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海養正中心小學,學校要寫一篇作文叫《打招呼》,怎麼寫
一想到和老師布置的這個作業,我的頭就隱隱作痛,不會吧!這么高難度的作文!雖然打招呼不難,但是要是他們不理我怎麼辦,那我豈不是太尷尬了嗎?但我,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出了門.
NO1.
迎面走來了一位叔叔,藍短袖,白褲子,望著他那凶神惡煞的臉,我的心怦怦跳起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好恐怖的叔叔,我真的要和他打招呼了嗎?可是他好像壞人!當我鼓足了勇氣准備叫的時候,話已經溜到了我的嘴邊,就在嘴巴張開的一剎那,他就從我身邊大步流星地走了過去,我連聲音都沒喊出來,悲哀呀!
NO2.
有了失敗,成功也逼近了,因為我總結了一個道理:招呼的時候不能思考太多,一定要真心實意地去問候對方。前方有一位面善的老奶奶,我這樣冷不丁地和人打招呼,是不是有點......算了,還是叫吧,當我在心中把情景模擬完了以後,大膽地走到老奶奶身旁,扯出長長的聲音:"奶―奶-您-好!"沒想到,老奶奶沒聽到!我鬆了一口氣,但是一種緊迫感讓我一跺腳,做了一個氣運丹田的動作,然後用1000分貝的聲音叫道:"奶奶您好!"老奶奶正在和別人聊天,聽到我"撕心裂肺"的叫聲以後,笑了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小朋友,你好啊."彷彿我就是在等這句話,用手做了個哦耶的手勢!
第一次打招呼,也許都會比較靦腆,比較害羞,但是如果你得到了他人的一句溫馨的話,一個美麗的微笑,我想,這都是值得的,一個招呼,會使人與人之間充滿友好,那就讓我向你打個招呼:HELLO!
② 養正中心小學的辦學條件
風耕雨歌,春播秋獲,一路風雨,幾度春秋,學校先後被列為全國少年兒童信息研究基地,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基地,福建省農村示範學校,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少先隊重點活動基地,通過福建省「一級達標圖書館」評估。2003年,更被列為全國綜合實踐課題實驗校。
學校始終從校情出發,以「培養自主發展的人」為指導理念,堅持走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大道上,管理「以師為本」,活動「以生為本」。以「人本」素質的強化來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提升學校的辦學層次,為素質教育提供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文環境。幾年來,以「創設一流校、吸收一流師,培養一流生」為目標,以嶄新的觀念構建全方位的教學體系、管理體系,為創辦出一所「合格+特色」的閩南名校不懈努力。
學校各方面均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績。學校藝術團舞蹈隊,先後獲泉州市海絲文藝節一等獎,福建省舞蹈中級組決賽第一名,並代表福建省少兒藝術團參加全國比賽,榮獲銀獎。由泉州電視台到該校拍攝的藝術教育專題片《古樂飛揚中的校園》,體現了該校藝術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的整體素質,此教育專題片先後在福建省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播放。學校有10位同學赴北京、兩位同學赴福建省領獎,獲獎項目有:演講、書法、美術等。有5位同學榮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華好少年小記者」的榮譽稱號。兩位同學分別榮獲福建省小學生科技作品展一等獎,少兒組鋼琴比賽第一名。兩位同學榮獲泉州市小學生卡拉ok比賽第一名,南音比賽一等獎,並將與國家藝術代表團一道赴法國巴黎訪問演出。學校田徑隊員多次打破鎮、市記錄,並有一名同學獲國家三級運動員稱號,是建國以來安海鎮小學生第一個獲得者。學校乒乓球隊於2002年代表福建省二隊赴江西宜春參加全國賽並取得優秀成績。2004年5月份,養正中心小學的綜合實踐課題組赴榕為全國綜合實踐研討會提供兩節現場探究課,受到一致好評,特別是具有閩南特色的《閩南民間藝術雜壇——把根留住》這節課深受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廣東、浙江等各省專家教授高度評價。並受邀赴北京參加研討。整個學校近幾年來,參加全國獲獎者人數達100多人次,參加省、市、鎮比賽獲獎人數達700多人次。
養銳蓄精深雨露,正心誠意善鈞陶。養正中心小學——閩南教育的前沿校,用生命的精靈個性譜寫教育的燦爛樂章,傳唱著各種音符跳躍的春天交響,讓生命在這里閃光。
③ 安海最好的小學是哪幾所,,,,,,,其中哪所是最好的,,求高人指教
安海中心小學
④ 晉江安海養正中心小學的網站
安海養正中心小學``http://www.yangxiao.cn/
⑤ 安海有哪些小學
養正中心小學、西隅小學、西安小學、中心小學、培基小學、成功小學、水頭小學、橋頭小學。
應該還有其他在農村中的小學。
⑥ 一件快樂的事
[一件快樂的事]一件快樂的事正文:
一件快樂的事晉江安海養正中心小學 三年一班 董儒傑「喔喔喔……」平凡的一天又開始了,可是那是我最快樂的一天,一件快樂的事。我在學校的保安亭旁拾到了十元,我立刻交給三年四班的林老師。在回家的路上,我彷彿看見花兒為我歌唱,蝴蝶給我跳舞,小草對我點頭,大樹讓我乘涼,小學三年級作文《一件快樂的事》。心裡十分開心,比喝了蜜還甜好幾千倍呢,從嘴裡甜到心裡。這一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成為拾金不昧的人,心裡樂滋滋的。果然周一老師公布了我的事跡。回到班裡大家都誇我是個小雷鋒,還被老師表揚呢!快樂像洪水一樣向我涌了過來,我坐在座位上還自豪地傻笑呢!我想:做了一件好事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這一刻我彷彿看見失主正在向我微笑。「做好事不留名」的種子已經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我下定決心還要繼續向快樂的終點沖剌!朋友們,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做讓自己快樂的事吧! 指導老師:佘美滿
⑦ 怎樣才能讀養正中心小學
你是說安海的那個養小= = 。 有錢就能進。
祝你好運。
⑧ 讀《山溝里的孩子》有感
[讀《山溝里的孩子》有感]讀《山溝里的孩子》有感正文:
讀《山溝里的孩子》有感晉江安海養正中心小學 三年一班 董儒傑·山溝里的孩子們,你們的精神使目標逼近,勝利終將屬於你,你們的精神已經在我心中點亮了,讀《山溝里的孩子》有感。學習了這篇課文我深受啟發。成功的大門永遠向克服困難的人敞開。「不經一番風霜苦,哪得梅花撲鼻香。」由此,我想到了擁有「發明大王」稱號的愛迪生,他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卻在科學的道路上刻苦鑽研,頑強攻關,最終成為兩千多項發明的科學家。他堅韌不拔,克服重重困難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在愛迪生身上不也能看到山溝里的孩子的身影嗎?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不許後退,他們有一股不服輸的沖勁,他們的人生字典里沒有「失敗」!!有汗水,就會有收獲,有信心就一定會成功,小學三年級作文《讀《山溝里的孩子》有感》。失敗是成功之母,有志者事竟成。成功不會落在驕傲的人頭上!第一個爬上知識顛峰的人一定是勤奮好學的人。不怕失敗的人永遠是生活中的強者。有一次,我的成績不理想,就有了不想念書甚至退學的念頭。想到山溝里的孩子不怕困難,而我在挫折面前寸步難行,簡直像只縮頭烏龜,我慚愧得無地自容。我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又打回氣一樣,在學習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戰勝重重困難,像武松打虎似的把攔路虎打得四腳朝天。「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這句名言激勵著我和山溝里的孩子一起戰勝困難,讓我們攜手走進知識的殿堂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吧,理想的呼聲正朝山溝里的孩子們飄去…… 指導老師:佘美滿
⑨ 養正中心小學的創辦者芳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地方人士有鑒及此爰由下列64位先賢於1907年發起創辦安海公立養正兩等小學堂。 蔡紹訓 龔丕清 高維崧 高標勛 龔宗猷 陳清機 蔡登龍 周起特 陳維駒 倪瓊瑩 黃劍 高長安 施天源 王蘭 林景文 姚承魁 倪玉麟 黃榮勛 王興雲 王興芸 崔尚光 施清如 蔡昆輝 施國香 蔡秀揚 黃毓翰 吳觀瀾 龍顯材 陳壽萱 顏清揚 黃念慈 陳經綸 高步雲 顏宗英 陳承恩 陳泰王 王懋芬 陳清驛 蔡捷昆 黃屏峰 黃騰鯤 黃秀萬 安春榮 陳寵文 顏守臣 姚顯謨 黃國輝 顏如華 林萬象 洪祥殿 陳連泉 黃毓標 顏秀松 王台明 王光煥 張尚錦 陳烈榔 鄭萬臨 田石峰 施建勛 陳佑晏 俞寶琛 蔡孫福 洪錫玲
⑩ 養正中心小學的校址變遷
1907年本校創辦時校舍設在「朱子祠」及後進「韋齋公祠」。
1915年陳清機先生獨資開辟縣佐衙門後進為操場,並將「朱子祠」外埕修為校園。
1919年春,遇地方戰事,校舍駐軍,校具、儀器、表簿被毀一空。嗣後校舍遂更駐軍。直至1920軍秋乃假「銜遠別墅」為臨時校舍。
1921年春遷往聖殿西側「奎光閣」。
1924年台永生出資6000元,熱心人士響應於萃福擇校址,建「主樓」。7月11日破土,10月24日落成。
1926年冬,印尼歸僑許金廠帶回三巴壠華僑捐款1500元於主樓西側建「壠川堂」,作為師生宿舍。
1928年,旅越華僑龔作梁先生捐建「修敬堂」。為便於學子升學創辦養正中學。
1931年,旅日華僑周起搏、周起特昆仲捐4000元於主樓東鄰興建「周五福堂」,7月落成。
1939年9月,校園遭敵機轟炸,學校遷至磁灶大宅,成立「陶澤分校」,重要案卷疏散該處。
1941年,搬回萃福原校址。
1936年,因學生數激增,教室不敷,於龍山寺西廂設「龍山分校」,後另名為「立新小學」。
1981年8月,旅菲校董顏期興先生捐款20000萬元,獨修24年建造的主樓。
1983年2月,香港安海同鄉聯誼會、菲律賓安海公會、新加坡安海公會捐建「養小教學樓」。
1987年9月,香港安海同鄉聯誼會、菲律賓安海公會、新加坡安海公會捐建「養小大禮堂」。
1989年,顏乾成校友捐建「拃牽教學樓」。
1993年,養正菲律賓校友會捐建「菲律賓校友樓」。顏乾成校友捐資「拃牽教學樓」加高三、四層。
1997年,旅菲華僑許澤天、陳淑輝伉儷捐建「振義彩卿教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