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無處不在(一)|女教師服飾之美
美麗的服飾帶來好心情。香奈兒女士終身致力於服飾研究,她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服飾對於女人來說不亞於男人的鎧甲。鎧甲是什麼概念?上可自我保護,下可振奮精神。
當然學生不是敵人,但是女教師穿一件稱心如意的衣服,一整天都會有好心情。好心情帶來笑容,笑容提高智商情商,高智商高情商提升效率。印度詩人薩古魯說:「教育首先要有喜悅的氛圍。如果你有能力保持這種氛圍,你就可以把你的愛一點一點加進去。孩子會需要你的愛和關注,直到他們五、六、七歲,而後他們想要有自己的空間他們想要成為他們自己的樣子,這是好事。所以你唯一的工作就是把他們放在一個非常喜悅和充滿愛的保溫箱里。」
怎麼打造「非常喜悅和充滿愛的保溫箱」?答案有很多,教師注意服飾之美是其中之一。
一、素雅的服裝帶給師生安然自在的溫馨喜悅
樸素雅緻的服飾讓人安靜。安靜的服裝寓示著彼此之間的聆聽,低門檻溝通,教師有親合力。這樣的教師學生自然會很喜歡。
趙娟老師這身衣服很素雅,看看兩個女學生在趙老師身邊安然幸福的樣子就知道學生喜歡她。
花兒朵朵艷麗,代表教師的心,姍姍老師衣著素淡反而「繁華落盡見真淳」,師生深情不減反增。
二、色彩濃郁的服裝讓學生感受到奮斗的激情
大紅色,玫紅色,橘紅色——濃墨重彩,傳遞的是激情澎湃與奮斗的燃燒。高三學生,學習壓力非常重,每天面對白底黑字的試卷,生活缺少色彩。此刻女教師穿得艷麗一點,讓學生們眼前一亮,可以於前路未卜的茫然中獲得一點心靈的力量。
三、女教師的服飾要關照到課堂教學的細節
講台如舞台,一舉一動盡在學生眼皮底下。好品位好搭配學生看得清清楚楚,反之亦然。
1.簡潔大方,不漏不透
看似容易的要求,其實也不盡然,來,看三張圖片。
這三款白裙子都非常好看。圖1款式有領子有袖子,簡潔大方,適合女教師。可能有人會覺得樣式太過保守,是的,這是一個瑕疵。裙擺里嵌入彩色印花圖案,增加了活潑氣氛,裙長沒有過膝蓋,顯得比較俏皮。這算補償。
圖2萬般皆好,唯有沒有袖子這一點讓女教師寫板書的時候為難。當然解決的方式也有很多,只要不怕麻煩。
圖3是件好衣服,在講台上穿,學生會好奇,老師裙子里到底有什麼風光?美則美矣,為了學生課堂的專注力,還是算了吧!
2.花紋富麗,適可而止
花紋是服裝的語言,它是個性的表達,彰顯衣服主人的氣質品位。欣賞下下面的衣服。
這兩件衣服都不錯,做工精美,富麗堂皇。圖4顏色有點多,想像一下老師在講微積分,需要學生集中精力了,穿這么條裙子往講台上一站,學生盯著看,不研究微積分,改成研究裙擺是怎麼拼接的了。等研究明白了,下課了。如果喜歡這種風格,可以換成圖5。圖5低調奢華看起來更有內涵,引而不發,蓄勢待發。在課堂上不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又用服裝表達了女教師的個性。
四、女教師的服飾要關注到幾個和諧
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成分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師生,師境是否和諧從教師的服飾上學生就能敏感地覺察到。
1.與環境和諧
環境分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在自然環境里,教師的服裝大可不拘一格。
人文環境里人工痕跡比較多,教師的服飾要與之相匹配。
這張照片里教師與粉筆字營造的環境很契合。賈國珍老師的圍巾點亮了白色毛衣開衫,臉上清澈干凈的笑容與身後黑板上的笑、暖、春風幾個字相呼應,教師內心的情感通過服飾點綴,通過面目表情准確地表達出來,學生自然感受得到。
2.與學生和諧
曹老師這身衣服穿得也不錯,寶石藍的連衣裙與學生天藍色的校服水乳交融,又相得益彰。頭發紮起來顯得很利落,像個大姐姐,與學生關系的親密在這張照片里一看即知。
這是遲老師在畢業典禮上與2018屆高三學生合影。學生們白底著紅,用色採用小面積或者中等色塊,遲老師一身紅色旗袍點綴水芙蓉花,大色塊明媚鮮妍,小芙蓉高潔典雅。色彩上既與學生協調一致,又比學生更加熱烈奔放,展示了中國女性傳統美的品格,表達了教師對學生們畢業後的祝福,十分生動,十分美好。
3.與教育情景和諧
學生在教師面前什麼時候最緊張?家訪的時候。這個時候學生特別害怕老師當著父母的面告狀。所以班主任家訪一定要多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少告狀不告狀。女教師到學生家裡,穿暖色系衣服最好,冬季衣服黑色灰色居多,可以繫上條暖色圍巾表達一腔善意。
這是2017年春節前夕去小傑家走訪的一張照片。這個家庭三代同堂,其樂融融。聽說老師要來,小傑外婆特意穿了一件過年待客的衣服——紅底赤金花紋圖案的唐裝,孩子外公、爸爸、媽媽也穿戴得整整齊齊。
照片中兩位女教師的服裝都選擇了暖色。高金華主任選了一件橘色羽絨服,曹春梅老師灰大衣里搭配玫紅色的圍巾。善意從進門那一刻就通過衣服表達得明明白白,因此家訪過程非常愉快,小傑與老師們也建立了很親密的情感鏈接。家訪的教育情境留給小傑外婆深刻的印象。兩位老師性格好,心地善良,是她事後的評價。這樣美好的印象,當然為後面的師生聯手備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教師是學生某一人生階段的設計師。女教師關注學生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需求,正視學生尚美樂學的心聲,也在工作中探尋生命之美、尋找服飾帶給靈魂的自我覺醒,自我反思,並在在「美」的旗幟下進行教育的思考與行走傳播。
班華教授說:「如果說相貌是父母給的,那麼得體的修飾則是自己創造的。教師應該善待自己的儀容。服飾可以美化身軀,展示個性,反映精神面貌,體現生活情趣,展現個人的氣質與風采。」
女教師們,就讓我們聆聽名家教誨,打造屬於自己的服裝之美,取悅自己,愉悅他人,做幸福教師,把教書育人的日子變成創造美,傳播美的美好生活。
B. 28張罕見的老照片,歷史真迷人
有時候我們會思考一個問題,時間都去哪兒了呢?轉眼間一輩子就過去了,而很多過去的記憶只能從一些老照片里尋找,在老照片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縮影,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一點一滴的變化,來跟隨獵奇菌翻看一下那些年泛黃的老照片,回憶一下那些經典的過往。
這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女性照片,
旗袍將她們的優雅展現得淋漓盡致。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和親人們的合照。
拍攝於1971年的李小龍一家四口,
可惜的是,他的兒子在28歲去世。
1900年街頭的快遞員,
他的衣服上赫然印著兩個大字「郵政」,
他們應該是最早的一批快遞員了。
這是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一場隆重的婚禮,
一對新人中間坐著的是男方的母親,
而兩邊的「天定良緣」四個大字非常顯眼。
1986年英國女王和她的丈夫正在參觀長城,
遺憾的是,以後再也看不到他們的合照了。
上個世紀80年代街頭一群摩登女郎,
她們戴著當時最流行的太陽眼鏡,
笑容那麼燦爛明朗!
這是1979年新中國第一個喝可樂的人,
經過父母同意後,他送給小男孩一罐可樂,
這是上世紀初的葬禮照片,
圖片中是一個紙扎的西洋 汽車 ,
裡面甚至還配備了「司機」。
拍攝於上個世紀40年代上海的街頭,
一位打扮非常高貴的俄羅斯貴婦。
這是上世紀90年代的理發店,
在當時已經屬於非常洋氣的地方了,
想不想嘗試一下當時很流行的「拐子燙」?
1995年的上海街拍,
打扮時髦的女郎正在用手機通電話。
一群清末還留著辮子的男人們正在喝酒聊天,
這點倒是和如今的男人們一樣。
上個世紀某一年的春節前照片,
照片中的婦女們都在忙碌地置辦年貨中……
1912年,梅蘭芳在北京首演《木蘭從軍》,
在當時也算是轟動一時。
清朝末期拍攝的倒塌之前的雷峰塔,
塔下有一個左手叉腰的人正在擺POSE,
和聳立的雷峰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年「大哥大」正流行的時候,
街邊出售大哥大的店鋪生意火爆。
上個世紀90年代初陝西的一農民和他的孩子們,
他懷里正抱著他剛出生沒多久的兒子。
這是1991年湖北一村莊的小學,
一場春雨過後,教室里已經是一片狼藉,
孩子們仍然在認認真真地聽課。
1990年的西安城裡一個年輕人,
正在開心地逗著家裡的貓。
1994年上海街頭的三位洋氣的女性,
可以看得出來她們的打扮很新潮。
1987年身穿旗袍的女性正在擺姿勢拍照。
1912年,一位青年男性在剪辮之前,
特意留下了自己和辮子的合影。
拍攝於20世紀10~20年代的合影,
圖片中是蔣介石和他的妻子陳潔如。
至少百年前街頭的三個小姐姐,
她們正在路邊攤上大快朵頤。
拍攝於1874年的上海老照片,
圖片中的罪犯應該是犯了不小的罪,
而上面的封紙寫著「上海縣」。
上個世紀80年代最流行的出行方式,
相信有不少人曾經經歷過。
上世紀20年代北京的鬧市街頭,
干苦力的男子全身黝黑乾瘦。
-end-
每天滿足你的好奇心~
=================
C. 什麼風格的裙子拍照特別上鏡,出門遊玩適合穿哪種裙子
我覺得那種白色的比較仙氣飄飄的連衣裙是比較適合拍照的,而且的話也比較上鏡,出門遊玩的話,我覺得可以穿的簡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