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高中女生一年四季水手服校服,很漂亮的校服。為什麼在中國,校服永遠都是這種奇醜無比的藍色運動服。
民族特色
2. 求六一兒童節的來歷及六一國際兒童節的相關資料!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俄羅斯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祝活動。
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3. 民國學生裝叫什麼
不是中山裝!
好多人都會犯這種錯誤,把日本和民國的公立中學男生校服當成中山裝
民國時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
這種校服式樣是19世紀中期以後的歐洲軍裝式樣,燕尾服軍裝的後繼者。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軍隊開始使用這種軍裝,中學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當時的日本海軍服,男生是海軍軍官服,女生是海軍水手服。在昭和時代末期其比例就開始減少了,到了平成時代所佔比例已經是非常小了。
其實仔細看的話完全不一樣,最明顯的就是領子,中山裝是翻領的,海軍校服是立領的;第二是海軍校服是沒有兜的,這種式樣的軍裝後來增加了兜,但校服還是保留的傳統的無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點,就不一一列舉了,仔細看很容易發現。
民國時期的女生校服沒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國最開始設計校服時沒有設計女生的,當時很多家庭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國」的腐朽思想。導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設計時間不在一起,因此樣式也不一樣,採用的長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長裙,從外表判斷其實就是把漢族傳統的長袍分成上下兩部分。
也有說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這點我沒根據也不敢否定,畢竟在大陸學習歷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裝也不是中國首創,歐洲很早就有這種設計了,因此不能把這種翻領制服全歸類為中山裝。比如二戰蘇聯和德國陸軍軍裝,雖然和中山裝設計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稱之為中山裝
4. 日本的哪個大學的校服是水手服
我也添幾句吧!
其實日本女生的水兵服是為了迎合佔領軍(米軍)而設計的!
大凡大家都知道,很多國家的碼頭港口外輪一來就有成批的美女上前「歡迎」的吧!那樣的美女非常顯眼的,很容易被警察識別並抓獲的吧。
二戰後,美軍佔領了日本國,美軍所到之處當地政府都要求女性「自願」去迎接並提供性服務,為了更和諧些,政府在公立學校中確定女生校服為水兵服,那麼和米軍士兵們混在一起就不顯眼了,~!
5. 校服,沖鋒衣,防曬服面料用英語
School uniform fabric, stormsuit fabric, sunscreen fabric
6. 日本女生校服為什麼是水手服
日本的女生校服是日本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尤其是那純潔干凈的藍白水手服。
透明潔白的主色,讓人浮想聯翩;配色的藍渲染在迷人的短裙上,陽光青春的裝扮讓日本女生魅力增倍,那麼為什麼她們的校服是水手服呢?
水手服顧名思義就是給水手穿的服裝,上頭那塊四方形的布是用來維護頭發清潔的,另一個說法則是在海戰時,可以豎起來幫助聽覺以及艦炮射擊時用以保護耳膜之用,至於使用白色系則是因為在黑暗中比較顯眼的緣故。後來在1859年被英國海軍正式採用為水兵的乘船正裝了。
到了1864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首開先例,把它拿來穿在幼年王子與公主的身上,當時的人們覺得「好可愛啊!」,因而引起了一陣風潮,從法國開始,逐漸流行到歐洲各國,在當時,通常是給4~5歲的孩子穿,而且男孩女孩的式樣並沒有什麼分別。
於是水手服成了兒童的一種代表性服飾,這樣的流行後來被貴族小學校制定為制服之後,就成了一種正式的服裝。只不過當時還是給小孩使用,中學以上的學生並沒有這種風尚。
從某一種層面來說,把海軍士兵的制服拿來給小孩當作制服,是一種尚武精神的表徵,因為英國海軍是世界海軍的領導者,因而使得這種流行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東亞的日本受到這種影響則是與日英同盟的建立有關。
明治維新時的日本,沉溺於富國強兵的思想之中,因此這種帶有軍事意味的服裝也就正對日本人的胃口。原本日本學生的制服為傳統的和裝,也就是所謂的褲裙,不管男女都是穿這種,現在也只有在大學畢業典禮看得到了。
7. 明國時期校服是什麼面料做的。。
不是中山裝!
好多人都會犯這種錯誤,把日本和民國的公立中學男生校服當成中山裝
民國時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
這種校服式樣是19世紀中期以後的歐洲軍裝式樣,燕尾服軍裝的後繼者。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軍隊開始使用這種軍裝,中學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當時的日本海軍服,男生是海軍軍官服,女生是海軍水手服。在昭和時代末期其比例就開始減少了,到了平成時代所佔比例已經是非常小了。
其實仔細看的話完全不一樣,最明顯的就是領子,中山裝是翻領的,海軍校服是立領的;第二是海軍校服是沒有兜的,這種式樣的軍裝後來增加了兜,但校服還是保留的傳統的無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點,就不一一列舉了,仔細看很容易發現。
民國時期的女生校服沒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國最開始設計校服時沒有設計女生的,當時很多家庭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國」的腐朽思想。導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設計時間不在一起,因此樣式也不一樣,採用的長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長裙,從外表判斷其實就是把漢族傳統的長袍分成上下兩部分。
也有說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這點我沒根據也不敢否定,畢竟在大陸學習歷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裝也不是中國首創,歐洲很早就有這種設計了,因此不能把這種翻領制服全歸類為中山裝。比如二戰蘇聯和德國陸軍軍裝,雖然和中山裝設計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稱之為中山裝
查看全部5個回答
找民國學生裝 就上拼多多_享拼單折扣
民國學生裝 精選,今日下載拼多多APP,享受超值拼單價...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廣告
學生服找同桌的你-提供整體校服解決...
學生服找同桌的你,幼兒園園服,小學...
免費咨詢-更多詳情;
江蘇聖瀾服飾創意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國學班應該怎麼辦?需要哪些手續
小夫子國學加盟不錯,北京小夫子國學館是面向3-15歲少兒的國學教育機構目前在全國已有600多家授權合作校,可以登錄小夫子國學的網站詳細了解,加盟可享受小夫子總部提供運營支持如下:(一)、開業前支持1、選址支持:提供《學館選址指導手冊》;2、裝修支持:提供裝修效果圖。(二)、招生支持1、提供試聽課策劃方案及資料,家長會策劃方案及資料;2、招生支持:提供招生方案、宣傳單頁設計、其他宣傳品設計。(三)、後勤支持1、提供統一的學生服裝;2、提供統一品牌的各類物資(如學生包、手提袋、作業本、獎章等)。(四)、活動策劃支持1、提供各…
11 2018-06-22
民國時期學生裝有那些
款式都差不多,就是顏色和紐扣的細微差別
3 瀏覽1505 2017-06-01
民國時期女學生校服的款式叫什麼
就是叫做旗袍 也是國服
早在1929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之後,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條例》,對男女禮服、制服做出規定。
按照規定,男性禮服有三種,一是藍色長袍,齊領,前襟右掩,袍長至足踝上2寸;二是黑褂,對襟長至腹,齊領;三是改良中山裝,不翻領,僅有三個暗袋。女性禮服有兩種,一是藍色長袍,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膝與踝的中點;二是襖與裙,襖為藍色,長僅過腰,袖長剛過肘,裙為黑色,長及足踝。
男女的鞋子均規定為黑色,質料不限。男子的禮帽,規定冬黑夏白。
40 瀏覽9230 2017-11-29
民國時期的學生裝是什麼樣子的?
1、女學生裝 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中西混合式的裙衫即「文明新裝」,即現在也能看到的「短襖長裙」 另一類是改良的旗袍 2、男學生也有兩類: 一是著立領制服,這是模仿日本的,一般還配有有檐帽。 另一個就是改良長衫。
5 瀏覽1189 2017-07-17
民國時期,女學生穿的衣服叫什麼名字?
民國時期,女學生穿的衣服有兩種,一種叫新式校服,款式源於文明新裝。文明新裝是民國初年,融合西洋服飾元素和中國傳統服飾特點而形成的服飾。還有一種就是旗袍。 文明新裝形制為腰身窄小的大襟襖,擺長不過臀,袖短露肘或露腕,並呈喇叭狀,袖口一般為七寸,稱之為「倒大袖」,衣服的下擺多為圓弧形,並在領、袖、襟等處綴有花邊。文明新裝裙子也比較短,但不曾縮短到膝上(在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 旗袍服裝風格中西合璧,旗袍雖然是本土化的服飾,然後西風東漸之後,西式服裝的腰身,拉鏈、亮片的裝飾都在旗袍中得到表現。
8. 為什麼上世紀英國的制服有短褲和長襪的搭配比如二戰的英軍,港英時期的香港警察,還有英國的校服。
大英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廣闊的殖民地,因此二戰中英軍軍服應該是種類最多最為復雜的。在北非沙漠作戰的英軍步兵通常配有熱帶襯衫、常服短褲和標准長度的綁腿。由於北非沙漠比較炎熱,沙漠英軍的裝備也盡量輕量化,包括]937型腰帶、背帶和彈葯包。軍官通常都穿著羊毛戰斗服襯衫式上衣和私人裁剪的軍褲,外套則由羊皮製成。
9. 校服的起源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學校為了讓貧窮的孩子自卑,富裕的孩子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