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水墨生香女裝歷史

水墨生香女裝歷史

發布時間:2021-06-28 18:19:41

❶ 服裝史(中西服裝發展史)考的都是課後習題嗎

每個學校考題應該會有多差別吧,我這有兩份我們學校服裝史的復習籽料,你可以參考參考。
中國服裝史復習整理
1. 貫口衫:用相當於兩個身長的一塊衣料對等相折,中間挖一圓洞或切一口,穿時可將頭從中伸出,前後兩片,以帶系束成貫口衫。
2. 司服:專管服制實施,安排帝王穿著的官員。
3. 內司服:專管王後在儀式上穿著的官員。
4. 冕服:包括冕冠,玄衣纁裳,腰間束帶,前系蔽膝,足登舄屨。玄衣熏裳(玄:黑;纁:絳紅)上以象徵未明之天,下以表示黃昏之地,然後施之以紋。
5. 十二章紋飾:(上繪下綉,上下各六章)綉日月星辰,取其臨照;綉山形,取其穩重;綉龍形取其應變;綉華蟲(雌鳥)取其文麗;綉繪宗彝,取其忠孝;繪藻,取其潔凈;綉火取其光明;綉粉米(白米)取其滋養;綉黼(斧)形取其決斷;綉黻(雙獸相背形)取其明辨。
6. 蔽膝:腰間束帶,帶下佩之為蔽膝。形式原為遮擋腹與生殖部位,後逐漸成為禮服組成部分,再以後則純為保持貴者的尊嚴了。冕服中稱為「芾」,祭服中曰「黼」或「黻「。其它服裝上成韋bi。
7. 百家爭鳴導致列國服飾異俗:
儒家提倡「憲章文武」「約之以禮」「文質彬彬」
道家提出「被(披)褐懷玉」「甘其食,美其服」
墨家提倡「節用」「尚用」不必過分奢華,「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
荀況:強調「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鏤皆有等差」
法家韓非子則在否定天命的同時提倡服裝要「崇尚自然,反對修飾」
8. 深衣:春秋戰國特別是戰國時期盛行的一種最有代表性的服式。「續任鉤邊」,不開叉,衣襟加長使其形成三角繞至背後,以絲帶系扎。上下分裁,然後再腰間縫為一體,因而上身合體下裳寬廣,長至足踝或及地,一時男女貴賤文武皆穿。
9. 先秦服裝意義重大,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連屬等中國服飾的基本形制,並顯露出中國圖案富於寓意(十二章紋),色彩有所象徵(玄衣熏裳)的民族傳統文化意識。
10. 秦漢時期,男子以袍為貴。樣式以大袖為多,袖口部分收縮緊小,稱之為祛,全袖稱之為袂,因而寬大衣袖常誇張為「張袂成蔭」,領口、袖口處綉方格紋等,大襟斜領,衣襟開得很低,領口露出內衣,袍服下擺花飾邊緣,或打一排密襇或剪成月牙彎曲之狀,並根據下擺形狀分成曲裾與直裾。
11. 秦漢時期冠有:冕冠(平天冠)、長冠(多為宦官、侍者用「高祖冠或劉氏冠」)、武冠、法冠(獬豸冠)、梁冠(進賢冠)等
12. 秦漢冠的諸多樣式:
冕冠:「平天冠」
長冠:「高祖冠」、「劉氏冠」,多為宦官、侍者用。
武冠:為武將用
法冠:獬豸冠(神羊),為執法官戴用
梁冠:「進賢冠」,為文官用。
13. 漢代官員戴冠,冠下必襯漬,並根據品級或職務不同有所區別。文官的進賢冠要配介,而武冠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巾幘。
14. 幘:既是包發巾的一種,秦漢時不分貴賤均可戴用,戴冠者襯冠下,庶民則可單著之。其形似便帽,多平頂的稱「平巾幘」,有屋頂狀的叫「介幘」
15. 袿衣:女子常服,服式似深衣,但底部由衣襟曲轉盤繞而形成兩個尖角、
16. 襦群:襦是一種短衣,長至腰間,穿時下身配群,這是與深衣上下連屬所不同的另一種形制,即上衣下裳。
17. 戰國末期哲學家、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運用五行相生的說法建立了五德始終說,並將其附會到社會歷史變動和王朝興替上,漢滅秦,以土德勝水德,於是黃色成為高級服色。
18. 魏晉男子服裝以長衫為尚(袍有祛,而衫寬大敞袖,有單、夾二式,喜用白)。
褒衣博帶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服飾風格,尤以文人雅士最為喜好。
19. 帔:始於晉代,流行於以後各代的一種婦女衣物,形式圍巾,披在頸肩部,交與領前,自然垂下。
20. 魏晉南北長時期,北方民族最有典型意義的服裝為褲褶和裲襠。
褲褶:是一種上衣下褲的服式,謂之褲褶服,對襟或左衽,腰間束帶,方便利落,顯露粗礦剽悍之氣。
縛褲:以錦緞絲帶裁為三尺一段,在褲管膝蓋部位下緊緊系扎,以便行動。
裲襠:其一當背,其一當胸,形式為無領無袖,初似為前後兩片,腋下與肩上以襻扣之,男女均可穿著,後來裲襠形式運用於軍服之中,改為鐵皮甲葉,套於襯袍外。這種服式一直沿用至今,南方稱馬甲,北方稱背心或坎肩,也有單、夾、皮、襖、棉等區別,並可著於衣內或衣外,衣外者略長,衣內者略短。
21. 襆頭:是隋唐五代時期男子最為普遍的首服。初以以幅羅帕裹在頭上,較為低矮,後在襆頭下另加巾子,以保證裹出固定的襆頭外形。襆頭兩腳,初似帶子自然垂下,至領或過肩,後漸短彎曲朝上插入腦後結內,皆謂之軟腳襆頭。中唐以後的襆頭之腳或圓活闊,猶如硬翅而且微微上翹,中間似有絲弦,以令其右彈性,謂之硬腳。
22. 大唐三百餘年中的女子服飾形象,可主要分為襦群服、男裝、胡服三種配套服飾。
23. 半臂與披帛:
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長度在裲襠與衣衫之間,故稱其為半臂。
披帛:從狹而長的帔子演變而來,後逐漸成為披之於雙臂,舞之於前後的一種飄帶。
24. 女著男裝,即全身效仿男子裝束,成為唐代女子服飾的一大特點。
25. 襕衫:兩宋時期男子常服以襕衫為尚。即是無袖頭的長衫,上為圓領或交領,下擺一橫襕,以示上衣下裳之舊制。一般用白色細布,腰間束帶,也有不施橫襕者,謂之直身或直綴,居家時穿用取其舒適輕便,其廣泛程度可為仕者燕居、告老還鄉或低級吏人服用。
26. 宋朝官員朝服樣式基本沿襲漢唐之制,只是頸間多戴方心曲領。
27. 兩宋時期勞動人民服式多樣,但大都短衣、緊腿、縛鞋、褐布以便於勞作。其工商各行均有特定服式,素稱百工百衣。
28. 宋代婦女服裝有襦、襖、衫、背子、半臂、背心、抹胸、裹肚、裙、褲等,其中以背子最具特色,是宋代男女皆穿,尤盛行於女服之中的一種服式。
背子:以直領對襟為主,前襟不施襻紐,袖有寬窄二式,衣長有齊膝、膝上、過膝、齊裙至足踝幾種,長度不一,另在左右腋下開以長衩,似有遼服影響因素,也有不開衩者,穿著舒適合體典雅大方。
背心:無袖,即裲襠,直領對襟。(區別: 半臂加袖長可成背子;去袖則為背心。)與某些裲襠肩處加襻有所不同。
29. 明代官服上海縫綴補子,以區分等級,似源於武則天以袍紋定品級之始。明代補子以動物為標志,文官綉禽武官綉獸,袍色花紋也各有規定。盤領右衽、袖寬三尺之袍上綴補子,再與烏紗帽、皂革靴相配套,成為典型明代官員服飾。
30. 一品:文仙鶴;武獅子;緋色;大朵花徑5寸
二品:錦雞 獅子 緋色 小朵花徑3寸
三品:孔雀 虎 緋色 散花無枝葉徑2寸
四品:雲雁 豹 緋色 小朵花徑1.5寸
五品:白鷳 熊 青色 小朵花徑1.5寸
六品:鷺鷥 彪 青色 小朵花徑1.5寸
七品:鸂鶒 彪 青色 小朵花徑1.5寸
八品:黃鸝 犀牛 綠色 無花
九品:鵪鶉 海馬 綠色
雜職:練雀
法官:獬豸
31. 比甲:本為蒙古服式,北方游牧民族女子好加以金綉,罩在衫襖以外。後傳至中原,漢族女子也多穿用,明代中葉著比甲成風,樣式主要似背子無袖,亦為對襟,襟至胸口,比後代馬甲又長,一般齊裙。
32. 水田衣:明代女裝典型服飾,即各色布拼接而成,是民間女子手中的藝術佳品,至今仍可見,即「百家衣」
33. 清代「十從十不從」:
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釋道不從、娼從而優伶不從、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
34. 清代男子以袍、褂、襖、衫、褲為主,一律改寬衣大袖而為窄袖筒身,衣襟以紐扣系之代替了漢族慣用的綢帶,領口變化較多,但無領子,再另加領衣。
35. 官服中龍袍只限於皇帝,一般官員以蟒袍為貴,又謂「花衣」,是為官員及其命婦套在外褂這內的專用服裝,並以蟒數及蟒之爪數區分等級。
一品至三品:綉五爪九蟒
四品至六品:綉四爪八蟒
七品至九品:綉四爪五蟒
36. 行褂:衣不過腰,袖僅掩肘的短衣,俗稱「馬褂」
馬甲:無袖短衣,也稱「背心」或「坎肩」,男女均服,清初多穿於內,晚清時講究穿在外面。分:琵琶襟;大襟;一字襟。
領衣:因清服一般無領,所以穿禮服時需加一硬領,為「領衣」,因其形似牛舌,俗稱「牛舌頭」,下結以布或綢緞,中間開衩,用紐扣繫上。
披領:多加於頸項而披之於肩背,形式菱角,上面多綉以紋彩,用於官員朝服,冬天用紫貂或石青色面料。
首服:有暖帽(8月)與涼帽(3月)暖帽:圓形,有一向上反折的檐邊,多為皮質,顏色以黑色為多,頂部綴以紅色帽幃,頂端是各種材料製成的頂珠,一般有紅、藍寶石,珊瑚、青金石,水金、素金、素銀等,下有約三寸長的翎管,用以插翎枝,即孔雀的羽毛,有單、雙、三眼之分,「眼」即孔雀尾巴羽毛上的紋樣,三眼最為尊貴。
涼帽:大帽子形如圓錐,無檐,以織玉草或藤絲、竹絲為骨,用白、湖藍或黃色羅為表,紅紗綢為里。石青片金織成邊緣。帽表也綴以紅色帽幃,頂珠花翎形同暖帽。
朝珠:是高級官員區分等級的一種標志,以琥珀、蜜蠟、象牙、奇楠等材料為之,共計108顆,每間隔27顆有一顆大珠,共分四段,象徵一年四季,旁隨小珠三串,象徵一個月的上中下三旬,每串小珠有30顆,象徵一個月有30天,男子兩串小珠在左,命婦則在右。

朝珠:高級官員區分等級的一種標志,文五武四以上均配朝珠。以琥珀、蜜蠟、象牙、奇楠等材料為之,計108顆,旁隨小珠三串,男兩小串在左,女兩小串在右,另外還有稍大珠飾垂於後背,謂之「背雲」,官員一串,命婦朝服三串,吉服一串。貫穿朝珠的條線,皇帝用明黃色,在下則為金黃條或石青條。
37. 雲肩:當時普遍配用裝飾,形式如意,披在肩上。可作為禮服,清初家父女在行禮或新婚時作為裝飾,至光緒末年,由於江南婦女低髻垂肩,恐油污衣服,為廣大婦女所應用。
38. 鑲滾彩綉:清代女子衣服裝飾一大特色。通常是在領、袖、前襟、下擺、衩口、褲管等邊緣處施綉鑲滾花邊。
39. 鞋式旗漢各異:旗女天足,著木底鞋,底高一二寸或四五寸,高跟裝在鞋底中心,形式花盆者為「花盆底」,形式馬蹄者為「馬蹄底」,一說為掩蓋天足,一說為增高體形,實際上是體現出一族之風。漢女纏足,多著木底弓鞋,斜面均多刺綉,鑲珠寶,南方女子著木屐,娼妓喜鏤其底貯香料或置金鈴於屐上
40. 中山裝:基於學生裝而加以改革的國產形制,式樣原為九鈕,胖襇袋。後根據《周易》、周代禮儀等內容寓於涵義,如依據國之四維(禮義廉恥)而確定前襟四個口袋;依據國民黨區別於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查)而確立的前襟五個口子;依據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而確立的袖口必須為三個扣子等,在西裝基本式樣上參入中國傳統意識。
西洋服裝史復習籽料
1. 關於人類穿衣動機有哪幾種學說?
保護說,羞恥說,護符說,裝飾說
2. 簡述古埃及的服裝特性
a構成及其單純,種類很少。從造型本質上看,可歸納為兩種形式,即無垂褶和有垂褶b裝美是由相對固定不變的樣式和多變的表面裝飾這兩種現象交錯而成的,作為單純造型的補充,古埃及用盡各種裝飾手段。c要衣料是亞麻織物,所有階層的衣服都是亞麻織物做的。
3. 古埃及的男裝和女裝各有哪些品種?
男裝:a繩衣(里嘎丘阿)b腰衣(羅印克羅斯)c筒形連衣裙(丘尼克)d貫頭衣(卡拉西里斯)e長袍(羅布)f披肩(肖爾) 女裝和男裝造型基本相同,只是女裝在丘尼克和肖爾比男裝更富於變化,在色彩紋樣和裝飾方面也比男裝豐富。
4. 古代西亞地區的主要衣料是什麼
羊毛織物(文明史由良駒和羊毛帶來的)
5. 簡述多利亞式希頓和愛奧尼亞式希頓的著裝方法?
A:多利亞式希頓:先把長方形的一條長邊向外折,折的量等於脖口到腰際線的長度(阿波太革瑪)。然後把兩條短邊合在一起對折,把身體包在這對折的布的中間,在左右肩的位置從後面提起布料,在前面用大概10cm的別針固定,多餘的布自然地垂掛在身上,形成優美的垂褶,為強調優美的衣褶和便於行動,繫上腰帶,系時,把布向上提一提,使布在腰上形成膨臌的餘量,以致垂下來蓋住腰帶(科爾波斯) 還有一種穿法:一條帶子系住阿波太革瑪下面的高腰身處,另一條帶子系在低腰身處,在上半身創造兩層縱向的衣褶。
B:愛奧尼亞式希頓:兩短邊對折,側縫留出伸手的一段外,其餘部分縫合,成筒狀。從雙肩到到兩臂用安全別針固定(約8-12個),為便於行動,系腰帶,系法不同,服裝效果也不同。
6. 以托加為例,說明古羅馬服裝的社會功能
托加是羅馬最具代表性的服裝,表現出一種尊嚴,注重服裝的象徵意義,是羅馬男性公民的身份證,它作為羅馬的象徵是羅馬人向世界誇耀的東西之一。然而隨著羅馬的衰落,這種大的服裝反復裹纏後形成一種橫向的擴張,給人一種累贅和繁瑣的感覺,與當時形勢不符,所以逐漸變小,形成帶子,它的變化可以看出羅馬帝國的興衰整個過程。
2、 各時期的變化 在王政時代男女都可穿,到共和時代成為男子的專門服裝.到帝國時期上升為低度儀禮服,形制也變其大無比,穿著要別人輔助才行,於是成為有權勢者的專用服裝。當帝國衰落時,托加也變小了,之後又變成帶狀,至公元7--8世紀消失。
7.羅印.克羅斯:古埃及男子的衣服主要是用一塊白色亞麻布纏裹在腰上的「羅印•克羅斯」[Loin Cloth,纏腰布。法語稱鮮提(Shenti)],其形式、種類較多,有纏裹後系腰帶的,有兜襠的,也有用帶子斜掛在肩上的。
8.丘尼克:除奴隸外,婦女們一般穿丘尼克。丘尼克是一種從胸到腳踝的筒型緊身衣,形式種類較多,這是古埃及婦女的正式服裝。
卡拉西里斯:隨著新王國時期從西亞引進了卡拉西里斯這種寬敞的貫頭衣,古埃及的女性也和男性一樣,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把這種衣服當作禮服穿用,而在穿法上與男子略有區別。
7. 卡吾那凱斯
8. 多利亞式希頓:衣料為一塊長方形的白色毛織物,長度為伸平兩臂後兩肘間距離的兩倍,約6英尺(合約183厘米),短邊為脖口到腳踝的長度加上脖口到腰際線的長度(這條長度被稱為「阿波太革瑪」)由整塊面料製成長達膝蓋的短袖束腰外衣。
10.愛奧尼亞式希頓 :愛奧尼亞式希頓的構成也是一塊長方形的布,形似長達膝蓋的短袖束腰外衣。材料為薄麻織物、皺布或加工成普利茲褶(Plait,Pleat熨燙成形的直褶)的織物。顏色以白色為主,還有綠、黃、金、茶等色,黃色多為女子使用。長邊等於兩手平伸時兩手腕之間距離的2倍,短邊為脖口至腳踝的距離,再加上系腰帶時向上提的用量,上身沒有向外大的翻折,只是憑腰帶將寬松的長衣隨意系扎一下即可。
11.多利亞式的希頓和愛奧尼亞式的希頓的區別在於:前者用毛織物,衣褶厚重、粗獷,具有簡朴、莊重的男性特徵;有折返下來的阿波太革瑪;用別針在雙肩固定兩點;側縫一般不會縫合;無袖子構成。後者用麻織物,衣褶細而多,有柔和、優雅的女性特徵;沒有阿波太革瑪;用安全別針自肩到兩臂固定多處;必須縫合側縫;有袖子構成。兩種樣式的希頓流行有先後,但很多地方並用一般年輕人更喜歡多利亞式的希頓,中年以上的人喜歡用愛奧尼亞式的希頓。
11希瑪純:是古希臘男女都穿的包纏型長外衣,與希頓一樣是一塊矩形的毛織物衣料,一般寬等於身長,長為寬的3倍。顏色以白色或本白色為主,另有茶色和黑色。如果把希頓認作是內衣,那麼希瑪純就是包在希頓外面的外衣。希瑪純沒有固定的造型,從用途上可以分為有里子的外出穿用和沒有里子的平常穿用兩種,其大小種類也很多。最常見的穿法是先把布搭在左肩,使前邊部分長及地,後面從背後繞經右腋再繞到前面,然後再搭回左臂背後。衣料四角綴小金屬飾物,外出時可將它拉起,蓋在頭上防風雨,睡覺時脫下可以當鋪蓋。是深為希臘哲學家們所喜愛的一種款式。上層階級的女子中用量比較大,她們通常把遮左臂、左肩的布展開,把頭和手都包起來。希瑪頓的著裝狀態分以下幾種:幾乎包裹全身;包裹多半個身,在一個肩上固定;包裹上半身一個肩;包裹雙肩後垂下來。
12 托加托加的形制類別:托加形狀為橢圓形,豎長為身長的三倍,橫寬為身長的兩倍,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是等級象徵的服裝。它分化出不同類別,表示不同的地位和職業:市民為天然白色無裝飾,上層議員用絲綢做料並有兩條寬寬的深紅裝飾帶,高級官吏、將軍和皇帝為紫色面料並用金線刺綉。
丘尼卡:內衣丘尼卡,是一種寬大的睡袍一樣的袋裝貫頭衣,在肩部和腋下縫合,呈「T」字形,袖長及肘,也有長袖和無袖,男子的丘尼卡衣長及膝,女的衣長及踝,腰部系帶子。貴族或官吏的丘尼卡還在前後各裝飾兩條紫色的條飾,-「克拉比」,用其寬窄表示官階的大小。
13布里奧 鮮茲 肖斯 布萊 達爾瑪提卡 斯拉修
12 羅馬式時代的服飾特色
男女同型,除男子穿褲子外,幾乎沒有別的性差。 基本品種有內衣—鮮茲,外衣—布里奧,斗篷—曼特
13 科特 修爾科 科塔爾迪 普爾波萬
14 哥特式建築樣式是如何表現在服裝上的?
哥特式服裝受基督教教堂建築的影響,在強化和誇張立體感的同時十分強調整體的修長效果。高高的圓錐形冒頂,尖頭形長長的鞋子,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鋸齒狀等銳角的感覺,與哥特式建築尖頂外觀如出一轍。
15 斯拉修在服裝上的運用有那些
(德意志風的主要特色是斯拉修的裝飾),是裂口,剪口的意思,有橫方向的,有縱方向的,還有斜方向的,不僅用在上衣的胸部和袖子上,極盛時期連褲子,鞋,手套,帽子等到處都有這種裝飾,滿身的裂口還錯落有致的形成紋樣。(可以在裂口處顯露裡面的異色里子和白色內衣,在裂口兩端還裝飾有各色寶石和珍珠)
16 拜占廷時代的服飾特點是什麼
拜占廷時代初期的服裝基本上延用羅馬帝國末期的樣式,但隨著基督教文化的展開和普及,其服裝就逐漸失去了古羅馬服裝的樸素和單純,造型變得呆板、僵硬,其特如下:(1)色彩絢麗、華美,流蘇、滾邊以及寶石裝飾非常普遍,表現的重點轉移到衣料的質地、色彩和表面裝飾上,充滿東方文化的特徵。
(2)皇帝的衣裝宗教氣氛非常濃,大臣和侍從的衣服也根據其地位和職務有嚴格的規定,服飾成了「別威嚴、顯貴賤」的工具。
17 為什麼說哥特式時期在衣服構成上是古今、東西的交叉點
世紀,受建築風格的影響,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現了新的突破:新的裁剪方法從前、後、側三個方向去掉了胸腰之差的多餘部分。從袖根到下擺,在側面加進數條毽子板一樣的三角布,這些不規則的三角布之間,在腰身處形成了許多菱形空間,這就是現在衣服上的「省」。這樣就構成一個過去的衣片上所不曾有過的側面。正是由於這個側面的形成,才把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從古代平面二維空間構成的寬衣那裡徹底分離出來,確立了近代三維空間構成的窄衣基礎。而且,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西方的衣服和東方的衣服在構成形式和構成觀念上徹底分道揚鑣。也就是說,無論從縱向(古代到近代),還是從橫向(東方和西方),衣服構成上的分水嶺都在這里。
18 簡述文藝復興時期各階段的服飾特點
義大利式時期特點:內衣部分地從外衣縫隙處露出,與表面華美的織錦布料形成對比,進一步襯托出美麗的布料。
男裝普爾波萬:工藝和服裝結構三大顯著特點:一絎縫,用倒針法;二是前開;三是改變了中世紀袍服的裁剪方式。
分體式女袍:外觀似上下相連,腰部有接縫。
德意志式時期特點:切口服裝、用裘皮作為衣領或服裝緣邊的裝飾方法
切口服裝也叫雇兵步兵風格,原意是用刀、劍等亂砍、劈刺、割傷等,引伸為切口、裂縫、開衩,或開縫於衣服上的裝飾。
西班牙時期特點:追求極端的奇特造型和誇張的表現,縫制技術高超。
皺領的流行:閉口式輪狀,敞口式立領,披肩式。緊身胸衣:鯨須胸衣,布納胸衣。撐裙:吊鍾式箍撐裙,環輪形箍撐裙
袖子根據填料不同造型可分為:泡泡袖,羊腿袖,悍婦袖
19 法國式法勤蓋爾以西班牙式法勤蓋爾有哪些不同
裙撐(1)西班牙風格呈吊鍾形,在亞麻布上縫上好幾圈鯨魚須做的輪骨,有時也有藤條、棕櫚或金屬線做成,輪骨從上到下逐漸增大直徑。穿在裙子裡面,使裙子張開,呈現圓錐形的造型。(2)法國式是用馬尾織物做成的像輪胎一樣的東西,裡面塞有填充物,用鐵絲定型。穿時系在腰間,外面罩上裙子,形成自腰部平著向四周伸出來,再自然下垂的外形。(3)英國式又在法國式上罩一個圓形的蓋,園蓋內圈與裙撐連接,外圈邊沿用金屬絲或鯨須等撐圓,使裙子向四周擴得更大,下垂時裙撐邊沿輪廓更加清晰。
20 巴斯爾 巴羅克 洛可可 鳩斯特科爾
21 簡述荷蘭風時期的男裝特徵
22 阿比 基萊 羅布 帕尼埃 拉夫 克拉巴特
23 簡述洛可可時期的女裝造型特點
洛可可服飾是在巴羅克服飾的基礎上發展了纖細輕柔的特點,使服飾更加向女性化方向發展,所以洛可可時期是以女性為中心的藝術風格。而男裝中的女性化特徵也日見突出。到18世紀中葉,洛可可服飾達到鼎盛,女裝更加性感,裙撐又一次出現並且越來越大向前後扁平,左右橫寬的橢圓形發展,胸部袒露,美肩外現,大量花邊、蕾絲、緞帶及人造花用作裝飾女人被稱為「行走的花園」,到末期,裙撐消失,裙子變得柔軟,臀墊取代裙撐,後臀部又一次膨臌起來。頭飾更趨於高大華麗,假發更加精巧,整體裝飾充滿了曲線情趣。
24 比較法國式羅布、波蘭式羅布及英國式羅布的造型特徵
25 簡述帝政樣式的造型特點
強調胸高的高腰身,細長裙,白蘭瓜形的短帕夫袖,方形領口開得大、低。裙子流行兩種顏色重疊,形成層次感。服裝表面向裝飾性造型發展。裙擺量、褶飾或別色布的增加,加重裙子的重量和膨脹感,顯得豐滿
26 簡述浪漫主義時期的女裝特色
腰線逐漸自高腰身下降到自然位置,腰又被緊身胸衣勒細,袖根部極度膨大化出現落肩與誇張的羊腿袖,裙子擺擴大後出現裙撐使其向外擴張,名副其實形成了X造型。
27 簡述新洛可可時期的女裝特徵
女性為了表現纖細的腰,於是新的裙撐誕生了,稱為克里諾林,是馬毛、麻的意思。1850年底,採用鯨須、鳥羽、細鐵絲或藤條做輪骨,用帶子連接成鳥籠子的裙撐。它的變遷從吊鍾形到鳥籠形,最後形成金字塔形,或傾斜後翹的異形,都有明顯的模仿洛可可服裝的痕跡。下擺直徑周長達9米有餘。
28 簡述巴斯爾時期的女裝造型特徵
巴斯爾時期女裝在前面用緊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壓平,後臀部用臀墊高高翹起,外側的罩裙流行拖裾形式,衣服表面強調裝飾效果,整個外形呈前挺後翹的特徵。
29 簡述S型時期的女裝特徵
S形樣式用緊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壓平,把腰勒細,在後面緊貼背部,把豐滿的臀部自然地表現出來,從腰向下擺,裙子像小號似的自然張開,形成喇叭狀波浪裙,從側面觀察時,挺胸收腹翹臀,宛如「S」形。羊腿袖的運用,上半部分呈很大的泡泡狀或燈籠狀,自肘部以下為緊身的窄袖。
30 中世紀的劃分
中世紀分為5-10世紀的「文化黑暗期」、11-12時期的「羅馬式時期」、13-14世紀的「哥特式時期」。
一是服裝文化的交融性,包括拜占庭服裝中的不同民族風格的融合西歐民族大遷徙帶來的南北民族服裝的大融合以及十字軍東征帶來的東西服裝文化的大融合;二是在中世紀各時期各地區的服裝發展中無不滲透著基督教文化的精神意蘊,這種宗教觀念對以後的西方服裝產生了深遠影響;三是在中世紀後期,西方服裝出現了轉折點,由古代向近代、由東方向西方、由平面向立體、由寬衣形態向窄衣形態的過度,都在中世紀體現出來

31 近世記的劃分 文藝復興時期、巴羅克時期、洛可可時期。
32 近世紀服裝的共同特徵
33 西班牙風時期的服飾特點

❷ 歷史上那些喜歡男扮女裝的人除了花木蘭以外,還有誰

世界發展迅速,大家的生活都有了改變,對這世界有了更多的寬容,對於戀愛、婚姻這些也相對自由了起來。現如今,許多人都選擇到國外留學或者移民到國外居住,有不少女性都選擇嫁到外國去,現在這種情況比比皆是。不過古時候很少有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和親。

「路漫漫及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道路說長也長,說短也短。無論任何時候做什麼事都要認真思考,為以後的道路做選擇。姜豐因為她自己的喜好而轉於中文系就讀,雖然在當時來說是一件不是很理解的事,但她仍堅持,她的毅力讓我們看到了她所堅持下來所收獲的東西,而後來她為了愛情選擇嫁到國外,家庭不圓滿,也是她自己選擇的結果。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選擇承擔起相應的後果。

❸ 簡述水墨畫的歷史、風格、特點

水墨畫
簡介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用中國特製的煙墨構成的「水墨畫」成為中國畫特有的一個畫種。墨可分作墨、淡墨、濃墨、極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濃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層次。
墨是寒色,由五墨構成的畫應該有寒感,它的調子應該是灰暗的。但又為何好的「水墨畫」會使人有溫感而不感覺它的調子灰暗呢?這是因為好畫善於利用白地(空白)來與黑的寒色相對比、相調和,因而使人有介於寒熱之間的溫感。而且,好的煙墨並不是暗墨。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強者都叫做明物,好墨的黑光澤如漆,故可叫做明黑,因而是不會讓人有灰暗感的

(一)皴法。在山水畫史上,凡有巨變,多由皴法所致。皴法是一種用筆墨的方法,專用於描繪山、石的脈絡和質感,也以此表現近樹主幹的皮紋和質地。盛唐王維「始用渲淡,一變構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開始,出現皴法。這些山水畫家主要集中在關陝一帶,他們的山石線條以方硬工穩為主,完全取決於對當地地貌的感受。這在傳為唐代的山水卷軸畫和墓室壁畫中的配景可略見一斑。北方的山水畫風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因此,南唐翰林圖畫院的山水畫風與北方沒有大大的差異。董源由於掌理皇家林苑,對江南的土質丘陵有著切身的審美感受。他用鬆散舒展的線條鋪展了江南丘陵綿延不斷的起伏之態,反映了土質山疏鬆平緩的地貌特徵,意向平和沉靜。因這種線條隨意性極強,長短參差不齊,輕松自然,猶如披麻(散開的植物麻),故以此名。披麻皴長短參差不齊,長者即長披麻,短者為短披麻。董源在皴法上的創新不知啟迪了後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畫家。
(二)造型。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險峰,多作平巒緩坡。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漁者、渡客等星星點點,饒有生機。遠景的山巒頂上聚集著成片的礬頭,即壘疊的巨石,形同礬石的結晶體,一簇簇的苦點區分出各個礬頭的外形,平列展開於畫面上。
(三)構圖。以平視為主,略帶俯視,景深較大,多取橫向的全景式布局。現存與董源畫風相關的古畫多屬長卷。
(四)植被。董源筆下的植被是構成其密體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實地實景。北方由於氣候乾燥和山脈多石,浮土上的林木與裸露的岩石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江南空氣濕潤、雨量充沛,草木極易覆蓋在以土質為主的群山之表。
(五)意境。董源的山水畫意境注重鄉野間的生活氣息,饒有情趣,與李思訓講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畫迥然不同。

❹ 香奈兒服裝的歷史背景,設計風格以及文化底蘊

歷史背景Chanel創辦人Coco Chanel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Auvergne。她六歲時母親離世,父親更丟下她和4個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在她廿二歲那年,即1905年,她當上「咖啡廳歌手」(Cafe singer),並起了藝名 「Coco」,在不同的歌廳和咖啡廳賣唱維生。在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後結交了兩名老主顧,成為他們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國工業家,另一名是富有的軍官。結交達官貴人,令Coco有經濟能力開設自己的店子。
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訂制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1914年,Coco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設計了不少創新的款式,例如針織水手裙(tricot sailor dress) 、黑色迷你裙 (little black dress)、樽領套衣等。而且,Coco從男裝上取得靈感,為女裝添上多一點男兒味道,一改當年女裝過份艷麗的綺靡風尚。例如,將西裝褸 (Blazer) 加入女裝系列中,又推出女裝褲子。不要忘記,在二十年代女性只會穿裙子的。 Coco這一連串的創作為現代時裝史帶來重大革命。Coco對時裝美學的獨特見解和難得一見的才華,使她結交了不少詩人、畫家和知識份子。她的朋友中就有抽象畫派大師畢加索 (Picasso)、法國詩人導演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 等等。一時風流儒雅,正是法國時裝和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除了時裝,Chanel也在1921 年推出Chanel No 5香水,女星妮歌潔曼 (Nicole Kidman)作代言人的No 5香水瓶子是一個甚具裝飾藝術 (Art Deco) 味道的玻璃瓶。此乃史上第一瓶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而「雙C」標志也這瓶香水成為Chanel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且在恆遠的時光長廊上歷久不衰,至今在 Chanel的官方網站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Coco Chanel把她的店子關掉,與相愛的納粹軍官避居瑞士。1954年,Coco重返法國,Chanel東山再起,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的女裝風格,迅速再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短厚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Coco Chanel戰後時期的作品。或者只需講戰後Chanel風格一直保持簡潔而貴麗,多用Tartan格子或北歐式幾何印花,而且經常用上花呢 (tweed) 造衣,舒適自然。
或者再可一提,在Coco Chanel逝世後 (1971年去世),德國名設計師Karl Lagerfeld成為Chanel品牌的靈魂人物。自1983年起,他一直擔任Chanel的總設計師,將Chanel的時裝推向另一個高峰。還有一處有趣地方堪可提及,就是品牌創立了接近九十年,從未造過一件男裝,直至2005/2006 的秋冬系列才造了幾件男裝上市而已。 設計風格 高雅、簡約、精美 文化底蘊 無論是帶有強烈男性元素的運動服飾(Jersey suit)、兩件式的斜紋軟呢套裝(Tweed)、打破舊有價值觀的人造珠寶、帶有濃郁女性主義色彩的山茶花圖騰,抑或是Marylin Monroe在床上唯一的穿著——Chanel No.5,Chanel屢屢挑戰舊有體制創造出新的時尚。香奈兒女士最特別之處在於實用的華麗,她從生活周圍擷取靈感,尤其是愛情。不像其他設計師要求別人配合他們的設計,Chanel提供了具有解放意義的自由和選擇,將服裝設計從男性觀點為主的潮流轉變成表現女性美感的自主舞台。拋棄了緊身束腰、鯨骨裙箍與長發,提倡肩背式皮包與織品套裝,Coco Chanel一手主導了二十世紀前半葉女人的風格、姿態和生活方式,一種簡單舒適的奢華新哲學,正如她生前所說:「華麗的反面不是貧窮,而是庸俗」。
1971年1月,Coco Chanel去世,享年88歲。現任Chanel的主要設計師Karl Lagerfeld在1986年開始掌舵,他用新的手法演繹著細致、奢華、永不褪流行的Chanel精神。這位有著瑞典和德國血統、總是戴著黑色大墨鏡的鬼才設計師最為人所稱道之處正是他與Coco Chanel一樣,充滿才華卻又流著離經叛道的血液。他在上任後的第一季就將長裙裙擺剪破,搭配鮮艷誇張的假珠寶首飾,震驚了整個時尚界,也將Chanel聲勢在這20年內推向另一個高峰。
「香奈兒代表的是一種風格、一種歷久彌新的獨特風格」,Chanel女士如此形容自己的設計,不是不斷思索接下來要做什麼,而是自問要以何種方式表現,這么一來鼓動將永不停止。自信熱情的Chanel女士將這股精神融入她的每一件設計,使Chanel成為相當具個人風格的品牌。
Chanel的設計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她追求自由但是眷戀男人;她強悍獨立但是卻有十足的女人味。她的老家——法國中部的Auvergne——是個充滿死火山地形的貧苦地區,七十歲時她曾形容自己是「Auvergne唯一一座不滅的活火山」;如今,放眼新人輩出品牌繁復的流行產業,Chanel依然是時尚界一座永遠不滅的活火山。

❺ 《茶林》對聯:水墨生香,眉鋒一動無人羿

水墨生香,眉鋒一動無人羿,夜茶過品,雙眼半眯哪物贏,嘻…玩笑,茶兄莫氣哦!

❻ 介紹中國水墨畫的歷史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用中國特製的煙墨構成的「水墨畫」成為中國畫特有的一個畫種。墨可分作墨、淡墨、濃墨、極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濃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層次。
墨是寒色,由五墨構成的畫應該有寒感,它的調子應該是灰暗的。但又為何好的「水墨畫」會使人有溫感而不感覺它的調子灰暗呢?這是因為好畫善於利用白地(空白)來與黑的寒色相對比、相調和,因而使人有介於寒熱之間的溫感。而且,好的煙墨並不是暗墨。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強者都叫做明物,好墨的黑光澤如漆,故可叫做明黑,因而是不會讓人有灰暗感的。
水墨畫: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❼ 國色天香紅為什麼在女裝春秀場上在占據了主導

紅色霸氣具有非常時尚的高貴氣息,紅色是那麼的熱情張揚而又盡顯實力。

❽ 香奈兒的品牌歷史

創始人Gabrielle Chanel香奈兒於1913年在法國巴黎創立香奈兒,香奈兒的產品種類繁多,有服裝、珠寶飾品、配件、化妝品、香水,每一種產品都聞名遐邇,特別是她的香水與時裝。
香奈兒(CHANEL)是一個有80多年經歷的著名品牌,香奈兒時裝永遠有著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她善於突破傳統,早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現代休閑服。另有叫做香奈兒的美國童星和以《香奈兒》為名的電影作品。

Chanel創辦人Coco Chanel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Auvergne。她六歲時母親離世,父親更丟下她和另外四名兄弟姊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
在她廿二歲那年,即1905年,她當上「咖啡廳歌手」(Cafe singer),並起了藝名 「Coco」,在不同的歌廳和咖啡廳賣唱維生。在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後結交了兩名老主顧,成為他們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國工業家,另一名是富有的軍官。結交達官貴人,令Coco有經濟能力開設自己的店子。
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Chanel簡潔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
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訂制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1914年,Coco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設計了不少創新的款式,例如針織水手裙(tricot sailor dress) 、黑色迷你裙 (little black dress)、樽領套衣等。而且,Coco從男裝上取得靈感,為女裝添上多一點男兒味道,一改當年女裝過份艷麗的綺靡風尚。例如,將西裝褸 (Blazer) 加入女裝系列中,又推出女裝褲子。不要忘記,在二十年代女性只會穿裙子的。
Coco這一連串的創作為現代時裝史帶來重大革命。Coco對時裝美學的獨特見解和難得一見的才華,使她結交了不少詩人、畫家和知識份子。她的朋友中就有抽象畫派大師畢加索 (Picasso)、法國詩人導演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 等等。一時風流儒雅,正是法國時裝和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女星妮歌潔曼 (Nicole Kidman)作代言人的No 5香水廣告除了時裝,Chanel也在1922 年推出Chanel No 5香水,瓶子是一個甚具裝飾藝術 (Art Deco) 味道的玻璃瓶。此乃史上第一瓶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而「雙C」標志也這瓶香水成為Chanel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且在恆遠的時光長廊上歷久不衰,至今在Chanel的官方網站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Coco Chanel把她的店子關掉,與相愛的納粹軍官避居瑞士。
1954年,Coco重返法國,Chanel東山再起,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的女裝風格,迅速再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短厚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Coco Chanel戰後時期的作品。往後Chanel成為法國的時裝象徵的光榮史,也不用在此贅筆,你大可在任何一本講述時裝史的書中可找到註解。
或者只需講戰後Chanel風格一直保持簡潔而貴麗,多用Tartan格子或北歐式幾何印花,而且經常用上花呢 (tweed) 造衣,舒適自然。 或者再可一提,在Coco Chanel逝世後 (1971年去世),德國名設計師Karl Lagerfeld成為Chanel品牌的靈魂人物。

自1983年起,他一直擔任Chanel的總設計師,將Chanel的時裝推向另一個高峰。還有一處有趣地方堪可提及,就是品牌創立了接近九十年,從未造過一件男裝,直至2005/2006 的秋冬系列才造了幾件男裝上市而已。

與水墨生香女裝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色襯衫配什麼色衣 瀏覽:939
羚羊女裝摩托車 瀏覽:781
持家小馬甲是什麼 瀏覽:209
看帽子顏色智力題題目 瀏覽:888
牛仔襯衫配什麼下衣 瀏覽:219
美女穿紅色旗袍高跟鞋圖片 瀏覽:896
校服小白領子的設計的優點 瀏覽:512
旗袍絲襪女死亡 瀏覽:982
關於校服心得體會 瀏覽:494
創印象童裝大概什麼價位 瀏覽:208
西安市校服設計大賽 瀏覽:740
洗羽絨服的洗衣粉沫沖不盡怎麼辦 瀏覽:642
加絨棉襯衫女款 瀏覽:550
黑色褲子熨焦了怎麼辦 瀏覽:750
這里都童裝是如何生產的 瀏覽:613
旗袍作為中國服飾的代表 瀏覽:201
怎麼下載睡衣小英雄游戲 瀏覽:364
風衣後面腰帶怎麼系女 瀏覽:58
女生穿褲子前面有條縫叫什麼 瀏覽:534
男士牛仔褲有沒有提臀的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