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鐵人」王進喜在哪打出了第一口噴油井
王進喜從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到當地的馬家窯,於1960年4月14日經苦幹五夜五夜後,大慶第一口油井開鑽,不久即噴出原油。
② 人們為什麼稱王進喜為鐵人
因用自己身體制伏井噴而家喻戶曉,故人稱「鐵人」。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祖籍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羌白鎮焦家村),中國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油田石油工人。
1960年4月29日,1205鑽井隊准備往第二口井搬家時,王進喜右腿被砸傷,他在井場堅持工作。由於地層壓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時發生了井噴。危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拐杖,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
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整天領著工人沒有白天黑夜的干,飯做好了也不回來吃,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吶!」余秋里得知後,連聲稱贊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術座談會上,余秋里號召4萬會戰職工「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從此,王進喜被譽為「鐵人」。
1960年7月1日,會戰指揮部召開慶祝建黨39周年和大會戰第一戰役總結大會,突出表彰了王進喜、馬德仁、段興枝、薛國邦、朱洪昌,他們被樹為大會戰的「五面紅旗」。一個鐵人前面走,千百個鐵人跟上來。大會戰出現了「前浪滾滾後浪涌,一旗高舉萬旗紅」的喜人局面!
1960年,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連續創出了月「四開四完」、「五開五完」的好成績,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進尺21258米,接連創造了6項高紀錄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很快取得了顯著成果。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1960年底,大慶油田生產原油97萬噸。
1970年11月15日23時42分,王進喜同志因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47歲。1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了向王進喜同志告別儀式。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等以及中組部、石油工業部、黑龍江省的領導,大慶油田、玉門油田的幹部、群眾來向鐵人告別。王進喜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③ 鐵人是人們送給石油工人王錦洗了稱號,他因為自己身體制服噴井噴而為人們所熟知哪句話是他的豪言壯語
王進喜被稱為鐵人,他的口號就包含在鐵人精神裡面,鐵人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乾的奉獻精神等。
④ 1.王進喜制服井噴,井噴指什麼是指噴石油嗎
石油鐵人,肯定與石油有關系!井管中的油或氣噴出地面或流入井內的其他地層就發生了井噴,井噴往往伴隨著有毒氣體的著火,造成對環境和人較大的危害
⑤ 「鐵人」王進喜,留下5個子女,後來怎樣了
自古至今,愛國便是永恆的主題。在為國奮斗精神的指引下,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壯麗的詩篇。「鐵人」王進喜帶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充當攪拌機攪拌泥漿,最終制服油田井噴的事跡至今仍存在於我國教科書上。
可惜人終究是血肉組成的,1970年,年僅47歲的王進喜因胃癌醫治無效,不幸病逝,死後被葬入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國家感念他的英雄事跡,賜予他死後的榮光。人民自然也緬懷他英雄的一生,關心著其後人的近況。
雖自古有「虎父無犬子」一說,但歷史上也不乏優秀人物後人不成器的先例。鐵人王進喜留下的5個子女又分別選擇了什麼樣的路呢?
王進喜的一生,是毫無保留為祖國奉獻的一生。他雖然已經逝去,可其留下的油田卻經得起風雨,經得起歷史檢驗,是我國石油發展史上的豐碑。而王進喜的子女,也不墮父親威名,帶著自己繼承來的「鐵人精神」,奮斗在建設祖國的各個崗位上。世人也將永不忘王進喜的奉獻,永遠銘記鐵人精神,應用鐵人精神,將祖國建設得越發壯麗輝煌。
⑥ 鐵人 王進喜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勁大,
天大困難也不怕。
寧可少活二十年,
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進喜抒懷
[王進喜簡介]
王進喜,1923年出生於甘肅玉門亦金村。6歲時因家貧,用棍子拉著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8歲時給有錢人家放羊。1938年他進玉門石油公司當徒工、幹活時被砸傷了腿,被廠主趕出大門,傷好後才頂了別人的名字混了個差使。當時,玉門油礦的美國技帥壟斷了採油技術,王進喜在礦里幹了十幾年沒有上過一次鑽台,沒有摸過一次石油鑽機的剎把。他作為一個干雜活的窮工人,多少年裡連鋪蓋卷也沒混上,蓋的是破羊皮,鋪的是稻草。
新中國成立後,王進喜當上了國營甘肅玉門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隊的石油工人,副司鑽,1956年升任1259鑽井隊隊長,同年加入了共產黨。當時中國的鑽井技術還很落後,他提出了「月上千,年上萬,鑽透祁連山,玉門關上立標桿」的口號。在1958年,他領導鑽井隊創造了月進尺5OOO米的全國紀錄,成為中國中型鑽機最高標桿單位,榮獲「衛星井隊」紅旗,被命名為「鋼鐵井隊」。
那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以禁運方式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而我們的國產石油量又很少,中國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極其有限的外匯從蘇聯進口油料。50年代末經濟進入困難時期,中蘇關系已開始緊張。1959年王進喜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北京街頭的公共汽車因缺油背著煤氣包,作為採油工人的他,心裡很不是滋味。這時因在黑龍江發現了大慶油田,中央決定抽調力量展開石油大會戰。王進喜從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到當地的馬家窯,於1960年4月14日經苦幹五夜五夜後,大慶第一口油井開鑽,不久即噴出原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綳帶連夜回到井隊。第二口油井在即將發生井噴的危急時刻,沒有重晶石粉,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當時由於沒有攪拌機,水泥沉在泥漿池底。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井噴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鑽機,工進喜身上卻被鹼性很大的泥漿燒起了大泡。房東老大娘見他連續幾天幾夜奮戰在井場沒有回來,就感慨地說「王隊長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字傳遍了油田,並通過新聞媒介的宣傳響徹了全中國。
1964年,王進喜出席了第三次全國人大會議,受到毛主席的接見。1965年他任油田鑽井指揮部副總指揮,1966年領導鑽井隊創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1969年4月在黨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當選中央委員。1970年4月,王進喜在玉門參加石油現場會回到大慶之後,經醫生檢查確診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去世,時年47歲。
-------------------
王進喜同志簡介
王進喜同志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鎮上赤金王家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開始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4歲被抓夫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他成為我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9月,他率領的鑽井隊月進尺創當時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稱號。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出席了全國群英會。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曾組織人員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同年4月11日,會戰指揮部號召全體會戰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
在大慶油田,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和鑽井二大隊大隊長、鑽井指揮部指揮,大慶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大慶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9年4月,出席黨的「九大」並被選為中央委員,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治無效逝世,享年47歲。
鐵人王進喜是大慶人的傑出典範,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形象,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英雄人物。他為加快發展我國石油工業奮力拚搏一輩子,在為我國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與其他偉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為「百年中國十大人物」。
⑦ 鐵人王進喜的口號是什麼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剛到大慶的王進喜就喊出了為革命「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口號。他帶領1205鑽井隊的幾十名硬漢,人拉肩扛卸運鑽機,盆端桶提運水搶開鑽,只用5天零4小時就打完了大慶會戰的第一口油井,創造了當時的最高紀錄。
在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了井噴。為了制服井噴,王進喜顧不上腿傷,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井噴制服了,可他的傷腿已血肉模糊,泥漿把他的手腳燒起了大泡。王進喜和1205隊工人們的英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附近的鄉親們。
(7)鐵人王進喜怎麼制服井噴擴展閱讀
大慶精神概括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誕生於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噴油大慶油田發現紀念日。而鐵人王進喜是大慶精神的實踐者,鐵人王進喜1960年響應當時石油部的號召,從甘肅玉門帶領1205鑽井隊來到大慶油田參加石油開發大會戰,鐵人王進喜是大慶精神的發揚者。
是大慶油田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愛國創業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是鐵人王進喜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是鐵人精神的核心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鐵人精神
⑧ 鐵人王進喜為什麼要跳進井裡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
⑨ 當年「鐵人」王進喜用身體制服了井噴是怎麼一回事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綳帶連夜回到井隊。第二口油井在即將發生井噴的危急時刻,沒有重晶石粉,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當時由於沒有攪拌機,水泥沉在泥漿池底。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井噴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鑽機,工進喜身上卻被鹼性很大的泥漿燒起了大泡。房東老大娘見他連續幾天幾夜奮戰在井場沒有回來,就感慨地說「王隊長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字傳遍了油田,並通過新聞媒介的宣傳響徹了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