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700A全自動封面機怎麼調
全自動封面機又叫全自動包邊機,皮殼機。整個生產過程包括封面過膠,定位和四邊包邊等步驟。適用於各類書殼,書型盒,文件夾,棋盤,台歷等相關產品。
全自動封面機採用伺服傳動,液壓驅動光控定位等新技術,自動完成面紙進給、上膠、紙板自動進給、定位、四麵包邊等工序,精度高,速度快,壓角包邊美觀,是廣大印刷包裝界同仁大批量生產:月餅、茶葉、手機、內衣、工藝品、化妝品等外包裝盒及文件夾、台歷、精裝書封面等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⑵ 精裝書三貼指的是什麼
凡是頁數較多,需要反復閱讀和保存,質量要求較高的書,一般均採用精裝。精裝書的封面、封底,一般用硬紙板及棉麻織品、塑料、皮革等材料來製作,精裝書籍堅固耐用,質量要求高,印製價格高,是書籍裝幀的重點。
精裝書的書脊不同於平裝書,平裝書的書脊一般是齊平的,而精裝書則有硬背裝、腔背裝和柔背裝之分,3種裝法各有利弊。硬背裝成書挺括、堅固,可放置書架上長期收藏,但翻閱時不易完全攤平;腔背裝攤得平,成書外觀比較平整、美觀,但長期置放在書架上似有軟塌之感;而柔背裝既能攤平,也比較堅固,只是外觀上較以上兩種柔弱些。我國的精裝書多採用腔背裝。
精裝書的裝訂工藝主要有制書心、制書殼和上書殼3個過程。
1、書的的製作
精裝書心的加工過程,在折頁、配帖與訂書等方面與平裝書心的裝訂方法相同。除此之外,還必須進行精裝書心的特別加工,其工藝過程主要有:壓平、扒圓、起脊、貼紗布、貼花頭等。
(1)壓平
是在專用的壓書機上進行的。書心經過壓實以後,它的厚度比原來的薄,並且平整、堅實,便於下道工序加工。
(2)扒圓
用扒圓機將書心的背脊扒成圓弧形,使整本書的書貼互相錯開,在切口處形成內弧面,以便於翻閱。扒圓還可以使書心更加堅固,並便於和書殼連接在一起,提高了裝訂質量。
(3)起脊
是為了防止扒圓後的書心回圓變形,對書心進行揉倒和定形的
(4)貼紗布
在書心的背脊上,粘貼紗布或硬紙條,將書脊上縫線遮掩起來,使書脊更加牢固。
(5)貼花頭
也稱貼脊頭,將織綿布或其他織物貼在書心背脊的兩頭,使整本書連接得更加牢固,並起到裝飾書心的作用,較高級的精裝書配有書簽綢帶,貼花頭前,先將書簽帶子貼在背脊的紗布上。
2、書殼的製作
精裝書的收殼有整料書殼和配料書殼兩種:
(1)整料書殼
由一張完整的封面材料如:麻、布、紙或塑料、皮革等面料製成。它包括前封、後封和背脊襯3部分。
整料書殼製作工序為:首先在所選用的面料制背塗布膠水,復上前封、後封紙板及背脊襯,然後包折好面料的4個邊,壓平、乾燥。
(2)配料書殼
由前封、後封、背脊襯3塊面料拼合而成。
前封、後封大多採用紙板或軟而厚的紙張,背脊襯多的布條上塗布膠水,然後將前封、後封的紙板粘貼在布條上,再粘上背脊襯並包折上背脊的布條邊。
最後把塗有膠水的封面紙貼上,包折好4個邊,壓平,乾燥。
3、上書殼
把制好的書心和書殼粘接在一起的工作,稱為上書殼,這是製作精裝書籍的最後一首工序。
上書殼工藝程序為:在書心中插入一片銅片或其他金屬薄片製成的掛書板,掛書板帶著書心移動,到達塗膠裝置時,粘有膠水的圓輥把膠水均勻地塗布在書心前後襯頁的外面,在書心移動的同時,書殼從堆積台上被吸下進行燙背處理將書殼的背脊襯燙壓成圓弧狀以適合書心背脊處的圓弧。書殼套在書心上,使書心的襯頁與書殼牢牢粘住,最後掛書板離開書心,上好書殼的精裝被送往壓脊線機,在靠近書脊的前封、後封邊緣(隔槽處)各壓出一條明顯的凹槽,使全書更加定形,堅挺而美觀,並便於翻開封面,翻閱書心。
⑶ 精裝書的概念是什麼
1、精裝版和平裝版的內容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
2、精裝版在包裝上要優於平裝版。比如:精裝《紅樓夢》在比平裝的用紙好(包括內文用紙),印刷質量好,外包裝(硬殼封面、封底)也更好。
你所說不算「精裝」,只能說是封麵塑封。一般的圖書封面都是240g以上銅版紙,這就相當於你所說的「硬卡紙」了。
⑷ 書本精裝與平裝的區別是什麼
書本精裝與平裝的區別是:
一、工藝不同:
精裝書籍裝幀一般用硬紙、皮革、織物、塑料等做封面,有的書脊上包布,工藝要求較高。封面鑲金字,非常華麗。
平裝又稱「簡裝」。它是總結了包背裝和線裝的優點後進行改革的一種常用書籍裝幀形式。主要工藝包括折頁、配頁、訂本、包封面和切光書邊。一般採用紙質封面。方法簡單,成本低廉.。
二、分類不同:
精裝分為全紙面精裝,紙面布脊精裝、全面料精裝。三種精裝樣式都有園脊和平脊兩種形態。
平裝書根據工藝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鐵絲訂平裝、縫紉訂平裝、膠粘平裝、鎖線平裝等。
膠粘裝訂是隨著合成膠的出現而興起的裝訂新工藝,在我國於60年代開始使用,此後逐漸普遍應用起來。膠粘裝訂使用的有冷膠和熱熔膠兩種。
鎖線平裝是較高檔的一種裝訂方法,多用於閱讀頻度較高、書本較厚的書籍。它的特點是,裝訂線從書帖的折縫處穿過,再把一本書的全部書帖用線鎖在一起,經書背刷膠、包封皮、燙背、乾燥、三面裁切後,即完成一本書的全部裝訂工作。
三、保存價值不同:
精裝書是一種美觀,易保存的圖書,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所以圖書收藏愛好者和圖書館都喜歡精裝書。
簡裝書不適合收藏保存。
四、精裝書配有具保護性的硬底封面(普遍採用硬紙板,外覆以織物、厚紙或小牛皮等皮革)。
平裝書是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便於機械化生產。
(4)深圳精裝書塑料外套擴展閱讀:
鑒賞精裝書應該從印刷、外觀、內文、手感等方面入手:
一、印刷
1、分版,尤其是外資廠印同一款多個版本書籍,無混版,留意圖文、標志等。
2、正反面印刷無印錯帖,正反面印刷對正,套印准確,誤差≤0.2mm。
3、印刷色相完全符合客人提供色稿?使用德國產R410色相密度儀,主要圖畫色差在±3%范圍。
4、正反面印刷過圖、夾圖並夾色。
5、文字、圖案清晰,光澤層次感強。
6、網點飽滿,5%細網不丟失,大點光潔不糊,網點增大值≤10%。
7、無墨杠、水杠、墨皮、崩字、糊版等。
8、無蹭臟、重點、重影、掉版、飛水、刮花、飛墨、脫墨等。
9、無多餘角線膠片痕,版面干凈無污漬、無粉跡等。
二、外觀
皮殼方正、無污漬、無花痕、無皺、粘貼平實、無起泡、無破損,脊字分中、堵頭布長度與厚度相齊不歪斜、圓脊起圓弧度一般情況大於書厚的5~6mm、書脊的弧度與書口弧度相稱。
三、內文
內文襯紙與皮殼飄口三邊位置一致,書芯一般小於皮殼3mm不歪斜,書脊與書口平實,方脊不出現喇叭型、無刀花、切斜,書芯與皮殼中心條位置無跌落,針孔無滲膠,串線無斷線、線松、污漬,無大小頁、頁序亂,帖與帖之間膠水高度1~3mm,無空膠、假粘。
四、手感
持書有實重感,書槽明顯有凹陷感,翻動前後皮殼面180°無吱吱聲響,皮殼面書槽與襯紙出現假粘現象。
另外WIRO精裝書,除上述裝訂相關工序質量外,打孔兩頭須居中、孔口平齊、無毛邊,收口位為1mm,鐵線不超過書芯。這樣,給人以不乏現代美感中的純朴、而更兼有現代工藝中的精緻。
⑸ 精裝和平裝有什麼區別
一、特點不同
1、精裝:封面通常質地比較硬,表面裝幀講究、耐用,不易磨損。精裝書對保護書心的作用較強,封面應略大於書心。
2、平裝書: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便於機械化生產,是絕大多數用戶的首選。
二、製作方式不同
1、精裝:護封用材厚重而堅硬,封面和封底分別與書籍首尾頁相粘,護封書脊與書頁書脊多不相粘,以便翻閱時不致總是牽動內頁,比較靈活。
2、平裝書:通常採用較為牢固、厚實的軟質紙製作而成。
三、訂書方式不同
1、精裝:精裝書的訂書方式都使用鎖線訂或膠背訂。
2、平裝書:平裝書所採用的訂書方式有騎馬訂、平訂、鎖線訂、無線膠背訂和鎖線膠背訂。
⑹ 書籍的封皮有那些常用料
封面是書刊裝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書刊裝訂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的同時,用於書刊裝幀的封面材料也由原來的幾種發展到現在的10多種。
01、織品與紙張裱合(拓)類
多用於線裝、精裝封面。
02、真皮類
用於豪華精裝、高檔畫冊、高檔本冊等的封面加工。
03、漆塗布類
是真皮封面的替代品,常作為普通精裝書刊本冊、聘書、證書封面使用。這種材料有污染,近幾年已較少用。
04、塑料類
分軟、硬兩種,軟質塑料用於本冊封面、各種證件封面、學生用書的外封面和精裝封面加工。硬質塑料使用極少,主要製作本冊的封面。
05、薄膜類
覆膜類封面近幾年使用極多,在平裝書籍中,60%多選用覆膜封面,在精裝書中採用覆膜後的紙張制殼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多。
06、PVC塗布類
一般是將PVC塗布封面與硬紙板黏結製成精裝書封殼(或直接粘在書冊上成為軟面精裝書)。
07、樹脂浸漬與非浸漬類
俗稱花紋紙,可用於精平特裝的各種書刊本冊等的加工,特別適合於精裝環襯。
08、浸漬加塗布類
主要用於精裝封面加工,有如真皮的效果。
09、樹脂膠復合織物與紙張類
這種封面材料在織品的一面可進行四色印刷並可得到良好的效果,是一種更為高檔的精裝封面材料。
10、PVC磨砂類
這種材料可以假亂真,加工後猶如真皮的效果。可用做軟硬殼精裝書刊本冊的封面。
11、再生皮類
可代替真皮製成封面,且有比真皮品種多、色澤鮮艷、外觀漂亮、價格便宜的特點。
12、金屬與紙張復合類
這種材料表面顏色莊重大方、高雅美觀,既可用於古樸書籍封面,也可用於現代各種較高檔精裝書刊本冊的封面。
13、UV上光類
近年用UV印刷圖文和上光的封面逐漸增多,可用於各種封面裝幀,其加工方便、效果好。
14、紙張、卡紙類
紙張是最為普通的封面材料,常用的紙張封面為80~200g/m2,但不適於精裝封面。卡紙(250~400g/m2)封面的使用在近幾年極為普通。
⑺ 精裝書皮那種硬邦邦的材質是什麼
塑料。。。
⑻ 平裝書和精裝書有什麼差別
精裝書在保護性能上是優於平裝的,也就是更能保護書本,外觀也更精美或者具有創意。現在大部分精裝書都是硬紙板的,或者是塑料等同樣具有堅固性的材料。書內的紙質也許也會略有不同。 精裝書就是包裝和性能更考究,平裝就是普通的,書的內容和平裝的是一樣。
⑼ 有誰知道 圓背精裝書的手工裝訂 方法
精裝工藝
精裝是現代書籍的主要裝幀形式之一,是書刊裝訂加工中比較精緻的裝幀方法,裝幀工
藝復雜。精裝一般以紙板作為書殼,其面層用紙、布、麻絲、漆布等材料,經裝飾加工,燙
印上彩色文字或圖案後做成硬質封面。書芯經加工後,書背成為圓弧形或平直形。硬質封面
和書芯兩者營合,構成造型美觀,挺括堅實,翻閱方便的精裝書籍。
精裝工藝是指折頁、配頁、訂書、切書以後對書芯及書籍的外形進行加工的工藝,主要
有書芯加工、書殼製作及上書殼三大工藝過程。其主要工藝流程如圖6-1:
圖6-1精裝工藝流程圖
精裝書籍的加工一般用機械來完成,除用各種單機外,還有精裝書芯加工聯動線及效率
較高的精裝聯動線。對於規格、用料特殊,印數很少的精裝書籍,仍用手工來完成。
第一節 精裝書籍的形式
精裝書籍的形式常以書芯書背加工的形狀、書殼的外形及結構、書芯與書殼套合的形式
進行分類。
一、書芯書背的形狀
書芯書背的形狀分為圓背有脊、圓背無脊和方背(或稱平背)三種。
書籍的前封和後封與書背的連接處稱為書脊。平裝書刊的書脊不高出書芯平面,而精裝
書刊的書脊一般要高出書芯的平面。書脊分為真脊和假脊。真脊是利用書背上下兩邊變形的
弧度高出書芯平面;假脊則是利用紙板鑲在書背後形成的書脊,書脊的脊高等於封面紙板的
厚度。
方背書芯。是指書芯的書背平直方正。書背不突出,與平裝書刊的書背基本相似。書背
與書芯上下環襯互成直角,如圖6-2a中的1所示。由於精裝書芯是用鎖線訂訂連,每一個書
帖的訂口折縫裡面都用線串過,因此,書芯背脊比書帖其它部分要厚一些,書籍的帖數越多
,書脊背與書芯其它部分厚度的差別也越大。所以方背書芯的形式一般只用於厚度約為20mm
的精裝書籍。
圓背有脊書芯。圓背有脊又稱圓背真脊書芯。書芯背部呈圓弧形,書脊高起有脊壟,堅
圖6-2精裝書芯書背的形狀
a-精裝書芯書背的形狀 b-套合後精裝書背的形狀
1-方背 2-圓背無脊 3-圓背有脊
硬挺實,如圖6-2a中的3所示。這種書背的形式適合於裝訂較厚的書籍,裝上書殼後有明顯
的書槽,翻閱方便。目前我國的精裝書籍多採用這種圓背有脊的加工形式。
圓背無脊書芯。圓背無脊書芯又稱圓背假脊,如圖6-2a中2所示。書芯背部呈圓弧形,書
背與書芯的厚度相同,堅實挺括,但沒有書脊。這種形式的書芯,一般常與軟質書殼或塑料
壓制而成的書殼相配套。
二、書殼形式
1.方角、圓角、包角書殼。將書殼紙板前口兩角切成圓形的為圓角書殼;不切圓角、切口邊互相垂直的為方角書殼,方角書殼加工方便,但易損壞;圓角書殼加工較麻煩,但使用明
角不易損壞。包角書殼則是在書殼的前口兩角上包上皮革或織品,紙面書殼多用包角,用織
品包上書角可以延長書籍的使用壽命。
2.整面書殼和接面書殼。用一整塊表面材料糊制的書殼為整面書殼。表面材料不是一整塊,而是封面和封底用一種材料,書腰用另一種材料拼粘的書殼為接面書殼。
3.塑料壓制封面。即活絡套書殼。書殼的形式如圖6-3a、b、c所示。
圖6-3 書殼形式示意圖
a-整面書殼 b-接面書殼 c-包角書殼
三、書殼套合形式
書芯與書殼套合的形式有如下幾種:
1.方背書芯套合形式。方背書芯套合的形式分為兩種,第一種為方背假裝,即用與書芯厚度加上兩塊封面紙板厚度相同的中徑紙板鑲在書背後形成書脊的形式。第二種是方背平脊和方
脊,即按書芯的厚度糊上中徑紙板,套合時壓出階梯的形式稱為方脊,不壓出階梯的形式稱
為平脊。如圖6-4a所示。
2.圓背書籍套合形式.圓背書藉套合形式分為柔背裝、硬背裝和腔背裝,如圖6-4b所示。
柔背裝。套合時將書殼中徑紙和書芯的書背卡紙直接粘連。這種套合形式易於開合,便於閱
讀,隨著翻閱次數的增加,書背上燙印的文字容易脫落,影響書籍的外觀質量。
圖6-4 精裝書的套合形式
a-方背 1-方背假脊 2-方背平脊 3-方背方脊
b-圓背
1-柔背 2-硬背 3-腔背
硬背裝。套合時將書殼中經部分粘上硬質紙板後再與書芯後背紙直接粘連,這種形式雖然可
以保持書背上燙印文字的耐久效果,但由於書背被中徑紙板固定,翻閱時不易攤平。
腔背裝。將書背脊部與書封殼中縫相連接,再利用環襯的作用將書冊套合牢固。這種套合形
式即方便閱讀又不影響燙印效果,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精裝書套合形式。
參考資料:http://www.bisenet.com/CGI-BIN/documentdb/showtech.asp?id=1565
⑽ 請問精裝書怎麼包書皮
不包,直接買大小適合的透明塑料書封皮即可。又方便又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