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乘制服的作用
空乘,一個令人嚮往的職業。空姐給大家的印象永遠是美麗、優雅和專業。對於這種形象的塑造,身上的那套制服真的功不可沒。
搜一下:廈航空乘新制服三種顏色分別是什麼身份的人穿
③ 南航地勤制服即將換新,有看過新制服樣式的姐妹們進來~
女孩子的新制服,容易走光。呵呵
④ 飛機機長和空少的制服有什麼不同嗎
衣服本身區別不大,主要是看袖口標志:4條杠的是機長,3條杠是副駕駛或者飛行新手,2條杠或者1條杠的是空少。
民用航空器運輸機長(以下簡稱機長),是依據中國民用航空規章取得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並被航空運輸企業聘為機長的飛行員。
機長又稱正駕駛,是航機內擁有最高指揮權的人,制服上擁有四條金色或白色斑紋,而帽子也會與別不同的。
⑤ 誰知道這是哪家航空公司的制服
春秋航空的制服。
春秋航空:春秋航空的空乘制服融合了春秋航空企業色的設計風格,體現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一代航空極具生命力的企業文化精神。襯衫採用中式立領,暗門襟和七分袖造型,體現出女性端莊、怡靜的精神面貌。馬夾和外套採用斜襟滾細邊的製作工藝,精美而富有動感,西式「公主線」的裁剪分割方式使服裝穿著得體、大方,富有女性的韻律美,整個系列採用中式「雲」型盤扣作點綴,象徵著春秋航空公司蒸蒸日上、翱翔長空的企業形象。
⑥ 航空空乘制服的重要性
航空空乘制服首先是區別於其他的乘客,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飛機上的工作人員。
其次,我們的空乘人員是我國的窗口,制服體現出我國的特點,體現我國的形象。
第三,航空空乘制服的美和優良的服務,會給乘客留下難以忘記的印象。
⑦ 空姐的制服的現代空姐制服
據韓國媒體朝鮮日報中文網報道,Skyscanner 網站6日進行了一份關於「亞太地區20家航空公司中最受歡迎的空姐制服」的問卷調查。亞太區1200名自由行旅客調查結果顯示,東航空姐制服最受歡迎,韓亞航空名列第二。
中國東方航空的空姐制服分為唐裝制服和現代制服。唐裝制服由中國傳統服裝旗袍和現代元素「混搭」,金邊刺綉的粉紅或藍色等色彩的上衣搭配深藍色裙子。現代制服為藏青色,搭配紅色條紋絲巾。東航制服在「融入傳統服裝元素」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韓亞航空以0.01分的微弱差距緊隨其後,排在第二名。韓亞航空空姐制服出自韓國著名時裝設計師陳泰玉之手,靈感來自韓國傳統服裝彩緞韓服。Skyscanner方面評價說:「韓亞航空制服以灰色和褐色為基礎色,用彩色條紋和韓國傳統圖案做點綴,吸引乘客的視線。」
排名第三的是澳大利亞最大平價航空公司維珍航空。這家航空公司的制服把紅色、銀色和紫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韓國大韓航空、韓國濟州航空等入圍前十。韓國和中國的航空公司各有三家榜上有名。
Skyscanner表示:「通過調查得知,亞太地區遊客們喜歡將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的空姐制服。」
空姐制服:從性感到典雅
齊膝長筒靴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因為那個年代特別注重美腿。再搭配上熱褲,這樣的絕配估計是沒有任何制服能夠媲美的,這種制服當時受到了大眾以及西南航空公司的追捧,風靡一時。
當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座右銘就是「性感才是最賣座的」,空姐們的穿著也相當符合這個座右銘,是眾所周知的「愛的航班」。西南航空公司曾經一度抵制僱用男性空乘人員,直到1980年打輸了一件集體訴訟案才開始僱用男性空乘人員。
由於當時的社會越來越適應裸露的性感,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康多爾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往往都是無袖的。
20世紀80年代起性感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高雅、專業的美。
國內叫空姐,國外變「空嬸」
對於國內外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坐過的人來說,普遍會有一種感覺:國內的空姐普遍年輕漂亮,而國外的空姐,特別是歐美國家的空姐,很多隻能稱作「空嬸」。
實際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外空姐的地位近乎於明星:身材苗條勻稱,穿著定身製作的制服,戴著白色帽子和白色手套,在眾人的注目下昂首闊步走上飛機。連她們的私生活也備受關注。1958年,100人只有3至5人能夠受聘。這意味著在空中提供服務比進哈佛大學更難,哈佛大學錄取率為15%。
不過,隨著國外航空業的發展,飛機早已成為一種極其普通的交通工具。國外的空姐已不再是吸引旅客的「招牌」。因此,在空姐的選擇上,國外航空公司顯得比較務實,不再局限於年輕貌美的空姐。航空公司認為年紀大點的空姐更能為旅客帶來「恰當」的服務。
而在國內,航空業發展的時間相對短暫,雖然現在國內空乘這一職業已經不像多年前那樣被人認為是很高檔的,但沖著相對殷實的待遇,還是有很多人趨之若鶩,供大於求必定使甄選條件不斷加碼。國內空姐多貌美便不足為奇。
⑧ 亞航新推出的空乘制服為何讓人看了不敢坐飛機
2020年4月27日的時候,亞航推出的空乘制服看起來就像是“隔離服”,整套制服穿上之後,感覺坐飛機就是去疫區……這樣的感覺太恐怖了,本來沒事的都要嚇出毛病來,誰還敢坐呢?
另外,這樣的服裝,也讓人感覺航班的終點站疫情情況已經很嚴重了。航班公司已經在通過這樣的制服,讓大家知道疫情的嚴重性,用實際行動勸阻乘客不要飛,或者在飛的時候要做好防護措施。
畢竟登機的時候就需要“被隔離”,落地可能還有個14天的隔離檢測,沒問題之後才能再出行。這樣的出行,怎麼都無法給人一種愉快的體驗吧。
當然,亞航推出這樣的空乘制服也無可厚非,畢竟空乘也是人,他們也想好好保護自己,如果能夠從制服方面幫助他們增強防疫能力,何樂而不為呢?不過設計師可能在考慮的時候,忘記了乘客看到這樣制服的反應了。
⑨ 南方航空空姐所穿服裝紅色和藍色的職位區別
乘務長為天青藍色,乘務員為玫粉紅色。
中國南方航空空中乘務員(空姐)的制服正式啟用於2006年,為南航歷史上的第四套制服。 這套制服由法國設計師Stephane Soh(史提浦·蘇)設計,內容包括夏裝、春秋裝、冬季大衣和圍裙多個款式,品種包括西裝、襯衣、馬甲、褲子、外套、風衣等。
這套制服的製作面料均由日本和義大利進口。制服採用兩種基調色,其中,乘務長為天青藍色,乘務員為玫粉紅色。
(9)新一代空乘制服擴展閱讀:
空姐制服:
齊膝長筒靴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因為那個年代特別注重美腿。再搭配上熱褲,這樣的絕配估計是沒有任何制服能夠媲美的,這種制服當時受到了大眾以及西南航空公司的追捧,風靡一時。
當時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座右銘就是"性感才是最賣座的",空姐們的穿著也相當符合這個座右銘,是眾所周知的"愛的航班"。西南航空公司曾經一度抵制僱用男性空乘人員,直到1980年打輸了一件集體訴訟案才開始僱用男性空乘人員。
由於當時的社會越來越適應裸露的性感,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康多爾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往往都是無袖的。
20世紀80年代起性感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高雅、專業的美。
⑩ 中國國航空乘制服和機型的發展史
中國國航飛機發展史如下:
1909年9月21日 中國人的第一架飛機——由馮如製造並駕駛在美國的奧克蘭市郊區試飛成功。
1910年8月 清政府撥款委任留日歸來的劉佐成、李寶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廠棚製造飛機。並利用南苑駐軍操場修建了中國第一個機場。
1913年9月 中國第一所航空學校——北京南苑航空學校成立。秦國鏞任校長。
1920年4月24日 中國第一條民用航線——京滬航線京津段試飛成功。於5月8日投入運營。
1920年5月1日 中國第一個出版的航空期刊《航空》雜志創刊。
1920年5月1日 中國最早的民間航空團體,中華航空協會在北京成立。汪大燮任會長。曾主辦《御風》半月刊。
1922年3月31日 直系軍閥為其「京漢航空線籌備處」作宣傳,在保定舉辦空中游覽,一架享德利·佩治型旅客機失事,機上14人全部遇難。這是中國民航首次事故。
1927年1月1日 廣東航空學校第2期學員畢業,飛行教官丁紀徐在該期畢業典禮上進行了空中跳傘表演,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空中跳傘者。
1928年10月10日 中國第一所民辦航空學校——廈門民用航空學校成立。
1929年6月6日 中國航空協會在杭州西湖博覽會上開設航空陳列室,有模型、圖片以及飛機實物展出。這是中國首次舉辦航空展覽。
1936年4月24日 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製造的風洞在清華大學進行首次開車運轉試驗。
1950年6月19日 人民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聶鳳智兼旅長。下轄2個殲擊團、1個轟炸機團、1個強擊機團。
1951年4月18日 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在沈陽成立,段子俊任局長。
1954年7月25日 南昌飛機廠試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練機成功,並通過國家鑒定。
1956年9月8日 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種噴氣式殲擊機米格-17Ф型(殲-5),並獲批准批量生產。
1958年2月18日 海軍航空兵部隊在山東諸城上空擊落國民黨空軍RB-57A型主空偵察機1架。
1958年7月 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殲教-1型噴氣式教練機在沈陽首飛成功。
1959年9月30日 由沈陽飛機廠製造的米格-19(殲-6)殲擊機首飛成功。
1962年9月9日 空軍地空導彈部隊在南昌首次擊落國民黨空軍U-2型高空偵察機飛機1架。
1964年2月20日 中國航空學會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通過了學會章程。沈元任理事長。該會出版的刊物有《航空學報》、《航空知識》。
1964年4月11月 由株洲航空發動機廠試制的霹靂-1型空空導彈定型並投入批生產。
1964年9月 轟-5型飛機在哈爾濱飛機廠試製成功。1967年4月投入批生產。
1966年1月17日 國產殲-7型飛機首次試飛成功並於12月28日定型投入批生產。
1971年9月13日 林彪等人倉皇登上停放在山海關機場的空軍一架三叉戟型飛機,強行起飛外逃,後墜毀於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地區,機上人員全部摔死。
1979年12月 新中國自行研製的殲-8型高空高速殲擊機設計定型。翌年12月交付空軍試用,1981年開始裝備空軍部隊。
1980年4月8日 由空空導彈研究所和株洲發動機廠承製的「霹靂」-3型空空導彈設計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
1983年8月23日 新中國第一個熱氣球在河南安陽首次自由飛成功,飛行員為劉連成、郝東山、宋茂森。
1984年6月12日 沈陽飛機公司試制的高性能殲擊機殲-8Ⅱ型飛機由試飛員曲學仁駕駛首飛成功。
1986年2月18日 新中國第一艘熱氣飛艇「蜜蜂6號」在北京航空學院試飛成功。
1992年1月16日 國產直-9型直升機首飛成功。
固定翼飛機或定翼機(Fixed-wing aeroplane),常簡稱為飛機(英文:aeroplane),是指由動力裝置產生前進的推力或拉力,由機身的固定機翼產生升力,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另一種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機。飛機按照其使用的發動機類型又可被分為噴氣飛機和螺旋槳飛機。1923年7月30日,中國第一架雙層螺旋槳敞蓋飛機由廣東飛機製造廠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