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清代旗袍跟現代旗袍區別

清代旗袍跟現代旗袍區別

發布時間:2021-09-14 11:56:21

Ⅰ 傳統旗袍與近代旗袍的區別是什麼

近代旗袍比傳統旗袍更加多樣化

Ⅱ 晚清民國現代服飾的區別和變化

清代漢族婦女服飾,在「男從女不從」的規范下,變化較男服為少。後妃命婦,仍承明俗,以鳳冠、霞帔作為禮服。普通婦女則穿披風、襖裙。披風是清代婦女的外套,作用與男褂相似,其制為對襟、大袖、下長及膝。披風之上,裝有低領,點綴著各式珠寶。披風的裡面,還有大襟、大襖小襖,小襖是婦女的貼身內衣,顏色大多用紅、桃紅、水紅之類。婦女的下裳,多為裙子,顏色以紅為貴。裙子的樣式,初期尚保存著明代習俗,有鳳尾裙及月華裙等。清末,在普通婦女中間,還流行穿褲。
清代嘉慶、道光之前,漢族婦女服飾仍沿用明朝服裝形制,以衫裙為主。乾隆年間以上身著鑲有花邊的襖、衫為主,式樣比較寬大,長度一般在膝下。嘉道以後,鑲有花邊的衣衫趨於窄小,長度也明顯縮短。有的再加一件較長的背心邊緣都裝飾有花邊。下身除穿裙外,也有穿褲子的。褲子的樣式也有變化,初為大褲管,後逐漸改為小褲管,褲口鑲有花邊。從光緒年間起,由於褲子的流行,婦女穿裙的逐漸少見。
氅衣為清代宮廷婦女服飾,氅衣與襯衣款式大同小異。襯衣為圓領、右衽、捻襟、直身、平袖、無開氣的長衣。氅衣則左右開衩開至腋下,開衩的頂端必飾有雲頭,且氅衣的紋樣也更加華麗,邊飾的鑲滾更為講究。紋樣品種繁多,並有各自的含義。大約在咸豐、同治期間,京城貴族婦女衣飾鑲滾花邊的道數越來越多,有「十八鑲」之稱。這種裝飾風尚,一直到民國期間仍繼續流行。
清代滿族婦女馬甲,或叫「背心」、「坎肩」或「半臂」。清代滿族婦女所穿的旗裝長袍外面常加罩一件馬甲,這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裝束。這種馬甲與男式馬甲一樣,也有大襟、一字襟、對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長度多到腰際,並綴有花邊。
太平天國婦女服飾雖然有所規定,但並不嚴格。婦女一般不戴角帽及涼帽,大多用綢緞扎額,冬日也戴風帽。起義初期,大多數婦女都穿男服,也有穿著苗裝的。定都天京以後,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婦女多不穿男裝,依身份地位的不同所用圖案紋樣繁簡不一。普通婦女則穿由各色綢緞製成的長袍。樣式以圓領為主,領口開得很小,腰身也比較合體,下擺部分較為寬松,衣長過膝,左衽。為了活動方便,常在下擺開衩,或開在兩側,或開在中間。
太平天國是中國唯一具備服飾制度的農民政權。在服飾上,既繼承了傳統遺制,又有所創新,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衣冠服飾制度。太平天國將領的冠帽有角帽、風帽、涼帽及帽額等制。角帽即為朝帽上飾龍鳳圖紋。朝服分長袍和馬褂兩種袍為圓領寬袖,上綉有紋樣,並以紋樣來區分職位。馬褂有紅、黃兩種顏色,並以顏色來區分職位。
清代太平天國的士兵平時只准扎巾而不能戴冠,臨陣打仗時才許戴盔。這種盔帽大多用竹、篾、柳、藤編成,具有一定的防禦性能,名為「號帽」,或叫「得勝盔」。一般在上面繪有各種花朵及彩雲,並在正中寫「太平天國」四字。士兵的平常服裝,不甚嚴格,一般多穿雜色短衫。遇有行軍打仗之時,則穿號衣。老年士兵可以不穿號衣,雖無官職,也允許穿著短襖。另有「腰牌」制度,凡天國兵士,都在腰帶上佩掛一塊長方形木牌,上寫部隊番號及官長姓名,並蓋有火印,以此作為出入軍營的憑證。
辛亥革命以後,女裝在這一時期上衣下裙最為流行,上衣有衫、襖、背心,樣式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變化,領、袖、襟、擺多鑲滾花邊或刺綉紋樣,衣擺有方有圓、寬瘦長短的變化也較多。
旗袍本為滿清旗人之袍,現已成為中國的代表服飾的,從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擺部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變化:袖子從寬到窄,從長到短;下擺從長到短,再由短到長,完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
連衣裙是二十年代有一部分留學生及文藝界、知識界人士,留學回國帶進了中國的。三十年代穿著者逐漸多了起來,連衣裙的樣式也不斷豐富起來,成為上海流行一時的時裝。
迷你裙,超短裙,1990年代起從外國流入的女性時尚服裝。
唐裝是一種前胸盤布扣鈕,具馬蹄袖及立領的衣服,從滿族服飾而來。
中山裝:1949年後又稱毛裝,為1979年改革開放前,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人民常穿的服飾(另一種是軍裝)。
紅領巾:學生多數佩帶此巾。
解放鞋:在改革開放前流行。
西服:在改革開放後流行。
清代的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都大量穿著漢族風格的衣服。有些太平軍將領拒絕混入滿族元素的服裝,而寧願穿戲服作戰。
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袁世凱逼宣統帝退位之後,臨時政府頒布「剪辮令」。民國頒布《暫行祭祀冠服制》恢復了祭服。[75]夏震武束發深衣,張大千也寬袍大袖游歷歐洲。錢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說》,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當科員時玄冠深衣,繫上大帶去上班。同盟會的核心人物主張全盤學習西方,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而沒有恢復漢族傳統服飾。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以及一些與服飾相關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於現實生活中或轉以融合後的新樣式存續,漢人也以為韃虜強迫漢族穿著的旗袍、馬褂就是漢族傳統服裝。有少數兒童服飾仍然維持明代以來的交領右衽。
在當代,漢服根據其用途,主要分兩種:禮儀漢服 與 家常漢服。顧名思義,禮儀漢服是為了展示給公眾,歷史漢服在隆重或喜慶的公共儀式中的重要角色而用的,所以通常著重華美繁重,而忽略樸素方便。而家常漢服,又稱便常漢服,其目的是為了在當代人日常室內起居中,將漢服元素充分融入,以取代現在在家居中普遍使用的唐裝以及西方睡衣等,著重的是樸素,方便,舒適,簡單。現在日本和服中的浴衣、甚平,現代韓國的上衣下褲韓服,便常使用的功能是十分大的。這是因為這些民族在冠婚葬祭儀式(冠禮、婚禮、葬禮、祭禮)中使用「唐服」,「漢服」更頻繁,所以本民族的吳服,韓服的便常功能就自然彰顯。但是在中國,由於漢服運動是從儀式漢服開始的,代替睡衣,浴衣功能的家常漢服,現在才剛剛起步。
現今的旗袍(海派旗袍)、長衫、馬褂、唐裝(新式馬褂)都是以滿族服飾為主體,融入西式服裝風格改良發展而來,旗袍的立領、馬褂的對襟及使用鈕扣等元素雖然曾出現在明朝服飾中,但都有所差異,故明清服裝無直接承接的關系。
近年,一些漢人重新倡導恢復清朝以前的漢族傳統服飾,獲得一些年輕人以及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認可。漢服倡導者著重倡導在傳統節慶及祭祀等等場合率先穿著漢服,對於這個正在興起的現象,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Ⅲ 民國時期的旗袍和現在的旗袍有那些不一樣

在人的心理活動中,一般慾望的實現常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得到滿足,一種是得不到滿足。當人的慾望得到滿足時,則有愜意的情感體驗 ;而當慾望得不到滿足時,則有焦慮之感。辛亥革命以「驅除韃虜」的口號推翻滿清政權,一夜之間旗女裝束銷聲匿跡。一種追求新穎時髦、強調女性曲線的新式旗袍在亂世中釀成,擺脫了封建文化的制約,摒棄硬朗造型的滿清旗袍,民主、自由的精神得以體現。

西方立體結構的裁剪方式傳入中國以後,受西方人本思想的影響,西方服飾強調表現甚至誇張人體線條,往往不惜採用極端的方法,誇張人體的臀和胸,緊收腰,製造修飾後的曲線造型,提供以人為本的審美意識。民國旗袍以人體為主要設計對象,開省收腰,縮短長度,表現體態,襯托出東方女性窈窕的身姿,忠實地將人體輪廓曲線勾描出來,讓女性散發出誘人的魅力。由於民國婦女走出庭院參與教育和工商等社會活動,功能性的要求逐漸突出,旗袍的造型兩邊開出高衩,對女性行為約束已經開始大大放鬆,身心發育的文化環境得到改善,審美造型一改在胸、腰、臀呈平直硬朗狀態的習慣,將衣服裁剪趨向合身適體,採用黃金比定位,在強調與女性身體曲線吻合的同時,一掃清朝矯飾之風,去繁就簡,其造型特點是衣領矮了、袍身短了、袖子剪了、裝飾鑲滾免了,趨向於簡潔,力求淡雅,在滿足當代婦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崇尚人體的自然曲線美,讓婦女從封建壓迫中解救出來,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

民國旗袍經歷了經典和改良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傳統的直身平面裁剪為主,開省道使旗袍合身;第二階段引入西方立體裁剪,裝袖,裝墊肩和拉鏈形成立體造型。這些造型接近東方人的審美理想與習慣,含蓄端秀,「露」而不「妖」。古代詩人認為「詩以若有若無為美」,因此,人體自然三圍曲線造型的旗袍被稱為中國女裝國粹,講究的也是含而不露的神韻。

旗袍造型的美感沒有固定的量化指標,它是順其自然地由主體意識不斷調節,而使之同外界的條件相適應,達到美與人體自然曲線的有機結合,真正達到國人的審美要求。

Ⅳ 民國新旗袍與清代奇女之袍,的主要差別有哪些呢

沒有什麼差別吧,我覺得他們都差不多,就是新時代的旗袍,更有些女性婀娜的身姿

Ⅳ 清朝旗袍和民國旗袍有什麼區別

清朝旗袍;寬松肥大
民國旗袍;稱身適體,短袍窄袖。

Ⅵ 現代旗袍有什麼樣的發展史

講起現代旗袍的發展史,那就不得不提起旗袍最初的原型--清朝時期滿族貴族女子所穿著的旗裝了。清朝女子所穿著的旗裝,衣裳總體上較為寬博,線條平直硬朗而大氣,衣長可至腳踝 ,不似現代旗袍那樣剪裁細致,裙旁兩側分別都有開叉,腰部線條有明顯的“S”型曲線,裙長有膝上、過膝、至腳踝等不同的長度。這么一對比,是不是發現了現代旗袍和清朝旗裝的區別之大呢?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波兒現代旗袍的演變與發展。


Ⅶ 傳統旗袍和現在的旗袍,有什麼區別

傳統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

改良旗袍平肩翹臀,凹凸有致,充分釋放了女性婀娜多姿的體態,盡顯典雅、高貴氣質;亭亭玉立,窈窕玲瓏,它充分展現了女性纖柔曼妙的身姿,如風擺俏荷,雨灑芭蕉,極富古典詩情意韻,它融入刺綉、綴珠、團龍、手繪等中西方元素形式和圖案,特具有中國特色和西式審美。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Ⅷ 明國時期流行的旗袍和清朝滿族女子穿著的旗服有怎麼樣的聯系跟區別

實際流行旗袍和清穿著祈福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民國和輕浮都是有著自己漢族和與滿足的區別對待

Ⅸ 旗袍是由清朝時旗裝發展而來的,兩者間有何區別

從“旗”字來看就知道二者必定有著密切得聯系,千絲萬縷斬不斷,但是一個是前身一個是改進,自然也會存在很大得差別。譬如,兩種服飾版型上一寬一瘦、設計上一嚴一露、地位上一高一低;

3.地位上變化極大

雖然旗裝式滿族的服飾,但不是所有的滿族人都能穿,也不是宮中的人都可以穿的。那個時候只有皇族貴戚中的女眷可以有這種待遇,所以旗裝也代表了一種尊貴和權利。然而旗袍就不同了,它是想穿就可以穿的東西,唯一的差別就是有錢人穿好一點的料子,窮人穿粗糙一點的料子罷了。

總而言之,這兩件服裝有很大的差別,也不是一個人的設計,但是前後的關聯還是很多的。

與清代旗袍跟現代旗袍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秋冬機車外套搭配 瀏覽:392
開衫怎麼配褲子好看嗎 瀏覽:882
麥根牛仔褲男批發網 瀏覽:758
女士褲子流行款 瀏覽:305
腿長大腿粗穿什麼褲子 瀏覽:608
羅德里戈皇馬帽子戲法視頻 瀏覽:137
怎麼搭配藍色蝙蝠衫外套好看 瀏覽:273
歐美冬季羽絨服穿搭男 瀏覽:375
褲子有口香糖漬怎麼去掉 瀏覽:274
如何做手套視頻 瀏覽:834
白色衣服黑色圍巾好看圖片 瀏覽:942
黑白條衛衣搭配什麼褲子好 瀏覽:900
愛居兔羽絨服模特是誰 瀏覽:397
羽絨服弄上油乾洗店能洗掉嗎 瀏覽:772
水貂狐狸領女式羽絨服長款加絨 瀏覽:859
白色牛仔上衣女裝 瀏覽:820
絕地求生新外套 瀏覽:419
紅貂絨長袖裙子配什麼褲子 瀏覽:814
絨外套式樣 瀏覽:458
斗魚賽文柒女裝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