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小的事情, 答案就是從新買一套,
還有你的思想是不正確的,在學校丟東西幹嘛要我來承擔損失?
是校服你就這么想了,因為你根本不想穿, 如果丟的是你的手機,貴重物品,你還會這么想嗎,
還有,並不是在學校里丟了東西就是學校的責任, 如果按這邏輯,你在社會被人搶了,幹嘛要你來承擔損失,應該政府來賠償你阿,
『貳』 教育部規定一定要買校服嗎
教育部:購買校服遵循自願原則。
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這是第一個國家層面系統構建校服治理體系的指導性文件。
《意見》提出了具體措施:強化學校選用管理。學校要在深入論證和與家長委員會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確定是否選用校服。選用學校要建立家長、學生參與的校服選用組織。購買校服遵循自願原則。立足生態環保探索校服回收利用機制。
(2)校服無開處擴展閱讀:
教育部等四部門出台校服管理意見
一是嚴格執行國家標准。要求校服生產和采購均應嚴格執行國家標准,各項指標均應達到標准要求。
二是有效規范校服市場。嚴格依法進行校服企業登記注冊。加強對采購單位指導,不得違反市場原則干涉交易。嚴查對本地校服生產企業進行地方保護的行為。
三是加強校服質量檢查。校服供應和驗收應實行「明標識」制度,校服要具備齊全的成衣合格標識。鼓勵實行雙送檢制度,在供貨企業送檢的基礎上,采購單位可結合實際將校服送法定檢驗機構抽檢。
『叄』 不穿校服會被學校開除嗎
可能會被老師罵八~~
『肆』 學校里的失物招領處里,大多數是學生的衣服,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案
我們學校的失物招領處,最多的應該是學生的校服了,反正丟了能再買的態度,讓學生來認領的就少了,每年都會有大量無人認領的校服積壓下來,我們每個學期都會把一些無主校服在家長會上讓家長認領,如果再找不到失主的,那麼我們會把他們打包好,交給公益組織,送給那些需要的人。
『伍』 在學校,撿到衣服、校服,交到政教處,衣服、校服無人認領,為什麼
當然就是人家不要了唄
『陸』 為什麼大多數校服沒有裙子
簡單的來說考慮經濟情況大多數第一的學校只有一套校服或者冬夏兩套校服,這來來看選擇運動服款式肯定是最合適的。一些高價的民辦學校已經推出了不同場合的多種校服,一般就是按照季節和場合來分,冬夏再加上運動服款式和正裝款式。
『柒』 國家有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嗎
國家沒有規定,但是學校裡面叫學生穿校服,有時候也是為了一種統一性,其實穿校服還是有許多的好處的。首先在進行一些集體性活動的時候,穿校服能夠讓整個集體看起來比較整齊劃一,這個應該是會形成一種美感,就像那種制服,就像軍裝,他們會給人一種比較統一的感覺。就是那種集體感歸屬感就會顯得特別的強。另外一個穿校服也會避免孩子們在穿衣服方面形成一種攀比,因為校服大家都是一樣的,所以有一種平等的感覺在裡面,這也是一種很不錯現實意義。其實就像一些企業裡面或者一些單位裡面國家並沒有規定他們需要傳統一的服裝,但是每一個單位在這一方面,有著自己的一些規定。從我身邊的一些學校來看,他們買的那些校服還是不錯的,首先質量也還可以,價格也不是很貴。如果大家都買了校服,而其中的個把跟小孩沒有穿,其實她心裏面是比較不舒服的,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沒有融入這個集體。從這一方面來說,我還是比較支持學校購買校服的,只要不是特別的離譜,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都行。
『捌』 正在班級里剛才彎腰撿東西胸前的校服扣子被撐開了怎麼辦 沒有東西縫太尷尬了。。胸部好討厭啊
你可以考慮扣針之類的,因為是夏天所以你可能就穿了內衣和校服,拿一張餐巾紙,唔著那裡,裝做不舒服,ok,回家換了
『玖』 學生不穿校服怎麼處理
對於要不要穿校服,歷來是有爭議的。今天探討的命題,是基於學生要穿校服這個前提的。
當過班主任的老師一定有這樣的體驗:經常會有學生偷偷地不穿校服,若未提醒他就不穿,時不時導致班級扣分。那麼,如何讓學生整齊劃一地穿上校服,避免在班級考核評比中不失分,或者說少失分呢?
我是這樣做的。
統一思想
通常,我會先和學生這么說。既然,要求穿校服的條例沒有更改,我們就應該按要求穿校服,必須堅決遵守學校的規定。假如你認為學生穿校服不好,可以走正當途徑呼籲,捍衛自己不穿校服的權益。
借力學校
學生偷偷不穿校服,固然有學生和班級管理的問題,學校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讓學生養成習慣,工作必須堅持不懈,不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教育工作必須朝著同一個方向持久用力,才會產生我們所期待的效果。
真實的情況是,值周工作比較隨意。強調了,沒有檢查,一時沒強調,又來檢查了,真是防不勝防。我向學校建議,把檢查校服每周必做的常規工作,借力學校的教育管理力量。
有人會認為,班級也可以常抓不懈,不一定把全部的責任推給學校,我只是認為,自上而下形成輿論氛圍,工作會更有效益。當然,一個班也是可以抓的,但如果只是一個班抓,難度會大很多,效率也會低很多。因為認知不到位的同學往往會說,怎麼就我們班有這要求,其它班都沒有這么嚴格,從而牽扯老師的很多精氣神。
我這樣說,並不是倡導老師去抱怨,傳播負面能量。其實學校和領導也很不容易,我們要做的是提醒,表達訴求,後續的就不是我們考慮的了。實在不行,在我們能做主的土地上耕耘即可。
專人負責
其實,人都是有惰性的。成年人是如此,孩子更是不能例外。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外在的約束和管理的。「揚翼班」的建設採用崗位服務制,每人承擔一定的服務工作。為了把校服工作落到實處,我設置了儀容儀表監督員,安排學生專門負責這項工作,我定期過問工作情況。
為了做好分內工作,監督員也是絞盡腦汁,設計了穿校服的宣傳語,張貼在教室的前面後面,雖然說不上高大上,但不難看出她為此努力的付出。(上圖)
監督員定期檢查同學的著裝,每次課間操下去做操之前,她先檢查同學們有沒有穿校服。如果沒有穿,督促學生先去寢室換上再去做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記,說百遍不如做一遍。
這樣做有許多好處。第一、工作不會出現遺漏,有專人負責能夠把事情做到實處。第二、讓他們換了衣服再來做操,表明了老師堅決的態度,學生看到老師態度鮮明,基本上會遵照執行,時間久了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第三、那那些沒有穿校服的同學換了再來做操,避免班級扣分(值日老師往往課間操時檢查),也是挺好的選擇。第四、選擇課間操時間換衣服,並不影響他們學習和課堂時間;同時,上下樓跑動鍛煉了身體,同樣達到了鍛煉的效果。哈哈,是不是一箭多雕!
堅決執行
曾經,我讓學生去換衣服。學生找理由,說老師我洗了,衣服還是濕的,不能穿。我就告訴他,作為一個高中生,必須要有一些規劃的能力,如果兩件校服都是濕的,暴露了自己的懶惰,或者生活能力的低下,責任在自己,和老師無關。既然是自己的責任,必須自己承擔責任。如果衣服是濕的,那就把濕的給換上,並且以後永遠記住,凡事多想幾步,多一些前置性的考慮。
其實,讓他們穿上濕的衣服,我也是心疼的。不過,這讓他們學會了不找借口,後續工作難度會少很多。師生相處的過程,也是彼此試探並達成平衡的過程,只要老師要求不過分,亮出鮮明的態度,學生還是會吧辦得妥妥的。
當然,大家都不用著急,真的換上濕衣服的學生,幾乎不太會有。不要小看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他們會去借的。如果一件校服也借不到,也是沒用的。如果真的穿來了濕的校服,豈不是給我們老師提供了另外一個教育的契機?
做法不一定百分百完美,我也只是走在探索的路上,但我相信,但通過努力,穿校服的情況,一定會比當下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