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解剖课接触防护,接触尸体,带手套有必要吗口鼻需要防护吗
金佰利丁晴手套能起到基础化学防护的作用,你经常接触化学品,用金佰利的手套要好一些!必竟手也是我们的形象.
⑵ 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1)上班途中:正确佩戴口罩。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3℃,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办公室内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会议中怎么做?
尽量不开会,少开会,必要的会议可选择视频会议。
必须召开的会议,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分时段就餐,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2次,餐桌椅使用后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
(6)下班以后怎么做?
洗手后佩戴口罩回家,回到家中记得先洗手。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如天气晴好,可以去人少的地方跑步吗?
如果您生活在城区或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议不要去跑步。首先,由于目前跑步场所相对比较集中,如果大家都这样想,就不会有人少的地方,不良的示范效应会影响别人也这么做。
当前,我们的防控策略之一是减少人员接触,倡导大家留在家里,每一个市民都应该认真贯彻执行。早一天执行,疫情就会早一天结束。其次,新型冠状病毒明确具有人传人的风险,少出门,减少相互传染的机会,才是维护健康的最好途径。
建议在家锻炼,进行一些室内运动。如果居住环境人员较少,可以戴口罩在户外短时间的散步,注意错时,避免人员接触。
⑶ 手术室里,进行哪些操作必须带手套
带手套属于双向保护,如果你觉得病人的血迹及体液会污染你的话你可以带手套保护你自己,此时带的只是一般的手套不需要带无菌手套,如果你参与无菌操作,就必须带无菌手套,包括打麻醉,接触手术器械,接触病人伤口等
⑷ 与传染病患者接触时需带上什么 a手套 b防毒面具 c口罩 d隔离服
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须戴上 ( C ) A、手套 B、防毒面具 C、口罩
⑸ 接触甲醇和正己烷需要戴什么手套
1、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中,是否戴手套等属于前提计划类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及良好生产规范中的要求;因为该标准是通用的,没有明确哪一类企业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戴手套;
2、与HACCP体系配套使用的GB14881-2013中,对于手套的要求在工作服的管理时提出,应根据食品的特点及生产工艺的要求配备专用工作服,必要时还可配备口罩、围裙、套袖、手套等;
3、配备手套的目的是防止接触到的食品受到污染或者人手受到伤害(如酸碱等),手套应当作为与产品接触面进行严格管理,在GB/T2731中明确要求,接触食品的器具、手套和内外包装材料等应清洁、卫生和安全;
4、在具体的食品企业卫生规范中有不同的规定,如GB19303《熟肉制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中明确提出用于接触熟产品操作时应使用一次性手套。
5、由此可见,一般产品直接入口的情况下,如果直接用手接触会影响到食品的口感、保存、一致性等质量或对人手造成损伤(如酸性较大的高盐高酸产品或操作时高温的产品等)的,应戴手套,特定情况下应戴一次性手套。但是不管是否戴手套,手的清洗与消毒是一定要做的。
⑹ 院内接触过程中发现疑似病例如何处理
发现疑似病例必须马上隔离,最少隔离14天。与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也要隔离观察。隔离同时做核酸检测。
⑺ 进入新冠疑似患者房间,需要带手套吗
为了安全 要, ,,,
⑻ 为什么医院禁止带手套按电梯
一种是,手套刚刚用过,不知道上面接触了什么细菌,如果操作电梯的话,非医务人员再接触按钮,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种是,手套没有用过,那么作为一个干净无菌的手套,接触非医务人员碰过的按钮,也是有手套被污染的可能。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安全卫生。
医院里类似电梯按钮的规定还有禁止穿工作服(即俗称的白大褂)进食堂,禁止穿工作服走出医院进出外界公共场合,手术室专用的洗手衣禁止穿出手术室等。这些对非医务工作者来说可能觉得有些奇怪的规定都是为了防止和减少医院内医源性(由医院工作人员造成)的交叉感染。
⑼ 一级防护标准包括哪些
具体要求:
1、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3、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9)预计接触疑似病例需要带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手术室防护措施:
1、降低麻醉废气污染。降低手术室麻醉废气的污染,应从造成麻醉废气泄漏或污染的各个环节着手,主要包括: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并进行定期检测,防止气源管道的漏气,尽量采用低流量禁闭式静吸复合麻醉,选用密闭度适宜的麻醉面罩,往蒸发罐加药过程中防止麻醉药洒落等。
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并加强责任性管理,也是降低降低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要环节。
2、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将泄漏的麻醉废气尽可能排放至室外;采用麻醉废气吸收器或将麻醉机的废气连接管道通至室外是加强麻醉废气排污的有效措施;
麻醉废气排除系统是最有效的排污设备,可使手术室麻醉废气的污染减少率达到59%以上,也是现代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有少数医院的手术室已装备了麻醉废气排除系统,但大多数的手术室连麻醉机废气排放的简单措施都未得到落实,国内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以及具备的排污设备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3、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手术室工作人员中,年轻的女性护理人员占了大多数,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残余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中,国内平均约为6.5h/日或更长。
除强调孕期或哺乳期妇女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以减少接触麻醉废气外,还应该通过加快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补休或进行工作岗位的轮换等措施,以尽量减少每一位工作人员在麻醉废气污染环境中的滞留时间。
⑽ 标准预防一二三级防护包括哪些
1、一级防护标准
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2、二级防护标准
使用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
3、三级防护标准
三级防护的适用范围是与传染病人群密切接触、负责标本采集、处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医护工作人员,除了按二级的防护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防护,可将护目镜、防护口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10)预计接触疑似病例需要带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一级防护标准着装:标准预防制度: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