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部外国的动画,讲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帽子,但后来帽子出问题开始控制人类的事情,求片名
我也在找这个片子 哭了,热度太低找不到
❷ 空条承太郎帽子上的漫画家之手是什么来头
荒木老师工作室的logo
❸ 有谁知道一个日本漫画家 名字里好像带奈字的 专门画个小女孩戴帽子的求帮助
奈良美智
❹ 有一个高考状元帽子掉地上.这副漫画说得什么意思
不是自己的拿着也没用。
❺ 谁有 四种典型气质类型 『丹麦』皮特斯特鲁普 画的关于被坐了帽子的漫画,急求,谢谢了
第一节 气质的理论研究
一、什么是气质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性情急躁,易发脾气,喜怒形之于色,遇事缺乏三思而后行;有人说话、做事总是慢条斯理,不轻易动肝火,遇事犹豫不决;有人活泼好动、善交朋友、易适应环境;有人则喜欢独处、安静,少言寡语,虽然内心不快,但不立即暴露出来等,这些心理活动的差别是人们不同气质的表现。所谓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个体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在发生速度、灵活性、强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特征的综合。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灵活性,主要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强度主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指向性即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现实还是倾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活动表现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具有某些气质特征的人,常常在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例如:有些学生上课时总是坐立不安、考试总是十分慌张、遇事总是沉不往气等等。说明这些同学具有情绪易激动的气质特征。无论人干任何事情,气质总是表现为不以活动动机、目的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动力特性。
气质是相当稳定的。当把气质同其他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进行比较时,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气质是非常稳定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有人曾对同卵双生子进行14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他们的气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当然,气质并不是一点不变,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它可以被掩盖并缓慢地发生变化,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但其稳定性是主要的。
气质受遗传影响较大,主要决定于个体的生物学因素(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征)。这也正是气质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原因。研究表明,新生婴儿已具有气质差异。在医院婴儿室,可以看到有些新生儿很爱哭,哭起来也很厉害,而有些则文静一些。盖赛尔(Gesell)、斯卡尔(Scull)及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1982)等对同卵、异卵双生子的研究,均证实了气质的天赋性及个体间的差异性。
二、气质研究概况
(一)气质的早期探索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今中外都有对它的研究。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在其所著的《论人的本性》一书中就论及气质的问题。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生于脑的粘液,生于肝的黄胆汁,生于胃的黑胆汁,生于心脏的血液,这四种体液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人体的特质”。即血液占优势为多血质,粘液占优势为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为抑郁质。具有不同特质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事风格。后来,罗马医生盖伦(Galen,130~200)用拉丁语“Temperamentum”一词来表示这种“人体特质”,这就是英语中气质(Temperament)的最初来源。
在我国也有对气质的早期探索,如我国《内经》根据人体阴阳之气,禀赋不同,将人的气质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还有运用五行学说将人的气质分为,木、土、水、火、金五类,也有运用五音类比的。孔子也曾把人分为“狂”、“狷”、“中行”之类,等等。这些早期探索,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由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气质差异和这些气质现象,因此多血质、胆汁质等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一直被众多学者沿用至今。
(二)气质的体质分类研究
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学者们对气质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有关气质的体质分类学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1.气质的体型说
1921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克雷奇默(Kretshmer,E 1888~1964)在《体型与性格》一书中提出了气质的体型学说。他基于对精神病人的研究,将人的体型分为三类,肥胖型、细长型和结实型。肥胖型的人具有躁狂性气质,善交际,表情活泼,亲切热情;细长型的人具有分裂性气质,不善交际、孤僻、神经质、多思虑;体型匀称结实的人,谓之结实型,这类人具有粘着性气质,固执、认真,理解缓慢,具有冲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Sheldon,1899-1977)也是气质体型说的代表人物。为了对人的体质进行分类,谢尔顿从正面、侧面、背面拍摄了4000名大学男生的裸体照片,通过对这些照片的分析,发现人体体型主要有三大类,即内胚层体型、中胚层体型和外胚层体型。这三种体质类型相当于克雷奇默所说的肥胖型、结实型和细长型。谢尔顿在对2000名被试进行体型与气质的研究后发现,体型与气质关系密切。其关系见表11-1。
表1-1 体型、气质类型和行为倾向
体 型
气质类型
行 为 倾 向
内胚层型
内脏紧张型
动作缓慢、爱好社交、情感丰富、情绪舒畅、随和、有耐心
中胚层型
身体紧张型
动作粗放、精力旺盛、喜爱运动、自信、富有进取性和冒险性
外胚层型
头脑紧张型
动作生硬、善思考、不爱交际、情绪抑制、谨慎、神经过敏
克雷奇默和谢尔顿的体型说对后人研究气质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后来研究表明,体型与气质之间虽然有某种相关,但相关并不高,也并不像他们所讲的那么简单与直接。因此该学说并未被科学界所接受。
2.气质的血型说
气质血型说是由日本学者古川竹二于1927年最先提出,后经西冈一义等人加以发展。该学说提出以后,在日本、中国及西方都得到广泛传播。目前,一些日本和西方学者仍在进行所谓的“血型气质判断”。这种学说认为血型和“性格”(日本学者一般把气质与性格不作区分)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相应的气质也有这些类型(见表11-2),可以根据人的血型判断人的气质,甚至预测爱情和事业。学术界普遍认为,凭人的血型来判定人的气质类型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也有不少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认为血型说并不可靠,它已为许多心理学家所否定。
表11-2 血型与气质之间的关系
血 型
气质
心理特征
A
消极保守
性情温和,老实稳妥,多疑虑,怕羞,顺从,常懊丧追悔,依靠他人,独居少社交,感情易冲动
B
积极进取
感觉灵敏,不怕羞,不易受事物感动,长于社交,多言,好管闲事
AB
A型为主,含有B型的分子
外表是B 型,内里是A型
O
积极进取
志向坚强,好胜霸道,不听指挥,爱支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
3.气质的激素说
生理学家柏尔曼(Berman)提出,人的气质是由某种内分泌腺的活动所决定的。他以某种腺体特别发达或不发达为标准,将人分为六种类型:肾上腺型、垂体型、甲状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和胸腺型。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气质特点。如甲状腺分泌多者,感知灵敏,精神饱满,意志力强;肾上腺分泌多者皮肤浓黑,干燥,精神旺盛,好斗等。研究表明,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缺乏或过剩对人的情绪和行为确有影响,但激素说过分强调激素的重要性,忽视神经系统对人气质的重要影响,这是其致命的局限。
4.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来解释气质。他发现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两种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度即大脑皮层细胞经受强烈剌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二是平衡性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对比程度,若强弱相似为平衡,强弱不相似(一强一弱)为不平衡;三是灵活性即对剌激的反应速度和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变的速度。由此,巴甫洛夫确定了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及其外部特征,并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两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见表11-3)。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学说为气质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对后来人们研究气质的生物学性质具有很多启示。许多学者的研究也发现神经活动类型并不总是和气质类型相吻合,个体的身体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其气质也有重要影响。
气质的体质分类研究虽然对以后的气质研究有重要启示,但由于其理论依据、研究手段的局限,大都仅发现了人类气质的局部规律,所以应辩证地加以分析和对待。
表11-3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强
强
强
弱
不平衡(兴奋大于抑制)
平衡
平衡
不平衡(抑制大于兴奋)
灵活
灵活
不灵活
不灵活
兴奋型(不可遏止型)
灵活型
安静型
抑制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三)现代气质理论
50年代中后期是现代气质理论研究的开端。人们开始用心理测量等方法来研究气质的结构和特质,并重视气质与个体活动及行为的关系。形成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气质调节理论
20世纪80年代,波兰华沙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简·斯特里劳(J·strelau)在巴甫洛夫学说的基础上经过25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气质调节说。认为气质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但又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它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在人与环境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气质可以在行为能量水平(反应性与活动性)和行为时间特点(反应速度、灵活性、节奏性等)中表现出来。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气质的心理测量法,并探讨了气质与性格、气质与活动的关系。斯特里劳的理论虽然是现代气质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成就。但它并没有脱离巴甫洛夫学说的基本思想。在气质与人格关系问题上,有些观点难以为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
2.气质EAS理论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巴斯(A.H.Buss)与普朗明(R.Plomin)经过多年研究形成了气质的EAS理论。在他们看来,气质是人格的一部分,是指那些在生命第一年就出现、持续终生并得益于遗传的人格特点。根据人反应活动的特性,把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⑴ 活动性的人。这类人爱活动,总是抢先接受新任务,不知疲倦。婴儿期表现为手脚不停地动,儿童期在教室里闲坐不住,成年时有强烈的事业心。⑵ 社交性的人。这类人渴望与别人建立亲密的联系,爱好社交。婴儿期要求其保护人在其身边,孤单时大哭大闹,儿童期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容易接受教育,成年时与他人很融洽。⑶ 情绪性的人。这类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都大。婴儿期经常哭闹,儿童期容易激动,成年时喜怒无常,难以合作相处。⑷ 冲动性的人。这类人缺乏控制能力。婴儿期等不得成人喂饭、换尿布等,儿童期注意容易分散,常常坐立不安,成年时行动带有冲动性。
EAS理论是当代气质理论中的典型代表,它所提出的几种气质特质及其测量方法为绝大多数气质研究者所接受和支持,所论及的气质的性别差异、气质与学习、环境的关系以及问题行为,都是气质研究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3.托马斯、蔡斯的气质发展理论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教授托马斯(A.Thomas)和蔡斯(S,Chess)认为,气质“最好可视为涉及一个人行为方式的一般性概念。它与能力相区别,又与动机相区分……气质则可视为人的行为的一般风格”(Thomas,A.&Chess,S.(1977),Temperment and Develo-pment,p7)。他们通过对新生儿大量的调查、测验,发现了在l—3个月新生儿中,存在着明显的、持久的气质特征,这些特征不容易改变,一直持续到成年。由此,他们提出了九个气质维度,并根据其中的五个,把儿童气质分为开朗型、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和中间型。他们的研究被称为“世界上最过硬的心理学研究”。此外,现代气质理论还包括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的气质行为抑郁性研究等。直至今天,学术界对气质的探讨从未停止过。
三、气质的心理特征及其类型
(一)气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的心理结构十分复杂,它由许多心理活动的特征交织而成。这些特征主要包括:
1.感受性。人对内外界剌激的感觉能力,这是神经过程强度特征的表现。
2.耐受性。人在接受剌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承受能力,也是神经过程强度特征的反映。
3.反应敏捷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如记忆的快慢、思维的敏捷程度、注意转移的灵活性等),这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4.可塑性。人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调节自己以适应外界的难易程度,它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关系密切。
5.情绪兴奋性。包括情绪兴奋强弱与情绪外观的强烈程度。情绪兴奋性既和神经过程的强度有关,也和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有关。
6.倾向性。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部还是内部的特性。倾向性与神经过程强度有关,外向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内向是抑制过程强的表现。
(二)气质的类型
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由上述气质心理特征指标的不同结合便构成各种不同的气质类型(见表11-4)。
表11-4 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气质类型
感受性
耐受性
敏捷性
可塑性
情绪兴奋性
倾向性
速度
胆汁质
低
较高
灵活
小
高
外向
快
多血质
低
较高
灵活
大
高
外向
快
粘液质
低
高
不灵活
稳定
低
内向
慢
抑郁质
高
低
不灵活
刻板
体验深刻
内向
慢
一般认为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具体表现如下:
1.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思维灵活,但往往不求甚解,注意力易转移,情绪不稳定,感情易表露且体验不深,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做事粗枝大叶,具有外倾性。
2.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直率热情,表里如一,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缺乏耐心,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具有外倾性。
3.粘液质。安静沉稳,喜欢沉思,反应缓慢,灵活性不足,比较刻板,注意稳定,不易习惯新环境、新工作,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坚韧执拗,具有内倾性。
4.抑郁质。敏锐稳重,情感体验深刻、持久、少外露,行动缓慢,胆小、孤僻、不善交往,遇困难或挫折易畏缩,有较强敏感性,容易体察到一般人不易觉察的事件,具有内倾性。
丹麦皮特斯特鲁普的一幅漫画生动地描述了四种具有典型气质类型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见图11-1)。
图11-1 四种典型气质类型人对同一事件的反应
值得指出的是,人的气质特征千差万别,上述四种气质类型的分类只是相对的,实际生活中纯属某一典型气质类型的人很少见,大多数人属于不同气质类型的混合型,或近似于某种类型,或介于某些类型之间。
第二节 气质对个体心理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气质是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不仅与人的其他心理现象有密切关系,还在个体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气质,对大学生来说既有理论意义,又对其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习、求职、人际交往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气质对能力的影响
(一)气质与智力活动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习是一项认知性很强的智力活动。气质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成就大小,但它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前苏联心理学家列伊切斯的一项研究表明,气质对智力活动特点和方式有明显影响。某班有两位学生A和B,A具有明显的多血质和胆汁质的特征,B有明显的抑郁质特征。学生A在学习时表现出精力充沛,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后,只需短时间休息就能恢复精力,很少见他疲劳和学习间歇;他能一下子关心很多事物,复杂情况和变化不会降低他的精力;他对了解新教材特别感兴趣,新的知识信息使他精神焕发、兴奋,且感到满足,但复习旧教科书时,缺乏兴趣。学生B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很容易感到疲劳,需要休息或睡一会儿才能恢复精力;对简单作业要进行准备和沉思;学习新教材时常感到困难和疲惫,对复习旧教材表现出主动性,思维有着惊人的准确性和明晰性,抑郁质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生,也不妨碍他的智力发展和毕业时获得金质奖章,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细致性补偿了他智力活动的困难。
国内外研究表明,在中小学时期,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会影响其学业成绩,特别是气质中的情绪性与活动性对学业成绩有一定影响。但对大学生的研究没有发现气质类型对学业成绩有影响(朱琼瑶,1999)。
(二)气质与运动能力
气质虽与能力不同,但彼此又相互影响。有研究表明,某些气质特点有利于某些能力的发展,而有些气质特点则会阻碍某些能力的发展。对国家优秀运动员的调查表明,优秀运动员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分布。例如,乒乓球运动员中进攻型选手以多血质、胆汁质者为多,防守型选手则以粘液质为多,短跑、跳高、击剑、摔跤等运动项目胆汁质者较为适宜,体操则以多血质者为宜,长跑、登山活动以粘液质者较佳。日本学者对围棋选手的气质类型作过更全面的研究分析,认为气质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极为密切。
二、气质对职业活动的影响
气质作为人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虽对活动效果不起决定作用,但对职业活动,尤其是一些特殊职业活动来说却具有重要作用。了解气质,可以帮助大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和职业,也可以根据兴趣来“改造”或“掩盖”自己的气质。
(一)不同职业对从业者可能有不同的气质要求,不同气质的人对职业的适合度不同
世界上的职业,林林总总,各具特色。有些需要从业者有较强的耐受性,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而有些则要求从业者反应敏捷、动作灵活。例如,对于从事纺织工作的纺织女工,要求具有注意稳定且善于转移、动作敏捷等品质。对医务人员则要求具有反应灵敏、耐心、细致等品质。一般来说,要求速度的工作,多血质和胆汁质特征的人更适合;要求稳定、持久性的工作,粘液质特征的人更适合;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抑郁质特征的人更能胜任等。在一般性的学习和工作中,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这是由于气质的积极方面对其消极方面有补偿作用。例如多血质的人注意转移灵活可弥补其注意不稳定的特点;粘液质的人细致耐心可适当补偿其速度的不足。而且,后天形成的性格也会掩盖其某些气质特征。如一个胆汁质的医科学生可能因为他专业的要求,而在后天培养起谨慎的性格特征,从而掩盖其粗心、冲动的一面。
不同气质特质的人,对不同类型职业活动的偏爱也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在律师、办公室人员及图书管理员这三种具有不同刺激负荷的职业中,高、低反应性被试的分布不同:在19名喜爱律师职业的被试中,14人为低反应性的,在23名喜欢图书管理员职业的被试中,15人为高反应性个体。这说明气质特征与个体活动爱好有关,人可以通过选择活动、职业和环境来满足由自己气质特点决定的心理需求。
(二)气质与特殊职业
气质对人职业活动的影响在一般职业中表现得并不明显,而在一些特殊职业人员中,如宇航员、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员、雷达观察员等,职业对其气质特质的要求则较为严格。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必须经过气质特质的测定,进行严格地选择和培训,才能胜任这类活动。比如,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其气质特质对其职业运动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起飞前7分钟还能睡得很好,情绪稳定性是他成为宇航员的重要条件。英国学者艾森克(H·J·Eysenck)指出,外向的人不能很好地担任“警戒”任务,据此雷达管理员应该由内向的人来担任。
(三)气质与职业成就
在一般职业活动中,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成就,这已为众多气质心理学家所公认。在同一职业领域内,人们可以找出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在不同领域内的突出人员中,也可以找出同一气质类型的代表。研究发现,俄国四位著名文学家,普希金属于胆汁质,赫尔岑属于多血质,克雷洛夫属于粘液质,果戈里属于抑郁质,他们虽属不同气质类型,但在文艺领域内都取得了突出成就。达尔文和果戈里虽都属于抑郁质类型,但都在他们的专业方面获得了伟大的成就。因此,气质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职业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任何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在各自的专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三、气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气质并无好坏之分,但每种气质都有有利或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一面。例如,多血质的人情绪丰富,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抑郁质的人工作中耐受力较差,易感到疲劳,但感情比较细腻,做事审慎。比较而言,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那些典型或较典型的胆汁质或抑郁质的人,尤其是胆汁质—抑郁质混合型的人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学习、生活和成功。从神经类型的角度看,对神经系统弱型的人来说,承受外界剌激的能力较低,容易在不良因素的剌激下产生心理障碍或心身疾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或胃溃疡。而对于神经系统强而不均衡的人来说,经常处于
❻ 黑帽子有个大M的漫画人物是谁
上杉达也——日本漫画家安达充代表作《TOUCH》里的男主角。爱好是偷看女生换衣服和色情杂志,却是漫画里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上杉和也——上杉达也和上杉和也是一对双胞胎兄弟,除了相貌一模一样之外,个性和对生活的态度都有南辕北辙的差别。哥哥达也性格乐天散漫,弟弟和也则是积极严谨。
❼ 求这个帽子上的图画是哪个漫画里的人物
美国的漫画英雄总共有7000多个,美国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主要来自于两个巨头的漫画公司,一个是DC漫画公司,一个是惊奇漫画公司。DC漫画公司是美国最具实力且历史最悠久的漫画公司之一,始建于1935年。Marvel旗下有5000多名漫画英雄,始建于1939年。
❽ 漫画家 的帽子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jhtml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db2-.htm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jhtml
希望能帮到你
❾ 外国漫画著名的漫画大师有哪些。其作品是
宫崎骏 世界最著名的动画大师。有人也将他和金庸相提并论,同样渊博广阔的知识,同样深沉厚重的依托,同样被认为是通俗幼稚以至低级的文艺形式成为经典。宫崎骏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被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他在打破手冢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精神为下一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宫崎骏创建的CHIBLI工作室至今仍是动画追随者心中的圣地 他的作品风格是 梦想、环保、人生、生存 1978年第一部全程由宫崎骏监制的作品《未来少年科南》在NHK 播出 1982年长篇漫画《风之谷》在德间书店的Animage 杂志上开始连载 1980年剧场版《鲁邦三世Caliostro城》 1984年剧场版动画《风之谷》上映 1986年《天空之城》 1988年《龙猫》、《萤火虫之墓》 1989年《魔女宅急便》 1991年《岁月的童话》 1992年《红猪》 1993年《听见涛声》 1994年《百变狸猫》 1995年《风之谷》、《侧耳倾听》 1997年《On Your Mark》、《幽灵公主》 2001年《千与千寻》 2002年《猫的报恩》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 1978年第一部全程由宫崎骏监制的作品《未来少年科南》在NHK 播出 1982年长篇漫画《风之谷》在德间书店的Animage 杂志上开始连载 1980年剧场版《鲁邦三世Caliostro城》 1984年剧场版动画《风之谷》上映 1986年《天空之城》 1988年《龙猫》、《萤火虫之墓》 1989年《魔女宅急便》 1991年《岁月的童话》 1992年《红猪》 1993年《听见涛声》 1994年《百变狸猫》 1995年《风之谷》、《侧耳倾听》 1997年《On Your Mark》、《幽灵公主》 2001年《千与千寻》 2002年《猫的报恩》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 鸟山明 是日本爱知县人,生于1955年4月5日。1974年从县立工业高中设计科毕业,进了一家广告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由于他经常迟到,只干了3年就辞职了。有一天,他在茶馆里看见《少年跳跃》周刊,被漫画征稿的奖金吸引住了,满心欢喜地把应征稿件送去,却落选了。他没有甘心,又画了一幅送去。就这样,不断的投稿,终于在1978年,他的《岛上漫游》在《少年跳跃》上刊登了。这是他第一次崭露头角。他自己说:"鸟山这个姓在日本很少见,所以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印象"。1979年,他的《阿拉蕾》(即《IQ博士》)开始在《少年跳跃》上连载。最终,鸟山明成为了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漫画家之一。 鸟山明的画风是十分卡通化的,无论人物还是别的什么,总是圆头圆脑的,而且头和身体的比值特别大,很可爱。虽然这样,但鸟山明深厚的绘画功底还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页都画的十分精致。 鸟山明的主要作品有: 《龙珠》(大陆以前译作《七龙珠》,共43册) 《IQ博士》(大陆以前译作《阿拉蕾》,共18册) 《鸟山明作剧场》 《sand land》 《无能君漫画研究所》 《COWA!心慌慌》 鸟山明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其实只有《龙珠》和《IQ博士》。 先讲讲《龙珠》。(啊……《龙珠》实在是太有名啦,真怕评的不好)故事中的主角叫"孙悟空"(还长了条尾巴),在第一册就上场的还有一个叫"乌龙"的小猪以及牛魔王。俨然一负照抄《西游记》的架势,可是过不了几本,故事的发展就和《西游记》没什么关系了,"乌龙"、"牛魔王"在以后的故事中也是罕有出现,后来就更是差之十万八千里了,可见鸟山明在刚开始画的时候是很想参考《西游记》,可后来改变了想法。 从人物形象上看,因为故事是发生在现代,所以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牛魔王"差别很大,最明显的就是牛魔王了,居然是个普通的大叔,只不过带了个有牛角的头盔,呵呵。 《龙珠》的打斗场面实在是很精彩,动作潇洒而且合理,画面流畅,各种招势层出不穷,实在可算是技击类漫画的经典之作。 就我个人认为,《龙珠》到第35册打完沙鲁就应该结束了,不论从第35册的最后一页的画面,从封面以及标题(再见了,战士们),还是从整体的情节安排看都是如此。但后面硬是还有8本,不知是为什么。 《龙珠》实在是太成功了,被改编成动画,做成电子游戏,各种招贴画……但在肯定它的同时人们也提出了很多不满。比如,连载数年来,打斗场面逐渐升级,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大不如前,画的也越来越粗糙了,故事情节也走入了杀关的套路。想想也是,"界王拳"从一倍变成了几十倍,超级赛亚人变身也从最普通的变成了所谓的"超级赛亚人之三"。哎……其实这是个通病,很多漫画(其实不光是漫画),如《圣斗士》、《北斗神拳》都是如此。对于一个长篇的作品,故事总要有新异、有变化,实在是很难的,如此看来,北条司那一贯的单元剧形式确实是个很明智的选择呢。 现在来说说鸟山明最具特色的作品:《IQ博士》。可以说,没看过《龙珠》不要紧,但一定要看《IQ博士》。这部作品使我觉得鸟山明真是个不一般的人。 鸟山明式的幽默--《IQ博士》。在众多的幽默漫画中,这是很特别的一部,它使人耳目一新。故事是单元剧的形式,讲生活在一个叫天神村中的人们的故事,主角是个叫"则卷小云"的机器小女孩。故事中有几个典型的搞笑要素:"大便"、"超人"、"作者自己"。 "大便"(如果您正在进餐,那实在是对不起啦,呵呵)。在《IQ博士》中,大便的出现频率颇高,小云和小吉(们)总是在玩大便,有时大便还会被拟人化,长出眼睛和腿。其实,小孩子对大便是很感兴趣的(小孩子对有特点的东西都感兴趣)。小孩子如果在大街上发现一堆大便,一定会惊喜的大叫。鸟上明对大便这种大多数人不喜欢的、不屑于放入作品中的东西毫不避讳。我还记得书中有一幕,有一个外星人(从外形上来说,就是地球人戴了个苍蝇头形状的帽子),发现地球上这种叫大便的东西真是香,馋的直流口水,用手指挑起一沱就往嘴里塞,连吞带咽的把一堆大便吃了下去,好吃的他直说以后要带一些回去。哎……现在人活得很累,在人前总是需要装作一本正经,但在《IQ博士》中,尽情的笑吧。 "超人"。和美国的超人在外形上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是Q版的了(其实,《IQ博士》中的人物和北条司、原哲夫的一比,全要属于Q版的了)。但是不同的是,这里的超人再也不是那个本领超强、勇敢正义的超人了,而是个一心想模仿超人的普通大叔,梳着超人式的头发(脸也和真的超人一模一样),平时戴着眼镜,还刚巧在报社工作,变身了就穿超人服。但他不会飞,于是趴在一块滑板上向前滑,两手平举,故作在飞状;有时披风洗了还没晾干,就用一块棉被代替;有时刚好碰到电话厅里有人在打电话,他就把人家强行拉出来,自己进去变身(就是从书包里那出超人服来换);而坏人往往比他强,于是贪生怕死的他只好就地投降,等坏人走了,他就说,哎……跑的真快,于是在夕阳下,他一本正经的说:"我又再次挽救了地球!太伟大了!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的和平到来呢?"这样的一个超人是否会给你耳目一新的喜剧效果呢?我个人认为这是肯定的--超人是《IQ博士》中设计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作者自己。在漫画中出现作者自己的形象是不多见的。在《IQ博士》中却经常出现。鸟山明把自己画成一个带着口罩的机器人,融入了天神村的人们中,有时在漫画中会有这样的情节,某某人会对漫画中的鸟山明说:"喂,既然你是作者,把我的腿画的长些如何?";有时鸟山明会来做某某比赛的裁判,比赛结束了竟然把奖金独吞了,然后说我是作者,然后众人大骂。哈哈……是不是很有趣,看过才知道。 在《IQ博士》中,一切都是卡通化的,太阳、小猪……都会说话;在漫画中也有出现日本有名的黑社会"三口组",不过在漫画中他们只不过是三个吃着"草莓棒棒"、戴着墨镜的大叔;漫画中也常出现鸟山明的编辑,因为他常向鸟山明催稿,所以他的形象在漫画中可想而知%A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