微小变化,使新式士兵常服一改以往拖沓、肥大的旧样式,显得威武精干、生气勃勃。
2005年11月10日起,人民空军常服颜色由上棕绿、下藏青统一改为蓝灰色,其样式、用料不
变,这次空军换装的服装被称为05常服。为适应未来联合作战和大联勤的需要,统一空军常服颜色,十分有利于三军各自特点的展示和识别,有利于联合作战行动
的实施,也有利于部队训练和管理。07式陆海空男军官礼服
D. 关于我国军队的帽子
军帽是世界各国军队中,军人佩戴的帽子。佩戴军帽显示了军人的威严和严谨。是军人的尊严的标志。军帽各式各样,种类繁多,不同时期,不同兵种,佩戴的军帽式样也不同。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军衔制,着55式军服,规定陆军、空军男士兵夏季佩戴船形帽,海军男士兵为无檐大顶帽,俗称水兵帽。1965年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
我国大陆军队的军帽,历经变迁,目前的样式基本有四种:一是大檐帽,帽檐颜色为军官饰金黄色檐花,士官、士兵为黑色光面塑料帽檐。帽丝带颜色,将官为金黄色;校尉官和士官为银灰色;士兵为黑色人造革带。帽墙、帽罩,陆军为浅棕绿色;海军帽墙为藏青色、帽罩为本白色;空军为蔚蓝色。帽墙丝带,陆军军官、士官为正红色,士兵为深草绿色;海军官兵均为藏青色;空军为蔚蓝色。二是贝雷帽,样式采用国际通用贝雷帽帽形,帽左前方帽墙上缀有机锈军种帽徽,陆军为深棕绿色;海军为深藏青色;空军为深蔚蓝色。三是头盔,采用国际通用样式。四是迷彩作训帽,帽墙该为立帽墙、圆冒顶,大帽檐。
E.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那时中国的军队有了和现代野战的帽子吗
有了!是美式的。当时中国入缅作战远征军的装具之精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后来的驻印军(新1、6军),光帽子就配发了六种,包括钢盔、丛林帽、野战帽、作训帽、便帽、礼帽等,实在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豪华精锐部队。
F. 看帽带能认出谁是将军,中国军队的大檐帽,有什么讲究
看帽带能认出谁是将军,中国军队的大檐帽,有什么讲究?
经常看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军队的大檐帽上,也就是帽徽的下边,总有一对帽带。之前的87式军服有,现在的07式军服还有。那么,帽带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目前采用了07式军服,07式军服的大檐帽依旧沿用了帽带。而且和之前的模式差不多,将官大檐帽的帽带还是金黄色的。顺便说一句,士兵的大檐帽上没有帽带。之前是军官的大檐帽上才有帽带,现在士官的大檐帽上也有了帽带,只有士兵没有。
望采纳
G. 中国军人是哪一年佩戴军帽上的红星的
人是19549原配的,经贸的上面的五角星是1921年开始的中国军人象征的红星。
H. 士兵的帽子答案大全
1、大檐帽——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军帽,大檐帽是1811年沙俄为军官设计的工作帽,后来被普鲁士、英国所采用。
——英国特种部队“红色贝雷帽”。
I. 从中国军人的帽子可以看出军衔吗
不能,
兵可以分为列兵(二等兵)、上等兵(一等兵)等几级。在中国,21世纪初开始,义务兵服役期为两年,第一年为列兵,第二年为上等兵。
士官一般由拥有专业技术者担任或从资深士兵中选出,各国把士官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军士长等。
尉官是初级军官军衔的统称,后随军衔制的建立和发展,逐渐转为区分初级军官军衔等级的称号。世界上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设有尉官军衔。多数国家分为上尉、中尉、少尉,有的国家还有准尉和大尉。
校官是中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世界各地的军衔等级中均设有校官军衔,多数国家分上校,中校,少校,有的国家还有大校。
将官又称为将军,是高级军官军衔的统称,始于16世纪的法国军队。后来,将官军衔逐渐被大多数国家采用。一般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元帅是许多国家的最高军衔。
(9)中国士兵使用了60多年的帽子扩展阅读:
我国的军衔分为军官军衔和士兵军衔,军官军衔有三等十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而士兵军衔由低到高分为列兵、上等兵、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七级士官。 列兵,军衔为一个拐。第二年自动晋升为上等兵,为两个拐。
服役完两年后经申请,可套转为军士,也就是职业军人。实际上在部队还是俗称士官。如图所示,下士也就是一期士官为两把枪加一个细拐,中士即二期士官为一个粗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