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貝特服飾用品有限公司是以學生服裝、學生鞋、服飾用品為主,集研究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專業學生用品製造商。是深圳市、珠海市、廣州市教育局定點學生服裝生產企業之一。公司注冊600萬元,年產量130萬件/套,在2003年5月順利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資信等級為AAA級。在2005年7月榮獲「生態纖維製品標志證明商標准用證」。連續三年榮獲「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榮譽證書。在2006年全國質量萬里行活動關於「重質量、講誠信、樹品牌」評為「國家監督檢查兒童服裝產品質量穩定合格企業」,並獲得由中國商品學會頒發的「中國優質產品」證書。 思貝特服飾用品有限公司有先進的進口生產設備,技術實力雄厚,管理體系嚴密,服務意識強烈。設計人員主要以海外留學生為主,技術工作人員以本科畢業生及有多年服裝生產管理實踐經驗的成員組成。我們的設計人員優勢保證在設計中將國際最時尚,最流行資訊元素帶給客戶,我們的管理團隊優勢保證在生產服務中,將最科學最可行的管理方式方法,融入到服務的流程中。我們始終追求將時代的脈搏及流行時尚與學生服的特點完美結合,並將此貫穿到具體的工作當中。 多年來我們以新穎的服裝設計,優良的面料和富有創意的款式,在全國學生服裝設計招投標中脫穎而出,並為廣東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及深圳市近百家中小學校和團體設計製作不同類型的服裝,深受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2001年8月30日,在佛山召開的全國首屆中小學學生裝廣東初評會上,我公司作為深圳市唯一一家企業代表參加此次比賽,並以獨特的設計最終獲得中小學學生裝一等獎。 2001年9月,在全國中小學學生裝展評會中,獲得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二個、優勝獎二個。 2002年元月,在深圳市「莎臣豹杯」中小學學生裝,款式徵集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十個、二等獎十一個、三等獎五個、優勝獎一個,榮譽獎一個,成為享譽全市的專業學生裝生產企業。 2002年5月,在深圳市學生裝定點生產企業投標會上一舉中標,成為深圳市教育局指定的五家學生裝生產企業之一。 2005年4月,在珠海市學生裝定點生產企業投標會上一舉中標,成為珠海市學生裝定點生產企業之一。 思貝特服飾用品有限公司根據學生裝發放的特點,在深圳市首創了「校服專賣店」。並以此確定了「產品就是服務,服務走向生本」的學生裝售後服務體系。公司孜孜以求的企業文化理念,將設計生產經營學生裝作為一種服飾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溶為一體,使「青葉子」學生裝真正成為讓學生喜歡、讓學校滿意、讓家長放心的校服品牌。 孩子是花朵,校服是綠葉,再美的鮮花也需要綠葉的襯托,本著對學生成長高度負責的態度,我們願竭盡一生為學生們的美麗默默地奉獻著。 該公司網站有校服展示,網站地址: http://www.szspirit.com/docc/x-huo.asp 至於你所說的價格,在其網站里有 http://www.szspirit.com/gouwu
⑵ 北京服裝學院怎麼樣
簡介:北京服裝學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是由原紡織工業部建設的、以化學纖維高等教育為主的重點院校。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為我國第一所服裝高校。 學校目前設有9個全日制本科教學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時尚傳播學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語言文化學院、美術學院),以及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研究生院、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現有各類學生近900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千人。設有「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國家特殊需求博士項目,多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以及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有國家級、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近300個。還建有全國「十佳」特色博物館——民族服飾博物館,收藏中國各民族的服裝、飾品、織物、蠟染、刺綉等一萬余件,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學於一體。 學校擁有高水平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了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大批教師是在服裝服飾材料、服裝設計、服飾設計、服裝服飾工程、產品設計、時尚商業、時尚管理、時尚傳播等領域具備一流水平的領軍人才和高層次學者,其中多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市級百千萬人才工程、長城學者培養計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十佳設計師等。積極聘請國際高端人才資源擔任特聘教授,包括蔣士成、萬立駿、俞建勇、王中林等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院士、國際紡織學會院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紡織與服裝設計主任範金土教授,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副校長、倫敦時裝學院院長Frances Corner教授,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前副校長、中央聖馬丁設計學院前院長Jane Replay教授,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原本科部主任Wille Water教授等國際知名專家,單霽翔、常沙娜、王受之、王亞蓉等知名學者,毛繼鴻、陳野槐、郭培等知名設計師、企業家,並聘請李春珂、文乾剛等十幾位國家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為兼職導師,邀請原英國特倫特大學副校長兼藝術設計和建築環境學院院長Carol Ann Priest教授擔任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院長,著名媒體人士、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擔任時尚傳播學院院長。 學校堅持「求是創新、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建設了中關村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創新園,在我國時尚、設計產業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示範性、開拓性進展。積極服務紡織服裝行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先後與福建晉江、山東青島,河北容城、陝西榆林、浙江寧波嘉興海寧、寧夏吳忠等產業集群地以及江蘇晨風集團,北京愛慕、白領、依文公司,浙江雅戈爾集團、彩虹庄公司,福建安踏、柒牌、361度、七匹狼公司,山東南山集團、即發集團等重要企業開展深度戰略合作,建立了北服-愛慕人體工學研究所、361°-北服高性能運動服裝設計研發中心、北服南山中國職業裝研究院等校企研發機構。學校設有多個教育部及北京市級科研機構,包括中國時尚研究院、中國生活方式設計研究院、中國服飾科學技術研究院、藝術文化研究院、服裝材料研究開發與評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數字與交互媒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首都服飾文化與服裝產業研究基地、服裝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北京市服裝產業數字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服裝學院服裝安全研究檢測中心、全國中小學學生裝(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學校服研發中心、北京市紡織納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服裝工效與功能創新設計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 學校形成「藝術教育與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結合,民族服飾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特色現代服裝時尚教育教學體系,以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創新、科技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全面服務社會,成為行業產業發展和時尚設計、文化創意領域的人才與創新高地。近些年,先後承擔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服裝設計製作,2009年建國60周年群眾遊行方陣服裝設計,以及有關行業系統具有特殊要求的服裝設計,如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設計製作、南北極科考隊手錶的設計研發等重要設計創新工作。參與了2011年深圳大運會、2014年南京青奧會、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服裝設計製作。尤其是2014年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設計製作,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學校致力於現代生活方式設計教學和科學研究以及民族服飾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十二五」以來,教師承擔國家、省部級及各類科研項目近千項,獲得包括連續三年國家科技獎在內的國家、省部級獎勵28項,其中王銳教授主持的「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復合纖維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2016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學生在各類國際、國內時尚重要賽事中處於領先地位,服飾、服裝、珠寶、藝術等設計專業學生獲得包括美國AOF國際大賽、中國設計師協會舉辦的「漢帛杯」國際設計大賽等國際、國家級金銀獎百餘項。尤其在HRD國際鑽飾設計大賽中,全球1000多件作品參賽,44件入圍,中國入圍的8件作品中6件來自我校。服裝表演專業獨樹一幟,學生培養水平全國領先,多年來在國際國內模特大賽中成績突出,獲得一屆世界小姐季軍、兩屆世界小姐中國區總冠軍,以及中國超模大賽等國際、國家級獎項冠亞軍。 學校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立足首都,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始終位於服裝高等教育的前沿。與包括倫敦藝術大學、紐約時裝學院、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美國康奈爾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巴黎ESMOD高等國際時裝設計學院、日本文化女子學苑大學、比利時安德衛普大學、澳大利亞皇家藝術學院、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南非德班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時尚院校在內的40餘所大學,以及秘魯出口和旅遊促進委員會、波蘭凱爾采市政府、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等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 學校獨特的辦學優勢和鮮明的辦學特色,有力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文化傳承、文化傳播,引領了人民的生活時尚、文明傳承和文化創新,對我國服裝、設計、時尚和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做出了獨特的突出貢獻。2016年,北京服裝學院被英國《時裝商業評論》(《Business Of Fashion》)評為中國最好的時尚高校,在全球時尚教育院校本科課程中位居前列,研究生課程「最佳長遠價值」國際排名第2名。真正成為了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中國時尚高等學府」。
⑶ 北服是大學嗎
北京服裝學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全國唯一以服裝命名,藝工為主,藝、工、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始建於1959年,原名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1998年由紡織工業部劃轉北京市為主管理。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下設13個教學系部,開設28個本科專業,有4個雙學位專業點, 8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有在校生8000餘人,在校職員工700餘人。[1]
創辦時間
1959年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
學校類型
工科
屬性
市屬本科高等院校
主管部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類別
公立大學
知名校友
楊石頭、鄒游、蘭玉
學校官網
http://www.bift.e.cn
圖集
學校概況招生計劃歷年分數線招生簡章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學術研究
▪ 科研機構
▪ 科研成果
▪ 學術資源
3 辦學條件
▪ 師資力量
▪ 院系專業
▪ 教學建設
▪ 學科建設
▪ 對外交流
4 文化傳統
5 學校領導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服裝學院
英文名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簡 稱
北服(BIFT)
創辦時間
1959年
類 別
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
工科
屬 性
市屬本科高等院校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
現任校長
劉元風
知名校友
楊石頭、鄒游、蘭玉
主管部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碩士點
12 個
校 訓
弘毅日新 衣錦天下
主要院系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
學校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櫻花東街甲2號
學校代碼
10012
歷史沿革編輯
1959年,北京紡織工學院創建;
圖書館
1964年,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
1968年,文革期間,學校遷入江西省分宜縣五七幹校,在校學生300名;
1971年,並入北京化工學院;
1978年,結束並校,招收第一屆統考生;
1984年,北京化纖工學院復校,在校學生1120名;
1988年,更名為北京服裝學院;
1998年,由紡織工業部主管劃轉北京市為主管理;[2]
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學術研究編輯
科研機構
校園景觀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1個,市級研究機構1個。[3]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服裝材料研究開發與評價重點實驗室、數字與交互媒體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首都服飾文化與服裝產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1個):服裝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
市級研究機構(1個):北服·南山中國職業裝研究院
產業創新園(2個):中關村時尚產業創新園(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服共建)、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創新園(全國「十佳」特色博物館之一的民族服飾博物館和中關村科學城)
科研成果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家、省部級及各類科研項目1200多項,授權專利25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獎勵10項。2004-2006年,學校均有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中該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島法超細纖維及人造麂皮的開發和產業化研究」項目,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4]
學術資源
學術刊物
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
《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81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服裝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主要刊登與紡織服裝行業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論文、應用技術報告、綜合性學術評論及專題論述,特別是紡織服裝新材料、紡織化學、紡織技術、染整技術、服裝 CAD技術、生態紡織品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在 2004 年、2008年連續兩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國內外十多個著名資料庫或文摘雜志列為固定收錄刊源,其中包括《美國化學文摘 CA 》、《世界紡織文摘(WTA)》、《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 (ChinaInfo) 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紡織文摘》、《中國化學化工文摘》等。 [5]
《藝術設計研究》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服裝學院主辦。該刊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獲《全國藝術院校學報最佳版式》獎,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等著名資料庫與文摘雜志列為固定收錄刊源。[5]
館藏資源
北京服裝學院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圖書館擁有不同學科、不同語言的藏書95.5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60.1萬余冊,擁有中外文期刊近900種,電子期刊3萬余種,多媒體資料2萬余部,各種資料庫70餘個。
辦學條件編輯
師資力量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78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3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專兼職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113人。[1]
教學團隊[6-7]
序號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級別
1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 劉元風 國家級
2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 劉元風 市級
3 服裝設計與營銷管理教學團隊 胡月 市級
4 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團隊 張巨儉 市級
5 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團隊 郭燕 市級
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劉瑞璞、趙國梁、鄭嶸
院系專業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下設13個教學系部,開設28個本科專業。[1]
院系設置
院系設置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造型藝術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礎教學部
藝術設計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商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研究生部
外語系
國際學院
計算機信息中心 -
專業設置[8]
二級學院名稱 專業名稱(方向) 本科所授學位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服裝設計與工程 工學
傳播學(時尚文化與傳播實驗班) 文學
服裝與服飾設計 藝術學
表演(服裝表演與品牌推廣) 藝術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應用化學(服裝安全與評價、紡織化學) 工學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服裝材料與工程) 工學
輕化工程(服裝色彩與功能) 工學
藝術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藝工融合聯合教學實驗班) 工學
產品設計 藝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環境設計 藝術學
攝影 藝術學
動畫 藝術學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學
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與金融) 經濟學
廣告學(品牌策劃與傳播) 文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據分析師) 管理學
工商管理(企業零售管理) 管理學
市場營銷(時尚品牌管理) 管理學
會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 管理學
信息工程學院 自動化 工學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外語系 商務英語 文學
造型藝術系 繪畫 藝術學
雕塑 藝術學
公共藝術 藝術學
教學建設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市級精品課程5門;完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20部。[1]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藝術設計[9]
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業設計、輕化工程、表演[9]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藝工融合應用型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11]
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服裝材料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11]
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北服-愛慕服裝專業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服-新百麗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精品課程
校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所在部門
姓名
職稱
1
素描
孫綱
教授
美術系
2
水粉
張玉祥
教授
3
服裝材料學
王越平
副教授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4
市場營銷
寧俊
教授
商學院
5
管理學(系列課程)
陳桂玲
副教授
6
有機化學
李秀艷
副教授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7
計算機原理與應用
薛天宇
副教授
工業設計與信息工程學院
8
機械設計基礎
羅家莉
副教授
基礎課部
9
工程制圖
李傑
副教授
10
大學物理實驗
陳祖剛
教授
市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課程名稱
所屬院系
課程層次
所屬學科
負責人
中國服裝史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本科 藝術類 袁仄
服裝設計學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本科 藝術類 胡月
成衣紙樣與工藝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本科 輕工紡織食品類 劉瑞璞
數碼設計基礎 藝術設計學院 本科 藝術類 詹炳宏
服裝畫技法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本科 藝術類 劉元風
教學成果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承擔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教育部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北京市級教改項目,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北京市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項。2009-2012年,教師出版教材及各類參考書120部,其中《服裝工業制板》等14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入選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裝藝術設計》和《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術(男裝/女裝)》等。此外,學校教師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19部,編輯出版服裝類、美術類、藝術類三大系列教材33部。[12]
學生榮譽
2011-2014年,該校非藝術類學生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方案大賽銀獎、北京市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特等獎、北京市英語競賽特等獎等各類獎項 171 項,藝術類學生獲「紅點獎」、「漢帛杯」等國際國內大賽獎項656項,獲獎數量和層次居國內同類院校前列。[1]
學科建設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13]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3個):設計藝術學、藝術學、材料學[13]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4]
授予學位學科名稱 項目名稱
設計學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4]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法學 民族學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
工學 機械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
紡織科學與工程 紡織工程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
服裝設計與工程
管理學 工商管理 會計學
企業管理
藝術學 藝術學理論 藝術學
美術學 美術學
設計學 設計藝術學
碩士專業學位 藝術
對外交流
北京服裝學院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制服、火炬接力服裝、中國運動員領獎服、頒獎禮儀服之「青花瓷」系列、殘奧會入場服等設計,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設計,建國60周年群眾遊行方隊和志願者的服裝設計,廣州亞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深圳大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以及北京市中小學校服、兩代學位服等設計研發工作。2012年,與國內三所藝術院校共同組建並培育「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中心」,旨在探索並建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共同推進民族藝術的傳承。[1]
文化傳統編輯
校訓
弘毅日新 衣錦天下
「弘毅」取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要求北服人要心胸開闊,抱負遠大,堅忍不拔。「日新」取自《禮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北服人要不斷進取,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引領時尚。「衣錦天下」取自《易經》「垂衣裳而天下治」,蘊含了衣被天下、衣美天下之意,表達了北服人努力使中國人民、世界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自信,以及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世界的願景。[15]
校徽
學校領導編輯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呼文亮 院 長 劉元風
黨委副書記 倪賽力 副院長
廖青、賈榮林、仲叢生
⑷ 校服的校服改革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各地以學校為單位或者是在一定區域內學生統一穿著學生裝已實行了近二十年。
2014年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服裝學院成立全國中小學學生裝(校服)研究中心,開展學生裝(校服)相關標准研製工作,中心正在著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中小學生人體尺寸資料庫,在大量採集中小學生人體尺寸的基礎上,分析歸納體型特徵,錄入到體型資料庫。二是研究運動中的中小學生的體態、體表、尺寸變化特徵,建立服裝的放鬆量,進而建立服裝號型標准,這個標准需要保證標准號型的人體覆蓋率。三是開展服裝工效學方面的研究,特別是研究運動過程中,中小學生的生理變化特徵、溫濕度的變化特徵,這樣可以結合面料的特性,比如排汗好、透氣好的面料,以保證服裝的舒適性;再比如某些部位,運動時,變化尺寸大的,就需要彈性更好的面料。如此,設計出來的服裝既能夠合身,又舒適,更重要的是服裝對人體能起到保護作用。
國家標准
2015年6月30日,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國家標准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此為中國首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棉纖維含量標稱值不低於35%、甲醛和PH值達到紡織品B類要求、衣領處不允許縫制任何標簽提升舒適度的細節要求。
⑸ 北京服裝學院有校服么什麼樣子的
出生於山東青島的宋茜,畢業於著名的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院,秀麗的外貌和完美的身材外還有著出眾的舞蹈實力。cf 廣告 008年 三星系列液晶電視廣告 女主角 008年 spris服裝品牌廣告模特 008年 smart校服廣告模特
⑹ 全椒中學的校服貴不貴
你好:
今年9月開學,如果你在南京江寧區看到成千上萬身著統一制服的中小學生,你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沒有看錯!不過,這不是同一所學校的學生,而是江寧區的學生。
昨天,南京市江寧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區中小學學生新款學生裝、學生鞋已完成研發、核工作,從今年秋季開學,全區60所中小學校、8萬余名中小學生將統一換上新款學生裝。據悉,在如此大的區域范圍內統一校服在江蘇開了先河,近日江寧區各中小學校將面向學生家長本著自願原則開始組織征訂。揭秘
「洋裝」PK掉「中式」
「哇,這些校服真漂亮!」受邀來到現場的一些家長看到學生模特身上的校服忍不住嘖嘖稱贊。
來自東山外國語學校初二(8)班的查雨涵展示的是初中女生夏裝。只見她上身是白色的短袖襯衫,還佩戴了一個很漂亮的黑白格子的小領帶,最別致的是衣襟處竟然點綴著滿地域文化的雲錦圖案;下身是很淑女的藍白格子百褶裙。「這個衣服蠻舒服的,裙子裡面不是襯裙是襯褲,運動起來也比較方便。」對於新校服,查雨涵一個勁地誇好。
「為了設計江寧校服,我先後拿出四五種方案,有中國傳統型的、運動型的、日韓風的,每種方案都設計了好多種式樣,但是最後還是偏日韓式的獨家設計孩子們最喜歡。」負責校服設計的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服裝系主任丁學華笑著透露說。
男生褲裝女生裙裝為主
據丁主任介紹,新款學生裝設計的理念是美觀、舒適、大方、實用。記者發現,新版校服男生以褲裝為主,女生以裙裝為主。
「首先,新款學生裝式樣簡潔大方又不失時尚,主體色調素雅,莊重的藏青色、明快的淺灰色和白色,給人清純、樸素、靈氣又體現出活潑的印象。服裝融入雲錦圖案,同時點綴『麒麟』徽章、梅花紐扣、篆印書法校名等『江寧』文化素於其中,裝飾既吉祥又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新款服裝能夠體現出男生的陽剛之氣,女生的文雅秀美;第二,新款學生裝線條合身適度留有餘量,春秋裝裙子、褲子、毛線背心可根據氣溫變化靈活搭配、領帶、蝴蝶結、鞋襪等配飾還可自由組合,注重服裝的整體配套。另外,在褲、裙裝腰口設計成可調節扣,以滿足學生活動舒展穿著舒適的需要。女裙襯里改用褲子結構使活動更方便、安全。以往很多學生冬天經常是棉襖外面套校服,現在小學和初中冬裝校服可拆卸內膽,使冬裝穿著的適應性進一步增強;第三,面輔料安全環保,穿著舒適。運用耐臟、耐磨、耐洗、透氣、防靜電、富有彈性的棉混紡、毛混紡、聚酯混紡面料。其吸濕性、透氣性、保溫性良好,不易變形,穿著舒適活動自如。」
最貴一套300多塊
據了解,此次江寧區推出的新款學生裝按性別、學年段、季節分類設計,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按照夏裝、春秋裝、秋冬裝男女式樣各一套。夏裝每套都控制在100以內,春秋裝、秋冬裝一般都控制在200以內。不過考慮到添加衣服方便,設計方還專門為高中生的春秋裝配置了一件休閑外套(135),這樣所有校服中最貴的就是高中生的春秋裝,格達到325/套。
讓人意外的是,江寧區校服的設計不只是在服裝上,還同時提供了學生健康鞋的選配,這在全國也是首創。「6-17歲是平足、拇指外翻畸形等足部問題高發的年齡段。因此在為江寧區學生設計學生鞋的時候,我們針對孩子的足部特點做了很多特殊的處理:比如合理的放餘量及頭厚,使鞋頭留出了腳趾的活動空間;特質底部鉤心,加強穩定性和防護性能;配抽取式功能鞋墊,類似於嬰兒用的尿不濕,可以保持學生足底的乾燥清爽等等。」學生設計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研究生姚瑛介紹說。記者發現,新設計的學生鞋與新版學生裝風格一致、相得益彰,最貴的中學生冬款牛皮鞋只有98/雙。
鼓樓溧水六合也想搞「統一」
南京市教育局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後有為主任指出,江寧區的做法有示範引領作用,但南京全市范圍內統一著裝還不太可能。目前鼓樓、溧水、六合等區都對此做法表示很感興趣,有望推廣。
釋疑
校服校服,不以「校」卻以「區」為單位統一
據了解,江寧區全區中小學將統一校服的做法在江蘇是開了先河。不過采訪中有人提出,為什麼定校服不以學校為單位,而在全區推行統一校服呢
「校服最早的發源地是日本,當時是為了解決學生間的條件差異,遏止攀比之風而實施統一著裝的。經過調研,哈爾濱等地已經在全市范圍內統一學生著裝,這是一種好的做法。」江寧區教育局勤工儉學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東回答說,這次全區中小學(民辦校除外)實行統一校服,學校的差異只在佩戴的徽章上標有校名。在同一區域內,有的學校被認為是『名校』,有的被稱為『差校』,這無形之中給所在學校的學生也貼上了標簽。我們希望統一校服後,統一的校服有利於學生所在學校、所在區域教育的管理和引領。」
利潤多少均一套60多,利潤3%以內
⑺ 北京服裝學院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78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3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專兼職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113人。
教學團隊 序號團隊名稱負責人級別1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劉元風國家級2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劉元風市級3服裝設計與營銷管理教學團隊胡月市級4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團隊張巨儉市級5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團隊郭燕市級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劉瑞璞、趙國梁、鄭嶸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市級精品課程5門;完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20部。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藝術設計
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業設計、輕化工程、表演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藝工融合應用型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
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服裝材料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
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北服-愛慕服裝專業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服-新百麗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精品課程 校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所在部門 姓名 職稱 1 素描 孫綱 教授 美術系 2 水粉 張玉祥 教授 3 服裝材料學 王越平 副教授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4 市場營銷 寧俊 教授 商學院 5 管理學(系列課程) 陳桂玲 副教授 6 有機化學 李秀艷 副教授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7 計算機原理與應用 薛天宇 副教授 工業設計與信息工程學院 8 機械設計基礎 羅家莉 副教授 基礎課部 9 工程制圖 李傑 副教授 10 大學物理實驗 陳祖剛 教授 市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課程名稱所屬院系課程層次所屬學科負責人中國服裝史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本科藝術類袁仄服裝設計學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本科藝術類胡月成衣紙樣與工藝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本科輕工紡織食品類劉瑞璞數碼設計基礎藝術設計學院本科藝術類詹炳宏服裝畫技法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本科藝術類劉元風教學成果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承擔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教育部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北京市級教改項目,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北京市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項。2009-2012年,教師出版教材及各類參考書120部,其中《服裝工業制板》等14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入選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裝藝術設計》和《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術(男裝/女裝)》等。此外,學校教師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19部,編輯出版服裝類、美術類、藝術類三大系列教材33部。 學生榮譽 2011-2014年,該校非藝術類學生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方案大賽銀獎、北京市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特等獎、北京市英語競賽特等獎等各類獎項 171 項,藝術類學生獲「紅點獎」、「漢帛杯」等國際國內大賽獎項656項,獲獎數量和層次居國內同類院校前列。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3個):設計藝術學、藝術學、材料學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授予學位學科名稱項目名稱設計學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學科門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法學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工學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管理學工商管理會計學企業管理藝術學藝術學理論藝術學美術學美術學設計學設計藝術學碩士專業學位藝術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制服、火炬接力服裝、中國運動員領獎服、頒獎禮儀服之「青花瓷」系列、殘奧會入場服等設計,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設計,建國60周年群眾遊行方隊和志願者的服裝設計,廣州亞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深圳大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以及北京市中小學校服、兩代學位服等設計研發工作。2012年,與國內三所藝術院校共同組建並培育「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中心」,旨在探索並建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共同推進民族藝術的傳承。
⑻ 穿校服的好處
1.避免攀比之心
穿校服的話,大家穿的都是一樣的衣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能減少同學之間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讓家庭生活條件不同的孩子心理平衡。
2.能專注在學習上
都穿校服,大家在著裝上就不會太多花心思,不會整天想著穿衣打扮,就能把心思更多的放在學習上。
3.團隊感
校服是一個學校精神面貌的體現,可以彰顯學校精神。都穿校服,統一著裝,時時刻刻都表示著我們是一個學校的,更能感受到團隊榮譽感。
4.保護功能
比如放學回家,校服比較顯眼,假如在回家途中發生什麼不測,可以更快識別身份。
5.統一管理
學校組織外出活動,同一校服有利於學校對於外出學生的管理,也不容易造成學生走失。
⑼ 雄安新區中小學生校服向全球徵集設計方案獎金如何
雄安新區中小學學生裝(校服)設計邀請賽於6月2日正式啟動。雄安新區中小學學生裝(校服)研究中心作為主辦單位向全球專業機構和人士徵集全系列設計方案,獲得金獎的參賽機構或個人可獲得5萬元獎金,所有獲獎者同等條件下可優先入駐主辦方在雄安新區所屬產業園辦公空間,並享受優待政策。
本次大賽參賽作品需涵蓋中小學生一年四季著裝,包括運動裝系列和制服系列。大賽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參評機構或參評者於6月16日-7月20日提交設計方案及其《參評表》、《著作權轉讓承諾函》。第二階段專家評審組將在7月21日-7月31日對參評方案進行初評,確定並通知入圍終評環節的參評機構或參評者,簽發入圍通知書。第三階段,入圍參評機構或參評者需在8月1日-9月10日完成全系列20套實物作品製作,按通知要求編號標注所有套系作品。第四階段,入圍參評機構或參評者於9月11日-9月12日攜實物作品及紙質版《作品登記表》至雄安新區報到並參加終評環節。終評以預審答辯和現場展演的方式進行。參評機構及參評者可通過主辦方官方指定網站(fashionxiongan.com)下載填寫《作品登記表》。
本次設計徵集面向全球,從事服裝設計的專業機構,或有服裝設計相關經驗的專業人士,均可報名參評。雄安新區中小學學生裝(校服)研究中心將對獲得金獎、銀獎、銅獎、單項獎、優秀獎的參評機構和參評人頒發獎杯、證書,並分別給予金獎5萬元、銀獎3萬元、銅獎1萬元、單項獎5000元和優秀獎3000元的獎金。凡是入圍終評環節的參賽機構或參賽者,主辦方以參評作品為單位給予10000元人民幣的製作補貼。
此外,此次邀請賽獲得金獎、銀獎、銅獎的機構或個人還有機會受邀進入雄安新區中小學學生裝(校服)設計競標環節;或與主辦方進行戰略合作簽約,共同致力於雄安新區中小學學生裝(校服)研究及推廣工作;或同等條件下可優先入駐主辦方在雄安新區所屬產業園辦公空間,並享受優待政策。
⑽ 誰能告訴我校服105尺碼等於XL 還是L什麼的
105型號尺寸:
身高(cm)100-105
衣長(cm)48
胸圍(cm)63
L尺寸:
身高(cm)173-177
衣長(cm)58
胸圍(cm)82
XL尺寸:
身高(cm)178-182
衣長(cm)69
胸圍(cm)104
105型號的校服尺寸並不屬於L,XL的尺寸范圍內,105校服尺寸更多的是校服的型號編碼如下圖。
(10)北服學生裝校服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
女的 S=155=小號,M=160=中號,L=165大號,XL=170=加大(以此類推)男的 S=165=小號,M=170=中號, L=175=大號,XL=180=加大號,XXL=185=加加大。
2014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服裝學院成立全國中小學學生裝(校服)研究中心,開展學生裝(校服)相關標准研製工作,中心正在著手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中小學生人體尺寸資料庫,在大量採集中小學生人體尺寸的基礎上,分析歸納體型特徵,錄入到體型資料庫。二是研究運動中的中小學生的體態、體表、尺寸變化特徵,建立服裝的放鬆量,進而建立服裝號型標准,這個標准需要保證標准號型的人體覆蓋率。
網路-服裝尺寸
網路-校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