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建國小學的校服

建國小學的校服

發布時間:2021-06-05 14:29:05

1. 中國哪個小學校服是古裝版

中國好多小學的都是中國的,古代的服裝的。

2. 1932年的建國小學是什麼樣子

創辦於1932年,迄今已在時代風雨更迭中走過70餘載崢嶸歲月,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有著古老人文傳統和豐富辦學經驗的農村完小。學校創辦以來,得到社會各界、海內外鄉賢的鼎力支持,校園建設、辦學條件正在逐步完善中。學校目前總面積約12200平方米,校園建築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教學區、活動區、生活區整體布局較合理,能滿足學校教學活動需求。
小學部現有學生600多人,附屬幼兒園生數150多人,全體教職員工30人,專任教師大專學歷100%,其中高級教師10名,一級教師5名,師資水平配備能勝任學校遠程發展需求。
近年來,在轟轟烈烈的新課程改革大潮下,達德小學正努力開創,銳意進取,以「優化隊伍」為保證,以「加強課改」為突破,以「遠程規劃、持續發展」為導向,以「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成長」為目標,進行著腳踏實地而又高瞻遠矚的教育教學實踐與改革,為全面構建開拓型、學習型的新型校園而不懈奮斗。

3. 各國小學生校服都是什麼樣

有各種各樣的

4. 有誰知道這是廣州哪所小學的校服

這是廣州哪所小學的校服,
太模糊了。
能否來一張清晰的?
可詢問廣州市教育局。
以廣州市教育局的說法為准。

5. 這是哪個小學的校服

現在的小學校服學校都可以自主選擇,而且有的班級會統一購買更好看,更適合場合穿著的校服。所以,這個圖片的校服可能很多學校都在用。

6. 想知道這是哪個小學的校服

你也沒上傳校服吧,如果你要上身校服我會第一時間幫你看看的,你這樣什麼也不發,所以他會看著我。

7. 建國初和文革時期的校服是什麼樣的急!

建國六十年校服變遷史_教育_騰訊網
http://e.qq.com/a/20090926/000013_2.htm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

8. 中國建國時兒童的衣著

1.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2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3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9. 小學生校服有哪些品牌

學生的校服,你從網上訂的話,你可以,從阿里巴巴上定了工廠,直接定製批發

10. 這是哪所北京小學的校服

先幫你高清下圖,稍等再來回復

可以了!『陽光小學』北京 豐台區 盧溝橋路,北京市陽光學校東側50米路北 

與建國小學的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色麂皮絨外套下身配什麼 瀏覽:403
一個袋鼠帽子是什麼牌子 瀏覽:165
秋季及膝裙子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582
我並不想穿女裝漫畫 瀏覽:273
臟粉色羽絨服 瀏覽:331
牛仔褲角怎麼磨白 瀏覽:290
馬甲線怎樣才能練成 瀏覽:333
兒童做了包皮手術之後怎麼穿褲子 瀏覽:579
校服兩道杠在褲兜後面是前 瀏覽:658
脫女屍褲子 瀏覽:633
aj鞋配什麽褲子好看 瀏覽:660
衛衣疊穿搭配技巧 瀏覽:13
除了波司登還有哪家羽絨服好 瀏覽:275
綠帽子不錯我很喜歡 瀏覽:641
紅色大衣呢外套怎麼穿搭配 瀏覽:624
白色夾配什麼顏色衣 瀏覽:597
出水蓮旗袍 瀏覽:156
羽絨服不同顏色洗會串色嗎 瀏覽:634
國字臉適合哪種帽子 瀏覽:252
中年男士冬季帽子樣品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