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們學校去年發的校服是Hey Junior的,就有5套。像天氣比較暖和時有兩套,分別是正裝(短袖襯衫+短褲或百褶裙)和運動服(短袖運動衫+運動褲一套),到天氣逐漸變冷的時候又有兩套,分別是秋冬正裝(西裝外套+長袖襯衫+針織馬甲背心+褲子或者裙子,另外又有領帶或者領結配飾)和運動服(長袖長褲一套),更冷的時候就再外穿棉羽絨或者沖鋒衣啦。沖鋒衣有內膽有帽子,均可脫卸,非常實穿。
㈡ 完成校服與總件數的比是1:3,又完成150件,現在的比是2:3.求總件數.
a:b=1:3 ,(a+150):b=2:3
所以a=150,b=450,,,總件數為450
㈢ 長師中學,校服有多少件
兩套夏季,兩套冬季,還有一套長袖襯衫加西褲
㈣ 服裝廠為利民小學加工一批校服,第一天加工的件數與剩下的件數的比第二天的件數是總數的五分之一。
2000件
第一天加工的件數與剩下的件數的比是一比三,第二天加工的件數占總數的五分之一,設總數為x
第一天加工是總數的四分之一
1/4x+1/5x=900,x=2000
㈤ 校服的碼數像110 176,分別指什麼
110應該是胸圍
176應該是身高
㈥ 一年級一1班一共有48人每人發一套校服,還需要多少件上衣,和多少件褲子
一年級一班,共有48個人要發校服,需要48件上衣和48條褲子。
校服最早起源於歐洲。學校為了規范管理,統一的著裝。一般在學校的重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統一著裝,一般學校校服有該校校徽,也直接影響到學校形象。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夠展現學生精神抖擻、活力飛揚的一面,也是學生青春時代的專屬標志。
2015年6月30日,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國家標准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此為中國首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棉纖維含量標稱值不低於35%、甲醛和PH值達到紡織品B類要求、衣領處不允許縫制任何標簽提升舒適度的細節要求。
(6)校服件數擴展閱讀:
起源發展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使富裕的學生不會去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
校服還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對於避免攀比之風在校園里出現都有積極意義。校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家長對服裝的投入。此外,校服也存在著許多的主要缺點,比如不利於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校服的質量不佳,容易掉色發霉,尺寸並不適合所有人,不方便補訂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校服
㈦ 某服裝廠生產一批校服,第一周生產的件數和總件數的比為1:5,如果再生產240件就
價格這批校服總數是5X
1X+240=5X / 2
2(1X+240)=5X
2X+480=5X
480=5X-2X
480=3X
X=160
5X=160*5=800
㈧ 服裝廠要生產一批校服共480件要求三周完成第一周完成了120件,第二周與第三周完成的件數的比是五比
480-120=360
㈨ 校服外套規格120是多少碼
校服外套120規格代表身高是120公分。120公分校服一般適合中小學生。
尺寸的選取:一般區別就是身高,腰圍,胸圍等一些參數。
具體的尺碼可以參考下圖:
(9)校服件數擴展閱讀:
選擇合適的校服尺碼的方法:
1、量體:是指用軟尺測量人體有關部位的長度、寬度和圍度的尺寸,作為製作的依據。測量時,被測者立正站直,雙手自然下垂,最好穿較緊身的工作服,以保證尺寸的准確性。測量圍度時,皮尺應該保持垂直。量體時要注意觀察號體型特點,有特殊部位要註明,以備裁剪時參考。
2、參考通用碼數:記錄下學生平常的穿衣碼數,或讓學校測量下學生的身高、體重及三圍數據,根據這個數據來選擇衣服的尺碼。
3、量衣:量一下學生最合適的衣服的平鋪尺碼,對應產品介紹下面要購買的那一款服裝的平鋪尺碼表選擇衣服(每個款的數據不同)。服裝的類目相同的,尺碼准確度越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校服
㈩ 校服尺碼怎麼訂啊
首先、校服在配合校方確立校服的款式後,會派出工作人員對學校內各個年齡段中具有代表性體態特徵的學生進行身高體重三圍等數據採集。在採集過程中莘茂工作人員會注意過高、過胖等極端體態情況的記錄備案,保證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個體。
第二步、校服設計團隊依據採集到的代表性數據,結合設計出的校服款式版型、功能用途來確立尺碼區間。這是因為隨著消費者對校服用途的多樣化需求,目前校服品類細分出了春秋裝、夏裝、冬裝等季節區別,常服、禮服和戶外運動服等功能區別,不同品類的校服有著不同的尺碼確立原則,必須結合款式設計和功能需求進行科學分析後決定尺碼區間,從而保證兼顧合體性和活動松量。
第三步、根據初步得出的尺碼做出樣衣請學生代表試穿,並在各種學習生活場景中進行測試。徵求學生在穿著中的體感意見,保證不同活動狀態中均有舒適輕松的穿著感後,最終確立尺碼。
最後、工作人員將確立出的校服尺碼同之前採集的體態資料庫做對比,為家長提供出一份尺碼參照表,讓家長和校方可以依據孩子的身高體重就能選出准確的尺碼。
校服大體有合纖織物、經編面料、棉織物面料三種:合纖織物是數年來時興面料,因其風格獨特、色澤多樣、易洗快乾、容易護理等長處,廣泛應用於校服定做行業,產品有花瑤、塔絲隆、卡丹絨、水洗絨等;
經編面料也是應用很廣泛的面料,由於經編面料的織物富有彈性、舒適滑爽、伸縮自如、穿著合體等長處,頗受學生們的喜愛。產品有金光絨、條絨、滌蓋棉等;含棉織物具有手感柔軟、吸汗性強,花色品種多等優點,適用於運動類型的校服定做,產品有錦棉布、滌棉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