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案例分析:張女士在某百貨購買一件純羊毛大衣,售價1280元.
郴州北湖工商分局成功解決一起「以次充好」糾紛
7月23日上午,郴州市工商局北湖分局華塘所接到當地一位村民的投訴,指出月峰鄉的一家彩電經營戶拿返修品以次充好,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該所所長非常重視,親自組織執法人員趕往現場,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投訴人李四清系桂陽縣太和鎮蘆村村民,他於2010年11月底來到北湖區月峰鄉月峰圩謝開雲家電行,以980元購買了一台「東日牌」29寸彩色電視機。才用了不到兩個月,電視機就出現了「罷工」,告知店家後當即派來修理工暫時修好了電視。2012年剛滿一年,彩電又再次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投訴人打電話給店主,店主聲稱過年沒有時間,就一直沒有來處理。投訴人只好自己請來修理工,對電視進行維修,在維修過程中,維修人員很快發現此電視機屬返修品。投訴人就此事多次找到店家要求賠償3000元,遭到了店家的拒絕。執法人員經過反復詢問、搜集證據等一系列手段,確認了該經營戶以次充好的情況屬實。通過執法人員的耐心調解,投訴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該彩電經營戶同意退回投訴人購機款980元,並補償290元給投訴人。
我覺得你還是需要找工商部門幫助解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一共提供了5種解決途徑,一是由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二是由消費者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三是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五是向人民法院訴訟。這些途徑當中,向有關部門申訴是消費者法經常採用的手段之一。向什麼部門呢?要根據各個部門的職能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說生產環節的糧油質量問題可以向質檢部門申訴。流通環節的質量有什麼問題可以向工商部門申訴。價格上的一些問題可以向價格部門申訴。作為工商部門來說,我們一直把處理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當做我們的重要工作。
目前,全國各地都設立了12315申訴舉報中心,消費者可以通過打電話、發傳真、網上申訴舉報等方式向當地的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進行投訴申訴。此外,工商機關還開展了12315網路進社區、進村鎮、進學校、進市場、進商場等活動,目的就是方便廣大消費者就近申訴、就近解決他們的權益受損害問題。目前,12315進社區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80%,進村鎮的覆蓋率達到了64%。
Ⅱ 中國十大服裝批發市場是哪些
服裝人想要進貨首先想到的進貨渠道就是服裝批發市場,中國大大小小的服裝批發市場有幾十甚至上百個,哪個服裝批發市場進貨最適合你呢?中國十大服裝批發市場是哪些?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2、沙河服裝批發市場。3、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4、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5、廣州白馬服裝批發城。6、東莞虎門富民服裝批發市場。7、上海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8、武漢漢正街服裝批發市場。9、山東即墨服裝市場。10、福建石獅服裝城
在成都依倩雪可以,是一家致力於為全國服裝從業者提供最具性價比的一手優質貨源和先進的服裝銷售模式開發的服裝企業,15年來一直堅持為客戶提供從服裝貨源到終端銷售的一站式服務,讓客戶無憂進貨。為用戶提供電子商務信息平台,為商家、品牌、用戶提供全方位、立體化信息服務的專業性服裝站。著眼於西部服裝市場成熟發展,促進西部與全國乃至全球服裝行業交流為目標的專業化服裝網站。 其主要任務是采編與發布各類服裝信息,為廣大網民,尤其是服裝商家提供最快捷、時尚、實用、專業的信息服務。
Ⅲ 關於去服裝批發市場拿貨的問題
服裝批發市場拿貨↑很有講究,我就是經常去拿,現在都知道套路了:
1、對於開服裝店的店主來說,不可不知道的一點就是:服裝批發市場什麼時候的貨是最便宜的,通常是換季時節,服裝批發市場到處都掛滿清倉標語、廣告的時候,拿貨是最便宜的,因為,今年的款式到了明年不一定好賣,服裝批發商們都會以低價來處理掉這些過季的服裝款式。
2、服裝店主到批發市場後,最好先逛一-逛,然後再拿貨, 還要懂得如何跟服裝批發商殺價。
3、在與服裝批發商議價前要先熟悉服裝方面的相關知識,這樣才有底氣跟服裝批發商議價
4、拿完貨後,最好在服裝批發市場周圍走走,多逛逛,跟一些服裝批發商閑聊一些,跟他們熟悉以後,你就能通過了解進而發展成為朋友,你問什麼自然也方便多了,而且你下次拿貨的時候,有新款你或許可以先拿到
5、拿貨的時候,還要懂得分辨事實的真假,通常在批發店面站在不拿貨的都是假象。要懂得辨別才能確保拿貨。
Ⅳ 服裝批發與零售哪個好做
你要先了解當地行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我在湘西做服裝,我們這基本上是先賒賬,賣不完還得給別人無條件換貨,不這樣做就沒生意,利潤薄,風險大。總之零售和批發不一樣,自己看當地行情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