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ke..com/view/7817.html?tp=0_11
B. “小样,别以为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话的原文是;小样吧,穿坎肩我也认识你。意思是说:乌龟王八是一样的东西,就是换了衣服,依然还是乌龟王八。
C. 赵本山有个小品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你以为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啊!请问这个小品的名字是什么
《钟点工》
《钟点工》台词:
赵:睡的腰上疼,吃的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宋: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lào kē)。
赵:哎呀,儿子说给我找个人,九点钟到位。
宋:这地方拐弯抹角的这才找对,叮咚。
赵:谁呀?
宋:张 惠 妹。
赵:谁?
宋:是我,大哥。
赵:嗳呦妈呀,这小声挺甜,含糖量挺高啊,最起码四个加号。(开门声)我地妈呀,这小声音小老太太呀。
宋:别客气,叫大妹子就行,叫妈干啥。这屋里就你一人儿啊?
赵:那屋还一小狗。
宋:那就是你了。
赵:啊哈?
宋:你儿子说了,打我出门起倒计时,刚才路上堵会车,现在离一个钟头还(hài)有十五分钟,抓紧时间吧,阿。
赵:干啥呀?
宋:我们的宗旨就是主动热情,用我的真心换来你的笑容(yóng),赶紧的吧,我先把它脱了。
赵:大妹子,大妹子。
宋:快点吧,没时间了。
赵:不行,你别你整明白,你干啥呀?
宋:坐下。
赵:不行。
宋:你先坐下。
赵:大妹子。我心脏不好。
宋:腼腆型的。这么地吧,我先给你出两道幽默智力题儿,一来呢,测验一下你的智商,二来呢,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听好啊,可招笑了。说,要 把 大 象 装 冰 箱,总(lǒng)共分几步?哈哈哈哈,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sán)步,把冰箱门带上。
(3)穿着马甲都不认识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钟点工》演员表:
1、赵本山
赵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喜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小品演员、东北二人转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
2016年1月25日在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赵本山被推选成为第八届曲艺家协会主席团副主席。
1982年,赵本山主演拉场戏《摔三弦》,一举成名。
1990年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其中十五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
1999年由个人投资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获得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赵本山获最佳男演员奖。
2003年,赵本山首倡“绿色二人转”,并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
2011年最后一次亮相央视春晚,表演《同桌的你》。
2013年蛇年春晚前,赵本山宣布退出小品舞台。
2014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副总导演兼语言类节目总监。
2016年主演贺岁片《过年好》。
2017年主演农村爱情轻喜剧《乡村爱情10》。
2、宋丹丹
宋丹丹,1961年8月25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女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话剧演员。
1981年宋丹丹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训练班。
1983年留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1986年主演电影《月牙儿》荣获第41届萨莱诺Salerno国际电影节意大利银质奖。
1989年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演出小品《懒汉相亲》饰演魏淑芬,1994年主演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饰演女一号和平。
2012年5月,在《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中饰演女主角的母亲王淑华,金句不断,被网友趣评为“舌尖上的母亲”。
2013年2月1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为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D. 经常在天涯社区上听人家说穿马甲请问是什么意思怎样穿马甲
【马甲】网络论坛术语。据考,出自这个故事:老虎捉一条蛇,蛇逃到水里去了,老虎就一直在岸上等着,这时候,一只乌龟爬上了岸,老虎一把将其抓起,大怒道:你以为穿上个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当某位网络用户,出于各种考虑,注册和使用了新的名字,以避免别人将他的发言和原用户名联系起来,这个(些)新名字就被称作马甲
E. 请问“马甲”(不是穿的那种)是什么意思
恩,就是说比如你在一个论坛有一个ID了
你不用那个ID发言又建立了一个ID来发言来伪装身份让认识你的人以为不是你发言
那这第二个ID一般就叫“马甲”了
具体来源应该是赵本山那个小品。
“小样。别以为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F. “小样,别以为穿了件马甲就不认识你了。”是出自赵本山哪个小品。名字是什么
赵本山 宋丹丹 钟点工
http://v.ku6.com/show/kkB52g-VC8404tcP.html
G. 网络上的穿马甲是什么意思啊
1、为了让认识你的人猜不到,在常用的用户名外再注册的其他名字,叫穿马甲。
2、在同一论坛注册多于2个(含2个)ID并同时使用时,常用的或知名度较高的那个ID一般称为主ID,其他ID称为马甲ID或者小号,简称马甲。
3、在网络中,在论坛上,马甲泛指同一个IP地址的不同ID。马甲是网络虚拟社会普遍存在、不可消除的一种现象。马甲的存在,使网络比现实社会更接近人性,也更具吸引力。
(7)穿着马甲都不认识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出自2000年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小样,别以为穿了件马甲就不认识你了。”这一下子就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另外一种说法是马甲一词源自于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员身上穿的红马甲,因为交易员大部分都是为其它大股东服务,故而后来用马甲形容论坛上的分身ID。
当然也是有一些特例,在YY中,有一个马甲的系统,不同层级的用户,用户账户前面的衣服图标是不一样的,在YY中,就叫这个衣服叫做马甲,颜色越鲜艳,等级就越高。
马甲也有可能指的就是他的本意,马甲就是穿在衣服外面的背心,是没有袖子的,常见于西服上面。
H. 穿马甲什么意思
有句话叫,别以为你穿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所以,网络上穿马甲,就是匿名发帖,或者小号发帖,回复之类的
I. 马甲在网络用语里面是什么意思
【马甲】网络论坛术语。据考,出自这个故事:老虎捉一条蛇,蛇逃到水里去了,老虎就一直在岸上等着,这时候,一只乌龟爬上了岸,老虎一把将其抓起,大怒道:你以为穿上个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当某位网络用户,出于各种考虑,注册和使用了新的名字,以避免别人将他的发言和原用户名联系起来,这个(些)新名字就被称作马甲。 马甲的形成,其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其一,历史沿革造成的。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原来只在聊天工具如QQ上玩,在那里注册了一个个性化的名字,后来进入了论坛,要发表大作了,突然觉得应该有一个类似笔名的ID,于是注册了一个很优雅文静的论坛名字,但是,毕竟对自己使用多年的聊天用名有了感情,于是,又注册了那个名字,这就形成了一件马甲。通常,这样的马甲是对自己的朋友们公开的,他穿那件衣服出场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我还有的朋友是从联众被朋友拉到论坛的,也有类似情况,可以用来支持我的论点。 其二,文字快手或干脆够得上写作机器,却又澹泊名利,哪怕是虚拟世界中的名气他也不想要,于是就注册许多马甲,每天不停地换来换去的,穿着不同的衣服分别表演。我有一位朋友可以称得上西陆知名写手了,用过的马甲不下六件,每一件发过的作品都够我这样的人绞尽脑汁写一气的。我们是朋友,我发现他在论坛上的文集中只收录了他很少的一部分文章,而在他个人网页上,则可以看到更多的文章,后来,他才不好意思地坦白了自己用过很多马甲的事实。 其三,通常是论坛上最卖力的斑竹,为了活跃论坛,制造繁荣,一个人每天穿不同马甲穿梭般上场,以不同的身份对新人进行回复,甚至自问自答、插科打诨。这样的人,大多是非常热心的,有时也会与别人或与自己开个玩笑,但都是出于善意。应该说,论坛属主选拔到这样的斑竹,运气可以说是非同一般地好,我估计,看到属下如此卖力,他睡眠中都会笑出声来的。 其四,纯粹是为了晕人。其实这和在聊天室里晕人是大同小异的,区别在于聊天室里晕人是实时的,当场进行对话,而论坛里则必然要有一定的延迟了,但它也有自己的优越性,至少,整个晕人过程具备可追索性,而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被观赏。这种情况,通常是在非常相熟的朋友之间进行的,结果也以晕人的和被晕的皆大欢喜居多,而且,往往晕到一定程度,总会透露出自己的一些信息或蛛丝马迹,那被晕的朋友则会恍然大悟,导致双方的友谊更加深厚。本人就曾经拥有这样的马甲,把一位很尊敬的大姐姐给晕了,可惜正自得意,尾巴却没夹住,被人家很利索地抓住了。这种目的注册的马甲,很可能只穿一次就放到了箱子底下永不再用 冉仙莩蕖?lt;BR>其五,不便使用“名字”。比如,对于某篇文章有不同看法,说了怕伤人,以后不便“见面”(只在同一论坛或社区),不说又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用一个 “管点闲事”啦,“善意提醒”啦之类的临时马甲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虽然也谈不上多么光明磊落,但也不至于造成对方非常的不快与伤心,应该说还是可取的。还有的是喜欢飞砖伤人,属于放暗箭打冷枪,因为其出发点就不公正,其做法也就不那么值得称道了。其六,不能使用原来的“名字”。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名字”曾经干过非常阴险狡诈恶毒的事情,而且已经被别人识破了,换句话说,就是那名字已经臭不可闻了,他自己也只有忍痛承认那“名字”的死亡现实。严格地说,他后来用到的已经不再是什么马甲了,而是一个新的“名字”。如果出于善意的推测,那该证明他想自新了。但是,鲁迅先生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国人,应该不无道理,作为先生的崇拜者,对于这样的有过前科的人,我以为小心一点总无大过。例子也是现成的,但我觉得不举也罢。 与其它事物一样,马甲不以你喜欢与否为转移,它会一直存在下去的,而且,从上面的分析看,大多数情况,马甲还是有其正面意义的。其实,正如古人说的,文如其人。“名字”也好,马甲也罢,总要或多或少地打上某些独特的烙印,正像人的面孔不会因为改个好听的琅琅上口的名字就变得魅力无穷一样,语言习惯、文字作风当然也不会因为换个 ID就截然不同。说穿了,对于末一种情况,我以为,即便费劲心计,在明眼人看来,也不过徒添笑料、枉为笑谈而已。记得有个小品说得好,小样儿,以为穿个马甲上来我就认不出你了? 补充: 衣服的出现就是为了遮羞用的,亚当、夏娃知道了羞耻,所以用无花果叶遮住身体,渐渐演变成了人类的衣服。人类穿着衣服的确起到与外界的隔绝的作用,有了衣服的遮挡,谁知道里面是什么,是好的东西,还是坏的东西? 早期的影视作品中,人为的用不同的衣服来区分人的好坏。很多年前,从一个人的衣服差不多就可以分辨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脾气秉性、生活习惯等。 可现如今,视觉角度已经发生了偏差,从衣服上想肯定点儿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硬要看衣下菜碟,那么你的进化应该可以和狗这种动物同步了。 如今的衣服可以说千奇百怪,种类繁多,马甲儿也是其中的一种,就是那种没有袖子的上衣,在我们北方又常被称为坎肩儿。 赵本山2000年春节晚会的小品《钟点工》中有一段话:小样儿的,你穿个马甲儿,我就不认识你了? 这句后来特别流行的话,其实说出了马甲儿作为衣服的根本含义:遮羞,同时也为马甲赋予了伪装、替身的意义。 其实人们早就学会了在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时,穿上一身花马甲儿,以求让别人一时间认不出他来,在一定范围内,在一些不知情的人眼里,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会实现的,他们也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暗自窃喜,但说白了,这实质还是一种掩耳盗铃,终究还是会被人认出他的本来面目,他们做的苟且之事也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就象本山大叔后来改的话:小样的,你脱了马甲儿,我照样认得你。 因此,想提醒一些喜欢穿马甲儿做暗事儿的人,切莫自己打自己嘴巴,您还要不警觉,那么您可以看看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下场。
J. 穿上个马甲就不认识你了,费解
外型有所改变,但本质没有变化,伪装再好,终会露出尾巴,狐狸再狡猾也难逃猎人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