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有關學生對校服態度的調查報告
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高二年級調查統計實踐活動主題關於高中生對校服的態度的調查報告調查時間:2009年4月 調查對象:平度一中學生共分發問卷數:64 收回問卷數:62小組負責人:李冬曉小組成員:尹君 李馬娜 禚江浩 張志剛 袁同同 於磊(一) 理論意義及現實背景現在中學生攀比之風盛行,大到MP3、MP4、手機,小到運動鞋等日常用品,而在衣服上的攀比更為嚴重:李寧、阿迪達斯、CBA、喬丹等名牌時常出現在學生口中,有些人甚至為了買一件心愛的衣服整天省吃儉用,弄得自己營養不良。而有了校服似乎就可以避免這種問題。校服可以把學生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而且相同的穿戴也會使同學們找到更多的交往理由,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情。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小組開展了一項關於高中生對校服的態度的調查,期望可以引起學校的重視,並能引起大家對於校服的關注。(二) 社會調查情況1:問卷設置及目的面對中學生日益增長的穿衣消費,我們不禁會想中學生是否還希望有自己的校服。中學生追求個性,但有的學生的服飾卻過於個性不符中學生的身份。現在我們學校並沒有統一的校服,是不是有一些學生經常遭受教師或家長的責難呢?同時,校服在推廣過程中會有哪些問題介入同學們的視野,大家又對這些問題持有什麼樣的想法或期望呢?以上諸多問題促成了我們的調查問卷。1:是否曾因服飾問題受到老師或家長的責難 A:經常 B:有時 C:從未2:你是否希望有校服 A:是 B:否(回答A者繼續回答3,5;回答B者回答4,5)3:你希望有校服的原因A:不用再買衣服,省錢 B:利於學生管理 C:可以防止攀比現象4:你不希望有校服的原因 A:面料差B:款式單一缺乏個性C:不好看D:經濟負擔5:如果學校統一服裝的話,你最能接受哪種類型的校服?A:西裝式,男生打領帶,女生穿裙B:中國古典型C:運動服D:其它2:數據統計 ABCD13.1%28.6%68.3% 235.9%64.1% 343.5%21.7%34.8% 411.1%48.9%28.9%11.1%539.756.3%46.1%7.9% 3:數據分析和結論從數據統計可知,只有35.9%的學生希望有校服,而有64.1%的學生不希望有校服。關於學生服飾穿戴方面有68。3%的學生從未受到教師或家長的責難,有28。6%的學生有時受到責難,而只有3。1%的學生經常受到責難。在希望有校服的同學中,原因比較分散,有43。5%的認為校服可以省錢,減輕家庭負擔;有21。7%的認為校服利於學校管理,利於學校整齊化一;剩餘34。8%則認為校服可以防止攀比。而在不希望有校服的學生中,有48。9%認為校服款式單一,缺乏個性。有28。9%認為校服不好看。各有11。1%的學生是因為經濟負擔和面料差而不希望有校服。關於中學生心目中理想的校服,有46。1%選擇運動服,有39。7%選擇西裝式,6。3%選擇中國古典式,其它只佔7。9%。綜合各項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能正確掌握自己的穿戴,不會因服飾問題而引起家長與老師的不滿。中學生正在以穿著來展示自己的個性和風采豐富自己的生活,吸引同齡人的眼光。而校服的款式單一,缺乏個性,面料較差等原因似乎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代中學生眼中的校服一是比較個性、帥氣的西裝服式,另外就是運動的服式。因此,如果學校有統一服裝的設想,可以從以上結論出發構建。(三) 希望與設想中學生學的是知識與如何豐富自身的內涵而不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外形與服飾來展示自己的個性。眼一睜一閉,三年就過去了。所以我們應當將精力主要集中於學習上,而不要為了所謂的攀比而浪費時間與精力。中學生只要穿著得體、干凈,符合我們中學生的身份即可。有時,樸素也是一種美。學校對於校服如果有所設想的話,可以找設計師設計幾套不同的校服,展示給全校師生並調查學生的滿意程度,給學生一些自由的選擇,從而打消一些同學對於校服的各種顧慮,提高校服在中學生心中的受歡迎程度。
㈡ 中國校服有什麼特點
首先中國學生校服多數以運動服為主,少數的貴族或私立學校已更新為西式制服。受毒校服事件的影響,很多學校正在不斷改進校服的款式和質量。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已經將校服的款式更新為西式或日韓風格的校服。
其次中國學生校服是學校的主流色彩,中國的學生校服設計不僅要符合現代校園整體文化氛圍,還要符合學生們的要求。所以中國學生校服沒有過分華麗和繁瑣的裝飾物比較簡簡潔統一。設計時充分考慮校服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最後中國學生校服除節假日基本上是天天穿,在周一星期日不僅要穿校服,少先隊員還要佩戴紅領巾。力求達到統一。塑造的是整個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培養了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㈢ 中國校服怎麼樣
我感覺中國校服是最好的情侶裝了。
在我們那個美好的上學的年代,我們最喜歡的就是校服了,因為每個人穿的樣式基本上都是接近的,尤其男同學和女同學穿著同樣的格式的衣服站在夕陽西下的校園里拍一張風景照,那真的是太美了。
校服也是給了我們一種不懼攀比的心理,因為每個人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所以說不在乎什麼,特別高檔或者是價格夠低。
校服那是學校裡面一種亮麗的風景線啊。
㈣ 關於校服的議論文800字
我國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調查與研究
【摘要】進入21世紀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學生們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與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與國外大學生服裝有所區別;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設計脈搏,這些都是本論文重點開展研究的。本文通過收集國內有關校服的資料以及採用了不同群體及在校大學生問卷的形式調查現在高校學生對自己的校服所持觀點,得出不同結論並根據這些要求進行探討高校學生服問題的研究,並通過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設計力爭表現出符合中國國情,深受90後大學生們喜歡,注重簡潔、大方、美觀的新型校服。
【關鍵詞】21世紀;大學生校服;設計研究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
學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種符號、一種標識、一種身份的象徵。校服的實施,不僅有利於教學管理的統一化、規范化,而且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應與校園環境相協調。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我們集體凝聚力和純朴的精神。近年來,我國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發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個應該多方位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一、大學生校服現狀調查
調查過程:通過發放色卡、圖片、調查問卷完成。
1、款式設計風格調查
以中國內地與香港為例,內地多數校服款式陳舊老套,運動服式的校服設計成為「千篇一律」現象嚴重。這種單一形式的校服設計嚴重抑制了大學生們對美的追求,著裝形式上,基本上未脫離高中學習的服飾環節,產生了對學生個性的壓抑感;學生活潑好動、生氣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體現。目前校服結構設計多為松垮,缺乏個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齊放,水手服式樣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襯衫西褲、五花八門的毛背心顏色配以白襪黑鞋,給人感覺新鮮朝氣。
2、體型特徵調查
根據國家標准號型系GB1335-97標准體型分類分為:Y(瘦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22-17cm,24-19cm),A(正常,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6-12cm,18-14cm),B(微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7cm,13-9cm),C(較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17cm,13-9cm),D(胖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6-2cm,8-4cm)。
女子體型分類特徵
男子體型分類特徵
例如:對於女子號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為160㎝,凈體胸圍為84㎝,胸腰落差為18-14cm之間的屬於A型女性。
調查顯示:A/Y體型占據多數比例。不過顯示,從孩童時代到大學間,每5人中就有一個胖子的現象已經出現。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淺色為主,72%的人選擇了白色56%的人選擇了藍色。秋冬校服以深色為主,52%的選擇了黑色,35%的人選擇了紫色。對於校服喜歡什麼風格:
A、日系;B、韓系;C、休閑系;D、運動裝。
調查顯示:65%的同學還是喜歡運動休閑裝,30%喜歡韓系。43%的人認為春夏的服裝價位應在70-90元之間,57%的人認為應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價位在120-190之間。
二、90後校服設計要點
1、從款式上設計要創新。從創新思維下思考設計。校服已經成為體現本國文化的窗口,款式設計都與本地區、本國文化有機地結合。要在校服的設計中不斷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區高校校服在設計時都充分考慮我國不同地域氣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大學校服有較大的款式區別。
校服設計款式主要分為制服式學生裝和運動式(休閑式)學生裝,款式新穎,各系的校服顏色可不同,有個性,體現大學生的特點與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適。根據季節變換,穿著舒適,重視色彩和流行時尚的搭配與結合。夏季校服多以淺色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為主。
3、從服裝面料上設計要體現出舒適透氣、易洗耐穿原則。
4、從配件上設計考慮的因素就相應多了一些,如配件應該體現時代感,將時尚以及校園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飾是設計的一個亮點,校標、領帶、裝飾帶被認為是校服應有的配件,Logo應結合校園特色。
5、質優價廉而耐穿原則。質優,就是服裝結構設計與工藝設計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質量校服是陪伴學生多年的服裝,但一些質地粗糙、不吸汗、起靜電的服裝面料,讓穿著者有明顯的不適感,對學生身體健康不利。此外,還有穿著不久就開線、破損等問題,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斷針扎傷的案例。
6、設計特點。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園文化及90青年人活潑、積極、向上的特點,可將時尚元素其中設計中。90後大學生是早晚都是准職業人,具有學生成人等多重特點的人群,所以在考慮其校服設計是要考慮其心理特徵、形體特徵、身份特徵及經濟承受能力,這些都是高校校服設計者充分需要考慮的。
㈤ 您對國內校服的發展前景有何看法
其實我個人不是很喜歡一味的模仿歐式 韓式的校服 我們中國有自己的國情 校服是必要的 但是我們也該看到 穿校服是避免了學生在服裝上的攀比 但是 鞋子 手機 學慣用品 很多的可以說更多的東西被用來攀比 校服的統一之意若要體現 還是應該更加註重校服本身質量和款式的結合 據我所知 很多校服不僅質量不合格 也很難適應環境 比如北方 校服相當薄 完全無法抵擋北方秋冬季的寒風 夏天時候 夏季校服的面料過於透明 使得很多女生穿著校服十分尷尬 不得不穿著多層遮蓋透明 反而給自己增加不便 這都是問題 學生不愛穿校服是很正常的
㈥ 學生服的中國狀況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獨生子女的「一統天下」,著學生服正逐漸成為城鄉人民樂於接受、認可的事情。然而學生畢竟好動、服裝容易污臟,因而面料生產企業在搶占這一市場份額時,對面料的耐磨,強力,耐沾污等方面要作適當考慮,從而全面提高學生服面料的開發、生產和起點。
學生服的種類較為廣泛,按層次分有小學、初中、高中各類學生服裝,按季節分有夏裝、冬裝、春秋裝學生服;按款式分有正規裝、運動裝、甚至大衣等,所以開發學生服裝面料,要按不同的用途進行設計生產。但由於學生服的製作和銷售一般都是由各地教育管理部門負責操作組織,屬於壟斷性操作,且它集中、具體反映我國各地學生的精神面貌,屬於「標志」產品,故馬虎不得,各地主管教育部門對面料的選用、色彩的搭配以及款式設計,都要經過反復論證、再三比較權衡,對面料產品的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同時對面料生產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教育部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學生總數約在3億人次以上,而且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及經濟發達地區的鄉鎮,中小學生均已逐步實行了校服的統一著裝。行業內人士估算,我國學生服面料每年的消費水平高達100億元以上,學生服面料市場開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㈦ 社會實踐活動:關於中國學校的學生校服的相關調查,希望大家配合一下。
(1)
公立:面料差款式差 冬不保暖夏不透氣 穿著土氣
私立:款式時尚 抄襲國外 不能自己設計好看的校服
(2)日本水手服
(3)原創、面料不差、款式時尚
㈧ 為什麼中國中學生的校服那麼死板
中國校服已經不再死板,長沙育才小學的3名女生穿上了免費發放的校服 女生是上衣配裙,系蝴蝶結;男生是上衣配褲,打領帶 款式則是學生、家長和老師投票選出的 長沙芙蓉區教育局將在此次的新校服將會逐批發放到全區近3萬名小學生和初中生手中,預計本月底全部發放到位 關鍵是全部免費
㈨ 校服行業的現狀
中國目前校服生產企業至少有幾千家,校服行業內的家庭作坊和體量龐大的代工廠共存,市場集中度非常低。品質問題也是一直在困擾著市場,現在的服生意不好做的,真正笑到最後的都是有實力、辦實事的廠家,江蘇颯美特校服,是波司登旗下
㈩ 關於中學生校服的調查問卷
1.中國校服可以有效防止學生犯罪和受到侵害
2.中國的校服是中國學生效率高的原因之一
3.中國校服價格合適,富家子弟和窮人子弟平等對待,沒有歧視
4.中國校服方便運動
綜上:中國校服才是為學習准備的衣服,不是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