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服装知识 > 做汉服的裙子要什么布料好

做汉服的裙子要什么布料好

发布时间:2021-06-23 06:15:16

⑴ 做汉服什么布料好

一般的情况下棉布比较好,古代的衣服就两种材料一种是棉布,一种是丝绸,里边的衬衣一般都是棉布的,外边的衣服夏天的话就使用丝绸,尤其是女孩子的衣服有种轻飘飘的感觉,男的话就比较随意一点了。

⑵ 请问用什么布料做汉服合适

汉服多用丝绸,也可用纯棉,如12*16,108*58,2026这些料子,都不错的。
汉服制作方法——转自汉网论坛

襦裙简易裁法

(声明:用这种方法确实能做出一套襦裙,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未必就是正确答案。所以,也希望有经验的前辈对其中的错误能加以指正。)

这里贴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为合身型的交领短襦,宽度以人的胸围大小为基准,长度仅过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长度到臀部或超过臀部的,下摆需加宽而成圆弧形,就不是图(1)中的方形下摆了。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这种剪裁法,但宽度须以臀围大小为基准,这样当襦束在裙内后,上身就会有太多多余的布量),裙为围合式半截长裙。

一、襦的裁法

交领襦的常见裁法有两种。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

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这两种常见的裁法都是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一种是后中破开法(如图(1)所示),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后背正中。古画中常见人的衣服后背正中有一道明显的线,当是采用了这种裁剪方法;另一种是前襟补量法,即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右前襟,这种剪裁法的优点是缝合部位被左襟所掩盖,衣服表面看不出来。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是通过调整肩袖部斜度来满足前襟重叠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只需要一片布即够,不需要另外再裁开来,但因为我不是很了解这种方法,也就不详说了。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01889.jpg[/img]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是我经常用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步骤一: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把软尺水平状通过乳峰点的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则建议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为汉女服的讲究是不露手,现代虽然可放宽些标准,但太短了也不雅观。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可以直接量,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因为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缘宽:随个人喜好自定。至于是否要袖缘,一般来说,窄袖可无缘,大袖须有缘,中袖则有无缘自定。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但注意其宽窄比例要与人的脸型与身材配合,不可太夸张。如瘦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缝份)是用于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缘,止口1CM即可,如果无袖缘,那么要留2~3CM。

下摆止口:2~3CM。

步骤二:开格,剪出一块方形的布料或纸样(图(2))。如果是比较不容易变形的布料如棉、呢等,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如果是容易变形的布料如雪纺真丝之类,最好先做纸样。开格的大小为:长=1/4胸围+肩袖长-袖缘宽+袖口止口;宽=(衣长+下摆止口)×2

开格后在布料(纸样)上画出以下几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位置如图(2),说明如下:

肩袖线:是襦前后部分的中分线(或者说对折线)

1/4胸围线:这条线可确定后背正中的位置

1/2胸围线:这条线确定衣服的宽度

背长线:确定腰的位置

胸围线:这条线通过胸部但并非通过乳峰点,可表示袖窿(袖子与衣身的交界线)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线的垂直距离为:净胸围/6+7C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38607.jpg[/img]

步骤三:画出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后中线、领口线、左前襟线(图(3))。

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如图所示。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处宜在胸围线与背长线之间,如果在胸围线之上,则袖窿过窄,如在背长线之下,则袖窿过宽。这条线决定袖子的形状,图中仅为示范,至于是窄袖还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类的,由个人选取的款式决定这条线的画法。须注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后片的拼接。

后中线:后背正中的线。把图2中的辅助线变为实线即可。

领口线:画法如图。AB长度=后领横+(领边宽-N)+M,其中后领横=1/4颈围=净胸围/20+2.9CM;M为领边离脖子的宽度,M越大领口越大;N的大小为0CM~领缘的宽度,在M为0的前提下,它决定着领边的角度,理论上,当N为0时,领边刚好到颈侧,当N等于领边的宽度时,领边则立起来包住颈部。但是,AB长度<1/2大肩宽(大肩宽是左右肩峰点的长度,测量时要通过后颈点)。后领深=1/3后领横。

领口线与后中线的交界处须为直角,然后画圆顺的弧线经B点到C点。图中C点为胸围线到背长线间的左边线上的任一点,但最高不能超过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点,最低不宜低于背长线。B点到C点的弧线弧度不能太大,弧度最大处离BC的直线最好不要超过1~1.5CM。注意一整条线都要圆顺流畅。

左前襟线:在BC弧线上作垂直线到下摆线上,垂直线离最左边线的距离约为2~6CM(如果距离太大,两侧的衣缝会被拉得变形,如果太小,就不能靠衣襟的系带来调节领口的大小与衣身的松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413799.jpg[/img]

步骤四:把布料(纸样)沿肩袖线对折,画出袖子下方与衣身的止口(1CM)(如图(4)),然后把袖子下方线与衣身线剪出来(图中阴影部分的外侧线)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527603.jpg[/img]

步骤五:剪出衣片。把对折的布料(纸样)打开,画出后中线、领口线与左前襟线的止口(1CM),然后沿止口线外侧剪开(如图(5)。图中箭头表示与布料边沿平行的经纱方向。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69242.jpg[/img]

步骤六:画出第二块衣片。把图(5)中的布料(纸样)反过来,覆在另一块布料上,照这块衣片的形状剪出第二块衣片。

步骤七:剪出领边与袖缘(图略)。领边的长=图(3)中领口线的长度×2,领边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袖缘的长=袖口长度+止口2CM,袖缘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

襦的剪裁完成。

二、裙的裁法

汉服传统的裙是围合式的裙子,裙由数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裙腰两侧有系带(如图(6)。裙片的数目不固定,因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数目越多,裙围与裙摆的幅度才会越大。汉代裙式仅四幅,唐代一般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现代的布幅宽,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积而减少裙片的数目,现代围合式裙子的裙片数一般为3~4片,但从传统的继承上来说,做汉式裙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裙片数,如6、8、10、12片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716350.jpg[/img]

下面介绍裙片的裁法。这里介绍的裙片裁法为剪开法(借鉴现代裁剪法,非传统方法,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方便),须做纸样,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步骤一:开剪前先掌握以下数据: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裙围、裙长。

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需要哪一个数据视基本款式而定。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应根据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围、下胸围、腰围的数据。

裙围:=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1.5~2倍+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其中倍数根据个人的行走习惯和布料的重量决定,走路时步伐越大,裙围的倍数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围的倍数则可略小些,但不能小于1.5倍,否则有会有走光的危险。褶量大小决定裙子褶裥的数量与大小,褶裥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这里不详述。但要注意褶的数量与大小要根据布料的厚薄与人的体型来决定,因为褶裥会增加裙上部的体积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体型比较丰满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适量的褶裥(适量的褶裥可以起到掩饰体形的作用,不过若布料较硬并且裙下摆较大能形成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裥)。

裙长:由款式决定。但裙长下方须到脚踝处,若裙长过短,露出袜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观的。
步骤二:开格并剪好。开格大小如图(7)。开格后在纸样上画出垂直的辅助线,数量2、4条不限,最好以格子中线为准两边对称距离画辅助线(如图(8))。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823174.jpg[/img]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839716.jpg[/img]

步骤三: 放摆(如图(9))。沿格中的辅助线剪开,最上方留一丝连着不要剪断,然后覆在另一张较大的纸上,用大头针之类定住中间的一片,把其余几片按相同的距离展开,展开的距离越大,裙片上方的弯曲度就越大,做成的裙子裙下摆也就越大,同时下摆起的波浪度也越大。这里也要根据布料的厚度、硬度来决定摆量的大小,布料越厚越硬,放的摆量就要适量,否则做出来裙下部的体积会过于庞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927182.jpg[/img]

步骤四: 沿上层放好的纸样外沿,在下层的纸上画出裙片的轮廓线(如图(10)。注意裙片上方与下方的弧线都要画得圆顺,同时四个角要保持直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952448.jpg[/img]

步骤五:画好裙片的止口,裙片上方、两边都是1CM,下摆处为2~3CM,打好经纱方向线(如图(11)),剪出来(图(12)),裙片纸样的做法完成。一般来说裙片的经线方向是与地面垂直的,也有经纱方向与地面成斜角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形成比较柔和的波浪,但不宜用于太容易变形的布料以及会破坏花纹的布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1030671.jpg[/img]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1030944.jpg[/img]

步骤六:用纸样在布料上裁出所需的裙片数。裁完后注意再用纸样对照一下,因为裙片的边是斜线,容易拉长变形,所以需要再对照一下原样,把因拉伸而长出来的部份剪掉。

步骤七:裁出裙腰。裙腰长度=裙围-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止口量(2CM)。裙腰的宽度自定。注意当裙腰的宽度增加到一定量时,裙腰也可像宽腰带一样,起到修正腰形的作用(最好裙腰采用比襦和裙片颜色略浅的布料)。但裙腰的宽度不宜大于腰与人体胸前肋骨最下方之间的距离(除非特别设计的款式)。

完成。
参考资料:http://www.shitouji.org/archiver/?tid-4645.html

⑶ 做汉服用什么布料比较好

丝绸为上品。冬天的主要以亚麻为主。

⑷ 汉服裙子什么面料好看

汉朝那会丝绸已经逐渐有了,感觉丝绸刺绣做成的应该很好看。需要面料的话可以上布联网试试。

⑸ 做汉服需要哪些材料

缝纫工具
A 、缝纫机,功能是缝合布料,缝纫机主要分两种:旧式的脚踏式的(此优点是速度可以灵活掌握,适合新手,本人用的就是这种)、电动缝纫机。(如果没有缝纫机,用手工缝也可以哈,就是速度太慢,而且不容易把线条缝直!估计一个月才能做一件汉服了)
B 、锁边机,功能是把布料的缝合的边缘锁好,不至于边缘散开。锁边机也有好多种,便宜的 100 多元,贵的有 1000 多甚至几千的。自己学做,买个 100 多元的三线锁边机就可以了。在布料批发市场上有买的。
C 、其他工具:剪刀一把,直尺一把,软尺一把(一元钱就可以买到,功能是用来量人的各种尺寸!),划粉一盒(用来在布料上画裁剪线条,可以洗掉。),各种颜色的缝纫线(根据布料颜色,一般什么颜色的布料就用什么颜色的线。)
面料
A 、做汉服的面料很多,只要你去趟布料市场就知道了,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对于新手,一般来说,颜色搭配可以选近似色,花布与素色布搭配,最容易出效果。注意的是要考虑布料的缩水问题,在面料搭配上尽量使用同一种类型的面料,比如棉布搭配棉布,丝绸搭配丝绸。
B 、关于面料价格,这个没的说,自己去跟老板砍价,呵呵。一般棉布在 10 元左右 / 米,化纤的织锦缎 10 几元 / 米,提花棉 20 左右 / 米。尽量不要用发光的化纤面料做汉服,因为穿上感觉很廉价,也很舞台化,容易让人产生这是戏服、影楼装的感觉。个人觉得用棉布、麻做常服很不错,织锦缎适合做礼服,也适合做衣服的边缘。
C 、关于面料的用量。(根据个人裁剪方式不同,用量也不一样,我写的是自己在实际制作中的用量。)
曲裾:主料 4 米 ( 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 2 米 ( 150 厘米宽);
襦裙:上襦 3 米 ( 150 厘米宽),裙子(包括上襦的衣缘) 3 米 ( 150 厘米宽),腰带 0.5 米 ;褙子: 2 米 ( 150 厘米宽),衣缘 0.5 米 ;直裾:主料 4 米 ( 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 2 米 ( 150 厘米宽);直身:主料 4 米 ( 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 1 米 ( 150 厘米宽);短打:上衣 3 米 ( 150 厘米宽),裤子 1 米 ( 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 0.5 米 ( 150 厘米宽)(此用量也适合中衣裤子)

三、确定各部位尺寸

领口宽20厘米左右;
袖通长,即袖展开两袖口之间距离236厘米;
袖口宽23厘米;袖宽46厘米;
腰宽69厘米,腰围即138厘米;
下摆通长为腰围2倍,即276厘米;
裳长96厘米;
袖口宽:袖宽:腰宽 = 1:2:3;
上衣长:下裳长=1:2(48厘米:96厘米)

⑹ 汉服 高腰儒裙用什么布料做

恩,这个没有规定的。如果楼主喜欢飘逸的风格,上襦可以用棉、雪纺、真丝等,裙子就用雪纺、纱一类的料子,当然作为汉服,是不能透的,最好用加厚的,或者加衬。如果喜欢有厚重感的,就用真丝啊,上档次,压得住场面。不管是哪种,建议不要用太浅的颜色,颜色太浅的汉服压不住。如果一定要颜色浅的,最好配条深色的披帛。不知道楼主所说的高腰襦裙是不是指齐胸襦裙,如果是的话,不建议裙子用棉、麻一类的布料,这类布料不垂,不适合齐胸襦裙的风格;如果是指裙腰在腰部以上胸部以下的那种,棉的也不错

⑺ 做汉服的布料一般都有什么襦裙和大袖衫分别用什么布料做比较好

襦裙选择范围很广,纯棉,人造棉,雪纺,棉麻之类,看你自己喜欢什么风格。
大袖衫用雪纺,真丝雪纺或者真丝绸,会比较飘逸。

⑻ 汉服齐胸儒裙用什么布料

齐胸襦裙,属于汉服,其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齐胸襦裙是襦裙的一种。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

制作材料:上襦可以用棉、雪纺、真丝等,裙子就用雪纺、纱一类的料子,当然作为汉服,是不能透的,最好用加厚的,或者加衬。如果喜欢有厚重感的,就用真丝啊,上档次,压得住场面。不管是哪种,建议不要用太浅的颜色,颜色太浅的汉服压不住。如果一定要颜色浅的,最好配条深色的披帛。不知道楼主所说的高腰襦裙是不是指齐胸襦裙,如果是的话,不建议裙子用棉、麻一类的布料,这类布料不垂,不适合齐胸襦裙的风格;如果是指裙腰在腰部以上胸部以下的那种,棉的也不错。

⑼ 做汉服对襟儒裙需要多少布料

布料的多少需要根据衣服的尺寸决定,不同尺寸需要的布料不同。
1、襦裙简介: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襦裙属于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可见,“襦裙”其实是两种衣物的合称。

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式样之分,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是否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
2、具体制作方法:
(1)襦的裁法
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因此,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①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可以直接量,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因为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缘宽:是否要袖缘,一般来说,窄袖可无缘,大袖须有缘,中袖则有无缘自定。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瘦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缝份,就是折进去用于缝线的部分)是用于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缘,止口1CM即可,如果无袖缘,那么要留2~3CM。下摆止口:2~3CM。
②开格,剪出一块方形的布料或纸样(图(2))。如果是比较不容易变形的布料如棉、呢等,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如果是容易变形的布料如雪纺真丝之类,最好先做纸样。开格的大小为:长=1/4胸围+肩袖长-袖缘宽+袖口止口;宽=(衣长+下摆止口)×2
开格后在布料(纸样)上画出以下几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位置如图(2),说明如下:
肩袖线:是襦前后部分的中分线(或者说对折线)
1/4胸围线:这条线可确定后背正中的位置
1/2胸围线:这条线确定衣服的宽度
背长线:确定腰的位置
胸围线:这条线通过胸部但并非通过乳峰点,可表示袖窿(袖子与衣身的交界线)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线的垂直距离为:净胸围/6+7CM
③画出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后中线、领口线、左前襟线(图(3))。
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如图所示。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处宜在胸围线与背长线之间,如果在胸围线之上,则袖窿过窄,如在背长线之下,则袖窿过宽。这条线决定袖子的形状,图中仅为示范,至于是窄袖还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类的,由个人选取的款式决定这条线的画法。须注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后片的拼接。
后中线:后背正中的线。把图2中的辅助线变为实线即可。
领口线:画法如图。AB长度=后领横+(领边宽-N)+M,其中后领横=1/4颈围=净胸围/20+2.9CM;M为领边离脖子的宽度,M越大领口越大;N的大小为0CM~领缘的宽度,在M为0的前提下,它决定着领边的角度,理论上,当N为0时,领边刚好到颈侧,当N等于领边的宽度时,领边则立起来包住颈部。但是,AB长度<1/2大肩宽(大肩宽是左右肩峰点的长度,测量时要通过后颈点)。后领深=1/3后领横。
领口线与后中线的交界处须为直角,然后画圆顺的弧线经B点到C点。图中C点为胸围线到背长线间的左边线上的任一点,但最高不能超过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点,最低不宜低于背长线。B点到C点的弧线弧度不能太大,弧度最大处离BC的直线最好不要超过1~1.5CM。注意一整条线都要圆顺流畅。
左前襟线:在BC弧线上作垂直线到下摆线上,垂直线离最左边线的距离约为2~6CM(如果距离太大,两侧的衣缝会被拉得变形,如果太小,就不能靠衣襟的系带来调节领口的大小与衣身的松紧)。
④把布料(纸样)沿肩袖线对折,画出袖子下方与衣身的止口(1CM)(如图(4)),然后把袖子下方线与衣身线剪出来(图中阴影部分的外侧线)
⑤剪出衣片。把对折的布料(纸样)打开,画出后中线、领口线与左前襟线的止口(1CM),然后沿止口线外侧剪开(如图(5)。图中箭头表示与布料边沿平行的经纱方向。
⑥画出第二块衣片。把图(5)中的布料(纸样)反过来,覆在另一块布料上,照这块衣片的形状剪出第二块衣片。
⑦剪出领边与袖缘(图略)。领边的长=图(3)中领口线的长度×2,领边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袖缘的长=袖口长度+止口2CM,袖缘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
襦的剪裁完成。
(2)裙的裁法
汉服传统的裙是围合式的裙子,裙由数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裙腰两侧有系带(如图(6)。裙片的数目不固定,因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数目越多,裙围与裙摆的幅度才会越大。汉代裙式仅四幅,唐代一般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现代的布幅宽,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积而减少裙片的数目,现代围合式裙子的裙片数一般为3~4片,但从传统的继承上来说,做汉式裙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裙片数,如6、8、10、12片等。
下面介绍裙片的裁法。这里介绍的裙片裁法为剪开法(借鉴现代裁剪法,非传统方法,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方便),须做纸样,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①:开剪前先掌握以下数据: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裙围、裙长。
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需要哪一个数据视基本款式而定。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应根据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围、下胸围、腰围的数据。
裙围:=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1.5~2倍+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其中倍数根据个人的行走习惯和布料的重量决定,走路时步伐越大,裙围的倍数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围的倍数则可略小些,但不能小于1.5倍,否则有会有走光的危险。褶量大小决定裙子褶裥的数量与大小,褶裥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这里不详述。但要注意褶的数量与大小要根据布料的厚薄与人的体型来决定,因为褶裥会增加裙上部的体积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体型比较丰满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适量的褶裥(适量的褶裥可以起到掩饰体形的作用,不过若布料较硬并且裙下摆较大能形成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裥)。
裙长:由款式决定。但裙长下方须到脚踝处,若裙长过短,露出袜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观的。
②开格并剪好。开格大小如图(7)。开格后在纸样上画出垂直的辅助线,数量2、4条不限,最好以格子中线为准两边对称距离画辅助线(如图(8))。
③放摆(如图(9))。沿格中的辅助线剪开,最上方留一丝连着不要剪断,然后覆在另一张较大的纸上,用大头针之类定住中间的一片,把其余几片按相同的距离展开,展开的距离越大,裙片上方的弯曲度就越大,做成的裙子裙下摆也就越大,同时下摆起的波浪度也越大。这里也要根据布料的厚度、硬度来决定摆量的大小,布料越厚越硬,放的摆量就要适量,否则做出来裙下部的体积会过于庞大。
④ 沿上层放好的纸样外沿,在下层的纸上画出裙片的轮廓线(如图(10)。注意裙片上方与下方的弧线都要画得圆顺,同时四个角要保持直角。
⑤画好裙片的止口,裙片上方、两边都是1CM,下摆处为2~3CM,打好经纱方向线(如图(11)),剪出来(图(12)),裙片纸样的做法完成。一般来说裙片的经线方向是与地面垂直的,也有经纱方向与地面成斜角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形成比较柔和的波浪,但不宜用于太容易变形的布料以及会破坏花纹的布料。
⑥用纸样在布料上裁出所需的裙片数。裁完后注意再用纸样对照一下,因为裙片的边是斜线,容易拉长变形,所以需要再对照一下原样,把因拉伸而长出来的部份剪掉。
⑦裁出裙腰。裙腰长度=裙围-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止口量(2CM)。裙腰的宽度自定。注意当裙腰的宽度增加到一定量时,裙腰也可像宽腰带一样,起到修正腰形的作用(最好裙腰采用比襦和裙片颜色略浅的布料)。但裙腰的宽度不宜大于腰与人体胸前肋骨最下方之间的距离(除非特别设计的款式)。
参考资料:http://www.xueshiboke.com/post/70.html

⑽ 汉服的齐胸儒裙一般用什么面料

一般用绢还有棉花,少部分是丝绸制品。

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襦以浅蓝色绢为面,中纳丝棉,袖端接一段白色丝绢。裙子也纳有丝棉,质料用黄绢。

这一时期的襦裙一般上装窄袖右衽,矩形交领;下裙以素绢四幅连接合并,上窄下宽,腰间施褶裥,裙腰系绢带。

(10)做汉服的裙子要什么布料好扩展阅读:

简介:

齐胸襦裙是对南北朝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根据裙头的位置而得名,与高腰襦裙相区分,高腰襦裙系于胸部以下腰部以上,齐腰襦裙系于腰间,齐胸襦裙系于腋下。(古画基本为后世或现世摹本,人佣为现代复原着色,齐胸襦裙至今没有服装文物出土)。

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风尚也比较开放,服饰款式也是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大气飘逸又华丽绚烂,比如襦衫领口的类型就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多种。

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襟齐胸襦裙,一种是交领齐胸襦裙,一般来说对襟齐胸襦裙的使用范围更加广一点。齐胸襦裙在唐朝仕女中非常盛行,现在保留的不少古画、出土文物都有它的踪迹。

特色:

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

实际上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也存在着一些区别。高腰襦裙的束带位置在胸以下腰以上。齐胸襦裙束带位置则是在胸以上。相同点就是不论高腰还是齐胸均可对襟或交领。

具体分类:

1、按领子的式样不同,可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

2、按是否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

3、按裙腰的高低,可分为中腰襦裙(同齐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

与做汉服的裙子要什么布料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夏季面试女衬衫西裤 浏览:992
古代皇帝的帽子有哪些 浏览:357
女士直筒裤子搭配衣服 浏览:385
英国人和帽子视频 浏览:318
四川攀枝花女装尾货批发 浏览:998
冬天服装女装花篮衣服 浏览:586
黑裤子白衣服黄鞋子好看吗 浏览:958
冬季新款外套 浏览:679
婴儿马甲怎么织的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887
韩国漂亮帽子折纸教程图解 浏览:356
仙境传说船长帽子 浏览:630
短款杏色呢外套怎么搭配下装 浏览:733
堡狮龙女装羽绒服价格表 浏览:783
翻领牛仔夹克搭配 浏览:566
谁家的羽绒服好看图片 浏览:340
黑色西装外套打底搭配什么鞋子 浏览:689
如何裁剪睡衣视频教程 浏览:914
小孩冬天能穿羽绒服吗 浏览:231
老虎帽子制作步骤图解教程 浏览:183
宽袖国风外套裁剪 浏览: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