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旗袍 舞蹈
有一個爵士舞,叫《蒂恩貓舞》,你去看看吧。
㈡ 生活旗袍和舞台旗袍的區別
舞台表演旗袍,以2007年央視春晚舞蹈《小城雨巷》為例,演出服裝以旗袍為樣本,進行了大膽的舞台藝術創作,演繹了旗袍做舞蹈服裝的神話,是一次成功創作的範例。《小城雨巷》的演員在舞台上動作誇張,輕盈、自如,顯現出舞蹈藝術的韻味。雖然面料飄逸,下擺兩側開的高衩,袖子的改變,卻沒有失去原有的風格,整體還是旗袍結構,再結合嫵媚的設計,燈光運用,舞台背景襯托,將小城在雨中的情絲表現的淋漓盡致。因此,隨著旗袍款式和作用不斷變化,舞台上的旗袍也隨之有了明顯的改進,很多舞台藝術中的旗袍經過設計者再次藝術創作,更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和新的視覺效果,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性典型代表。
而生活中的旗袍則更偏向大眾化
㈢ 鄧麗君的'小城故事'歌詞
《小城故事》
演唱:鄧麗君
填詞:庄奴
譜曲:翁清溪
編曲:翁清溪,顧嘉輝
音樂風格:流行
歌曲語言:普通話
小城故事多
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
收獲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
聽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這里已包括
談的談說的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做客
談的談說的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做客
(3)旗袍舞小城故事擴展閱讀
《小城故事》是鄧麗君為電影《小城故事》演唱的電影主題曲。歌曲由庄奴填詞,翁清溪譜曲。收錄在1979年發行的鄧麗君專輯《島國之情歌第六集——小城故事》中。
歌曲於1979年4月14日至4月29日間成為香港商業電台中文歌曲擂台陣三周冠軍歌曲。
創作背景:
1979年,導演李行把鍾鎮濤、林鳳嬌帶到台灣鹿港三義這個木雕聞名的小鎮來拍攝電影《小城故事》,想為這部電影配上主題曲,於是找到翁清溪負責主題曲的配樂,作詞人庄奴寫下歌詞。
導演在選擇歌曲演唱者的過程中並不順利,一些歌手因為旋律過於簡單平緩,難以唱好而放棄演唱。最終作曲人翁清溪向導演推薦鄧麗君演唱,並說鄧麗君是頭牌(歌星),錯不了。最終鄧麗君被曲作者的誠意打動,答應演唱。果然,鄧麗君不負厚望,將這首曲調平常的歌曲唱得充滿魅力。
㈣ 女生跳的歌伴舞
小城故事,穿上旗袍,拿著扇子,很有韻味,動作可以自己想,反正兩個小時就能搞定,很簡單
㈤ 那個女生的獨舞 可以穿旗袍的風格~
旗袍的...胭脂扣...很出名...或者你可以選一段《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舞蹈...
要不行...小城雨巷?
幾個拉丁舞...以老上海為背景的也是旗袍...像《別》《經過》等等...
㈥ 今年春晚節目單
小品、魔術、演出、唱歌等等
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是中央電視台承辦的國家項目,與奧運會開幕式等同。
1983年,央視第一次辦春晚的時候這場晚會一開始連名字都沒取,眼看著離節目上演還有10天(1983年2月2日前後),才有了「春節聯歡晚會」六個字。
節目不僅牢固確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電視台衍生出系列類似的節目,如《綜藝大觀》、《正大綜藝》、《曲苑雜壇》、春節戲曲晚會、春節歌舞晚會以及國慶、五一、中秋、元旦等各種節日綜藝晚會。
㈦ 杜若溪穿旗袍裹出曲線凹凸感迷人,你喜歡她的著裝嗎
是非常喜歡的,因為她穿的衣服都是很漂亮的,她這個人也是比較有氣質的,她的時尚品位還是很不錯的。
㈧ 小城故事廣場傘舞怎麼樣排隊形二十人以上怎麼排
1.滿天星:每排五人,四排,前後插空站
2.兩排:前十後十,可以對齊可以插空
3.一排:從高到矮,或者高的在中間,越邊越矮
4.三角形:每排分別1/2/4/6/7
5.分組:兩組各3-4人,分別在舞台上場門前區和下場門後區,中間兩排,每排6-7人,斜排
6.兩圈:內8外12
…
有很多種啊,隨便畫一下,供參考:
㈨ 蘇小明演唱小城故事
㈩ 電視劇《不如跳舞》里的歌曲《小城故事》
舞曲小城故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