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服装知识 > 摩托车座位上的皮带有什么用

摩托车座位上的皮带有什么用

发布时间:2022-09-18 08:18:39

女装摩托车的皮带有几条分别在那里,怎么更换!懂的朋友解释一下谢谢!

一般来说女式踏板摩托车只有一条作为动力传递的皮带,就在车左侧下面的那个侧盖里,比亚乔的90发动机里机油泵还有一条很小的皮带,不过这个很难损坏,毕竟皮带的强度很大,甚至比钢制链条的强度都不低。至于说换皮带那很简单,使用冲击改锥或套筒打开侧盖,皮带很简单就能取下来,再把新的套上就可以,皮带上有方向箭头指示,装的时候留意一下就行了,换皮带是无需考虑前后变径变速器的V型板,一用力就能把皮带放进去,不过有一点提醒您,日本的发动机的传动皮带很难坏,一般都是前段的主动变径变速器驱动V型板的甩珠磨损导致骑行无力,至于国产发动机就不好说了。供参考

❷ 摩托车皮带轮作用

皮带轮主要应用于踏板式摩托车,即相当于离心式离合器。它主要由蹄块、弹簧及外壳等组成。在怠速或转速很低时,蹄块被弹簧拉住,这时发动机的动力不能输出。加油门提高转速时,蹄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并逐渐与外壳紧紧压在一起,外壳与输出轴及车轮相连,这时发动机的动力就传递给后轮,车开始向前行走,提高转速时,皮带轮的转速相应提高,车速也就越快。收油门后,离心力变小,当不足以把蹄块甩出并压紧在外壳上时,动力输出切断,这时车子会逐渐慢下来直至停止。

❸ 踏板摩托车中为什么要用皮带

因为踏板摩托车是无级变速也就是没有档的。踏板车无级传动的特点:是要靠前驱动盘和后离合器盘摩擦皮带的两侧来实现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起步、加速、减速。
另外使用皮带代替链条的几个好处:
1.噪声小。
2.不用调松紧度。
3.更换方便。
4.传动平稳,省去了后轮毂里的减振胶块。

❹ 为了乘车安全,汽车的座位上都有安全带,那么,安全带最早用于什么

安全带的由来及发展过程
汽车安全带的起源。

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
置,它的诞生早于汽车。早在
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场上,一名赛车手
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赛车,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竞赛时,他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赛车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逃生。这几根皮带也就成为汽车安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首次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生命。1922年,赛车场上的跑车开始使用安全带;1955
年,美国福特汽车装用了安全带;1968年,美国规定轿车面向前方的座位均要安装安全带。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
家都相继制定了汽车乘员必须要佩带安全带的规定,我国公安部于
1992年11月15日颁布了通告,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车
(包括轿车、吉普车、面包车、微型车)驾驶人和前排座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目前,世界上安全带的标准形式是尼尔斯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这种汽车安全带开始为人接受始于1967年,尼尔斯在美国发表《28000宗意外报告》,当中记录了1966年瑞典国内所有牵涉沃尔沃汽车交通意外,数字清楚显示,三点式安全带不但在超过半数的个案中,降低甚至避免乘客受伤的机会,更能够保住性命。自安全带面世以来至今,已有长达1000万公里的安全带,装进全世界超过10亿辆汽车内,其长度足以围绕地球赤道250圈,或是往返月球13次之多。然而,最重要的是40年内无数生命因而获救,证明三点式安全带是有效的单一汽车安全设备。

❺ 踏板摩托车 传动皮带 这样了有用吗 这样会出现什么症状 最近骑着很不舒服 哪个感觉说

有凹凸也是增加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的方式。到了没有齿的地方,应该会滑一下,久而久之,会把旁边的齿继续打掉。

❻ 摩托车 各部分有何的作用

摩托车的构造

一、摩托车的分类
对摩托车的分类,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国际标准(ISO3833-1977)按速度和重量将摩托车分为两类:两用摩托车和摩托车。我国摩托车的分类方法,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按排量和最高设计时速,分为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工作容积不超过50毫升,最高设计时速不大于50公里。摩托车指发动机工作容积大于50毫升,最高设计时速超过50公里的两轮或三轮摩托车。另一咱是按车轮的数量和位置,分为两轮车、边三轮车和正三轮车三类。
一般习惯上多按用途、结构和发动机型式和工作容积来分类。如仅将它作业城市内、短距离的代步工具,则选用时速不超过50公里,结构紧凑小巧的微型摩托车或轻便摩托车。需要经常往返城乡之间,能二人骑乘,宜选用发动机工作容积125~250毫升的普通摩托车。如行驶的道路条件较差、要求高速行驶或作一般竞赛用,则选用越野摩托车。
二、摩托车的基本组成
摩托车由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转向、制动系统和电气仪表设备五部分组成。摩托车的总体结构及各部件名称。

发动机实物图(1张)
(一)发动机
1、摩托车发动机的特点
(1)发动机为二冲程或四冲程汽油机。
(2)采用风冷冷却,有自然风冷与强制风冷两种。一般机型采用依靠行驶中空气吹过气缸盖、气缸套上散热片带走热量的自然风冷冷却方式。大功率摩托车发动机为了保证车速较低与未起步行驶前发动机的冷却,采用装风扇和导风罩、利用强制导入的空气吹冷散热片的强制风冷冷却方式。
(3)发动机的转速高,一般在5000转/分以上。升功率(每升发动机排量所发出的有效功率)大,一般在60千瓦/升左右。这说明摩托车发动机的强化程度高,发动机外形尺寸小。
(4)发动机曲轴箱与离合器、变速箱设计一体,结构紧凑。
2、机体
机体由气缸盖、气缸体和曲轴箱三部分组成,缸盖由铝合金铸造有散热片,新型的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均采用顶置气门、链条传动、顶置凸轮轴结构方式。气缸体材料以双金属(耐磨铸铁缸套外浇铸铝散热片)为多,以得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有些摩托车采用耐磨铸铁缸体,如长江750型、嘉陵JH70型,在一些小型轻便摩托车,如玉河牌YH50Q型小排量(50立方厘米)发动机采用铝合金缸体内壁镀0.15毫米硬铬层的结构。曲轴箱由铝合金压铸由左右两箱体组合而成。有些摩托车在散热征之间加有缓冲块,以抑制散热片振动发出的噪声。
3、曲柄连杆
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采用组合式,由左半曲轴、右半曲轴和曲柄销压合而成。左右两半轴的主轴颈上装有滚珠轴承,用以将曲轴支承在曲轴箱上。曲轴的两端分别装有飞轮、磁电机及离合器主动齿轮。连杆为整体式结构,大头为圆环状,内装有滚针轴承与曲柄销组合成曲柄连杆组。在二冲程发动机中活塞环在安装时要注意将活塞环的开口处对准活塞环槽里的定位销,防止活塞环在环槽内转动,产生漏气,划伤缸套上的进、排气口。
4、化油器
化油器是摩托车燃料供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位于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进气口之间。一般摩托车发动机均采用进气气流方向为平吸式,节气阀为柱塞式,浮子室式化油器。化油器结构主要由浮子室和混合室两大部分组成。浮子室位于化油器的下方,有油管经油门开关通油箱,通过浮子上的针阀,保持浮子室内油面一定的高度,使供油压力稳定。混合室的作用是将汽油蒸发雾化与空气混合,使发动机在各种负荷和转速下能得到所需的混合气。它由节艺阀、喷油针、喷油管和气、油道等组成。
通过摩托车油门手柄的转动带动油门钢丝系索操纵节气阀与喷油针的上下移动,改变进气喉管截面与供油量,以适应不同转速、负荷下对混合气的需要。在化油器的一侧装有怠速调节螺钉用来调整怠速。怠速止挡螺钉用来防止节气阀转动和调整节阀的最小开度。节气阀的上方有回位弹簧,在油门手把不转动时使节气阀处于关闭。
在有些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上,为避免低速时化油器出现反喷现象,在化油器与气缸体之间装有控制进气的单向簧片阀。簧片由薄弹簧钢片制成,阀座为铝合金件,上开有进气口,进气口平面与簧片接触部件粘贴有一层油橡胶,以减轻簧片与阀座的撞击和振动。在吸气时,曲轴箱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在压差的作用下簧片阀打开混合气进入曲轴箱,当活塞下行,换气口尚未开启瞬间,曲轴箱内压力升高,簧片阀关闭,阻止混合气倒流,提高了动发动机低速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5、润滑系统
四冲程发动机采用飞溅润滑与压力滑润相结合的滑润方式。二冲程发动机一般多采用在汽油内混入一定比例的QB级汽油机机油的混合润滑方式。但这种滑润方式的混合油不论发动机工况如何,均按已定的比例供给滑润油,增加了润滑油的消耗,燃烧不完全,积炭较多,有排气污染。新一代的二冲程发动机都采用分离滑润方式,装置了单独的滑润油箱和机油泵。机油泵一般采用往复柱塞式可变供油量油泵,由曲轴齿轮通过蜗轮、蜗杆驱动。供油量通过油门手把、操纵钢索与化油器节气阀联动,使机油供给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改变,高速时供油多,低速时供油少,供油合理,与混合滑润方式相比可节省较多的机油。机油经高速混合气吹散成微小的油雾,供给需要滑润的部位,减少进入燃烧室的机油,混合气燃烧完全,减少积炭及排气污染。
6、起动
摩托车的起动以脚蹬起动方式为主。起动机构有以幸福XF250摩托车为代表的扇形齿轮起动机构。脚蹬起动变速杆带动扇形齿轮、起动棘轮、离合器总成链轮、前链条、曲轴链轮驱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当发动机起动后,靠起动棘轮的单向作用及回位弹簧的作用使起动机构恢复原始位置。这种起动机构,起动时把起动变速杆拨到空档位置,踩下脚蹬即可起动。
另一种为一些引进机型所采用的起动蹬杆式起动机构。与前者不同,起动时首先要捏紧离合器手把,使离合器分离,变速杆可放在任何档次位置,不必一定要放在空档,起动后松开离合器,加大油门即可起步。当踩下起动蹬杆时,起动蹬杆轴上的棘爪与起动蹬杆传动齿轮的内棘齿啮合,使传动齿轮转动,经空转齿轮、从动齿轮、离合器齿轮、起动小齿轮驱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起动后,脚离开起动蹬杆,复位弹簧使蹬杆反向转动、棘爪脱离与内棘齿的啮合,恢复原始位置。
在排量较大的摩托车如长江牌750D摩托车、山叶(YAMAHA)二缸摩托车、铃木(SUZUKI)GT750三缸摩托车、本田(HON-DA)CL1000四缸摩托车等都采用起动电机起动。
(二)传动系统
摩托车的传动系统包括初级减速、离合器、变速箱、次级减速等几部分组成。
1、初级减速
初级减速主要由装在曲轴端的主动链轮(主动齿轮)、套筒滚子链条和离合器上的从动链轮(从动齿轮)组成,作为一次减速并将发动机动力传到离合器。
2、离合器
摩托车离合器有以下向种结构型式:

(日本产)离合器(1张)
(1)湿式多片摩擦式离合器 离合器总成浸在机油中工作,分主动、从动和分离三部分。发动机的动力经链轮式齿轮传动主动罩,罩的周边开有沟槽,五征嵌有橡胶软木摩擦材料的摩擦片(主动片),其外沿的凸块放置在主动罩的沟槽中随之一同旋转为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四片钢质从动片通过内齿与从动片固定盆相连接构成从动部分。主、从动片交错安装,固定盆用内花键与变速箱主轴相连,在压盖上的四个离合器弹簧,紧压着摩擦片和从动片,将动力传到变速箱。离合器为常接合型,当紧捏离合器手把通过钢索使螺套在左罩内转动,螺套中调节螺钉右移,推动分离推杆和压盖,弹簧压力消失,摩擦征与从动片分离。
(2)自动离心式离合器 这种结构用在雅马哈CY80、铃木FR50等轻便摩托车上,根据发动机转速的高低来自动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离合器由主动、从动和分离接合机构组成。主动部分由离合器外罩、止推片、离合器片等组成。从动部分由摩擦片、中心套等组成。当发动机运转时,随着转速的升高,钢球所产生的离心力也随着增大,其轴向分力克服分离弹簧的张力沿离合器外罩内的沟槽向外移动,压迫止推片紧压离合器片、摩擦征使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将动力输出。当发动机转速降低至怠或熄火时,钢球离心力减小或没有,分离弹簧的张力克服钢球离心力使钢球沿沟槽退回原位,离合器分离。
(3)蹄块式自动离合器 这种结构在一些微型摩托车中使用,主动部分为由曲轴带动的固定座,座上有三个蹄块总成,并用销轴连接在固定座上,弹簧将蹄块拉向曲轴中心,使蹄块总成的蹄片与从动部分的离合器盘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当转速增高时,蹄块产生的离心力大于弹簧的拉力时,就向外甩开,当离心力大到一定值时就与离合器盘接合,产生摩擦力带动从动部分转动,传递动力。
3、次级减速及传动
随着摩托车机型的不同,有皮带传动、链传动和万向节轴传动三种传动方式。在微型摩托车多用皮带传动方式作后传动装置,主、从动皮带轮的大小决定次级减速比。一般摩托车均采用链条传动方式作后传动。链条传动,结构简单,零件少,制造和修理都方便。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有后传动主动链轮,后轮上有从动链轮,用相应的套筒滚子链条传递动力。在较大功率发动机的摩托车(如长江750摩托车),它的后传动方式采用万向节轴传动,并在后轮配有一付螺旋才伞齿轮的资助级减速。
(三)行走系统
行走系统的作用是支承全车及装载的重量,保证操纵的稳定和乘坐的舒适。行走系统主要包括车架、前叉、前减震器、后减震器、车轮等。
(1)车架 它是整个摩托车的骨架,由钢管、钢板焊接而成。它将发动机、变速箱、前叉、后悬挂等互相连接起来并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小型摩托车多采用钢板冲压、拼焊而成的脊骨型车架。一般摩托车采用钢管焊接的框架、摇篮式车架或钢板、钢管的组合车架。一些大功率发动机摩托车采用钢管焊接的双托架摇篮式车架。
(2)前叉 前叉是摩托车的导向机构,把车架与前轮有机地连接起来,前叉由前减震器、上下联板、方向柱等组成。方向柱与下联板焊接在一起,方向柱套装在车架的前套管内,为了使方向柱车动灵活,在其上下轴颈部位装有轴向推力球轴承,通过上下联板将左右两个前减震器联成前叉。
(3)前后减震器 前减震器用以衰减由于前轮冲击载荷引起的震动,保持摩托车行驶平稳。
后减震器与车架的后摇臂组成摩托车的后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是车架与后轮之间的弹性连接装置,承担摩托车的负载、缓减、吸收因路面不平而传给后转的冲击和震动。

摩托车轮毂(1张)
(4)车轮 摩托车的前轮为导向轮,后轮为驱动轮,均为辐条式车轮。车轮由轮胎(内、外胎)、轮辋、辐条、轮毂、刹车制动钢圈、轴承、前后轴组合而成。轮辋(钢圈)由钢板滚轧焊接而成,轮毂由铝合金压铸,并将制动钢圈镶嵌压铸成一体,两端部有凸缘用以安装辐条。辐条外形与自行车车条相似,用以连接轮辋和轮毂。轮毂内装有制动器,前轮还装有速度表的蜗轮、蜗杆,后轮装有驱动机构。
(四)转向、制动系统
(1)转向 前轮与车把配合控制着摩托车的行驶方向。车把安装于上联板上,当车把绕方向柱转动时,上下联板随之转动,并通过前减震器带动前轮左右转动。车把右端装有控制化油器节气阀开度大小的油门把柄和控制前轮制动器的闸把;左端装有控制离合器的握把和手柄。在车把左右两端还装有后视镜和各种电器开关。手把、闸把通过钢索控制前轮制动器、离合器及化油器。钢索有不同的规格,制动及离合器用1×19外径∮2~∮2.5毫米单股钢丝绳,化油器用1×7外径∮1.2~∮1.5毫米单股钢丝绳。
(2)制动 一般前轮制动由手捏闸把来控制,后轮制动由脚踩制动踏板来完成。摩托车的制动装置有机械鼓式制动器和液压盘式制动器两种。鼓式制动器结构与汽车、拖拉机相似,制动蹄块由铝合金压铸成型,上面粘有摩擦制动片,通过制动臂转动制动凸轮并推开制动蹄块起到制动的目的。
制动器由油箱、柱塞阀油泵(均在车把上)、液压油管、制动钳、制动盘等组成。制动错开与前叉导向近固定在一起,是制动装置的固定部分。制动盘与车轮固定在一起,随车轮旋转。制动时,握紧闸把,柱塞阀移动,推动液压油沿液压油管进入制动钳的两个油缸。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油缸推动摩擦片从两边紧夹住制动盘,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迫使车轮停止转动。放松闸把时,液压油路中的压力迅速回降,油缸带动摩擦片恢复原位,解除制动。

❼ 女士摩托车基本每辆都需要皮带皮带位置在哪里

踏板(女式)摩托车的皮带,在发动机左侧长条形的传动箱内。

❽ 摩托车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

摩托车发动机

摩托车发动机的工作方式与汽车发动机相同。发动机由活塞、气缸体和气缸盖组成,气缸盖包含气门机构。 火花点燃燃料与空气混合物时会引起爆炸,推动活塞在气缸体内上下移动。 气门随之打开和关闭,以便燃料与空气混合物进入燃烧室。 活塞的上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将活塞的能量转变为旋转运动。 通过变速器将曲轴的旋转力传递给摩托车的后轮。

气缸

摩托车可有1-6个气缸。 多年来,V-twin设计是美国、欧洲和日本摩托车工程师的选择。V-twin因两个气缸成V字形而得名,例如下面所示的经典哈雷戴维森V-twin发动机。 注意哈雷戴维森V-twin中的45度°,其他制造商可变换此角度,以减少振动。

V-twin只是排列两个气缸的一种方式。 如果要使活塞彼此相对,排列气缸时应选择反双型设计。 而并列双缸发动机将活塞并排垂直放置。

当前,最流行的设计为四缸。这种设计运行更平稳,并且转速较两缸发动机更快。 四个气缸可并排放置,或者呈V字型排列,V字型的两侧各有两个气缸。

容量

摩托车发动机燃烧室的大小与其输出功率直接相关。 上限值约为1500cc(立方厘米),下限值约为50cc。 后一种发动机通常用于小型摩托车(机动自行车),其耗油量为每100公里2.35升,最快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48-56公里。

齿轮组

齿轮组是一组可使摩托车从完全停止到巡航速度的齿轮。摩托车上的变速器通常有4-6个齿轮。但是,小型摩托车可能只有2个。通过变速杆啮合齿轮,就可以在变速器内移动齿轮换挡叉。

离合器

离合器的工作就是接合和断开发动机曲轴传递给变速器的动力。如果没有离合器,停止车轮转动的唯一方式就是关闭发动机,在任何类型的机动车辆中这都是不切实际的。离合器就是一系列弹簧加载板,将其一起按下时,将变速器连接到曲柄轴上。要换挡时,摩托车手用离合器将变速器与曲柄轴断开。一旦选定新挡,使用离合器重新建立连接。

传动系统

可用三种基本方式将发动机功率传递给摩托车后轮:链条、皮带或轴。链条主减速器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在此系统中,将安装在输出轴上的链轮(即变速器中的轴)连接到通过金属链附加在摩托车后轮的链轮上。变速器转动较小的前部链轮时,沿着链条将功率传递给更大的后部链轮,然后转动后轮。这类系统必须润滑和调整,且由于链条伸长和链轮磨损,还需定期更换。

皮带传动是链条传动的替代方法。早期的摩托车经常使用皮带,可用弹簧加载的滑轮和手柄张紧皮带,以提供牵引力。皮带容易打滑,尤其在潮湿天气,因此经常不采用这种方法,而用其他材料和设计代替。20世纪80年代末,材料的发展使皮带主减速器系统具有可行性。现在的皮带由带齿的橡胶制成,且工作方式与金属链相同。与金属链不同的是,皮带无需润滑或洗涤剂。

有时也使用轴主减速器。此系统通过传动轴将功率传递给后轮。轴传动非常流行,因为这种方式非常便利,且无需链条系统那么多的维护。但是,轴传动更重,有时会导致摩托车尾部形成称为顶轴的不必要的震动。

摩托车底盘

座位和附件
摩托车上的座位设计用于承载一或两名乘客。座位位于油箱后,且易于从摩托车架上拆下。有些座位下或座位后有小型货舱。如需更多存储空间和鞍囊,可将硬塑料盒或皮套安装在后轮两侧或后挡板上。大型摩托车甚至可以拖动小型拖车或边车。边车有自己的车轮作支撑,并可附加座位容纳一名乘客。

摩托车底盘由车架、悬架装置、车轮和制动器组成。以下将简要说明每个组件。

车架

摩托车具有由钢、铝或合金做成的车架。大多数车架由空心管组成,作为安装传动装置和发动机等组件的骨架。车架也使车轮成直线,以保持对摩托车的操控。

悬架

车架同时也是悬架系统的支撑物,悬架是一组有助于保持车轮与路面接触,并对颠簸和摇晃形成缓冲的弹簧和减振器。摆臂设计是后部悬架装置最常见的解决方案。在在一端,摆臂控制后轮轴。另一端,通过摆臂枢轴螺栓将其附加到车架上。减振器从摆臂枢轴螺栓向上延伸,并附加到座位正下方的车架顶部。前轮和轴安装在带内部减振器以及内部或外部弹簧的伸缩叉上。

车轮

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的一些车型提供铸钢车轮,但是摩托车轮通常采用铝质轮辋或钢质轮辋,并带有轮辐。铸钢车轮允许摩托车使用无内胎轮胎,即它没有内胎保持压缩空气,这与传统的气轮胎不同。空气保持在轮辋与轮胎之间,依赖于轮辋与轮胎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维持内部气压。

无内胎轮胎比有内胎轮胎爆胎的可能性小,但是,由于轮辋的小型弯曲可能导致放气,所以在崎岖路面上可能会发生问题。轮胎的各种设计,可满足不同地形和驾驶条件的要求。例如,泥土路摩托车轮胎具有很深的多节胎面,以在泥土或颗粒上形成最大抓地力。旅行摩托车轮胎由硬质橡胶做成,通常提供的抓地力较小,但是持续时间更长。尽管与路面接触的面积小,运动型和竞赛型轮胎(通常为钢丝带束的子午线轮胎)却可提供惊人的抓地力。

刹车

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均有刹车。摩托车手用右边把手上的手柄启动前刹车,用右部脚踏板启动后刹车。鼓式制动器在20世纪70年代经前常用,但目前大多数摩托车使用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由连接到车轮及刹车垫之间夹层的钢质制动盘组成。摩托车手操作一个刹车时,通过制动管路控制的液压使刹车垫挤压制动盘的两侧。摩擦导致制动盘和连接的车轮放慢速度或停止。由于重复使用会磨损其表面,所以必须定期更换刹车垫。

❾ 踏板摩托车中为什么要用皮带 车总是断皮带是何原因

踏板车由于发动机结构原因需要用的传动皮带,如果经常断皮带的话需要检查皮带质量是否不好,型号是否正确,前后传动盘和普利珠有没有问题,接触面是否光滑

与摩托车座位上的皮带有什么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羽绒服能不能空气洗 浏览:999
威利短袖衬衫 浏览:916
旗袍老人图片 浏览:38
微信扫码送羽绒服 浏览:257
一条裤腿三条杠的裤子 浏览:750
给家人的围巾一般多少针 浏览:120
女裤亚麻阔腿裤品牌及商品 浏览:872
原浆牛仔裤脱浆后能缩多少 浏览:420
v领口衣领口收针 浏览:651
好看又时尚佝卫衣 浏览:281
内裤子奇缘目录无弹幕 浏览:16
衣上沾到果冻泥怎么办 浏览:268
落肩羽绒服显胖吗 浏览:493
旗袍上台表演 浏览:284
泡泡纱衬衫珠片 浏览:267
升旗穿校服长裤 浏览:697
湖州童装尾货批发市场可走份 浏览:928
包头羽绒服翻新 浏览:727
酒红色衬衫搭配西服男 浏览:708
羽绒服哪些好看图片 浏览: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