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hop
要說數英國高街品牌,那絕對繞不過的第一個就是Topshop。這個隸屬於英國最大服裝零售商Arcadia集團的品牌,從1964年成立開始,逐漸成為了英國最為成功的快時尚品牌。價格親民,新品推出得十分迅速,服裝的做工不過不失,產品線從服裝、鞋子,到配飾、彩妝應有盡有,也難怪就連國內都有不少Topshop的擁護者。中國的第一家Topshop開在了深圳,其實Topshop的網店可以直送中國喲。
Miss Selfridge
說完了Topshop,那接下來就是同屬Arcadia旗下的年輕品牌(一說是Topshop的副牌),Miss Selfridge。這個牌子針對18-24歲的少女,風格自然是活力四射,配色大膽又前衛咯。既然是少女風,那價格也定在青少年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價錢是相當便宜,符合高街品牌的一貫定位,讓人想起同樣風格的Forever 21(這個是美國的)。網店同樣可以直郵國內。
Primark
雖然主頁委員不買Primark,可是它的存在實在是不可或缺的……它家的衣服便宜到不可思議,一旦打折更是白菜價(雖然這邊白菜不算便宜吧),幾鎊一件T-shirt簡直是太隨意了,一件洋裝十來鎊,外套也不過區區二三十鎊。低成本自然意味著爛面料,所以對它家詬病最多的也就是質量問題了,不過鑒於便宜到幾乎跟不要錢一樣,買一車每天換新衣服挺值,每次Primark店裡跟菜市場一般熱鬧也是很合理的啦(而且它又在英聯食品的旗下)
New Look
New Look的商標一向被主頁委員看成Neu Look……英國本土品牌中很具性價比的一家,定位在「無論你身材如何,都能夠讓你變時尚」的親民風格,同樣親民的還有價格。不過過度平庸化的New Look除了便宜,似乎也沒有什麼其他值得誇耀的特點。服裝的廉價感還是非常嚴重的,又沒有像Primark做得那樣差到理直氣壯,何況東抄一把西抄一把的,產品線倒是豐富了,就是比較亂,店裡人氣不旺可能和這個有關。
ASOS
這個可不是大小S組的組合,而是英國最大的網路服裝銷售商,它是「As Seen On Screen」的首字母簡寫,意思就是說你買到的跟網上看到的一樣,自然是以仿製明星穿著為主。其實ASOS網站上賣的不光是自己家產的衣服,什麼Polo Ralph Lauren、Diesel、Vans、Nike、Paul Smith Jeans等等啥牌子都有賣,可以算是非常的綜合啦,這種一站式的網路購物體驗也是非常方便的。同樣可以直送中國喲
FCUK
主頁委員猜肯定有好多童鞋第一次看到這個商標不由自主地念錯了……其實這是French Connection UK的縮寫,盡管這個「看起來像f*ck」的噱頭確實被公司加以利用過……FCUK是本家French Connection的英國名稱,主打英倫Urban Fashion,我們在大街上看到的英國年輕人,大多是是這么個打扮,頗有點嬉皮士的感覺。而且在高街品牌中,FCUK的價格真的不算便宜,走的是中端路子。國內的FCUK是由香港I.T公司引進,在網店購物,英國范圍內滿75鎊免運費。
All Saints
據說All Saints有平價版Vivienne Westwood之稱,所以也是像西太後版頹廢、懷舊、華麗的英倫搖滾范兒了,雖然做工和用料不能相提並論,但價錢比西太後要便宜多了,也算走的是中端路線。從1994年只有男裝,到現在男女童裝全線鋪開,可以說是本地品牌中發展非常穩定的一個了。不過高街牌子一向都是「疑似」抄襲,那麼硬要說像VW或者Rick Owens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價錢這么合理,也沒啥可指摘的了。網店可以直郵中國哦。
River Island
據說是僅此於Topshop的服裝零售商,在1988年由Chelsea Girl和Concept Man兩家公司合並而成,說是英國年輕人超愛的服裝品牌也未嘗不可。River Island的設計風格比較大膽狂野,相較於Topshop來說,更加年輕、休閑和前衛。在高街品牌中,River Island另闢蹊徑,這一季選擇和Rihanna合作推出了Rihanna for River Island這樣的Collection,至於好壞,就大家自己評判吧。官網可以直郵國內哦。
Warehouse
又是一家Urban Fashion~盡管在國內Warehouse名氣還不夠響,但是在英國算是相當受歡迎的年輕服裝品牌,原因除了便宜,那就是極致簡約的設計風格了。相較於以上一些非常年輕和誇張的品牌風格,Warehouse似乎略微成熟又不失活力,給人更加穩重的感覺。正在發展中的Warehouse,可能很快就把市場發展到全世界了!不過可惜的是,目前官網還不能送貨至中國…
Next
1982年才在英國建立起來的本土品牌,現在已經稱為英國的第三大高街服裝品牌,可見發展速度之快。產品線也是從男女、童裝、配飾等等無所不包,Next的風格是比較低調的Urban Fashion,可以在它家衣服上找到很多大牌的影子,不過也只是影子而已了。價格比較便宜,屬於高街品牌的中等價位。官網貌似可以郵台灣h和香港,中國大陸又一次不在delivery range內……
Reiss
Kate Middleton可以算是英國服裝品牌代言人了,先不說那些大牌子,最能體現王妃時尚領導力的就是Reiss了,Reiss的受歡迎和Kate Middleton的鍾愛絕對密不可分,王妃大人訂婚的時候直接穿了件Reiss的禮服裙,在之後也是頻頻穿Reiss出席各種活動。王妃除了演繹了「好看不好看,其實穿什麼都不打緊,就是你要瘦」這個至理名言,也讓簡約又復古的Reiss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在高街品牌里,Reiss算貴的,即使如此也被大家選為最受歡迎的高街品牌。官網只送英國
B. 在英國買什麼牌子衣服便宜
衣著方面,英國的價錢不是想像的那麼貴。我認識的中國同學都多多少少在這邊買過衣物,夏天的T-SHIRT這里10鎊左右,冬天的外套從十幾鎊到五六十鎊不等。
歐洲製造的衣服質量都很不錯,尤其是外套和羊毛衫,款式很新,也很在當地實用,名牌如CK,POLO,大減價時都很劃算。有些地方叫 FACTORY OUTLET出售一些名牌月下貨,很便宜,應有盡有,例如CK,POLO,TOMMY等等。
NEW LOOK,NEXT等都是一些出售年輕人衣物及小首飾的專賣店,一般在各個城市的市區中心,經常有打折信息。MARK & SPENCER,BHS的衣物款式保守一些,前者價錢還不便宜,但做工絕對考究,一般中老年婦女喜歡惠顧。GAP在英國非常流行,經常可以大街上有人穿著它的休閑衫,但這個牌子的衣服價錢也是很貴。
從九月秋季以來,這裡衣服打折有幾個黃金時機:聖誕期間, 新年期間,復活節期間,SPRINGSALES等。不可以錯過!
C. 去英國留學買什麼品牌的服裝
8月份還是夏季,但是英國的夏季不會很熱的,早晚的溫差也大。8月份的英國,早上,晚上相當於國內的秋季,裡面穿件T-shirt,外面加件外套就行了,白天的時候,就穿件T-shirt就OK啦。
英國的夏季是很舒服的,就算太陽很大,風吹來,也都是清爽清爽的。早上4,5點就天亮咯,晚上9點多才天黑。
過了9月份,就開始冷了,風也大了,郁悶的冬天也就要來臨了,早上10點多才見亮,下午4點就開始天黑了。
樓主8月份去英國的話,就帶點夏裝,1,2件秋裝外套,幾件冬裝就行了。到了12月份,聖誕節,商店都狂打折的啊,那時你就可以賣冬裝咯,比國內的衣服都還要便宜啊,哈哈,爽,這也是郁悶英國冬天裡唯一令人興奮的事啦:)
4年前我也是8月份去英國的,一想起第一天踏足英國,感觸很深很深啊,一轉眼就4年咯,好懷念英國的夏天:)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也祝你學業有成。學習,生活有什麼不明的,本人很樂意為你解答:)
D. 英國有哪些連鎖超市賣衣服的,棉衣外套的,
你好
我在英國留學
賣衣服的連鎖超市有:tesco(衣服價格實惠
質量挺好,檔次中檔
棉衣外套都有)M&S(也是超市
也賣衣服
憨豆先生最喜歡的超市
衣服檔次中高檔
種類繁多
價格實惠)sainsbury不太有衣服
其他像H&M都不是超市
是專門賣衣服的品牌
E.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伯爵之服飾
在晚宴中,幾乎所有紳士穿的都是差不多款式和顏色的禮服。乍看之下,要准確判斷對方的身家似乎很難,但只要通過觀察其服裝的合身程度(如果不合身,那麼買的一定是成衣而不是定製品)和襯衫材料(襯衫不是亞麻布料而是棉布料的,或是只有襯衫的領口和袖口部分是亞麻布料的,其財產狀況必定不大樂觀),就能輕易辨認出某位男士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有錢人。
帽子
在正式場合佩戴的禮帽必須是圓筒狀、附有帽檐的高頂帽子,這種帽子以氣派的造型為最大特徵(一般被人們稱作「絲質禮帽」或「高頂禮帽」)。
在一個合格紳士的正式服裝中,黑色的高頂禮帽是一種絕對不可或缺的服飾配件。
頭發
上流社會的男士一般都理著一頭清爽的短發。平日尚且如此,在穿著正式服裝時就更不可能搭配雜亂的頭發了。因此每個出席宴會等社交場合的紳士,其發型必定都是梳理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的短發。
領結
作為一位合格的紳士,其領口一定會打著一個被熨斗燙得筆挺的白色領結。領結的素材通常使用的是和袖口同樣顏色、同樣材質的最上等的亞麻布質料。
襯衫
即使是上流社會的紳士,平時偶爾也會穿一些舒適透氣的、以棉質布料製作的輕便服裝。但是在正式場合穿著的襯衫只能是亞麻質地的白色襯衫,而且衣服上面不可以印有任何的花樣或圖案。
背心
雖然同樣都是採用了亞麻布作為製作材料,但背心的質料要比襯衫更厚些。背心的顏色可以是白色也可以是黑色,不過占據主流地位的始終還是能夠讓人一眼看出干凈程度和質料底子的白色款。
手套
維多利亞時代,只要是中產階級以上出身、且身處於外人在場之場合的人士,無論男女都必須戴上手套,而這也正是當時最為講究的貴族禮儀之一。因為在上流階級看來,手上戴有手套正是代表一切工作均有僕役處理、自己無需親自參與勞動的、最能證明自身貴族身份的強力象徵之一。
十九世紀的手套大多都是輕柔保暖、必須精心護理的皮製品。現貨的皮手套以從俄國和德國輸入的為高級品,而手工縫制的手套則以在具有精緻工藝的法國定製的產品為最佳。
手杖
據說是起源於很久以前擔任保衛王室之職務的貴族軍人們在退役後出於對佩劍時代的留戀而誕生的產物。即使時代已來到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十九世紀,手杖也依舊是每個紳士外出時必定會隨身攜帶的東西。
由於注重的是裝飾性和象徵性,而不是諸如可在走路時支撐身體之類的實用性,因此當時的手杖大多是以黑檀木、象牙、大理石或天然寶石等極具美觀價值的高價素材製作。而最能彰顯持有者身份、也最受男士們歡迎的,則是本體為藤製、握柄部分卻是雕刻成動物形狀的象牙的、兼具輕便與豪華的款式。
外套及長褲
外套基本上都是前短後長的燕尾式大禮服。除非是對面料特別有研究的人,否則一般人是很難在男士們大同小異的外套中只憑借衣服料子而判斷出其家境狀況的。
和外套一樣,紳士們所穿著長褲只能是由專屬裁縫所製作的剪裁合身的、沒有任何花紋及圖案的黑色褲子。
鞋子
一般是黑色的皮鞋或靴子,但茶色款的男鞋似乎也很受年輕紳士們的歡迎
--------------------------
這樣能解答你的問題嗎
F. 英國十七世紀的服飾
http://www.dianping.com/group/jinling/topic/93056
18世紀洛可可風格優雅靈魂
經歷17世紀巴洛克風格的洗禮,18世紀的服飾風格從粗狂、強硬轉為纖細、優美。這種革命性變化被稱為「Rococofashion」。繁復的裝飾,奢華的面料,精細的剪裁,是洛可可風格的明顯特徵,若要用更簡潔的話來概括,即是「優雅」。
女人流行「Robe」,寬大的撐裙上有華美的刺綉,那時鑽石還沒有流行,時髦女人們的頸部戴一根蕾絲做成的裝飾圈,以襯托胸部的豐滿。而男人的衣服則越來越合身,白襯衫、背心、絲綢馬褲、胸部裝飾、圍巾,這一套裝扮是典型的男士裝扮。
18世紀男士衣服色調優雅,強調胸部裝飾,袖子的設計比較誇張。
刺綉是一大看點,金、銀和其他五彩繽紛的絲線刺綉,使服裝色彩看起來極其燦爛。
男鞋在今天,它會被認為是時髦小姐的鞋。但在18世紀的歐洲,它屬於男人。織錦緞面料,小金屬片裝飾,刺綉,方頭,奢華而時髦。
胸衣即使是穿在女人內里的胸衣,也有精美的刺綉。
19世紀 浪漫主義男人有了女人味
無論時尚多麼囂張,其實不過是時代的附屬品。在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後,人們突然沒有了18世紀典雅、輕松的心態,空想主義色彩濃郁,而服飾將這種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你很難用一句話來總結19世紀的服裝風格,它既有革命時期的簡練和樸素,也有浪漫主義的詩意和婉麗。
無論如何,浪漫主義時期的服飾是法國大革命新古典主義後的回歸,它在服裝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那個時期,「女人味」的審美觀念彌漫了整個歐洲大陸,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們故作嬌柔,服裝款式充滿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嬌柔所吸引,他們收細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緊身胸衣。
19世紀的時裝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變化:工業的進步和更高級裁剪技術的出現,使服裝的面料和款式更為多樣化;由於彩色印刷術的出現,時裝樣本開始出版,它是現代時裝雜志的「鼻祖」。它的出現使原本由宮廷貴婦引導流行的時代一去不返,時裝樣本和舞台劇中的女演員成為新的時尚代言人。
19世紀,男裝變得更加女性化,背心、外套和長褲是最常見的組合。為了凸現身材,男士們開始使用緊身胸衣。
男士主要配飾有領結、桶形禮帽、文明杖。
女裝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織紋較密的白麻布,薄紗,條紋毛織物和蟬翼紗,給人輕盈、飄逸的感覺。強調細腰和誇張的裙擺,馬鬃編成的裙撐首次出現。為了顯示細腰,肩部設計不斷擴張,袖口也極度誇張,甚至在袖根部用金屬絲做撐墊。
18世紀-20世紀服飾
19世紀末服飾,開始使用特殊面料,設計也比較新潮、大膽,從中可以窺見現代服飾的剪影。
▲手套1830年。手套是女士們不可缺少的服飾品。黑色蕾絲和金屬做的珠子相配,充滿香艷風情。
與此同時,女人發髻越來越高,她們用長長的飾針固定,上面裝飾羽毛、緞帶等。帽子與發型相呼應,寬檐高帽上裝飾蕾絲和人造花。
▲為了強調所謂的教養,那時的女士們總是隨身帶著葯丸,用手帕掩面,作嬌羞狀。但她們也熱衷運動,早上騎馬,下午打網球或高爾夫球,這便是當時的網球裝和高爾夫球裝。
▲19世紀30年代,女士風行像男士那樣騎馬兜風,騎馬服飾開始出現。女士在寬敞的長裙里穿用細棉布做的緊身馬褲和長統靴,戴高統禮帽和鹿皮手套。
20世紀 時裝化多樣化
戰爭改變了原有的社會價值體系,也將19世紀浪漫主義風潮打破。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他們全新的生活理念,使服裝設計師開始試著用一種藝術的眼光看待設計。20世紀初,設計師進行「剪裁革命」,Vionnet夫人著名的斜線剪裁,Gres夫人完美地運用了打褶和絲綢處理工藝,這些至今仍是時裝大師們創造力的源泉,我們熟悉的三宅一生、范思哲等,都曾借鑒過這些工藝。
20世紀的女性追求獨立,徹底拋棄了緊身胸衣,喜歡式樣簡潔,有綜合功能的服飾。到了20世紀中後期,女人們強調個性,除了要求品味不凡的款式,還要求它是惟一的款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世紀」,功能主義、極簡主義、古典主義,時尚隨著歲月之河,一一輪回。
法國人值得驕傲,在這個世紀,巴黎憑借精湛的工藝和設計,成為世界時尚製造地,一年兩次的高級女裝展更是引無數愛美人士競折腰。與此同時,時尚媒體發展迅猛,時尚雜志成為真正的潮流引導者。
1950年的藍色絲緞晚裝。極其輕柔的面料,被稱為「女人的肌膚」。20世紀,人們越來越關注面料,有句名言:僅次於情人愛撫的,是好的布料。
由蕾絲、花邊、絲綢面料組成的內衣問世時,曾引起轟動。有人稱它為「內衣革命」。
20世紀末,女裝更加男性化
http://www.haibao.cn/forum/board/26/32993/
http://www.haokanbu.com/story/63877/?page=10
http://blog.163.com/cecily_808/blog/static/81209402007825952450/
G. 英國歷史服裝帶圖片
等級森嚴的漫漫中世紀
在歐洲那個漫長的中世紀里,基督教對整個歐洲的絕對統治,深深影響著文藝乃至服飾。由於基督教鄙視奢侈,整個中世紀的下層百姓的穿著,既簡單又樸素。就連女性也不事打扮,更甚者將金銀珠寶捐給教會。常服以肥大長衣和連袖外套為主,色彩素淡。我們可以從中世紀的繪畫以及雕塑中看到,人物的形象冷漠而又呆板,穿著長袍色彩極其單一,顏色尚黑、灰、白三色。在1066年丹麥開展了對英格蘭的最後一次成功入侵。之後,諾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了英國人,來自法國的諾曼人和其他人來島定居。在隨後的3個世紀中,法語以及法國的為代表的歐陸文化,以及法律結構等等,給不列顛以深遠的影響。中世紀初期,服裝簡朴,平民貴族衣式相同。八、九世紀男式服裝有內衣外衣,衣式頗似中國古代的袍,但較緊身。褲長可將腳套進,襠短,褲帶系於臍下。腳穿長筒或短筒襪,有時腳到腿都裹上布條。這一時期的男裝,現在看來頗有些媚氣,顯得男子腿部修長,肌肉明顯。
貴族及上層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長方形或圓形斗篷,斗篷固定於一肩,或系於胸前。貴族腰間有寬大飾帶,用以束緊衣服和佩戴寶劍,平民不準佩劍;衣料以麻布,毛織物為主。東方絲綢價格昂貴,以等量黃金計價,只有少數貴族能穿。在英國有位傳奇式的人物,他在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有一本描寫他的書叫做《亞瑟王之死》,書里描寫他的穿著打扮應屬於中世紀貴族的樣式。當然,我們也可以從電影《亞瑟王》中一窺中世紀英國貴族以及武士的服裝樣式。他們穿細麻布,穿義大利產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貴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織物。
10世紀英國男子的緊身衣,上半貼身合體,下半是長至膝部的衣裙,寬松而舒展。緊身衣為套頭式。外披一件斗篷,並用一個大飾針別在胸前。這時女式服裝寬大,衣袖肥而長,頭發蒙在披巾里邊,身體被斗篷蒙起來。她們的內衣很長,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蓋。圓口衣袖,衣服裝飾華麗,很受拜占庭的影響。她們的頭發用一塊面紗蒙起,其端點重於背後直拖至地面。至12世紀寬松的衣服變得瘦窄,使身體曲線得以突出。
12世紀中期,英國金雀花王朝在法國佔有廣闊領地,後來法國國王逐漸奪回部分被英王佔領的土地。雙方還爭奪富庶的佛蘭德地區,佛蘭德毛紡業主要依賴英國的原料,英國則從羊毛貿易中獲取巨利,在這一段時間內,英國紡織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13世紀男女服裝趨於一致,男服還有緊身衣及各式各樣的外衣,圓餅頭飾,帽式裝飾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長筒襪、靴鞋。男子戴一頂中亞式小帽。這時護身外衣流行,適合旅行穿用,這種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邊有縫,手臂可以伸出來活動。另外這時期流行封閉式馬甲式外衣,上身如馬甲,下面可長至膝下,這種無袖長衫,肩部向兩側延伸加長,就成帽式裝飾衣袖了。13世紀勞動者的長衫長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腳下有無跟鞋,褲子於腳跟處有一圓洞,以便穿脫。夏天穿寬敞麻褲,上身裸露,冬天穿短外衣和無袖套頭衣。婦女穿長袍,中間有縫,可便於勞動,收獲時裙子口袋可裝農作物。當時禁止農民穿好料子及顏色華麗的衣服,在帕索里尼拍攝的電影《坎特伯雷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13、14世紀英國普通百姓的著裝樣式。
從13世紀到15世紀中,是歷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後經歷多次內戰,到15世紀末,形成統一的君主國家。布雷多克著的《婚床》中寫道:「不允許勛爵等級以下的任何騎士或任何普通人,使用並穿戴任何大禮服、夾克衫、大氅。但衣著必足以下長度:當他直立時,衣著能遮蓋住其陰部和臀部。勛爵或任何更高一級的貴族,則不受此限制。」可見中世紀英國等級制度的森嚴在服裝上的影響。
衫,肩部向兩側延伸加長,就成帽式裝飾衣袖了。13世紀勞動者的長衫長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腳下有無跟鞋,褲子於腳跟處有一圓洞,以便穿脫。夏天穿寬敞麻褲,上身裸露,冬天穿短外衣和無袖套頭衣。婦女穿長袍,中間有縫,可便於勞動,收獲時裙子口袋可裝農作物。當時禁止農民穿好料子及顏色華麗的衣服,在帕索里尼拍攝的電影《坎特伯雷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13、14世紀英國普通百姓的著裝樣式。
從13世紀到15世紀中,是歷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後經歷多次內戰,到15世紀末,形成統一的君主國家。布雷多克著的《婚床》中寫道:「不允許勛爵等級以下的任何騎士或任何普通人,使用並穿戴任何大禮服、夾克衫、大氅。但衣著必足以下長度:當他直立時,衣著能遮蓋住其陰部和臀部。勛爵或任何更高一級的貴族,則不受此限制。」可見中世紀英國等級制度的森嚴在服裝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