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外嫁女戶口未遷還有土地承包權嗎
農村二輪土地承包後的婚嫁女,嫁入地向其分配了承包地的,嫁出地村組可依法收回其承包地,並依法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注銷登記,嫁入地村組應依法對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嫁入地未向其分配了承包地的,嫁出地村組應依法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並對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B. 都是為了土地款,外嫁女都嫁出去了幾十年了,她還回村裡分土地款,她兒子孫子也要一份,你覺得合適嗎
婦女結婚,戶口不一定必須遷出。只要在承包期內,她在新居住地沒有分得土地,就不可以剝奪她在本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兒子的情況,跟其他村民的孩子一樣。如果她在新居住地已經有了新的承包地,那麼就沒有資格。並且,兒子也沒有這個資格。
法律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條
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C. 村委會規定外嫁女必須五年離婚了才給的正確嗎
這個是應該有文件規定的,不是嘴上說了算的。你讓他拿文件出來。不是他村裡的文件,那沒用。至少是省一級人民政府文件。
D. 農村外嫁女可以得到娘家建路分紅嗎我是外嫁女,戶口還在娘家,娘那邊建公路,可以得分紅嗎
說實在的,你的提問不是很明確,比如說,「娘家建路分紅」這個「紅」有誰出?由誰分配這個「紅」?建了這條路,有否影響到你娘家人的住宅(宅基地)?除了你以外,同樣和你一樣條件的外嫁女是否得到分紅等等。
「戶口還在娘家」的「農村外嫁女」,是否「可以得到娘家建路分紅」的關鍵,在於該村的村委有否有「這種情況不能分紅」的規定。
當然,這種規定並非是村委書記或村委主任口頭上說了算,而是要根據向全體村民公開的該村村規民約或自治章程中文字依據來證明的。如果該村村規民約或自治章程沒有「農村外嫁女不可以分紅」的規定,該外嫁女應該可以享受分紅,反之,如果有此規定,那這外嫁女還真的不能享受這一分紅了。
以上的解答,僅僅是對你的提問中的文字表述而言。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E. 外嫁女走司法程序要求獲得分紅,但村長針對外嫁女,堅決不給分紅,還要恐嚇外嫁女家人,我們該怎麼維權
外嫁女戶口遷出原村,並在遷入村也就是夫家村獲得了相應的權益的,村集體決定,是可以不給外嫁女成員權益的。
如果又遷回了本村,或者在遷入村沒有獲得相應的權益,可以試試找找鄉鎮政府。
這類涉及集體成員資格的糾紛,不能走民事訴訟程序,救濟途徑只能是找鄉鎮政府。
F. 農村外嫁女戶口沒遷出村裡不讓分戶
你是想分戶還是不想分戶,
想分戶就得遷走戶口,
遷到你老公家那邊。
你自己一個人是不能立戶的。
G. 村裡外嫁女還可以回娘家繼承祖屋地嗎
你好,這要按當地風谷習慣,是不允許繼承的,按法律規定是可以繼承的。
H. 母去世出嫁女送葬能穿白的緞子長款高開叉旗袍嗎
按你的描述,母親去世出嫁的女兒送葬,一般沒有明確限制說不能穿白緞長款高開叉旗袍。但是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1、送葬的時候場面往往比較雜亂,要見不少賓客,處理不少事情。這情況下,穿旗袍是否方便行動?尤其是高開叉旗袍,無論是跪拜、行禮以及做好多事情都不太方便。
2、你們當地的風俗是如何的?如果偏向保守,那麼穿高開叉旗袍或許有些家中長輩或者親友會有意見。
以上供參考
I. 怎樣做首對聯描寫外嫁女回村敬老活動,村前有綠水村後有青山,以及對外嫁女的贊美
離鄉不忘故土 回鄉敬老人人贊
致富更須親情 行善積德代代傳
J. 農村「外嫁女」是否能拿到拆遷補償款
農村外嫁女能否拿到拆遷補償款,那是你們的家務事情了,其他人無權對你們的家務事情品頭論足,並且開發商們也只知道,按現有家庭人口,按拆遷面積,按拆遷補償一步到位,補償給每一個家庭,由戶主負責去細分,並不會幫助你們每一個家庭人員去平均分配那些家庭拆遷款的吧,清官難斷家務事情啊。農村外嫁女是否能拿到拆遷補償
當時她父母親只有一兒一女,一視同仁地給自己的女兒購買了一份社保,分了一套拆遷房給她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如果在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變的情況之下,外嫁女當時的戶口與責任田還在娘家,還是有權利享受到拆遷補償的,如果拆遷補償時,外嫁女的戶口已經遷移出去了,責任田也被集體收回重新分配給他人了的,那就可能無權分配到娘家人所得的拆遷補償款了,分也只不過是一點承包山土的補償款而已,這就還需要同娘家人去商量一下才行啊,與政府拆遷補償無關的。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