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服装知识 > 衣工艺精准度如何监督

衣工艺精准度如何监督

发布时间:2022-02-24 19:02:56

① ff14裁衣匠怎么提升加工精度和作业精度

吃药。部队buff

② 请问,精准度扶贫款或实物怎样去管理和监督

目前实行的精准扶贫,都是由各地扶贫办牵头负责,地方政府和帮扶单位合作完成,年度实行考核。如果要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扶贫款物,必须引入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监管,例如聘请社会机构介入精准扶贫绩效考核与平时考核。

③ 制衣厂管理技巧

一,具备公平心态,会管敢管,以理服人素质。

工作得出发点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把个人好恶带到工作中.在技巧上起到辅导员作用,合理公平安排工序进行流水.在生活中对艰苦班员不回避.擅长赞助.留心每个组员思想情绪.涌现波动擅长沟通.共同解决。保证组员队伍稳固是班组发展得基础.公平心态去管敢管.以理服人.既严格履行工厂规定得制度.但又能人性化看待班员.这就是‘”制度无情,管理有情”.带领得班组是团结得,有战斗力得。

二,推动生产现场5S管理。

何为5S呢?收拾,整理,清算,整洁.素养。让班组员工养成: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机具和裁片摊放有序,剪刀针等危险品管理有方得习惯和素养。试想:带零食进生产车间.地面卫生糟糕.裁片乱码混色摊放.干活交头接耳发短信.你还指望车间质量有保证.产量会进步.赶货有战斗力?好得班组长就会经常监督,推动生产现场5S.不到组员养成习惯不放弃。一方面这是形象工程.对工厂接定单大大赞助.另一方面降低裁片沾污,不串码是有效手段:干净,整齐,明亮得工作环境.心情舒服了.对形成高涨得生产热情和睦氛.是否起到增进作用?

三,数字概念。

数字,不是空喊得口号.是衡量事情成果,以理服人得科学根据。

A.用来进步产量-----每个定单工序是断定得.各工序得时间即工时是可测定得.那么此款得成品产量是相对定额了。这里就出来二个数字:工时和定额产量:由于组员操作程度强弱.效率高低带来工时大小.班组长就习惯测工时.用平均工时赞助操作慢得,效率低得组员进步操作程度和效率.这样就保证了班组得定额产量.在定额产量有保证得基础上.经过视察创造,解决还存在得问题.达到超定额产量。周而复始.应当形成7天得定额产量在6天内完成.休息1 天.从而形成有紧有松得良好生产气氛。

B.用来把持质量----半成品抽检,成品组检得返工数字比例.是衡量产品德量得标准。所以班组长不单单是安排生产流水.动头脑去进步产量.如何把持质量降低不良品也是班组长重要得工作职责。一方面要时时加强半成品抽检.抽检每工序每包半成品得质量.并记载返工比例.告诉和赞助组员如何操作避免不良品涌现:另一方面监督组检工作质量.知道成品中返工数字比例.特别是一出流水成品中存在得质量问题马上解决.否则大批出成品.为时已晚.想返都返不了得严重成果。进步质量不是纸上谈兵.是实实在在把持半成品返工比例.降低成品返工比例.下道对上道监督.上道对下道负责来把持得。

C.用来降低糟蹋----裁床裁出多少裁片得实裁数.是班组车缝数得根据。实裁数和车缝数得对应得班组长得基础请求。作为班组长要知道此定单领来多少裁片.生产出多少成品数.检查数字是否对应?这里没有理由可少于实裁数得.裁片有质量问题可配片解决.每包裁片少了裁床解决:如果比实裁数少了不是把做坏了得裁片乱放没配片.就是有人拿走了成品衣服.所以组长有数字对应概念.检查班组得日常工作。

D.用来测量尺寸。班组长重视裁片,成品尺寸测量.然后根据情况把持封位大小.尽可能达到所请求得尺寸。如果班组长没数字概念.不重视裁片大小,出第1包成品时不测尺寸.就不知道是否达到请求得尺寸.到收拾车间通知尺寸偏大或偏小已经为时已晚。特别是水洗产品.更应当测水洗前尺寸.出来几包成品时去水洗.大烫后测量尺寸.可把持所请求得尺寸。

四,找原因.不产生同样得毛病。

人总有犯毛病得时候.毛病得产生不可怕.可怕得是不找根源.下次再产生.又是同样得毛病。当一个问题产生得时候.请多问几个为什么?一直问到找到了根源.然后去解决.只有这样才干把事情解决.也可避免下次再产生。比如:收拾车间包装生产来不及------为什么?---车缝下来慢----为什么?----返修多-----为什么?-----半成品德量差------为什么?-----巡检员,组长没创造------为什么?-----太忙了忘记检查---------这是理由吗?找到了问题所在了.巡检员,组长日常工作没做到位.每一工序得技巧领导和抽检是班组长天天要做得工作.没做.那把这批货返修好.调节大家一起赶货完成后.巡检员,班组长如何进步自己得工作能力.抓好每一细节.避免下次再产生。班组长要学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去解决.避免下次得产生.只有这样才干进步自己.也是负责得一种表现。

五,生产前筹备。

班组长接生产通知单起.是否做到位生产前得筹备.直接关系到班组生产打算得落实.质量.产量得进步。那怎样才干做好生产前得筹备工作呢?

A.研究生产工艺请求.进行生产前封样.与技巧科沟通解决封样中存在得问题。一方面核对工艺单和样衣是否对应?如有不对应必定要核实明确:另一方面通过封样知道车缝工艺请求,工序操作难易度.同时解决自己不明确得处所。这样就达到熟悉请求,深入思考可能涌现得问题.可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B.物料得筹备。加强与裁床车间.仓管沟通.知道可领裁片日子和辅料到仓情况.反响存在得问题.给于解决.这样有利于生产打算得连接.有利于生产得紧凑感.有利于生产打算得落实和定单得完成。

C.工序得细分和安排得思考。根据班员多大操作程度做什么工序原则.仔细考虑工序如何细分和安排.写出工序表.列出各工序操作得组员.初步组合成生产流水线.为实际生产时得工序工时情况进行调节做好筹备。

六,生产中管理。

A.大流水安排理念。科学证明.每人完成一到二道固定工序有利于产量,质量得加速进步和进步.这样就请求尽可能细分工序.相对固定每人工序.一包裁片从第1道工序道道流到最后1道工序.进行大流水组合。一般情况下.不能搞班中有班.组中有组得流水线安排。

B.均衡流水。象河流得水安静得流动着是生产流水安排,调节得基础请求。一工序影响另一工序得流动.涌现或多或少现象.必定出不了多大得成品.只有各工序生产产量差不多得才是生产流水。

C.分色分码生产。裁片是一包一包从头流出成品.就请求一个色彩一个码一个码流水。不容许流水线上有任何色彩,任何码生产.要么只有一个色彩一个码.要么是前后段一个色彩一个码在转码或转色中。目标是不串码,不飞色造成得不良品。

D.测工时求效率超定额产量。在断定得定额产量下.学测工时.调节工序组合.7天得定额在6天完成。生产缝期是按定额产量安排和断定得.如果完成不了定额产量.就影响货期.而货期是不可更改得.所以班组长就需动头脑提速或者延伸加班时间完成生产打算。

E.加强半成品和成品德量得管理。不但时时抽查半成品,成品德量.同时对组检员,巡检员提出得质量纠正意见器重落实.千万不能说过等于做过.重在落实检查是否已改好。有质又出量得班组才是好班组。

F.监督组检员工作质量。当天成品.当天返修.当天组检完成.不造成积存.为收拾车间生产留足生产时间。试想:车缝完成了.整烫包完成不了能出货吗?要完成需时间.车缝班组就需留足后道生产时间了.是最简略得道理了。另一方面监督组检完成检验得成品德量.检验过得成品是否合格?班组长需不定时抽查监督其完成得检验质量情况.只有互相得监督.才可避免问题得产生.纠正产生得问题。

G.学记班组日记。好记性不如懒笔头.把班组中一天产生得大大小小.分产量,质量,组员想法,上班纪律,5S现场管理情况进行分类记好日记.检查自己一天工作情况.理清思路.进步自己得管理能力是非常有赞助得。

七,互帮协作精力。

生产打算得落实存在很多可变因素.经常造成某个班组或部门完成不了.要相互调节.互帮协作解决.当涌现这样得情况.调动一切可调动得力量.施展集体精力.弃班组或部门利益.把定单完成.成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人人成兵.冲锋在生产一线。

其实.以上所谈到得都是班组长必须具备得能力和理念.带好班组得基础请求。现在得社会是学习得社会.竞争得社会.班组长得价值体现是一双无形得手.在每天衡量着班组长得能力大小.不要问自己为什么被淘汰.多问问自己给工厂创造了多大得价值.先做好自己得每一天.然后请求一起共同得进步.这是最需要得。班组是工厂利润得直接创造者.充分施展班组得力量是工厂必走之路.要施展班组得力量.必须朝上所请求得一步一步引诱.一个月做不到.第二月再努力.只要时时在进步.到最后没一针一线得糟蹋.机针不停高效率运转得生产目标指日可待。

④ 反光衣穿戴监测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反光衣穿戴监测系统基于智能视频分析,对作业生产区域进行7*24小时实时监测,当监测到作业人员未穿反光衣时,以最快、最佳的方式进行预警,真正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将安防操作人员从繁杂而枯燥的“盯屏幕”任务中解脱出来。

⑤ 衣服的质量检测报告是怎么办的

1、网上申请书形式办理;

2、前往当地质检部门办理;

网上申请的办理方法:

1、咨询客服人员以确认是否能满足您的要求(确认检测项目以及费用和周期等问题);

检测报告办理注意事项:

1、检测报告的辅助信息也很重要。所谓辅助信息是指质检报告中填写的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产品批号等内容。

2、因为这些辅助信息只有与产品包装上的相关内容一致,才能说明质检报告具备针对性和可靠性。

⑥ 服装工厂车间品质如何管控

第一节 分床分码
一、定义
根据技术文件的指示,把布匹割成裁片并依车缝工序对裁片进行捆扎。
二、目的
运用最简单的生产方式,尽量使唛架个数、铺布的床次减到最小,以达到款式、尺码、数量、颜色等均符合订单要求。
三、影响因素
影响分床分码的主要因素有:订单的尺码颜色比例;布匹的长度;裁床的长度;成衣用布量;每床允许的铺布层数;损耗率的大小等。
四、方法
1、均色不均码
分码时尺码比例就是应该划的件数,尺码组合视裁床长度及损耗率而定。
2、不均色不均码
分码时其最小比值就是应划的件数,尺码组合尽量用最大和最小尺码搭配,并争取能够完成其中一个或两个尺码的数量,依此类推。
4、举例
举例一:
某产品尺码、颜色和生产总数如下:
SML合计
红4506007501800
绿4506007501800
白4506007501800
蓝4506007501800
合计1800240030007200
假设:每床最多可以铺600层,试分床分码
解答:1、求出颜色生产数量的最大公约数:150
2、求出各尺码比例:3:4:5
3、将各尺码进行组合,使组合后的数量与尺码表的比例数相同
组合一:两个唛架,排四床
1)S/1+M/1+L/1唛架,拉三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2)S/1+L/2唛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组合二:两个唛架,拉二床
1)S/1+M/1+L/1唛架与M/1+L/2唛架拼合,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2)将两张S/1+M/1+L/1唛架拼接,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组合三:三个唛架,拉三床
1)S/1+M/2+L/1唛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2)M/2+L/2唛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3)S/2+L/2唛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组合四:两个唛架,拉两床
1)S/2+M/2+L/2唛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2)S/1+M/2+L/3唛架,拉一床,每床每色各铺150层,共600层
由于组合二排了6件服装而组合四排了12件,所以组合二最优化。
举例二:
某产品的尺码生产如下:
SMLXL合计
红34634057194
黄56704680252
蓝-703436140
白-795227158
合计90282172200744
每床最多可以铺150层,试分床分码
解答:第一床:M/2+L/2唛架,拉布红20层、蓝23层、白26层、共86层
第二床:S/1+XL/2唛架,拉布红17层、黄28层,共45层
第三床M/1+XL/2唛架,拉布红23层、黄24层、蓝36层、白27层,共150层
举例三:
某产品尺码生产总数如下:
SMLXLXXL总数
4080902525260
假设:每床最多可拉100层,最多可以排5件位,试分床分码。
解答:第一床:S/1+M/1+L/1唛架,铺40层
第二床:L/1+XL/1+XXL/1唛架,铺25层
工厂有时采用并床方式铺布,即阶梯铺布法
(M/1+S/1+L/1)×80/40
(L/1+XL/1+XXL/1)×50/25
第二节 唛架制作
一、唛架的作用
www.3722.cn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确定铺布长度及驳部位。
2、作为割布依据。
3、用于用料计算。
二、制作步骤
1、检查纸样形状、数量与生产样板是否相符。
2、确定唛架宽带(布幅宽-1~2CM)。
3、画一条布头线,并在左边列出相关内容(包括:订单编号、款号及款式、尺码分配比例、唛架宽度、唛架长度、拉布方式、拉布床数等)。
4、精密套排各片纸样。
5、画第二条布头线,检查纸样形状、片数等。
三、制作方法
1、实际生产唛架
2、微型唛架
四、制作须知
1、准备工作须知
准备过程须知的内容包括:布料种类、拉布方式、裁床长度、唛架方向性、对条对格、切割工具、生产资料等。
2、过程须知
(1)精密排料:先大身,后碎料,直对直,斜对斜。
(2)顾及切割难度,不能使割刀出现死角。
(3)驳布位要恰当,尽可能的小。
(4)正确的标注纸样上的标记。
(5)正确画出纸样的图形及数量。
3、检查方法
先点总片数、再分码复核片数及裁片形状。
五、用布量计算
每打码数=唛架长度/件位数×12(1+损耗率)
注:一般布料的损耗率:针织布 净布5%、条格7%;梭织布 净布5%、条格3%
六、影响因素
1、线条的准确度。
2、裁刀的自由度。
3、适当的位置标记。
4、纸样布纹与唛架布纹。
5、唛架的宽度与布幅。
6、纸样方向。
7、纸样的数量。
8、驳布位。
第三节 拉布
一、铺布方式
1、单面方向铺布

--> -->
张张皮,面向上 张张皮,面向下
2、单方向,双面铺布

张张皮,面对面
3、Z形铺布

i.
二、程序
固定唛架à铺布à铺一张白纸à确定驳布位à确定铺布长度(唛架长+1~3CM)
三、质量控制与要求
1、保证里口布边上下对齐。
2、张力均匀。
3、对条对格要求。
4、静电处理。
5、注意布边。
6、经平纬直。
第四节 割布
割布的工艺要求:
1、垂直割布。
2、不可多切,不可少切。
3、保证布面不变形。
4、先裁小,后裁大。
5、剪口要准确,深度适中。
6、保持裁刀锋利。
7、对耐热较差的面料,切割速度宜慢。
第五节 验片、打号、捆扎、工票
一、验片
检验裁片形状、尺寸、对位、剪口、钻眼符号和疵点。
二、打号
使用打号机打号或用彩色纸在中间夹层区分。
三、捆扎
四、工票
工票的主要作用是:计算工人的工资;了解半成品量;配合两片或更多裁片连成成衣。
第六节 布料的利用
一、重要性
比如:单价200元/件;数量1000件;金额20万;利润2万;面料成本20万×50%=10万;节约2%的面料10万×2%=2000
二、布料的利用与损失
1、影响因素:唛架余位、装服本身、辅料损耗、计划损耗等。
2、控制
(1)服装本身:纸样设计、纸样工程
(2)唛架技术、唛架宽度、唛架长度
(3)布料损耗:布头位、驳布位
(4)计划损耗:零布损耗、损坏(配布)

第五章缝制工艺
第一节车缝基本知识
一、纫常用线迹
1、线迹分类及编号
(1)分类
100类:锁式线迹 200类:手缝线迹 300类:平缝线迹 400类:多线锁式线迹
500类:包缝线迹 600类:绷缝线迹
(2)编号
类别――3 01――序号(款式编号)
2、常用线迹的特征及应用
801=301+501 802=401+504
3、线迹密度
线迹密度指在规定长度内的针步数,通常用1寸或3CM表示。
二、常用缝型
见下3页
三、缝纫常见疵点
1、反光(吐止口)
2、藏本虱(没翻净)
3、落坑
4、驳线
5、爆口
6、跳线
7、起耳仔
8、起珠
9、起角
四、缝纫线消耗量计算
目的:进行成本核算和按计划供应材料
1、公式法估算用线量 __ __
301线迹:L=2+0.15+0.22D/√Ne(厚料) L=1.75+0.08DT+0.3D√Ne(薄料)
504线迹:L=4.09+0.019DT+0.2DK+0.075D/√Ne
401线迹:L=3.97+0.09DT+0.52D/√Ne(厚料) __
406线迹:L=5057+0.18DT+0.05DB/400+1.21D/√Ne
L――一米线迹所需的缝纫线长度 D――2m内线迹单元个数 T――缝料缝合时的总厚度
B――双针的间距 K――包缝线迹的宽度 Ne――缝纫线的英制织数
2、比率法估算用线量
L――用线量
缝线消耗比――E=--- =>L=EC
C――车缝长度
标色线段长度(m)
(1)缝线定长法 E=――――――――――――――
标色线段车缝线迹的长度(m)
拆出线的实际长度(m)
(2)线迹定长法 E=―――――――――――――
量取线迹的长度(m)
第二节成衣缝制工艺流程
一、缝纫工艺流程表示方法
1、工序流水表示法
2、工序图解表示法
3、工序分析表示法
二、常见品种缝制工艺流程
举例见下4页

第六章 缝纫车间生产组织
第一节缝纫车间生产形式
一、全件起生产
1、定义
由一名工人独立完成整件衣服的缝制。
2、优缺点
优点:生产投资少;灵活性好;在制品率低;工人缺勤不影响别人等。
缺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生产效率低;质量标准难以一致,单件制造成本高等。
二、小分科生产(工序粗分)
1、定义
把缝制工序分成若干部分,多个工人负责一个工序的缝制。
2、优缺点
优点:灵活性好;管理较容易等。
缺点: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流通时间长等。
三、大分科
1、定义
把缝制工序分成最简单操作工序,每台衣车根据需要配置附件。
2、优缺点
优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质量易于保证,培训容易等。
缺点:生产投资大;灵活性差;必须做生产线平衡等。
五、工序划分考虑的因素
1、成衣款式
2、订单数量
3、现有工人水平
4、现有机械设备
第二节缝纫作业研究
一、工序分析
1、目的与用途
(1)明确工序顺序
(2)明确加工方法,成品规格,质量特征
(3)作为作业动作改进资料
(4)作为生产设计的技术资料
(5)作为工序管理的依据
2、工序分析表达
(1)缝制作业符号
见下页
(2)工序流程图示法
见下页
3、工序分析
(1)产品工序分析
有无徒劳操作;缩短搬运;机械代替手工;查疵点;检验方法是否得当;省略检验法;停滞等。
(2)产品流程分析
工序流程分析就是对照流程图对各项技术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I工序流程图的编制
II工序流程图分析
设问技术:从(时间、地点、目的、人员、方法)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做,其他方法行不行,最佳应该怎么做)
工序改进技巧:取消、重排、合并、简化等。
二、动作分析
是对一种作业或连续作业当中发生的手、眼以及身体各个部位动作进行分析,经协调、改进、简化省去不合理的、多余的动作,制定出安全、高效的动作次序。
1、目的
(1)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2)提高工作效率。
(3)减轻劳动强度。
(4)确定作业标准。
2、对象
(1)循环作业:操作工人承担的工序单元。
(2)作业要素:一个工序单元由若干工序要素组成。
(3)动作要素:作业要素再细分。
3、方法
(1)目视动作分析法:准确度不高,单简便易掌握。
(2)影像动作分析法
(3)预定时间分析法
作业时间à求最小动作单元时间值à对作业进行:基本动作分析
类型:作业分析、搬运分析、非生产动作分析等。
5、动作经济原
(1)制定方法
正式作业标准à试行à草拟作业标准à标准作业时间à确定标准作业方法à分析并改进à绘制图解à工序细分化
(3)表达形式
三、作业时间分析
是把作业分解为细小的作业要素,使用适当的时间测定方法记录该作业所耗用的时间,并根据资料制定作业时间
1、作业时间测定
(1)方法
秒表法 :收集有关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每单无时间不宜小于2.4s)、观测次数确定(一般6次)、现场实测、决定余裕量(浮余、容限)、制定作业时间。
预定时间标准法:分解成最简动作后累加+浮于 。
机械时间计算法 :用机械的针数等来计算。
(2)注意事项:注意被测人人为放慢速度;如在生产开始时测,注意工人作业尚不成熟;注意操作时线迹密度与规定的相符;注意有无不规范的动作;注意与样品缝制时的工时相结合
2、余裕率的测定
(1)作业余裕;
(2)生产条件余裕;
(3)疲劳卫生余裕(一般10%);
(4)其他余裕
3、作业时间的制定
(1)定义: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2)作用:流水线的设计;度量工作效率;作标准成本核算
(3)结构:工序、每工序的基本时间、作业余裕量、疲劳、卫生余裕量
(4)作业时间的计算
(a)将观察时间转为基本时间
基本时间=观察时间*观察效率/标准效率(观察效率根据工人的状态而定)
(b)求出平均基本时间
平均基本时间=∑基本时间/n(n为测定次数)
(c)求出每循环的基本时间
每循环的基本时间=平均基本时间*出现次数
(d)在车缝工序中加入作业余裕量(一般加10%)
(e)加入疲劳,卫生余裕量(一般加10-15%所以取中间值12.5%)
第三节产品工资的拟定
一、分段工资分配比例
按各部分工序所占比例分配
举例:女衬衫:裁床6.47% 车间80.06% 烫部13.47%
男衬衫:裁床5.67% 车间87.42% 烫部6.9%
二、分段工资制定方法
1、定出整件衣服的加工价钱
考虑因素:该区的生活水平、物价指数、该地区一般人的工资水平、消费能力、每天的工作时间
2、统计整件衫的工序
3、制定作业时间
4、定各个工序的工价
第四节缝纫车间生产线的平衡
一、流水线节拍的确定
节拍时间定义:把流水线上生产两件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或产品在各工序间每移动一次所需的间隔时间.
节拍时间(P)=单件作业时间/作业人员数=日工作时间/目标日产量
二、生产平衡的理论
假设:流水线有K道工序,工序作业时间ti=(I=1.2…K)单件作业时间T,节拍P,N为工作地个数或作业人员数
1、ti>P 瓶颈工序
2、ti=P 理想工序
3、 ti<P 假设整个流水线在同一节拍各工序空闲时间的总和为S,那么
S=E(P-ti) 平衡滞延
三、生产线编制的条件
1、编制效率(E)
一般85%以上
E=P/瓶颈工序时间*100%(ti>P)时=T/N*P*100%(ti<=P)
2、编制时的不同条件
(1)以欲达到的产量为先决条件,求作业人员数和工作地的个数N=ti/P;
(2)以作业人员数为先决条件,求节拍时间并分配工作量;
(3)以预先设置编制效率为先决条件,求出编制时间的上限和下限,并且确定工作地个数和工作人员数 编制时间上限=P/E 下限=2P-上限
四、生产线平衡的方法
1、以知数量时间确定生产线工作位和工作人员数,并平衡生产线
举例:某品种有以下工序
工序作业时间(分钟)
1车双肩(包缝机)0.33
2上领(包缝机)0.53
3后领贴条(平车)1.12
4上袖(包缝机)0.63
5合大身(包缝机)0.90
6折袖边(平双针)0.89
7定商标(平车)0.43
8折底边(平双针)0.45
合计5.25
已知:每天生产数量1000件,工作时间450分钟
试确定生产线的工作位和工作人员数
解:1、求出节拍时间:P=4500÷1000=0.45分钟
2、计算每工序的工作位:N=ti/P=
3、确定实际工作位
4、确定实际工作人数
工序作业时间(分钟)计算工作位实际工作位实际所需工人
1车双肩(包缝机)0.330.7311(看工序)
2上领(包缝机)0.531.1811
3后领贴条(平车)1.122.4932
4上袖(包缝机)0.631.4022(看工序)
5合大身(包缝机)0.902.0022
6折袖边(平双针)0.891.9822
7定商标(平车)0.430.9611
8折底边(平双针)0.451.0011
合计5.2511.741312
E=5.25/(12×0.45)=97.2%
2、已知作业人员数,确定生产线的工作位,并平衡生产线
举例:某生产线拥有8名车工,并具备一定技术,生产某产品作业时间如下,试平衡生产线
工序作业时间(分钟)
1锁边(包缝机)0.72
2车省缝(平车)0.48
3车侧缝(平车)0.54
4车拉链(平车)0.95
5做腰头(平车)0.83
6上腰头(平车)0.68
7钉裤袢(平车)0.56
8锁眼(锁眼机)0.25
9钉扣(钉扣机)0.20
10缲裙脚(缲边机)0.86
合计6.07
解:1、求出节拍时间:P=6.07÷8=0.67(min)
2、计算工作位
3、确定实际工作位
4、分配工作量
工序作业时间(分钟)计算工作位实际工作位
1锁边(包缝机)0.720.721
2车省缝(平车)0.480.481
3车侧缝(平车)0.540.541
4车拉链(平车)0.950.951
5做腰头(平车)0.830.831
6上腰头(平车)0.680.681
7钉裤袢(平车)0.560.561
8锁眼(锁眼机)0.250.251
9钉扣(钉扣机)0.200.201
10缲裙脚(缲边机)0.860.861
合计6.076.0710
工号工作内容作业时间分配时间于节拍时间差异
作业员1锁边(包缝机)0.720.72-0.04
作业员2车省缝(平车)
锁眼(锁眼机)0.48
0.250.73-0.03
作业员3车侧缝(平车)
车拉链(平车)0.54
0.190.73-0.03
作业员4车拉链(平车)0.760.760
作业员5做腰头(平车)0.760.760
作业员6做腰头(平车)
上腰头(平车)0.07
0.680.75-0.01
作业员7钉裤袢(平车)
钉扣(钉扣机)0.56
0.200.760
作业员8缲裙脚(缲边机)0.860.860.10—瓶颈工序
E=0.76/0.86×100%=88%
3、以预先设置编制效率为先决条件时
举例:某品种工序及作业时间如下,生产线线现有12人,要求E为90%,试进行生产线平衡
工序号工序作业时间(秒)
1烫门里襟(熨斗)48
2上袋(平车)30
3商标(平车)20
4上单干(平车)27
5纳脖(平车)30
6车袖叉(平车)56
7绱袖(包缝机)30
8埋夹(包缝机)36
9做领(平车)71
10上领(平车)40
11做克夫(平车)48
12上克夫(平车)48
13车底边(平车)26
14钉扣(钉扣机)50
15锁眼(锁眼机)80
合计640
解:1、计算节拍时间:P=640/12=53.3
2、计算编制时间上下限
上限=53.3/0.9=59.2 下限=2×53.5-59.2=47.4
3、进行生产平衡编制
作业员工序号工序名称作业时间分配时间使用设备工作位
11烫门里襟4848烫台1
22
3上袋
车商标30
2050平车1
34
5上担干
纳脖27
3057平车1
46车袖叉5656平车1
57
13绱袖
车底边30
2656包缝机
平车2
68
15埋夹
锁眼36
2157包缝机
锁眼机2
7
89
10做领
上领71
40111÷2=56.5平车2
911做克夫4848平车1
1012上克夫4848平车1
1114钉扣5050钉扣机1
1215锁眼5959锁眼机1
合计14
E=53.3/58×100%=91.9%
4、达成生产线平衡的途径
(1)合并两个不同工序;
(2)调整工作量(以重补轻);
(3)挑选有水准的工人;
(4)运用方法研究;
(5)生产组长有责任平衡每天的生产。

第七章 车间布置及生产系统
第一节缝纫车间布置
一、目的
1、使生产程序更便利
2、充分利用空间
3、更好的利用人力
二、种类
1、按产品流程布置:根据服装的车缝顺序来编排机器。
2、按工序分类布置:把同种类型机器放在一起。
三、布置原则
1、机台排列整体匹配要协调。
2、尽量成单方向流水。
3、最短距离的传递。
4、最大面积的利用率。
5、最大分灵活性。
6、高的可见度和好的可评性。
7、保证安全。
8、货道流畅。
第二节缝纫车间生产系统
一、捆扎生产系统
1、传统式捆扎系统
优点:具有灵活性,在制品的控制较易
缺点:半成品往复传递多
2、传送带捆扎系统
优点:节省传递物料时间,车间布置整齐,环境好,灵活性好
缺点:难控制,成本高
二、同步生产系统
1、流水同步生产系统
优点:生产节拍性强,传递距离近,在制品量少,效率高,周期短
缺点:浪费空间,一环节出问题会影响整条生产线,步调需非常一致
2、捆扎同步生产系统(渐进式捆扎系统)
中批量服装生产 缩短往复传递
三、集团式生产系统
每部件分开,分工责任明确,有利于提高功效,多品种,小批量
四、单元同步生产系统
多个工作单元,达到同步生产,布局灵活,品种变化多,变款快,生产周期短
五、挂生产系统(柔性生产系统)
较先进的生产方式
六、模块式快速反映系统
七、车间布置实例
举例见下页
第三节车间运输系统
一、好的运输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
a)提高生产能力
b)降低制造成本
c)改善工作条件
d)减少浪费
二、常见运输系统

第八章 整烫工艺
第一节 熨烫工艺
一、作用和分类
1、作用:整理面料、整理衣服、立体造型
2、分类:
(1)按制衣工艺流程作用分:粘合熨烫、中间熨烫、成品熨烫
(2)按定型效果维持时间分:暂时性定型、半永久性定型、永久性定型
3、按所采用的作业方式分:手工熨烫和机械熨烫,机械熨烫又分熨烫机熨烫和立体熨烫
二、熨烫工艺参数
1、温度
2、湿度
3、压力
4、时间
5、冷却方式
三、工艺参数的相互关系
四、手工熨烫
1、工艺参数应用
2、不同布料熨烫注意事项
(1)棉布:熨烫色牢度差,深色服装反面熨烫。
(2)精纺毛织物:适宜于加湿熨烫,干烫易产生极光。
(3)丝及人造纤维织物:适宜于湿烫,丝织物不要喷水,会产生水印。
(4)针织物:不要重压和推移,熨烫时不加压或少加压熨烫。
(5)绒毛织物:不宜熨斗直接压于织物,用蒸汽嘘一下即可。
3、手工熨烫的工艺形式
归、拔、推、打褶裥、折边、分缝、烫直、烫弯、烫平、染薄等
五、粘合熨烫
1、工艺参数 温度、时间、压力
2、常见问题:透胶、起皱、起泡、吸色等。
第二节 后整理及包装
一、后整理
污渍整理合毛梢整理
二、包装
1、目的
(1)确保服装良好状态
(2)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2、种类
有:袋装、盒装、挂装、真空包装

第九章 质量检验
第一节 质检工作的内容
一、工作类型
1、按工作过程的程序分:生产前检验、生产中检验、成品检验
2、按检验的地点分:固定检验、流动检验
3、按检验的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全数与抽样相结合检验
4、按检验人数分:专职检验、工人自查
二、质检工作内容
1、生产前检验
(1)原物料检验:数量、疵病、缩率、色牢度等。
(2)生产制造单:款式、客户要求、尺码分配等。
(3)车缝工艺单:缝道形式、工艺要求、线迹、线迹密度等。
(4)纸样唛架:纸样尺寸、线条、片数、码数、档差。
2、生产检验
(1)裁床生产检验
I 铺布检验:张力、方向、张数布头布边花、驳布、幅宽等
II 割布检验:准确度、光洁、剪口个数深浅
III 捆扎检验:打号、换片、裁片数、码数、放置程序
IIII 粘朴检验:时间、温度、压力、牢度
(2)车缝生产检验
I 线迹检验:密度、成形、外观
II 平顺否、位置、吃势、尺寸
III 色差检验
(3)成品检验
I成品检验:尺寸、唛头、熨烫效果、线头、污渍
II出货检验:包装、如箱分配、外箱资料、包装材料
第二节 质检验标准与抽验数
一、抽样规则及数量
批量抽验数AQL2.5AQL4.0
≤10200
≤25500
≤50801
≤1001411
≤1502011
≤2803223
≤5005034
≤12008047
≤3200125710
≤100002001014
注:AQL(Assurance Quality Leves)
二、等价评定
我国采用按标准扣分的方法评定等级
生产质量的提升是结合合理的操作流程标准,及科学有效的专业管理所得来的结果
如果你连基本知识都不懂谈何管理-------------------

⑦ 服装生产如何管理

服装生产管理
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⒈配合公司,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致员工。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⒋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二、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⒈工厂接到订单后,先组织技术部门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并打版制标准样衣。 ⒉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⒊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⒋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 ⒌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车间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 ⒍车间主任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管理员将质量问题解决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三、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⒈必需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⒉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 ⒊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四、纪律严明、考核严格
⒈严格执行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管理制度,对违反本厂管理制度人员,视情节轻重,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 ⒉督促每位员工准时上下班,做好车间有关人员的考勤制度。 ⒊对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实为根据。
五、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⒈督促各组员工负责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 ⒉督促有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⒊督促各组员工每天上班清洁机台,检查自用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保机台运作正常。
六、安全第一,消除隐患
⒈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⒉做好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⒊严禁一切易燃品及火种进入生产车间,车间内杜绝吸烟。 ⒋车间主任每天下班前需督促有关人员检查车间每个角落,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⒌下班后督促各有关人员清理车间所有人员,关闭车间所有电路,关闭好大门。 ⒍督促每位员工养成人离机关的习惯,并提醒有关人员定期安检。
七、堆放整齐,文明生产
做到:裁片不落地,衣框不乱放; 衣角不掉地,成品不乱堆; 散线不乱抛,断针不乱丢; 补片一换一,辅料次换优; 食物不进车间,杂物不放衣框; 机台保持清洁,场地整洁卫生。 ⒈平车、凳子、框子及有关工具、设备定放置,排放整齐,不准随意摆放、挪动或调换。 ⒉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严禁带入车间。 ⒊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齐,不可随意捆绑,不能落地,次品隔离并加以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渍,对不同扎号的半成品或裁片分开,以免造成色差。 ⒋保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清洁,督促有关人员每天打扫生产现场,督促各组员工保持环境卫生。 ⒌督促有关人员定期擦洗门窗、现场地面及各生产备用工具。
八、原始记录,齐、准、快、明
⒈做好日常事物记录,车间的人事记录,登记好员工名单,对每单货的投产日期及结束日期、生产员工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妥善保管。 ⒉现场管理人员保管好所有的生产资料,每天汇总《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及各项报告按时上报厂长处。 ⒊落实有关呈上的报告及《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是否准确实际和在看板上公示。 ⒋每天下班前处理好当天的日常事务。 ⒌负责车间生产数量收发一致,及时处理好车间与各有关部门的交接手续。
九、士气高涨,协调一致
⒈带头遵守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的规则上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激励机制,以达到充分发挥员工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个目的,使之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⒉调动车间生产员工的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工作气氛,使生产线员工士气高涨。 ⒊协调各班组的生产分配恰到好处。根据有关人员的缝制技术,结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⒋督促各组长完成当日的生产计划指标,并保持每当位员工的持续运作。 ⒌督促质检员处理完当日交到验收室的成品,填写每日《检验记录》,督促发料员统计好当日发到车间的裁片,汇总、反馈给厂部。
十、服务现场,以理服人
⒈负责及时处理好有关人员出现在生产线上的问题。 ⒉在操作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感情成分,使员工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为员工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如住宿、饮食等,使之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⒊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纠纷,有关人员务必恰当的处理好内部的人际关系,如有无法处理或较为严重的事情,及时反馈到厂部解决,切勿在生产现场与其发生冲突,造成负面影响。 ⒋负责维护好本车间的现场生产秩序,使生产有条不紊。

⑧ 服装的工艺流程怎么写哦

服装生产的工艺分析
工艺管理工作可分为工艺分析、工艺制定和工艺贯彻三个阶段。服装企业进行工艺分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针对客户定货要求或来样、来料进行的工艺分析;另一种是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产品的工艺分析。工艺分析是工艺设计的基本依据。

一、产品的技术要求
1、原辅材料的基本性能 首先要弄清原辅材料的品名、品号、规格、花色、颜色、色号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能,如色牢度、缩水率、耐热度等。
2、 产品的号型系列及名称 产品号型系列及名称要与要货和约或设计任务书或生产通知单、实物样品的要求相符合。
3、产品的规格尺寸要求 明确量制;产品零部件形状及规格要求;所提供的是人体净体尺寸,还是服装成品尺寸,产品各部位规格尺寸的测量方法。
4、产品加工制造的手段 如采用的专用机器和设备,采用的技术手段。
5、 产品的工艺组合方法 如零部件的安装,各部位缝合要求及全部件的组合顺序等。
6、 产品采用的标准 是国家标准,还是部颁标准或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
7、 数量及搭配 每箱盒的数量及各档规格、花色搭配是否与总数要求相符。
8、商标及其它标志 使用何种商标、吊牌、尺寸标志、成分标志、洗涤说明以及其它标志,代号的具体订法盒安放部位。各类标识所指内容与要求相符。
9、熨烫方法和要求 采用的熨烫工具和各部位的熨烫方法和要求。
10、包装要求 包装的方法和包装时所用的材料;折叠的方法;包装的规格、数量、包装物的麦头、标志等。
11、其它特殊要求 通常指超越正常标准范围以外的要求及质量评价指标。
二、服装产品的技术标准
(一)、质量标准
我国的服装质量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三级。服装质量标准的内容包括:
1、 标准名称
2、 适用范围
3、 规格系列包括
4、 材料规定
5、 技术要求
6、 等级划分规定
7、 检验规则
8、 包装及标志、运输、储存的规定
(二)、服装质量技术标准的指标
1、 质量评分
2、 质量等级 分为优良、一类、二类、三类等。
3、 合格率 是指全部制品中合格品的比重。
合格率=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100%
4、 等级率 指产品某一等级在合格品总和中所占比重。
等级率=等级品数量/合格品数量×100%
5、 返修率 在送检产品中被退回重新加工产品的比重。
返修率=返修品数量/全部送检数量×100%
6、调片率 因原料织疵及缝制加工中造成的坏片在所需材料总数或生产总件、条数中的比重。
调片率=调片耗用原材料数/正常耗用原材料×100%
调片率=调片数/生产总数×100%
7、漏验率 一是不合格品前道漏验率,二是前道检验漏验率。
不合格品前道漏验率=后道检验剔出的不合格品数/(前道检验剔出的
不合格品数+后道检验剔出的不合格品数)×100%
前道检验漏验率=后道检验剔出的不合格品数/前道检验数×100%
8、废品率
废品率=废品数/(合格品数+不合格品数)×100%
服装生产工艺的制定
服装生产的工艺方案是服装生产及产品检验的技术标准,制定服装工艺方案,可使服装生产符合产品的规格设置、质量要求,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缩短产品设计和生产周期,搞效率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一、工艺方案制定的内容
(一)、生产总体工艺制定
生产总体设计包括服装厂规模和生产品种。总体设计表,详细说明本企业生产的品种及各部门人员的分配情况。设备配置表,指根据生产品种在各道工序所需的设备进行列表。
(二)、生产准备工艺制定
1、 设计图 包括服装款式正视图、背视图的白描图。
2、 内外销订货单 根据客户的要求拟定,详细说明客户订货项目和包装要求。
3、 生产通知单 计划部门根据内外销订货单制定生产任务单,并交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再安排生产。
生产通知单
合约 对象 交货期 月 日 生产 组 辅助料
品号 品名
面料 夹里 颜色 规格及搭配 交货期
包装要求
商品
吊牌
织带
塑袋
纸盒
纸箱
开单人: 日期月 日
4、 物料明细表 将一件衣服所用面料、里料的样卡列在相应的使用栏中。
物料明细表
合约地区 品名
编号 数量
原料使用 辅料使用
面料(附样卡) 里料(附样卡) 规格种类 S M L XL
里缝缝线
外缝缝线
拉链
钮扣
按扣
牵带
锁扣眼线
包缝线
商标 出样
5、 原辅料测试纪录表 测试数据有耐热、色差、色牢度、缩水率等。依据测试数据,确定裁剪、缝纫、熨烫等工序的工艺要求。
6、样板复核单 主要是尺寸复核,复核样衣与样板的差别。复核的数据一般有衣长、胸围、衣领、袖长等。根据服装品种的不同,复核部位也不同。
7、原辅料定额表 将所有原材料列入表中,可看出定额用料和实际用料的差额。
原辅料定额表
货号 品名 规格
任务单编号 数量 S M L XL
原辅料名称 门幅 规格 定额用料 平均用料 定额总用料 平均总用料 损溢
面料
里料
衬料
拉链
钮扣
缝线
备注 制表
制表日期
8、首件封样单 第一件样衣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以便批量生产中进行改进。
(三)、生产阶段工艺制定
1、样板管理 样板领用与归还的原则。样板领用与归还时,都要经过相应的手续,签名、检查、审核等。
2、分床工艺要求 符合生产条件规定的层数和最大长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节约面料,方便排料。
3、排料工艺要求 遵守服装制作的工艺要求;保证设计要求;节约面料;选择合理的排料方法;防止漏板现象。
4、铺料工艺要求 保持面料平整;布边对齐;减少铺料过程中对面料的拉力,并在铺料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裁剪;注意面料方向性;采用格针扎在要求部位保证对条对格的准确。
5、裁剪工艺要求 选用合适的裁剪设备;保证裁剪精度,即保证衣片的形状或规格尺寸等;合理控制裁剪温度。
6、验片工艺要求 检验裁片的重要部位在尺寸、形状上与样板有何偏差,其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的裁片偏差大小是否符合要求;剪口、定位孔打得是否准确,有否有漏打现象;有对条格对图案要求的面料,应检验相应衣片是否能对上条格和图案;检查裁片的边际是否有毛边,破损现象,是否需要换片;检验裁片是否圆顺,是否有走刀现象。
7、打号工艺要求 打出的字迹清晰、持久;打号部位准确;绒面面料,采用贴标签的形式;衬料,一般只需打出规格号。
8、粘合工艺要求 选用合适的粘合设备与工具;粘合后裁片无极光、气泡,剥离强度较高;粘合时考虑面料本身的性能。
9、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是制定生产工艺的基础,也是安排流水线和配置人员以及准备和安装工艺设备所必需的技术资料。
10、生产工艺单 用于服装具体规格及部位的质量要求。
11、工艺卡 是服装生产中,总体工艺规程的具体工序的体现,是加工产品技术规范的细则,是进行品质控制的依据。
12、工序定额 包括裁剪工序定额标准、缝纫工序定额标准、锁钉工序定额标准、整烫包装工序定额标准。
13、整烫工艺要求 根据各种面料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工艺参数,即压力、温度、湿度与时间要适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与数量,选择合适配套的熨烫工具与辅助工具;样额按照不同种类服装的熨烫顺序进行,避免极光等现象出现,保障产品的一致性;正确操作专用设备。
14、产品质量分检表 纪录产品中间抽料检验与产品最终检验情况,避免重复失误,是服装厂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步骤。
15、成品验收率 包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验收,要根据定货合同或产品设计任务书的相关内容,由定货单位和生产单位共同进行质量验收,清点数量。
16、成本计算单 对成品服装进行核算,成本计算除了考虑主辅料外,还应考虑工人工资、设备损耗、包装费用、水电费、产品加工费等。

⑨ 做衣服时怎么控制牛筋底线的松紧度

做衣服的时候想要控制牛筋底线的紧松度,你就要选择不同的档位,还有就是手上的力度。

⑩ 衣服的工艺要求大概要怎么写

一:服装制作的工艺标准:
批量生产前每个定单必须有正确合理的工艺标准。
1.产品名称、定单号、款式号、客人名称、生产数量、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实施日期
2.服装款式结构图、包括正面、背面成品结构图,正确面料及辅料的颜色和样式。
3.成品规格表。(按客人规格拟订,同时将公差系数列出供检查人员参考)。
后衣长: 公差 0.7CM (后领口中---下摆边缘)
半胸围: 公差 0.7CM (正常平量,棉服\羽绒服须压低厚度1\2测量)
下 摆: 公差 0.7CM (罗纹下摆须两手打开后测量).
总肩宽: 公差 0.5CM (左肩点---右肩点
袖长: 公差 0.5CM ( 肩点---袖口中)
袖长: 公差 0.5CM (后领口中点—袖口中)
半袖口: 公差 0.3CM (罗纹袖口按正常放平测量即可)
领 围 : 公差 0.5CM (正常为领子下口规格)
裁剪工艺要求。
一: 核实样板是否与生产通知单相符,样板片数是否与样品相符
二: 到料后是否按规定时间进行自然通风,保证成品规格正确.
三: 各部位纱向是否按版规定,对格\对条\阴阳格.
四: 各部位订眼、剪口是否按版规定,
五: 拉布时注意正反面及色差(如发现有色差必须排色差版同时测试实际单耗上报公司).
六: 推刀,订眼不能有偏离现象上下层不能超过0.2CM,
七: 打号要清晰,位置适宜,成品不能漏号.
5:原辅材料规格及使用部位要求:
一:必须按客人制单规定的部位使用执行如:
面料、里料、配料、商标、吊牌、洗涤衬布、填充物、拉练、绳、卡环等等。
二:原辅材料的样式、品质、颜色、规格、要认真核对是否正确。
三:具体要求:面料里料是否有色差、中边差、色杠、断纱、疵点、污迹、现象。毛皮是否有版宽、版长、颜色、品质、硬度不符合原样品或要求的现象.
羽绒是否有颜色、气味、克重、绒质、异物、现象真皮是否有漏洞、薄厚不均、染色不透、皮板过硬、整体颜色不符现象。粘合衬是否有胶粒不均、厚度不一、粘合不顺现象。拉练是否有颜色、品质、规格、刻字字母与商标不符现象。其他特殊辅料色颜色、规格、品质是否与定单规定相符合。商标等其他标识是否与制单相符

与衣工艺精准度如何监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格子蕾丝衬衫样式 浏览:123
男生白色裤子配黑色颜色上衣好看 浏览:536
冬季外套款式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516
白色裤子沾上红酒怎么洗下去 浏览:670
武汉十一初中校服 浏览:326
嘉兴女装外贸品牌 浏览:539
秦海璐旗袍活动 浏览:802
白外套划上笔道怎么洗 浏览:968
绒绒裤子脚 浏览:112
秋季风衣品牌新款 浏览:337
廓形衣搭配什么下装 浏览:136
优联衣号裤子 浏览:47
黄外套什么颜色裤子好看 浏览:201
飞行夹克女款如何搭配裤子 浏览:990
什么外套适合搭裙子 浏览:73
女装大佬怎么把脚变小的 浏览:277
伊韵儿女衣 浏览:71
真丝透明衬衫美女写真 浏览:653
衣加花 浏览:47
聚酯纤维面料裤子好吗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