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衬衫一般是在净胸围的基础上加放8CM左右,男衬衫一般是在净胸围的基础上加放10-12CM(修身版),加放14-16CM(标准版),加放18-20CM(宽松版)
⑵ 衣身原型的胸围含放松量吗,为什么原型胸围是84成衣却变成96
胸围松量12
⑶ 松紧腰裙子裤子裁剪时腰围放松量是多少和带腰头的裁剪图一样吗
那要看你是要贴身还是宽松的,一般3厘米左右
测量方法:
一、 测量部位:
原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是:常见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领围与 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登丽美式测量的部位则过多,程序复杂,不利于使用。比例裁剪法的 测量部位中没有背长,腰节线的确定不够科学。通过比较得出:选择领围、胸围、肩宽、背 长、袖长这五个部位测量较为合适。 二、 尺寸加放:
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考虑基本合体松量加放10cm,第二步再 根据款式继续加放。比例裁剪法习惯胸围净尺寸,直接裁剪,更为方便。通过比较得出:将 胸围净尺寸,加放后得到成品尺寸,再进行制图。具体可参考如下:无吊带上装,胸围加放 为 0;紧身衬衣为4.8cm;普通衬衣为8-10cm;宽松衬衣12-20cm;西装8-10cm;大衣为15- 20cm。制图方法: 1、衣片:
(1)、 胸围是成品尺寸。 (2)、 领口:
领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用胸围计算,一种用颈围计算,后者适合做立领卫衣和旗 袍领,更为科学。因此,选用1/5领围计算。 (3)、 肩斜:
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确定,三者的结果相差甚微,而采用定量法可省去计 算的麻烦。故采用定量法确定肩斜:普通衬衣前肩斜5cm,后肩斜4.5cm;有垫肩的外衣前肩 斜4cm,后肩斜3.5cm。 (4)、 肩宽:
根据从测量得出的总肩宽,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宽,计算出前后衣片的肩宽。 (5)、袖笼深:
⑷ 女装原型的胸围松量、背宽、胸宽和袖隆深各是多少
要根据穿着者本人的胸围来测量和计算的,不是统一的哦!就算服装厂打样,也分大、小号的呀。
⑸ 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原型上的放松量增加比较合理
摘要 衬衫的量体及加放
⑹ 本人初学服装纸样,想知道服装的各个部位的算法,比如,臂围是胸围的多少之类的。男装女装都需要。
你好:根据我十多年的经验向你推荐两本书,一本是袁良的《女装精确打板推板》上册,一本是陈为元和朱达辉的《米式原型》。这两本书可以解决你关于服装各部位比例的问题。关于服装放松量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一般连衣裙在0--4之间,衬衫类在4--6之间,西装类在6--10之间,风衣类在8--12之间,棉服在10--16之间,羽绒服在16以上。这都是在正常梭织面料情况下,这要根据具体款式和面料而定,要慢慢掌握。针织面料需要实际操作才可以掌握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希望你好好学习早日成为一位好的版师;如有问题联系
⑺ 服装净尺寸怎么加放松量。
紧身到适体到宽松放宽松可以在宽度上放松2-3cm,然后平均给每个褶皱包括侧缝
⑻ 为什么我们用日本服装原型
因为日本服装原型是符合人体基本穿衣要求的、没有款式特点的最基本的服装纸样。而这个最基本服装纸样结构最初是通过人体调查、立体裁剪和反复试样得到的。有了原型,服装每一个部位的裁剪就都有了根据。
原型制板方法,这在国外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体系,而在我国仅是开始,只是近年来越来越被服装界人士看重。日本文化式原型由于创立得早,经过许多次修订,由于日本人体型与中国人体型很接近,所以服装界常借用。
但中国人的体型毕竟和日本人的体型不一样,而且日本原型的放松量比较大,不合体;以及适合含背体型(现在抬头挺胸的体型多),所以在日本原型的基础上,另外创新了中国式的原型。
学习服装原型的好处
解决了服装加放量的确定问题。原型的加放量是一个最可信赖的参照,它通过立体试样,反复修正而得,又经过长期试用而确定下来的,非常好地符合了理想人体的基本穿衣要求,基本解决了立体裁剪中的量化处理难题。
给平面服装结构设计提供了一个源头。原型纸样总结出服装结构的一般规律,形成平面的表达方式,能直接为平面结构设计所用。有了这个源头,就能解决复杂的问题。
⑼ 弹力打底衫放松量多少
打底衫放松量很多的,能达到20厘米呢嗯,但是我们买弹力打底衫比较舒服的
⑽ 衣服的原型在服装设计中起到什么作用
你可以根据改造服装原型进行再创造,其实很多服装款式都是根据最基本的服装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