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格律詩呢外套

格律詩呢外套

發布時間:2022-01-04 08:37:49

A. 格律詩和古體詩的區別

古風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按照現在的影視,動漫來定義的話,穿件古裝,吟誦一些古里古氣的句子,便自稱古風作品,好像也沒什麼不行。但是嚴格意義上的古風詩詞並不是這樣。

中國古詩詞大家普遍熟悉的是唐朝出現的格律詩,唐人自己命名為「今體詩」,宋人在總結前朝詩歌時叫作「近體詩」,這個稱呼沿用至今。那麼在格律產生之前的那些沒有嚴格平仄韻律對仗的詩就統稱為「古體詩」,這就是詩中嚴格意義上的「古風」。

並不是唐之後所有詩人都寫近體詩,一直到現代詩的出現,這中間任何一個朝代,「古風」作品都在數量上遠超「近體詩」,因為近體詩格律要求太嚴,而古風相對靈活,能更隨意地表現詩人的寫作意圖。像詩仙李白的歌行體各種古風的水平就遠超自己的格律詩,而詩聖杜甫在律詩的成就就遠高於自己的古風作品。這個是由詩人本身的個性所決定的。

首先講一下古風和格律詩的區別。


B. 格律詩的禁忌有哪些

在談格律詩之前,首先簡略說說詩的分類及其特點。一般認為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有五言古詩、七言古詩、樂府等,多指我國唐朝以前的詩,還沒形成嚴格的格律,相對比較自由。到了唐朝,逐漸形成比較完備和相對固定的格式,稱為格律詩。近體詩就是格律詩,它在句數字數、平仄聲調、句尾押韻、字句對仗等方面都有比較固定的格式和相對嚴格的要求。現代有人把不入律的五言詩、七言詩、民歌、山歌、散文詩等歸類為現代自由體詩(或新詩),以區別格律詩(近體詩)。這是個好主意,未嘗不可。
現在談談近體詩(格律詩)。近體詩有五言、七言,律詩、絕句,合分成四種:五言律詩(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個字;七言律詩(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個字;五言絕句(五絕),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七言絕句(七絕),每首四句,每句七個字。近體詩的平仄格式,按照每首詩首句的第二個字和尾字之平仄聲調可分為四種格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和仄起仄收式。附錄列出了七言絕句(七絕)的四種格式供參考。嚴格按格律寫的是正格詩,也有適當變通的變格詩。變通的原則一般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詩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變通,笫二、四、六字平仄需正格。不過,「一三五不論」有前提,就是不能出現「孤平」或「三平腳」,否則就是「犯忌」。所謂「孤平」,是指除了韻腳的平聲字外,詩句中只有一個平聲字。也就是說,除格式規定必須用平聲字的韻腳外,需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平聲字,連同規定格式的平聲韻腳字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平聲字。所謂「三平腳」,是指詩句末尾連用三個平聲字。那麼,什麼是平聲、仄聲呢?漢字有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第一、二聲是平聲,第三、四聲是仄聲。有些人受方言影響說普通話不標准,平仄發聲可能出現差錯。當平仄拿不準時可查漢語字典。近體詩還有押韻的要求。押韻是指偶數句的末位字和首句末位為平聲的末位字的韻母應相同或相近(可通押者)。規定要押平聲韻,一韻到底,韻字不重復。古韻最先有206個,後歸納成106個,現用普通話辨韻可合並成14韻甚至12韻。韻母可參閱漢語拼音方案的韻母表。近體詩的律詩(五律、七律)還要求對仗(對偶),就是要求部分相連的兩句中,它們的詞性、詞義或語法結構要互相對偶,形成詩的整齊美,增強詩的感染力。律詩一般要求中間兩聯(即第二、第三聯)對仗,首聯和尾聯任意。絕句詩可不用對仗。此外,還要求詩不「合掌」,即上、下兩句不要同義或基本同義,合掌也屬犯忌。
近體詩是由前人創作、循序漸進、約定俗成、逐步定格的格律詩。由於它除內容外,還講究平仄、押韻、對仗等,念起來抑揚頓挫,具有文學美感和思想感染力,因而為人們普遍接受、喜愛和採用。它是中華文化的珍品,詩中奇葩。
學寫格律詩有一定的難度。不過,下點功夫,掌握它的基本格律和要求,就可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寫出正格或變格的近體詩。初學者可先學寫絕句詩,絕句是從律詩的八句中截其四句而成,因而它的句數較少,押韻字也就少,又不要求對仗。可按填詞譜曲的方式寫格律詩,思路是:有了詩的靈感時,先寫出初稿並標出每個字的平仄聲調,然後對照格律詩的四種平仄格式,看與哪一種格式最為接近。這里首先要對照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因為這些字是不能變格的。初步選定一種格式後,調整那些不合平仄的字詞,譬如可用相合的同義字詞替換或字詞前後對調,看是否入格。押韻方面可先初選某句腳的一個字韻,然後考慮選配其它押韻字。必要時可在字典里搜索相同韻母的字,從中找出可用的韻字。經過反復摸索、推敲,就會有所收獲。能寫出正格詩最好,寫不成正格就用變格亦可。但變格詩寫完後,要注意檢查有無「孤平」或「三平腳」等犯忌。掌握了絕句詩後,進一步可學寫律詩。再進一步可學寫詞和楹聯(對聯)。初寫格律詩難免會犯錯或犯忌,這不要緊,可反復修改,逐步改正。一首好詩主要決定於它的中心內容,然後才是形式。只要詩的意境深遠、形象、含蓄,字句優美、生動、精煉,不管它是不是格律詩,是正格詩還是變格詩,也不論它是高雅的還是通俗的,都不失為好詩。誠然,若能寫成格律詩,可能更完美、更動人、更感人,為人們喜聞樂見和廣泛傳頌。
有的人說格律詩難學,或不想學,或不想受格律的約束。這沒關系。因為寫不寫詩、寫什麼類型的詩,完全是自已決定的事。不想寫格律詩,盡可以寫自由體的七言詩、五言詩等,但你不要冠以「七律」、「七絕」或「五律」、「五絕」的字樣。否則,難免有人會說你不懂格律詩或不入律、犯錯、犯忌等。不過有的可標為「古體詩」。還有人說,不妨來做做現代格律詩,這倒有點新意和創意。能創作出高明的、好學易寫的現代格律有多好呀。但不知是什麼樣的現代格律?若有人也不想受你現代格律的約束,又該怎麼辦呢?所以如不願寫或不會寫近體格律詩,就寫寫現代自由體詩吧,不會有人用格律詩去套你或約束你。

附錄:七言絕句(七絕)的四種格式-----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 現代人要怎樣寫格律詩

1、分清漢字的平仄:

在現代漢語中,一二聲歸為平聲,三四聲歸為仄聲。因為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發音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不需要強調古音,用現代漢語的平仄即可。

(3)格律詩呢外套擴展閱讀:

格律詩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

這種古老和傳統的詩體,結構嚴謹,字數、行數、平仄或輕重音、用韻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數是一定的。如,律詩一般講究平仄和押韻、押韻和對仗。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格律詩。如中國的近體詩(絕句、律詩)、西方的十四行詩、五行打油詩、四行詩、西班牙的八行詩、義大利的三行詩以及日本俳句等。

D. 格律詩拗救的方法~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詩中如果多用拗句,就變 成了古風式的律詩(見下文)。上文所敘述的那種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拗句之一種, 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樣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現在再談 幾種拗句:它在律詩中也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後面還 必須用"救"。所謂"救",就是補償。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 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成經常)在適當的位置上補償一個平聲。 下面的三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a )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 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自救。
(b )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 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這是對句相救。
(c )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沒有用仄聲,只是第三字用了仄聲。七言則是第五字用了仄聲。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和(a )(b )的嚴格性稍有不同。
詩人們在運用(a )的同時,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這樣既構成本句自救,又構成對句相救。現在試舉出幾個例子。並加以說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該平而用仄,"無"字平聲, 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類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無拗救關系.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31].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參看上文)。第三句"幾"字仄聲拗,第四句"秋"字平聲救。這 是(c )類。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三句"不"字仄聲拗,第四句"吹"字平聲救。這是(b )類。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風"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這是(a )(c )兩類相結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宋]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 "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這是(a )(c )兩類的結合。
夜泊水村 陸游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記取江湖泊船處,卧聞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萬"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無"字既是本 句自救,又是對句相救。這是(a )(b )兩類的結合。
由此看來,律詩一般總是合律的。有些律詩看來好像不合律,其 實是用了拗救,仍舊合律。這種拗救的作法,以唐詩為較常見。宋代 以後,講究音律的詩人如蘇軾、陸游等仍舊精於此道。我們今天當然 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對於唐宋律詩的了解,是有幫 助的。
(七)所謂"一三五不論"
關於律詩的平仄,相傳有這樣一個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 分明。"這是指七律(包括七絕)來說的。意思是說,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詩來說,那就應該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這個口訣對於初學律詩的人是有用的,因為它是簡單明了的。但 是,它分析問題是頁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誤解。這個影響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適當的批評.
先說"一三五不論"這句話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論,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論,否則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論;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論。以上講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在一定情況下不能不論。至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況下,更是以"論"為原則了。
總之,七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三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只能有兩 個字不論。五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兩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只能有一 個字不論。"一三五不論"的話是不對的。
再說"二四六分明"這句話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對的,七言第二四兩字"分明"是對的,至於五言第四字、七言第 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來看,第六字 並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這個格式也可以換成"仄仄 平仄仄",只須在對句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就是了。七言由此類推。 "二四六分明"的話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E. 朗誦格律詩需要注意什麼

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那麼,朗誦格律詩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怎麼去誦讀更好呢?
1、朗誦格律詩要注意詞義,不能把詩句的意思割裂

詩歌的節奏很鮮明。節奏也叫節拍,每一節拍也叫一個音步或稱為語節。朗誦格律詩要注意節奏的整齊、勻稱。格律詩每一詩行的字數相等,節拍也相同。如《憫農》、《鹿柴》詩等。劃分節拍時,要照顧到詞義,不能割裂詩句的意思。有的人把五言詩一律朗誦為「二二一」格式,把七言詩一律朗誦成「二二二一」格式,這樣是不妥當的。朗誦格律詩一要好表達,二要讓人聽得懂,讓人容易理解內容。如果不顧詩旬意思、內容,機械她劃分節奏,往往會造成混亂,聽了使人莫明其妙,失去了朗誦的意義。

以五言詩為例:朗誦五言詩如果將其劃為三個語節,即「二二一」格式,也是可以的。但就詞義和詩句意思,內容來說,將其劃分為「二三」格式更為合理些。如假若將「返影入深林」處理為「返影/入深/林」。「粒粒皆辛苦」處理為「粒粒/皆辛/苦」。這樣一來,容易給人以隔斷感,特別是「入深林」「皆辛苦」這類句子,把「深林」、「辛苦」隔斷,詩意不清,詩味也嫌不足。如果將五言詩劃分為兩個語節,即「二三」格式,如「返影/入深林/」;「粒粒/皆辛苦/」那麼,在朗誦時有利於對各個詩句的具體而靈活的處理,能夠增強詩味,可以更好地體味詩情,展現詩的意境。

2、朗誦格律詩要發揮想像,進入詩的意境

發揮豐富的想像,想像出詩中的一切情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朗誦好詩歌。特別是朗誦格律詩,更需要從意境著眼,因境抒情。

例如:宋代詩人陸游的《游山西村》這首詩,它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奠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豐收年景,家家戶戶殺雞宰豬,熱情款待客人,反映了田園生活的喜悅。「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重重山,一道道水。山水環繞,使人誤以為是沒有路可走了,突然眼前又出現了柳暗花明的村落,怎不令人驚喜啊!

經過分析、想像,把朗誦者也化人詩的畫面中去——純朴的農家生活,優美而熱鬧的農村景象。朗誦起來就能自如地運用語調的變化,繪聲繪色地傳達出該詩的詩情畫意

F. 淺談格律詩中,什麼是擠韻,撞韻和連韻

大家都知道格律詩很美。一是視覺美,每句字數相等。二是節奏美,按平仄而寫。三是韻律美,按規定押韻。

它必須具備兩大因素:一.意境 二.格律(在五言律詩或七言律中,頷聯和頸聯還必須對仗。在絕句中可對可不對仗)兩大因素缺一不可,不然就是打油詩或順口溜。

如果把意境比作一首詩的靈魂,那麼格律就是它的身軀。

格律包括平仄和押韻,押韻有很多禁忌,忌復韻、出韻、倒韻等等。我這次只是簡單講什麼是擠韻,什麼是撞韻,什麼又是連韻,與大家共同學習。

擠韻:顧名思義,就是在一首詩中不是韻腳的地方,也出現了和韻腳相同的字。擠韻又稱犯韻或冒韻。

如王安石的七絕《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第二句「鍾山」和韻腳「山」,這種現象就叫擠韻。而且白腳(指不押韻的句末字)「岸」是韻腳「間」、「山」、「還」的仄聲,這種現象又叫撞韻。

這首詩雖然擠韻又撞韻,但卻是千古名詩。由於作者具有高深的文字駕馭能力,對整首詩沒有影響。但是像我們初學者寫格律詩時,盡量要避免。

什麼是撞韻?撞韻就是指不是韻腳的字(也叫白腳),是韻腳的仄聲字。如:韓愈的《初春小雨》,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這首詩中韻腳是:山、船、天,白腳「散」是它們的仄聲。這樣就是撞韻。

還有我自己寫的這首七絕,由於忽略,也撞韻了。

《漁翁釣秋》珍妮

風催枯葉歸根去,

雁過西山落日留。

水面紅霞飛錦綉,

漁翁獨釣一江秋。

這首詩中「綉」是韻腳「留」和「秋」,同韻母的仄聲字,所以是撞韻了。以後寫詩時,我會注意的,這種現象不會再發生了。

什麼是連韻呢?在一首詩中,接連押同音字韻,就是連韻。隔行押還是允許的。

G. 格律詩是出自哪裡呢我忘記了,詳細點

出自班固《詠史》格律詩是在字數、韻腳、聲調、對仗各方面都有許多講究的詩。它規定詩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講平仄,嚴格壓韻,而且律詩的中兩聯要對仗等。它是根據漢語一字一音,音講聲調的特點和詩歌對音樂美、形式美、精煉美的特殊要求而產生的,所以具有相當強的生命力而流轉不息。
格律詩對聲律的要求極為嚴格。聲律包括壓韻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說:「因律詩要講平仄,不講平仄,即非律詩。」(《給陳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詩分為絕句和律詩,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詩還有排律。那種以為絕句就是律詩的分割的觀點應該說是不正確的,絕句產生在律詩之前,絕句產生的時候格律詩還沒有完全定型,故而還有不合律的古絕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詩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體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詩的中間兩聯一定要對仗。韻腳方面格律詩多以平韻為主,起首一句可壓韻也可不壓韻,其他的單句尾字講究平仄,一定要與韻腳的平仄相反。那麼最難的,應該就是句中字的平仄問題了。
這里,我們簡單地說一下格律詩的創作規則。關於格律詩的創作,王永義先生編了個歌謠,可供參考:
格律不難記,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為平仄平。
上下句要對,鄰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連同。
七絕重一遍,七律也就成。雙末押平韻,單末多仄聲。
七言去兩字,五言不費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體意思是:近體詩的格律不難記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應該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與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對立,鄰句,就是第一聯的末句和第二聯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個字一定要防止出現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鄰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個字應防止全平或全仄。確定了絕句格律的步驟,再重復一遍就成了律詩的格律。律詩雙句末一字都是平聲,押一個韻,單句末一字多數是仄聲。七言詩的格律去掉前面兩個字,注意,此時第四字應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詩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詩是平起還是仄起,是平收還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該句末一字。

H. 格律詩為什麼要用平聲韻

關於格律詩押韻為何要用平聲韻的問題,前賢今人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大都語焉不詳,或只說只能用平聲韻,不宜仄聲韻;或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現在你即使到網路上去找,也不一定就能度出一個所以然來。
這其實是由聲音作用於聽覺而產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需要決定的。格律詩之所以要押韻,是因為要產生一種循環往復的韻律美(聽覺美),人們發出的聲音是有清濁之分的,平聲為清,仄聲為濁。清聲高昂,音調悠揚;濁聲短促,音調沉悶。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發現了也可以說是捕捉到了聲音的這一特性,於是就由不自覺地到自覺地運用起來,並最終約定俗成。
為什麼要用平聲韻而不用仄聲韻呢?

記得當年我讀大學時,教古漢語的老師(我這位老師是業余研究易經的,平時說話做事都顯出一種神秘氣)講到這個環節時,「沙,沙,沙!」龍飛鳳舞地在黑板上寫下幾組人名:
項羽 劉邦
劉備 孫權
蔣介石 毛澤東
要大家仔細玩味這幾組人名在音韻上的特徵。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大眼瞪小眼,搞不清這位老師什麼意思?我暫時休息幾分鍾,你們大家也可以玩一玩,猜一猜,看從這幾組人名能看出什麼端倪來?
然後這位老師出語驚人:取人名最好用平聲字,尤其是男子,成功的領袖人物非平聲的人名莫屬!因此男子取名字時,即使不能全部為平聲(因為姓氏的平仄是由不得你選擇的),最少也要最後一個字為平聲。
項羽(仄仄) 劉邦(平平)
劉備(平仄) 孫權(平平)
蔣介石(仄仄仄) 毛澤東(平平平)
這幾組競爭對手間,所有的仄聲者都落敗了,所有的平聲者都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這說明了什麼呢?
這說明以平聲作人名時,發音高吭響亮,餘音悠揚,其親和力感召力更強,更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好感,因此也就更適合於做領袖。
然後,老師依次說出了當代中國幾個領袖人的名字(此處因故刪除部分文字)。
這還不出奇,出奇的是後來出現的幾位領導人,無一例外地符合他所講的這一特徵。現在我迫切想要知道的,是不知什麼時候能夠打破這一鐵律?

I. 律詩與古體詩的區別

古詩分類-古體詩-樂府-律詩-絕句

《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古體和近體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准。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

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的官署名稱,後來成為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樂府。魏晉和唐 代以及其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稱樂府或擬樂府。例如《敕勒歌》《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夢游天姥吟留別》都是樂府詩。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不再配音樂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後來又產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生於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後,詞產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採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都是近體詩的形式。

近體詩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

律詩共有八句,一、二兩句為首聯,三、四兩句為頷聯,五、六兩句為頸聯、七、八兩句為尾聯。
絕句又叫"截句"。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則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

J. 現代詩很適合當今文化,為何還要推崇以前的格律詩呢

中國的詩詞文化非常繁盛,不僅種類多種多樣,而且從古至今一脈相傳,即使在各種的流變下,也依然能看到曾經的影子。中華文化可以在泱泱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得以流傳和保存,詩詞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見證。從古代的古體詩格律詩,打油詩等等游戲文字的屍體,到後來現代詩的發展演變,印象派,朦朧派荒誕色彩的引入等等,都為詩歌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即便是詩歌文化繁盛的現在,人們依然沒有忘記最古代的格律詩,我們現在學習詩體的時候,也仍然會把格律詩的寫作當成重要的內容之一。

也就是說,現代的文化,不管通過現代詩,還是通過以前的詩,都可以很好的展現出來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受,大眾也並不應該以現代詩只能寫現代,古代詩只能寫古代,這樣刻板的思想而去區分不同詩體對於創作的意義。

與格律詩呢外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外套內搭什麼顏色好看嗎 瀏覽:526
北緯30度外套 瀏覽:630
劉亦菲風衣楊洋 瀏覽:501
怎麼裝褲子暗拉鏈視頻 瀏覽:3
褲子如何卷收納 瀏覽:646
秋冬怎麼選帽子 瀏覽:899
織蝴蝶結寶寶圍巾怎麼織 瀏覽:658
懷孕三個月褲子穿緊了會怎麼樣 瀏覽:42
今年流行什麼呢子男裝 瀏覽:938
韓國童裝品牌連鎖加盟 瀏覽:510
棒球外套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514
少年派精英學校校服 瀏覽:158
為什麼洗衣機皮帶老掉 瀏覽:774
防水絨衣染上顏色怎麼辦 瀏覽:211
男灰色呢子大衣搭配什麼顏色圍巾 瀏覽:898
制服的領帶怎麼打 瀏覽:874
穿花襯衫怎麼搭配 瀏覽:727
男童套頭配色衣編織款式 瀏覽:94
男裝貂皮風衣 瀏覽:582
穿睡衣取快遞沒拿身份證被攔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