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有哪些比較著名或有趣的預言
一、 諾查丹瑪斯
諾查丹瑪斯,法蘭西的星占學家,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具神秘感的大預言家。他將自己的預言以詩體的形式表達出來,集作一本具有非凡想像力的奇書:《諸世紀》。全書十二卷,共收錄了他的1000餘首預言詩,雖然詩句語言艱深晦澀,又極其簡潔,卻不可思議地在未來事無巨細地一一得以應驗。
譬如,他准確地預言了法國大革命的興起,拿破崙帝國的建立,希特勒的獨裁與倒台,甚至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以及新世紀人類所面臨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等一系列政治和社會事件。
如果僅僅幾個事件被他偶然言中,也不足為奇,但令人難以解釋的是該書言中的事件如此之多,人名、地名、符號等都准確無誤,以科學的思維方式簡直無法理解。因此《諸世紀》自問世以來,再版400餘年卻仍不絕版,在西方,除了《聖經》以外,恐怕再沒有哪一部著作能與其比肩,它被譽為再版400年的「新的聖經」。
讓我們來看幾段關於諾查丹瑪斯的奇聞軼事:
諾查丹瑪斯與曾經養過豬的年輕修道士有過交往。當時諾查丹瑪斯突然跪於地面喊道:「啊,尊敬的教主!」年輕的修道士佩里特終於在諾查丹瑪斯去世後的1535年成為塞克斯托恩五世教主。。。。。。
法國大革命期間,革命志士們從獄中的桌子上看到一部分供閱讀用的《諸世紀》影印件,被關的囚犯們相互傳閱,從此堅定了行動成功的信心。1789年7月14日,震驚世界的巴士底獄暴動開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用飛機撒下了大量的「取自於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詩。散發的預言告訴人們:希特勒的勝利是必然的,戰爭不會波及到法國的東南部。通過這些「預言」,德軍想達到的真正目的是削弱入侵巴黎的通道及英法海峽各港口的防備。另一方面,英國的情報機關也毫不示弱。他們投入巨額資金,從空中向比利時、法國拋撒用德文編輯的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詩,開展反德宣傳。。。。。。
亨利三世 會議上的遇襲
武器與火焰
並非成功的一切
會議中的親密會見
成為這一生的完結
國王夢見了
在安詳的隨眠中
敵人並非來自戰爭
這是一首震驚全世界的預言詩,諾查丹瑪斯的這首詩成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一些學者通常都會拿出這首詩來說明諾查丹瑪斯預言的高明。
本詩預言了1589年亨利三世被暗殺的事件。亨利三世沒有在戰爭中死亡,卻死在了會議的座席之上。而這些事他又親身夢見過。這彷彿就是諾查丹瑪斯親眼所見一般。
會議中,一位叫做傑克•克萊蒙的僧侶說有秘密的書信要面呈給亨利三世,在經過亨利三世的同意之後,傑克•克萊蒙附耳在亨利三世身邊,但這時他並沒有說出什麼秘密,而是掏出了一把鋒利的短劍……
亨利三世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曾經在夢中遇到過同樣的場景,而且他還詢問國他的大臣們這個夢意味著什麼?答案現在已經出現,但他卻已經無法聆聽。
這個事件在當時十分著名,因此有很高的可信度。現在來看這首預言詩,真是栩栩如生地描繪了當時的情景。我們也再次被諾查丹瑪斯的可怕的預言能力所震撼。
年輕的獅子會擊敗年老的
在花園里一對一的比賽正在進行
他刺中了黃金護具里的眼睛
兩傷合為一處
不久他便瘋狂死去
亨利二世死於1559年7月10日
諾查丹瑪斯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傳奇,他的預言能力像是上帝頒發給他的旨意。而當只首預測亨利二世之死被驗證以後,他成為了真正的上帝,王公貴族無不崇拜,他的《諸世紀》也廣為流傳。
這個故事發生在1551年,亨利二世46歲時。亨利二世當時正值中年,作為法國國王享盡榮華富貴。但是他在享樂之後總是頹廢與怠倦。當亨利二世聽說諾查丹瑪斯能預言未來,便急不可耐地招他進宮,詢問自己壽命。諾查丹瑪斯用敏銳的目光觀察了國王那雙沉溺於酒色的雙眼,很鎮靜他說:「陛下不會因為疾病而對生命有任何損害。可是陛下會因為頭腦深處的傷口而喪失生命。」亨利二世臉色蒼白,因為這無疑是死刑的宣判。他不放心地問:「那麼會是什麼時候?」諾查丹瑪斯彬彬有禮他說:「恕我直言,這一天將在今後十年內到來。」
在1559年7月1日這一天,也就是諾查丹瑪斯預言的「十年之內」的最後第十天,亨利二世忽然一時興趣,他想與一個貴族比試一下槍法。
而被指定作為對手的,便是近衛隊隊長,年輕的伯爵蒙哥馬利。因為他身材魁梧,作戰勇敢,又對國王忠心耿耿,因此他常被稱為「獅子」。他對與國王比武感到為難,便堅決反對,但是無奈國王固執,便只好從命。
比賽是在王宮外寬闊的花院里舉行的,而雙方的武器也是用厚布、皮革包住槍頭的槍,這樣看來國王是不會有何傷害的。
但也許是天意如此,當蒙哥馬利向國王頭盔刺去的時候,槍尖上的皮套突然脫落下來,槍尖從黃金頭盔縫間猛地刺了進去,穿過了國王的眼睛。國王慘叫一聲便倒在了花園里。
當醫生跑來一看,槍傷已深至腦部,雖竭力保住了一口氣,亨利二世卻因腦傷變成了一個瘋子。於九天後的夜裡瘋狂地死去。這一天是1559年7月10日,正好是諾查丹瑪斯言中的「十年之內」的最後一天。
諾查丹瑪斯的《諸世紀》出版於1558年,當時也送給亨利二世一本,只首詩就包括其中,但亨利二世做夢也沒想到這會是預言他自己的。
當我們現在再次閱讀本文時,還是會被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能力所深深震撼。他不只預言到了時間、地點,而且還預言到了人物的綽號,難怪歐美這些發達國家會有諾查丹瑪斯的 研究學者,足見諾查丹瑪斯在西方國家中的地位是多麼的神聖。
二、尼布甲尼撒王
尼布甲尼撒王在以西結書預言三年後,果然前來圍攻推羅城。「大英網路全書」記載說:「尼布甲尼撒王二世圍攻推羅城達十三年之久(公元前585年——573年),推羅城終於降服,任憑巴比倫統治,並接受其保護。公元前538年,推羅城與腓尼基附近各城才轉歸波斯所統治。」13/XXii.452
當尼布甲尼撒王終於攻破城門之後,卻發現推羅似乎已是一座空城,城中大多數的人早已乘船搬至半哩以外的小島上,且在那裡另修造了一座防禦城。原先的推羅城在公元前五七三年完全被毀,但小島上的推羅城卻繼續存留了好幾百年,始終保持著他強大的勢力。
三、有瑪雅的預言2012的
四、《黃保羅凡第預言》 「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源於亞洲最大的國家用核彈攻擊一個已經唱反調五十多年的反對國」
五、關於貝利的
90年世界盃,他看好南斯拉夫隊當黑馬,第一場就被德國幹了1:4.同時,稱該屆巴西隊是百年來最強大的巴西隊,然後巴西在出現後第一場即被淘汰。
92年歐洲杯,他繼續看好南斯拉夫隊,結果南被禁賽。
94年世界盃,他看好哥倫比亞當黑馬,結果哥倫比亞小組被淘汰,後衛被槍殺。(這個最慘)
96年歐洲杯,說過土耳其看好,結果土耳其利馬就被淘汰。
98年世界盃,小組賽時貝利看好西班牙成為黑馬,結果西班牙小組都沒出線。小組賽結束狂看好奈及利亞,結果好好的奈及利亞,淘汰賽第一輪就回家了。決賽前他看好巴西隊,巴西隊以歷史最大慘敗輸了世界盃。
02年世界盃,他看好阿根廷和法國隊,結果雙雙小組斃命。淘汰賽英格蘭3:0幹掉丹麥之後,貝利預言英格蘭拿冠軍,結果下一場被巴西幹掉。而他從未評價過的巴西隊最終奪冠。
04年歐洲杯,小組賽中看好義大利,結果原本兵強馬壯的義大利人卷鋪蓋走人。葡英賽前極力看好魯尼和英格蘭,結果魯尼立刻受傷下場,英格蘭點球落敗。然後又看好法國隊,法國隊當晚即被淘汰。然後又再四強中看好葡萄牙VS荷蘭的勝者會奪冠,亞軍是捷克,最後的冠軍是他唯一沒提到的希臘。
2004年亞洲杯,決賽前貝利毫不吝惜在美之詞的贊嘆中國隊一番,並說中國隊一定會奪冠。結果我就不說了,實在是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20多年前,貝利訪問中國,說你們很快就能進入世界盃。
結果中國隊苦苦掙扎了20年。
每屆世界盃,貝利的言論總是引人關注,過去流傳著一種說法,貝利所看好的球隊都走不遠。實際上,貝利所看好的球隊也都是大家所看好的熱門球隊,而昨天貝利接受采訪時總結說,在歷屆世界盃上,熱門的處境都是非常危險的。盡管他此前表示自己看好巴西,但也不禁為球隊的命運感到一絲擔心。
貝利列舉道:「1974年和1978年,當時的荷蘭隊是最大的奪冠熱門,結果他們在那兩屆世界盃上都在決賽中失利;巴西在1982年打造了一支冠軍球隊,但是卻以悲劇結束,沒有人會想到在對義大利的比賽中巴西隊會翻船,結果羅西打進了三球;四年前,法國和阿根廷是熱門,結果……」在2002世界盃上,法國和阿根廷均在小組賽中被淘汰,成了當時最大的冷門。
實際上,這也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但凡熱門球隊勢必都被對手所反復研究,弱點和優勢都擺在明處,有利於對手「避實就虛」;另一方面,球隊成為熱門,表明他們在世界盃前很早就達到了最好的狀態,以至於在此前的比賽中連戰連勝,但沒有球隊能把狀態在長時間一直保持下去,到了世界盃,比的還是球隊這1個月的狀態。
貝利表示:「我希望這次的巴西隊能夠打破歷屆大熱必死的魔咒。」
談到其他諸強,貝利點出了六支球隊:「我認為義大利、英格蘭、阿根廷是實力相當的球隊,在他們之後,我要列出法國、荷蘭和捷克。」
「另外貝肯鮑爾說我們應該注意葡萄牙和西班牙,我想他可能是對的。」貝利最後說。
六、「燒餅歌」的作者劉基,劉伯溫.
劉伯溫的「燒餅歌」是一首甚為准確的預言。這首預言可以在中國傳統的歷書『通勝』中找得到。它的名為何叫做「燒餅歌」呢?在其中也有提及,話說於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內殿里吃燒餅,只咬了一口,便聽到內監會報劉基劉伯溫進見。太祖心想測試劉基一下,於是便以碗蓋著只咬了一口的燒餅,再召劉基入殿晉見。
劉基入殿後,太祖便問曰:「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掏指一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到了這里,相信大家可劉伯溫之言而估計得到答案,之後劉伯溫繼續說道:「依臣所見碗中為一燒餅是也。」明太祖也不得不為之贊嘆。燒餅歌當然未完,明太祖眼見他擁有奇門之術,於是便繼續向劉基請教明朝以後的國運。
劉伯溫說:「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北已平,國事也步入正軌。雖然皇太子是直系血親所傳承下去的,但皇上仍應該慎防以後子孫手足相殘,兄弟內斗。還有也要防國土內封侯王爺各據一方,且北方勢力將強大,南方之王室,將會被北方侯爺消滅。」
太祖曰:「朕今都城得以堅固守密,何防之有?」
劉伯溫曰:「臣見都城雖屬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飛入京(指太祖第四子燕王篡位)。」
劉伯溫隨即作歌三首:
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燕王國號永樂)
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
北方胡虜殘生靈,御駕親徵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諫,生靈遮掩主驚魂。
國壓瑞雲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
相送金龍復故舊,雲開日月照邊疆。(英宗北狩得還)
太祖曰:「此時天下若何?」
劉伯溫曰:「天下大亂矣。」
太祖曰:「朕之天下有誰亂者?」
劉伯溫答曰:
天下飢寒有怪異,棟梁龍德乘嬰兒,
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
老練金精龍壯旺,相傳昆玉繼龍堂,(英宗復辟)
誰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指魏忠賢)(明成祖篡奪江山時,宦官之功勞不小,後來建立了東廠,八千女鬼就是指東廠的宦官)
太祖曰:「莫非父子互爭國乎?」
劉伯溫曰:「非也!樹上掛曲尺(指明朝朱姓),遇順則止(遇順治皇帝而明滅),至此天下未已。」
燒餅歌(下)
太祖曰:「何為未已?」
劉伯溫曰:
萬子萬孫層疊層,(萬曆子孫)
祖宗山上貝衣行,
八侯不復朝金闕,(崇禎)
十八孩兒難上難。(明朝從太祖朱元璋至崇禎皇帝共經歷十八位傳人,包括其年號及特徵,都在劉伯溫之預言中。)
劉伯溫隨即卜卦曰:
木下一頭了,目上一刀一戊丁。(李自成亂)
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傑總無春,
戊子己丑亂如麻,到處人民不在家,
偶遇飢荒草寇發,平安鎮守好桂花。(吳三桂)(木下一了就是「李」字,目上一刀指「自」,一戊丁指「成」字,就是說明朝末年李自成自立為闖王,與張獻忠等興兵作亂,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因李自成搶奪其愛妾陳圓圓,三桂大怒之下大開城門引清兵入關,終導政明朝滅亡。)
太祖曰:「偶遭飢荒,平常小丑,天下已乎。」
劉伯溫曰:
西方賊擁亂到前,無個忠良敢諫言,
喜見子孫恥見日,衰頹氣運早升天,
月缺兩耳吉在中,奸人機發走西東,
黃河涉過鬧金闕,奔走梅花上九重。(崇禎崩於梅山)
太祖問曰:「莫非梅花山有人作亂?朕從今命人看守,又如何?」
劉伯溫曰:「非也。」
劉伯溫曰:
遷南遷北定太平,佐王佐帝定牛星,
運至六百又得半,夢花有子得心驚。
太祖問曰:「大明有六年之國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國師何不留下『錦囊一封』藏在庫內,世世相傳勿遺也,急時有難則開視之可乎。」
劉伯溫亦有些意,於是又歌曰:
九尺紅羅三尺刀,勸君任意自游遨,
閹人尊貴不修武,惟有胡人二八秋。
桂花開放好英雄,拆缺長城盡孝忠。(這里主要說吳三桂將城門打開給北方滿人入關,是明亡之因)
周家天下有重復,摘盡李花枉勞功,
黃牛背上鴨頭綠,安享國家珍與粟,
雲蓋中秋迷去路,胡人依舊胡人毒,
反覆從來折桂枝。(歷史再次出現,吳三桂再一次作亂,最後給胡人平定了)
劉伯溫曰:
水浸月宮主上立,(清字)
禾米一木並將去,二十三人八方居。(八旗軍之編制)
太祖曰:「二十三人亂朕天下八方安居否?」
劉伯溫說:「臣罪該萬死,實不敢隱瞞真象,明朝共業輾轉演變至此,早就滅亡許多年了。」
當朱元璋一聽大明江山早已滅亡久矣時,極為震驚,並且問劉伯溫說:「此人(指滅明朝的人)生長何方,若何衣冠,稱何國號,治理天下又如何?」
劉伯溫曰:
還有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憂,
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民夫。
太祖曰:「自古胡人無年之國運,乃此竟有二百餘年之運耶?」
劉伯溫曰:
雨水草頭真主出,
路上行人一半僧,(清朝百姓頭發一半光頭一半扎辮子)
赤頭童子皆流血,
倒置三元總才說,
須是川頁合成出,(預言順治皇帝)
十八年間水火奪,
庸人不用水火臣,(預言康熙年號)
此中自己用漢人,(康熙開始學漢語及用漢人)
卦分氣數少三數,
親上加親親配親。
太祖曰:「胡人至此用人,水奪火滅,親上加親,莫非駙馬作亂乎?」
劉伯溫曰:「非也。」
劉伯溫曰:
螺頭倒吹也無聲,
點畫佳人絲自分,
一止當年嗣失真。(即雍正在位十三年)
泥雞啼叫空無口,
樹產靈枝枝缺魂。
朝臣乞來月無光,
叩首各人口渺茫,
一見生中相稱賀,(指「乾隆」)
逍遙周甲樂飢荒。(指清乾隆時國富民強,且在位六十年,再享三年後駕崩)
太祖曰:「到此胡人敗亡否?」
劉伯溫曰:「未也,雖然治久生亂,值此困苦,民懷異心,氣運猶未盡也。
劉伯溫曰:
廿歲力士雙開口,
人又一心度短長。(嘉慶年)
時佐寺僧八千眾,
火龍渡河熱難當,
叩首之時頭小兀,(道光皇帝)
嫦娥雖有月無光。(在位三十年)
太極殿前卦對卦。(咸豐的「豐」字)
添香禳斗鬧朝堂,
金羊水猴飢荒歲,
犬吠豬鳴淚兩行,
洞邊去水台用水,
方能復正舊朝綱。(同治)
火燒鼠牛猶自可,(焚毀圓明園)
虎入泥窩無處藏,(虎入泥窩,即清朝末年洋人及略強瓜分中國,英法聯軍等)
草頭加上十口女,(慈禧)
又抱孩兒作主張,(慈禧已控制了光緒)
二四八旗難蔽日,
思念遼陽舊家鄉。(指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光緒逃往熱河,思念故京)
東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獅,(各國的代號)
分南分北分東西。(各國在華建立勢力范圍)
偶逢異人在楚歸,
馬行萬里尋安歇,
殘害中女,四木雞,六三人,(外國在華殘害百姓)
不識山水倒相逢。
黃龍早喪赤城中,(指光緒之瀛台泣血)
豬羊雞太九家空,
飢荒災害皆並至,
一似風登民物同。
得見金龍民心開,(指國父孫中山)
刀兵水火一齊來,
文錢斗米無人糴,
父死無人兄弟抬,(指辛亥革命後中國軍閥割據,兵災連連)
金龍絆馬半亂申。(指孫中山於中國尚未統一就在北京病亡)
二十八星問土人,
蓬頭女子遇蓬頭,
揖讓新君讓舊君。(袁世凱違反協議,先破壞臨時約法,後稱帝)
太祖問曰:「胡人至此敗亡否?」
劉伯溫曰:
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人方罷休,
炮響火煙迷去路,遷南遷北六三秋。(中華民國成立後,先有袁世凱稱帝,再有張勛復辟,南北分裂,中國經過了多年的內戰,到民國十八年才統一,正是六三一十八之數)
可憐難渡雁門關,摘盡李花盡滅胡。
黃牛山上有一洞,可藏一萬八千眾,(指台灣約一千八百萬同胞)
先到之人得安穩,後到之人半路送,
難恕有罪無不罪,天下算來民盡瘁。
火風鼎,兩火初興定太平,
火山旅,銀河織女讓牛星,
火德星君來下界,金殿樓台盡丙丁,
一個鬍子大將軍,按劍馳馬察情形,
除暴去患人多愛,永享九州金滿□。(指中國未來統一前,兩岸將持續對峙一段時間,在一段時日後,將會出現一萬民永戴的領袖,來弭平動亂,統一神州。)
劉伯溫隨後就說出對西元2000年後中華民族之預言,各位且仔細看劉先生為中國日後命運所下之註解:
胡人至此亡久矣,四大八方有文星,
品物咸亨一樣形,琴瑟和諧成古道,
早晚皇帝又中興,五百年間出聖君,
聖君尚問真人出,周流天下賢良輔,
氣運南方出將臣,聖人能化亂淵源,
八面夷人進貢臨,宮女勤耕望夜月,
乾坤有象重黃金,北方胡虜害生靈,
更令南軍誅滅形,匠馬單騎安外國,
眾將揖讓留三星,三元復轉氣運開,
大修文武聖主裁,上下三元無倒置,
衣冠文物一齊來,七元無錯又三元,
大開文風考對聯,猴子滿盒雞逃架,
犬吠豬鳴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
流離散亂皆逃民,愛民如子親兄弟,
創立新君修舊京,千言萬語知虛實,
留與蒼生作證盟。
B. 買正宗的土特產哪裡買
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嘗過世間各色美食。出去旅遊也免不了要給親人朋友帶些當地的特產。可是到底買什麼才算是最地道的呢?
今天為大家准備了大中國各地特產合集,總有一款適合你……如果有不足的地方,還望見諒,也歡迎大家補充!
北京
六朝古都北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老字型大小。老字型大小,代表的是一份信譽的認可,一種口味的傳承。外地遊客想購買點兒北京特產,會注意到稻香村特色鮮明的「京八件」——以棗泥、青梅、葡萄乾、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鹽等八種原料為餡,用油、水和面做皮,以皮包餡,烘烤而成。
北京稻香村糕點,京白梨、白雞、燒鴨、油雞、果脯、茯苓夾餅、二鍋頭、北京酥糖、六必居醬菜、北京織毯、北京雕漆、景泰藍、北京玉器、內畫壺、北京葡萄酒、北京白鳳龍、安宮牛黃丸、虎骨酒、京綉……
上海
高大上的國際化大都市,濃濃的海派風格,這些關鍵詞的落腳點都是——上海。那上海又有哪些為人稱道的特色產品呢?
大理:普洱茶、大理草帽、大理雪梨、大理石工藝品、扎染布、白族服飾、蒼山杜鵑花、乳扇。
麗江:雲木香、天麻酒、竹蓀、窨酒。
其他:象牙芒果、無眼菠蘿、寶珠梨、梅子、八角、猴頭攻、蜂蜜、黑木耳、松茸、雞齎、三七、蟲草、砂仁、雲歸、宣威火腿、玫瑰大頭菜、傣族燒魚、香芋草烤雞、滇八件點心、劍川木雕、錫制工藝品、騰沖玉器、版納地毯、納西披星戴月衣、傣族竹編、傣族筒帕。
陝西
西安:扎染、西安木偶、西安刺綉、西安剪紙、仿秦俑、仿唐三彩、戲人泥哨、拓片、臨潼石榴、黃桂稠酒、彩畫泥偶、藍田玉石、樊記臘汁肉、壁畫摩木。
延安:紅棗、杏仁、延安剪紙、蘋果、核桃。
韓城:紅把苕帚、韓城花椒、韓城南糖其他:天麻、杜仲麝香、牛手參、厚朴、牛黃、沙苑子、銀耳、華縣大接杏、秦冠蘋果、火晶柿子、洋縣香米、洋縣黑米、、韓州鍋盔、牛肉乾、潼關醬筍、太白酒、秦州大麴酒、榆林柳編、張良廟拐杖、嵐振藤編。
新疆
喀什:無花果、巴旦杏、石榴、甜瓜、喀什工藝品、葡萄及葡萄乾。
其他:哈密瓜、香梨、野蘋果、雪蓮、紅花、新疆貝母、西馬茸、肉蓯蓉、甘草、和田玉、紫貂皮、啤酒花、英吉沙。
西藏
拉薩:木碗、冬蟲夏草、西藏地毯、靈芝、圍裙、青稞酒、金耳、雪蓮花、藏紅花、藏腰刀、藏羚羊角、麝香。
日喀則:仁布玉器、江孜地毯、腰刀。其他:藏香、旱獺皮、人參果、胡黃連、藏被、藏靴、藏裝、氆氌、拉薩獅子狗。
黑龍江
榛蘑、蕨菜、松茸、猴頭蘑、元蘑、椴樹蜜、黑木耳、獼猴桃、橡子、榛子、松子、白瓜子、紫梅酒、香梅酒、山葡萄酒、鹿茸、鹿腎、熊膽、人參、西洋參、紫貂皮、水貂皮、水獺皮、猞猁皮、貉子皮、香鼠皮、灰鼠皮、麝鼠皮、奶粉、乳酪、方火腿、風干香腸、大馬哈魚、哈爾濱紅腸、哈爾濱啤酒、五常大米
。
海南
和樂蟹、東山羊、加積鴨、文昌雞、各類熱帶水果、椰子糕、速溶咖啡粉、鹿龜酒、坡馬酒、檳榔酒、苦丁茶、胡椒、海南椰雕、海南黎錦、文昌木屐、海南貝雕、海南珍珠。
貴州
遵義:化風丹、杜仲、茅台酒、苗錦、尚稽豆腐皮、桃花、海龍米、通草堆畫、鴨溪窖酒、董酒、棕竹牛角手杖、絲綢、刺綉、遵義烤煙、遵義吳茱萸、遵義油百姓朴、黃花菜、遵義毛峰。
鎮遠:青溪大麴、侗綉圍腰、鎮遠接桃、鎮遠羊場茶、鎮遠道菜。
其他:羊艾毛峰、都勻毛尖、湄江茶、香菇、黑木耳、銀耳、黑糯米、香米、薏仁米、天麻、麝香、茯苓、黨參、三穗鴨、賞農金黃雞、習水大麴酒、平壩窖酒、獨山腌酸菜、都勻太師餅、蠟染、大方漆器、玉屏簫笛、荔波涼席、織金硯台、牙舟陶器、三穗斗笠。
寧夏
銀川:八寶蓋碗茶、素雞(外地叫豆腐卷)、黃河大鯉魚、丁香肘子、甘草、發菜、枸杞、賀蘭石、香酥雞、灘羊裘皮。
其他:沙棘、「大青」葡萄、寧夏山杏、西瓜、蠶豆、馬蓮、枸杞袋泡茶、肖桐峽柳編、賀蘭石硯、固原雞。
香港
來自亞洲各地的古玩及藝術品、攝影器材、地毯及掛毯(來自內地、印度、中東及其他產地)、陶器及瓷器、電腦、免稅化妝品及香水、電子器材、傢具、毛皮、象牙製品、玉器、珠寶首飾、皮革製品、眼鏡框及鏡片、訂制衣服、手錶、西洋餐具、玻璃餐具。
澳門
珠寶金飾、古董文玩、工藝品、首飾和海味葯材是受遊客歡迎的物品。
台灣
烏龍茶、鳳梨酥、大溪豆乾、檳榔、陶瓷、辣椒醬、金門的菜刀和高粱酒、芋頭酥、松子酥、奶油酥餅、牛軋糖、高山茶、鳳梨酥。
土特產作為一個地方獨有的東西,往往是一個地方民族風情與文化的代表,了解某個地方的民族文化得從該地吃的東西開始入手。
C. 七龍珠游戲人物大集合
1。悟吉塔4:孫悟空和貝吉塔的超四合體,他的力量是整個龍珠中公認的最強,他可以輕松打倒超級一星龍,
2。超2貝吉特:孫悟空和貝吉塔的耳環合體。雖只是超二但他的力量應是2+2大於4,再加上耳環的作用他的力量應該再高一倍,所以他應該比超級一星龍強一點。
3。超級一星龍核
D. 誰有七龍珠全集,發給我,[email protected]
暗黑破壞神3
E. 據見定、樂平生這句詞怎麼解譯
「據見定、樂平生,便是神仙了。」詩句出處:《相思會/千年調》;是宋朝詩人曹組的作品。
人無百年人,剛作千年調。待把門關鐵鑄,鬼見失笑。多愁早老。惹盡閑煩惱。我醒也,枉勞心,謾計較。粗衣淡飯,贏取暖和飽。住個宅兒,只要不大不小。常教潔凈,不種閑花草。據見定、樂平生,便是神仙了。
【注釋】:
據:
①依據。《漢書·酷吏傳贊》:「趙禹據法守正。」②通「倨」。傲慢。《呂氏春秋·懷寵》:「子之上無道據慢。」
見:
(一)①看;看到。《詩經·小雅·何人斯》:「我聞其聲,不見其身。」《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石鍾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有無,可乎?」②拜見;謁見。《墨子·公輸》:「子墨子見王。」③會見。《史記·項羽本紀》:「項伯即入見沛公。」白居易《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見。」④見解;見識。《晉書·王渾傳》:「敢陳愚見。」⑤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楚辭·漁父》:「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放:放逐。)⑥放在動詞前,有稱代自我作用。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冀君實或見恕也。」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二)xiàn ①顯露;出現。《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②介紹;引見。《墨子·公輸》:「胡不見我於王?」(胡:為何。)③現成的。《史記·項羽本紀》:「軍無見糧。」
定:
①安定;使安定。《周易·家人》:「正家而天下定矣。」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又指平定。《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沛公定魏地。」(沛公,指劉邦。)②平靜。戴叔倫《送少微上人入蜀》:「亂猿心本定,流水性長閑。」(亂猿:性情浮躁的猿猴。)③停止。王安石《燕集》:「空堂無塵小雨定。」④決定;確定。《商君書·更法》:「君亟(jí)定變法之慮。」⑤使確定。《後漢書·蔡邕傳》:「奏請正定六經文字。」⑥固定。《三國志·魏書·明帝紀》:「隨時之宜,未有定製。」⑦副詞。確實;一定。《史記·項羽本紀》:「項梁聞陳王定死,召諸別將會薛計事。」⑧副詞。到底;究竟(後起意義)。李白《答僧中孚贈仙人掌茶》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樂:
(一)①音樂。《周易·豫》:「先王以作樂崇德。」《呂氏春秋·古樂》:「故樂之所由來者尚矣,非獨為一世之所造也。」又為奏樂。《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士飲酒不樂。」②樂工;演奏音樂的人。《論語·微子》:「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歸:通「饋」。贈送。)③樂器。《韓非子·解老》:「故竽先則鍾瑟皆隨,竽唱則諸樂皆和。」 (二)lè愉快;快樂。《左傳· 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范仲淹《岳陽樓記》:「此樂何極?」 (三)yào 喜好;喜愛。《論語·雍也》:「知者樂山,仁者樂水。」(知:智。)《晉書·阮籍傳》:「籍平生曾游東平,樂其風土。」
平:
①平坦;不傾斜。《呂氏春秋·應同》:「平地注水,水流濕。」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水面初平雲腳低。」②整治使平。《列子·湯問》:「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公平;公正。《詩經·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④均平;齊一。《周易·乾》:「雲行雨施,天下平也。」⑤平定;平息。《左傳·庄公十三年》:「會於北杏,以平宋亂。」⑥安靜;安定。楊炯《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⑦平常;平時。《後漢書·光武帝紀上》:「飲食言笑如平常。」⑧一般;普通。白居易《兩朱閣》:「憶昨平陽宅初置,吞並平人幾家地!」⑨媾和;講和。《左傳·桓公八年》:「秋,隨及楚平。」(隨:國名。)⑩通「評」。評議。《商君書·更法》:「孝公平畫。」
平生:
①一生,畢生。黃滔《游東林寺》:「~~愛山水,下馬虎溪時。」②平素,平時。杜甫《夢李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志。」
生:
①生長;長出。《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活著;生存。《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③生命;性命。《韓非子·解老》:「祿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祿:俸祿。持:維持。)④產生;發生。《韓詩外傳》卷五:「水淵深廣,則龍魚生之。」⑤生育;誕生。《左傳·隱公元年》:「庄公寤生。」⑥生存的期間,指人的一生;一輩子。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⑦生活;生計。柳宗元《捕蛇者說》:「鄉鄰之生日蹙(cù)。」(蹙:窘迫。)⑧不熟的。1. 未煮或未煮熟的。《呂氏春秋·適音》:「大饗之禮,上玄尊而俎生魚。」2.未加工煉制的。《洛陽伽藍記·城北》:「頭後垂二尺生絹。」⑨讀書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
便:
(一)①有利。《商君書·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②指利益。《漢書·婁敬傳》:「臣願見上言便宜。」③方便;便利。韓愈《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歸來得便即游覽。」杜牧《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周郎:周瑜。銅雀:台名。二喬:指大喬、小喬。)④順便。《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卻因人舟未便,一面收拾起身,一面尋覓便人。」⑤熟習。《淮南子·齊俗》:「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胡:指北方。越:指江浙一帶。)⑥簡便的;平常的。徐珂《清稗類鈔·馮婉貞》:「以槍上刺刀相搏擊,而便捷猛鷙終弗逮。」⑦副詞。就。《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旬日便退。」(旬日:十天。)⑧連詞。即使。表示讓步的假設。[便宜]1.相機作某事。陳壽《三國志·魏書·牽招傳》:「帝乃招招,使從便宜討之。」2. 有利,特指對國家有利的事情。《漢書·趙充國傳》:「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條:分列條目。田:耕種。事:件。)無名氏《千里獨行》第一折:「你正是得便宜翻做了落便宜。」(翻:反。落:失。) (二)pián ①安適;妥帖。《戰國策·秦策三》:「食不甘味,卧不便席。」《墨子·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飽食,便寧無憂。」②巧於言辭。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便言多令才。」(令:美好。)[便嬖(bì)]指君主身邊親信的小臣。《荀子·富國》:「觀其便嬖,則其信者愨(què),是明主也。」(愨:誠實。)
是:
①正確。與「非」相對。《論語·陽貨》:「偃之言是也。」②肯定;認為正確。《墨子·尚同上》:「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③糾正;訂正。《禮記·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察:審察。)④表示判斷,是。《史記·刺客列傳》:「此必是豫讓也。」⑤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此」、「這」。《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⑥連詞。相當於「於是」。《管子·君臣上》:「非茲,是無以理人;非茲,是無以生財。」⑦助詞。用以前置賓語。《左傳·襄公十四年》:「唯余馬首是瞻。」[是以]因此;所以。《韓非子·喻老》:「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是故]因此。《孟子·梁惠王下》:「唯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國是]國家大計。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定國是之詔既下。」
神:
①天神。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論語·述而》:「禱爾於上下神祇。」②鬼神。《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見:現。)③指人死後的魂靈。《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辭上》:「陰陽不測謂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態。《世說新語·簡傲》:「(王恬)神氣傲邁,了無相酬對意。」⑦形象;肖像。蔣驥《傳神秘要》:「傳神最大者,令彼隔幾而坐,可遠三四尺許,若小照,可遠五六尺,愈小愈宜遠。」⑧神韻。指文藝作品在境界上所表達出的情趣韻致。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蔑:無;沒有。)
仙:
①神仙。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②指修煉成仙。《論衡·道虛》:「物無不死,人安能仙。」③指高雅而超出凡俗的人。杜牧《春日茶山病不飲酒因呈賓客》:「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④非同凡響的。洪升《長生殿·偷曲》:「恰稱廣寒宮仙樂聲聲。」⑤稱與道教有關的人或事物。⑥對人死的敬稱。韓愈《大行皇太後輓歌詞三首》之三:「雲隨仙馭遠,風助聖情哀。」(仙馭:仙駕。聖:指皇帝。)⑦輕松;自在。杜甫《覽鏡呈柏中丞》:「行遲更覺仙。」
了:
①完畢;結束。王褒《僮約》:「晨起早掃,食了洗滌。」翁卷《鄉村四月》:「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②了解;明白。《太平廣記》卷十引《神仙傳》:「熟研之此經,所疑皆了。」(熟研:仔細研究。)③副詞。全;完全。用於否定句。《世說新語·言語》:「了無遽(jù)容。」(遽:恐懼。)《世說新語·雅量》:「了無恐色。」④聰明。《後漢書·孔融傳》:「夫人小而聰了,大未必奇。」⑤了斷;決定。《尹文子·大道上》:「非己所獨了。」
F. 樂平的春節習俗 要具有樂平的特色,要快!!!!!!!!!!!!!!!!!!1
傳統節日習俗 樂平民間重視的傳統節日除春節(民間仍稱「過年」)、端陽、中秋外,還興冬至、清明祭祖,元宵合家團聚。 春節是民間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外出的人一般都趕回家鄉團聚「過年」。但過年的禮節少了,禁忌少了。樂平正月初二隻給頭年新逝的亡人靈位拜年,不能隨便走親戚,更不能對活人道「拜年」。這一禁忌至今依然為大眾所保持和遵守。 元宵節屬廣義的過年范圍。樂平元宵舊時鬧花燈,現在已不多見。還有一個特點是元宵節不吃元宵(湯圓),只吃糯米果和餃子。 清明節祭祖風氣日盛,很多旅居外地的人都回鄉祭祖,旅居海外的也有少數人回鄉祭祖。 端午節是劃龍船的節日,原來劃龍船的風氣很盛。 中秋節風俗在民間已經逐漸淡薄,連月餅消費都比以前少了。但送禮風氣依然。 冬至除祭祖外,農村宗族還有敬老活動,多數大村莊冬至那天都辦酒席招待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包括本村本姓居住在外的老人。因此,冬至可以說是樂平民間的「老人節」或「敬老節」。農村宗族還有冬至為新生兒和新媳婦上譜的風俗。
春節詳情:
一、團圓。每到快過年時,老人盼著孩子回家,晚輩急切的從外地向家裡趕。無論天南海北,還是長城內外;無論是在單位上班,還是外出打工掙錢的人們,一般都在大年三十以前克服各種困難趕回老家團年。外出的人們即使平時經濟不寬裕,回家過年時也是大包小包地往家裡帶,腰包里揣的鼓鼓的,鄉村公路上各種車輛運載著外出人們回家的喜悅,回家過年圖一個全家大小歡歡樂樂、甜甜蜜蜜和團團圓圓。在家的人們將農村最好的農產品,豬、羊、兔、狗等肉熏得香香的,豆腐炕得黃黃的,草魚涼的乾乾的,米粉磨得細細的,米酒做的甜甜的,饃饃蒸的白白的,花生、果子、瓜子、柑橘、蘋果等果品准備的多多的。有的農戶還自己熬上一些糖,釀點苞谷、小子酒。回家團圓,人們不計較代價,有從廣東坐火車幾經轉站回家的,有從北京坐飛機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回家的,還有駕著私家車和租用他人車輛回家的。仙女坪村有一家人很多,分布在廣西、北京等多個地區,老人也隨孩子在外地生活。為回老家團圓,他們一次新置被褥40多床。其實團年後,這些東西也就放在老家暫時不用了。過年團圓的情結老人最深。每到大年三十吃團年飯時,最長的一輩人總是在清點人數,那個兒子到了,那個孫子沒有回來,還有那個重孫不在場。對那些因大人值班或因其他特殊情況不能回家的大人小孩不時在嘴裡念叨,彷彿多念叨一遍就少一份遺憾一樣。
二、貼春聯。春聯是樂平里非常重視的年俗。一般從臘月二十四開始,便有人貼春聯,最遲的在大年三十必須貼好。貼春聯一般是逢門便貼,包括窗子、雜屋和畜圈門都貼。春聯包括上下聯、橫批,還有門畫、簽字。門畫貼在門板的上方,簽字貼在門板的下方。這里春聯非常講究平仄對仗,橫批和簽字內容與上下聯內容相關。如若不然,鄉間文人雅士就會談論指點,給家人和寫春聯的人無趣。春聯的內容非常廣泛自由,一般是當地文人根據門的功能和主人的家庭情況創作的。有依山水形勝創作的,有依地方典故創作的,還有依時令創作的,也有以主人家的門勢創作的,更有喜慶春節、歌頌盛世昇平的對聯。如:「房後九龍送萬福,門前三星呈千祥」就是以地名山水創作的,"父老爺、子老爺,父子兩老爺,婆奶奶、媳奶奶,婆媳二奶奶"就是封建社會依一個家有父子兩代當官文人所作的。還有「瑞雪飄飄春濤涌,驚雷滾滾夏糧豐」;「元春景明詩情濃,紅梅趣雅畫意深」;「峽江遺風孝德為首,屈子雅韻忠愛居先」;「鄰里親朋同堂聚,福祿壽喜各自豐」等等都是依時令、道德風俗創作的等等。
三、吃團年飯。樂平里的人們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過年,稱之為過小年。過小年沒有大年三十慎重,也就是在家的人們把生活弄好一點,開始營造過年的氣氛。但是這天敬灶神司命菩薩非常慎重。要弄好吃的和香紙果品供奉司命菩薩,特別是要用高粱糖粘住他的嘴,防止他上天說廚師不清潔,帶來不吉利;敬過後,在大年三十再用香紙果品迎司命菩薩回來。大年三十早上一般是吃水餃和饃饃,也有吃苞谷麵糊糊,以示糊住來年農田的雜草。也有吃南瓜糊糊以免家人來年生瘡等等。
真正的團年飯是大年三十的晚飯。團年飯是少不得豬頭豬尾的,以示萬事有頭有尾。三十的早上人們把豬頭在柴火上烤焦洗凈,整個放在大鍋里煮熟後,端起來在上面插上兩雙筷子,帶著香紙搬到堂屋裡一一敬過家神、神農、門神、天神、土地等菩薩後,再由家庭主婦按照核桃肉(豬頭骨骼里的整塊瘦肉)、豬耳朵、豬舌頭等分類做成多道菜,設置雞子、羊肉或其它火鍋、配以魚、湯圓、糍粑、豆腐、豬肝、雞蛋等一般是16或18道菜,有的還弄上幾道海鮮。
吃飯時首先是敬已故先人,稱之為叫祖先。叫祖先一般是家庭長者主持進行。在多個碗中盛上很少的飯,斟上多杯少量的酒,桌子上方一般不設置酒飯,碗筷也不得清數,將筷子小頭置於腕上或菜盤上,另一頭置於桌上,在桌子下面燒一些紙錢或冥幣,口中說著請列位祖先用餐、保佑全家平安、興旺發達等祈福的語言。在叫祖先的同時,燒冥幣(在餐桌子下面)、燃放鞭炮。隨後向祖先敬茶。敬茶就是將茶倒在杯子里,在置酒飯的位子向地面滴幾點,嘴裡說請祖先用茶。禮畢,將叫祖先的酒飯撤掉,家人上桌就餐。最長者一般坐在門對著的一方(上方),其他成員按長幼依次分左右就坐,晚輩隨意坐剩下的位置。
吃團年飯一般是能飲酒的都飲酒,其餘喝飲料。家庭主要成員叫大家開始用餐,並帶頭向最長者敬酒,隨後按照大小次序給家庭長者敬酒和互相敬酒。敬酒時都得根據情況說些四言八句的祝酒詞,或說些感激老人培養等話語,老人也給各位賞賜酒或飲料說些吉祥話語。敬酒者說過祝酒詞後先喝以示敬意,然後由被敬者喝。如果碰杯,敬酒者的杯子必須低於受敬者的酒杯,碰過之後將杯中之酒喝乾。敬酒不酌酒等於不敬酒。彼此喝了以後先給對方斟一點,表示添一份吉祥,或喜或壽、或福或財等,再自己酌一點。樂平里的人們喝酒一般要喝雙杯以示吉祥。平輩喝酒論的較多,喝兩杯是雙喜臨門,喝三杯是三杯同大道(或三元及第),四杯是四季發財,五倍乃五子登科,六杯乃六六大順……。每一杯都有說法和道理。團年飯不計較時間長短,一般是三個小時左右,邊吃邊講,溝通交流感情,總結過去,計劃未來。飯畢,將團年飯中的飯菜收藏一部分留待十五弄進元宵席一起食用,以示新的食物接著陳的食物,年年有餘。
四、守歲。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樂平里每年守歲是從吃團年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邊吃邊說。散席後,繼續自由自在的漫談,一直到凌晨除天星後才上床睡覺。守歲時每家每戶都用最大的疙瘩(樹兜稱之為年豬疙瘩)燒火烤。俗語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疙瘩越大意味著來年的年豬越大;火越大意味著來年家人越紅火。一家人圍著大火漫談,自由寬松主題廣泛。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既有追根溯源的追思,也有漫話遷徙發展的情趣;既有弘揚家風的主題,又有傳承來人的新意;既有儒家經典、談詩論道的擺闊,又有鄉俗俚語的調侃;既有漫談形勢的猛侃,又有展望未來的寄語等等。老少自由發言,各抒己見。有電視以來,很多家庭看完春晚,新年的鍾聲敲響後開始放鞭炮、除天星以示迎接新年,開門納福,隨後才去睡覺。
除天星過去很講究。一是實物准備。為每個人,特別是為每個小孩准備好全套新衣、鞋襪、帽子,讓所有人員,新年初一全身皆新;還要准備果品、初一早晨吃的食物,以及壓歲錢等需要之物。另外還得教育小孩忌口,不說不吉利的話,要說發財、興旺等相關的吉祥話語。二是收撿東西。灑掃庭廚、整理床鋪等事務自不細說。還要將相關東西放在僻靜處。如剪子、刀、繩等物及血跡等在初一早晨不見最好,以免口嘴是非多和看見蛇或出凶事。三是敬天祭地。家庭主要成員准備香紙、果盤等祭品,穿戴整齊浴手靜心,一一敬過與家庭生存發展有關的家神、財神、喜神、壽星、門神等各位尊神後,才禮恭畢敬地向大門做三個長揖,打開大門稟告天地、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祈求賜福。
五、拜年。拜年是晚輩對長者,客人對主人在春節期間的禮數。俗語說:拜年拜過十五六,一無酒、二無肉。也就是說拜年的時間一般是初一到十五這半個月。但現在也有用有手機發簡訊打電話拜年的,他們是從三十或三十的夜晚開始的。自家晚輩給長者拜年,是初一早晨。晚輩穿戴整齊洗嗽後,待長者起床穿戴整齊稍事活動後前去拜年。晚輩口喊拜年,說些吉祥話。長者或賜果品,或給壓歲錢。壓歲錢按照家庭經濟情況,不計多少。隔長輩住得較遠的晚輩或至親至戚還要准備鞭炮以及禮品,進門的在堂屋內磕頭行禮。給親戚朋友拜年,一般視親疏都備有禮品、鞭炮。親戚根據情況給隨行小孩給一定數量的壓歲錢或回禮,或甜酒、糕點、果品等臨時招待,住下來再依時用餐。有的至交或對別人懷恩的,也拜年表示友好和感恩。給親戚拜年,既要給健在的人拜年,也要給亡故的拜年。給亡故的拜年就是上墳,具體內容在《祭祖》裡面敘述。拜年一般也有一個順序,就是初一的拜上人,初二的拜丈人,也就是先族後親。
與拜年相關的習俗是辭年。姑娘女婿、兒子媳婦、義子義女一般在年前都必須給岳父母、父母辭年的。辭年少不得要帶禮品(商品和山貨均可)。與拜年一樣,有的至交或對別人懷恩的,也辭年表示友好與感恩。
六、祭祖。屈原故里是一個文明之鄉,忠孝節義等傳統美德在這里不斷得到繼承和發揚。祭祖是樂平里過年的一個重要習俗。首先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每頓飯前都必須叫祖先(具體內容前面已敘),對新近亡故的先輩還要設置靈位,一天三敬香、水。其次是上墳。家人上墳的時間一般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幾。大年三十上墳稱之為辭年,正月上墳稱之為拜年。有的人為新年避諱一個"墳"字,年前上墳。家人上墳一般在大年三十或初三前進行。上墳要帶鞭炮,香、紙,紙花,紙花吊子,由晚輩中較大者領隊,在祖墳上插好紙花或紙花吊子,點上香和紙幣,祈求賜福,然後行跪拜之禮。跪拜之禮,一般是雙手合掌,左手抱右手,舉過頭頂連作三個長揖,隨後三跪三叩,再作三個揖。還有的一並掃墓,刈去祖墳及其周圍的雜草,培上一些新土,燃放鞭炮後離去。老少姑娘女婿及外侄外孫前來拜年,少不得要給亡故先人上墳,上墳禮數基本一致。客人上墳一般是先給主人拜年(上墳之物嚴禁帶入主人屋內),敘話用茶後再到墳前上墳。
七、禁忌與其他。樂平里過年也有些禁忌。三十的睡覺不能說睡覺,要說挖窖。新年大小便不能說拉屎撒尿,要說出恭。初一、初二忌掃地、潑水(生活廢水、垃圾要用容器裝在家裡),掃地意味著把財掃走了,潑水意味著把財潑出去了,初三燒過門神紙以後才能掃地潑水。但是初一早晨可以挑水,意即搶挑銀水回家,還可以往屋裡抱柴意味著抱財歸家。
初九是上九日,玉皇大帝的生日,當地相傳屈原大夫也是這天的生日。屈原故里老屈原廟內同時供奉玉皇大帝和屈原大夫的神像。這天忌掃地、忌潑水、忌用針線等等,掃地怕迷了玉皇大帝的眼睛,潑水怕給投江的屈原大夫添波助瀾。這天在屈原故里樂平里還有一個習俗,就是遠近鄉民相聚屈原廟開廟會。屈原故里正月初九的廟會是經皇帝御批的,並賜有「藍傘護持」。上九日藍傘執事撐著皇帝御賜的"藍傘",後面依次為龍、鳳、麒麟等旗幡儀仗,氣氛顯得莊重肅穆。廟會由長老主持,一般有叩拜、上香、恭讀祭文等固定儀式。當地文人、鄉紳借機會勸導鄉民積德行善、苦讀詩書、繼承屈原遺風。集中舉行儀式後,鄉民自由進行許願還願、遊玩、交易等活動,文人士子則賦詩唱和,明其心志。廟會活動人多時竟有幾千人以上,1945年正月初九日,人們與往年一樣都到屈原廟來參加廟會,將近中午,日軍9駕飛機在樂平里上空盤旋,飛得很低。鄉民驚惶失措,各自逃竄,相互踩傷數人,遍地都是丟棄的衣物、鞋子等各種物品。此後,上九日祭祀屈原的廟會便逐漸冷落終止了。
過十五時,所有大小房間必須亮燈,包括雜物、菜園、祖墳前都得掌燈,稱之為照蟲。照蟲以後,危害人們生活與農作物的害蟲就會死掉減少。十五燒火要將「年豬疙瘩」剩餘部分放在新置柴火一起燒,弄飯菜要將收藏的年飯摻進當天的飯菜,以示年年生活富裕。
樂平里過年的集體娛樂活動有趕廟會、玩獅子、玩采蓮船、打花鼓子、玩龍燈等。
樂平里的人們習慣於根據初一到初十的天氣,預示一年之中人與動物及農作物的好壞。按照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豆、十麥的對應。那天天氣好就意味對應的人或動植物就興旺。還有按照天乾地支預知當年收益的,若初一的天干逢丙,稱之為一人分餅,新年五穀豐登,衣食豐足。若初五的地支逢丑,丑屬牛則五牛耕地,年成好。若初八的地支逢辰,辰屬龍,八龍治水。龍多隨靠,很可能新年是乾旱之年。
樂平里的人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就是准備臘貨。這里的臘貨確實味道特殊優美,而且容易儲存。一般農戶准備的魚、肉、魔芋、豆腐、豆腐肉,漿豆、甜酒、米面等等可以用幾個月,有的甚至可以用上一年。
樂平里的年俗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的道德習俗和有用的生活知識,但是也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東西。不防請讀者辯證地看待樂平里的年俗文化。
G. 祖國的物產豐富和大好河山
揚州的行嗎 瘦西湖的清秀婉麗 個園的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