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 課題--如何看待學生打扮
學生一般都以穿校服為主,穿校服時要保持整潔干凈。
不用多說,皺巴巴、臟兮兮的衣服是令人生厭的。
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形象要求,過分了便反而顯得難看、別扭。
2. 如何通過校服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中小學生校服是個廣大的市場,校園一片綠色的環境,一股濃濃的書香。美觀、優雅的校服在美化校園環境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弘博士校服是學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服裝是一種社會文化形態,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產物,服裝已由原來單一的保暖而演變為現在「美」的藝術文化,反映出人的氣質文化、修養和品味。校園有它獨特的文化,而任何一種文化,都需要一個窗口,要利用好這個窗口,積極對外宣傳。
3. 校服的設計與發展結題心得
衣服每個人每天都要穿。它可以為我們擋風遮雨,抵禦寒冷、摭擋烈日……它保護著我們,而且一直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從明質文明極端落後地區的原始社會人們用來禦寒的樹葉獸皮,到物質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服裝的質地、外形、分類、功能………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和發展。不用細說,如今街上各式各樣的服裝店,街上行人形象各異的穿著,就是最好的證明。現在人們都有了各式各樣的衣服,而在學校里代表學生
4. 中學生校服和形象的問題
我覺得,學生在上學的時候就應該穿校服,因為他是一個學生。但在平常休息是可以隨意一點的。中學生該穿一些類似運動服的校服,可以讓學生在娛樂,上體育課時更加方便舒服。而且運動服穿起來也很好看,很符合學生的心理。中學生的形象應該是衣冠整潔,讓人看上去很懂事。而且愛干凈,比如把自己的課桌書包都收拾的很好。是一種懂事的孩子,好學生。
5. 中學生與校服課題研究的背景說明
每一間學校都有屬於自己學校的校服,而校服已經成為了學生們生活的一部分,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6. 校服與高中生的形象
女:
關於校服形象的問題我感覺應該與年級無關吧
形象?
夏季校服最好佩戴時尚手錶、戴在左手上
頭型要那種有點亂亂感覺的bobo發
偶爾用帶表的那隻手抓抓頭發會顯得很可愛
一定不要穿涼鞋
穿白色球鞋或是格子布鞋
配棉短襪子
冬季最好用袖子蓋住手的一半
顯得很淑女
到冬季的時候短發的頭發也長出來了
梳一個普通的馬尾辮、頭發不要超過脖子
記得頭發要去美發店打個碎發
褲子一定要把鞋的上半部分蓋住
男的我就不知道了
7. 關於校服的議論文800字
我國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調查與研究
【摘要】進入21世紀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學生們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與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與國外大學生服裝有所區別;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設計脈搏,這些都是本論文重點開展研究的。本文通過收集國內有關校服的資料以及採用了不同群體及在校大學生問卷的形式調查現在高校學生對自己的校服所持觀點,得出不同結論並根據這些要求進行探討高校學生服問題的研究,並通過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設計力爭表現出符合中國國情,深受90後大學生們喜歡,注重簡潔、大方、美觀的新型校服。
【關鍵詞】21世紀;大學生校服;設計研究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
學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種符號、一種標識、一種身份的象徵。校服的實施,不僅有利於教學管理的統一化、規范化,而且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應與校園環境相協調。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我們集體凝聚力和純朴的精神。近年來,我國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發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個應該多方位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一、大學生校服現狀調查
調查過程:通過發放色卡、圖片、調查問卷完成。
1、款式設計風格調查
以中國內地與香港為例,內地多數校服款式陳舊老套,運動服式的校服設計成為「千篇一律」現象嚴重。這種單一形式的校服設計嚴重抑制了大學生們對美的追求,著裝形式上,基本上未脫離高中學習的服飾環節,產生了對學生個性的壓抑感;學生活潑好動、生氣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體現。目前校服結構設計多為松垮,缺乏個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齊放,水手服式樣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襯衫西褲、五花八門的毛背心顏色配以白襪黑鞋,給人感覺新鮮朝氣。
2、體型特徵調查
根據國家標准號型系GB1335-97標准體型分類分為:Y(瘦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22-17cm,24-19cm),A(正常,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6-12cm,18-14cm),B(微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7cm,13-9cm),C(較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17cm,13-9cm),D(胖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6-2cm,8-4cm)。
女子體型分類特徵
男子體型分類特徵
例如:對於女子號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為160㎝,凈體胸圍為84㎝,胸腰落差為18-14cm之間的屬於A型女性。
調查顯示:A/Y體型占據多數比例。不過顯示,從孩童時代到大學間,每5人中就有一個胖子的現象已經出現。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淺色為主,72%的人選擇了白色56%的人選擇了藍色。秋冬校服以深色為主,52%的選擇了黑色,35%的人選擇了紫色。對於校服喜歡什麼風格:
A、日系;B、韓系;C、休閑系;D、運動裝。
調查顯示:65%的同學還是喜歡運動休閑裝,30%喜歡韓系。43%的人認為春夏的服裝價位應在70-90元之間,57%的人認為應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價位在120-190之間。
二、90後校服設計要點
1、從款式上設計要創新。從創新思維下思考設計。校服已經成為體現本國文化的窗口,款式設計都與本地區、本國文化有機地結合。要在校服的設計中不斷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區高校校服在設計時都充分考慮我國不同地域氣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大學校服有較大的款式區別。
校服設計款式主要分為制服式學生裝和運動式(休閑式)學生裝,款式新穎,各系的校服顏色可不同,有個性,體現大學生的特點與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適。根據季節變換,穿著舒適,重視色彩和流行時尚的搭配與結合。夏季校服多以淺色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為主。
3、從服裝面料上設計要體現出舒適透氣、易洗耐穿原則。
4、從配件上設計考慮的因素就相應多了一些,如配件應該體現時代感,將時尚以及校園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飾是設計的一個亮點,校標、領帶、裝飾帶被認為是校服應有的配件,Logo應結合校園特色。
5、質優價廉而耐穿原則。質優,就是服裝結構設計與工藝設計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質量校服是陪伴學生多年的服裝,但一些質地粗糙、不吸汗、起靜電的服裝面料,讓穿著者有明顯的不適感,對學生身體健康不利。此外,還有穿著不久就開線、破損等問題,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斷針扎傷的案例。
6、設計特點。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園文化及90青年人活潑、積極、向上的特點,可將時尚元素其中設計中。90後大學生是早晚都是准職業人,具有學生成人等多重特點的人群,所以在考慮其校服設計是要考慮其心理特徵、形體特徵、身份特徵及經濟承受能力,這些都是高校校服設計者充分需要考慮的。
8. 《穿校服的利與弊》800字議論文
1.
不利於學生個性的培養
2.
不利於創新精神的培養
3.
在崇尚個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殺了孩子們的審美發展,抹殺了個性
4
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根據生理學刺激反應理論,毫無個性的千人一服,不僅是對孩子個性的抹殺,也是對孩子創造力、想像力的打壓。
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違反了「事物是變化反展的」哲學道理,
6
大都是運動服之類,學生穿上雖然整齊劃一,但是不見得精神,對提振精神面貌無多大益處
7是校服都是按統一型號生產的,不是量體裁衣;
8學生穿校服,整齊劃一,看上去紀律不錯,其實這僅僅是表面現象。然而,不少領導看中的就是這種虛假的「紀律感」,強令學生穿校服,以顯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將使個人所有衣服閑置,造成國家資源的極大浪費。
10穿校服多為強制執行,不利於我國民主制度的建立
11穿校服不利於我國民族服裝產業的發展。
日本
日本的學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會形成了一種時尚
美國
對校服要求寬松,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的校服,或者乾脆不穿校服
家長看法
學生不愛穿校服,家長怎麼看?一名家住南京市鳳凰西街150號、醫生出生的曹姓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學生不愛穿,家長也不愛買。他的理由是,現在的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織品,系化纖成份,對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學生極不利。同時,每一學生穿的校服又不是量身訂做,或大或小,或松或緊,有的由於褲子太長,體育課都沒有法子上;有的上裝太寬松,穿出來像個小老頭,男女不分,根本顯不出學生的青春氣息和活力。
9. 校服與中學生形象論文
勤儉節約—中國的傳統美德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美德一直也受到外國人稱贊.
中華民族雖然有許多值得稱贊的美德,但我認為,勤儉節約這種美德是最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你看,建立中國的偉大主席毛澤東,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建立時,他每天省吃儉用,他為了人們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日以繼夜地工作,假如當時每個人都自私自利,每個人都浪費食物,那麼,能有現在這樣和平的中國嗎?
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時尚,為了突出自己,不惜花費金錢去買名牌,這是節約?許多年輕人曾說:「我買名牌的錢是我自己省下來的!」難道省下來的錢用來買名牌就是節約嗎?何不把省下來的錢捐給山區有需要的人呢?他們連兩餐溫飽也不能解決,何來談得上買名牌呢?這並不是節約,這是奢侈,奢侈的人永遠也過不上好生活.
俗語談到:「勤為無價寶,儉乃護身符」這句話說得的確有道理.小時侯,媽媽給我講過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老翁,有三個兒子,但三個兒子都十分懶,當老翁臨死前,他告訴三個兒子:「屋後面有一塊土地,我在裡面埋了一箱黃金,我死後,你們三個就把它挖出來吧!」兒子按吩咐做,但怎樣也找不到.母親見兒子把地挖得這么好,就灑滿種子,結果地里長滿糧食,這就是黃金.」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勤勞就可以得到報酬.
勤儉節約中的節約,不只是指節約錢,還包括節約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假如我們鋪張浪費,地球上的能源就會枯竭,到時,人類後悔也挽救不到這種惡果.
大家都學過《陋室銘》吧,其實,裡面的「陋室」看上去簡陋,但感受卻是如此清雅,何必居住在大城市裡的「豪華大宅」呢?說不定陋室內主人也是位簡朴之人.
假如中華民族的人都是生活簡朴,勤儉節約,那麼,這個社會就不會出現「追名逐利」「攀龍附鳳」的人,整個社會脫俗平凡,那該是多好啊!我們應該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10. 關於校服的研究性學習的感想心得
"中學生校服的研究與設計"調查報告
課題產生背景:現如今學生對校服都有些不滿,提出種種理由.也只有在學校的嚴格要求之下才會形式化地穿一穿,所以導致了在升旗儀式或其他重要場合學生服裝不統一的問題,也給學校的管理增添了一點困難.學生對校服的頗有微詞主要是認為現在的校服穿上去並不好看,比如在顏色,式樣,材質,功能上都有不滿.
研究目的:希望能通過此次的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心目中理想校服的模式,並能把它(們)趨於合理化,有可行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可把他們的意見歸為幾類,盡量歸納出所 人都能接受的服裝樣式,讓學生自覺地在校內穿校服,有利於改善學生整體的精神風貌和學校管理.
研究過程: 1)在組內討論制定一份合理的調查問卷,把學生對現在的校服的看法作一個全面的了解,並把討論所歸結出的問題匯總起來再作刪選,最後制定出一份關於學生家長對校服意見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及所得數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