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的自衛隊有沒有軍銜
當然有軍銜拉……除了名字以外,自慰隊就是美軍統一指揮體系下的軍隊。目前自慰隊沒有自主作戰指揮權,日本國沒有宣戰權利。
② 為什麼日本自衛隊軍人的脖子上有像圍巾的東西
③ 日本自衛隊他們穿軍服為什麼還要圍個圍巾
那是職務標志!例如美國航母上制服的顏色一樣的道理!具體是代表什麼,我也不太清楚!不好意思!
④ 日本軍銜等級
將官:大將、中將、少將;
佐官:大佐、中佐、少佐;
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准士官;
下士官:曹長、軍曹、伍長;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日本自衛隊現行軍銜設6等18級:
將官:將一、將二、將補;
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尉官:一尉、二尉、三尉;
准尉;
曹:曹長、一曹、二曹、三曹;
士:士長、一士、二士、三士。
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
日本軍銜中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
⑤ 為什麼日本自衛隊的服裝是軍綠色的呢
軍裝都是綠的啊!
⑥ 日本海上自衛隊又幾種軍裝,還有士兵的水兵帽上的字是什麼
海上自衛隊有幾套軍裝的,冬、夏常服、作業服(作訓服),常服又分士兵與軍官的(好像士官海曹也有自己的常服)。具體樣式與美海軍很像,只是美軍的所有用五角星的地方都是櫻花。冬常服是藏青色,軍銜軍官在袖上,士官和兵是臂章。夏常服是白色,軍銜軍官是肩章,士官和兵也是臂章。作訓服是深藍色的,和陸自的M64差不多,只是顏色不一樣,軍銜都是肩章。飛行員的工作服是綠色的。出海時兵和士官戴的是帶有本艦或本隊自己標志的的類似棒球帽的帽子(艦帽),這個在陸軍和空軍也是如此。樓上說的「去掉屁簾的便帽」是一般訓練時戴的,帽徽和二戰時的日本海軍一樣,是帶有櫻花的錨
水兵帽的話正式場合用的是寫有「海上自衛隊」帶子的帽子,平時使用寫有所在艦隊或編制的帶子(ペンネント),比如「第xx護衛艦隊」。這是傳襲舊海軍的東西。二戰時候就分別寫的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和所在相應部隊、戰艦名字。
還是不清楚的話可以去海上自衛隊官網上下載介紹的視頻,內容很豐富,可以看到很多內容。
http://www.mod.go.jp/msdf/
⑦ 求當代日本士兵所有軍銜
那就是自衛隊軍銜咯,那麼:
「將」分兩級,將和將補,相當於中將和少將,將補又分將補(一)和將補(二)。其中如果某位「將」獲得統合幕僚長的頭銜,則持有與各國上將同等許可權。
「佐」相當於校官,分一等佐、二等佐、三等佐,即相當於上校中校少校。
「尉」即尉官,和佐一樣分一二三等尉,並且有準尉。
以上都是軍校畢業的軍官,而沒有進過軍校的軍人一般都是「曹」和「士」銜,兩者都分為四等,即:曹長、一等曹、二等曹、三等曹、士長、一等士、二等士、三等士。
與帝國軍相比,自衛隊實現全部軍官化,故沒有「兵」——雖然士實際上幹得就是兵的工作。
完整的軍銜還要加上所屬軍種,比如陸軍上校即是一等陸佐,海軍少將即是海將補,以此類推。
以上出自《日本和平憲法》即現在的日本國憲法第九條,於是1L那個各種有錯的版本是怎麼回事呢……而2L那個版本是大日本帝國軍的軍銜,即明治年至二戰結束期間日本的軍銜。
⑧ 二戰日本軍隊中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士兵戴
二戰日本軍隊中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士兵戴眼鏡?
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般指第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二戰期間的蘇聯軍隊中,戴眼鏡幾乎是政委、指導員、參謀等知識分子的標配。在中國,戴眼鏡的多為軍官。但是在日本軍隊里不是這樣,在日本軍隊中戴眼鏡的士兵一抓一大把。請注意,很多都是普通士兵。在當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何日本在挑選士兵時沒有淘汰呢?
一、日本實現義務兵役制,所有的青年都必須入伍
在二戰中,確實有大量的日本士兵戴眼鏡。其實至今仍是這個情況,日本自衛隊士兵也是戴眼鏡的一大把,因為日本沒有在這方面做限制。這一情況要起源於日本的明治維新,在明治維新中,日本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1904年日俄戰爭時,97%的日軍士兵都達到了小學文化,有的甚至更高。軍官們則多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畢業的職業軍人,這是注意教育的結果。1927年,日本又頒布了義務兵役制。主要規定是凡事年齡達到20歲的男性青年必須參加兵役,那些殘疾或者患有傳染性疾病的青年除外。請注意,當時沒有對近視作為任何限制。上學逐步形成近視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情況,所以日本軍隊中一直存在大量戴眼鏡的士兵。
起初日本僅僅維持了17個常備師團,兵力最多也就是幾十萬人。當時日本軍隊中的近視眼還不是特別普遍,但是在1937年之後,這一情況發生了惡化。雖然日本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是戰爭卻沒有任何結束的跡象。由於佔領區越來越大,戰線拉得越來越長。日本原來的軍隊已經遠遠不夠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先後進行了幾輪大徵兵。原來的幾十萬軍隊增加到了100多萬,然後再增加到了200多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在北方要防禦蘇聯,在東亞要保留100多萬軍隊,在太平洋上又要與美國鏖戰。此時的日本已經陷入了三線作戰的死局,表面上看似乎不可一世,其實徒有其表,根本無法長久。由於各方面都在消耗兵力,日本高層不得不把學生們派上戰場。
二、在戰爭的後期,日軍部隊中出現了大量的娃娃兵
由於各方面都在消耗兵力,日本軍隊中的老兵數量急速下降。在這樣的局面下,日本高層只能降低了徵兵的年齡和條件。那些10多歲的半大孩子也被派上了戰場,甚至連花柳病者也在徵兵的行列中。順便說一下,日軍士兵的拼刺技術。日軍士兵確實長期練習拼刺,在1937年,日軍士兵可以做到3對7(三名日軍士兵做出三角陣,可以對付六七名對方士兵)。但是到了1944年,變成了3比2。由於大量的老兵死亡,很多新兵根本不會拼刺刀。起初,這些戴眼鏡的士兵還被特意安排在非戰斗部隊。但是到了戰爭以後,由於實在揭不開鍋,除了飛行員部隊外,幾乎所有部隊都有大量戴眼鏡的士兵。此外,戴眼鏡的人並不僅僅是普通士兵,就連日軍的高級將領中也有很多人戴眼鏡。
⑨ 日本自衛隊員拒絕服役後會怎樣
日本自衛隊員拒絕服役後會怎樣?很多人不懂,沒有人敢任意為之!
就現在看來,我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200萬,在這200多萬的解放軍中,幾十萬的女兵,幾十萬的新兵,很多人這樣認為,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從接過鋼槍的那一刻,他們就肩負起了保衛祖國領土完整,以及全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任。
⑩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夏秋作訓服求詳細資料。 就是那套藍色的那套短袖和帽子
LZ可能說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第三種常裝
JMSDF的夏季常服大概有一下三種
第一種是1958年以來一直採用的夏季制服,跟冬季制服不同的是它的袖口沒有表示軍銜的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