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紅岩里的故事情節
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
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裡卻不以為然。
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忍住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雲峰知道情況後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行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雲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並成了可恥的叛徒。
由於他的告密,許雲峰、成崗、余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藉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雲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
他們給犯人食用霉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數量,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趁放風時在牆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斗爭中,龍光華英勇犧牲,全獄難友絕食抗議敵人的暴行,敵人不得不妥協讓步。
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
秋去冬來,轉眼到了年底。全國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國民黨當局在受到沉重打擊後開始放出和談空氣。陰歷年三十,渣滓洞全體難友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聯歡會。更令人高興的是,地下黨派人與他們取得了聯系。
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意釋放了一些政治犯,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黨員劉思揚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夜裡,一個自稱姓朱的人潛入劉家,說他受區委書記李敬原的委派,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並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
正當劉思揚對此人懷疑時,李敬原派人送來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特務鄭克昌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移,又被抓起來關進另一所監獄「白公館」。
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後,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並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
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准備組織獄中暴動。在白公館裝瘋多年的共產黨員華子良與獄中黨組織接上了關系。同時,關在地窖中的許雲峰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秘密通道。
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等狗急跳牆,提前秘密殺害了許雲峰、江姐、成崗等人。就在許雲峰等人被害的當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暴動。劉思揚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於沖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炮聲,去迎接黎明時分燦爛的曙光!
(1)紅岩中的旗袍擴展閱讀
紅顏的角色介紹
江雪琴——江竹筠(即江姐)
孫明霞——曾紫霞(1949年8月被營救出獄)
李青竹——李青林
許雲峰——許建業
齊曉軒——許曉軒
余新江——余祖勝
彭松濤——彭詠梧
劉思揚——劉國鋕
龍光華——龍光章
黃以聲——黃顯聲
陳松林——陳柏林
藍鬍子——藍蒂裕
老大哥——唐虛谷
丁長發——丁地平
華子良——韓子棟(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獄,唯一越獄成功的革命志士)
老石同志——王璞
成崗——陳然
胡浩——宣灝
小蘿卜頭—宋振中(1949年9月6日與父親宋綺雲烈士、母親徐林俠烈士一起在重慶松林坡遇難)
雙槍老太婆--劉隆華、陳聯詩、鄧惠中(烈士,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鄧誠烈士同時犧牲於渣滓洞監獄)
「監獄之花」的原型:第一個是王璞烈士(1948年9月在組織華蒙山武裝起義時犧牲)的妻子左紹英烈士,被捕後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獄中生下「監獄之花」卓婭;
第二個是中共龍市婦女支部書記彭燦碧烈士,被捕後關押在渣滓洞監獄,獄中生下「監獄之花」蘇菲婭。左紹英、彭燦碧及其她們的「監獄之花」在重慶「11.27」大屠殺中同時殉難於渣滓洞。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劉國定、冉益智、李文祥、塗孝文等
大特務徐鵬飛原型人物:徐遠舉
渣滓洞看守長「猩猩」原型人物:李岩
白公館看守長「貓頭鷹」原型人物:楊進興
特務黎紀綱:曾紀綱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在重慶秘密監獄渣滓洞、白公館製造了駭人聽聞的「11.27」大屠殺。
渣滓洞僅有15人脫險成功:肖鍾鼎、劉德彬、孫重、傅伯雍、周洪禮、張澤厚、楊純亮、陳化純、楊培基、劉翰欽、周仁極、楊同生、鍾林、李澤海、盛國玉(女)。
Ⅱ 紅岩中穿藍旗袍短大衣短發的女子誤解自己當廠長的哥哥是誰
成崗,利用修配廠廠長的身份作掩護,編印《挺進報》。
Ⅲ 紅岩中的典型事件
之頻 見習魔法師 二級(138) |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0/2) | 網路首頁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知識掌門人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幫助
網路知道 > 社會/文化 > 歷史人物 相關問題添加到搜藏已解決
有誰知道《紅岩》中江姐受難時的故事
懸賞分:5 - 解決時間:2006-9-13 20:05
是第幾章和難個故事的名字是什麼以及一些有關江姐的資料!!!!!!!!!!!!!
問題補充:希望大家幫幫忙,事後定當重償!!!!!!!!!
回答可以不用多,只要抓住重點說即可,問題重點在於前兩個問,至於江姐的資料,也可不講!
提問者: ★野蠻女★ - 助理 二級 最佳答案
江竹筠,又名江竹君、江志偉,1920年舊歷八月二十生於四川自貢。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後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她最崇拜蘇聯女英雄「丹娘」;獄中難友則把她稱為「中國的丹娘」
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堅強的代表。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動了無數人的心——「嚴刑拷打算不了什麼,竹簽子是竹子做的,而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的。」
江竹筠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樣堅強的表現,是由於對舊社會及其代表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度仇恨,也是由於對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的無限嚮往。當新中國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升起時,她和渣滓洞里的難友們雖不知國旗的圖案,卻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議著綉制這面代表解放的旗幟——盡管她們知道自己已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在四川大學期間,江竹筠學會了俄語,並閱讀來自蘇聯的書籍和報刊。1944年暑假回到重慶時,她參加了中蘇友協招待會,會上放映了蘇聯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婭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獄中她受酷刑後,難友們把她稱為「中國的丹娘」。當年的革命需要這種時代精神,而後人在為理想而奮斗時,同樣能夠從江竹筠身上得到教益。
■並肩戰鬥了兩年的假夫妻,終於結成了真伴侶。唯一的愛子寄養在別人家裡;為了革命工作,她做了絕育手術
■江竹筠路過城門時突然看到丈夫頭顱,一時心如刀絞,為防旁邊的敵人發現,還要表現得鎮定自若
在江竹筠身上,寄託了革命的英雄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兩種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堅強的戰士,也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最後為了革命事業又舍棄了她難舍的一切。
1943年4月,黨組織派23歲的江竹筠以假夫妻的身份,配合地下黨重慶市委領導人之一的彭詠梧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是負責通信聯絡。他們二人只有夫妻之名,實際上還是領導與被領導、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老彭十分關心江竹筠的安全。為了躲避重慶特務的跟蹤,翌年,老彭讓她報考成都的四川大學——那裡號稱民主堡壘,比較安全。江竹筠只讀過一年高中,卻向老彭保證:「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我願意拚命!」經過3個月的復習,她終於考上了四川大學,老彭則經常以丈夫的名義去看望並布置工作。
1945年,經組織批准,並肩戰鬥了兩年的彭詠梧和江竹筠結為夫婦。一年後,兒子彭雲出世。夫婦倆把孩子寄養在別人家裡。江竹筠為了在地下斗爭中輕裝上陣,毅然做了絕育手術。1947年秋,彭詠梧、江竹筠夫婦奉中共南方局的指示赴川東打游擊。翌年春節前夕,彭詠梧在戰斗中壯烈犧牲,頭顱被敵人割下掛在城門上示眾。江竹筠路過城門時突然看到這一情景,心如刀絞,為防旁邊的敵人發現,還要表現出鎮定。此後,她繼續戰斗在川東的門戶萬縣。
江竹筠被捕後仍時時惦念著自己的兒子。1949年初秋,她利用一個難友出獄的機會,事先用竹簽蘸著棉花灰對水調成的「墨汁」,給同樣是共產黨員的哥哥江竹安寫了一封信:「假如不幸的話,雲兒(指彭雲)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斗到底。」
■毛澤東看到江姐犧牲那場戲時,曾動感情地說:「為什麼不把江姐寫活?我們的人民解放軍為什麼不去把她救出來?」
幾十年來,「江姐」要比烈士本名——江竹筠的知名度高得多,她身穿旗袍外罩毛線背心的服裝樣式也曾被人稱為「江姐式」。這雖然要歸功於藝術作品的形象塑造,更重要的還在於烈士本人的事跡感人。
重慶剛解放時,羅廣斌在一本小冊子中發表了《江竹筠烈士小傳》。羅廣斌是由江竹筠介紹入黨,並在她的領導下工作。他被關入「渣滓洞」監獄後,江姐通知獄中的難友「此人可靠」。1951年紀念建黨30周年時,重慶《大眾文藝》發表了楊益言所寫的《聖潔的血花》徵文,也是以江竹筠烈士為題材的。1959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發行了28萬冊的《在烈火中永生》。此後,羅廣斌、楊益言以3年的艱苦創作寫出長篇小說《紅岩》。此書僅國內就先後發行800多萬冊,可以說影響了一代人。
烈士的事跡不僅被作為長篇小說的素材,而且還被搬上了舞台、銀幕和屏幕,很多著名的表演藝術家都以能夠扮演江姐為榮。如歌劇《江姐》,是1964年由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首度排練和演出的,公演後很快在全國引起轟動。在風風雨雨的35年間,她經三代演員四度復排,前後共演出460餘場,被贊譽為中國歌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的唱段如《綉紅旗》、《紅梅贊》等膾炙人口,被廣為傳唱。
老一輩革命家也深深為江姐的英雄事跡所折服。據《紅岩》作者之一的楊益言回憶,當年毛澤東觀看空政文工團演出的歌劇《江姐》時,看到壯烈犧牲那場戲,他禁不住動了感情,曾感慨而又不無遺憾地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為什麼不把江姐寫活?我們的人民解放軍為什麼不去把她救出來?」
回答者: xiangban1212 - 高級魔法師 七級 8-23 15:23
我來評論>>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謝你哦相關內容
• 誰能介紹一下紅岩中江姐的資料,如她的全名,事績……
• 《紅岩》江姐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 紅岩中江姐的性格特徵
• 紅岩江姐的性格特點
• 《紅岩》江姐的性格特點
查看同主題問題:《紅岩》 江姐 受難 故事
其他回答 共 2 條
自己查
回答者:匿名 8-25 13:38
江竹筠,又名江竹君、江志偉,1920年舊歷八月二十生於四川自貢。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後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她最崇拜蘇聯女英雄「丹娘」;獄中難友則把她稱為「中國的丹娘」
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堅強的代表。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動了無數人的心——「嚴刑拷打算不了什麼,竹簽子是竹子做的,而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的。」
江竹筠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樣堅強的表現,是由於對舊社會及其代表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度仇恨,也是由於對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的無限嚮往。當新中國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升起時,她和渣滓洞里的難友們雖不知國旗的圖案,卻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議著綉制這面代表解放的旗幟——盡管她們知道自己已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在四川大學期間,江竹筠學會了俄語,並閱讀來自蘇聯的書籍和報刊。1944年暑假回到重慶時,她參加了中蘇友協招待會,會上放映了蘇聯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婭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獄中她受酷刑後,難友們把她稱為「中國的丹娘」。當年的革命需要這種時代精神,而後人在為理想而奮斗時,同樣能夠從江竹筠身上得到教益。
■並肩戰鬥了兩年的假夫妻,終於結成了真伴侶。唯一的愛子寄養在別人家裡;為了革命工作,她做了絕育手術
■江竹筠路過城門時突然看到丈夫頭顱,一時心如刀絞,為防旁邊的敵人發現,還要表現得鎮定自若
在江竹筠身上,寄託了革命的英雄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兩種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堅強的戰士,也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最後為了革命事業又舍棄了她難舍的一切。
1943年4月,黨組織派23歲的江竹筠以假夫妻的身份,配合地下黨重慶市委領導人之一的彭詠梧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是負責通信聯絡。他們二人只有夫妻之名,實際上還是領導與被領導、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老彭十分關心江竹筠的安全。為了躲避重慶特務的跟蹤,翌年,老彭讓她報考成都的四川大學——那裡號稱民主堡壘,比較安全。江竹筠只讀過一年高中,卻向老彭保證:「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我願意拚命!」經過3個月的復習,她終於考上了四川大學,老彭則經常以丈夫的名義去看望並布置工作。
1945年,經組織批准,並肩戰鬥了兩年的彭詠梧和江竹筠結為夫婦。一年後,兒子彭雲出世。夫婦倆把孩子寄養在別人家裡。江竹筠為了在地下斗爭中輕裝上陣,毅然做了絕育手術。1947年秋,彭詠梧、江竹筠夫婦奉中共南方局的指示赴川東打游擊。翌年春節前夕,彭詠梧在戰斗中壯烈犧牲,頭顱被敵人割下掛在城門上示眾。江竹筠路過城門時突然看到這一情景,心如刀絞,為防旁邊的敵人發現,還要表現出鎮定。此後,她繼續戰斗在川東的門戶萬縣。
江竹筠被捕後仍時時惦念著自己的兒子。1949年初秋,她利用一個難友出獄的機會,事先用竹簽蘸著棉花灰對水調成的「墨汁」,給同樣是共產黨員的哥哥江竹安寫了一封信:「假如不幸的話,雲兒(指彭雲)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斗到底。」
■毛澤東看到江姐犧牲那場戲時,曾動感情地說:「為什麼不把江姐寫活?我們的人民解放軍為什麼不去把她救出來?」
幾十年來,「江姐」要比烈士本名——江竹筠的知名度高得多,她身穿旗袍外罩毛線背心的服裝樣式也曾被人稱為「江姐式」。這雖然要歸功於藝術作品的形象塑造,更重要的還在於烈士本人的事跡感人。
重慶剛解放時,羅廣斌在一本小冊子中發表了《江竹筠烈士小傳》。羅廣斌是由江竹筠介紹入黨,並在她的領導下工作。他被關入「渣滓洞」監獄後,江姐通知獄中的難友「此人可靠」。1951年紀念建黨30周年時,重慶《大眾文藝》發表了楊益言所寫的《聖潔的血花》徵文,也是以江竹筠烈士為題材的。1959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發行了28萬冊的《在烈火中永生》。此後,羅廣斌、楊益言以3年的艱苦創作寫出長篇小說《紅岩》。此書僅國內就先後發行800多萬冊,可以說影響了一代人。
烈士的事跡不僅被作為長篇小說的素材,而且還被搬上了舞台、銀幕和屏幕,很多著名的表演藝術家都以能夠扮演江姐為榮。如歌劇《江姐》,是1964年由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首度排練和演出的,公演後很快在全國引起轟動。在風風雨雨的35年間,她經三代演員四度復排,前後共演出460餘場,被贊譽為中國歌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的唱段如《綉紅旗》、《紅梅贊》等膾炙人口,被廣為傳唱。
回答者: 妙里尋花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9-4 19:49等待您來回答
海峽冰心杯苗族民居特色初中生的蒙古包的作文,烏石化杯「祖國在我心中」答案安徽皖南煙葉有限公司的待遇如何,謝謝!皖南人過年習俗
賺錢首選杭州臨安鴻基養殖
杭州臨安鴻基兔業專業合作社把"零成本養豬法,懶漢養豬法",這兩種方法有機結合,形成一..
www.hj-yz.com
&;2009 Bai
Ⅳ 紅岩中的英雄人物事跡要20個
1、江姐(江雪琴):
在赴華鎣山途中,她看到城牆上懸掛著丈夫的頭顱,雖然悲痛欲絕,但為了不暴露身份,仍舊鎮定自若地去與雙槍老太婆會面。而在渣滓洞監獄的生活過程中,她還是穿著那藍色的旗袍,始終以干凈的面貌迎接大家。
當敵人拷問她時,她不透露黨的任何秘密,當敵人用竹簽釘她的手指,她堅強地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
2、許雲峰:
他以堅強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為全監獄的難友准備了越獄的通道,但他絕不自己使用。在地車中最後一次與徐鵬飛的交鋒,對許雲峰這個鋼鐵、雷電式的性格塑造得以完成。
與敵人在失敗情緒支配下無可奈何的悲鳴成為鮮明的對比,許雲峰以完成重任的勝利者的姿態,對面前的特務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這個性格閃耀出特有的光輝。性格特點是剛正不阿,赤膽忠心,火一樣熱情,鋼一樣堅強。
3、劉思揚:
富家公子哥,大學時入黨,後來拒絕了家裡安排的高薪工作,先是負責沙磁區的學運工作,後參與到挺進報的工作中來,負責新聞稿的收聽和撰寫,因叛徒出賣被捕,參與獄中爭水斗爭和絕食,並作為代表與所方談判,在獄中寫下詩稿《鐵窗小詩》,後在和談期間,被敵人當做「幌子」釋放。
被軟禁在家,軟禁期間識破了敵人紅旗特務的陰謀,准備出逃時再次被捕,被押往白公館,取得同室成崗信任後作為其助手參與獄中斗爭,協助成崗發行獄中挺進報,參與對獄中看守的策反,成崗犧牲後接替成崗負責越獄准備,在越獄過程中不慎被流彈打中犧牲。
4、小蘿卜頭:(宋振中)
最小的獄中小英雄,共和國最小的烈士。父母都是共產黨員,8個月大的時候隨母親被捕,先關押在息烽集中營,1946年息烽集中營解散後隨父母一起被轉押白公館,常為難友們傳遞消息,最後與父母一起被殺害。
5、齊曉軒:
白公館黨組織負責人,平時學習成崗的筆跡以防萬一,在胡浩被冤枉時挺身而出,領導越獄,為了掩護戰友自甘成為靶子,吸引敵人火力,最後犧牲。
Ⅳ 求《紅岩》中綉紅旗選段!
選段原文:
牢門邊掠過一個看守員的身影,輕輕的腳步聲,引起了靜卧著的孫明霞的注意,她一翻身便向門邊走去。「江姐!」孫明霞輕快地跑了回來,驚喜地叫了聲:「又有信來了。」
孫明霞晶亮的眼波凝視著那張紙片。許多戰友早已翻身起來,擠到孫明霞身邊。還有幾個人,已悄悄守住了牢門和窗口,監視著隨時可能出現的敵人。雖然她們知道今夜那值班看守員是自己人。
女室的人之所以知道他,是因為每一次那看守員都把信送到女室,而從未送到其他牢房去。這時,孫明霞一把抓住江姐的手,急切地用耳語般的聲音念道:「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呀!同志們,我們的國家成立了!」
激喜的人們,低聲歡呼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靜一靜,聽我再念。」孫明霞聲音更低,人們都屏住呼吸。「全世界勞動人民歡欣鼓舞,新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萬歲,萬萬歲!」
出處:出自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的《紅岩》。
(5)紅岩中的旗袍擴展閱讀
在人們印象中,綉紅旗的是江姐她們,事實上卻另有其人。
獄中聯歡會上的「踢踏舞」之後,特務們被羅廣斌氣得沒法子。再加副腳鐐?沒用的。他們乾脆「打發」羅廣斌「上大學」了。
按照羅廣斌在報告中的說法,警備部、二處等地是「小學」,渣滓洞是「中學」,白公館則是「大學」(一說,渣滓洞、白公館是中學,貴州息烽集中營是大學)。關進白公館看守所的,都是重犯。
就在羅廣斌被轉押到白公館8個月之後,1949年的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10月7日,五星紅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7天後,白公館的難友們聽到了消息。在看守特務的監視下,他們激動地歡呼,但是只能用耳語般的音量;他們激動地擁抱,但下一個動作只能借勢在地上連連打滾。
那一夜,沒有人睡得著。羅廣斌忽然有了個主意。
「同志們!我們也應該做一面五星紅旗,我們要打著這面紅旗沖出牢門去!」
「老羅就扯下他的紅花被面,那時我們還不知五星圖案是如何排列的,大家就悄悄議論,認為應放在旗中央,形成圓圈。」
這是從白公館脫險的毛曉初的一段回憶。他曾與羅廣斌一起關在平二室,又一起脫險,後來當過雲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黨委副書記。
說是綉,羅廣斌他們既沒剪刀,也沒有針線。他們是用一把鐵片磨成的「小刻刀」,將黃色的草紙刻成五顆五角星。沒有糨糊,就用剩飯粒把星星粘到了紅綢被面上。
五星紅旗做好了,雖然製作粗糙,難友們卻把它像寶一樣地藏在了牢房一塊地板下,直到解放後取出。多年後,這面紅旗的原件早已遺失,現在展出的紅旗是按照《紅岩》小說中的描述復制的。或許這是共和國土地上唯一一面不像五星紅旗的「五星紅旗」。
除了這面五星紅旗,關在渣滓洞和白公館里的革命者還准備了好些建議,希望出獄後,還能為建設新中國出把力。然而此時,瀕臨滅亡的敵人狗急跳牆,正要實施最後的瘋狂。零星的屠殺已經開始。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分,1949年11月27日,關押在白公館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黃顯聲早起將桌上的台歷又撕去一頁。他沒有想到,這本日歷就此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天。
Ⅵ 《紅岩》中的所有人物有哪些
人物介紹
許雲峰
許雲峰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地下黨的領導者,在他身上比較集中地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才幹、品質和氣魄。他在作品中一出現就是一個堅定、勇敢、老練、機智的地下黨領導者。
他一到沙坪書店,發現書店有兩個來歷不明的人,立刻意識到「危險就在眼前」,於是當機立斷,撤銷聯絡站,轉移人員,掩護革命同志,一切處理得有條不紊。
許雲峰堅強勇敢,毫不畏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與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李敬原在新生茶園碰頭,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突然襲擊,許雲峰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沉著掩護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獄。表現了革命者的高風亮節。
許雲峰足智多謀,立場堅定,具有非凡的膽識和善於應付瞬息萬變的局勢的才能。在獄中,他巧妙地引導徐鵬飛作出錯誤的判斷,承擔《挺進報》的領導責任,保護了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驚心設計的酒宴,隨機應變,戳穿了敵人的陰謀,把筵席變成了揭露敵人的講台,機智地引出特務頭子毛人鳳出場。表現出共產黨人的無敵力量。
許雲峰具有壓倒任何敵人而不被敵人壓倒的大無畏氣概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在獄中,他與徐鵬飛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赤手空拳以頑強的毅力挖通了監獄通向獄外的洞口,並把它留給了戰友,自己帶著必勝的信念從容就義。
江姐
江姐是《紅岩》中比較豐滿的藝術典型。作為一個地下工作者,她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警惕。在重慶的朝陽碼頭,她看到甫志高穿著西裝給她掮行李,當即識破了甫志高好表現的心理,表現了她高度的黨性。
在赴華鎣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掛在城頭上的丈夫的頭顱,悲痛欲絕,但她以堅強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剋制自己的感情,並化悲痛為力量,勇敢地擔負起丈夫未競的事業。作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她視死如歸,寧折不彎。
面對敵人慘無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對黨的秘密守口如瓶。行將就義,她神態平靜,舉止從容,梳理頭發,整理衣衫,吻別「監獄之花」,始終帶著勝利的笑容。
「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犧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這一席話,充分展示了江姐作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生死觀。
徐鵬飛
一個反面人物形象,作者並沒有對他進行臉譜化、概念化的處理,而是注意挖掘其性格的復雜性。一方面,他兇殘、狠毒,「如果在任何時候聽不見拷打的嚎叫,他會感到空虛和恐怖」。
另一方面,他有著豐富的特務工作經驗,善於採用攻心戰術抓住對方弱點,瓦解對方意志,對甫志高利用其對家庭的依戀,對劉思揚利用其出身等等。但他越是兇殘、狡詐,就越能襯托出革命者的崇高偉大。
成崗
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編輯、印刷和發行工作,在工作間被捕,關押於渣滓洞、白公館看守所,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堅持自己的氣節,在獄中堅持出版《挺進報》。後被槍殺。
劉思揚
他雖然出身於大地主家庭,但卻投身革命,為信仰勞碌奔波。是知識分子中的楷模。他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堅定的革命信仰,至死沒有玷污黨的榮譽。
小蘿卜頭
在敵人的監獄里長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6歲時,黃將軍幫助小蘿卜頭學習。 他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非常尊敬老師,經常幫助大人做秘密工作。遇害時不滿9歲,但在監獄中關了8年。
華子良
潛伏最深的共產黨員,忍辱負重、忠貞不屈。因裝瘋賣傻而被特務稱為「瘋老頭」,被關押在白公館。特務對他比較放心,常讓他去磁器口買菜。得知「提前分批密裁」的罪惡計劃後逃到了解放區,為越獄的計劃作了巨大的貢獻。
雙槍老太婆
為華巷山游擊隊的成員,因善使雙槍被人譽為雙槍老太婆。其人物原型為陳聯詩、鄧惠中、劉隆華。甫志高就死於雙槍老太婆手中。
甫志高
原為重慶地下黨員,後因被捕不堪嚴刑拷打而叛變,交出了許雲峰、江雪琴等人,對地下黨網路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是貪圖享樂、沒有革命精神的典型。
(6)紅岩中的旗袍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他們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斗爭生活。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這里的斗爭告訴後代」,他們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
接著,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從准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
主題思想
《紅岩》反映的是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之間展開的一場生死較量。1948年,中國革命已經進入關鍵的轉折期,勝利即將到來。然而,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重慶正處在黎明到來之前最黑暗的時刻,在這樣黑暗的時刻,山城重慶正在進行著殘酷的斗爭。
小說圍繞著三條線索來展開對斗爭的描寫:「人間地獄」——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與反動派之間的生死較量;地下黨所領導的城市運動;華鎣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斗爭和農民運動。這三條線索交織成一個整體,最終匯集到獄中斗爭這條主線索上。
作者集中描寫了「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敵我斗爭,生動地表現了革命者為迎接全國的解放,徹底挫敗敵人的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殊死斗爭,真實再現了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進行最後決戰的艱巨性,揭露了敵人垂死掙扎的極端兇殘和色厲內荏的本質,歌頌了革命志士為真理而斗爭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精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岩
Ⅶ 紅岩里的人物特點
江姐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一個主要人物,她對黨忠貞,對敵斗爭頑強不屈,在危急關頭從容鎮定,對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例如:赴華鎣山途中,她看到城牆上懸掛著丈夫的頭顱,雖然悲痛欲絕,但為了不暴露身份,仍舊鎮定自若地去與雙槍老太婆會面。在就義前,她平靜地與戰友們一一告別,親吻逗監獄之花地,梳理好頭發,換上整潔的藍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皺痕,而後從容走向刑場。
1、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產黨員。她穩重精細安詳深沉堅強,處處表現出純潔的黨性和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貞,深受同志們的愛戴。就義前,她從容地向同志們告別,庄嚴地實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一人物是無產階級真善美的化身。
2、 許雲峰是一個工人出身,長期從事地下黨工運領導工作,有著豐富斗爭經驗的黨的領導人形象。果斷,沉著冷靜,有非凡的膽識和過人的機智。以頑強的意志在潮濕陰森的地窖里用手指挖通了石壁,把越獄的通道留給了同志們。自己則帶著對勝利的堅定信念從容就義。
3、 成崗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編輯、印刷和發行工作,在工作間被捕,關押於渣滓洞、白公館看守所,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堅持自己的氣節,在獄中堅持出版《挺進報》。後被槍殺。
紅岩主要人物及事跡
1949年,國民黨反動派悍然包圍了中共駐重慶辦事處,我辦事處被迫撤回延安。徐鵬飛派遣爪牙,打入重慶大學和沙坪壩書店,追查《挺進報》的線索,企圖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許雲峰察覺敵人陰謀,及時採取措施卻被叛徒出賣。江姐等地下黨員為此入獄。在獄中敵人對我地下黨員實施酷刑,許雲峰、江姐、成崗等人英勇無畏,同敵人展開激烈斗爭。重慶解放前,許雲峰、江姐等共產黨員為保衛山城,迎接解放而英勇犧牲。
《紅岩》的人物與原型人物:
江姐 江竹筠
彭松濤 彭詠梧
老石同志 王璞
成崗 陳然
齊曉軒 許曉軒
李青竹 李青林
藍鬍子 藍蒂裕
老大哥 唐虛谷
丁長發 丁地平
胡浩 宣灝
陳松林 陳柏林
龍光華 龍光章
黃以聲 黃顯聲
小蘿卜頭 宋振中
許雲峰 羅世文、許建業、許曉軒、韋德福
劉思揚 劉國志
華子良 韓子棟,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獄(唯一越獄成功的革命志士)
雙槍老太婆 劉隆華、陳聯詩、鄧惠中(烈士)
余新江 余祖勝
孫明霞 曾紫霞(被營救出獄)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劉國定、冉益智、李文祥、塗孝文等
大特務徐鵬飛原型人物:徐遠舉
監獄之花 是獄中一對犧牲了的革命者遺下的女嬰。她父親入獄後很快就被敵人槍殺了,她的母親因難產而去世。難友們給她起了逗監獄之花地這個美好的名字。
Ⅷ 紅岩中江姐的故事
1、故事敘述的是只有十歲的江姐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於她身材天生矮小,夠不到高大的機器,只能坐在特製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頭皮鞭的抽打。江姐十九歲那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因叛徒出賣,江姐被捕。
2、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
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後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3、在審訊室里,敵人惡如豺狼,他們用盡了各種酷刑,也不能動搖江姐的革命意志。敵人用特製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間,雙手緊握筷子的兩頭來回猛夾,邊夾邊惡狠狠的說:「你說不說,不說就把你吊起來!」這時江姐高喊:「筷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4、1943年4月,黨組織派23歲的江竹筠以假夫妻的身份,配合地下黨重慶市委領導人之一的彭詠梧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是負責通信聯絡。他們二人只有夫妻之名,實際上還是領導與被領導、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老彭十分關心江竹筠的安全。
為了躲避重慶特務的跟蹤,翌年,老彭讓她報考成都的四川大學——那裡號稱民主堡壘,比較安全。江竹筠只讀過一年高中,卻向老彭保證:「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我願意拚命!」經過3個月的復習,她終於考上了四川大學,老彭則經常以丈夫的名義去看望並布置工作。
5、在四川大學期間,江竹筠學會了俄語,並閱讀來自蘇聯的書籍和報刊。1944年暑假回到重慶時,她參加了中蘇友協招待會,會上放映了蘇聯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婭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獄中她受酷刑後,難友們把她稱為「中國的丹娘」。
6、1947年秋,彭詠梧、江竹筠夫婦奉中共南方局的指示赴川東打游擊。翌年春節前夕,彭詠梧在戰斗中壯烈犧牲,頭顱被敵人割下掛在城門上示眾。江竹筠路過城門時突然看到這一情景,心如刀絞,為防旁邊的敵人發現,還要表現出鎮定。此後,她繼續戰斗在川東的門戶萬縣。
7、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
8、1949年初秋,她利用一個難友出獄的機會,事先用竹簽蘸著棉花灰對水調成的「墨汁」,給同樣是共產黨員的哥哥江竹安寫了一封信:「假如不幸的話,雲兒(指彭雲)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斗到底。」,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
(8)紅岩中的旗袍擴展閱讀:
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1949)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按黨組織的要求,與共產黨員彭詠梧扮作夫妻,組成一個「家庭」,作為重慶市委的秘密機關和地下黨員學習的輔導中心。1940年任中共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負責學運工作,後經組織安排考入四川大學。
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1947 年,與丈夫彭詠梧一起到萬縣組織下川武裝起義。1948年1月,彭詠梧不幸犧牲,她謝絕了黨組織的照顧,堅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1948年 6月14日,因挺進報事件被叛徒出賣,在萬縣被捕,後與李青林、李承林、石文鈞、唐篡陶、黃紹輝、李明輝、黃玉清、陳繼賢、雷震一起轉押渣滓洞看守所。
徐遠舉和張界多次對她進行拷問,使用竹筷子夾手指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被獄中難友稱贊為「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陳丹墀、何雪松、蔡夢慰等組織了對江姐的慰問活動,與李青林、李其芬、曾紫霞等憑著對林清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的記憶,組織女牢難友學習,討論,並積極進行獄中策反工作,參加獄中追悼會和春節聯歡會。
Ⅸ 紅岩中藍旗袍短大衣的姑娘是誰
《紅岩》中有關江姐故事的章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改編搬上歌劇舞台。編劇:閻肅,作曲:羊鳴、姜春陽、金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