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入殮旗袍

入殮旗袍

發布時間:2022-08-16 22:59:33

❶ 《白事會》台詞(郭德綱 於謙)

郭:學生郭德綱,向我的衣食父母們致敬。來了很多人哪,我打心裡那麼痛快。

於:高興啊。

郭:看著你們我就美得慌。

於:是啊。

郭:有人認識我們,有人不認識我們。

於:哎,有熟的有不熟的。

郭:我是中國相聲界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

於:呵呵。這就自我介紹了。

郭:挺慚愧呀,幹了20多年了,也不是個腕兒,也不是個角兒,也不是個藝術家。

於:啊。

郭:除了我們家親戚沒人認識我。

於:是啊。

郭:很慚愧啊,給我擱在王府井,問,認識我么,扭頭人就走。

於:不認識。

郭:認識我么?哎,哎,得,還打車走了。

於:跑得還挺快。

郭:看人家。

於:誰啊?

郭:於謙老師。

於:哦,說我?

郭:了不起啊。

於:咳,也沒什麼……

郭:相聲說得好啊,還涉足影視。

於:拍過幾個片子。

郭:拍過膠片。

於:啊。

郭:拍過廣告。

於:哦。

郭:拍過電視劇。

於:是。

郭:拍過花子。(拍花子:指拐賣兒童的行為)

於:我還拐小孩呢我?

郭:啊?怎麼呀?

於:拍花子,我!

郭:拍。拍畫,畫報。畫報上你穿一旗袍,跟那兒站著。

於:我拍什麼不好,我拍穿旗袍的!

郭:就是仿那個上海二三十年代那個,叼煙卷那個。

於:那我也不能穿旗袍啊!

郭:凈接大活兒。馬上就要成為北京三蹦子形象代言人了。(三蹦子:指農用三輪車)

於:這什麼大活兒啊這個!

郭:以後是三綳子都有於謙的照片。

於:不怎麼樣!

郭:多好啊,羨慕人家。小相聲演員啊,比您這有腕兒的,沒法比。

於:您可不能這么說。

郭:啊,我們這存了好幾年了,好幾十年,買輛破車開。

於:哦。

郭:人家干這行一年,人家就買了。

於:買汽車了?

郭:買月票了。

於:我坐公共汽車去是吧?

郭:什麼車都能上,哎,也沒人管!

於:這不是廢話嗎?有月票誰管你啊!

郭:多大勢力啊,你看看!

於:什麼勢力呀!

郭:了不得啊!

於:談不到勢力!

郭:我很羨慕你呀,快給我簽個字吧。

於:咱別來這個!

郭:你簽,就著這會兒便宜。簽一個。

於:您這做買賣是吧?

郭:哎,過些日子成大腕兒了就貴了。

於:沒有!沒有!

郭:多好啊,說良心話,您說相聲有點糟踐。

於:怎麼就糟踐了呢?

郭: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塵世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於:哦。

郭:如果於謙老師不說相聲的話,那麼更了不起。

於:那我干什麼呀,我不說相聲。

郭:因為你的家庭是書香門第。

於:哦,都有學問是嗎。

郭:有學問人。往上倒明清兩代這都是宦門之後啊。

於:什麼叫宦門之後啊!

郭:啊?啊?(做側耳狀)

於:您想聽什麼呀?

郭:我一說宦門,他們都樂!

於:廢話!您說宦門還不樂呀?那是太監,您知道嗎?

郭:是啊。

於:您才明白呀?

郭:哦,你們家干這個的。

於:你們家才幹這個的!

郭:好起照么?(起照:辦執照)

於:幹嘛,您要辦一個?

郭:不是啊。

於:怎麼意思?

郭:宦門之後不是好詞嗎?

於:沒有好詞!

郭:當官的嗎!

於:您就說當官的不就行了。

郭:一直一輩一輩傳下來,一直傳到您父親這兒。

於:嗯。

郭:他們這老爺子更值得一提。

於:怎麼了?

郭:於謙的父親趙老爺子,有打……

於:你先等會兒吧您!

郭:(接著)二十來歲……

於:(攔住郭)行行行了!甭說歲數了!您這姓都沒弄對,說什麼歲數啊!

郭:你挑一個。

於:我挑一個不像話!

郭:計著你擇!(擇:zhai 2聲)

於:沒有!

郭:你不樂意來剩下的我來。

於:您也要改姓啊怎麼著?

郭:不是,你……

於:我姓什麼我父親就得姓什麼呀!

郭:哦,對對對,於老爺子。

於:哎,這就對了!

郭:了不起呀,大夫。

於:醫生。

郭:名冠北京城。想當初有四大名醫呀。

於:有!

郭:就教了一個徒弟。

於:是啊。

郭:就是他父親。北京城一提於老爺子,沒有不知道的。

於:對

郭:赫赫有名。

於:有點名氣。

郭:老西醫。

於:老西醫?

郭:你算吧,這多少年了吧?

於:那能有多少年哪?

郭:了不起啊,了不起啊。大排行下來,你們父親,行八。

於:哦。

郭:一掃聽,北京於八爺,

於:都知道。

郭:沒有不知道的。華北,東北,問去,都知道。

於:北方這片都有名。

郭:像話嗎,像話嗎!

於:廢話,這爺兒倆臉怎麼都綠的呀!

郭:老頭是病了,大爺是熬的呀。

於:哦,伺候病人。

郭:百日床前無孝子啊,家裡沒別人哪,就你大哥一個人啊。

於:哦。

郭:里里外外容易嗎,換湯換葯的。

於:哦。

郭:喲,大哥,你這臉色可不對啊,你還不及老爺子鮮活呢啊!

於:先死誰啊要?

郭:啊,怎麼著,你是頭里去怎麼著?

於:還商量哪?!什麼呀?

郭:都三天沒吃東西了。

於:餓的!

郭:趕緊,廚房,你得吃飯知道嗎,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於:嗯。

郭:啊,你趕緊,我替你盯著!啊!

於:哦,您在這兒。

郭:走走走,趕緊吃點東西去。

於:太好了。

郭:你這哪行去?我得管啊。

於:對!

郭:是不是,大哥走了,看著你父親在這兒,我這心裡不是滋味。

於:難受。

郭:打小跟老頭一塊,跟前長起來的,看著我長大的。

於:哦。

郭:現如今他這樣,我心裡能是滋味么。

於:就是。

郭:唉……(指著老爺子)你也有今天。

於:啊?!哎您這怎麼說話的這是?什麼叫也有今天啊?

郭:不是,原來多壯啊,大高個,大腮幫子,大胳膊根子。

於:哦。

郭:他一出去整條胡同,呼啦,家家關門。

於:幹嘛呀?

郭:「凈街於」,知道么。

於:沒聽說過!

郭:出來進去的,現如今,你看看,躺在這兒了:(學樣)「哎呀,哎呀……」

於:上氣不接下氣。

郭:少說話,老爺子,啊。還認識我嗎?我,德綱。

於:嗯。

郭:(學)啊,德綱啊……還認識人!

於:還行。

郭:這就行!老爺子,喝點水嗎?

於:啊。

郭:(學)啊,啊……(拒絕)

於:不喝水。

郭:餓嗎?吃點東西?(學)啊,啊……不吃。

於:吃不下去。

郭:哎呀,我扶您坐一會兒吧,(學)啊,啊……

於:坐不起來。

郭:我這來我……我得伺候您啊。您,要點什麼呀?

於:問問他需要什麼。

郭:(學)我要小姐(小解)……

於:啊?!等會兒吧!

郭:早就該死!

於:那是該死啊!沒有這么說的,這么大歲數了要小姐啊?

郭:啊,怎麼回事?(學)唉,解小手!

於:咳呀!到這時候說什麼文言啊這?!

郭:看《金瓶梅》看多了。

於:行行行行了!甭提這金瓶梅了!

郭:來吧,我周著您,周著您尿。(周著:扶著,架著)

於:唉。

郭:(學)別動我,尿完了!

於:得。

郭:好么,弄我一鞋!

於:言多必失。

郭:老爺子,老爺子……哎,不動了,眼神可定上了。

於:喲!

郭:怎麼了?我得探探鼻息啊。看看有沒有出氣進氣啊。

於:看有氣兒沒有。

郭:噗……!(拿兩個手指往老頭鼻孔里一插)嘖,死了!

於:廢話,沒死也讓你杵死了,這個!

郭:我哪懂這個,我又沒學過獸醫呀,我告訴你。

於:那您就敢下手啊?!

郭:這事鬧的……嚯,招蒼蠅了,這就啊!

於:哪兒這么快的!

郭:這就招蒼蠅了!趕緊,奔廚房!找你大哥。

於:哦。

郭:一進門,這腳剛進門檻,一瞧你大哥那背影兒……

於:怎麼了?

郭:我眼淚「嘩」就下來了。天下當兒子的這樣的,沒有了!

於:孝順!

郭:啊,看著真腌心啊。半天我都說不出話來。

於:是嗎。

郭:老頭病這么些日子,他從來沒解開過衣服躺著。

於:沒睡過正經覺。

郭:「衣不解帶」就是他呀。

於:嗯嗯。

郭:尤其是飢一頓飽一頓,對自己身體有害呀。

於:對!

郭:尤其這次,三天沒吃飯了,到這會兒你說他吃得下去么?大魚大肉,燉一肘子,來鍋排骨?

於:那哪吃得下。

郭:吃不了啊!也就煮點面條,唉,看著不是滋味啊。

於:夾起來順溜點兒么。

郭:煮點兒寬條兒的,煮點兒細條兒的。

於:嗯?

郭:煮了點義大利面,自己又抻了點面。煮了點龍須面。

於:這工夫也不小啊!

郭:打的鹵子,瀉的芝麻醬。擔擔面的調料。

於:哦!

郭:炸的醬,肉絲兒的,肉片兒的,肉條兒的,肉塊兒的,肉沫兒的。雞蛋炸醬,炸的黃醬,炸的甜面醬啊!

於:我哥哥缺心眼兒是怎麼著!

郭:四十來樣菜碼。

於:是啊!

郭:紅粉皮都切完了,這會兒正剝蒜呢!

於:嗬!吃得還真全!

郭:哎,咳,咳!沒心沒肺啊?!

於:可不是么!

郭:你爸爸死了!

於:告訴他吧!

郭:嗨!啊……?人死了!唉呀,唉呀……(痛心疾首)

於:哭吧!

郭:(哭)要了我的親命嘍~!(一邊哭一邊從鍋中撈面條)

於:好么!

郭:(繼續哭,接著從鍋里挑面條)唉……

於:行了,就別扒拉了這就!

郭:(哭)唉……我這蒜呢?

於:咳,還找蒜呢這個?!還吃哪?!

郭:看著,又心疼又恨得慌,知道么。

於:就是恨得慌了那就!

郭:吃了四碗面條。

於:沒少吃。

郭:又喝了兩碗面湯。

於:嗯!

郭:我說這回行了吧?(學)嗝!

於:飽嗝上來了。

郭:等我躺會兒啊,躺會兒躺會兒……

於:還躺會兒呢還!起來吧!

郭:躺了20分鍾。

於:啊。

郭:哎,哎,哎,起來。

於:嗯。

郭:怎麼了?你爸爸死了。是啊?!(哭)哎喲……你怎麼不早說呢……

於:早說你凈吃面了嗎!

郭:來吧,看看吧,都招蒼蠅了,來吧。

於:剛才就招蒼蠅了。

郭:來這屋一瞧,老頭跟那兒躺著呢。你大哥放聲痛哭啊。

於:那能不哭啊?

郭:「哇……」就哭出來了,頓足捶胸啊。

於:哦!

郭:正哭著呢,門一開,老三回來了。

於:哦,三爺。

郭:你們三兄弟,那會兒他不在家。

於:我出差了。

郭:這個沒辦法,演出上外地。海南島的一個部隊去慰安去了。不在。

於:哎喲,不對!

郭:這老三哪,啊這……

於:行行行行行了!甭往下說了啊。

郭:怎麼了?

於:您那打剛才我聽著就有點偏。

郭:怎麼回事?

於:慰安去像話嗎?!

郭:不給錢啊,慰安演出啊。

於:那叫慰問,您知道嗎!

郭:哦,慰問呢是吧?慰問演出,說好幾年慰安了。

於:什麼學問啊這是!

郭:慰……慰問演出。

於:慰問。

郭:不在,趕不回來,海南呢!

於:啊。

郭:老三近,老三談生意在保定那兒呢。

於:河北。

郭:哎,有一個發明創造。跟那兒正談項目呢。

於:什麼發明啊?

郭:嗯,他研究了一個高科技的東西。

於:哦。

郭:就是這個火燒里邊不加驢肉的。

於:那不就是素火燒嗎那個!

郭:啊,對,你也聽說啦?

於:那研究什麼?嗬,真是……這誰不知道啊這個?!

郭:高科技!高科技,徹底粉碎驢火的夢想!

於:什麼亂七八糟的這個!

郭:改素火!素火,啊。

於:早就有這個!

郭:簽合同,請客戶洗澡。在保定,池子里正泡著呢。

於:不夠火燒錢!

郭:啊,手機一響,一接電話,老頭要壞。

於:嗯。

郭:扔了電話從池子里出來,上京石高速,哎呀……回來了!

於:我哥哥裸奔著就回來了啊?!(按:應該是弟弟,但是錄音中說成哥哥,系一時口誤。)

郭:他穿著拖鞋呢。

於:咳!那不管用!

郭:啊,這來一眼鏡來一口罩,算三點式。

於:沒聽說過!該擋的地方全沒擋著!不像話!您說這個都。

郭:哥倆趴在這兒啊,扶著老爺子呀,抱頭痛哭啊。

於:啊。

郭:(哭)寶貝兒哎……

於:哎嘿嘿嘿!

郭:(邊哭邊唱)啊哎唉咳~

於:你就別唱了!

郭:哭啊。

於:哭老爺子有哭「寶貝兒」的嗎?

郭:怎麼哭啊?

於:哭老爺子嗎!哭我的爸爸!

郭:哦,行。哭,哭吧,哭完了,哭完我得勸啊。

於:嗯。

郭:別哭了,別哭。別哭。二位,這事兒這樣啊,現如今老爺子算是沒了。您二位孝心盡到了。下一步,怎麼處理這件事?

於:哎,辦事吧!

郭:就是啊,幾種方法。一種是大操大辦,拿錢來,買這堂事,解心疼!

於:哦。

郭:還有一種方法簡單省錢。

於:怎麼弄?

郭:買倆貼餑餑,綁在你爸爸腳上。

於:嗯。

郭:喊兩條狗進來把他拉出去。

於:啊?!這誰的主意啊這是?

郭:我啊。

於:您?!

郭:我,我沒說出來,我心裡這么琢磨來著。

於:您敢說出來嗎?!

郭:這是一個很搞笑的做法!

於:這兒您還搞笑啊?

郭:我這人好詼諧,您知道嗎。

於:什麼日子口兒了您這是?!

郭:不是,我跟你父親我們情同父子,我能不替他考慮嗎?

於:啊。

郭:這……多搞笑的事啊這個。

於:甭搞笑了!

郭:我可愛鼓搗這事。知道么。大爺站起來了:萬貫家財不要了!

於:哦。

郭:全花了。啊,給你爸爸辦這堂白事。

於:好。

郭:三爺不幹了:這不行啊,解心疼是解心疼,完事咱這日子怎麼辦呢?花一半留一半吧,還得過。哥倆越說越嗆,要打起來了。

於:嗯。

郭:死喪在地不可打鬧啊。

於:這對。

郭:誰勸?我得攔著。

於:您勸吧。

郭:我說,二位,二位!別鬧啊,別鬧。來,你卧這邊,啊,你卧這邊,來來來。

於:對。

郭:別鬧!停著靈呢不知道嗎?這是你們親爹,知道嗎,這不是臭狗食,知道嗎。

於:哎?沒這么比的啊!

郭:我就這意思。我勸他們倆人。知道嗎。別鬧,有事好好商量。大爺的青筋都蹦出來了:沒商量,知道嗎,我起誓!這事就得照我的辦,誰攔著我,哎,我是孫子!

於:說這狠話!

郭:三爺比他還橫,「啪」一拍桌子:你是孫子,我不是孫子嗎?啊?攔著我我是孫子!

於:嚯!

郭:我得勸啊,二位,二位,要再鬧我可是兒子啊!我告訴你們。

於:(怒)去!有這么起誓的嗎?!

郭:別鬧,啊!咱好辦。家裡不是存著點大五幅的白布嗎?

於:哎。

郭:拿出來,做出了孝袍子孝帽子來,都弄好了,給大夥送信。

於:哎。

郭:要說你們老爺子不容易啊。這一輩子為家為業操勞,以至年老氣衰,心臟之症痛絕俱裂,雖經北京著名的醫師肖龍友、孔伯華、汪逢春、施今墨以及西醫方世山,各大名醫臨床會診,怎奈你父親的心臟停止跳動,他老人家乘風而去,駕鶴西歸,構奔西天極樂世界而玩兒……去了~

於:嘿,我爸爸死得還真熱鬧。

郭:報喪訃聞傳出,各界親友紛紛前來弔唁。送來花圈帳子輓聯不計其數。

於:哦。

郭:這邊寫:紙灰飛化白蝴蝶,那邊寫,血淚染成紅杜鵑。

於:嗯。

郭:大夥兒都寫我不能閑著,裁張紙條寫五個大字貼在正當中——

於:什麼字呢?

郭:笑貧不笑娼!

於:咳!哪兒有這五個字啊?

郭:隸書,寫的隸書。

於:您就甭說這書法了。沒有寫這字的!

郭:沒有就撕下來,撕下來貼大門上去。

於:咳,哪兒也不能貼啊!

郭:大門旁邊有啊,那字兒是我寫的!

於:哪兒啊?

郭:大門左邊四四方方四個大字,蒼天有眼!

於:(怒)我爸爸死得活該是怎麼著?

郭:不是啊,叫什麼……

於:恕報不周!

郭:對不起啊,對不起對不起……原諒我歲數小。

於:真是。

郭:我打你們家過,看見天兒貼著,我沒注意過。

於:你們家才天天兒貼這個呢!

郭:叫什麼,恕報不周啊?

於:恕報不周!

郭:「恕報不周」。都弄好了,給老爺子換洗衣服。跟床上這么些日子這身上都餿了。

於:就是。

郭:胳肢窩都小茴香味的。啊,洗。把這身扒下來。擦吧擦,洗吧洗吧。

於:嗯。

郭:大柴鍋,做好了。架上火,咕嚕咕嚕嚕嚕。水開上來了。

於:啊。

郭:這活兒誰干?我來!

於:您干?

郭:脫一大光膀子,來一大皮兜子。

於:哦。

郭:膠皮鞋,水熱了嗎,啊?水熱了嗎?(洗)

於:干嗎,您這是煺豬毛呢這是怎麼著?

郭:乾乾凈凈的么。

於:乾乾凈凈您穿水叉干嗎呀?

郭:乾乾凈凈,弄我一身,弄我一身,啊。

於:嗯!

郭:拿那鐵刨花,倒上84(消毒水),「嘩,嘩……」

於:還消消毒。

郭:乾乾凈凈的,穿好了裝裹。整部金剛經陀羅經被,漂白布高筒水襪子。

於:哦。

郭:都穿好了。把棺材就搭來了。

於:哦。

郭:早年間的老存項啊,北京前門外打磨廠萬益祥木場的貨,這個材料叫金絲楠!

於:好東西!

郭:棺材來了,上三道大漆,掛金邊,頭頂福字,腳踩蓮花,棺材頭里邊兒用白油漆寫的宋體的扁字,寫著你父親的名字。

於:哦。

郭:上寫著「欽封」。這「欽封」倆字是紅的,底下是白字,是你爸爸的名字。

於:哎。

郭:「欽封登仕郎於太公諱進鍋」。

於:我爸爸叫魚進鍋呀!

郭:啊?

於:幹嘛,您這是熬魚是怎麼著?

郭:你說叫什麼?叫魚頭泡餅?

於:沒聽說過這個!

郭:這帶主食這個。

於:沒餅什麼事兒,這里頭!

郭:啊,餅都吐出去了?

於:咳,甭說這個了!

郭:不要這個是吧?哎。反正不知叫什麼吧。入殮!什麼叫入殮啊?

於:這是……

郭:死人裝棺材。

於:這叫入殮。

郭:入響殮。吹管子的,打那九音鑼的。八面大鑼那個大呀。

於:是啊?

郭:這么大個這個大鑼,我告訴你。哎,嘿,嗯,這么大個。(比劃出茶杯口大小)

於:咳喲嗬!這叫大鑼啊這個?

郭:(學)當,當~

於:它,它太小了!

郭:算卦的上你們家隨份子來了。

於:轟出去!

郭:實際上那鑼很大。敲起來震天震地。咣,齊,咣,齊咣齊,咣~

於:這就對了。

郭:敲得人心都碎了。

於:是啊。

郭:陰陽聲一報,吉時已到。請大爺!掐屍的、入殮的全過來了。這叫長子抱頭!

於:是!

郭:你大哥過來,好,來了,走~(捏著鼻子提起屍體,向外一扔)

於:您這往出扔臭大姐是怎麼的?

郭:都腥氣了!

於:什麼腥氣啊?!

郭:長子抱頭啊。

於:長子抱頭這么抱!(雙手)

郭:這么抱是啊?走,師傅,受累,吹!「俺們這旮都是東北銀~」

於:咳!

郭:好聽,這好聽。

於:這好聽管什麼用啊?

郭:緊跟著,高搭法台請和尚念經。正中間坐著一位,頭戴毗盧冠,身批袈裟(註:就是西遊記里唐僧那身打扮)這位大帽,兩旁邊是小和尚。念的是焰口施食開十六本經,一邊念一邊撒米撒小饅頭。(拍手)這經太好聽了。

於:哦,那這么著,那好聽你給學學這個經怎麼樣?

郭:學這念經的這個啊。好好好。(清清嗓子)會得不多啊。

於:唱幾句。

郭:簡簡單單的。

於:哎哎哎。

郭:(念)道場成就,賑濟將成。齋主虔誠,上香設拜。(唱)壇下海眾,俱揚聖號。苦海滔滔孽自召,迷人不醒半分毫,世人不把彌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近觀山有色,細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八月中秋雁南飛,一聲吼叫一聲悲,大雁倒有回來日,死去亡魂不回歸。眾群僧把法鼓敲,敲木魚兒打金鐃,你我好比鴛鴦鳥(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哪……啊……哎……

於:(打郭德綱)不像話!什麼亂七八糟的這是!

郭:念完經打和尚!

於:就用這兒了是嗎?

郭:沒告訴你就會幾句嗎,你不攔著點。唱錯了。

於:咳,我還攔晚了。

郭:每七天念一回,僧道檀尼輪班來,北京居士林的居士給你父親撰咒。

於:對。

郭:一般人請的來嗎?居士林的來了。

於:是。

郭:功德林的也來了。

於:啊?

郭:起士林的也來了,麥當勞的也來了,全聚德的也來了。

於:怎麼來的凈是飯館的啊?

郭:借這個機會蓋一個小吃街,蓋個廟會什麼的。

於:咳!這不跟著起鬨嗎這!

郭:給你爸爸帶來福利啊!

於:不要這個!

郭:好。一直等到出殯這天,早晨起來看這天啊……嗬!

於:大晴天!

郭:黑得跟鍋底似的!

於:哎喲!

郭:「骨碌骨碌……」打雷,「喀嚓」打閃。

於:啊。

郭:一看見打雷,你大哥趕緊出去,抱著樹。

於:哦。

郭:(學)都躲開點,打雷了!別劈著你們啊!!

於:就劈他一個人兒啊!

郭:好詼諧!

於:這地方詼諧什麼呀這!

郭:詼諧!

於:這地方用這個嗎?!

郭:「搞笑大爺」么,就是他。

於:甭說這個了。

郭:他非常喜歡拿自己找樂,知道嗎。

於:那也不能抱樹去。

郭:糟踐自己給大夥帶來樂趣。好人啊。

於:得得,算了吧。

郭:一會兒的工夫,天可就晴了。

於:哦。

郭:晴空萬里,紅日噴薄。院子里邊立三棵白杉槁。打七級大棚、過街牌樓、鍾鼓二樓,藍白紙花搭的綵牌樓,上寫三個字,當大事。

於:嗯。

郭:孟子曰:「唯送死者以當大事」,早晨九點來鍾出堂發引,先放三聲鐵炮,請來了文官點主、武將祭門。

先由杠夫二十四名將經棺請出門外,杠夫滿都是紅纓帽、綠架衣、剃頭、洗澡、穿靴子,一個個是滿穿套褲,八十人杠換三班二百四十人,擺開一字長蛇五里陣,浩浩盪盪,威風凜凜。最前邊是三丈六的銘旌幡,緊跟著就是紙人紙馬。

於:哦。

郭:有開路鬼、打路鬼、英雄鬥志百鶴圖,方弼、方相、哼哈二將,秦瓊、敬德、神荼、郁壘四大門神,有羊角哀、左伯桃、伯夷、叔齊名為四賢,紙人過去了,童引法鼓子弟文場,七個大座帶家廟。

松鶴、松鹿、松亭子,松傘、松幡、松轎子,花傘、花幡、花轎子,金瓜鉞斧朝天鐙,纓舞纓幡纓罩纓,肅靜迴避牌,外打紅羅傘一堂,上綉金福字,飛龍旗、飛鳳旗、飛虎旗、飛彪旗、飛魚旗、飛鰲旗,四對香幡、八對香傘。

尼姑二十名,道姑二十名,檀柘寺的和尚四十名,雍和宮大喇嘛四十名,在前面有影亭一座,擺著你爸爸的像片。

於:咳!猴兒啊!

郭:送殯親友兩千多位,有的人架著你哥哥,有的人架著你兄弟,這哥倆頭戴麻冠、身穿重孝是泣不成聲啊。

於:哭!

郭:早晨九點鍾出堂發引,這口棺材,由南城奔北城,由北城奔東城,轉遍了北京四九城,到晚上七點半才把這棺材抬回了家!

於:怎麼又抬回來了?

郭:沒墳地!

於:去你的吧

(1)入殮旗袍擴展閱讀:

白事會以喪事為主題,一般是逗哏的說幫捧哏的父親辦喪事,覆蓋面很廣,將北京天津河北地區的喪事風俗基本涵蓋,結尾常以沒墳地為大包袱抖出,結束。

由中國已故相聲泰斗馬三立老先生首創。,馬志明、黃族民,侯寶林、郭啟儒也曾經演過,2010年郭德綱、於謙也曾演過,第二班,大逗相聲,樂豐齋相聲茶社,宏春社,泰友曲藝社等相聲班社都有演出白事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事會

❷ 滿族的風俗、禮儀、民族禁忌

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旗人」的裝束,便成為「旗袍」(滿語稱「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干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旗袍的外面還習慣套一件圓領、身長及臍、袖長及肘的短褂。因這種短褂最初是騎射時穿的,既便於騎馬,又能抵禦風寒,故名「馬褂兒」。清初,馬褂兒是八旗士兵「軍裝」,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具有了禮服和常服的性質,其式樣、面料也更加繁多。滿族人還喜歡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為棉、夾和皮數種,為保暖之用。樣式有對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種。
而作為有清一代「時裝」的滿族女式旗袍,則多有發展。當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辛亥革命後,旗袍樣式由肥變瘦;在20世紀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30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並突出曲線美;40年代又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廣泛,棉、毛、絲、麻和各種化纖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長、短袖之分之外,還分皮、棉、單、夾數種,便於在不同季節穿用。經過不斷改進的旗袍,一般樣式大致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講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領口、袖口和衣邊上綉有各色圖案的花邊。如此既襯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顯得文雅大方。具有東方色彩的旗袍現已成為中國婦女普遍喜愛的中式服裝。
旗袍和「旗頭」、「旗鞋」等搭配起來,就構成了滿族婦女典型的傳統服飾裝束。
「旗頭」指的是一種發式,也稱發冠。類似扇形,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長約30厘米、寬約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上即可。上面還常綉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旗頭」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發冠,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身體挺直,顯得分外端莊穩重,適應於隆重場合。
「旗鞋」款式獨特,是一種高木底綉花鞋,又稱「高底鞋」、「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綉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綉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穿這種高底鞋走起路來顯得姿態優美。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
滿族的帽子種類較多,主要分為涼帽和暖帽兩種。過去,滿族人常戴一種名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稱「帽頭兒」,其形狀上尖下寬,為六瓣縫合而成。底邊鑲一約3厘米寬的小檐,有的甚至無檐,只用一片織金緞包邊。冬春時一般用黑素緞為面,夏秋則多用黑實地紗為面。帽頂綴有一個絲絨結成的疙瘩,黑紅不一,俗稱「算盤結」。帽檐下方的正中釘有一個「標志」,稱「帽正」,有珍珠、瑪瑙的,也有小銀片、玻璃的。相傳這種帽最早始於明代初期。因其為六瓣縫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統一」之意,故盛行起來。滿族入關以後,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取其「六合統一」之意,開始戴用此帽,而且頗為流行。現在,在有關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電視、電視劇中,我們仍能經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種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婦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綉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綉有「雲頭」)外,還有一種「千層底鞋」。「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綉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
還有一種很有特點的鞋,叫烏拉(靰鞡)鞋,多為滿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豬皮縫制,內絮靰鞡(烏拉)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和跑冰。
住行
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他們的生產生活習慣。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於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成通常所說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廚灶鍋台、水缸,灶通西內室火炕,火炕,滿語稱「土瓦」。從堂屋西牆開門為裡屋,為南、北、西三面構成「萬字坑」或「蔓枝炕」。滿族尚右,西牆供祖宗牌位。西炕為窄炕,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席,或糊炕紙刷油。炕梢置衣櫃,櫃內裝衣物,櫃上疊置被褥、梳妝用品。夜間長輩居於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寢時,頭朝炕外,腳抵牆,對防寒和呼吸新鮮空氣頗為適宜。牆壁多貼有紙畫。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牆頭砌有圓形煙囪(滿語稱為呼蘭),高出房檐數尺。煙囪根底有窩風窠,以擋逆風。南北牆上有窗,窗戶紙糊在窗欞外,多「高麗紙」,紙上淋油或鹽水,免得為雨雪淋濕脫落。窗欞及門上亮子窗欞構成各種圖案,美觀牢固。窗戶分上下兩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風。房樑上常懸有悠車,嬰兒放在悠車里。炕上擺有長方形的炕桌,吃飯時圍桌盤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鋪有氈褥子以待賓客。房欞、椽、棟多有雕花油彩。廂房則設碾房和倉庫(滿語稱哈什)。房外四周環砌圍牆。院內東南豎「索倫桿」,桿上有錫斗,桿下放三塊石,稱為「神石」。桿後是一面用磚砌成的壁牆,牆頭飾有雨搭。
過去,城中的富貴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門多為三間屋宇式建築,正房三至五間,東西廂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間,四周圍以磚牆,門房兩側設有石礅,稱為上馬石。有的四合院分為前後兩院。滿族的這些民間居所式樣,大部分保留在東北的滿族聚居區。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傳統建築方式外,絕大部分已建造成更為寬敞明亮的現代式房屋。
為適應山區和林海雪原居住環境,滿族聚居地區的傳統交通工具主要有馬車、爬犁、獨木舟和樺皮船等。爬犁(滿語稱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將兩根樹干用火烤後彎成弓形,上端翹起,貼地部分寬約1米半,上面鋪板或做成箱式,駕以馬、牛,載人載物極為輕便。目前只在較寒冷的北部山區偶爾使用。滿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獨木舟(滿語稱威呼),由粗大原木鑿空而成,可容數人。還有一種樺樹皮船,製作較為麻煩。先做龍骨,里外附上樺樹皮,一人可以扛著行走。相當輕便。現在已經不多見,被現代船隻所取代。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形式為彈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彎,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並問安。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復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則推謝再三,男方家堅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妝,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著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由於各地區滿族風俗不同,也有新郎與迎新隊伍直接到新娘家迎親的。還有的地方有"旗俗不親迎"之說)。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娘家人並拜祖宗。婚後一個月,新娘回娘家住一個月,謂之住對月。到了這時,婚娶儀禮乃告結束。
這些繁雜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滿族聚居地區已經簡化,並且融合了現代形式。比如插車,演變為男女青年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各自由婚慶隊伍陪伴,從自己的家裡出發,行進至中途相遇時,兩人交換自行車或摩托車,再一同到新郎家。還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變為新人拜雙方父母。雖然有變化,但仍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滿族的婚姻儀式因居住地區不同而略有變化,並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滿族的育兒習俗比較特殊。生男在門左掛弓箭,生女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娘家送一個悠車。生兒三天時,親朋送賀禮,俗稱「下奶」。並舉行洗禮,稱「洗三」。滿月時要請客人來「做滿月」,並將弓箭或布條取下掛在「子孫繩」上。百日時,要用從各家要的彩布條編成鎖,稱掛鎖。周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讓孩子「抓周」。一般在16歲時,男孩剃發,女孩盤發髻。至今在東北滿族聚居區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滿月」、「抓周」等傳統習俗。
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死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床,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桿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合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歷單日,抬靈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周年時要燒周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托、燒七、燒百日、燒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說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盡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尚。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喂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參考資料:http://www.e56.com.cn/system_file/minority/manzu/fengsu.htm

❸ 清朝漢族婦女穿漢服還是穿滿族的旗裝要梳旗頭嗎 主要就是清初皇太極和順治朝的時候穿什麼啊梳

旗裝和旗頭應該只適用於八旗貴族。
清代漢族婦女服飾,在「男從女不從」(即對漢族男子嚴格要求遵從漢族服制,而婦女則放寬)的規范下,變化較男服為少。後妃命婦,仍承明俗,以鳳冠、霞帔作為禮服。普通婦女則穿披風、襖裙。披風是清代婦女的外套,作用與男褂相似,其制為對襟、大袖、下長及膝。披風之上,裝有低領,點綴著各式珠寶。披風的裡面,還有大襟、大襖小襖,小襖是婦女的貼身內衣,顏色大多用紅、桃紅、水紅之類。婦女的下裳,多為裙子,顏色以紅為貴。裙子的樣式,初期尚保存著明代習俗,有鳳尾裙及月華裙等。清末,在普通婦女中間,還流行穿褲。
——摘選自《中國歷代服飾大觀(上古商周——近代)》
清代婦女發飾,分為滿漢二式。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後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而且各地風俗也不一樣。清朝中葉,漢族婦女模仿滿族宮女發飾,發飾品種繁多,各個時期流行的發式也各不相同。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之舊。經過不斷的演變,終於形成一代特色。凡後妃命婦,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袍衫(旗袍)為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也深受漢族婦女的喜愛,不過滿族的女裝沒有漢族的寬大。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

漢族婦女的發式,在清代中葉模仿滿族宮女發式,以高髻為尚。以後還流行過平髻、圓髻、如意髻等樣式。清末,崇尚梳辮,初在少女中流行,以後逐漸普及。滿族婦女發式,大多以為鈿子為飾。鈿子以鐵絲為骨,也有用藤絲的,外面裱以黑紗,上面飾有翠翟。普通滿族婦女,多為「叉子頭」式,也稱「兩把頭」、「把兒頭」的。後來,受漢族影響,一般都將發髻梳成扁平的形狀,俗稱「一字頭」。到了清末,這種發髻越來越高,逐漸變成「牌樓式」的固定裝飾,只需套在頭上,再加一點花朵即可,名為「大拉翅」。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之舊。經過不斷的演變,終於形成一代特色。凡後妃命婦,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而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為袍衫(旗袍),不過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
——來自《網路知道》

❹ 滿族的風俗習慣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樹,打掃得十分潔凈。室內砌土炕,牆上掛壁毯,開壁龕,並飾以多種花卉圖案。飲食方面,他們以麵粉、大米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麵粉烤制的饢。飯菜種類很多,有抓飯。肉粥、拉麵、湯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歡吃甜瓜、西瓜、葡萄、蘋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雞、鴨、魚肉;禁食豬肉、驢肉、食肉動物及凶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

維吾爾族的傳統服裝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歡穿對襟「袷袢」(長袍),內著綉有花紋的短衫。女子喜著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戴耳環、手錫、戒指、項鏈等裝飾品,姑娘多梳小辮,現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時裝。

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樂觀開朗的性格。維吾爾族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有經商傳統,同時傳統手工業十分發達,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他們製作的地毯、刺綉、絲綢衣料、銅壺、小刀、民族樂器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大部分從事畜牧業。在牧區,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攜帶的圓形氈房,冬天住平頂土房。哈薩克族飲食很豐富,他們愛吃用牛、羊、山羊奶製成的奶皮子、酥油、乳酪、奶疙瘩,愛喝馬奶、駱駝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區,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鮮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並喜歡吃馬腸子。肉煮好後,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蔥、大蔥、胡椒,便成為哈薩克族最愛吃的「納仁」。另外,哈薩克族人還吃用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傑尼提」、饢、「包爾沙克」、抓飯等食物。

在牧區,哈薩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駝毛絮里的大衣;褲子多用牛皮縫制,名曰「夏里巴爾」。婦女喜歡穿紅色和其他顏色的連衣裙,天冷時外罩對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們穿各種綉花衣服,在花帽上以貓頭鷹羽毛作帽纓。阿勒泰地區的哈薩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氈帽,婦女戴白布披中,天冷時戴絨頭巾,伊犁地區的哈薩克族則戴圓形皮帽。哈薩克族牧民都穿長統皮靴,冬天穿用氈子縫制的長襪,外著皮靴。哈薩克族熱情好客,招待來客要拿出家裡最好的食物,並宰殺羊只。進餐時,主人先將帶有羊頭的一盤肉獻在客人面前,客人將盤中的羊頭拿起後,割下羊頭右面頰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給主人家年幼者,然後將羊頭送還主人。

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回族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部分經商,與漢族經濟文化聯系密切,酷愛養花,庭院中繁花似錦,屋內栽養盆花,講究清潔衛生。飲食方面,肉食只限於牛、羊、駝、雞、鴨、鵝、魚。禁食豬、驢、騾、狗等肉。飲食有自己的特點,家庭飲食一般以拉條子、拌面、揪片子、蒸饃、烤餅和香豆子花捲為主,還有肉湯、羊肉泡饃、蒸肉、清湯牛肉麵、涼粉等獨具風格的食品,回族喜歡飲茶,主要喝磚茶、紅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時,一般還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紅棗。

服飾方面,散居在城鎮的回族穿著基本上和漢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區,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襯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婦女愛穿純樸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襖。已婚婦女一般都要盤頭,戴白色、青色布帽或頭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辮子,不戴頭巾。中青年婦女有佩帶耳環、戒指等金銀首飾的習慣。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蒙古族喜歡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製品,牛羊肉和麵食,飲酸奶子、奶酒,也喜歡喝茶。農牧區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種糧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頭。

蒙古族人熱情好客。招待客人時,首先擺上乳酪、奶油,各種面制干糧和奶茶,喝完奶茶後還要敬酒。隨後端上手抓羊肉,貴客則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薦骨連著尾巴放在盤子里,上面放上不帶面頰的羊頭,把小刀遞給客人。客人把羊頭的一隻耳朵割下來,再切一塊肉吃下,然後把刀還給主人,主人才動手切肉,請客人動手隨便吃。為了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熱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嘗一嘗。蒙古族特別尊敬長輩和教師。無論何時,對年長的人都稱「您」,進門、入座、喝茶、吃飯、敬酒等都讓年長的人領先,「巴格西」歷來被作為貴客迎送招待。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牧民住的圓形氈房稱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則遷居向陽山谷。定居的柯爾克孜族多住平頂方形土房,有壁龕和天窗,住宅周圍種有蔬菜瓜果。柯爾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豐富。乳製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們喜歡牛羊奶、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馬等各種肉食和米面細糧。

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女子喜歡穿對襟上衣,綴銀扣;也有穿多榴長裙和下端帶皺憫的連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們普遍喜好紅色衣裙,戴紅色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老幼皆喜歡穿綉有花紋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婚後改扎雙辮。裝飾品多為銀器,如手飼、耳環、項鏈、戒指等。有的還佩帶鑄有花紋的圓銀片胸飾。柯爾克孜族人好客,重禮節,凡有客人來訪,都要拿出最好的飲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為尊敬。在遷居時,鄰居們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別或迎送。

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種植花木蔬菜。大門多朝南開。住室的窗戶和箱櫃等傢具都雕圖案,最常見的是牡丹和蓮花。錫伯族婦女擅長剪紙,紙糊的窗戶都用剪紙裝飾得十分美觀。,在飲食方面,以面、米為主食,愛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製品。

忌食狗肉。秋天習慣用圓白菜、韭菜、胡蘿卜、芹菜和辣椒腌制鹹菜,叫花花菜,作為冬春兩季的食物。還喜歡在農閑時打獵、捕魚,並用魚腌制臘魚肉。

在服飾上,婦女喜歡穿旗袍,男子穿對襟短衫,褲腳在腳踝扎緊,現在中青年男子愛穿制服、西服,婦女愛穿連衣裙。

錫伯族 注重禮節。在家庭生活中,長幼有序,晚輩對尊長行「打千」禮。

錫伯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等。錫伯族遷至伊犁後,將農歷四月十八從東北出發西遷時同父母兄弟分別的那一天,作為每年的紀念日,全「牛錄」(旗)老少到野外開展娛樂活動。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多吃牛、羊、馬肉及其乳製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喜歡吃庫爾達克(上豆燉肉)和蜂蜜、糖漿。「納仁」是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

烏孜別克族 的傳統房屋形式有多種,頂樓呈圓形的稱為「阿瓦」,一般則為平頂長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爐。

烏孜別克族家庭多是父母與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的。有和維吾爾、塔塔爾族聯姻的傳統。

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小花帽有綉花的、有用燈芯絨或黑絨製作的。婦女有時還在小帽外面加戴頭巾。男子穿長及膝蓋、斜領,右任名為「托尼」的長袍,腰間束以三角形綉花腰帶,婦女穿寬大多榴的連衣裙,不系腰帶。一般多穿皮靴。婦女穿的「且特克」(綉花鞋)十分別致美觀。男子襯衣的領邊、前襟開口處和袖口常綉有彩色圖案花邊,體現了烏孜別克族工藝美術的特點,烏孜別克婦女善於刺綉,工藝品「派提努斯」花盤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城市烏孜別克人多穿西裝。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種青棵、豌豆、小麥等耐寒作物,初夏趕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後回村收獲、過冬,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適應生活環境的特色。男子穿無領對襟長外套,系腰帶,寒冷時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圓高筒帽,以黑絨為面,上綉數道花邊,帽沿下翻時,掩住雙耳和面頰,可御風雪,已婚女子系後身圍裙,所戴圓頂綉花棉帽綴有後簾可保暖,外出時在帽上系方形白色頭巾,新嫁娘則系紅色頭巾。男女都穿氈襪,穿野羊皮軟靴,用氂牛皮作靴底,輕柔堅實,適於攀緣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製品,飲奶茶,以肉食為上好食品。

塔吉克族的村莊里,大都是正方平頂,木石結構的房屋,牆壁多用石塊、草皮砌成。屋頂架樹枝,抹上拌有麥草秸的泥土。門向東開,一般都靠近牆角。頂部中央開天窗。

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嬰兒的出生是件大喜事,親友聞訊前來祝福。在嬰兒身上灑麵粉以示吉利。塔吉克人注重禮節,熱情好客,誰拿走客人一件東西,意味著懇請客人前去做客。忌用腳踩食鹽或食物,忌騎馬穿過羊群,忌接近主人的羊圈或以腳踢羊,這會被認為是大不敬。吃飯時忌將飯菜倒在地上,等主人收拾完餐具才能離席,交談時忌脫帽。

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的飲食,種類多,美味可口。主要有肉湯飯,克孜杜爾瑪(一種烤制的食物)、沙里瑪阿西(一種煮制的食物)、古拜底埃(用雞蛋和麵粉製成的小饢和用肉、乳酪、酥油、大米等焙烘製成),各種油煎餅、烤餅、煎蒸包子、餅干、醬汁、釀制飲料以及各種炒菜等。

塔塔爾族的房屋多用土坯、磚塊、石塊、木材等材料建築。有土、木房之分,房門一般朝陰面開。塔塔爾族多住套間,房外都建有圍牆,自成院落,廚房內還有爐灶,饢坑。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塔塔爾族的傳統服裝,男子一般穿綉花白襯衣,外加齊腰短背心或黑色對襟長衫和黑褲,喜戴黑、白兩色綉花小帽,冬季多戴黑色捲毛皮帽。女子以鑲有珠子的小花帽為美,喜穿白、黃或紫紅色連衫帶褶邊的長裙。年長者多穿帶領、左衽的白襯衣,外加黑色齊腰短坎肩兒。一般情況下,多系布腰帶,冬秋兩季,戴皮帽,穿各式長短大衣、短襖,年長者外加套鞋。現在,塔塔爾族青年男子多穿西裝和時裝。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飲食主要以麵粉、大米及牛羊馬豬肉、家禽肉蛋為主。在新疆因長期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居住在一起,豬肉雖不在禁忌之列,但也很少食用,與東北地區達斡爾族大相徑庭。花樣品種有米飯、拉麵、湯面、烤饢等,基本上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相同,喜在春季3-5月份吃涼面,臘月八日吃臘八飯。

達斡爾人的庭院為方形或長方形。門朝南開,一般不能與院大門相對。住室以西屋為貴,西屋又以南炕為貴。達斡爾人有敬老、互助和好客的優良傳統。老年人在社會上威信很高,在各種場合都受到晚輩尊重,人們不論彼此是否認識,都有互相幫助的義務,對於客人,即使生活上有困難,也樂於款待。

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戶拜年。達斡爾族請安禮的姿勢因本人的性別和對方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區別。

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過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回族過肉孜節較隆重,維、哈等民族過古爾邦節比較隆重。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同漢族一樣過春節。

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人死後一般都實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給死者擦澡,然後以白布裹屍,用移屍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時不許婦女和不信伊斯蘭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後的第七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均要舉行悼念活動,請阿匐念經,請親友吃飯,此項儀式叫「乃孜爾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蒙古族喜歡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製品,牛羊肉和麵食,飲酸奶子、奶酒,也喜歡喝茶。農牧區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種糧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頭。

蒙古族人熱情好客。招待客人時,首先擺上乳酪、奶油,各種面制干糧和奶茶,喝完奶茶後還要敬酒。隨後端上手抓羊肉,貴客則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薦骨連著尾巴放在盤子里,上面放上不帶面頰的羊頭,把小刀遞給客人。客人把羊頭的一隻耳朵割下來,再切一塊肉吃下,然後把刀還給主人,主人才動手切肉,請客人動手隨便吃。為了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熱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嘗一嘗。蒙古族特別尊敬長輩和教師。無論何時,對年長的人都稱「您」,進門、入座、喝茶、吃飯、敬酒等都讓年長的人領先,「巴格西」歷來被作為貴客迎送招待。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牧民住的圓形氈房稱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則遷居向陽山谷。定居的柯爾克孜族多住平頂方形土房,有壁龕和天窗,住宅周圍種有蔬菜瓜果。柯爾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豐富。乳製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們喜歡牛羊奶、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馬等各種肉食和米面細糧。

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女子喜歡穿對襟上衣,綴銀扣;也有穿多榴長裙和下端帶皺憫的連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們普遍喜好紅色衣裙,戴紅色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老幼皆喜歡穿綉有花紋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婚後改扎雙辮。裝飾品多為銀器,如手飼、耳環、項鏈、戒指等。有的還佩帶鑄有花紋的圓銀片胸飾。柯爾克孜族人好客,重禮節,凡有客人來訪,都要拿出最好的飲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為尊敬。在遷居時,鄰居們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別或迎送。

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種植花木蔬菜。大門多朝南開。住室的窗戶和箱櫃等傢具都雕圖案,最常見的是牡丹和蓮花。錫伯族婦女擅長剪紙,紙糊的窗戶都用剪紙裝飾得十分美觀。,在飲食方面,以面、米為主食,愛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製品。

忌食狗肉。秋天習慣用圓白菜、韭菜、胡蘿卜、芹菜和辣椒腌制鹹菜,叫花花菜,作為冬春兩季的食物。還喜歡在農閑時打獵、捕魚,並用魚腌制臘魚肉。

在服飾上,婦女喜歡穿旗袍,男子穿對襟短衫,褲腳在腳踝扎緊,現在中青年男子愛穿制服、西服,婦女愛穿連衣裙。

錫伯族 注重禮節。在家庭生活中,長幼有序,晚輩對尊長行「打千」禮。

錫伯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等。錫伯族遷至伊犁後,將農歷四月十八從東北出發西遷時同父母兄弟分別的那一天,作為每年的紀念日,全「牛錄」(旗)老少到野外開展娛樂活動。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多吃牛、羊、馬肉及其乳製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喜歡吃庫爾達克(上豆燉肉)和蜂蜜、糖漿。「納仁」是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

烏孜別克族 的傳統房屋形式有多種,頂樓呈圓形的稱為「阿瓦」,一般則為平頂長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爐。

烏孜別克族家庭多是父母與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的。有和維吾爾、塔塔爾族聯姻的傳統。

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小花帽有綉花的、有用燈芯絨或黑絨製作的。婦女有時還在小帽外面加戴頭巾。男子穿長及膝蓋、斜領,右任名為「托尼」的長袍,腰間束以三角形綉花腰帶,婦女穿寬大多榴的連衣裙,不系腰帶。一般多穿皮靴。婦女穿的「且特克」(綉花鞋)十分別致美觀。男子襯衣的領邊、前襟開口處和袖口常綉有彩色圖案花邊,體現了烏孜別克族工藝美術的特點,烏孜別克婦女善於刺綉,工藝品「派提努斯」花盤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城市烏孜別克人多穿西裝。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種青棵、豌豆、小麥等耐寒作物,初夏趕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後回村收獲、過冬,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適應生活環境的特色。男子穿無領對襟長外套,系腰帶,寒冷時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圓高筒帽,以黑絨為面,上綉數道花邊,帽沿下翻時,掩住雙耳和面頰,可御風雪,已婚女子系後身圍裙,所戴圓頂綉花棉帽綴有後簾可保暖,外出時在帽上系方形白色頭巾,新嫁娘則系紅色頭巾。男女都穿氈襪,穿野羊皮軟靴,用氂牛皮作靴底,輕柔堅實,適於攀緣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製品,飲奶茶,以肉食為上好食品。

塔吉克族的村莊里,大都是正方平頂,木石結構的房屋,牆壁多用石塊、草皮砌成。屋頂架樹枝,抹上拌有麥草秸的泥土。門向東開,一般都靠近牆角。頂部中央開天窗。

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嬰兒的出生是件大喜事,親友聞訊前來祝福。在嬰兒身上灑麵粉以示吉利。塔吉克人注重禮節,熱情好客,誰拿走客人一件東西,意味著懇請客人前去做客。忌用腳踩食鹽或食物,忌騎馬穿過羊群,忌接近主人的羊圈或以腳踢羊,這會被認為是大不敬。吃飯時忌將飯菜倒在地上,等主人收拾完餐具才能離席,交談時忌脫帽。

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的飲食,種類多,美味可口。主要有肉湯飯,克孜杜爾瑪(一種烤制的食物)、沙里瑪阿西(一種煮制的食物)、古拜底埃(用雞蛋和麵粉製成的小饢和用肉、乳酪、酥油、大米等焙烘製成),各種油煎餅、烤餅、煎蒸包子、餅干、醬汁、釀制飲料以及各種炒菜等。

塔塔爾族的房屋多用土坯、磚塊、石塊、木材等材料建築。有土、木房之分,房門一般朝陰面開。塔塔爾族多住套間,房外都建有圍牆,自成院落,廚房內還有爐灶,饢坑。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❺ 滿族喪葬習俗

備材
備材,在老人50歲以上時,子女為老人上山砍木頭,一般是果松(紅松),請木匠做兩口韃子荷包(棺材)准備著,俗稱「旗材」。城市裡一般都不備材,人死後,直接到棺材鋪購買。

喪儀
喪儀,早期滿人講究喪禮。當家中死者彌留之際,便更易新衣,俗稱「穿壽衣」。靈床放在南炕前,頭西腳東。斷氣之際,全家老小不許哭喊,靜靜地等候老人安靜離開人世。人死後,白布(紙)蒙臉,用白線綁住雙腳,這叫絆腳絲(入殮時打開),還讓死者兩手攥兩個硬幣,表示死後有錢花。還要把一隻公雞用手捏死,放在死者頭前,叫做「倒頭雞」。這時大家開始哭啼,哭得有聲有韻,哭的內容都是死者生前的優點好處,這叫「哭九場」。滿族長輩人去世,兒女穿白色孝衫。孝衫一般過七天後才脫下,等到百日後再穿孝衫上墳燒紙,然後脫孝。

掛布幡
掛布幡,老人一咽氣,首先在院子西南處堅起一個七米長短的木桿子,木桿頂端懸掛大紅布幡,俗稱「魂幡」。布幡一經懸掛出去,親朋故里紛紛而來。在靈前叩頭之後,男左女右,分列兩旁,直到夜間。直近親友還要輪流在靈前「守夜」。「守夜」的人不能睡覺,天冷時攏火堆取暖。喪家要准備酒和食品,供「守夜」的人飲用。

入殮
入殮,擇吉日吉時舉行入棺儀式。棺材放在南窗下,棺內糊紙,然後把篩過的土鋪在底層,土上再鋪一層黃紙,放上七個銅大錢,這叫「墊背錢」。屍體從屋裡抬出時,不準天日照死人,不準從房門抬出死人,因為房門是活人走的,忌諱死人經過。所以入殮處,用遮蓋物支上棚。屍體由窗戶抬出,長子抬頭,其它兒子抱腳,裝入棺材叫入殮。

停靈
停靈,停靈要根據家庭經濟情況而定。人死停靈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生活富裕的家庭,長輩人死可停靈七七四十九天,生活困難的家庭人死後隨時出殯。近些年一般都停靈三天,分大三、小三。小三指晚上死時就算一天,大三指晚上死不算一天,而且入殮和出殯同時進行。停靈時,「孝子」不能離開靈棚,朝夕守靈。

出殯與下葬
出殯與下葬,滿人出殯必擇單日,說雙日出殯意味死雙人,不吉。那天一早,要派人到祖墳地「打井子」,先由外姓人把鍬土取出放在一邊,准備下葬時使用,然後大家一齊往下挖,挖到二尺八寸深,就不往下挖了。靈柩發引叫「出殯」。出殯伊始,首先要把布幡從木桿上取下來,孝子或孝孫舉起布幡走在靈柩前面,作為引路。起靈後,摔喪盆子,吹喇叭,紅布幡在前頭引路,各種紙扎物(紙人紙馬等)跟在後面,一邊走一邊撒紙錢。到達墓地,先在地上橫放兩根短圓木,將靈樞落在短圓木上。之後,大家開始搶撕那塊布幡,由於人多,以禮都應得上一塊,因此撕得很碎。生前養的獵狗和弓箭,也要在火中焚化,將骨灰埋在靈前腳底下。

❻ 女子明朝的發飾與清朝的發飾一樣嗎

女子明朝的發飾與清朝的發飾是不一樣的
明朝:明朝女子常用發飾的第一種叫笄,這種發飾可以說是古代女子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發飾,必不可少。明朝女子常用發飾的第二種是發簪,它是古代女子最常用的首飾,成年女子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發簪。明朝女子常用發飾的第三種是釵。釵的用法比較復雜,一般需要其他人幫忙才能整齊地戴在頭發上。明朝女子常用發飾的第四種是步搖。這種首飾在影視劇里比較常見,一直是古代女子最喜歡的發飾之一。明朝女子常用發飾的第五種是冠。這是古代女子發飾里的最高端首飾,一般只有王公貴族才有資格使用。
清朝:女真族最傳統的「辮發盤髻」。由於冠服禮儀的出現,滿族女性開始在重大典禮時佩戴發冠、鈿子,為了佩戴朝冠,女性要將原來的盤髻辮子梳成軟翅頭,這種發型就是清朝中後期最流行的「兩把頭」的雛形。所以頗具實用性的「兩把頭」,其實是滿族女性為了適應新的服飾禮儀制度的改變,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新型發式。

❼ 滿族的服飾有什麼特徵

清代服飾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禮服。其中有一種行褂,長不過腰,袖僅掩肘,短衣短袖便於騎馬,所以叫「馬褂」。馬褂的形制為對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別。對襟馬褂多當禮服。大襟馬褂多當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琵琶襟)馬褂多作為行裝。馬褂多為短袖,袖子寬大平直。顏色除黃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為禮服。其它深紅、淺綠、醬紫、深藍、深灰等都可作常服。本土為戴暖帽、穿馬褂、行袍的男子。 清代服飾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其中一種為「馬甲」或稱「坎肩」,男女皆著。樣式有大襟、對襟、琵琶襟等。一般穿在裡面,樣式也比較窄小。清末時,有把馬甲穿在外面的。還有一種多鈕扣的馬甲,稱「巴圖魯看坎肩」( 巴圖魯是滿語,是「勇士」之意)。這種馬甲,四周鑲邊,在正胸釘一橫排鈕扣,共十三粒,俗稱「一字襟」馬甲,或稱「十三太保」。先在朝廷要官服用,故稱「軍機坎」。以後,一般官員也多穿著,成為一種半禮服。 清代服飾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禮服。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季節,用淺湖色緞,冬季用絨或皮,這種領子,又稱「領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稱「牛舌頭」。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為對襟,用鈕扣系之,束在腰間。還有一種披肩。形似菱角,上面綉以紋樣,多用於官員朝服。本土為領衣實物。 清代服飾 清代婦女發飾,分為滿漢二式。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後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而且各地風俗也不一樣。清朝中葉,漢族婦女模仿滿族宮女發飾,發飾品種繁多,各個時期流行的發式也各不相同。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之舊。經過不斷的演變,終於形成一代特色。凡後妃命婦,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袍衫(旗袍)為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也深受漢族婦女的喜愛,不過滿族的女裝沒有漢族的寬大。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此圖為梳旗髻、穿旗袍及梳平髻、穿襖裙的婦女。 清代服飾 清代婦女發飾,分為滿漢二式。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後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而且各地風俗也不一樣。漢族婦女的發式,在清代中葉模仿滿族宮女發式,以高髻為尚。以後還流行過平髻、圓髻、如意髻等樣式。清末,崇尚梳辮,初在少女中流行,以後逐漸普及。滿族婦女發式,大多以為鈿子為飾。鈿子以鐵絲為骨,也有用藤絲的,外面裱以黑紗,上面飾有翠翟。普通滿族婦女,多為「叉子頭」式,也稱「兩把頭」、「把兒頭」的。後來,受漢族影響,一般都將發髻梳成扁平的形狀,俗稱「一字頭」。到了清末,這種發髻越來越高,逐漸變成「牌樓式」的固定裝飾,只需套在頭上,再加一點花朵即可,名為「大拉翅」。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之舊。經過不斷的演變,終於形成一代特色。凡後妃命婦,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而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為袍衫(旗袍),不過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

❽ 滿族有什麼習俗

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旗人」的裝束,便成為「旗袍」(滿語稱「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干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旗袍的外面還習慣套一件圓領、身長及臍、袖長及肘的短褂。因這種短褂最初是騎射時穿的,既便於騎馬,又能抵禦風寒,故名「馬褂兒」。清初,馬褂兒是八旗士兵「軍裝」,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具有了禮服和常服的性質,其式樣、面料也更加繁多。滿族人還喜歡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為棉、夾和皮數種,為保暖之用。樣式有對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種。
而作為有清一代「時裝」的滿族女式旗袍,則多有發展。當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辛亥革命後,旗袍樣式由肥變瘦;在20世紀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30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並突出曲線美;40年代又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廣泛,棉、毛、絲、麻和各種化纖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長、短袖之分之外,還分皮、棉、單、夾數種,便於在不同季節穿用。經過不斷改進的旗袍,一般樣式大致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講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領口、袖口和衣邊上綉有各色圖案的花邊。如此既襯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顯得文雅大方。具有東方色彩的旗袍現已成為中國婦女普遍喜愛的中式服裝。
旗袍和「旗頭」、「旗鞋」等搭配起來,就構成了滿族婦女典型的傳統服飾裝束。
「旗頭」指的是一種發式,也稱發冠。類似扇形,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長約30厘米、寬約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上即可。上面還常綉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旗頭」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發冠,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身體挺直,顯得分外端莊穩重,適應於隆重場合。
「旗鞋」款式獨特,是一種高木底綉花鞋,又稱「高底鞋」、「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綉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綉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穿這種高底鞋走起路來顯得姿態優美。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
滿族的帽子種類較多,主要分為涼帽和暖帽兩種。過去,滿族人常戴一種名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稱「帽頭兒」,其形狀上尖下寬,為六瓣縫合而成。底邊鑲一約3厘米寬的小檐,有的甚至無檐,只用一片織金緞包邊。冬春時一般用黑素緞為面,夏秋則多用黑實地紗為面。帽頂綴有一個絲絨結成的疙瘩,黑紅不一,俗稱「算盤結」。帽檐下方的正中釘有一個「標志」,稱「帽正」,有珍珠、瑪瑙的,也有小銀片、玻璃的。相傳這種帽最早始於明代初期。因其為六瓣縫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統一」之意,故盛行起來。滿族入關以後,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取其「六合統一」之意,開始戴用此帽,而且頗為流行。現在,在有關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電視、電視劇中,我們仍能經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種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婦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綉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綉有「雲頭」)外,還有一種「千層底鞋」。「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綉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
還有一種很有特點的鞋,叫烏拉(靰鞡)鞋,多為滿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豬皮縫制,內絮靰鞡(烏拉)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和跑冰。
住行
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他們的生產生活習慣。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於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成通常所說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廚灶鍋台、水缸,灶通西內室火炕,火炕,滿語稱「土瓦」。從堂屋西牆開門為裡屋,為南、北、西三面構成「萬字坑」或「蔓枝炕」。滿族尚右,西牆供祖宗牌位。西炕為窄炕,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席,或糊炕紙刷油。炕梢置衣櫃,櫃內裝衣物,櫃上疊置被褥、梳妝用品。夜間長輩居於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寢時,頭朝炕外,腳抵牆,對防寒和呼吸新鮮空氣頗為適宜。牆壁多貼有紙畫。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牆頭砌有圓形煙囪(滿語稱為呼蘭),高出房檐數尺。煙囪根底有窩風窠,以擋逆風。南北牆上有窗,窗戶紙糊在窗欞外,多「高麗紙」,紙上淋油或鹽水,免得為雨雪淋濕脫落。窗欞及門上亮子窗欞構成各種圖案,美觀牢固。窗戶分上下兩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風。房樑上常懸有悠車,嬰兒放在悠車里。炕上擺有長方形的炕桌,吃飯時圍桌盤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鋪有氈褥子以待賓客。房欞、椽、棟多有雕花油彩。廂房則設碾房和倉庫(滿語稱哈什)。房外四周環砌圍牆。院內東南豎「索倫桿」,桿上有錫斗,桿下放三塊石,稱為「神石」。桿後是一面用磚砌成的壁牆,牆頭飾有雨搭。
過去,城中的富貴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門多為三間屋宇式建築,正房三至五間,東西廂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間,四周圍以磚牆,門房兩側設有石礅,稱為上馬石。有的四合院分為前後兩院。滿族的這些民間居所式樣,大部分保留在東北的滿族聚居區。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傳統建築方式外,絕大部分已建造成更為寬敞明亮的現代式房屋。
為適應山區和林海雪原居住環境,滿族聚居地區的傳統交通工具主要有馬車、爬犁、獨木舟和樺皮船等。爬犁(滿語稱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將兩根樹干用火烤後彎成弓形,上端翹起,貼地部分寬約1米半,上面鋪板或做成箱式,駕以馬、牛,載人載物極為輕便。目前只在較寒冷的北部山區偶爾使用。滿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獨木舟(滿語稱威呼),由粗大原木鑿空而成,可容數人。還有一種樺樹皮船,製作較為麻煩。先做龍骨,里外附上樺樹皮,一人可以扛著行走。相當輕便。現在已經不多見,被現代船隻所取代。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形式為彈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彎,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並問安。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復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則推謝再三,男方家堅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妝,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著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由於各地區滿族風俗不同,也有新郎與迎新隊伍直接到新娘家迎親的。還有的地方有"旗俗不親迎"之說)。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娘家人並拜祖宗。婚後一個月,新娘回娘家住一個月,謂之住對月。到了這時,婚娶儀禮乃告結束。
這些繁雜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滿族聚居地區已經簡化,並且融合了現代形式。比如插車,演變為男女青年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各自由婚慶隊伍陪伴,從自己的家裡出發,行進至中途相遇時,兩人交換自行車或摩托車,再一同到新郎家。還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變為新人拜雙方父母。雖然有變化,但仍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滿族的婚姻儀式因居住地區不同而略有變化,並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滿族的育兒習俗比較特殊。生男在門左掛弓箭,生女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娘家送一個悠車。生兒三天時,親朋送賀禮,俗稱「下奶」。並舉行洗禮,稱「洗三」。滿月時要請客人來「做滿月」,並將弓箭或布條取下掛在「子孫繩」上。百日時,要用從各家要的彩布條編成鎖,稱掛鎖。周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讓孩子「抓周」。一般在16歲時,男孩剃發,女孩盤發髻。至今在東北滿族聚居區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滿月」、「抓周」等傳統習俗。
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死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床,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桿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合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歷單日,抬靈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周年時要燒周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托、燒七、燒百日、燒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說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盡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尚。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喂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❾ 滿族風俗 有急用

服飾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旗人」的裝束,便成為「旗袍」(滿語稱「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干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旗袍的外面還習慣套一件圓領、身長及臍、袖長及肘的短褂。因這種短褂最初是騎射時穿的,既便於騎馬,又能抵禦風寒,故名「馬褂兒」。清初,馬褂兒是八旗士兵「軍裝」,後來在民間流行起來,具有了禮服和常服的性質,其式樣、面料也更加繁多。滿族人還喜歡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為棉、夾和皮數種,為保暖之用。樣式有對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種。

而作為有清一代「時裝」的滿族女式旗袍,則多有發展。當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辛亥革命後,旗袍樣式由肥變瘦;在20世紀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30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並突出曲線美;40年代又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廣泛,棉、毛、絲、麻和各種化纖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長、短袖之分之外,還分皮、棉、單、夾數種,便於在不同季節穿用。經過不斷改進的旗袍,一般樣式大致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講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領口、袖口和衣邊上綉有各色圖案的花邊。如此既襯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顯得文雅大方。具有東方色彩的旗袍現已成為中國婦女普遍喜愛的中式服裝。

旗袍和「旗頭」、「旗鞋」等搭配起來,就構成了滿族婦女典型的傳統服飾裝束。

「旗頭」指的是一種發式,也稱發冠。類似扇形,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長約30厘米、寬約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上即可。上面還常綉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旗頭」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發冠,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身體挺直,顯得分外端莊穩重,適應於隆重場合。

「旗鞋」款式獨特,是一種高木底綉花鞋,又稱「高底鞋」、「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綉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綉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穿這種高底鞋走起路來顯得姿態優美。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

滿族的帽子種類較多,主要分為涼帽和暖帽兩種。過去,滿族人常戴一種名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稱「帽頭兒」,其形狀上尖下寬,為六瓣縫合而成。底邊鑲一約3厘米寬的小檐,有的甚至無檐,只用一片織金緞包邊。冬春時一般用黑素緞為面,夏秋則多用黑實地紗為面。帽頂綴有一個絲絨結成的疙瘩,黑紅不一,俗稱「算盤結」。帽檐下方的正中釘有一個「標志」,稱「帽正」,有珍珠、瑪瑙的,也有小銀片、玻璃的。相傳這種帽最早始於明代初期。因其為六瓣縫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統一」之意,故盛行起來。滿族入關以後,受中原文化影響,也取其「六合統一」之意,開始戴用此帽,而且頗為流行。現在,在有關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電視、電視劇中,我們仍能經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種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婦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綉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綉有「雲頭」)外,還有一種「千層底鞋」。「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綉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

還有一種很有特點的鞋,叫烏拉(靰鞡)鞋,多為滿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豬皮縫制,內絮靰鞡(烏拉)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和跑冰。

住行

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他們的生產生活習慣。滿族農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於採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於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成通常所說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廚灶鍋台、水缸,灶通西內室火炕,火炕,滿語稱「土瓦」。從堂屋西牆開門為裡屋,為南、北、西三面構成「萬字坑」或「蔓枝炕」。滿族尚右,西牆供祖宗牌位。西炕為窄炕,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席,或糊炕紙刷油。炕梢置衣櫃,櫃內裝衣物,櫃上疊置被褥、梳妝用品。夜間長輩居於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寢時,頭朝炕外,腳抵牆,對防寒和呼吸新鮮空氣頗為適宜。牆壁多貼有紙畫。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牆頭砌有圓形煙囪(滿語稱為呼蘭),高出房檐數尺。煙囪根底有窩風窠,以擋逆風。南北牆上有窗,窗戶紙糊在窗欞外,多「高麗紙」,紙上淋油或鹽水,免得為雨雪淋濕脫落。窗欞及門上亮子窗欞構成各種圖案,美觀牢固。窗戶分上下兩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風。房樑上常懸有悠車,嬰兒放在悠車里。炕上擺有長方形的炕桌,吃飯時圍桌盤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鋪有氈褥子以待賓客。房欞、椽、棟多有雕花油彩。廂房則設碾房和倉庫(滿語稱哈什)。房外四周環砌圍牆。院內東南豎「索倫桿」,桿上有錫斗,桿下放三塊石,稱為「神石」。桿後是一面用磚砌成的壁牆,牆頭飾有雨搭。

過去,城中的富貴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門多為三間屋宇式建築,正房三至五間,東西廂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間,四周圍以磚牆,門房兩側設有石礅,稱為上馬石。有的四合院分為前後兩院。滿族的這些民間居所式樣,大部分保留在東北的滿族聚居區。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傳統建築方式外,絕大部分已建造成更為寬敞明亮的現代式房屋。

為適應山區和林海雪原居住環境,滿族聚居地區的傳統交通工具主要有馬車、爬犁、獨木舟和樺皮船等。爬犁(滿語稱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將兩根樹干用火烤後彎成弓形,上端翹起,貼地部分寬約1米半,上面鋪板或做成箱式,駕以馬、牛,載人載物極為輕便。目前只在較寒冷的北部山區偶爾使用。滿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獨木舟(滿語稱威呼),由粗大原木鑿空而成,可容數人。還有一種樺樹皮船,製作較為麻煩。先做龍骨,里外附上樺樹皮,一人可以扛著行走。相當輕便。現在已經不多見,被現代船隻所取代。

禮儀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滿族人見面或拜見客人,有各種禮節,其中有打千禮、撫鬢禮、拉手禮、抱見禮、半蹲禮、磕頭禮等。其中,打千禮、抱見禮、磕頭禮主要為男人所用,其他則用於婦女。打千禮用於晚輩對長輩、下屬對長官,形式為彈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彎,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並問安。抱見禮是平輩之間用,晚輩對長輩也可用,不過晚輩要抱長輩的腰,長輩撫晚輩的背,等等。現在,有些繁瑣的禮節已被簡化。

滿族尊老敬上的傳統更為明顯。晚輩每日早晚要向父、祖問安,途中遇長輩人要讓路,吃飯時長輩先坐先吃。滿族重感情講信義,對賓朋真誠相待,有客人必設宴招待,所允諾之事必全力去做。

滿族傳統的婚姻儀式較為復雜,大致經過通媒、放定、納彩、過箱、迎親、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門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兩家都同意後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贈如意或釵釧諸物為定禮。然後是定婚,即選擇吉日,男方家及其親戚往女家問名,女家設宴款待,男方家長致辭求婚,女方家則推謝再三,男方家堅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後,才算定下婚事。此時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長輩。定婚後要過禮,也是選擇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綢緞、羊、鵝等禮物。男方家還要贈銀兩錢財。此時要議定婚期。進入迎親階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妝,俗稱「過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謝。迎親時,新郎在迎親隊伍的陪伴下趕著彩車迎親,在途中兩車相錯時,新娘的哥哥將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車,俗稱「插車」(由於各地區滿族風俗不同,也有新郎與迎新隊伍直接到新娘家迎親的。還有的地方有"旗俗不親迎"之說)。新娘至新郎家,換車乘轎,花轎落地,新郎要虛射三箭。新娘蒙紅蓋頭下轎,與新郎站在事先擺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後撤天地桌,新娘進入臨時搭的帳篷,謂之坐帳。坐帳時「開臉」,換頭型。坐帳後,新娘跨過馬鞍進洞房,新郎用秤桿揭去蓋頭扔到房檐上。夫妻飲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孫餑餑,眾人鬧洞房。在婚日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後第一天,新娘給夫家親戚裝煙敬茶,拜宗族,認明輩分,謂之分大小。一般在結婚三日之後,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見娘家人並拜祖宗。婚後一個月,新娘回娘家住一個月,謂之住對月。到了這時,婚娶儀禮乃告結束。

這些繁雜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滿族聚居地區已經簡化,並且融合了現代形式。比如插車,演變為男女青年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各自由婚慶隊伍陪伴,從自己的家裡出發,行進至中途相遇時,兩人交換自行車或摩托車,再一同到新郎家。還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變為新人拜雙方父母。雖然有變化,但仍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滿族的婚姻儀式因居住地區不同而略有變化,並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滿族的育兒習俗比較特殊。生男在門左掛弓箭,生女在門右掛彩色布條,娘家送一個悠車。生兒三天時,親朋送賀禮,俗稱「下奶」。並舉行洗禮,稱「洗三」。滿月時要請客人來「做滿月」,並將弓箭或布條取下掛在「子孫繩」上。百日時,要用從各家要的彩布條編成鎖,稱掛鎖。周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讓孩子「抓周」。一般在16歲時,男孩剃發,女孩盤發髻。至今在東北滿族聚居區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滿月」、「抓周」等傳統習俗。

葬俗

滿族的喪葬以土葬、火葬為主,土葬和火葬歷史都很久遠。在滿族入關前以火葬為主,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經常遷移。另外,八旗將士在清初戰死較多,屍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滿族入關後逐漸發生變化,從火葬與土葬並用發展為以土葬為主。喪葬儀式是,死者臨終前穿壽衣,多為長袍、馬褂,為單數。屋內停靈,一般在7日之內。用木板做成靈床,頭西腳東。靈幡用3尺左右的紅布製成,上綴以黑穗,懸掛在院中高桿上。滿族人用的棺具形狀特別,上部隆起,上寬下窄,稱「旗材」。

停靈期內合家舉哀,舉行祭奠。入殮時棺內放金銀等物,貧者用金銀箔元寶代替,口含銅錢或玉器,靈具放在院內靈棚內。出殯多選陰歷單日,抬靈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殯後要感謝幫忙的人並請吃飯。下葬後,每7天到墳上燒一次紙,連燒7次。百日時要燒百日,周年時要燒周年。滿族燒紙是將紙疊成口袋狀,俗稱燒口袋。清明節要上墳,燒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來,滿族的喪葬又改為火葬為主。但祭奠親人的儀式仍然保留了許多古老傳統,如清明節燒口袋、插佛托、燒七、燒百日、燒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傳說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盡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準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尚。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喂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宗教信仰

滿族早期信奉薩滿教。入關後,又信奉佛教。薩滿教同佛教在滿族中同祀供奉。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薩滿」是通古斯語的音譯,意為「瘋狂的人」。漢譯為「巫」。「薩滿」有男有女,並分家薩滿和跳神薩滿。

祭祀時主持禮儀的家薩滿早已不存在了。跳神治病為業的神巫,在一些偏僻鄉村還偶有活動。早在清代就屢有禁令,但屢禁不止。建國後,國家禁止一切封建迷信活動,但仍有少數人以此為業,騙取錢財。

滿族還崇拜自然神,如天地神、山神、星神、樹神。崇拜以動物為圖騰的鵲神、烏鴉神。至今在一些滿族聚居的鄉村,每逢年節還燒香供奉,祈求保佑全家平安順利。

現在有的滿族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但人數不多。宗教信仰:滿族早期信奉薩滿教。入關後,又信奉佛教。薩滿教同佛教在滿族中同祀供奉。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的多神教。「薩滿」是通古斯語的音譯,意為「瘋狂的人」。漢譯為「巫」。「薩滿」有男有女,並分家薩滿和跳神薩滿。

祭祀時主持禮儀的家薩滿早已不存在了。跳神治病為業的神巫,在一些偏僻鄉村還偶有活動。早在清代就屢有禁令,但屢禁不止。建國後,國家禁止一切封建迷信活動,但仍有少數人以此為業,騙取錢財。

滿族還崇拜自然神,如天地神、山神、星神、樹神。崇拜以動物為圖騰的鵲神、烏鴉神。至今在一些滿族聚居的鄉村,每逢年節還燒香供奉,祈求保佑全家平安順利。

現在有的滿族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但人數不多。

飲食

滿族飲食品種繁多,風味獨特

(一)主 食

主食最大特點是「粘」。早自清代,滿族人就喜歡粘食。取其易存放、耐飢餓、便於游獵和遠途征戰攜帶之利。

今河北各地滿族家庭,普遍喜歡用粘米面做餑餑、涼糕、切糕、炸糕等食品。

樟欏葉餅:青龍滿族自治縣的一些鄉村,夏季喜歡用粘米面做「樟欏葉餅」。方法是把粘面和好攤在楞葉上,中間放餡,合上後蒸熟,其味清香。

小餑餑:多在冬季以粘米面製作。餑餑小如雞蛋,一做幾缸幾簍,蒸熟後放冷屋凍上,隨吃隨熱。

荷葉餅:易縣西陵滿族鄉滿族家庭有農歷二月吃「荷葉餅」的習慣。荷葉餅用白面做,為扁圓形,裡面放香油、鹽,熟後掰開成兩片(有一面連在一起)、 裹雞蛋、肉片、芥菜等,捲成荷葉形,即可食用。荷葉餅在長城以北和遵化縣東陵叫「春餅」,其做法與西陵大體相同。

(二)副 食

滿族人喜食酸菜。

火鍋:以酸菜、粉條、蘑茹、豬肉或其它禽獸之肉做的「火鍋」,是滿族傳統的飲食風味。自清代以來,一直傳承不衰。

血腸:滿族喜吃豬肉。逢年節殺豬時,都要請客,名曰「吃血腸」。豬血兌上溫水放上調料,灌到豬腸里,煮熟即可食用,名為「血腸」。

鹿尾(yer):易縣西陵滿族鄉忠義村、龍里華村、泰和庄村居住的滿族,還有一種叫「鹿尾」的特殊食品。其做法是將豬肝切成泥,用煮肉湯加東北大松籽、薑汁、香油、麻醬、雞蛋等原料調成糊狀,灌到豬大腸里,煮熟後即可食用。待客時切成手指厚小塊,放到碟里,每碟八塊。吃時必剩兩塊,否則為不敬。

樽(n)菜:選細嫩白菜心,用線繩捆成拇指粗,捆一節切一節,長約二寸,用開水焯後,擺放好,用小米米湯澆在上面,放酸為止。吃時用水洗凈,放入盤內,撒上白糖後食用。其味酸甜可口,又脆又香。

(三)糕 點

薩其瑪:滿族傳統糕點。用麵粉、大油、白糖、鮮蛋、麻仁、桂花、果料等製成,色澤金黃,綿軟香甜,軟硬適度。具有百年歷史的保定四美齋糕點鋪製作的「薩其瑪」,至今盛名不衰。

大八件:易縣「大八件」糕點,每種上面都打有紅戳。大八件為:薩其瑪、饊子、大餑餑、雙麻、福壽糕、蜜食、扒拉餅、蓼化。

姓 氏:

滿族姓氏有670多個。清代,滿族人習慣於只出名不冠姓。辛亥革命後,國民政府曾下令滿族人一律冠姓入籍,於是滿族老姓逐漸消失,逐步簡稱或譯為漢字姓。據調查,今河北省境內,有的滿族人上推三代,還稱滿族老姓。今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的滿族,共有七個大姓氏,或按滿族老姓譯為漢字姓,或以本姓的第一音節為姓,其中瓜爾佳氏譯姓關,鈕祜祿氏譯姓郎,愛新覺羅氏譯姓趙,完顏氏譯姓王,伊爾根覺羅氏譯姓趙,章佳氏改姓章,富察氏改姓傅。承德縣滿杖子鄉李氏,原姓薩克達氏,石灰窯鄉白氏系瓜爾佳氏。承德市區佟山和兩家滿族鄉、滿杖子鄉、八家鄉的佟姓系佟佳氏。三溝鎮壯孤山村劉氏系寧古塔氏。崗滿族鄉何姓系赫舍里氏,趙姓系伊爾根覺羅氏。六溝鎮南房申溝黃氏系烏雅氏。太平鄉、十道河鄉王氏系完顏氏。圍場護圍滿洲兵丁後裔有佟(佟佳氏)、 白(巴雅拉氏)、 那(那拉氏)、 安(安佳氏)、 張(章佳氏)、 趙(伊爾根覺羅氏)、富(富察氏)、關(瓜爾佳氏)等八大姓。簡稱或譯為漢字姓的還有易縣的巴氏、戴氏,定興縣的聞氏,邯鄲的葉氏、文氏,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海氏、桂氏、那氏等等。

還有的以先輩名字的頭一個音節為姓氏的。定興縣周家莊村的馬氏,其始祖伊爾根覺羅馬離賽。滿驚習俗續家譜時,對長輩稱名不稱姓。從第四代起,就以其始祖馬離賽的馬子為姓,現已傳15代。

在清代,滿族有用數字取名的習慣。該人名字根據出生時其祖父年齡而定。如《直隸易州志》職官姓名中載:「蘭翎侍衛頭等伯六十一。」今青龍滿族張氏保存的地契文書中記載:「正藍旗滿洲佐領四十九。」以數字取名的方式有紀念意義,是滿族的傳統。建國後這種取名方式已經消失。

❿ 滿族的習慣和服裝介紹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我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歷史上曾對我國的服飾發展有過很大影響。

古代,滿族先世的服飾,一年四季皆穿袍服,分為光皮和毛皮兩種。其後,「女工所織,只有麻布」。清初,在寧古塔地方,「滿洲富者績麻為寒衣,搗麻為絮;貧者衣狍皮,不知有布帛」。直到康熙年間,「今居寧古塔者,衣食粗足,則皆服綢緞,天寒披重羊裘,或猞猁猻、狼皮大呼。惟貧者乃服布」。這與從前衣皮的時代,不可同日而語。

明朝南遷到遼東地區的滿族人,他們的服裝是布、皮兼用。到努爾哈赤率部起兵後,他們的服飾雜亂無章,出現「上下同服」的現象。直到皇太極時代,冠服始有定製。入關之後,從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換,皆有定製,不可逾越。至於閑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綢緞或布製做,外套馬褂,直到辛亥革命,一直是這樣。滿族婦女的旗袍,多有發展,喜用綢緞製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可算是清朝的時裝。辛亥革命後,旗袍的樣式由肥變瘦,並有長、短袖之分。經過不斷改進,一般樣式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我國婦女穿上合體的旗袍,既表現出身材美,又文雅大方,現已成為我國婦女所喜愛的中式服裝。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後金政權,推行八旗制度以後,滿族人均在旗,因此他們所穿的袍服便稱為旗袍

滿族貴族入關統治全國後,清太宗皇太極認為清朝帝王應當維持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習慣,尤其是維持統治者的民族標志的服飾制度,以此作為固國之本。於是便著手制定和完善清朝的衣冠制,並三令五申,不許親王大臣學漢人穿褒衣博帶、寬袍大袖等。要求在宮廷里的侍女奴僕都著滿族服裝,漢人成年男子衣著發式必須遵從滿族的習慣,只有在死後入殮殯葬時方可用漢人衣冠。

旗袍

旗袍是現代流行服裝之一,在國際服飾櫥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譽。旗袍是從滿族古老的服裝演變而來的。

旗袍,滿語稱「衣介」。古時泛指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男女穿的衣袍。清初衣袍式樣有幾大特點:無領、箭袖、左衽、四開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塊半圓形袖頭,形似馬蹄,又稱「馬蹄袖」。馬蹄袖平日綰起,出獵作戰時則放下,覆蓋手背,冬季可禦寒。四開衩,即袍下擺前後左右,開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緊身保暖,腰帶一束,行豬時,可將干糧、用具裝進前襟。男子的長袍多是藍、灰、青色,女子的旗裝多為白色。

滿族旗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對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騎馬馳聘顯得十分精幹利落。

在滿族南遷遼沈,入中原後,與漢族同田共耦,受漢族「大領大袖」服飾的影響,由箭袖變成了喇叭袖,四開衩演變為左右開衩。

至本世紀30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女性旗袍下擺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綉花卉紋飾。男性旗袍下擺及踝,無紋飾。40年代後,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的沖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由於旗袍非常適合中國婦女的體形和賢淑的個性、民族的氣質,後來這一源於滿族的傳統服裝漸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國內外婦女的青睞和贊賞。

馬褂

馬褂,是滿族喜愛的服飾,在長袍外面套馬褂,有「長袍馬褂」的美稱。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是滿族騎射時穿著的一種褂子,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清朝沈陽滿族詩人繆潤紱描述說:「捲袖長衫稱體裁,巧將時樣斗妝台,誰知低護蓮船處,爭及羅裙一擊來。」可見當時滿族捲袖服飾極為時興。清初,穿馬褂僅限於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間滿族男子穿用馬褂的習俗已盛行,青年喜著馬褂以示武勇。以後,由於清帝提倡騎射,經常以馬褂賞賜臣下,竟成為一種「禮服」。皇帝賞給「黃馬褂」也成為極高的榮譽。

坎肩

清朝時興穿坎肩,應當說是在進關之後,由於民族融合,受漢族衣著的影響的結果。坎肩並不是滿族原有的服裝,是由漢族的「半臂」演變來的。據記載「半臂」的樣式始於隋朝,當時很簡單,就是無領、無袖、對襟。坎肩還有背心、蔽甲方、披襖、搭護等名。坎肩分為對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種。婦女穿的坎肩還要綉花鋃邊。坎肩有棉有夾,或絲或布,多套在袍子外面。有一種「巴圖魯」(滿語勇士)坎肩在八旗子弟中很流行。後來有的加上兩袖,被稱為「鷹膀」,更顯英武。

與入殮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色線衫配什麼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31
夢到媽媽買褲子 瀏覽:838
楊冪穿白色羽絨服波司登怎麼賣 瀏覽:441
春季情侶外套彪馬 瀏覽:743
京東網上商城官網女裝外套 瀏覽:880
風衣沾灰如何處理 瀏覽:135
漫畫故事帶錨的帽子 瀏覽:380
白色針織衫有點點怎麼洗 瀏覽:313
黑色呢子褂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844
穿褲子的時候腳疼怎麼辦 瀏覽:807
搭配這幾款t恤和襯衫 瀏覽:607
大款呢男士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786
白色格子褲子搭配衣服 瀏覽:996
361運動褲收腳男褲品牌及商品 瀏覽:664
褲子勒到腰 瀏覽:932
優衣庫17078a褲子是多少嗎 瀏覽:826
淺紫色羽絨服配什麼包 瀏覽:818
風衣冬男士 瀏覽:935
橙色褲子和藍色上衣搭配 瀏覽:829
女款褲子33是多少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