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批發知識 > ftv女裝批發

ftv女裝批發

發布時間:2021-06-09 15:05:07

㈠ 從哪裡可以下載到 國際服裝品牌的發布會 視頻

要下那麼多,免費是不行的了
有的網站會提供幾場樣板,FTV網是專門提供發布會資料的

㈡ 杉杉的榮譽獎項

1994年,杉杉服裝被評為「中國十大名牌服裝」
1994年,作為服裝界的唯一代表被《中國名牌》雜志選為中國名牌最佳品牌92、93、94、95年,連續四年,榮獲全國暢銷國產商品展銷月「金橋獎」93、94、95、96、97、98、99年,全國市場產品競爭力排行榜,杉杉連續七年在「心目中理想品牌」、「實際購買品牌」、「購物首選品牌」三項排名中均居第一
1995年,杉杉服裝被國內貿易部評為向全國大商場推薦的市場名優商品
1995年,杉杉男便服裝和職業女裝在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專項調查中榮獲優等品稱號
96至97年,杉杉牌系列服裝被評為「年度中國消費者協會推薦商品」
1996年,杉杉服裝在全國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調查活動中被推薦為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
1997、1998年在全國第一、第二屆服裝設計博覽會上,杉杉榮獲中國男裝十大品牌之首
1998年,國內貿易部公布全國重點大商場消費品市場監測報告,杉杉服裝名列97年度同類商品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位
1999年,「杉杉」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1999年,國家統計局公布1998年全國市場銷量前10名統計結果,杉杉牌西裝名列第一名
2000年,杉杉被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評為「質量、服務、信譽AAA級品牌」
2000年,杉杉·中國首家通過環保認證的服裝品牌
2001年,經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顯示,杉杉服裝市場綜合佔有率在同類產品中榮列前二名
2002年,杉杉服裝被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專業委員會和國家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評為優等品
2002年,杉杉服裝在全國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調查活動中被評為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
2002年,中國杉杉·美國杜邦聯袂推出中國惟一的杉杉動感服裝(毛+萊卡)
2003年,杉杉服裝推出領先科技的納米西服
2004年,杉杉服裝榮獲中國青年最喜愛的服裝品牌
2004年,杉杉羽絨服被推選為「中國羽絨服市場產品質量用戶滿意品質信譽雙優可靠最具競爭力第一品牌」
2004年,杉杉西服套裝和杉杉襯衫,通過中國抗菌材料協會及製品行業協會的審定,符合抗菌標志產品的相關行業標准和技術要求,分別被授予中國抗菌標志
2004年,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專業委員會和國家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對杉杉西服2004年產品質量抽檢中,再次授予杉杉西服優等品稱號。同時,杉杉服裝由於在連續三次質量檢測中榮獲優等品稱號,而特別被授予「質量管理先進單位」。
2008年,杉杉品牌榮獲「頂級西裝品牌」「頂級穿著品牌」稱號。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一
第一個提出品牌發展戰略
繼1989年杉杉提出「創名牌」戰略後,1990年又升華為「品牌戰略」,並在中國服裝界第一次提出了「無形資產」的概念。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二
第一個提出設計師的理念
1996年.杉杉提出「名牌、名企、名師」的聯合,第一個並推出設計師品牌「法涵詩」, 1997年為推廣
品牌,大型時尚發布《不是我,是風》在中國主要城市巡演,奠定了設計師品牌的地位。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三
第一個完成規范化的股份制改造
1991年,為保證名牌戰略順利實施,杉杉在中國服裝界率先對企業進行了規范化的股份制改革,擁有自主經營權的杉杉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如沐春風。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四
第一個建成國內最大的市場網路體系
1992年,杉杉著手中國市場網路體系的建設,23家市場管理公司,2200多家專賣店廳,組成了當時服裝業最大規模的市場銷售網路。為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1999年,杉杉又一次進行了營銷體制的深化改革,以近千家加盟公司服務市場。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五
第一個導入CIS
1994年,杉杉集團斥巨資,全面導入CIS,整合提升品牌形象,完善品牌內涵。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六
第一個成為中國服裝業上市公司
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海上市,杉杉從普通的經營逐步向資本運作發展。企業在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同時展開競爭。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七
第一個建成國際水準的服裝生產基地
並全面引進國外生產管理工藝。使杉杉服裝的製作工藝由原來的2.5級逐步達到5級以上,在產品製造上與國際同步。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八
第一個推出「多品牌、國際化」的時裝
1990年,與世界頂級服裝公司合作,以不同風格和市場定位的品牌產品服務不同層次的消費者。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九
第一個進入國家重點建設企業
1999年年初,杉杉總部由寧波遷至上海浦東,依託上海的人才、信息等功能優勢,調整產業結構,由單一品牌的服裝企業升格為以「服裝、高科技、投資」三大板塊為主的現代化、國際化多元發展的大型產業集團。
杉杉對中國服裝的十大貢獻之十
第一個通過綠色環保認證
2000年,為適應加入WTO以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和滿足消費者健康、環保的消費需求,杉杉第一家通過綠色環保認證。
十年創業,十二項第一
十年創業,杉杉創造了中國服裝界的十二項第一
●第一個提出無形資產經營理念,1990
●第一個完成規范化的股份制改造,1991
●第一個建成完整的目前國內最大的市場網路體系,1992
●第一個導入CIS,1994
●第一家中國服裝業上市公司——杉杉股份有限公司,1996
●第一個提出「名牌、名企、名師」的三名聯合,並推出第一個設計師品牌「法涵詩」,填補中國高檔服裝無國際化品牌的空白,1997
●第一個提出推廣品牌的概念,大型時尚發布「不是我,是風」在中國主要城市巡演20餘場,1998
●第一個建成國際一流水準的服裝生產基地,並全面引進國外生產管理工藝。使杉杉服裝的製作工藝由原來的2.5級逐步達到5級以上,1998
●第一個與世界頂級服裝公司合作,推出國際水準的多品牌時裝,1998
●第一家進入國家重點建設企業的服裝企業,1999
●第一家通過綠色環保認證的服裝品牌,2000
●第一個被世界最具權威的時尚媒體FTV作專題報道,2000

㈢ 石獅海博會的資料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英文縮寫為STCF)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台灣紡拓會、台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制衣工業同業公會 、台灣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石獅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福建省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福建省台灣事務辦公室為成員單位;福建省服裝服飾協會、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石獅市紡織服裝同業公會、上海華聯縫制設備公司、中國紡織報社、中國服飾報社、服裝時報社、《紡織信息周刊》雜志作為協作單位;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將於每年4月18日-21日在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福建石獅舉行。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是我國著名的紡織服裝產業的集散地和發源地,從1992年起石獅即連續舉辦了十幾場以服裝業為主的商品博覽會,並於1995定位為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由於博覽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日益增強,1998年升格為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參與主辦的專業經貿盛會。海博會作為全國性、國際化紡織服裝博覽盛會,以推動兩岸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主要目的,以"相聚服裝名城、共拓兩岸市場"和"對台、專業、規模、時尚"為理念,以推動石獅乃至福建紡織服裝業發展為目標,不斷提高辦展檔次、擴大辦展規模,每屆都有新的面貌和內涵。1999年海博會融進服裝名城服裝戰略研討會及兩岸三地設計名師作品展,從此海博會的文化內涵逐年升華。2002年對台招展招商取得新的突破,台灣紡拓會、針織公會、制衣公會、毛衣公會積極參與主辦海博會,齊心協力為辦好海博會出謀劃策。在2002年12月石獅市榮膺"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稱號後,2003年海博會首次融入"休閑"主題,同時舉辦休閑服裝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的揭牌儀式也啟動了石獅整個休閑服裝名城品牌的打造征程。面輔料分展區的首次分設,有效地推動了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互動,取得了交易額11.8億元的驕人業績。2004年市委、市政府對石獅服裝城重點推介,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使外界對石獅服裝名城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屆海博會進一步挖掘"閩派服飾"內涵,為區域性產業合作與發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間。
2005年4月18日-21日第八屆海博會在亞洲最大的服裝商業中心石獅服裝城舉辦,此次海博會與石獅服裝城隆重開業同時進行,展會和市場融為一體,成為以石獅服裝板塊為核心的閩派服裝時尚演繹的永不落幕的大舞台。海博會彰顯"規模、專業、休閑、時尚"特點,主展館服裝展位3000多個、參展企業1500家,范思哲、九牧王等300個國內外著名品牌積極加盟,同時分設面料、輔料分展區。前來參展參會、投資、發布展示的有來自歐美、日、韓、中東地區等30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5100名海外客商,國內專業采購商18000餘人,觀眾達15.6人次,達成意向成交額42.6億元,簽訂投資合作項目16個,協議金額達到15230萬美元。全球通財經論壇、中國職業模特選拔大賽、2006春夏中國休閑面料流行趨勢發布、中日韓時尚發布體現了海博會專業權威、引領潮流的風范,彰顯了展會的融合性與與信息交流作用。本屆海博會以其新思路、新亮點、成效顯著吸引來自海內外130多家媒體300多名記者的廣泛關注,法國著名的時尚頻道FTV向全球86個國家同步直播本土品牌"卡賓卡賓大型時尚廣場show",進一步打響了海博會這一展會品牌的國際知名度。
幾年來,作為國內較大規模、較高規格和較強市場輻射力的紡織服裝專業盛會,福建省惟一以紡織服裝為主題的專業展會,國內惟一突出兩岸經貿合作為特色的紡織服裝展會,海博會主要凸現以下幾個特色:
1、對台特色充分凸顯
海博會充分發揮福建在兩岸合作交流的獨特優勢和石獅作為全國重要紡織服裝業生產基地的良好基礎,突出兩岸合作經貿交流的特色,發揮石獅"休閑服裝名城"的品牌作用,促進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產業的交流與發展。台灣館是每年海博會的亮點。通過與台灣同業的聯系與溝通,台灣紡拓會、台灣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制衣工業同業公會和台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已經與海博會構築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藉助海博會這個平台,促進石獅紡織服裝業台灣紡織服裝業的新面料、新信息的交流和合作,同時,使台灣企業了解大陸紡織服裝業的需求,促進台灣紡織服裝產業向大陸的合理流轉,為台灣相關產業投資福建、大陸架設橋梁。目前,石獅全市共有170多家台商企業,在石獅經商的台商超過5000人。
2、休閑主題盡情演繹
近年來海博會取得重大的突破,"休閑"主題在其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從參展比例和參展企業性質來看,參展的服裝企業主要是泉州的大中型服裝企業,尤其是生產休閑服裝的企業居多,如七匹狼、九牧王、勁霸、富貴鳥、愛登堡、大帝、大贏家、斯得雅、皇寶、蓋奇、威蘭西等,約占服裝總展位數的80%,占據絕大比重。而且參展企業以突出企業核心品牌形象進行展位的特裝布置,突出了展會的休閑特色和閩南板塊休閑服裝群體的優勢。展會宣傳推廣及休閑面料、休閑服裝流行趨勢發布等一系列以休閑為主題的活動的舉辦,更充分展現了"閩派"服裝引領休閑時尚的整體實力。
3、規模質量不斷提升
海博會通過提升辦展規格,擴大辦展規模,提高參展檔次,豐富展會內涵,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朝著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融合商品展示中心、物流中心、品牌展示中心、采購中心、技術研發中心、貼牌加工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多種功能為一體,經濟效益劇增。海博會進一步強化城市品牌吸引力,成為整個服裝業的助推器,並以服裝業帶動其他六大行業的發展,以"一城帶六城",推動以石獅為中心的福建紡織服裝特色產業區域的持續繁榮。
4、配套活動內涵豐厚
一年一屆的海博會是經濟和文化的完美結合物。服裝產業發展論壇、中國休閑面料流行趨勢發布、中國職業模特大賽總決賽、休閑名城與休閑旅遊高峰論壇、品牌時尚展演、中國縫制機械商貿年會等一連串大賽活動成功舉辦,賦予了海博會更濃厚的文化氛圍;來自日、韓、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及全國各地參展企業的企業文化與閩派服裝板塊特有的服飾文化的相互融合更凸顯了海博會的文化品牌內涵。
5、海內外影響力繼續擴大
作為一個不斷發展成熟的展會,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業界象徵,一個共同進步的時尚夥伴,海博會吸引了全球紡織服裝業及相關行業的參與和關注。義大利米蘭服裝公司、亞洲時尚聯合會韓國委員會、韓國時裝協會、韓國紡織發展研究所、日本時尚協會等都對海博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或組織本國廠商參展,或蒞會進行積極交流和探討。作為由省政府主辦的展會,海博會得到各級各部門的熱忱關心和傾力支持,在政策制定、形象宣傳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莫斯科、阿聯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駐華大使先後應邀蒞會指導。FTV、人民日報、中央一、三、四套、中國服飾報、中國時裝時報、鳳凰衛視、廣東衛視等主流新聞媒體和專業權威媒體記者極其關注海博會,紛紛赴會采訪、廣泛宣傳報道。
海博會的成功舉辦對擴大內需和發展對外貿易,推動海峽兩岸的產業對接,促進福建乃至全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1、海博會為閩派服飾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海博會造就了石獅紡織服裝產業不斷發展升級,推動石獅發展成為產業鏈完善、產業要素聚集的服裝名城,推動石獅成為中國首批服裝名城。推動亞洲最大的服裝城在石獅落地、建設和經營,從而使石獅成為閩派服飾板塊的中心,海博會的新舉辦地——石獅服裝城也成為閩派服飾的國際平台和發展引擎,相得益彰,互動發展。海博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石獅服裝城成為中國服裝專業批發市場第一站的堅實基礎,1850家商戶落戶石獅服裝城,石獅服裝城成為永不落幕的博覽會平台。隨著石獅服裝城在全省乃至全國以至國際上的龍頭作用的充分發揮,石獅市紡織服裝工業與紡織服裝商貿將進一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海博會具有強大的產業帶動效應。海博會拉動旅遊、購物、貿易等行業的相關收入,推動石獅第三產業的發展壯大,給財政培植了豐富的財稅資源,更為重要的是,海博會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國家權威機構、企業自行發布、各種新型材料、各種新設備的流行趨勢發布,成為企業尋求擴大發展升級的"行業方向標"。海博會走過的歷程正是石獅服裝產業逐步發展、市場逐漸成熟的縮影。隨著博覽會的升格和規模的擴大,海博會已經成為企業開拓市場和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吸引了業者並為國內外廠商、分銷商、代理進出口商、零售商、服裝和紡織品設計師及國際采購機構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貿易交流大平台。紡織服裝業可以在擴大的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從而大大減少了國內資源的機會成本,有助於增強綜合競爭力。海博會期間,帶動紡織服裝倉儲物流中心等配套投資項目的簽訂及打造,將極大促進城市、產業、港口互動發展,推動我市紡織服裝產業的完善提升,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
3、海博會推動產業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增強了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海博會有助於石獅增強服裝產業集聚效應。蚶江中國西褲鎮名、靈秀運動服裝名鎮、鳳里童裝、錦尚工藝品、永寧體育用品、寶蓋五金服飾輔料及鞋業配件、沿海三鎮漂染集控區等 "一地一品"、"一鎮一業"的產業格局在海博會上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這些專業生產基地使得石獅產業集聚效應突出,使石獅形成國際化的產業加工區。海博會還有助於中心城市增強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增強對周邊地區的服務功能。據估算,以石獅為中心的泉州紡織服裝區域所生產的休閑裝、茄克裝約佔全國市場份額1/4強,運動裝、童裝、內衣出口在全國占據主導地位。
4、海博會突出休閑個性,挖掘閩派文化,提高產業的專業化和競爭力。根據石獅服裝產業集群的特點,每年海博會期間精心策劃、組織和實施舉辦一系列活動。舉辦頂級名家、名師論壇活動或交流活動;根據石獅的閩南文化特點,對閩派服裝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推行名牌戰略,這樣既有利於整個石獅服飾板塊的推廣,又有利於閩派服裝企業的品牌推廣;在推行名店戰略中,鼓勵服裝企業推行連鎖經營,開設專賣店,並適當地進行服裝連鎖店或形象店的評比活動;各種設計師作品展及流行趨勢發布搭起了一個個充分展示設計師才華的舞台,促進石獅服裝業作為一種時尚產業的深度發展。海博會將這個行業眾多的優勢企業和知名品牌匯聚起來,弘揚行業的先進代表,這種有效服務引導了企業的發展,確定了行業的正確方向。海博會一路走來,既造就一批著名服裝企業、服裝品牌和服裝專賣店,同時又塑造一批著名的企業家、設計師和服裝模特,推進了石獅服裝企業提升經營管理、品牌運作及產品設計水平,推動名企、名牌、名店、名家、名師、名模"六名工程"的實施,推動了石獅乃至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5、海博會成為"城市的名片",推動城市升級,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海博會是展示和宣傳石獅企業品牌形象以及產品的最好舞台,通過辦展提高了石獅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石獅市政府大力推動在國內外建設石獅城(石獅街),使石獅發展更與國際接軌,向國際化邁進。國內外品牌的碰撞與互動,石獅企業品牌文化建設日益引起決策層的高度重視。企業無論從展館布置、展會活動,還是風格品味都極富有文化蘊含,企業不再只是注重眼前利益,而是把眼光放在如何做強做大品牌,打造成"百年老字型大小"。
以辦展為媒介,石獅市委、市政府全力鍛造和提升城市文化,促進城市升級。在海博會期間通過成功舉辦"石獅服裝城推介會"、"休閑旅遊論壇"、"閩南服飾文化展"等活動和多渠道的媒體報道,宣傳了"打造服裝名城品牌"的目標,透過政府對產業的重視,項目規劃的前瞻性和開拓創新精神,提高城市吸引力,打響城市品牌、實現城市營銷策略。
以海博會的舉辦為動力,全市有一批重點工程先後建成使用,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時,相關的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服務、旅遊接待、口岸聯檢、娛樂購物、人員素質培訓等軟硬體綜合環境亦日趨完善。海博會對城市的帶動作用已開始顯現,石獅已在國際化格局中重新定位為"閩派服裝"中心城市、泉州灣港口中心城市、商貿濱海旅遊休閑城市、對外開放和對台交流的前沿要地"。海博會向世人展示了石獅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項水平,展示了石獅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成為石獅一張靚麗的名片,使石獅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顆璀燦明星。

與ftv女裝批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鋼圈文胸牌子品牌及商品 瀏覽:102
170的身高風衣選什麼碼 瀏覽:24
中老年中長輕薄羽絨服 瀏覽:206
黑白皮鞋怎麼搭配褲子 瀏覽:330
華陽職業中學校服 瀏覽:729
三秒速熱保暖內衣真假怎麼看 瀏覽:23
淺金色上衣配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703
風衣腰帶一側怎樣打結好看 瀏覽:66
刺激戰場的風衣怎麼買 瀏覽:90
南洋中英文買校服 瀏覽:425
福建省工商局制服 瀏覽:784
穿校服的美女是誰 瀏覽:848
校服情頭動漫圖片 瀏覽:390
衣兔子圖案 瀏覽:340
淘寶主營產品是其他怎麼改成女裝 瀏覽:244
穿了羽絨服和羊衣 瀏覽:414
品牌折扣店女裝取什麼名字 瀏覽:897
優雷卡校服最高多少級 瀏覽:243
19年流行的風衣 瀏覽:248
旗袍配小衫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