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九江三中校服哪裡有賣
淘寶上就可以啊
㈡ 九江三中的作息時間
6:30起床
7:40上課
12:10午飯
1:20上課
6:20晚飯
7:15晚自習
9:40放學
10:30熄大燈
11:30熄台燈
(每節課都是40分鍾,晚自習和晚課是1小時
㈢ 中國哪所高中學校比較好
你可以搜一下,全過高中前百名,有各個地區的學校比較強的就入圍百強,有學校的照片和簡介,也可以看看關於校服的事,這樣你也可以挑挑
㈣ 為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家鄉的變化
2008年12月8日,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說:「同志們!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隆重召開。這次會議,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2008年,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年代。是奧運之年,是建國59周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下面逐個介紹改革前後的「衣食住行」四個方面。
衣:由於收入低,大多數農戶都得緊衣縮食,穿代很簡陋,一年四季有棉單兩季服裝的就算富豪了,爸爸說:「過年時,家裡才添一件新衣裳。」媽媽說:「那時家裡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給老二,老二給老三……最後在撕成小碎片當補丁。」如今,現在的衣服至少一兩百元,而且五彩斑斕,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
食:30年前,人們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憑票購買,是「計劃經濟」!現在憑鈔票購買,不再實行「計劃經濟」了。爺爺說:「我小時候,家裡人口多,我在家裡的孩子中排行第一,家裡沒糧食加上日本鬼子掃盪,我就去做苦力。一個月或一個星期給幾斤小米,這樣就夠家裡人吃得了。」我聽後心頭一顫想:「幾斤小米還要賣勞力換回來,現在買卻輕而易舉。真是『天壤之別』呀。」以前,他們很少吃白米飯,甚至吃不到,甚至不能溫飽,而現在我們每餐都要吃。以前的人總是瘦瘦的,是因為他們總是吃不飽。他們的主食只是自家種的一些菜和番薯。以前想找個胖子都難,而現在想找個骨瘦如柴的人都難。
住: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面積在不到40平方舊泥土房裡,一家老小起居在一處十分不便,那時做夢也想要一間面積大一點的房子。夏天,晚上到馬路上睡;下雨天,就在屋頂上鋪上草席,以防漏雨;冬天,全家人都挨在一起,保持溫度。現在,住房是高樓大廈,幾口人住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十分方便。夏天,空調輸送涼氣;雨天也不漏雨;冬天,暖爐烘得屋內暖意洋洋。
行:說到「行」,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從摩托車到汽車,再從汽車到輪船,再從輪船到飛機……嫦娥一號、神舟七號駛入太空舉世矚目。在今年又會發生怎樣的讓人激動的時間呢?
中華民族像一個巨人,屹立在世界東方。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學好見設祖國的本領。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堅信,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繼往開來的中華民族會更加輝煌!
㈤ 校園八卦 作文 500字轉載的滾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校園八卦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東西了。不管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都在第一時間被傳播了出去。
就在今天,我們班舉行了個議論會 ,討論的是 校服 問題 ,此處省略300 字..........................................................................................................................................................................................................
於是這節課一下 ,我們這場議論會的輸贏,過程 , 都通過許多方式 ,傳達了出去 ,此處又省略100 字....................................................................................................................................................................................................
校園八卦讓我們知道了許多了校園樂趣 ,讓我們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 ,還有娛樂的放鬆 ,我們學校可不能缺少校園八卦啊 !!!
剩下自己寫吧
㈥ 中國改革開放60年的變化
優質的經濟來源就是房地產,國家放棄這些,貌似損失很大吧。
跨越式發展與科學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兩個不可割裂的階段,是合乎邏輯地相互連接的。沒有跨越式發展就不會有科學發展,而科學發展又是跨越式發展的必然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經歷了由跨越式發展階段向科學發展階段轉化的過程。所謂跨越式發展主要是從發展速度而言的,即在較短的時間內走完以往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走完的路程,或者是走完相同的路程比以往所用時間要少很多。從1952年到1978年時,我國年GDP總量只有3624.1億元,而到了本世紀初的2003年,即25年間我國年GDP總量已高達117251.9億元,大約是1978年的32倍。
穩定壓倒一切,社會穩定之後,是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農民種地、政府貼錢」的標語口號不僅刷上了牆,還深入人心。但當地老百姓更習慣用「不交公糧還發錢」來理解這一政策。
多項措施鼓勵嘗試
近年,國家及各地政府出台了多項措施,鼓勵農民以各種形式嘗試土地流轉、規模經營。2008年10月,全國首家農村產權交易所在成都掛牌,為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項目提供專業服務。
如果說,當年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的誕生承載著中國工業的現代化夢想,那麼今天,載人航天器的升空則承載了中國創造的新夢想。積累科技優勢,培育知名品牌,將是中國工業新的征途。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武漢長江大橋等系列工程開啟中國工業化進程。在新中國成立60年的歷史長河裡,它早已超越了一座橋本身的意義,成為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