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不是只有交通警察才发皮夹克的
这个不一定,目前我们可以在内网上按照每年置装费用的标准来自己选了,按照规定这些必须是寒区北方的民警才有配备,我反正没选,我选了靴子啊这些东西。
❷ 关于故意伤人罪
那个人现在还在威胁你的生命安全的话,我建议你去法院起诉,
最好有医院诊断证明书证明,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证明。
有法医的证明鉴定比较好,像你说的有第三者在场,应该说已经有了人证。
而且他家还有血迹,应该可以提取吧。
人身伤害诉讼时效,才过了半个月,肯定是不存在超过的。
PS:《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❸ 警察冬天的制服大衣上 那两个“警察”反光字,用什么东西能洗掉
反光条,物理原理是垂直的两个反光镜片 可将射来的光线原路射回去
貌似洗不掉 除非你把反光条磨平
❹ 警察职务套改方案
《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方案》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制定的。
2009年10月,公安部和国家公务员局制定了《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方案》,提交国务院审定通过。12月16日,套改方案正式印发各地。在公安民警职务序列中,专门设计了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序列,并且在职务称谓和职务层次上与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序列有明显区别,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通道”,使人员最为集中的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能够得到正常晋升,享受相关经济待遇,以消除“官本位”思想,解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问题,从制度上、根本上解决压职压级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的意见》(国办发[2008]9号,以下简称《意见》),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实施《意见》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依法治警、从优待警、以人为本,体现公安特色,倾斜基层一线,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力争在2008年底基本完成全国公安民警职务序列分类、称谓规范和相关人员职务套改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完善公安民警分类管理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实施范围
(一)下列单位在编在职、已评授警衔的公安民警列入《意见》实施范围:
1.各级公安行政机关及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
2.各级公安行政机关直属事业单位中,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并列入评授人民警察警衔范围的机构;
3.已完成司法体制改革、纳入公务员法管理的铁路交通、民航、林业公安机构,海关缉私部门及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
4.其他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建制单位的机构。
面试,工资,福利,薪水
上述机构中因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以及尚未完成司法体制改革、未纳入公务员法管理的铁路、交通、民航、林业公安机构人员,暂不列入《意见》实施范围。
(二)下列人员不列入《意见》实施范围:
1.不担任人民警察职务的;
2.已批准离休、退休或者在2008年9月30日前已达到退休年龄的;
3.正在办理调离公安机关和辞职、辞退手续的;
4.被开除公职、劳动教养、判处刑罚、免予刑事处罚的;
5.因其他原因不宜列入实施范围的。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各地公安机关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与公务员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从2008年10月1日起,按照自上而下、分期分批、积极稳妥的原则,对列入《意见》实施范围的单位,组织实施机构、人员分类、称谓规范和相关人员职务套改工作。列入《意见》实施范围的单位及其人员,应于2008年12月31日前完成规范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工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确定实施范围: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会同公务员主管部门,梳理确定列入《意见》实施范围的单位及其人员,并报上一级公安机关备案。
(二)规范分类、称谓。以省级公安机关为单位,按照《意见》规定,对公安机关内设机构进行分类并规范称谓。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凡机构分类与《意见》不一致的,以《意见》为准。其中,县级公安机关已根据2006年公安部《关于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调整归并的相关职能,如文秘、信访、督察等,原则上按照其目前归属情况确定机构分类,即:办公室已归并入指挥中心,以及信访部门已归并入法制室的,均列为执法勤务机构管理。县级公安机关政工监督室内部仍保留有相对独立督察机构及其人员的,该督察机构列为执法勤务机构管理。
2.除监管所、车管所外,内设执法勤务机构实行队建制,并以此规范其机构、人员称谓。其中,内设执法勤务机构在对外交流中需要实行“局”称谓的,可以继续保留。3.内设执法勤务机构的下设单位,均作为执法勤务机构,所属人员按照执法勤务机构人员管理。同时,有关机构及其警官职务称谓暂保持不变。
(三)实施职务套改。
.公安部及其内设机构和地方公安机关及其内设综合管理机构的警官、警员职务称谓,按照《公务员法》及其实施方案执行。
考试,国家公务员,安徽公务员,警察,待遇,职业,求职,面试,工资,福利,薪水2
2.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按照上下同步、分级负责的原则,会同公务员主管部门,对内设执法勤务机构和派出所的公安民警组织实施职务套改,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
(1)警官职务按照所在机构名称套改称谓。其中,内设队建制执法勤务机构的警官职务称谓主要为:总队长、副总队长、支队长、副支队长、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监管所、车管所、派出所的警官职务称谓为:所长。副所长。上述机构中主管政治工作的警官职务称谓为: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等。
(2)警员职务原则上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套改:
调研员套改为一级警长;副调研员套改为二级警长;
主任科员套改为三级警长;副主任科员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不在处分期间的,套改为四级警长,其他套改为一级警员:
①任现职满2年;
②从事公安工作满10年;
③荣立相当于三等功以上等次奖励;
④累计三次以上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
科员套改为二级警员办事员套改为三级警员。(3)级别在24级以上、不在处分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科员,可套改为一级警员:
①担任现职满10年,且最近10年公务员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②担任现职满3年、参加工作满30年,且最近3年公务员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③担任现职满3年、参加工作满20年,荣立相当于二等功以上等次奖励或者累计五次以上公务员年度考核为优秀,且最近3年公务员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4)级别在22级以上、不在处分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副主任科员,可套改为三级警长:
①担任现职满10年,且最近10年公务员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②担任现职满3年、参加工作满30年,且最近3年公务员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③担任现职满3年、参加工作满20年,荣立相当于二等功以上等次奖励或者累计五次以上公务员年度考核为优秀,且最近3年公务员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3.原同时担任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公安民警,列入警官职务序列管理,继续保留原非领导职务相关待遇,并不占用所在公安机关警员职务职数。
(四)完善日常管理。首次套改相关工作完成后,公安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出台警官职务与警员职务的转换、警员职务的晋升、职数管理、警务技术职务管理相关规定。各地公安机关要以贯彻实施《意见》为契机,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深入研究,明确职责,与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按照《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意见》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规范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意见》实施工作。
(4)警察制服皮夹克多少扩展阅读:
警衔制度
警衔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是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中国人民警察实行警监、警督、警司、警员的警衔制度。
建立
警衔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是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增强人民警察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有利于人民警察的指挥、管理和执行职务,1992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正式建立了人民警察警衔制度。警衔制度的建立,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依法治警、从严治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设置
人民警察警衔设五等十三级,即:1、总警监、副总警监;2、警监(一级、二级、三级);3、警督(一级、二级、三级);4、警司(一级、二级、三级);5、警员(一级、二级)。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人民警察实行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1、部级正职:总警监;
2、部级副职:副总警监;
3、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
4、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
5、处(局)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6、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7、科(局)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8、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9、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
10、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3、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式样
人民警察换发"九九"式警服后,警衔标志的式样为:
总警监、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由银色橄榄枝环绕银色国徽组成。其中,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
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其中,一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督、警司警衔标志由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其中,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二道横杠,一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督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一道横杠,一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二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三级警司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员警衔标志由银色四角星花组成。其中,一级警员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二级警员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衔标志佩带在剑型肩章上。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为藏蓝色,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为蓝灰色。
佩戴和使用
人民警察警衔的区分是由肩章来区分的,人民警察肩章分为软质扣式肩章、软质套式肩章和硬质扣式肩章三种,其中,软质扣式肩章佩戴于执勤服,软质套式肩章佩戴于多功能服、作训服、战训服和防风皮夹克,硬质扣式肩章佩戴于常服。
此外,胸徽和警号的佩戴也要符合服装规定,执勤服、作训服、战训服和防风皮夹克使用丝织魔术贴胸徽和警号,多功能服和常服使用金属胸徽和警号。
参考资料:社会保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的意见
❺ 这种情况该拘留吗
该!主要不是看你们怎么说的,这种故意可以推定为你老公参加了聚众斗殴,而且人家有背景所以不拘留,其实按说都应该一样对待的.
另外妇附上一句:没钱没人打架会吃亏的!
❻ 古天乐在扫毒电影里面最后穿的皮夹克是什么牌子的
I have been stationed in Germany for about two and a half years. Here are a few reasons that I have found to hate Germany.我曾在德国住过两年半,让我告诉你我为何如此讨厌德国。
1. Germany is a VERY repressive country. there is "free speech", but it is only a front. You can get in trouble for speaking out about almost anything that the government does.德国-压抑的国度。言论自由只是假象,只要谈论和政府行为有关的问题你就会陷入麻烦。
2. Not all, but most Germans that I have had the misfortune of meeting, are very cold people. They will avoid friendliness at all costs.德国人,冷漠,毫不友好。
3. Prices are high, and Germans will charge for everything. I can not call customer service for my internet connection or even my cell phone contract without paying at least a 1 Euro connection fee, and 19 Euro cents per minute.物价高,什么东西德国人都会找你要钱。连个网打电话找个客服都要花高价。
4. The weather sucks except for three weeks out of the year. Period…天气差,一年好天气不超过三周。
5. The autobahn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navigate without a GPS system.高速公路没GDP等于迷路
6. The autobahn is constantly under repair, and the road crews are so lazy that it will take almost two years to repair a 10K stretch of road.高速公路动不动维修,工人懒,两年修不好一截路。
7. Germans "know" better than you about any subject. Period… 自以为是的德国人觉得什么都比你懂得多。
8. Germans do not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privacy. The stereotypical nosy old woman, is an every day occurrence here.德国人不懂隐私的概念,典型的爱嚼舌根的老女人,在这非常常见。
9. You have to pay to use the restroom in many public places, and it isn't cheap. I have even been refused the chance to use the restroom because I was two cents short.公共厕所全收费,而且很贵。我曾在厕所门口差点尿裤子,因为我差两分钱所以冷酷拒绝入内。
10. Germans will call the police on you for almost anything.德国人会因为任何事情报警举报你
11. When they do call the police, the police are allowed to take up to a 40 Euro bribe on the spot. Be prepared to pay off the police for anything. They will even drive you to the ATM to withdraw the money.当他们真的报警了,警察被准许当场收取不超过40欧元的贿赂。准备好钱,否则他们会开警车送你去ATM取钱。
12. There are miles of paperwork to go through to do anything in this country.在这个国家,做任何事情都要写一大堆文字报告、说明。
13. Germans are paranoid of violence. Don't buy any violent movies or video games in this country or you will be sadly disappointed by all of the censorship.德国人有暴力妄想症。在这不要买任何和暴力有关的游戏或者电影,否则你会被审查整绝望。
14. BMW's aren't as nice as you would think.宝马公司一点也不像你想的那样友好。
15. Neither are Mercedes'.奔驰也是。
❼ 这是故意伤人罪吗该怎么量刑
如果真的什么都没做,那当然不成立犯罪。不过,我担心,你说的什么都没有,和警方调查了解的事实会有出入。不过,任何案件都要看证据。既然认为自己的亲属冤枉,那就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介入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的认定和处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对此应注意以下两点:(1)伤害行为的非法性是构成本罪的前提。如果伤害行为是合法的,如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过程中造成一定伤害的,则不构成犯罪;(2)本罪故意伤害的必须是他人的身体健康。自伤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特殊情况下可能构成其他罪,如军人战时为逃避军事义务自伤身体的,应按照刑法第434条的规定,以战时自伤罪论处。
2 构成本罪的伤害程度限于轻伤、重伤、伤害致死三种情况。轻伤以下的轻微伤和一般的殴打行为,不能构成本罪。至于重伤、轻伤、轻微伤区分的标准,应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规定为准。
3 本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伤或者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本罪。
4 对于刑法明确规定以其他罪论处的故意伤害行为,应按照刑法有关条款定罪处罚,而不能以本罪论处。
5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外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犯本罪的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问题
1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形下不易区分:一是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既遂;二是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区别两者的关键是查明行为人犯罪故意的具体内容:如果行人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无论是否造成死亡结果,均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只具有非法的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则无论是否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都只能认定为故意伤害。
此外,应注意以下三种特殊情况的处理:⑴对于突然实施犯罪,行为人故意的内容不确定或者顾他人死伤的,一般可按其实际造成的结果定罪。造成伤害结果的,定故意伤害罪;造成死亡果的,定故意杀人罪;⑵因打架斗殴致人死亡的,除了明显具有杀人故意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外,一般可按故意伤害致死定罪;⑶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之间的界限确实无法分清的案件,一般可本着疑罪从宽的原则处理。
2 故意伤害(致死)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故意伤害致死,行为人虽然没有杀人的故意却有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死亡结果的发生完全是故意伤害行为引起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不仅无杀人的故意,而且也无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死亡结果的发生完全是过失行为造成的。
3 对于伤害程度的认定,应注意把受伤当时的伤势和治疗后的结果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当时情严重,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或者只形成轻伤结果,应以轻伤论;当时伤情并不严重,但虽经治疗最终呈重伤结果的,应以重伤论。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故意伤害(轻伤)案件由公安机关
作撤案处理后法院能否再作为自诉案件受理问题的答复
(1994年1月27日)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3)277号《关于故意伤害(轻伤)案件经公诉程序由公安机关作撤案处理的,法院能否再立自诉案件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的倾向性意见。对于已经公安机关作撤案处理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被害人就同一事实提起刑事自诉的,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和我院1993年9月24日《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查立案的规定》第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并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则不予立案,并应将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自诉人。
此复
陆立辉等故意伤害、妨害公务案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2006)二中刑终字第02318号
原公诉机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陆立辉,男,35岁,19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初中文化,无业,住本市门头沟区号;曾因犯盗窃罪于199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因犯盗窃罪于1999年3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于2005年7月2日经减刑释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05年12月19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马东兴,男,27岁,1979年10月6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初中文化,农民,住本市房山区号;曾因犯抢劫罪于2000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于2003年10月10日经减刑释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05年12月19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卫峰,男,31岁,1975年7月5日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满族,初中文化,无业,住吉林省蛟河市。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05年12月19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犯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一案,于2006年11月3日作出(2006)朝刑初字第2373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原审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均不服,分别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了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认为本案的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等人酒后在本市朝阳区东风北桥四环辅路边,因交通问题与北京巴士公司710车队司机张军杰(男,25岁,河南省人)发生纠纷,后被告人陆立辉等人持弹簧锁对张军杰进行殴打,致张军杰“头皮裂伤,多发软组织损伤,脑震荡”,经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属轻微伤,乘客刘跃彪(男,35岁,内蒙古自治区人)上前劝阻,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即对刘跃彪进行殴打,致刘跃彪“头皮裂伤,多发软组织损伤,脑震荡”经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属轻伤(偏重)。当朝阳分局酒仙桥派出所民警王建民(男,42岁,北京市人)、闫立胜(男,31岁,北京市人)接报警后到达现场处置该案件时,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对执行公务的王建民、闫立胜进行谩骂、推搡、殴打,致闫立胜多处软组织挫伤,当众将二位民警的制服撕坏,后三被告人被当场抓获归案。
在朝阳法院审理期间,经调解,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赔偿了(由亲属垫付)被害人刘跃彪医药费、误工费、整容费、继续治疗费等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4 000元;赔偿被害人张军杰医药费人民币2000元。
一审法院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
1、被害人张军杰的陈述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张军杰驾驶710路公交车行至本市朝阳区东风北桥时,因其没有让一辆逆行倒车的小公共汽车,指挥倒车的胖男子在车下骂张军杰后又倒在了地上。张军杰停车后从小公共汽车上下来几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从车窗户爬进公交车用弹簧锁抽打其头部。后张军杰被人拖下车,有人继续对其拳打脚踢,待其清醒后看见几名男子在谩骂、推搡警察。经张军杰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弹簧锁打伤其头部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指挥倒车,后对其谩骂并倒在地上的男子。
2、被害人刘跃彪的陈述及辨认笔录证明:上述时间、地点,刘跃彪所乘坐的710路公交车与一辆小公共汽车发生了纠纷,从小公共汽车上下来五六名男子上车打公交车司机,其中一名穿皮夹克的男子用一把弹簧锁打了司机的头部,司机的头部就流血了,几名男子又将司机拉到车下对其拳打脚踢。刘跃彪上前劝阻,对方又对刘跃彪进行殴打,其中一名矮胖男子抓住刘的衣领,将其拉到路边的护栏处打,穿皮夹克的男子用弹簧锁将刘左眼眉骨处打伤,一名高个胖子揪住刘的衣领说“你认识我是谁吗,让你认识认识,给我打他”。后矮胖男子又用弹簧锁将刘跃彪左前额打伤。在被路人劝开后,几名男子又继续殴打710路公交车司机,后二名民警赶到上前制止,几个人不听劝阻,其中穿皮夹克的男子还拿一水泥块要砸二名警察,并打了其中带眼镜的警察一个耳光,把警察的帽子打掉了,后又将该警察的警服扣子、警号扯掉。另一高胖男子和一矮胖男子对另一名警察推搡、谩骂,并将该警察的制服扣子、肩章、警徽扯掉。后又有警察赶到将几名男子抓住。经刘跃彪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弹簧锁殴打张军杰、打伤其左眉骨,后又持水泥块企图打民警、打带眼镜民警一耳光的穿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将其前额打伤并谩骂拉扯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揪住其衣领说“你认识我是谁吗?让你认识认识,给我打他”并对其进行殴打,后又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3、被害人闫立胜、王建民的陈述证明: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二人接布警后驾驶警车赶到现场,看见一矮胖男子和一满脸是血的男子扭打在一起,二人亮明身份后上前劝阻。矮胖男子不听劝阻继续殴打对方并对闫立胜、王建民进行谩骂。从旁边过来一名穿黑色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块要打闫立胜、王建民,被拦住后,该人打了闫立胜一耳光,将闫的警帽打掉,后又对闫进行踢打、揪扯、谩骂。同时又过来一高一矮二名男子对闫、王进行揪扯、推搡,闫、王的警衔、警号及扣子被扯坏。后增援的民警赶到,将三名男子抓获。经闫立胜、王建民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水泥块欲打民警,后打了闫立胜一耳光并拉扯、踢打闫的穿黑色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殴打被害人,对民警进行谩骂、拉扯、推搡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4、证人康建青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2月19日其和张军杰一起出车,当日16时许,车行至东风北桥时被一辆无牌照的中巴车别到了路边,一名矮胖男子躺在他们车的左后轮处。中巴车上的几名男子上车就打张军杰,其中一名穿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把弹簧锁打了张军杰头部一下,后几名男子又将张拖到车下继续殴打。车上的一名乘客进行劝阻,矮胖男子将该乘客顶到路边的护栏处殴打,其他人对乘客拳打脚踢,还有人用弹簧锁打,民警赶到后上前制止,穿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块要打民警,被拦住后打了带眼镜民警一耳光,并拉扯该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高胖男子对另一名民警进行推搡、谩骂,并撕扯该民警的制服,后增援民警赶到将打人的三名男子控制住。同时证明,在民警赶到后,有几名打人的男子和中巴车跑了。经康建青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弹簧锁打张军杰,持水泥块欲打民警,并打带眼镜民警的身穿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躺在车下,谩骂、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5、证人何钧、闫宝双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在本市朝阳区东风北桥附近,从一中型面包车上下来几名男子冲上他们乘坐的710公交车对司机进行殴打,后又将该司机拖至车下继续打,一名乘客进行劝阻也遭到那几名男子殴打,后二名民警赶到,一名身穿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块要打民警,被拦住后,打了一名带眼镜民警耳光并撕扯该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也对另一名民警进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坏了。后三名男子被赶到的警察抓获。同时证明,民警赶到后,有几名打人的男子跑了,只剩下这三名男子,这三名男子都参与了殴打司机和乘客。经何钧、闫宝双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水泥块欲打民警并踢打带眼镜民警的身穿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谩骂、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谩骂、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6、证人曹懿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在本市朝阳区东风北桥附近,几名男子殴打一辆710路公交车的司机,其中有一名身穿皮夹克的男子拿着一把弹簧锁,一名乘客进行劝阻也遭到了那几名男子的殴打。民警赶到后,这些人对民警进行谩骂、推搡,其中身穿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块要打民警,被拦住后打了一名带眼镜民警耳光,并撕扯该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对另一名民警进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坏了。后三名男子被赶到的民警抓获。经曹懿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弹簧锁打张军杰,持水泥块欲打民警,并打带眼镜民警的身穿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谩骂、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7、医院诊断证明书证明:被害人张军杰、刘跃彪、闫立胜的伤情。
8、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证明:被害人刘跃彪身体所受损伤属轻伤(偏重)、被害人张军杰身体所受损伤属轻微伤。
9、公诉机关出示的110接处警记录、物证照片、被害人损伤程度照片、扣押物品清单、朝阳分局酒仙桥派出所证明材料以及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的前科材料等。
根据上述事实及证据,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遇事不能正确处理,竟结伙殴打他人,造成一人轻伤(偏重)、一人轻微伤之后果,三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刑律,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还以暴力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三被告人的行为,又均已构成妨害公务罪,均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对被告人陆立辉前罪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及罚金予以并罚。鉴于三被告人能够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情节,故对三被告人所犯故意伤害罪酌予从轻处罚。故判决:一、被告人陆立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与前罪未执行的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六个月十三天,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六个月十三天,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二、被告人马东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三、被告人张卫峰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
陆立辉、张卫峰上诉提出,其没有殴打被害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马东兴上诉提出,其没有殴打被害人,也没有谩骂、推搡警察,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妨害公务罪。
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认定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犯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的事实是正确的。认定该事实的证据已经一审法院举证、质证予以确认,本院经审核属实亦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与他人产生纠纷后不能正确处理,结伙殴打他人,造成一人轻伤(偏重)、一人轻微伤,三人的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还以暴力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三人的行为又均已构成妨害公务罪,均依法应予惩处。陆立辉、马东兴系刑满释放后五年内犯罪的累犯,依法应予从重处罚。对陆立辉前罪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及罚金应予以并罚。陆立辉、张卫峰、马东兴上诉所提没有殴打被害人的意见,经查,被害人张军杰、刘跃彪的陈述及辨认笔录证实了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殴打被害人的行为;证人康建青、曹懿等人的证言及辨认笔录亦能证实三上诉人的故意伤害行为,且有医院诊断证明、鉴定书等证实被害人的伤情,故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关于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马东兴上诉所提没有谩骂、推搡警察,不构成妨害公务罪的意见,经查,二名警察及多名证人的证言及辨认笔录均证实了马东兴伙同陆立辉、张卫峰谩骂、推搡、殴打警察的事实,故马东兴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原审法院根据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所作的判决,定罪及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据此,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的上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❽ 刑期问题
按照法律规定和办案经验,你亲戚的情况属于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情节较为严重,加上累犯从中,结果应该在三年可能性较大。具体结果还要看律师辩护情况。建议尽早委托专业辩护律师介入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的认定和处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对此应注意以下两点:(1)伤害行为的非法性是构成本罪的前提。如果伤害行为是合法的,如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过程中造成一定伤害的,则不构成犯罪;(2)本罪故意伤害的必须是他人的身体健康。自伤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特殊情况下可能构成其他罪,如军人战时为逃避军事义务自伤身体的,应按照刑法第434条的规定,以战时自伤罪论处。
2 构成本罪的伤害程度限于轻伤、重伤、伤害致死三种情况。轻伤以下的轻微伤和一般的殴打行为,不能构成本罪。至于重伤、轻伤、轻微伤区分的标准,应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规定为准。
3 本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伤或者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本罪。
4 对于刑法明确规定以其他罪论处的故意伤害行为,应按照刑法有关条款定罪处罚,而不能以本罪论处。
5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外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犯本罪的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问题
1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形下不易区分:一是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既遂;二是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区别两者的关键是查明行为人犯罪故意的具体内容:如果行人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无论是否造成死亡结果,均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只具有非法的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则无论是否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都只能认定为故意伤害。
此外,应注意以下三种特殊情况的处理:⑴对于突然实施犯罪,行为人故意的内容不确定或者顾他人死伤的,一般可按其实际造成的结果定罪。造成伤害结果的,定故意伤害罪;造成死亡果的,定故意杀人罪;⑵因打架斗殴致人死亡的,除了明显具有杀人故意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外,一般可按故意伤害致死定罪;⑶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之间的界限确实无法分清的案件,一般可本着疑罪从宽的原则处理。
2 故意伤害(致死)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故意伤害致死,行为人虽然没有杀人的故意却有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死亡结果的发生完全是故意伤害行为引起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不仅无杀人的故意,而且也无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死亡结果的发生完全是过失行为造成的。
3 对于伤害程度的认定,应注意把受伤当时的伤势和治疗后的结果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当时情严重,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或者只形成轻伤结果,应以轻伤论;当时伤情并不严重,但虽经治疗最终呈重伤结果的,应以重伤论。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故意伤害(轻伤)案件由公安机关
作撤案处理后法院能否再作为自诉案件受理问题的答复
(1994年1月27日)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3)277号《关于故意伤害(轻伤)案件经公诉程序由公安机关作撤案处理的,法院能否再立自诉案件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的倾向性意见。对于已经公安机关作撤案处理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被害人就同一事实提起刑事自诉的,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和我院1993年9月24日《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查立案的规定》第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并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则不予立案,并应将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自诉人。
此复
陆立辉等故意伤害、妨害公务案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2006)二中刑终字第02318号
原公诉机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陆立辉,男,35岁,19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初中文化,无业,住本市门头沟区;曾因犯盗窃罪于199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因犯盗窃罪于1999年3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于2005年7月2日经减刑释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05年12月19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马东兴,男,27岁,1979年10月6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初中文化,农民,住本市房山区;曾因犯抢劫罪于2000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于2003年10月10日经减刑释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05年12月19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卫峰,男,31岁,1975年7月5日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满族,初中文化,无业,住吉林省蛟河市。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05年12月19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犯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一案,于2006年11月3日作出(2006)朝刑初字第2373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原审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均不服,分别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了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认为本案的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等人酒后在本市朝阳区东风北桥四环辅路边,因交通问题与北京巴士公司710车队司机张军杰(男,25岁,河南省人)发生纠纷,后被告人陆立辉等人持弹簧锁对张军杰进行殴打,致张军杰“头皮裂伤,多发软组织损伤,脑震荡”,经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属轻微伤,乘客刘跃彪(男,35岁,内蒙古自治区人)上前劝阻,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即对刘跃彪进行殴打,致刘跃彪“头皮裂伤,多发软组织损伤,脑震荡”经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属轻伤(偏重)。当朝阳分局酒仙桥派出所民警王建民(男,42岁,北京市人)、闫立胜(男,31岁,北京市人)接报警后到达现场处置该案件时,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对执行公务的王建民、闫立胜进行谩骂、推搡、殴打,致闫立胜多处软组织挫伤,当众将二位民警的制服撕坏,后三被告人被当场抓获归案。
在朝阳法院审理期间,经调解,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赔偿了(由亲属垫付)被害人刘跃彪医药费、误工费、整容费、继续治疗费等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4 000元;赔偿被害人张军杰医药费人民币2000元。
一审法院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
1、被害人张军杰的陈述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张军杰驾驶710路公交车行至本市朝阳区东风北桥时,因其没有让一辆逆行倒车的小公共汽车,指挥倒车的胖男子在车下骂张军杰后又倒在了地上。张军杰停车后从小公共汽车上下来几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从车窗户爬进公交车用弹簧锁抽打其头部。后张军杰被人拖下车,有人继续对其拳打脚踢,待其清醒后看见几名男子在谩骂、推搡警察。经张军杰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弹簧锁打伤其头部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指挥倒车,后对其谩骂并倒在地上的男子。
2、被害人刘跃彪的陈述及辨认笔录证明:上述时间、地点,刘跃彪所乘坐的710路公交车与一辆小公共汽车发生了纠纷,从小公共汽车上下来五六名男子上车打公交车司机,其中一名穿皮夹克的男子用一把弹簧锁打了司机的头部,司机的头部就流血了,几名男子又将司机拉到车下对其拳打脚踢。刘跃彪上前劝阻,对方又对刘跃彪进行殴打,其中一名矮胖男子抓住刘的衣领,将其拉到路边的护栏处打,穿皮夹克的男子用弹簧锁将刘左眼眉骨处打伤,一名高个胖子揪住刘的衣领说“你认识我是谁吗,让你认识认识,给我打他”。后矮胖男子又用弹簧锁将刘跃彪左前额打伤。在被路人劝开后,几名男子又继续殴打710路公交车司机,后二名民警赶到上前制止,几个人不听劝阻,其中穿皮夹克的男子还拿一水泥块要砸二名警察,并打了其中带眼镜的警察一个耳光,把警察的帽子打掉了,后又将该警察的警服扣子、警号扯掉。另一高胖男子和一矮胖男子对另一名警察推搡、谩骂,并将该警察的制服扣子、肩章、警徽扯掉。后又有警察赶到将几名男子抓住。经刘跃彪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弹簧锁殴打张军杰、打伤其左眉骨,后又持水泥块企图打民警、打带眼镜民警一耳光的穿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将其前额打伤并谩骂拉扯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揪住其衣领说“你认识我是谁吗?让你认识认识,给我打他”并对其进行殴打,后又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3、被害人闫立胜、王建民的陈述证明: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二人接布警后驾驶警车赶到现场,看见一矮胖男子和一满脸是血的男子扭打在一起,二人亮明身份后上前劝阻。矮胖男子不听劝阻继续殴打对方并对闫立胜、王建民进行谩骂。从旁边过来一名穿黑色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块要打闫立胜、王建民,被拦住后,该人打了闫立胜一耳光,将闫的警帽打掉,后又对闫进行踢打、揪扯、谩骂。同时又过来一高一矮二名男子对闫、王进行揪扯、推搡,闫、王的警衔、警号及扣子被扯坏。后增援的民警赶到,将三名男子抓获。经闫立胜、王建民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水泥块欲打民警,后打了闫立胜一耳光并拉扯、踢打闫的穿黑色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殴打被害人,对民警进行谩骂、拉扯、推搡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4、证人康建青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2月19日其和张军杰一起出车,当日16时许,车行至东风北桥时被一辆无牌照的中巴车别到了路边,一名矮胖男子躺在他们车的左后轮处。中巴车上的几名男子上车就打张军杰,其中一名穿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把弹簧锁打了张军杰头部一下,后几名男子又将张拖到车下继续殴打。车上的一名乘客进行劝阻,矮胖男子将该乘客顶到路边的护栏处殴打,其他人对乘客拳打脚踢,还有人用弹簧锁打,民警赶到后上前制止,穿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块要打民警,被拦住后打了带眼镜民警一耳光,并拉扯该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高胖男子对另一名民警进行推搡、谩骂,并撕扯该民警的制服,后增援民警赶到将打人的三名男子控制住。同时证明,在民警赶到后,有几名打人的男子和中巴车跑了。经康建青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弹簧锁打张军杰,持水泥块欲打民警,并打带眼镜民警的身穿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躺在车下,谩骂、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5、证人何钧、闫宝双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在本市朝阳区东风北桥附近,从一中型面包车上下来几名男子冲上他们乘坐的710公交车对司机进行殴打,后又将该司机拖至车下继续打,一名乘客进行劝阻也遭到那几名男子殴打,后二名民警赶到,一名身穿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块要打民警,被拦住后,打了一名带眼镜民警耳光并撕扯该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也对另一名民警进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坏了。后三名男子被赶到的警察抓获。同时证明,民警赶到后,有几名打人的男子跑了,只剩下这三名男子,这三名男子都参与了殴打司机和乘客。经何钧、闫宝双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水泥块欲打民警并踢打带眼镜民警的身穿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谩骂、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谩骂、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6、证人曹懿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2月19日16时许,在本市朝阳区东风北桥附近,几名男子殴打一辆710路公交车的司机,其中有一名身穿皮夹克的男子拿着一把弹簧锁,一名乘客进行劝阻也遭到了那几名男子的殴打。民警赶到后,这些人对民警进行谩骂、推搡,其中身穿皮夹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块要打民警,被拦住后打了一名带眼镜民警耳光,并撕扯该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对另一名民警进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坏了。后三名男子被赶到的民警抓获。经曹懿辨认,确认被告人陆立辉系持弹簧锁打张军杰,持水泥块欲打民警,并打带眼镜民警的身穿皮夹克的男子;被告人马东兴系谩骂、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张卫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7、医院诊断证明书证明:被害人张军杰、刘跃彪、闫立胜的伤情。
8、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证明:被害人刘跃彪身体所受损伤属轻伤(偏重)、被害人张军杰身体所受损伤属轻微伤。
9、公诉机关出示的110接处警记录、物证照片、被害人损伤程度照片、扣押物品清单、朝阳分局酒仙桥派出所证明材料以及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的前科材料等。
根据上述事实及证据,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遇事不能正确处理,竟结伙殴打他人,造成一人轻伤(偏重)、一人轻微伤之后果,三被告人的行为触犯了刑律,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还以暴力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三被告人的行为,又均已构成妨害公务罪,均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对被告人陆立辉前罪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及罚金予以并罚。鉴于三被告人能够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情节,故对三被告人所犯故意伤害罪酌予从轻处罚。故判决:一、被告人陆立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与前罪未执行的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六个月十三天,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六个月十三天,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二、被告人马东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三、被告人张卫峰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
陆立辉、张卫峰上诉提出,其没有殴打被害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马东兴上诉提出,其没有殴打被害人,也没有谩骂、推搡警察,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妨害公务罪。
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认定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犯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的事实是正确的。认定该事实的证据已经一审法院举证、质证予以确认,本院经审核属实亦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与他人产生纠纷后不能正确处理,结伙殴打他人,造成一人轻伤(偏重)、一人轻微伤,三人的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还以暴力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三人的行为又均已构成妨害公务罪,均依法应予惩处。陆立辉、马东兴系刑满释放后五年内犯罪的累犯,依法应予从重处罚。对陆立辉前罪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及罚金应予以并罚。陆立辉、张卫峰、马东兴上诉所提没有殴打被害人的意见,经查,被害人张军杰、刘跃彪的陈述及辨认笔录证实了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殴打被害人的行为;证人康建青、曹懿等人的证言及辨认笔录亦能证实三上诉人的故意伤害行为,且有医院诊断证明、鉴定书等证实被害人的伤情,故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关于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马东兴上诉所提没有谩骂、推搡警察,不构成妨害公务罪的意见,经查,二名警察及多名证人的证言及辨认笔录均证实了马东兴伙同陆立辉、张卫峰谩骂、推搡、殴打警察的事实,故马东兴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原审法院根据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所作的判决,定罪及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据此,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陆立辉、马东兴、张卫峰的上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❾ 人皮夹克多少一件
就是公务员的制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