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家聽聽美女這紅木笛子吹得和竹笛有什麼區別
明顯是竹笛,本身笛子的聲音就是很尖利的,紅木用在弦樂上還好理解些
其實紅木並不適合做樂器,密度太高
『貳』 為什麼有的紅木那麼污染怎麼不去看呢
這叫眼不見為凈,不在這行干肯定不知道
旗袍是女人的情結,它裹住了女人的心。與其說穿旗袍的女人懷舊,不如說穿旗袍的女人易感。女人如水,性情柔韌卻無形,旗袍如絲,質地滑潤而可塑。女人喜歡旗袍,因為它在一寸一厘間揣摩出女人的婀娜之心;女人喜歡旗袍,因為它那一排葡萄扣下鎖住多少青澀的漣漪,女人喜歡旗袍,因為它那絢爛的色彩能在水中散成綺;女人喜歡旗袍,因為它獨有的氣質飄著茉莉兼玫瑰的芬芳氣息。
沒有一個女人不愛旗袍,正如沒有一個女人不愛照鏡子,穿旗袍的女人正如鏡中花,水中月,不論那花是否嬌艷,那月是否圓滿,只為自我欣賞那被水光揉碎後的一抹倩影,也不枉做女人的一片柔情。女人是感性的,穿旗袍不僅僅是為了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尋找一種做女人的感覺。旗袍是女人的精靈,它如女人的發絲一般了解女人的肌膚,懂得女人的心。旗袍身上有女人遺落下來的一份靈氣,只有當女人穿上旗袍的時候,那衣與人合二為一才構築成一個完美的女人。說女人有旗袍情結不假,女人自憐而略帶些自戀,而旗袍是女人眼中的女人,正如黛玉葬花魂一樣,旗袍成為女人心靈的一種情感寄託,於是女人對旗袍產生一種特殊的依戀和愛憐。
有人說聞香識女人,其實賞旗袍亦然。在形形色色的旗袍下不僅煥發著女人們獨特的女性魅力,更折射出女人心的千變萬化。紅的艷如晚霞中的一片桃花燦,白的純似香雪中的一支白梅開,黑的冷若皓月下的一粒黑珍珠,粉的嫩如掌心裡的一汪雞蛋清。哪怕是同一件白色的旗袍,不同的女人可以穿出不同的味道。十八歲的女人穿著彷彿梨花上的一抹春雪清新可人;二十八歲的女人穿著彷彿異國情歌中盛開的鬱金香風情萬種;三十八歲的女人仿若麗宮華庭中的一隻珍貴瓷瓶端莊而美麗;四十八歲的女人則如紅木絲絨中鑲嵌的一枚白玉溫婉而富貴。
『肆』 紅木為什麼珍貴
一、資源匱乏:紅木生長於熱帶、亞熱帶雨林氣候范圍,即全球南北回歸線內,我國的大小興安嶺山脈及北半球遼闊的西伯利亞地區,均無一株紅木的影子,加上近代生態環境變異,紅木長勢江河日下。原來,紅木樹種生長緩慢,遠不同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傳統概念,經專家所鑒定,根據年輪的推測,紅木成材少則百年,多則三百年,故材源難增,加上人為的亂砍濫伐,大量的走私使整體資源成為古墓的挖掘——「無法增加,越挖越少」。一九九零年,紅木原材每立方米不到3000元,十五年後,已上升到10000多元,全球的紅木資源估計已淪陷50%以上,緬甸國(有名的多紅木國家)所有的大道外側的幾十公里范圍,均不見紅木,只能靠大象穿越在崎嶇的山路,將深山中的木材拖運出來,人類必須如大熊貓一樣,加以保護紅木資源,以致我們人類綠色之源的樹木之王,不至於滅絕。
二、暴發性的佔用:由於歷代皇朝與高官厚祿者皆習慣以紅木家什作為裝點,故使常人對紅木產生一種至高的品位,正由於有錢人太少,致使能買得起紅木傢具的寥寥無幾,這樣恰恰正好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叫做「產銷自如」。而今改革開放,有錢人如春潮中趕汛的魚兒——急流直上,特別是中國的華東、華南廣大的沿海經濟發達區,那些老闆闊款們,誰不想圓個紅木夢,中國人多,這樣一來,你說紅木資源管你東南亞、西南亞,恰如白雲颶風卷,大堤海嘯沖、能經得起人類如此瘋狂的資源饕餮嗎?由於紅木原材的資源淪陷,導致原材物價急劇上升,越上升越使經商者鑽頭打洞,無孔不入,而消費者則越視作紅木之神了,有錢人就偏要買點紅木傢具,心方足。如此的連貫性格局形成了一股旋風狂飈。面對紅木資源真所謂「黑雲壓頂城欲摧」之勢。可以斷定紅木原材價將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五年後將可能出現基本斷貨狀態,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奢侈的定位是沒有明顯界限的,近年有錢人家中若欠缺一套紅木傢具,好象是有山上無寺不算美,水中無魚不覺靈之感吧。
三、架通了當今時尚的環保區域:隨著人們近二十個年頭盲目樂觀的吃、穿、住、行,到頭來才知道損了身體,過度的追求享受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環境、飲食、穿著、家居領域充滿著無形殺手,污染、有害的化學元素包圍了我們生活的周圍,人體的白細胞、免疫細胞、各種抗體等等頑強作戰,已筋疲力盡,漸漸招架不住,「驚回首」人們才明白了「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道理,並以「綠色」的盾牌作護身。家居方面也同樣進入了「綠色革命」,那些超標的人造板中的甲醛及其他有害物質竟能導致「絕病」而無可救葯。據有關資料介紹,在我們有著一半生活時間(黑夜)休息的卧室里,充滿著一定量的有毒成分,如裝飾家什所用的不達標產品:刨花板、三夾板、貼面板、保麗板、纖維板、中密度和高密度膠合板、地毯、牆紙、化學油漆人造革等等,嚴重影響了人體的健康,仔細捉摸觸目驚心。紅木傢具嘛(不用化學油漆),當推「綠色傢具」無疑,有些人本來還寵進口傢具,這樣一來倒有點欲擒怕剌,罷了吧,一步到位吧,保護身體,重如泰山。
四、傳統的影響:中華古國,五千年燦爛文化,世人矚目,一切流傳至今的事與物,堪稱經典,紅木傢具不管是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淘汰,而且隨時間推移,愈加貴重,似陳釀老窖越陳越香。比方吃、穿、住,吃的「宮庭菜」,「老八樣」經久不衰。穿的那些古老的旗袍是令人最性感的。「APEC」會議上,各國首腦穿起了我國傳統的唐裝,惹起了全國性的唐裝熱。住的古代建築畫閣朱樓,紅磚綠瓦,現今豪華私宅、別墅均引古代建築之精華而點綴。旅遊、風景名勝之地等,亦大多用古代之榭,廊、石欄、拱橋而原樣推出,甚至出現當代的美國,也崇向建造中國的明清園林,如此一來,難怪紅木傢具的效法有據了。
五、檔次、品味、身份的體現:在一堂、一間擺設得當的紅木傢具的客廳、房間里,您不禁會額首稱慶,非同凡響、非凡之作啊,皇宮之高貴、學者之雅趣、大款之豪華、藝術之雲集,盡在眼前,可謂物華天寶,匯於一室。其實,紅木傢具的使用價值卻是次要,而主要因素恰是家庭最好的裝裱。如今的有錢人,常以家中有如意的紅木傢具而自得,請朋友至家中喝酒,臉上泛光,請「老丈人」來家一坐,好使「泰山」說一句,我的女兒沒嫁錯人。紅木傢具,她的主人一定是社會的精英,一代英豪,至少是出類拔萃的成功者,成功的事業加成功的家庭等於成功的人生。
『伍』 現在報名參加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上「紅木與旗袍」攝影大賽來得及嗎
來得及,現在還有很多的准備時間,而且聽說今年的東博會上還有很多其他的活動呢,都非常值得期待,一想到那麼多風格獨特的木雕、竹編竹雕在東陽中國木雕城等著我,我就恨不得東博會馬上舉行,哈哈。
『陸』 關於旗袍的最美文案美文
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關於旗袍,最深的記憶是民國那些搖曳多姿的女子,舊上海不曾迷失的風情。
旗袍的花色面料各式各樣、水墨、花間、落櫻、若蘭、妖嬈等等,靜謐的長款,溫婉的連袖,還有那古典精緻的手工扣。
旗袍是一種風景,自有一種清絕與傲然、溫婉、內斂、在花月沉香的日子裡,總幻想回歸古代,在楊柳依依的河畔踏青,在雕花的窗欞背後嘆息。
而旗袍也在無意間暗合了這古典的心境,也常庸人自擾,在浩渺的天地間,落得一懷的孤寂,旗袍淡雅的色調讓我安寧,淡定,在平淡的光陰里明凈流動。
一抹淺淡的笑在剎那間成為永恆,婉約的旗袍身影,如江南的情結,在時光中柔軟著,穿越悠長的時空,尋尋覓覓,你的笑容綻放如花,回眸,那一刻的溫柔,傾倒了前世的杯樽,迷失了孤單的行程,優雅了千年的美麗。
旗袍留給人的是無言的背景,似乎誰都知道穿旗袍需要修長柔美的身段,沒有流動的線條,就不會有優美的韻致。總是覺得東方的女子,都該著一身旗袍,卻又覺得不妥,因為不是所以的人都能穿出旗袍的風情。
一襲旗袍,邂逅的是一份平靜,帶給我的是優雅的閑情,是如同秋荷的心事,任月光灑落在小屋,流瀉在每個黑暗的角落,在這無聲無息的月色中清靜,就連思緒與意念都顯得多餘。
旗袍是真正的藝術品。或者我賦予它太嚴肅、太拘謹、太優雅、太珍貴的元素,只覺得它適合於照片里畫里戲里穿著,適合舞台表演 。
如今,走在擁擠的人群中,發覺身著一襲旗袍會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旗袍如今註定是一種孤獨的風景,這風景有些遙遠,有些古舊,像極了將要落寞的黃昏,帶著最後一抹絢麗。
一直認為,和旗袍相伴的應是高山流水的古箏,輕盈低轉的粉色團扇,豐腴佼嬌的女子,以及溢出墨香的古線裝書,紅木桌椅和窗外潺潺流過的竹間小溪。
我本平庸,沒有一顆晶瑩的心來醞釀江南獨有的秀與婉約,沒有輕盈的身段來穿出那份清新。我的心境亦不合旗袍,我放不下紅塵,放不下在重樓深閨處嘆怨的心事,不能挑盡燈花不成眠。
越過盛唐的風騷,沿仄仄平平的路徑,簾卷西風,誰在風中吟一闕醉花陰!暗香盈袖,你用恬靜填詞,醉了江南風光,喜歡江南,卻未必有江南委婉動人的才情。
還有那絕俗的古典韻致,只是喜歡在湖畔的楊柳依依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歲月里,旗袍伴著江南的杏花煙雨,浪漫了無數的風花雪月。
(6)旗袍美女紅木擴展閱讀:
關於中國時尚的開端,在民國二十世紀,鄭元明說:「原來的女人在清朝時期穿了短衣服,沒有穿旗袍。
對於某些年份,以前的研究相對模糊。周錫寶和張愛玲考慮了1921年以後中國山姆的盛行,根據1923年的繪畫和其他資料,當時上海有數十個人,其中一到兩個所謂的中國山姆。我想沒有別的了。
實際上,當時上海的媒體對社會現象很敏感,因此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新時尚的注意,但是1925年5月之前的「 Shinho」這樣的報紙提供了有關中國服飾的信息。很難找到。大量信息為1925年中國服飾的出現提供了證據。
北京這座古老城市的記錄表明,旗袍始於1925年。因此,可以認為起泡的開始時間是1925年。
『柒』 躺在貴妃榻上旗袍開叉到大腿根的章子怡有多美
中國風在近幾年是越來越受大家喜歡了,古典大氣的服裝加上充滿故事感的氛圍,讓人能從照片中就能感受到復古華美之感撲面而來,讓人久久不能忘。而章子怡作為高級電影臉,駕馭起中國風來也是得心應手,特別的讓人驚艷,快來看一下吧!
中心構圖更加註重平衡,能夠加深照片的立體感,這張照片就非常的能凸顯章子怡的中心地位。而她穿的這一件深V開叉禮服也非常的嫵媚動人,V領能夠顯得脖子更加修長性感。V領兩側的花朵裝飾讓服裝更加的有特色,也凸顯了大氣優雅的特點。不光照片注重中心構圖,這件裙子的設計也非常對稱,中間的拉鏈拉到大腿部分,秀出了一雙美腿,也映襯得膚色紅潤細膩。
『捌』 美人榻的形制特點
明式美人榻形制特點:
明式美人榻中有一種一端設後仰式靠背,床體用四立柱加攢拐子紋棖,下設小龜足,風格古樸,是少見的式樣。
清式美人榻形制特點:
清式、的式樣較多,有形作三人座扶手椅式的,也有中西結合式和西洋式,雕刻裝飾和鑲嵌飾物較多,但製作年代較晚,大致是光緒年間甚至是民國初期製品。
民國美人榻形制特點:
民國時期供女眷使用的「美女榻」、「貴妃榻」仍廣泛製作,但式樣上更為精巧,有許多採用歐洲宮廷式樣。
現代紅木美人榻形制特點:
當代紅木美人榻沿襲了民國時期美人榻中西合璧的特點,並結合時代特點,形成了簡約又不失神韻的形制特點。
美人榻是清代女子必備陪嫁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朝出嫁,十里紅妝,總會有一張屬於自己的美人榻,美人榻見證了她們從閨閣小姐成長為操持家庭的堅強婦人,成長意味著淚水、汗水,她們無法向其他人述說艱難。
然而美人榻卻將她們擁入懷中,讓她們在謹遵規矩,謹守禮儀之外,有一處所在暫時拋卻身份,丟棄規矩,隨心而動,隨意而坐,隨性而躺……美人榻,原意也許非是如此,可確確實實給了那時的女子一份自由,一時的解放。
美人榻流傳至今,榻上美人綻放的那幾許風情以及美人榻所給予女性的無拘無束,其依然在傢具中熠熠生輝,散發著不凡的魅力。
在窗前置上一張美人榻,於閑暇時品茗賞景,讓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靜靜感受生活中的
『玖』 第十六屆亞運會開幕式觀後感 【扯閑篇的、 罵人的,拜拜!】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今開幕觀後感體會
經過兩年多精心准備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11月12日將正式在海心沙島上演,這場由眾多中外頂級藝術家打造的視聽文化大餐,精彩紛呈,除了主火炬塔的點燃儀式外,值得關注的亮點多多。
空中飛人·小蠻腰上盛開的焰火·海洋之舟·珠江上流趟的會徽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最值得關注的亮點
新華網廣州11月11日體育專電(記者汪涌、賈文軍)經過兩年多精心准備的廣州亞運會開幕式,11月12日將正式在海心沙島上演,這場由眾多中外頂級藝術家打造的視聽文化大餐,精彩紛呈,除了主火炬塔的點燃儀式外,值得關注的亮點多多。
亮點一:令現場觀眾感到窒息的「空中飛人」
一個人從近80米的樓頂俯沖而下的感覺刺激吧,180個人齊齊從80米的樓頂俯沖的感覺呢?《白雲之帆》就是這么一台由藝術家和河南塔溝武校的武林小子們聯手打造的驚險、刺激卻又浪漫、溫馨的九分鍾表演。節目中多次俯沖的場景,在綵排期間,就已場場令現場觀眾嘗到了緊張到幾乎窒息的感覺。
這場節目的音樂更是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浪漫抒情,大片《X戰警》《功夫熊貓》作曲約翰·鮑威爾和北京奧運會閉幕式音樂總監卞留念聯手譜寫和製作完成。
180名健兒,在地面1284名操作者和100名技術保障人員的配合下,從觀眾席正面高達80餘米四座八面帆屏上展開了動人心魄的立體表演。這是一次大膽創意、挑戰極限的全新嘗試,不僅對於亞洲,同樣適用於世界。他們在這獨特的空間中,或跨越、奔跑,或攀爬、俯沖,容納了沖浪、登山、游泳、跨欄等諸多體育元素……,展示了中華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精彩地詮釋了人類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最終,180餘名健兒化作了八隻巨大展翅翱翔的雄鷹。飛向藍天,沖刺未來。
亮點二:舞美大師打造的「海洋之舟」連雜技演員也一度退縮
200名漁家姑娘手提漁燈,佇立海邊,目送著男人們踏上漫漫海上「絲綢之路」。雄渾有力的號子聲中,600名弄潮兒齊心合力,手拉肩扛出一艘巨大的航船。像每一次出發,遼闊而又神秘的大海,給予他們的挑戰,讓生命迸發出一個民族的力量!
這艘長28·8米、寬8米、高18米的「巨船」,是由世界頂尖的舞美大師馬克·菲舍爾和中國舞美大師苗培如共同打造的「海洋之舟」,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360度的翻滾旋轉。45名雜技演員和舞蹈演員扮演的「水手」,在一名船老大的帶領下,駛入大海,在驚濤駭浪中搏擊,在電閃雷鳴的波峰浪谷,「水手」們呼叫吶喊,前行的航船時而被拋上波峰,時而又陷入谷底,船在顛簸、在搖晃……「水手」們與海浪巨風展開殊死搏鬥。在翻騰搖滾的船這樣一個特殊的舞台上進行表演,難度之高超乎想像。 最終選擇在船桅桿等部分表演的是來自河南的雜技演員,但最初船的實物在去年12月底運抵廣州安裝後,第一次進行排練時,他們上到船上僅僅有些許的搖晃,就找不到重心,無法進行動作表演。整整一周時間,完全用來適應這艘極其「模擬」的船,這些身懷絕技的雜技高手,也有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最終克服「暈船」等困難,排練成型的「海洋之舟」,氣勢磅礴,成為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精彩的看點。
亮點之三:全球規模最大的燈光群雕琢出的視覺奇觀
48歲的沙曉崗,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燈光總監。擔任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團隊燈光總監的沙曉嵐,把開幕式當晚的廣州夜空,用燈光的色彩和造型,雕琢成罕見的視覺奇觀,是不可多得的大師級的作品。
以「珠江為舞台、城市為背景」在海心沙島上舉辦的亞運會開幕式,給了沙曉嵐珠江兩岸七公里的空間,盡情展現他和他的團隊的才華。他們用2000多台探照燈、2000多台電腦燈,共計5000多台專業燈具,打造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一次燈光城市行為藝術。
在開幕式的序篇,隨著海心沙島地面水波的無限蔓延, 配合絢麗激光,開啟了世界上最大的噴泉陣列,波瀾壯闊地暈染出長170米、高38米的水景奇觀,如夢如幻。星空下,珠江上,觀眾席前四座八面80米高的視頻巨帆昂然升起。珠江兩岸焰火和探照燈將海心沙島打造成一艘史無前例的全光影水景塑造的亞洲「和諧號」巨輪,在中國南大門,珠江入海口,「亞運之夜」啟航。
開幕式進行到「綠色一分鍾」時,短短的六十秒里,燈光將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幻化成高聳入雲的綠色亞洲生命之樹。海心沙島周圍及珠江兩岸主要建築瞬間變綠。讓人們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找到綠色家園的感覺,同時,呼籲全城百姓在這一刻將家中的一盆花或一簇綠色植物搬至陽台及窗口,讓星空看見,讓世界看見。從海心沙島開始,主場地及珠江兩岸2000盞高倍LED探照燈變色成為綠波迴廊。這是難得的一次從視覺滲透進心中的燈光藝術展示。
亮點四:堪與「鳥巢」夢幻五環媲美的珠江江面流趟的亞運會徽
在海心沙島上進行的開幕式亮點頻現,在海心沙島附近珠江江面上,也有一個極具創意的展示。一張交替閃爍著亞奧理事會會徽和本屆亞運會會徽的巨大LED光網,流淌在珠江之上的海心沙水域,從珠江兩岸,尤其是在廣州的上空和周圍的高樓上,都能夠感受到江面會徽傳遞的體育精神和浪漫元素。
在確定本屆亞運會開幕式的創意元素以「水」為核心後,亞運會開閉幕式製作總監路建康先生腦中就誕生了「舒展一幅珠江畫卷」的構想,在開幕式當晚的珠江巡遊的表演環節,展示亞奧理事會徽和廣州亞運會會徽的海上光網和代表亞奧理事會大家庭的綵船共同完成了這幅巨型流動長卷。
將運動會會徽以高科技的舞台展示手段與運動會開幕式藝術表演相結合的手法,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將奧運會徽——五環形象,以LED光網的形式,出其不意地升起於「鳥巢」舞台之上時,那種浪漫唯美的感覺深深感動了觀眾。廣州亞運會開幕式選擇LED會徽光網順著珠江流淌到海心沙,同樣具有很強在可視性。據悉,為了打造這張水面光網,使用了50萬個LED光點,由500名熟練的技術人員耗費了5天時間,手工編織了長42米,寬48米,面積2000餘平米的LED光網。經過反復試驗的這張「水上會徽」不怕風浪、也不怕下雨。
亮點五:以廣州塔「小蠻腰」為核心展現的世界頂級大師的絢麗焰火
開幕式當晚,由世界頂級焰火大師克里斯托夫和中國頂尖煙火專家劉琳組成的中外團隊,圍繞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小蠻腰」精心打造的絢麗焰火奇觀將盡情展示,為廣州市民和遊客提供難得的欣賞機遇。
擔任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外方煙火總設計的法國著名焰火大師克里斯托夫,先後設計過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焰火表演、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焰火表演和迪拜塔焰火表演。54歲的劉琳擔任亞運會開閉幕式焰火中方總設計,他是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焰火主管和現場指揮、國慶六十周年焰火指揮部技術統籌專家。
他們精心設計了以廣州塔、海心沙島和珠江上的橋梁為核心,圍繞開幕式主題,在亞運城廣州的夜空中燃放一場浪漫無比、精彩震撼的絢麗焰火。倒計時環節以高達600餘米的廣州塔為主要載體進行55秒的展示最為精彩,焰火線條勾勒出的「紅棉花開」,堪與北京奧運會的「大腳印」相媲美。
章子怡與郎朗聯袂 180少林小子 廣州日報
1
男孩高空唱
《落雨大》
開幕式第一個亮點莫過於童聲演唱的廣東童謠《落雨大》。表演者坐在十幾層樓高的芭蕉葉上,從上而下,從右往左,或飄浮或停歇,序幕的視聽效果引人入勝。此外,開幕式中不止一次出現《落雨大》,雖兩度出現,但感覺完全不一樣。
2
180少林小子
巨大帆屏飛天3
章子怡與郎朗
獻演歌曲《時光》
在《白雲之帆》篇章中,音樂才子郎朗與章子怡兩位俊男美女將聯袂演出歌曲《時光》。
4
花船帆船大船
悉數靚麗亮相
花船巡遊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有兩艘特別的船,其一是在演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帆屏,LED帆屏一展開,海心沙就變成了一艘大船,另一個是艘巨大的道具帆船。
5
近600青年
敲響「獵德鼓」
「獵德鼓」是什麼樣子的,相信很多人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在開幕式上,觀眾可以看到近600名青年敲擊有廣州特色的「獵德鼓」。
6
全球觀眾參與
綠色一分鍾
綠色一分鍾這個環節是亞運開幕式中唯一全民參與的部分,這也是一種跨越時空、無國界的行為藝術。屆時,所有觀眾可以身體力行,把綠色植物捧出陽台,參與這一綠色行動。
7
運動員走雨幕
星光大道入場 運動員入場儀式將打破傳統,沿著水舞台中軸線的星光大道進場,而且星光大道兩側配合著水幕翻飛,如夢如幻。
8
主火炬點燃
儀式好神秘
亞運火炬是如何點燃的?在水上、陸地還是空中?這一直被視為一級機密。
9
聖火盆從舞台
「圓心」升騰
通常,我們都會在開幕式主會場看到早已搭建好的亞運聖火盆,但是目前我們白天在舞台上沒看到任何聖火盆的蹤影,到底藏在哪裡?答案就是在海心沙的「心臟」。在開幕式最後部分,水舞台會變成一個原點廣場,你會看到聖火盆從地下向上升騰。
在聖火盆出現後,你會看到一個神聖的「匯水」儀式。來自亞洲四面八方的45位聖水女子,手持的器皿中盛滿取自於亞洲各大水系的文明之水到達場地中央,集體將聖水倒入聖火盆中,完成儀式。
10
廣州塔現
焰火巨字你會看到獵德橋上出現全世界最大的焰火畫面,還會在廣州塔上看到焰火組成的巨大漢字。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相關新聞:廣州亞運總投入是北京50倍 東方早報
總投入 25億:1226億
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是新中國第一次承辦大型國際性綜合運動會。1985年4月,北京亞組委成立。次年,包括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員村在內的亞運會工程,在北京中軸線北端上百公頃的莊稼地上破土動工。與此同時,一批配套工程紛紛上馬,北四環大部分路段於亞運會前建成,比四環路全線貫通(2001年)提早10多年,中軸路從鼓樓外大街延伸至北四環,最初於1960年代開始建設的首條環城快速路二環路亦加快建設步伐,最終於1992年全線貫通。歷時4年、投資25個億,這是北京繼1950年代興建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以來的又一次大規模建設。
相比北京亞運會資金方面的捉襟見肘,廣州亞運會在投入方面並不「吝嗇」。「為了辦好亞運會,比賽運行和場館投入共136億元,其餘的1090億元是2005至2010年六年間廣州在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廣州市財政局局長張傑明解釋了大約1226億元財政投入的大致分布情況,「1090億元分為四個部分,其中僅新開通五條地鐵線就花了547億元,另外還有185億元的道路橋梁建設費、190億元的環境綜合整治費和168億元的治水費用。」
贊助商 2:53
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共需資金25億元,可國家財力有限不能全部撥給,尚有6億元的缺口。當時全國有1億多人次捐款、捐物,捐了2.7億元,全國個體戶協會共捐款2050萬元。除了普通百姓的捐款,健力寶、安踏成為北京亞運會少有的贊助商,尤其是健力寶,在1990年4月28日以600萬元人民幣被定為第11屆北京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專用運動飲料,加之提供實物以及贊助火炬接力活動,健力寶的總贊助金額達到了1600萬元。
時隔20年,通過改革開放以及經濟體制改革,廣州亞運會贊助商達到53家,贊助金額超過30億元,本屆廣州亞運會的贊助商數量和贊助金額都創下了歷屆亞運會之最:贊助金額是多哈亞運會的5倍、韓國釜山亞運會的3.5倍。贊助商中的廣汽集團的贊助費達到創紀錄的6億元,三星電子、361°的贊助費用也在2億元以上。
額外增加值
在成功舉辦北京亞運會之後,亞運村地塊在歷次房市的起伏中都成為了風向標,如今亞運村地塊的房價對於20年前的人而言絕對是個天價。
廣州亞運會的召開也被外界一致認為將給廣州這座城市帶來更大的綜合效應。根據廣州市社科院的研究,亞運會將會為廣州額外增加地區生產總值1032.4億元,亞運會間接投資將會為廣州額外增加地區生產總值7120億元。
廣州亞運會來了
我們的祖國真是盛事連連,隨著北京奧運會的閉幕,上海世博會的開幕,又迎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好消息:第16屆亞運會將於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們廣州進行,作為一名廣東人,我感到很自豪,心情非常激動。
廣東省在中國的南方,氣候適宜,雖然沒有北京的壯觀雄偉,沒有香港的經濟繁榮,但是只要你的到來,相信我們的嶺南佳果、廣東美食、清山綠水將讓你流年往返往,不信試目以待。據我了解這次亞運會將設41項比賽項目,是亞運會歷史上比賽項目最多的一屆,同時本屆亞運會後還將舉辦第十屆殘疾人亞運會,可謂盛事多多。
在喜迎亞運的時刻,作為東道主,從現在起我將以實際行動為亞運的成功舉辦而努力,歡迎你們的到來。一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亞運宣傳積極份子,你們如果想了解更多……歡迎來信;二是注意講究環境衛生,號召大家講文明、講禮貌,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衛生,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三是以運動員拼搏的精神,好好學習,長大了為國爭光。
2010年,對我們廣東來說是特別的一年,我們期盼你們的到來「廣東歡迎你」,讓一起來分享這激動人心,而快樂的時刻吧,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