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式軍裝 很漂亮。為什麼德國各種高層的軍裝都不一樣的,白色的 黃色的 黑色的 綠色的
1、黃色軍裝是羅姆指揮的納粹沖鋒隊,是隸屬於納粹黨的一個准軍事組織;多是由信仰納粹的退伍軍人組成的,他們支持納粹的政策,認為議和和發動革命的人是罪人。
2、黑色軍裝是黨衛隊,由海因里希希姆萊率領,是納粹黨的軍事力量。
3、綠色軍裝的是國防軍。
4、黨衛軍最開始軍服是黑色的,黨衛軍主要分為武裝黨衛軍和一般黨衛軍,二戰開始後,武裝黨衛軍的黑色制服太顯眼,不適合作戰,大部分換用國防軍制服,後來又專門改進國防軍制服,顏色有原野灰和原野綠兩種。戰爭後期普遍穿迷彩服,橡樹葉迷彩,破裂碎片迷彩等,冬季有雪地兩面穿迷彩服。一般黨衛軍制服普遍黑色,期間也經過換代,黑色為主,夏季偶爾出現白色制服。此外,身著黑色制服的還有武裝黨衛軍的裝甲部隊與國防軍的裝甲部隊。 國防軍陸軍主要身著原野灰、原野綠制服,冬季也有雪地迷彩服,後期部分部隊配發夏秋迷彩服。國防軍非洲軍步兵和裝甲兵都身著土黃色或淺黃色制服。空軍也有地面部隊,主要有兩種,傘兵部隊和空軍野戰師,從頭盔和制服上的鷹徽可以分辨。
2. 為什麼海軍軍服那麼帥啊士官都是一套白禮服,一套藏藍禮服。空軍和陸軍都那麼土氣。
你主要比較的是陸軍步兵吧。。步兵土氣就對了,越土氣越不顯眼啊。。陸軍不像其他軍種,作戰服優先考慮隱蔽效果,雖然土氣,但實用啊。。你穿一身白或一身藍站老遠,對方狙擊兵第一個發現的就是你。。。占人數最大規模的陸軍考慮後勤一般是不會給士兵再來一套禮服的,自然普通制服優先考慮不顯眼為主。。高官雖然有禮服,但為了不跟士兵區別太大,自然也是比較土氣的顏色了。。否則誰能看出你是陸軍軍官??
你怎麼沒看坦克兵的制服,特別是德國的二戰坦克兵制服不也是黑的很帥氣么?但現在隨著反坦力量的強大,坦克容易被攻擊的情況下坦克兵制服也開始考慮被擊毀後的躲避,跟普通步兵一樣考慮不顯眼的生存為主的色調了。。
海軍永遠是白色,這幾乎是全世界的通俗設定了。。船隻本身就是最大的目標了。。自然不用考慮自己顏色隱蔽。。而且都是呆在船艙里,反正水兵離開了船掉水裡除非離岸很近,或附近有救援的,否則穿啥顏色衣服都一樣淹死。。禮服好看主要是自有了海軍以來,海軍軍艦就經常要代表國家遠洋拜訪他國進行各種訪問,而且龐大的艦只有足夠的空間存放各種服裝,為了體現本國的國威,自然禮服多,樣式自然也做的好看了。。
你讓海軍士兵也像陸軍士兵一樣所有服裝作戰時都背著,你看海軍士兵還想不想多准備幾套制服了??
空軍藍色自然是因為藍天的緣故,而且也有白色的禮服啊。。空軍禮服實際跟海軍制服差不太多,不老土的。。可能你說的是普通作戰服沒有那麼華麗,是因為戰斗機飛機座艙過於精密和狹小,連紐扣都不允許有的,哪怕一個紐扣脫線打到按鍵甚至掉到飛機內部能造成機毀人亡的嚴重後果的(這個請自行網路飛行員制服的發展那裡說的更明白)。。這可不像民航有寬大的駕駛台。。對著裝要求不高。。。
服裝顏色區別就可以在作戰比較混亂的時候在路上容易辨別士兵是哪種作戰區域的,方便指揮。
核潛艇的操作人員本來就是技術員,根本就沒有什麼直接接觸作戰的時候,大部分就是監控高科技核潛艇在運行期間別出任何問題。。多做檢查,別忘了核潛艇即使在軍演的時候都不會真正發射核導彈的啊,就更別說有在潛艇里開槍的機會什麼的,跟技術人員有何區別。。所以能讓你這外行人都看出來像技術人員,說明美國的服裝設計人員真是很用心。
3. 課文鏈接。開頭是海軍兩個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接著是步兵一個師,以連為單位,
1.海陸空陸步兵炮兵戰車師騎兵師 2.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戰士們鋼鐵巨人隊伍威武雄壯 3.「略」 |
4. 特種兵的制服名稱
04年以前我國的特種兵和普通步兵一樣穿87式叢林迷彩是夾克型的,長度較短,顏色教淺。04年開始裝備04式特戰迷彩,也有人叫獵人迷彩。是風衣型的,長度較長,顏色較深點兒,圖案塊較87小點。07年以後我們國家在04基礎上設計了07式數碼特戰迷彩,外形沒有改變只是圖案變成數碼顆粒了。87就是我們大街上民工叔叔穿最多的,我是特種兵電視劇中狼牙穿的是04,07是現在軍事報道中經常出現的,您可以自己擺渡一下看看。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5. 步兵無法制勝騎兵嗎,唐朝步兵的什麼厲害殺器讓騎兵肝膽俱裂
步兵並不是無法戰勝騎兵,雖然在中國的古代大多數步兵對陣騎兵都是失敗的,但是唐朝的陌刀確是騎兵的噩夢。
綜上所述,陌刀隊是唐朝一支非常強大的軍隊,在當時讓別人的騎兵聞風喪膽。
6. 有當代德軍制服詳解嗎
陸軍
炮兵尉官綠野灰(原野灰)色上衣,衣領是墨綠色而非黑色,白色權杖型條紋領章,中間顏色為兵種色
坦克兵黑甲克。裝甲部隊的領章圖案為骷髏圖案,沿襲了一戰坦克兵的標志
樂隊下士禮服,步兵突擊勛章
炮兵禮服後擺,可扣起,腰部的兩扣為固定腰帶所用
裝甲兵熱帶服。前期棕綠色。佩一、二級鐵十字勛章,坦克突擊勛章、銀質戰傷勛章
炮兵少尉半禮服,正式服裝和作戰服裝除了體現在面料上的選擇外,衣扣數量也不同,前者為八粒,後者為六粒或五粒(後期)或四粒(熱帶制服)
軍政官M36軍服。軍隊里的政務官所採用的領章、肩章和其他人員不同
軍政官少將軍禮服,陸軍軍政識別色為墨綠色
非洲軍中將服,佩1914版的一級鐵十字勛章,坦克突擊勛章、銀質戰傷勛章。非洲軍袖標
M43士兵夏季野戰服,粗劣的面料,連口袋的條層也去掉了,佩步兵突擊章
步兵軍官野戰服,扎方扣皮帶
騎兵下士禮服,禮服是十九世紀軍服的進化,故雖然衣領改為翻領,但軍士銀色鑲邊依然向上
上尉醫官常服,肩章上的醫護標志蛇杖圖案源於歐洲傳說
裝甲上校常服,扎禮服用白色武裝帶,鐵十字勛章,步兵突擊章
劣質面料的M43裝甲擲彈兵野戰服
裝甲下士禮服,禮服一般八粒扣
軍官保暖皮衣,雙排扣
防水皮夾克,黑色,一般U艇軍官使用
褐色熱帶外套,已褪色,這是跟隨非洲軍出征的海軍人員,由於使用陸軍衣服,所以更換了衣扣
空軍傘兵下士熱帶制服,佩一、二級鐵十字勛章,布制空降章
空軍步兵團中尉軍服
戈林師步兵團士兵軍服
熱帶短袖襯衫,非洲軍常用
空軍灰色山地帽
將官帽、金色帽徽、風帶
戈林師校、尉官帽
高炮部隊士官、士兵帽
空軍綠色野戰帽,一般為地面人員佩戴
軍官白色夏季帽
熱帶防風帽,後面有披簾
M36便帽
非洲軍便帽
黨衛軍
冬季大衣,在寒冷氣候和地帶配發
M43軍服
三級集團首領白制服,較少見,限於元首衛隊中的勤務人員穿著
SS少尉工作服。戰爭後期配發。近戰突擊章、1914年一級鐵十字勛章、步兵突擊章和銅質戰傷章
SS下士工作服。佩二級鐵十字勛標,袖標是希特勒旗隊特有的標志,前襟的大口袋為後來所加
SS上士制服。一級鐵十字勛章、步兵突擊章和銅質戰傷章
海外志願師北歐師M40常服。粉紅色的肩章邊表明是裝甲步兵,在NORDLAND的袖標上有丹麥十字旗的標志
二級下士迷彩服,佩SS小組長軍銜
SS旅隊長常服,1942年肩章由前期的SS特有編花改為陸軍將官相同的金色大肩章
骷髏師一名憲兵M43軍服,橘紅色的肩章邊沿和左袖條是SS憲兵的標志
第一裝甲師下士坦克服,武裝SS專用的40型,和陸軍40型的樣式不同,SS的下襟短粗而且衣褶基本沒有傾斜度
炮兵綠野灰工作服,下士軍銜
皮大衣,供特別行動隊(滅絕營)穿,有時也作為憲兵的裝備
M1930式少校大衣,一般在戰前穿著,後來僅見於閱兵場合
M-44制服
M43熱帶制服,在南歐、義大利一帶常用
山地部隊兩面穿防風甲克,國防軍也穿著
SS冬季防寒服,毛皮里,附頭套
裝甲工作服,棉麻混紡面料
青年師皮衣,原為潛艇部隊所用
7. 拿破崙軍隊制服是怎樣的
拿破崙時代軍服概論
一、總論:
「閱兵式上騎兵們連馬蹄都擦得閃閃發亮」
拿破崙時代的軍隊所穿著的制服可能是整個軍用服裝史上最精工細作,華麗耀眼的軍服了,而同時代的觀察家又都毫不掩飾對法軍制服的驚訝與艷羨。拿破崙戰爭的老兵在晚年的回憶錄中有時候也會流露出對他們從前所穿著的庄嚴華美的軍服的悼念之情,他們認為再沒有比此更完美的制服了,他們把這些軍服和他們皇帝的超凡魅力聯系在一起,他們深信這魅力既曾經在歐洲出現過,那就會再次為人所見。1840年拿破崙的遺體被運回巴黎時,他的金色靈柩由一隊老兵護送,而這些老兵依然穿著他們已經襤褸褪色的老舊軍服。(資料來源:施奇克的《戰地服裝,從1700年至今的世界各大軍隊制服》Schick - "Battledress. The Uniforms of the World's Great Armies 1700 to the Present.")
拿破崙時代的軍服是昂貴的。例如一個普通法國步兵的全部服裝要花費200-250法郎,給一個近衛獵騎兵配齊全套行頭共需花費951法郎,一個常規步兵團的擲彈兵要300法郎,而一個騎兵則通常在500法郎以上。裝備最貴的是那些有盔甲保護的重騎兵,每個人大約要2000法郎!然而如此巨大的花費並沒有阻礙團長和指揮官們花盡他們全部的預算來給部隊購買昂貴的閱兵禮服。拉納元帥曾擔任過近衛軍司令,但他在任上時對給他的近衛軍部隊配備艷麗昂貴的制服有著狂熱的積極性,並極大超支了近衛軍的開支預算,結果這很快就給他帶來了麻煩,拿破崙用貝西埃爾撤換了他。
既然裝備花費如此之高,當時軍隊士兵的服裝套數就更加讓人吃驚了。你可能會想士兵們大概擁有兩到三套軍裝就會很滿足了吧,比如一套閱兵時穿的禮服,一套軍中穿的常服和一套休假時穿的便服。但是不,法國人可不會滿足於此。比如在一場盛大的閱兵式中老近衛軍炮手們會穿上深藍色的馬褲和白色長綁腿,而在平時和普通的閱兵中則穿實用得多的黑色綁腿。他們還能得到亞麻或者棉製的長燈籠褲(drawers,即knickers的舊稱——譯注),這種能起到保暖作用的褲子通常可以穿在馬褲的外面或者不穿馬褲而直接穿著。上等馬褲需要經常洗滌,但對燈籠褲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更有甚者,近衛騎兵部隊擁有10套不同的制服:
- 作戰服(tenue de campagne)
- 行軍服(tenue de route)
- 野戰服(tenue de charge)
- 常服(tenue de service)
- 執勤服(tenue de quartier)
- 廄務服(tenue d'ecurie)
- 社交服(tenue de societe)
- 便服(tenue de ville)
- 閱兵服(tenue de parade)
- 盛大閱兵禮服(tenue de grande parade)
8. 電影中看到的黨衛隊制服,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灰色的,他們有什麼區別
開始的時候是黑色,後來發展出武裝黨衛隊,需要黨衛隊上戰場的時候衣服也隨之變化了,灰色的應該是武裝黨衛隊的步兵制服,坦克兵還是黑色的,但是式樣變了。這時候區分國防軍和黨衛隊只能從衣服上的標記開看了。黑色制服在戰爭期間也出現過,但似乎只有警衛旗隊有黑色禮服,還有集中營看守。
至於一邊有肩章另邊沒有,沒見過,黨衛隊區分級別主要是看領章,沒記得黨衛隊有肩章。
9. 普法戰爭中普魯士和法國使用的制服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戰爭的結果呢
說到戰爭的結果,沒有。但是,當涉及到個體戰斗時,就會出現一些有趣的時刻,即制服為敵人(在這種情況下是德國人)提供了很好的信息。
1。Villiers戰役
維里爾戰役是一場為期兩天的巴黎圍城戰役,從1870年12月2日持續到1870年12月3日。這場戰役的結果是德國人取得了勝利,同時法國人的士氣也開始迅速下降(同一天,盧瓦爾第二集團軍向巴黎進攻,在洛伊尼戰役中被擊敗。
戰役中的符騰堡(德國唯一一個提供kepis作為標准頭飾的州)順便說一下,圖片有一點不準確。中間的法國士兵有肩章,在共和國時期就被摘掉了。藝術家應該把肩章摘掉的。
當攻擊開始時,保衛該地區的德國部隊(符騰堡軍團)有兩個相互沖突的選擇,但他們知道,與老兵相比,那些低級的游擊隊員穿的是藍色褲子。看到區別後,符騰堡人注意到佯攻是由移動衛隊指揮的,他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紅褲子。
多虧了褲子的顏色,符騰堡做得很好。這次佯攻毫無用處,主力部隊被擊潰,導致法國在該區域的慘敗。
所以德國人成功防禦的一個原因是褲子的顏色,雖然這不是主要原因。
還有一個制服如何影響士兵的例子。
制服和士氣
之前,我解釋了警衛車的制服和正規軍步兵的制服(許多老兵穿的)。流動衛隊是中產階級組成的二線部隊,他們不願在正規軍服兵役。這些人訓練較少,主要擔任守備職務,而不是野戰,因此在實際戰斗中,他們的戰鬥力不如正規軍。
這支部隊成立於1868年,作為阿道夫•尼埃爾元帥軍事改革的一部分。從理論上講,到1875年,將有80萬人應征入伍。這些新部隊將配發制服。有兩種選擇要麼給他們國民警衛隊制服,要麼給他們正規軍制服,但最終決定給他們國民警衛隊制服。
這削弱了士兵們的自豪感,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被視為不那麼重要的二線部隊,不能穿他們國家軍隊的標志「紅褲子」。
藍褲紅條紋制服因此對士氣有一定的影響,因為提供正規軍制服可以給這些士兵一種重要性和優先權,這是他們想要的正規軍水平。
1870年9月4日,在混亂的戰爭中,法蘭西共和國宣告成立。在內政和戰爭事務大臣利昂·甘貝塔的領導下,50萬人被匆忙徵召入伍。因此,軍隊總數達到100萬。
這些人的制服質量很差。他們中的許多人一直穿著便服,特別是在法國東部作戰的游擊部隊法郎輪胎部隊(francertiur units)。
軍隊大量使用平民服裝給德國人的印象是,法國非法武裝平民,自1864年日內瓦公約以來,這一直是一項違禁品。當時的許多將軍也有一個強大的傳統信念,那就是戰爭只應該由士兵來打,一個國家強迫平民直接參與是野蠻的。
大部分由平民組成的法國軍隊後來製造了通用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