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清早,一群花季少年裹在這樣的中國式校服中,趕在早自習的上課鈴之前狂奔在街頭的時候,站在街口遙望的你,有沒有感到一陣心驚膽戰?
近幾十年,日本電影電視劇的流行,讓年輕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感嘆日式校服的簡約秀美,但是大家似乎都忘記了還有一個據說是陳丹青老師自創的詞,叫做「民國范兒」。沒錯,上圖就是民國時期拍攝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四個穿著當時校服的花季少女,最右邊眉清目秀的女子,就是已經被人們作為民國才女範本來祭奠的林徽因。
照片拍攝於1916年的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當時的林徽因只有十二三歲的年紀。北京培華女中是當時教會的貴族學校,能與之齊名的只有另一所貝滿女子中學。培華女中的校服款式是這樣的:中式上衣配西式百褶裙,既有東方的簡約之美,又和西方時尚相得益彰,摩登時髦中亦有娟秀清麗。當時的中國正是風雨如晦的時代,不太平的年月也只有如林徽因般家境顯赫的少數少女才有機會穿著這樣的校服,許多的貧困百姓還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
1929年,民國政府公布了《服制條例》,對男女禮服、制服作出規定。按照規定,女性校服分為兩種,一是藍色長袍,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膝與踝的中點;二是襖與裙,襖為藍色,長僅過腰,袖長剛過肘,裙為黑色,長及足踝。前一種多見於老照片中,而後一種則是時下以民國時期為時代背景的電視劇中最為多見。
資料來源於:《林徽因:見證民國女校服之美》
http://news.163.com/11/0918/01/7E6S3U2D00014AED.html
2. 運城地區 有服裝加工廠嗎..
這個是有的,西花園那裡有個天龍服裝,他們就是定做衣服的。還有什麼兵娟制衣啊等等。 你可以去問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3. 山西運城兵娟制衣公司工資到底能發了發不了
我覺得不行,廠子現在還欠好幾個銀行的錢沒還,銀行的人還時不時來廠里檢查看還有沒有回料,而且員工三個月的工資都沒發,而且車間工資都是主任說了算,我聽我在那的一個朋友說她們車間有個女孩一個月發了一百元,難道一天才三塊多錢?暈死,那還干那幹嘛?重新找個廠子都比兵娟強,那就是個爛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