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最帥的軍裝是哪國的
軍裝採用的是一種制式服裝,透過一個國家、一個時期軍服的質地、顏色和款式,不僅可以品出時代的審美,同時可以讀出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可以把每一款軍裝都看成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縮影。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人類的審美觀也是不斷進步的,所以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把二戰時期的德軍軍服視為最美軍服。
希特勒曾經說過:「軍服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就會義無反顧地投軍效勞。」在這一思想下設計製作出的納粹軍裝,被公認為是軍裝當中有史以來最漂亮的。
空軍上將常服
希特勒當年對軍裝的要求就是要帥,所以軍服上面很多花紋,配色也有講究,而且修身,再加上各種勛章,誰有病會花這么多時間在設計軍服上面?現在軍服的要求就是合身,穿著舒服,盡量體現軍人精神而不是單純的看著帥。
我個人認為,二戰德國軍裝的漂亮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現代各國軍裝的基礎是從16世紀,熱兵器戰爭開始初期,從歐洲列強軍裝逐步衍化過來的,適用於火氣時代戰爭需要;2、近代歐洲軍裝,離不開歐洲騎士文化,因此,軍裝肅穆、威猛,有「貴族」氣,你可以看靠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歐洲軍裝,普通士兵的都像現在軍官的,就是騎士貴族審美文化的影響;
右肩佩戴的是克里米亞戰役盾章
3、德意志第二帝國前身是普魯士王國,該國經過普奧、普法兩個歐洲近代最重要戰役,統一了德意志,建立帝國,普魯士軍事貴族文化與精神是德國軍隊,尤其是德國陸軍的思想與文化基礎;4、德國陸軍在近代,獨冠群雄,成為中國、日本等後期近代化國家的樣板,與其輝煌戰績、卓越戰鬥力、深厚軍事思想、嚴整軍容等息息相關;
空軍少將常服,他的飛雪紀念章表明他已飛行並執行100次任務
5、德國軍裝,就是建立在普魯士軍事貴族意識形態上產生的,因此,很「帥」,因為,一種文化的先進或受到普遍追捧,這種文化審美下的產物,也變得「美觀」;6、德國民族,嚴謹、求實、刻板、精密,德國的工業發達,工業文明厚重,產品質量精細度嘆為觀止,所以作為工業產品的軍裝,也無不透出「精緻」!
海軍少將常服
雖然二戰中德國瘋狂的侵略別國,屠殺猶太人,犯下了反人類反和平的不可饒恕的罪行,但就事論事來講,德國在二戰時期的軍服體現了日爾曼民族一貫的嚴謹作風,而且以黑色為主色調的軍服散發著一種高貴的氣息,類似風衣的的風格又把男性的陽剛之氣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是一系列很帥氣的軍服。當然,這是就統一制式的軍服來講,德國蓋世太保以及黨衛軍,沖鋒隊,尉官將校官,冬裝夏裝,海空軍裝,特種部隊著裝各有特色,但總體來講都滲透了嚴謹高貴的氣息在裡面(因為希特勒一直自詡德國軍隊為不可戰勝的軍隊,日爾曼民族為最高貴的民族,所以在對軍服的制式和製作上還是很重視的)....屹今為止,二戰德國的軍服仍被稱為史上最漂亮的軍服,這是無可質疑的。雖然很多國家的軍服(甚至包括中國在內)都或多或少借鑒了德軍的造型,但經典畢竟是經典,是無法超越的。
陸軍警察中將軍禮服
綜上,二戰德國軍裝確實獨冠歐美列強,最強有力的反面對比一是當時的日本軍裝,二是蘇聯軍裝,前者之難看,恐怕也是近現代各國軍隊中首屈一指,後者也很難看,但還算實用。二戰後,隨著德國戰敗,美國取勝獨霸,現代各國軍裝美式風格影響最深。同時,因為科技引領,美式軍裝中有很多技術內涵,很多現代標准。可見,有時「美」與「丑」都有勝王敗寇的因素!
國防軍陸軍禮服
海軍少尉常服
海軍少將軍大衣
空軍少將禮服
陸軍少尉服獲得銀戰傷勛章
海軍少將常服
陸軍裝甲兵中士服
陸軍下士軍禮服
黨衛軍少將皮大衣
不是什麼級別,僅僅表示這個人是空軍的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空軍的制服是綠色上衣,藍色褲子
結果發現德國飛行員往往追著掃射這些目標,於是取消了藍色褲子
大約是從1943年開始,取消空軍的藍褲子,空軍著裝顏色和陸軍一樣
Ⅲ 10個關於蘇聯歷史有趣的冷知識,你了解哪些
1、1954年蘇聯曾經申請加入北約(不幸被拒絕)!
2、盡管大家很熟悉的是衛國戰爭中的蘇聯裝甲部隊,但事實上,戰前蘇聯軍費最大的部分是空軍開支,大約佔到40%3、1941年6月22日,蘇聯空軍擁有20000架飛機,包括11500架戰斗機、8400架轟炸機和100架對地攻擊機,但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使用的飛機總數只有不到3000架(能作戰的連2000架都不到,還稍微少了一點)。所以蘇軍第一天就被摧毀空軍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第一天蘇聯空軍損失的飛機只有1200架,只佔到十六分之一。
4、蘇聯飛機產量驚人,但鋁的產量卻很低,1940年,蘇聯鋁產量超過英法和義大利,突破十萬噸,卻遠低於德國三十二萬噸。
蘇聯KV系列坦克
5、盡管事實證明T-34和KV系列坦克相當卓越,但一直到戰爭最後一年,蘇聯最高統帥部對於這兩個系列坦克的質疑都一直在維持。
6、著名的KV系列坦克名字取自克里門特·伏羅希洛夫,IS戰車名字來自約瑟夫·斯大林7、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原名叫捷爾任斯基拖拉機廠,捷爾任斯基大家懂的。
8、烏克蘭的頓涅茨工業基地在二戰前被稱為斯大林諾。
9、蘇聯空軍由於配發的作戰服是藍色,在地面很顯眼,以至於戰爭初德軍掃射機場時盯著藍色制服。造成大量蘇軍空軍成員死亡。
10、所謂斯大林固執己見沒有提前做好戰爭准備的說法也是不合理的。主要是當時的情報大量自相矛盾,德國進攻日期從1941.6到1943都有。斯大林很難抉擇,但斯大林還是在巴巴羅薩行動前八天開始命令部隊西進占據陣地,戰爭前一天蘇軍也進入了最高戰備,但依然沒有什麼卵用。
Ⅳ 二戰期間.最著名的空軍部隊是
對一般性的人來說神風敢死隊、飛虎隊是比較著名的。對於一名專業的軍迷來說遠不止這兩支部隊。。。德國空軍的第52戰斗機聯隊是不用說了,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培養王牌的溫床。還有JV44中隊,一支裝備了ME262噴氣式戰斗機的精英中隊,在這支部隊里「鐵十字勛章像制服一樣普遍。」蘇聯則有第16航空團P-39「飛蛇」戰斗機大隊等。
Ⅳ 二戰時期蘇聯身穿白色軍服的是什麼部隊
我想樓主理解錯了,你看到的軍服是白色的,那是非常規的軍服,那是在冬季戰爭中為了掩飾自己不被德軍,發現而配置的。
Ⅵ 俄羅斯新式軍服各軍種顏色
綠陸軍,空軍藍。海軍藏青
Ⅶ 請問下圖女生穿的制服是蘇聯裝甲部隊夏季常服嗎
看起來很像 也許是吧 漫畫創作不一定非要照搬 作者自己也可以加上其它元素
Ⅷ 有4個不同兵種,他們在冬季和夏季的軍服個不同 ,問需要准備多少種不同的軍服
現代軍服的顏色種類繁多。據統計,當今世界軍服的顏色有800餘種。過去的軍服和作戰服一般是不分家的。如今多數國家的作戰服的顏色都選用偽裝迷彩。那麼,各國軍隊作戰服為什麼不約而同地都朝著偽裝迷彩服方向發展呢?細讀此文,便知其中奧妙。
作戰服裝用偽裝迷彩,是隱蔽自己、消滅敵人的需要。這是在戰爭中不斷總結經驗而逐步發展起來的。
古代軍服色彩艷麗便於識別敵我
最早的軍服沒有統一的顏色要求,如西歐中世紀時期,出現了屬於貴族的私人性質軍隊———騎士式騎兵。他們自備服裝,沒有統一的軍服,服裝的顏色也是多種多樣,作戰時,常常敵我難辨,往往誤傷自己人,不利作戰。到了15世紀,西歐出現了僱傭軍,才出現了軍服。路易十四時期,法國正式規定了統一的軍服,而且不同兵種軍服顏色不同:禁衛軍穿白色軍服,龍騎兵穿紅色軍服,步兵穿灰色軍服。同時,各色軍服上的佩飾艷麗,十分醒目。
我國宋代,就有人指出:「古者戎服,上下一致,皆重赤。」說的是軍隊官兵一律穿深紅色服裝。「穿深紅色服裝且上下一律」有4層含義:一是軍容嚴整;二是有利於戰場上識別敵我,不致誤傷;三是可以保護戰場上的長官,不使其成為「眾矢之的」;第四最重要,即用紅色作軍服可以與黑紅色的車輪和塗牲畜血的戰鼓等軍中器物的顏色一致,士兵一旦受傷流血,不會被發現,可避免其對戰爭的恐懼心理。
聰明的布爾人改變軍服顏色打勝仗
19世紀末,英帝國主義在南非發動了一場英布戰爭。布爾戰士人數少,是英軍的1/5。在戰爭初期,死打硬拼的布爾人傷亡較大。聰明的布爾人及時總結了戰爭失敗的教訓並認真地觀察了英軍的情況。他們發現了英軍的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英軍都穿著大紅色的軍服,在南非熱帶草原和森林的綠色背景下分外鮮艷,因而行動容易暴露。布爾人由此得到啟發,立即將自己的軍服和********塗成草綠色,與叢林的綠色渾然一體。這樣一來,英軍在明處,布爾人在暗處,布爾人很容易發現英軍,而英軍卻發現不了布爾人。同時,英軍自恃人多,依然驕橫冒進。於是布爾人常常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英軍,趁其不備,突然發起攻擊,打得英軍暈頭轉向,措手不及。布爾人打完就藏起來,英軍卻找不到回擊的目標。這場戰爭,英軍死傷9萬多人。
復雜的作戰環境,迫使軍人開始穿起花衣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軍隊還沒有專門作戰服裝,普遍是穿著軍服打仗,所以在軍服的顏色上,逐漸統一在綠色色調上。在綠色色調中,有深綠、草綠、墨綠和橄欖綠等。在當時的情況下,綠色調能較好適應叢林、草地和農田地區活動和作戰。當然,從隱蔽的角度上看,軍服的顏色也絕不能局限於綠色。如沙漠、禿山、丘陵、荒原等,其背景也並非綠色。因此,世界各國根據自己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靈活而又合理地選擇軍服的顏色。於是,在各國軍服中,還有土黃色、褐色、青灰色等,因為這些顏色與土地、沙漠、山岩的顏色接近;而在雪地上,選用白色偽裝作戰服,才能與環境協調一致;在海洋上,穿用藍白色海魂衫才能與海洋融為一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戰環境進一步復雜化,單一的色彩容易被敵人發現,於是,出現了用多色變形塊組成的花衣服。這種花衣服更適合在多種顏色的山野、草地中隱蔽。從外觀上看,其類似現代的迷彩服。當時歐美10多個國家派駐在世界各地的遠征軍都在實戰中使用了用6色迷彩製作的作戰服。但當時的迷彩花衣服絕不是今天的迷彩偽裝服,因為它只能迷惑和對付肉眼即目視觀察。
對付現代偵察器材出現了功能奇特的偽裝服
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人們發明了一種偵察器材———紅外偵視儀,用它觀察就可以發現藏於綠色樹叢中的穿各種色綵衣服包括綠色衣服的士兵,可以發現穿著與土地、岩石一樣的黃色衣服的士兵,也可以發現在雪地里穿白色衣服的士兵。其原理是這些士兵的衣服所反射的紅外光波與環境背景所反射出來的紅外光波不同,因此,用紅外偵視儀就能清清楚楚發現隱蔽在自然背景中的用肉眼難以看到的士兵。為了對付紅外偵視儀的偵視,人們在多色迷斑中摻進了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通過不斷的研究,使這些顏色反射的紅外光波與環境背景所反射的紅外光波相一致,使迷斑的反射能力與大自然環境背景相接近。這樣,現代的迷彩作戰服不僅用目視觀察看不見,用紅外偵視儀也發現不了。
「變色龍」偽裝服棋高一著
隨著現代偵察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的發展,偽裝迷彩作戰服又有了新的發展。近年,發達國家的科研機構已經研究出可以對付可見光和近、中紅外偵察技術的特殊染料和偽裝色彩。同時,人們從變色龍能夠自動變色來保護自己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由光敏變色物質處理的布料,也有用光色染料染在一般織物上,然後用上述布料和織物製作了偽裝效果更好的「變色龍」偽裝服。這種「變色龍」偽裝服能隨周圍環境的光色變化而自動改變顏色,使穿著者在任何環境中都不會暴露自己。
新一代軍服閃亮登場
新一代軍服被稱為99式軍服,它是總後勤部於1993年開始立項研製的。1999年9月,中央軍委研究確定了新一代軍服中的夏季常服方案,99式由此獲名駐港部隊1997年穿著的軍服,外界稱其為97式,為新一代軍服的試穿方案,是1995年經中央軍委批准為駐港部隊特製的。考慮到香港地區氣候溫暖,駐港部隊的試穿軍服主要為春秋和夏季服裝,只涉及整個新一代軍服方案中的一部分。在駐港部隊試穿後,總後軍需部門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又對其款式、用料和色彩做了一些調整和改進。
99式軍服分為禮服、常服、作訓服、工作服4個系列。
其中禮服分為夏季禮服和冬季禮服;
常服分為夏季常服、春秋常服和冬季常服;
新式迷彩作訓服,採用了含有高新技術的新面料,在保待了防近紅外偵視功能的基礎上,增添了良好的阻燃功能;
工作服分為普通工作和特種工作服兩類。前者穿著范圍涉及醫務人員、科研人員、裝甲兵、機械修理工等崗位人員,後者是為空軍飛行員、地勤人員,海軍艦艇出海人員等特製的工作服,具有防微波、防靜電、防輻射、防油污等特殊功能。
考慮到軍兵種區分、男女軍人區分及內衣、鞋帽、服飾等細部差異,整個99式軍服包括數百個品種,是一個浩繁龐大的系統工程。因此,其中一些具體品種目前仍在多套方案中斟酌,尚未最後定型。
在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軍費預算不可能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中央軍委和總部決定,新一代軍服採取逐步換裝的辦法下發全軍。這次製作下發全軍夏季常服,即沒有申請專項經費。
在面世之前,99式軍服中的大部分我們仍無法見到「廬山真貌」。經記者請求,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的同志為我們介紹了一點細節:
99式新軍服採用的基本面料叫做「特種變形化纖仿毛系列織物」,是總後軍需科研人員數年攻關取得的最新高科技產品,成果榮獲1998年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由於新軍服面料以化纖為主,研究人員對冬季服裝的配套問題做了特別研究,只要穿著者身上有一層內衣為純棉品質,在遇火時即不會被化纖熔化物燒傷。
幾十年一貫制的「黃膠鞋」將有較大改觀,採用橡膠發泡工藝的新作訓鞋鞋底變軟變厚,採用中底結構使其抗菌防臭,鞋幫阻燃、防水、透氣,穿著舒適程度有點像老牌「回力球鞋」。此外,士兵將配發特種革制皮鞋。
作戰軍靴漂亮、輕巧,鞋底極堅,試驗者著靴從2米高處跳下將綴滿鐵釘的釘板踏平,毫發無損。
漂亮多樣的服飾將把軍服點綴得更加美觀。軍服右腦綴有姓名牌、軍種胸標,左腦可佩戴年度、級別資歷章和功勛章,還增加了綬帶、臂章等服飾標志。據說有專家建議,為了讓軍中的榮譽部隊有表達榮譽感和自豪感的機會,除特殊情況外,可以考慮總部只規定臂章的外形和主色,具體內容圖案由各部隊自行設計。
夏季常服:
今夏軍中最亮麗的風景
「五一」後全軍官兵將穿著首批下發的99式軍服——夏季常服。
許多官兵在穿著87式夏常服時感到,這身軍服在春秋季穿挺合適,一到炎夏穿起來太熱,有點「名不符實」。而87式短袖襯衣和扎領帶穿的長袖襯衣,倒是夏季最常穿的「常服」。
這個概念在新一代軍服中就不會產生疑問了:新頒的99式短袖、長袖襯衣,被准確定名為夏季常服。它包括軍官夾克式短袖襯衣、士兵束腰式短袖襯衣、官兵通用的長袖襯衣及與其配穿的薄料軍褲;顏色按軍種區分,陸軍為淺棕綠,海軍為漂白色,空軍為淺蔚藍。
貝雷帽,是我軍在大檐帽之外新設計的便捷軍帽,此次也一並下發佩戴。它是用上等細羊毛針織而成,散熱性能好;上綴麥織刺綉軍種帽徽,與質地非常協調。以往戴大檐帽舟車出行多有不便,戴貝雷帽就會方便多了。顏色區分,陸軍為棕綠,海軍為藏青,空軍為蔚藍,與各軍種軍服主體顏色一致。
99式軍服是在總結了87式軍服的優長和不足的基礎上設計研製的。過去人們反映87式短袖炎夏穿著悶熱不爽、不夠挺括,長袖襯衣單薄易皺,作為外觀制服不夠在重。有的部隊用一些非制式的材料自製短袖襯衣,材料顏色不統一,造成夏季著裝混亂。這些問題,在新式夏季常服中就不會再出現了。
概括起來,新式夏季常服有如下優點:
更舒適了——
短袖襯衣面料採用兩種顏色的粗滌絲稀疏編織,纖維空隙大,滌絲沾了汗水不膨脹,保證了面料的透氣性,使汗氣容易排出;又因為兩種顏色間隔構成做形圖案,使面料看起來不那麼疏鬆。
長袖襯衣的面料,是以粗滌絲為經緯,滌絲外裹以純棉纖維,加工時利用兩種纖維收縮率的差異,使棉纖維把滌絲緊緊裹在里頭,摸上去手感如棉似麻,貼身穿舒適感和純棉襯衣差不多。
新式軍服中採用了滌綸防靜電技術,達到了防靜電工作服的標准,脫衣時麻人、起火花、嘎嘎響的現象再也不會有了。
夏季常服設計上均採用了「開關領」,嚴肅場合配扎領帶穿著比較莊重,一般場合穿著可以解開第一個紐扣「解放脖子」。
更合身了——
在號型設計上,新軍服吸取了87式的成功之處,仍設5號5型:號碼保持不變,型碼取消了87式瘦小的1型,原87式2型為99式1型,其餘依次類推。針對女軍人因年齡變化胸圍、臀圍差異大的特點,又特別在號、型標准之外將女軍官夾克式短袖區分為A、B兩體,B體為偏胖體。
今年3月,為總結型號適體規律,檢驗穿著效果,總後在南京軍區駐閩某部進行了99式夏季常服試穿,目的是保證每一位軍人都有一套合身的新式軍服。
更美觀了——
87式軍服穿久了會褪色,因為以前是在面料織成後才染色,色牢度低。製作99式軍服時,採用了原液染色的新工藝,即直接在液態的滌綸原料里加入染料,抽絲後纖維本身就帶了顏色,織出面料色彩真實,不易褪色。
新服裝面料均採用性能優良的新滌絲,保證服裝挺括不起皺。記者把襯衣面料在手裡握成一團,鬆手後面料反彈迅速,幾乎看不出摺痕。
因為夏季服裝只有一層薄面料,穿起來不容易「有型」。針對這個問題,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注重了服裝的立體感,想辦法突出其外形輪廓。如,衣服前門襟採用外翻邊,兜蓋上折了明襇,所有走明線的部位都是雙線縫制,顯出了軍服的粗獷感,也增加了牢固度。長、短袖襯衣都是束腰式,可凸顯穿著者腰身的挺拔,扎進褲內穿也不顯得腰部褶子多。
細心的人會注意到,99式夏季常服的兜蓋上沿不是水平的,而是外側略為翹起,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的胸部外側比中部略低一些,如果兜蓋是水平的,穿起來胸前會顯出一條下彎的弧線,顯得人很不精神。99式軍服在這一細節上的處理,使得襯衣穿起來平穩而有庄嚴感。
據悉,總後首長曾對99式軍服的研製提出「出精品,上檔次」的要求。為此,軍需研究所為每件軍服制定了近乎苛刻的製作標准,僅一件襯衣就需80多道製作工序,甚至連什麼地方用哪種縫制設備都規定好了;按一般民品的經驗製作,根本無法達標。為了保證質量,總後軍需部門採取競爭性招標的辦法,考察確定了數個定點製作廠家。
在總後軍需研究所,有一間特別的陳列室,琳琅滿目地陳列著數百種世界主要國家的軍服。據專家介紹,在設計99式軍服時,設計人員曾廣泛考察、研究了外軍軍服的設計風格和技巧,借鑒了一些優秀外軍軍服的長處。如,貝雷帽的設計就採用了世界多數國家軍隊的通用樣式,此前我軍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人員,已有佩戴「藍帽子」的經歷;在有的陸軍特種部隊,也試戴過一種黑色貝雷帽;此舉也是在軍服上與國際接軌。老一代中國軍人,仍記得我軍早期軍服質朴威嚴的蘇聯風味,而自87式軍服以後,年輕一代軍人又領略到一種灑脫干練的西式風格。但歸根結底,在這種解放觀念、擁抱八面來風的「拿來主義」和中國特色相結合的基礎之上,終於綻放出了新世紀中國軍服的亮麗之花!
Ⅸ 蘇聯軍服會參照哪一國軍服的
蘇聯的軍服自成一體,當1935年,蘇聯設置軍銜後就更加規范了,更詳細的資料,可以查看「蘇聯主義網」,這是一個很好的有關蘇聯資料的網站,相當推薦!www.cccpi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