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領圍
領圍是指頸部的圓周長度(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脖子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當布尺繞頸部一圈後,需要留一根食指尖可伸進去的寬度。從側面看,布尺會從頸部後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傾斜,並非是水平著繞一圈。
2、胸圍
旗袍的胸圍測量並非廣義上的胸圍尺寸。由於旗袍完美修飾身條,旗袍胸部的測量包括五個尺寸:胸圍、胸距、正面胸高、後肩寬、後背寬。
胸圍測量:穿著內衣,然後將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繞過腋下,然後圍成一圈。值得注意的是,它與日常內衣尺寸有所區別。
胸距測量:穿著內衣,測量左右兩側胸部最高點間的距離。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的距離。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通過後頸的骨頭,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這時,布尺不會成直線,稍微有些富餘的弧度。
後背寬測量:布尺置於後背,測量左右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3、腰圍
旗袍腰圍的測量其實是指腰部尺寸的測量,包括兩個尺寸,腰圍和腹圍。
腰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腹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用布尺從胯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布尺通常位於臀部上方。
4、臀圍
臀圍測量: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通過臀骨,圍繞一圈。布尺處於臀部最豐滿之處。
5、衣長
衣長的選擇通常與身高有關。挑選及膝裙時,裙尾若在膝蓋以上,但又不能太短。或者裙尾完全遮住膝蓋,但必須在小腿肚以上才好看。所以需要測量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挑選長款旗袍時,旗袍裙尾要在小腿肚以下,否則會顯小腿粗,太長又會顯得拖沓。
所以需要正面腰到腳踝的長度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腳踝的長度。穿著高跟鞋,裙尾也不及腳背,才是完美的長度。
(1)旗袍測量圖片擴展閱讀:
1、開襟方式
中國袍服從商、周開始就習慣使用開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種多樣,包括單襟、雙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長襟、如意襟、大圓襟、雙圓襟等。在製作旗袍上,雙襟比單襟復雜,雙襟旗袍在視覺上更顯美觀、高貴。
2、袖型變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型、窄袖型、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等。袖型的花樣常隨潮流而變化,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這些都體現了女性對美的孜孜以求。
2. 做旗袍要測量那些數據,怎樣測量
做旗袍,需要測量身高.肩寬.胸圍,下胸圍,腰圍和臀圍。
因為旗袍,是非常貼身又不會有太大彈性的衣料。所以需要非常准確和全面的數據,才能做出最合身的!
3. 後中長指衣服的長度么謝謝!
後中長是指後片領到下擺的長度,不包括衣領。和衣服的長度還是有所區別的。
衣服的長度是頸肩點至下擺的長度。
衣長的量取:
後領頸窩點(找到後領中點,兩邊是一個弧形往上翹,到最高點為頸窩點),領子與衣服接縫處垂直向下,到衣服下擺處。有些衣服下擺不是平行的,取最長的下擺做水平直線,領子與衣服接縫處垂直向下,到衣服下擺平行線的距離。
(3)旗袍測量圖片擴展閱讀:
衣服的測量方式:
1、胸圍:穿著塑身文胸測量時繞胸部最高點一圈的尺寸,圍度應保持水平。
2、腰圍:腰最細部分的圍度,褲腰稍上處。
3、臀圍:繞上臀最豐滿處一圈的尺寸。
4、臂長:肩頂點往下到手腕部位的垂直長度,若是五分袖則測量到肘部。
5、肩寬:通過後頸背測量的距離,也可從頸肩點往兩側量起,然後數據相加。
6、衣長:從頸肩點過胸點到腳下的距離,穿鞋後身高。
7、頸圍:繞頸部中間偏下的部位一圈的圍度,尺寸以稍松動為宜。
8、上胸圍:從腋下繞胸一圈,從胸部開始膨脹之處測量胸圍。
9、胸高:從頸肩點到胸最高點的距離,測量時保持皮尺垂直。
10、下胸圍:繞乳房底邊一圈的尺寸。
11、臂圍:繞臂部最寬最豐滿處一圈的尺寸。
12、袖籠:腋窩朝肩膀方向一圈的尺寸,不要量得太緊,以免穿不進去。
13)腕圍:手腕部腕骨部位繞一圈的尺寸,圍度適當放鬆。
4. 齊地婚紗的尺寸測量方法
不論任何款式的婚紗,三圍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身高和鞋跟高,還有就是胸間距、胸高度等和「胸」有關的的數據。單純的4、6、8碼的現貨購買是無法讓新娘穿上真正的合體的婚紗的。
該尺碼測量方法也適用於:女士禮服、伴娘裝、旗袍的尺碼測量。
測量標准 胸上圍:由腋下繞胸一圈尺寸,從胸部開始膨脹之處測量圍度。
胸高度:從肩部最高點到乳點的距離,測量時保持皮尺垂直。
胸下圍:繞乳房底邊一圈的尺寸。
胸距:兩個乳點之間的距離。
髖圍:繞盆骨一圈的尺寸。
臀圍:繞臀部最寬最豐滿處一圈的尺寸。
袖口圍:肩骨最高點到腋窩圍繞一圈的尺寸,圍度適當放鬆。
腕圍:手腕部腕骨部位圍繞一圈的尺寸,圍度適當放鬆。
裙身長:從頸部鎖骨凹陷處過乳點,到地面的距離(穿鞋後的身高)。
具體的測量還要根據所訂婚紗的款式來決定,並不是上面每一個數據都必須要測量。比如,抹胸婚紗就不需要測量肩寬,臂圍等。頸圍只適用於帶高領的婚紗。
5. 旗袍袖子制圖需要測量那些部位的尺寸
旗袍制圖需要測量衣長、胸高、胸距離、胸圍、小腰圍、前腰長、後腰長、後左右肩腰、前左右肩腰、中腰長、中腰圍、下腰長、臀圍、衩高、肩寬、後平、前平、袖長、袖口、抬肩、領長、領高、和後摺中心 這些數據
其中旗袍袖子制圖:
旗袍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量至手腕,(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長)。
旗袍袖口圍:短袖:量手臂圍一周;長袖:量手腕圍一周(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圍)
6. 定做旗袍怎樣量尺寸
傳統純手工定製的旗袍需要測量全身36處的尺寸,而現代手工定製旗袍則相對簡化了,但也需要量出至少16個重要部位的尺寸才可將旗袍做的完全貼身。
一、定製旗袍尺寸測量方法:
1、身高(代表旗袍的「號」):從頭頂部垂直到腳後跟的距離。
2、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胸部最高點)到旗袍末端的距離。
3、套裝旗袍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套裝旗袍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5、旗袍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一般在3~5cm之間);
6、旗袍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7、旗袍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8、旗袍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9、旗袍胸圍: 在襯衫外沿腋下,通過胸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這是緊胸圍尺寸,還應按品種要求加放所需松度。
10、旗袍總肩寬:由左肩外端經後脖根量至右肩外端,(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肩寬尺寸)。
11、旗袍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量至手腕,(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長)。
12、旗袍袖口圍:短袖款式:量手臂圍一周,長袖款式:量手腕圍一周(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圍)。
13、旗袍腰節:由前身左側脖根處(肩領點)通過胸部最高處量至腰間最細處。
14、旗袍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5、旗袍腰圍:在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並按款式要求放出松度。
16、旗袍臀圍:沿臀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並按要求放出松度。
二、定製旗袍尺寸測量小貼士:
1.測量時最好穿緊身內衣
2.測量時保持自然放鬆,端正的姿態
3.測量"圍度"時保持皮尺水平,松緊適當,不易過松,也不易過緊
4.如自己無法測量准確,可下載以上需測量的部位,去裁縫店請專業裁縫幫忙測量。
7. 導線測量工作在測量實習中起什麼作用
無論測定還是測設,其本質都是定位,定出各特徵點的空間位置,即三維坐標(X,Y,H)。現代某些測量技術(如GPS測量等)可以直接測出三維坐標,但在傳統的測量中,高程 H 可通過測量高差求出,而平面坐標(X,Y)無法直接測得,它們只能通過測量距離和角度根據計算間接求得。因此高差、角度和距離是確定地面點位的三個基本要素;高程測量、角度測量和距離測量是測量的三項基本工作;水準儀、經緯儀和測距儀(或鋼尺)是測量的常規儀器■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量邊、測角和連接測量。踏勘選點前,應先收集測區原有地形圖和已有控制點資料,並在圖上規劃導線的布設方案,然後到實地落實各點點位並建立標志。如測區無地形圖資料,則需詳細踏勘現場,合理地選定導線點的位置。導線的選點原則:既要便於導線本身的測量,又要便於測圖和施工,並保證滿足各項技術要求。(1) 相鄰導線點間通視良好,以便於測角和量距。(2) 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處。(3) 視野開闊,便於施測碎部。■導線邊長可用光電測距儀測量,此種導線稱為光電測距導線。導線邊長也可用檢定過的鋼尺丈量,此種導線稱為鋼尺量距導線。■ 導線轉折角分為左角和右角,前進方向左側的角稱左角,右側的角稱為右角。附合導線統一觀測同 一側的轉折角(左角或右角),閉合導線要求觀測多邊形的內角。■導線等級不同,測角技術要求也不同。圖根導線一般用DJ6級光學經緯儀測一個測回,當盤左、盤右兩個半測回角值的較差不超過40″時,取其平均值。■ 所謂連接測量是將導線與高級控制點聯系起來,以取得坐標和方位角的起算數據。連接測量需觀測連接角和連接邊。■當測區附近無高級控制點時,可用羅盤儀測定導線起始邊的磁方位角,並假定起始點坐標作為起算數據。此時計算所得的各導線點坐標為獨立坐標系的坐標。■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的目的:計算各導線點的平面坐標(x,y)。■ 內業計算前,應全面檢查導線測量的外業記錄,並繪制導線略圖。■導線坐標計算取位規定如下:對於四等以下導線,角值取至秒,邊長和坐標取至毫米;對於圖根導線,角值取至秒,邊長和坐 標取至厘米。■如圖所示,已知導線點1的坐標為(x1,y1),1-2邊的坐標方位角為a12,邊長為D12,現需計算2點的坐標(x2,y2)。兩點間的坐標增量等於兩點的坐標值之差,即:△x稱為縱坐標增量, △Y稱為橫坐標增量。坐標增量也可由下式計算:其中△x12 、△y12的符號由cosa12 、 sina12決定,此時2點的閉合導線構成了一個n邊多邊形,而n邊多邊形內角和的但由於觀測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有誤差,因此實測的各內角 之和∑β測≠ ∑β理, 其差值稱為角度閉合差,用fβ表示,對於圖根鋼尺量距導線, 《規范》有規定其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若︱ fβ ︱﹥ ︱ fβ容 ︱,說明所測角度不滿足精度要求,應對角度進行檢查或重測。若︱ fβ ︱≦ ︱ fβ容 ︱,所測角度精度滿足要求,此時可根據角度閉合差fβ對各實測內角進行調整,使得調整後的角度值之和符合其理論值。角度閉合差的分配原則:將閉合差反符號平均分配到各觀測內角。理論上應有∑ V β= - f β ,∑β 改= ( n – 2 ) ×180°,這些可作為計算檢核條件。本例中根據起始邊的坐標方位角a12 及調整後的各導線左角,利用以上公式依次可推算出每一條邊的坐標方位角,最後應進行計算檢核。理論上,閉合導線縱、橫坐標增量之和應為零,即但由於量邊誤差和角度調整後的殘余誤差,使得實際計算所得的∑△x測和∑△y測並不為零,從而產生縱坐標增量閉合差fx和橫坐標增量閉合差fy,即2.掌握經緯儀對中,整平,瞄準與讀書等基本操作要領;5.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測量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土建施工放樣中一般問題的能力。3.掌握地形圖測繪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4.掌握測設的基本方法。6.建築物放樣,道路中線測量和管線測量。(3)測量閉合導線內角。(1)計算控制點間高差,推算各點間高程;(4)根據以上計算數據推算個點坐標。(2)根據控制點周圍的地物地貌測量某些點的高程,再標在圖紙上。4.施工測量:圓曲線,緩和曲線測量。五.實習方法:水準儀、經緯儀、平板儀的使用。(1)水準儀架在兩個控制點的中間,距離兩點大致相等。在前後兩點各立水準尺一把。(2)望遠鏡對准水準尺並推動,再將水準儀調平,調節三個腳螺旋,使得圓水準器旗袍居中,然後微調傾螺旋,從左邊的窗口看到水準管的氣泡閉合。(3)調水平微動螺旋,使得十子絲在水準尺上測得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並記錄下來。(4)三腳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測量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並記錄下來,測得高差不得超過5mm,否則重測。(1)經緯儀架在控制點上,用腳螺旋進行對中,再伸縮架腿調節圓水準氣泡居中,然後調節腳螺旋使得水準管氣泡也居中。通過對中器觀察是否對中,否則反復調平。(2)望遠鏡調成盤左,對准左面的目標並制動,調節微傾和微動螺旋,使得十字絲瞄準目標,把配置度盤的按鈕拔出,記下讀數。順時針轉動照準部,對准右面的目標並制動,讀出右面的讀數,記錄讀數。(3)望遠鏡調成盤右,對准右面的目標並制動,調節調節微傾和微動螺旋,是的十字絲瞄準目標,把配置度盤的按鈕拔出,記下讀數。逆時針轉動照準部,對准左面的目標並制動,讀出左邊的讀數,記錄讀數。(4)兩次測量角之差不能超過40秒,否則重測。(1)用前面的方法將經緯儀對中整平,再進行定線。(2)然後用鋼尺沿著路線測出導線長度。(3)往返各測一次,兩次距離的相對誤差不能超過三千分之一,否則重測。(1)立上三腳架,將平板固定,把圖紙也固定在平板上。(2)將平板儀的一邊靠在兩個控制點上,瞄準地面上的點,然後進行對中整平。(3)整平後進行測繪。量出控制點到某地物的距離並且緊靠建築物立標桿,通過平板儀瞄準標桿則確定了這個方向。根據比例尺換算成圖上距離,將地物地貌畫在圖上。(4)將所有坐標范圍內的地物地貌全都畫在圖上,並用規定符號表示。3.測內角時一測回中上、下半測回角值之差不得超過±40``。七.計算成果和示意圖見測設數據計算表。通過本次實習,鞏固了以前所學知識,掌握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基本操作,還有怎樣施工放樣,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方法。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點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2)、要先將道路和主要建築物確定下來,然後在添加其餘次要方面,這樣不但條理清楚,利於作圖而且更有利於作圖的准確和隨時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對比從而檢驗測量數據的准確與否.但這兩周實習也給了我們不少教訓:由於某個數據的讀錯、記錯及算錯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從而讓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還有一個組的團結也是至關重要的,他關繫到整個組的進度。先前我們組由於配合不夠默契,分工也不夠合理,整體進度受到極大的影響,後來通過組內的交流,徹底解決了以上問題。實習進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進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來了。這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以後工作的時候也是一樣,只有團結才能把事辦好。
8. 怎樣挑選旗袍尺寸
1、成衣的話,只需要量自己的三圍,對比一下商家給的尺寸圖再挑選尺碼就好。
2、定製的話,需要測量近二十個數據:做出來的旗袍比較貼合自己的身材。具體的數據要求為:
身長——赤足站立, 測量從頭頂到腳跟的距離。
領圍——測量脖子的圓周長度 (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頸部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
夾圈(袖圈)——測量手臂和肩膀接合處的圓周長度。 (測量方法: 從肩膀上方繞過腋下後, 再回到肩膀上方, 圍成一圈。)
上手臂——測量手臂上半部二頭肌的圓周長度,也就是上手臂最寬的地方。
手臂長——手臂自然伸直垂下, 測量肩膀到手腕關節的長度。
正面胸寬——從左邊腋下與前身結合點水平量至右側腋窩與前身結合點的距離為前胸寬。
胸圍——穿著內衣, 然後把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 繞過腋下, 然後圍成一圈。 請注意這不是您的內衣尺寸。
胸距——穿著內衣, 測量兩側胸部最高點 (BP點) 間的距離。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 通過脖子後面骨頭, 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 布尺不會成直線, 而會有一點微彎。
後背寬——測量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布尺置於後背測量
腰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腹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用布尺從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 布尺通常位於臀骨的上方處。
臀圍——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 通過臀骨, 圍繞一圈。 這時布尺處於臀部最寬的地方。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 (BP點) 的距離。
正面腰節——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通過胸部最高點 (BP點),然後到腰部最細處的長度。
後肩到後腰長度——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後腰部最細處長度。
裙長 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及膝裙)——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後腰到腳跟長度——測量從後腰圍線到後腳跟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