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校強制學生買校服違反了哪一部法律的那一條
違反了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中的第二條規定。
《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第二條規定如下:
1、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起組織和引導作用,發揮家長委員會的功能,切實做好校服征訂意願搜集工作,充分體現學生自願購買校服的原則。
2、采購單位要加強校服采購公示,向學生和家長公示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采購流程、采購價格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1)關於校服的法律擴展閱讀:
校服購買主要有三種模式:
1、完全進入市場流通,學校和家長共同確定樣式後,由家長到校服門店購買,校服廠家和銷售商接受市場監督。
2、由政府出資,通過政府采購方式購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招投標工作即可。採用上述兩種模式的地區較少,只有個別省進行了試點。
3、由采購單位直接面向生產企業采購,各地普遍採用此種模式。
B. 有沒有法律法規規定學生要購買校服
法律並沒有規定,但是校規如果這么規定,並且違反校規的結果並不傷害到學生的法律權利的話,也不違法。
C. 學校強制穿校服(法律)
強制穿校服並不違法~術語學校便於管理的相關規定
但是強制你們半年買2套校服屬於變相亂收費,可以去教育部門投訴。一定要隱蔽,畢竟你們是寄人籬下的學生。觸怒學校,他們會在你們的檔案上做手腳的。
D. 求有關於校服的法律法規 論文用 急
規定校服面料、質量、價格的要求等等 ? 什麼意思?
如果說是校服面料的話有很多,但不知你說的是夏的還是冬的?
質量要看哪個廠家做的! 價格要看面料而定
校服的法律法規 論文用 ? 是用來投標的嗎?
E. 國家哪條法律規定,校服是自願買的
不要[生氣]不要[報怨].一日[受教],一日[感恩].法律並未規定[校服制度化],
可[約定俗成],各校都[遵守它].這就是[傳統精神].中國文化傳統要求:[求大同存小異 少數服從多數].[尊師重教 從我做起].該訂"校服"了,從自己帶頭做起.
聽話!我的小朋友!
把經濟實況向校長申訴,我想會得到妥善解決的.
F. 強制定校服是否觸犯了法律法規
如果覺得價格太高,可以向物價局投訴.
G. 校服法律問題
嚴格說起來,學生是否應當穿校服,校服應當採用什麼布料,什麼時間穿夏裝,什麼時間穿冬裝等問題不是法律問題,而應當是學校乃至教育系統內的行政管理問題,所以你可以像學校的相關領導反映,也可以向當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反映。
H. 國家有無法律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 穿校服就和九年義務教育一樣 是學生必須服從的責任
國家沒有法律規定,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有學校的規定,所以學生要學習遵紀守法。不習慣慢慢來。
I. 學校要求學生買校服有法律依據嗎
你好。這個沒有法律依據。不過學校有它的校紀校規。為的就是一個目的:整齊劃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必須要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J. 關於學生校服的,國家有什麼法規或文件嗎
國家目前有校服新國標文件,校服新國標文件是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的國家標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其是我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
(10)關於校服的法律擴展閱讀
文件頒布的背景:
有關校服的標准數量多,但標准分散,標准之間協調性不夠強,不便於各相關方使用,同時由於無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專用標准,容易讓公眾產生我國沒有校服標準的錯覺。
為解決當前中小學生校服標準的混亂狀況,經教育部、國家標准委等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會商,決定製定統一的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在匯集整合現行有關標準的基礎上,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觀質量要求等進行統一規定。
既便於有關各方使用,又可利用現有有效資源,構築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門檻,為校服管理和監管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國家標准委於2015 年3 月18 日以國標委綜合[2015]25 號文件專門批准下達《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制定計劃,該標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歸口,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紡織工業標准化研究所等單位負責起草。
標准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了社會意見,各方參與度高,共收到回函75 份,意見和建議500 余條。6 月4 日,標准草案順利通過審定。至6 月30 日國家標准委2015 年第21 號公告正式批准發布並實施,前後歷時3 個多月時間,創造了紡織標准制定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