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學城香爐山鎮
香爐山位於貴州省凱里市西15公里,四面石崖絕壁,形如香爐。
香爐山位於貴州省凱里市西15公里,四面石崖絕壁,形如香爐,故名。僅一線小道盤旋而上,海拔1233.8米,方圓15公里,眾山環列,若劍戟刺天,明清兩代,苗族人民多次起義均以此為根據地。
香爐山,苗族稱為BOB-BIUIEL(玻壁糾),意為砥柱山,位於凱里市城西13公里,山的四面正如《黔南識略》所載:壁立千仞,延袤三十餘里,眾山環列,若戈鋌相向。頂峰海拔1233.8米,山腳最低海拔629米,方圓13公里,巍然屹立,雲霧繚繞,如擎天大柱。相傳為苗族祖先《打柱撐天》中所說的第七根金銀玉柱。原共九層,直頂南天門。成了天地相往的通道。傳說天王的七女兒阿碧順山頂下至半山藏與苗族青年阿補遊方戀愛成親,每天晚上都在半山腰歡聚。每天凌晨雞叫三遍時,阿碧均按時回到天上向父王拜早朝。不久,阿碧有了身孕。一天晚上,阿碧在香爐山中生了一女兒小阿彩。正當初作父母的年輕夫婦歡樂時刻,公雞叫了第二遍。阿碧無奈,只好急飛天庭。因心急腳重,踩倒了六層金玉石。從此,香爐山只剩下如今的三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