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服装知识 > 古代披风的帽子如何称呼

古代披风的帽子如何称呼

发布时间:2022-01-15 04:22:27

A. 帽子 怎么称呼

你说的是这样的吗?这种统称应该就是鸭舌帽吧。或者范围缩小一点说,就是棒球帽,这样称呼更容易懂。鸭舌帽———特色是帽顶平且有帽舌,俗称鸭咀帽。帽缘从两寸到四寸,宽窄也有不同。鸭舌帽最初是猎人打猎时戴的帽子,因此,又称狩猎帽,因其扁如鸭舌的帽沿,故称鸭舌帽。鸭舌帽也有多种样子,你说的这种只是其中一种,因为当初随着棒球运动流行起来的,所以就叫棒球帽了。

B. 古代服装的称呼

1、“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2、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3、“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4、“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5、“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6、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7、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2)古代披风的帽子如何称呼扩展阅读: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1.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3.袖宽为一尺二寸;

4.衫无袖;

5.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6.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7.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C. 古代的那个像披风又有帽子的 叫什么

披在肩上的一种服装,今北方人称大衣为“大氅”,类似披风

D. 古代侠客行走江湖戴的帽子叫做什么

以前没伞就带斗笠

E. 带帽子的斗篷在古代叫什么

在古代叫做斗笠,一般是江湖侠客或者是女子所带的。多为竹制

F. “帽子”在古代的文言文里被称做什么

“帽子”在古代的文言文里被称做:冠、冕、弁、帻

G. 古代服装称谓

以汉服为例,古代服装称谓有有鹤氅、深衣、绛纱袍、襕衫、马面裙等。

1、鹤氅

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最初的鹤氅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

后来的鹤氅, 表现为大袖 ,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不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明代的鹤氅,和披风形制差不多 ,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

2、深衣

深衣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深衣来源于先秦经典《礼记》的《深衣》篇,狭义概念上是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其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一定的制作规范。按《礼记·玉藻》记载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广义上的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体深邃”特点的汉族传统服饰。

3、绛纱袍

绛纱袍是深红色直领纱袍。始于周代,楚庄王绛衣博袍以治其国。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纱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乾隆未取汉唐衣冠,仅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

绛纱袍是宋代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绛纱袍以织成云龙红金条纱为之。绛纱裙,白罗方心曲领,白袜黑舄,正旦、冬至、五日朔大朝会、大册命则服之。

4、襕衫

襕衫为汉服体系,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襕衫领子多用圆领,后来的襕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了。在古代,襕衫为职官公服,学子亦多穿着。

至明代,圆领襕衫使用更为广泛。明代出现无膝襕襕衫,多以蓝色布料制作,乡间也称作“蓝衫”。下摆处的衣缘较宽,而取消了膝襕,料想是以衣缘代替膝襕的象征意义。而有横襕的襕衫并未消失。明代小说中对襕衫多有描写,一般写为秀才等人的装束。

5、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至民国。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袄称袄裙。

明代马面裙较为简洁,两侧的褶大而疏,为活褶。有没有任何装饰的马面裙,有装饰底襕的,有装饰底襕+膝襕的裙子。和清代汉人女子所着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马面裙不重视马面的装饰,多与裙襕一体。

H. 古代的这个帽子叫什么的

古代把帽子叫做冠、冕,冠、冕是男人戴的,女人戴的不叫冠、冕。女人戴的的帽子一般叫做巾帼,这个应该叫做帼。

I. 古代叫披风的名字!

披风 披用的外衣,又称“大氅”。无袖、颈部系带,披在肩上用以防风御寒。短者曾称帔,长者又称斗篷,斗篷一般连帽。披风多为一片式结构,多为北方人和儿童在冬季穿用。后也泛指斗篷。中国古代有虚设两袖的长披风。

(9)古代披风的帽子如何称呼扩展阅读:

大氅是汉族的传统服装之一 外套;大衣。常见于小说中描写古人衣着。披在肩上的一种服装,今北方人称大衣为“大氅”。见“披风”。出处于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不知道是哪一年还上过 北京 ,穿了一件皮大氅回来。” 老舍 《赵子曰》第六:“ 武端 披上大氅, 赵子曰 换了一件马褂。”

大氅是汉族的传统服装之一,又称氅衣,也称作军大衣,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只男性穿着,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做常服穿着。

J. 古装剧里君王上朝总会戴上有珠帘的帽子,这帽子如何称呼

古代君王上朝时总带有珠帘的帽子称为冕。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冠冕堂皇,其实冠和冕都是帽子的一个称呼,代表的是这个人光鲜亮丽拥有着很高的权利。爱看古装剧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皇上上朝的时候总会带一个有珠帘的帽子,不是为了遮阳其实就是有很深刻的儒家寓意。首先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冠,也就是说当古代的男子成年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加冠礼,也就是说代表这个人已经长大成熟了,冠是普通人就能够戴的,而冕就不一样,必须是有官职的人才能够带的帽子,如果普通老百姓也带冕的话,那将引来杀头之罪,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这个故事。
对于这些事情你要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与古代披风的帽子如何称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生裤子买那种比较好看吗 浏览:332
羽绒服的白斑怎样去除 浏览:676
女生搭配时尚衣图片欣赏 浏览:46
女装好看的套装 浏览:505
体重65kg穿什么尺码的裤子 浏览:393
中国裤子的演变 浏览:638
深蓝色针织衫怎么配 浏览:403
白羽绒服上弄上辣椒油了怎么清洗 浏览:632
精品女装代理什么品牌好 浏览:672
桑塔纳志俊正时皮带怎么装 浏览:987
怎样用衣织风衣 浏览:269
皇卡男装品牌简介 浏览:110
繁星藩王穿情侣装什么意思 浏览:554
贝克汉姆爬长城同款衬衫 浏览:159
为什么现在不流行旗袍了 浏览:538
哪款帽子颜色最好看 浏览:87
黑色羽绒服内搭粉色长裙好看吗 浏览:537
羽绒服男款裤 浏览:649
在哪能买到女士纯蓝色的风衣 浏览:596
裙子大衣搭配板鞋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