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美術課用的毛氈是什麼
始終有一種無以名狀的東西飄在小鎮黯然的空氣里,盡管小鎮以各種方式去加深對過往的記憶,就像人們本想執著地眷戀一個信念、一位友人,但遺忘從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淹沒了曾經最懵懂、最美麗、最寶貴的那段記憶。即使正午時分,光線也不覺得太過激烈,無法穿透這幾千年斑駁的歷史。當記憶的游絲以閑散的步子踱上午後溫存的青石路
㈡ 明代和清代的傢具各自有什麼特點
清朝的傢具有其獨特的文化特點,與明代有一些區分。清朝的傢具,在康熙時代發生了顯著的風格變化,之前與明朝傢具風格接近,之後有了自己的特點,在康熙至乾隆年間的百年裡,形成了自己的濃郁的傢具風格,製作水平也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在康熙時代之前,基本上保存著明朝的傢具的一些特點,康熙時代才開始轉變風格。這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證據。
清朝傢具的裝飾,也比明朝顯得更加的華麗,在豪華奢侈的程度上,超過了明朝。清朝傢具一般使用鑲嵌、雕刻和彩繪等手法,極盡奢侈華貴,色彩極其之鮮艷。而明朝的傢具,總體上風格為簡朴大方,色彩上並不是非常的鮮艷。可以說,明朝傢具講究一種「清水出芙蓉」的淡雅別致,而清朝傢具顯得濃妝艷抹。
㈢ 蒙古族的服飾.民俗.節日風俗.飲食.民居.藝術品
蒙古族的服飾特點非常明顯,蒙古人一年四季都穿袍子,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草原牧民一年中常穿的長袍是把生綿羊皮用酸乳加以毛皮朝外縫成,具體為:
1、男袍比較肥大,女袍比較緊身,可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
2、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很實用。
3、冬天可以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
蒙古族民俗有:
1、祭騰格里汗,騰格里汗意為「天帝」。蒙古人信奉薩滿教。天帝指上層世界,即天上;又可指主宰一切自然現象的「先主」;還包含了「命運」的意思。祭天帝「騰格里汗」是蒙古族人要祭典之一。祭天分用傳統奶製品上供的「白祭」和用宰羊血祭的「紅祭」兩種祭法。
2、祭火,蒙古人的牧民、獵民十分崇拜火,這是因為他們的祖先篤信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觀念的薩滿教,認為火是天地分開時產生的,於是對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陰歷臘月二十三舉行。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舉行。
3、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傳下來的宗教習俗,在每年水草豐美時節舉行。敖包是石堆的意思。即在地面開闊、風景優美的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實心塔,頂端立系有經文布條或牲畜毛角的長桿。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禱告詞,男女老少膜拜祈禱,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
蒙古族節日風俗有:
1、蒙古族新年(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從臘月十五開始,人們就會准備很多的美食來迎接春節。春節在蒙語中叫「查干薩日」,意為「白節」。春節也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傳說與潔白的奶食有關。所以置辦年貨,自然少不了奶食品。
2、成吉思汗紀念日,農歷三月十七日,有祭祀風俗,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又稱為「燒衣節」,分春秋兩祭。
3、那達慕大會,農歷七、八月,節日源於公元前北方民族的習俗,其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成吉思汗確立了那達慕大會制度,開始的時間為每年農歷六月初四,為期五天。主要活動有賽馬、摔跤、射箭、棋藝、歌舞等,其中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基礎項目。也是蒙古族男兒的三技之一。
4、敖包節,農歷七月十三日,敖包節上有酒祭、火祭、石祭、血祭等。在部落首領的引領下,向敖包上放石、敬酒、奶、奶油、血、肉、燃松柳枝、誦經,並繞敖包轉三圈、行跪拜禮,祈禱曰:「求天神保佑風調雨順,求地神保佑五穀豐登、牧群興旺,求人間神靈保佑國泰民安、歲歲太平。」
蒙古族飲食:
1、烤全羊,內蒙古一種傳統而具有獨特風味的宴客佳餚。由於「烤全羊」的加工方法特殊和講究,以前只供蒙古王爺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如今這一傳統美食一般人都有機會品嘗了。
2、手扒肉:是紅食中的一種。蒙古族人民稱肉食為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顧名思義,「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是牧民們的家常便飯。
3、呼倫貝爾全魚宴:呼倫湖產的鯉魚、鯽魚、白魚、紅尾魚等,肉質肥美,營養豐富。用呼倫湖產的鮮魚和湖蝦,可烹制魚菜120多種,稱為「全魚宴」。
4、奶食:蒙語叫「查干伊德」是純潔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種,奶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奶果子。
5、蒙古人喜歡喝奶茶。奶茶用磚茶和牛奶煮成。一般做法是,先把磚茶砸碎放在水中煮。茶燒開後,加人鮮奶,再燒開後,除殘茶裝人壺中飲用。喜鹹的加適量鹽,喜甜的加適量糖。
蒙古族民居:蒙古族住在蒙古包中,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柵撐桿、包門、頂圈、襯氈、套氈及皮繩,鬃繩等部件構成。
蒙古族藝術品:
1、蒙古刀是馬背民族深愛的飾品,它不僅實用而且美觀,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它可以用來宰畜、吃肉、健身、防身,也可鎮宅避邪,還可以當裝飾品、陳設物,蒙古刀刀身採用優質鋼材打造精磨而成,刀柄和刀鞘有鋼制、木製、牛角制、皮製等,表面雕有精美的花紋或鑲嵌五顏六色的珍貴寶石。
2、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
3、銀碗,是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品和生活用品,曾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每當賓客來臨好客的蒙古人總要將醇香的馬奶酒斟在銀碗中,用傳統的敬酒禮節,為客人接風洗塵。
(3)藝術作品氈外套擴展閱讀:
蒙古族形成於13世紀初,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以東胡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稱,後來逐漸吸收和融合了聚居於漠北地區的森林狩獵和草原游牧部落,發展成為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
「蒙古」一詞是「忙豁勒」的音變,最早見於唐代,即新﹑舊《唐書》中的「蒙兀室韋」。「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後來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許多同音譯名。「蒙古」的漢文譯寫始見於元代文獻。
㈣ 氈靴的氈靴文化
「沒有縫好的小氈靴,怎能穿它見情郎」,這是俄羅斯非常有名的民歌《氈靴》中的一句。氈靴是一種冬鞋,對於俄羅斯人而言,是每年嚴冬不可缺少的保暖用品,菜市場、超市、商場里都有氈靴賣,甚至在很多禮品店裡,氈靴作為俄羅斯傳統的工藝品也賣得非常火。
俄羅斯歷來就有用羊毛製作氈帽和氈靴的傳統,尤其是氈靴,以其獨有的防寒、耐磨、舒適等實用且美觀的特點,成為俄羅斯人冬季的主要裝備之一。天冷的時候,人們甚至要穿兩雙鞋,一雙普通的鞋外面再套一雙氈靴。在伏爾加河畔的卡力亞津鎮,很多手工藝人世世代代都以製作氈靴為業。製作傳統的氈靴程序比較繁瑣,工人們先將粗羊毛打成捆,然後再經過敲打、熏蒸和乾燥等程序,最後才能用來縫制靴子,鞋底為皮質或者氈質,非常適合俄羅斯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方便人們在冰天雪地里勞動、行走。
值得一提的是,氈靴還成了俄時裝設計師們的新寵,經過年輕的設計師們的裝飾,這種古老笨重的氈靴看起來時尚且輕巧,充分地展示俄羅斯的民族情調。不久前,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冬季手工藝品節上,一隻高約2.13米、重達299.37公斤的超大毛氈靴吸引了眾人眼球,很多人在這只「巨鞋」前拍照留影,有的孩子則拿水彩和粉筆在靴子上塗鴉並寫下祝福的話。
氈靴已從俄羅斯人的傳統生活必需品,逐漸變成了藝術禮品,收藏西伯利亞氈靴的風氣也悄然興起。「俄羅斯氈靴」博物館在莫斯科、古城梅什金等地相繼開設。在博物館里,各種造型以及各個時期的氈靴,氈靴形狀的手提包,毛氈做的冰鞋,毛氈做的衣服和裙子等等,展示了氈靴以及毛氈的歷史。最吸引人的還是各式各樣的氈靴藝術品。
據俄羅斯氈靴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氈靴,數百年來曾一次又一次幫助了俄羅斯人。當年彼得大帝領軍與瑞典作戰時,俄羅斯士兵就是因為穿上耐寒、耐磨、舒適的氈靴,才在雪地上順利打勝仗。衛國戰爭期間,氈靴就猶如「喀秋莎」一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保證了俄羅斯士兵在冰天雪地中不被凍傷、凍僵。如果沒有氈靴,俄羅斯探險隊很難在南、北極實行科研考察。如果沒有氈靴,生活在北方的俄羅斯人,將不可能度過嚴寒的冬季。2006年1月份,俄羅斯遭受了數年來的最低氣溫,莫斯科氣溫驟降,達到零下40℃左右,極度嚴寒的天氣迫使俄羅斯當局不得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街上執勤的交通警察們也穿上了傳統的俄羅斯氈靴。
俄羅斯人說,氈靴已經成為俄羅斯服裝的一部分,甚至是形成俄羅斯人性格的一個重要因素,氈靴的朴實無華,正如俄羅斯人的淳樸豪爽的性格 。
㈤ 藝術家kristina shablina的羊毛氈作品哪有賣的
森林魔法小鎮 可以定製 羊毛氈 淘寶店
㈥ 寫毛筆字的毛氈有什麼用途,
1、民用產品
羊毛氈鞋墊---防寒保暖
2、家電行業
錄音、影機系列—防振(塵)、絕緣、清潔
電腦、相機—防振(塵)、絕緣、電磁波防止、防靜電
傳真、電話—防振、電磁波防止、斷熱
微波爐、烘乾機—電磁波防止、隔熱
3、一般產業機械
各種產業機械—防振、防塵、耐磨
各種馬達系列—防振、含油潤滑、耐摩擦
極細電線加工—銅線絕緣塗料塗布
防塵防毒面具—過濾、防塵
冷藏冷凍機器—保溫、隔熱、露結防止
半導體、玻璃、金屬—研磨
4、汽車行業
引擎部—斷熱、遮音、耐熱
各部濾油裝置—過濾、含油
其他機件運—耐熱、防塵、過濾、含油
5、運動器械*醫療器械*樂器
鋼琴、打擊樂器—敲擊、防塵、其他墊片
電子樂器—防振、防塵、絕緣、其他墊片
運動器材—防止運動傷害之護墊、其他
醫療器材—復健器具之護墊、其他
印台--儲油,蓄油
黑/白板擦--柔軟, 不劃傷黑/白板,耐磨,擦拭乾凈。
㈦ 氈筆尖鋼筆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氈筆尖鋼筆屬於商標分類第16類1614群組;
經路標網統計,注冊氈筆尖鋼筆的商標達160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個人用記事本,群組號:1605)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2.選擇注冊(支票本,以及護照夾子,群組號:1605)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3.選擇注冊(畫家用的調色板,群組號:1617)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4.選擇注冊(紙桌布,群組號:1603)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5.選擇注冊(時事通訊,群組號:1606)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6.選擇注冊(藝術家用品,群組號:1617)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7.選擇注冊(裁紙刀,群組號:1610)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8.選擇注冊(以及復印用紙,群組號:1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9.選擇注冊(目錄,群組號:1605)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10.選擇注冊(用於簽字和標識的用具,以及鋼筆,群組號:1614)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1.25%
㈧ 國內有哪些做毛氈藝術不錯的藝術家或老師
鑫源達毛氈公司、可做各種型狀異形毛氈工藝品、配合設計、製作毛氈藝術品
㈨ 我喜歡的一件藝術作品作文
我喜歡的一件藝術品
在我們家卧室的轉折角有一個醒目的橙色南瓜。這個南瓜是我的嬸嬸送給奶奶,奶奶一直擺放在我的家中。這就是我喜歡的藝術品。這個南瓜直徑大約是36厘米,頂端有一個大約4厘米的花把。一大片的橙色中,有一小點的綠色,整個搭配的非常協調,越看越像《灰姑娘》里的南瓜馬車!
這個南瓜是陶瓷的,重約3斤。表面非常的光滑,冰冰的、硬硬的,但是能讓人愛不釋手,就像捧著一個聚寶盆。那深綠色的花把有點透明,給人們想像的空間,同時也增添了幾分活力。一個南瓜整體被分成了10份,真是十全十美呀!這個南瓜構造較為簡單,跟農民伯伯種出的南瓜樣子、構造是一樣的;這個南瓜不是那麼的鮮艷奪目,而是一般的橙色,讓人感到生機盎然、心曠神怡。這簡單樸素的景色比鑲著奇珍異寶的陶塑南瓜好得多它以簡朴、素氣而引人注目。
玻璃南瓜那樸素的顏色是我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它的誕生是於玻璃陶藝工人那雙勤勞得手分不開的。這個南瓜,為我家增添了幾分姿彩。因為玻璃陶藝工人豐富的想像力,必定會有更多人得到更美的藝術享受!
家喜歡卡通小瓷人嗎?我喜歡,還不是一般的喜歡。我家有一個「小熊維尼」的小瓷人。它很可愛,童氣十足。幾乎全身都是黃色,頭大大的,穿著粉色的小上衣。手裡拿著一個綠色的花瓶,裡面有一隻開得正艷的花。維尼是我練舞的成果,學了半年舞蹈,老師給每一個人都發了一個小瓷人,別人大多是純白色的,我的卻是彩色的,這使我很高興。
回家後,我把它擺在電視機上。晚上,我夢見維尼請我吃蜂蜜,又帶我去找蜜蜂窩,結果我們被蜜蜂咬得倉皇而逃;去小豬家玩,蓋了一座木板房;跳跳虎過生日,去他家作蛋糕,變成了奶油人……一場場快樂、美妙的美夢伴我成長,用幻想的翅膀讓我飛離童年。
長大後的我再看這個小瓷人時,我笑了。我把小瓷人底下的洞敲大,往裡面放我掙來的零花錢,由一角變五角,又有五角變一元,一點一滴地積攢。從此,我對小瓷人的喜愛更加深了。
我雖然長大了,童心卻從未改變。我覺得一個人如果真正得擁有一片純潔的童心,她就永遠不會老。
維尼身上有我幼時的快樂和幻想,我會好好保存的。
在我的書桌上放著一條工藝品—遊艇。這條遊艇造型別致、結構精巧、古香古色,具有義大利威尼斯的民族風格。
這條富麗堂皇的遊艇是由塑料製成的,長40厘米,寬10厘米,高15厘米。由船身和底座兩部分構成。底座呈圓錐狀,紅色,上面布有精美的花紋。上部與船底相接。船底為黑色,船身為金黃色,船頭是尖的。在船艙和船頭之間的部分有一個可以裝卸的小燈。這個燈是夜晚照明用的。因為這是一件工藝品,所以燈內沒有真的燈泡。在船艙前有個底托,底托上的小孔有一個跳舞的小人。這個小人別看樣子小,可是製造精細,她上身穿一件銀白色的短上衣,下身是一條紅色的舞裙,腰上還系著一條藍色腰帶。她雙手上舉,呈跳舞姿勢。她的上身與兩腿是用兩個銅環相連的。兩腿直垂下來,懸空。船艙是船的主體部分,為立體梯形,頂篷呈半圓形,前後左右的牆壁都是空的,在棱架的部分都雕刻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花紋。其中有的呈魚形,有的像花朵……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就好像魚兒在水中嬉戲,馬兒在草原上奔騰,花兒在花叢中開放,這個玲瓏的小船艙還可以打開呢!在後部兩個棱架的基部各有一個活動的螺絲,能把船艙的整個蓋子掀起。我想這就是船艙中門的裝置吧。掀開蓋後,可以看到內部有一個小盒了,盒內有一排排小椅子,這樣游就可以坐在艙內來觀賞水上城市威尼斯的外貌了。在艙蓋的背面還吊著八個小燈泡,就像一個個倒掛著的酒瓶子,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在船尾還有一位船夫站著,他頭戴黃色小禮帽,身穿白色衣褲,領子上有藍色飄帶,腰間系一條紅腰帶,風度翩翩,雙手拿著一個船槳,這就是威尼斯水手的特色,用一支槳劃水,看起來,他劃船的技術還十分高超呢。
這條金碧輝煌的小船不但可以當工藝品還可以當玩具。在船的底座上連有插頭,把船身、小人等裝好後,接通電源,船就可以轉起圈來,跳舞的小人也開始轉著圈地跳起舞來。艙內壁燈也跟著亮起來了,隨之又響起了優美的音樂。看著,聽著,我好像真的到了威尼斯。作為一位貴賓坐在這富麗豪華的遊艇上,有人在為我跳舞,船夫在為我劃船,帶我去游覽威尼斯這神奇的水上世界;讓我觀賞碧波盪漾的水道,一座座古典式的石橋;讓我領略威尼斯古老燦爛的文化……這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音樂,使人陶醉了,就像作夢一般。
這艘金光燦爛的遊艇小巧玲瓏,別具一格,是我家的珍品之一。
㈩ 美術用品有哪些
按類別分:
一、工具類
1、畫板、畫架、畫夾、油畫箱、畫凳等
2、油畫筆、油畫刀、各種型號的毛筆、水彩筆、水粉筆、鉛筆、馬克筆、彩色鉛筆、彩色水筆、彩色粉筆、木炭條、炭精條、橡皮等等
3、國畫氈(鋪在畫桌上)、膠帶等、硯台、調色盤(板)、筆洗、筆架、筆山、鎮紙、美工刀
4、版畫刻刀、墨輥
5、雕塑刀
二、材料類
1、墨汁、墨錠、各種顏料(油畫、國畫、水粉、水彩、丙烯、漆、版畫油墨等等)
2、各類紙張(生宣、熟宣、水粉紙、水彩紙、素描紙、卡紙等等)
3、油畫布(亞麻布)
3、版畫木板、銅板等等
4、雕塑用的泥、金屬、木材、石料、蠟、石膏等等
三、練慣用品
1、各種石膏幾何模型、石膏像
2、各類靜物、襯布、靜物台、寫生燈
3、工作台
4、畫冊、字帖、拓片、範本
四、裝飾用品
畫框、玻璃板、亞克力板、木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