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八婦女節的來源
三八婦女節是男女平等標志,婦女也享有社會上的任何工作有選舉權與被選舉的權利!
Ⅱ 三八節休假半天是法定的嗎
根據最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三八婦女節屬於我國法定節假日,女性勞動者有權放假半天,如不放假應給予相應補償。現在大部分企事業單位都放半天假。
Ⅲ 視學習為一種責任的名人和他們的事例
學校工作始終必須以德育為首,育人為本,時刻著眼於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著力於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從而讓每個孩子先成人,後成材。為此,我校從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出發,牢固確立「天天看到你,處處感動你」的育人理念,「看到」即目中有人,教育應以人為本;「感動」即心中有情,教育應充滿關懷,努力活化德育實踐,不斷提升道德素養。
一、建設有底氣的德育隊伍。學校德育屬系統工程,需要構築充滿活力的德育體系來科學運作,需要錘煉富有底氣的德育隊伍來辛勤勞作。首先,切實提高德育幹部隊伍的管理水平,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堅持視學習作為第一至愛,校長作為學校的第一責任人,著力抓好學習化氛圍的創設、學習化制度的建立、學習化機制的形成,帶頭學習,先學一步,學好一點,營造濃厚氛圍,創建「書香校園」,努力提升學習力,豐富精神力,激活創造力,從而帶動整個德育幹部隊伍精心組織、靈活協調、科學引領,促使學校各方面、各部門、各條線、各學科等等通力協作、全員參與。其次,切實提升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堅持讓培訓成為第一福利,通過專題培訓、新老結對、經驗交流、教育研討、學術沙龍等,引導班主任提升專業道德、專業素養和專業氣質,改進育人藝術,增強育人成效。在班主任的配備上我們注意「優化結構、組合質變」,其構成精心調配,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又有年富力強的中年教師,還有充滿朝氣的青年教師,每學年隆重聘任後啟動「青藍工程」,給師傅找個好徒弟,給徒弟物色好師傅,同伴互助,相融共進。在班主任的培訓中我們注意「內外結合、以內為主」,走出去訪名校、拜名師,拓展視野,開啟思路;請進來與大師對話、聽專家點評,分享智慧,提升層次。同時,我們定期推薦必讀書目,倡導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定期組織多維碰撞,倡導讓讀腦成為一種思維方式;我們定期安排深度研討,倡導讓反思成為一種工作方式。通過活動磨練、檢查評比、工作考評、專項評優、職評優先等,加大獎勵力度,切實提高待遇,激發工作熱情,激勵專業發展。再則,切實抓好學校、家庭、社區、社會「四位一體」網路建設,有效提高校外德育隊伍育人水平,凝聚多方合力,共育時代新人。
二、開展有影響的主題活動。真教育應該心心相印。走向實踐,走進心靈的教育才是充滿生命力的教育。我們精心設計有影響的主題活動,讓學生親歷親為,親身感悟,陶冶情操,提升品質。譬如,我們圍繞「心繫北京奧運,情牽實小家園」這一校本主題活動,展開了兩個方面的系列活動。一方面是將其按「爭微笑五環,傳奧運精神,做實小天使」;「畫百米長卷,抒奧運情懷,寄實小深情」;「秀創意時裝,展奧運風采,顯實小智慧」等三個序列展開;另一方面是將其按「游戲小天地,精彩大課間」;「競技小舞台,歡樂大世界」;「陽光小少年,盡顯大風采」等三個序列展開。活動融進愛國愛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從安全文明、優化環境、陽光體育等內容入手,系統思維,細化操作,扎實開展,有布置,有行動,有檢查,有落實,有成效,意義非凡,影響深遠,真正讓學生獲得獨特的內心體驗,豐富校園生活的情趣,留下童年美好的集體記憶。我們適時推開「我能行!」體驗系列活動,於是,「我是小老師」、「我是社會人」、「我是小博士」等活動便轟轟烈烈、卓有成效地展開。建隊節前夕,中高年級的隊員總會接到一項不同尋常的任務,向即將入隊的一年級新生當回老師,講授隊知識。老隊員當老師,異常激動,准備充分。新隊員聽大哥哥、大姐姐講課,倍感新鮮,格外認真。「小老師」有模有樣,效果真的不錯。「五一」、「國慶」期間,隊員們會走上自己選擇的「小崗位」,扮演各自不同的社會角色。在街頭,「賣報的小行家」,大聲吆喝,十分起勁;在菜場,「買菜的小管家」,討價還價,非常內行;在景區,「陶都的小導游」,落落大方,滔滔不絕;在路口,「能乾的小交警」,舉手投足,像模像樣;在路邊,「勤快的小老闆」,擺起書攤,有滋有味;在車上,「文明的小乘務」,熱情服務,不亦樂乎……每年的十一月是我校的「科技活動月」,隊員們紛紛投入「金點子戰場」,去發現問題,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將一個個「金點子」匯聚成一篇篇創意小論文,《肥皂頭的妙用》、《鹽到哪裡去了》、《黑板反光怎麼辦》……將一個個金點子轉化成一項項研究小課題,「芙蓉花變色的秘密」、「分貝器的有關思考」、「自行車上的小發明」……學生從中學會了主動參與,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自覺感悟。我們每年一次舉辦校園形象大使的評選,面向全校,廣泛發動,先班級初評、再年級復評、最後校級現場決賽,決賽時,有專版展出個人資料,有即興回答,有特長表演,學生們精彩的表演時時引來學生代表、評委老師以及家長們的陣陣掌聲。該活動意在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嚮往,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現代時尚,展現當代優秀少年兒童的精神風貌,努力讓「志向高遠、品行高尚、情趣高雅、氣質高貴」成為我校學生的自我追求。
三、堅持有特色的養成教育。德育是細活,需精耕細作;德育是長活,需堅持不懈。堅持有特色的養成教育,就是要注重持久性、獨創性和長效性。為此,我們圍繞行為規范的教育,一方面練好「軟功」,注重引領,激發內需,提升素養。例如,伴隨北京奧運即將到來,我們融常規訓練於主題教育之中,開展「爭微笑五環,傳奧運精神,做實小天使」的活動,「微笑五環」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黃環」表示文明禮儀,「藍環」表示勤奮學習,「綠環」表示保護環境,「紅環」表示樂於助人,「黑環」表示積極鍛煉。該活動章程具體,學生熱情投入,活動有序展開,效果非常明顯。又如,為讓學生課間文明活動,我們不是靠「管、卡、壓」,而是引導學生開展「課間文明小游戲金點子」大賽,從中挑選經典游戲示範展演,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間活動,又巧妙地引導學生文明規范地開展游戲。另一方面強化「硬功」,扎實訓練,不厭其煩,不斷內化。完善「中隊行為常規評比」、「文明中隊評比」、「行規標兵」、「文明隊員」等的評選辦法,樹立典型,以點帶面;設立「紅領巾示範崗」、「中隊委值勤崗」、「大隊委巡視崗」,檢查經常,反饋及時,發出「表揚單」、「友情提醒單」、「整改單」等;細化要求,訓練務實,我們制訂的《實小學生行為規范細則》,從天天佩帶紅領巾,見到師長有禮貌,衛生保潔做到位,排隊要求快靜齊,升旗敬禮要嚴肅,兩操動作求規范,上下樓梯靠右行,課間活動講文明,鈴聲一停教室靜,起立坐下要輕輕,坐姿端正專心聽,作業工整速度快,食堂用餐有修養,愛護公物意識強,路隊整齊重安全等方面具體化,抓實文明、衛生、課間、兩操、路隊、班務、生活等重點,確保教育到位、訓練到位、查評到位、管理到位,真正體現「嚴、細、實、恆」,切實提高學生的基礎道德素養。
四、營造有品位的德育文化。文化可以養性,文化可以怡情,文化可以育人。有品位的德育文化,應該充滿著時代氣息、人文氣息、生長氣息。第一是隊組織文化。通過推進少先隊組織的教育、實踐和活動等一系列文化建設,如組建陽羨名人研究院、小幹部之家、少年文聯、學生藝術團等文化社團,努力構建具有時代特徵、區域特色和符合少年兒童成長特點的少兒文化,從而充分發揮少先隊文化的獨特作用。宜興,古稱陽羨,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我們的紅領巾小事業「陽羨名人研究院」如火如荼地展開活動,組織會員學習《成才——宜興籍學者奮發求知集錦》,掌握素材,共同編輯《尋訪家鄉名人成才的足跡》,收錄300多位專家教授的事跡。開展「與家鄉名人通信」的活動,向他們發出數百封信件,收到家鄉名人大量的回信、照片、書物等,受到極大的鼓舞。會員們利用假日,參觀名人故居,尋訪往日足跡,接受心靈洗禮,撰寫采訪筆記,在各級各類報刊發表。會員們結合陶都產業特點,搞好社會調查,提出意見建議。會員們隸屬「陽羨名人研究院」組建的記者團、圍棋社、書畫院、陶藝研究所等勇於實踐,樂於創新,非常活躍,成效卓著。第二是班隊文化。憑借我校「小五年計劃」活動在全國的影響力,依據2006年我校全體少先隊員向全國小夥伴發出的《我為十一五規劃作貢獻》倡議,爭做「學習小主人」、「創新小博士」、「節約小能人」、「環保小衛士」、「文明小天使」。讓學生在班隊小社會中成為管理者,把個體的信念融入集體的目標,自我支配自己的思想、情感、行為,構建班隊集體的管理文化。如「人人有崗位」、「幹部輪換制」、「小小班主任」等;通過設計「班風」、「班旗」、「班歌」、「班魂角」;通過形成「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園地我布置」、「我的活動我創意」等自我管理機制完善班隊的亞文化建設。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自己是班隊集體的建設者和創造者。第三是學科活動文化。發揮學科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品德學科首當其沖,明理、激情、導行,其它學科教書育人、注重滲透、強化整合,做到科科育人、課課育人、人人育人、時時育人。學科活動作為學科教學的延伸和拓展,精心設計,拉開過程,「語文文化周」活動,讓學生豐富文學素養;「數學文化周」活動,讓學生開啟思維;「英語文化周」活動,讓學生善於表達。第四是陣地文化。充分發揮陳列室、閱覽室、櫥窗、板報、廣播、電視台、校園網,以及升旗儀式、班級晨會、班隊活動、心靈驛站等陣地的育人作用,弘揚優良的傳統文化,樹立先進的時代精神,引領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第五是節日活動文化。緊扣時代脈搏,利用傳統節日中蘊藏的教育資源,抓住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塑造學生的精神品質。如「三八節」時,開展「感恩的心、感激的情」活動,感謝父母,懂得孝敬;「清明節」時,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尋找先烈的足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國慶節」時,開展「騰飛的家鄉、美麗的宜興」體驗活動,讓學生知道熱愛祖國從熱愛家鄉做起;「敬老節」時,開展「愛在重陽」綜合實踐活動,尊老愛幼,助殘幫扶。如此等等,毫無疑問地促進學生道德涵養的升華。
Ⅳ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團要求男女平等權利而舉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第二次社會主義者婦女大會上決定,為了促進國際勞動婦女的團結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為婦女節。也叫國際婦女節。
三八婦女節即國際勞動婦女節。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爭取「男女平等」遊行集會以來,至今已走過了百餘年歷程。1911年的3月8日為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
在不同的地區,慶祝的重點有所不同,從普通的慶祝對女性的尊重、慶祝對女性的愛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由於這個節日一開始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這個節日和眾多國家的文化都有融合,主要在歐洲,包括俄羅斯。
(4)三八節旗袍沙龍擴展閱讀:
婦女節的意義:
國際婦女節是婦女創造歷史的見證,婦女為爭取與男性平等所走的斗爭道路十分漫長。古希臘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領導了婦女斗爭來阻止戰爭;法國革命時期,巴黎婦女高呼「自由,平等,友愛」,走上凡爾賽的街頭爭取選舉權。
猶太民族中不但誕生了眾多的商業巨子,還在其他領域涌現出了為數不少的世界級名人和驕子,如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門德爾松、畢加索、奧本海默、托洛茨基、基辛格、沙龍、普利策、迪斯尼、華納兄弟、等許許多多享譽全球的政治、文化和藝術界的名人。
猶太人之所以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與他們重視女性教育、尊重女性以及女性進行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Ⅳ 三八節邀請客戶參加活動,邀請函怎麼寫
格式:
尊敬的_______(女士)
我公司主要生產____ ____ ____等產品,現特邀請您到我公司參與舉辦沙龍活動設計工作,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給予指導,我公司全體員工竭誠歡迎您的到來!
此致
敬禮!
_______公司 呈上
Ⅵ 38婦女節手抄報內容是什麼 急
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爭取「男女平等」遊行集會以來,至今已走過了百餘年歷程。中國婦女和世界各國婦女一樣,都為國家獨立、解放、革命、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為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涌現出了數以萬計的巾幗英雄和「三八紅旗手」。黨和政府為維護保護廣大婦女的合法權益,制定了較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又稱三八節、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一個世紀以來,各國婦女為爭取自身的權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11年的3月8日為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1]
我國於1922年開始紀念"三八"節。中國婦女第一次群眾性的紀念"三八"節活動是1924年在廣州舉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7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定為3月8日。
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又稱三八節、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一個世紀以來,各國婦女為爭取自身的權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11年的3月8日為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1]
我國於1922年開始紀念"三八"節。中國婦女第一次群眾性的紀念"三八"節活動是1924年在廣州舉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7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定為3月8日。
Ⅶ 婦女節的內容是什麼
作文思路:首先介紹婦女節的別稱、日期以及設立目的,接著介紹婦女運動的發展,最後描述設立婦女節的重要意義。
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簡寫IWD),又被稱為「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自設立之初,國際婦女節為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婦女開啟了一個新天地。
日益發展壯大的國際婦女運動,通過聯合國四次婦女問題全球會議得以加強,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已成為一個爭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的集結令。
婦女節的意義:
國際婦女節是婦女創造歷史的見證,婦女為爭取與男性平等所走的斗爭道路十分漫長。古希臘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領導了婦女斗爭來阻止戰爭;法國革命時期,巴黎婦女高呼「自由,平等,友愛」,走上凡爾賽的街頭爭取選舉權。
猶太民族中不但誕生了眾多的商業巨子,還在其他領域涌現出了為數不少的世界級名人和驕子,如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門德爾松、畢加索、奧本海默、托洛茨基、基辛格、沙龍、普利策、迪斯尼、華納兄弟、等許許多多享譽全球的政治、文化和藝術界的名人。
猶太人之所以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與他們重視女性教育、尊重女性以及女性進行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Ⅷ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1869年,約翰·密爾(John Stuart Mill)是第一個在國會上提出婦女應該有選舉的權利。1893年9月13號,紐西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婦女擁有表決權的國家。很長一段時間里,其他很多國家的婦女們並不能夠享受到這種公平和參加選舉的權利。
1910年,第二次關於勞動婦女的國際會議在哥本哈根舉行。一位名叫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德國的社會民族黨婦女辦公室主席)的婦女提交了關於國際婦女節的議案。她提議,每個國家每年都應該在某一天來慶祝婦女的節日,以便表達她們的要求。參加會議的100多名婦女來自世界17個國家,她們有來自工會的,社會政黨的,婦女俱樂部的,包括3名芬蘭議會選舉的女性,以一致通過的方式產生了國際婦女節。
在1914年,為了紀念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次女權抗議運動,人們把慶祝的日期改到了3月8號。1908年3月8號,1萬5千名婦女走上了紐約市街頭遊行,她們的目的是要求提高工資、縮短工作時間並獲得選舉權。
(8)三八節旗袍沙龍擴展閱讀
1、近幾十年來,聯合國的四次全球性會議加強了國際婦女運動,隨著國際婦女運動的成長,婦女節取得了全球性的意義。這些進展使國際婦女節成為團結一致、協調努力要求婦女權利和婦女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日子。
2、中國人口中的「三八」其實是源於台灣。三八」是標準的台灣「省罵,所謂「三八」,應該是專門用來罵女性的,意思是「這個女人舉止輕浮,做事魯莽、瘋瘋癲癲、不夠莊重」 閩南一帶有一句俗語「三八」。這是一句罵人的話,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經或者行為、語言等方面不符合禮儀、道德規范的人。
3、三八婦女節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但是在世界各地,除了「三八」以外國際勞動婦女節,還有許多專屬女性的節日,而且幾乎是每個月都有。
(1)掌權日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區的「婦女掌權日」,在為期4天的節日中,家裡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閉幕」。
(2)求愛日每逢閏2月29日這天,是英國舊俗中的「婦女求愛日」。這一天,婦女可以擺脫世俗的清規戒律,大膽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
(3)女市長節西班牙的「女市長節」,也在2月份。當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務,發號施令,男人如違抗,就會被公眾群起攻之。
Ⅸ 馬來西亞三大民族服裝
1、華人
男:唐裝
女:旗袍
2、馬來人
女:卡芭雅裝(一種長袖上衣,馬來婦女穿的,馬來語稱 baju kebaya);馬來套裝(Baju kurung) 。
男:馬來傳統服裝(Baju Melayu);沙龍(圍在腰間的)。
3、印度
女:沙麗(把紗披在肩上,有點像古羅馬裝) 。
男:多地(Dhoti)多蒂腰布。
(9)三八節旗袍沙龍擴展閱讀:
華人的傳統服裝是旗袍、中山裝和衫褲。但是,馬來西亞平常很少華人這樣穿這出出門。
馬來男生的傳統服裝是卡巴雅裝、馬來套裝。
印度人穿的是多地、沙里和浪咖。
伊班人男生穿的是哥蘭比和希拉,女生則是馬力恩榜和纏腰布。
峇峇娘惹人則穿峇峇裝(男士)與娘惹裝(女士)。
須注意的是,雖說華人的傳統服裝是旗袍,但是,這里的華人鮮少穿旗袍等傳統服裝出門。都是穿牛仔褲或者普通的襯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