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應急預案演練包括哪些內容
(1)總則:說明編制預案的目的、工作原則、編制依據、適用范圍等。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明確各組織機構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突發事故應急響應全過程為主線,明確事故發生、報警、響應、結束、善後處理處置等環節的主管部門與協作部門;以應急准備及保障機構為支線,明確各參與部門的職責。
(3)預警和預防機制:包括信息監測與報告,預警預防行動,預警支持系統,預警級別及發布(建議分為四級預警)。
(4)應急響應:包括分級響應程序(原則上按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四級啟動相應預案),信息共享和處理,通訊,指揮和協調,緊急處置,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群眾的安全防護,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事故調查分析、檢測與後果評估,新聞報道,應急結束等11個要素。
(5)後期處置:包括善後處置、社會救助、保險、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6)保障措施:包括通信與信息保障,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技術儲備與保障,宣傳、培訓和演習,監督檢查等。
(7)附則:包括有關術語、定義,預案管理與更新,國際溝通與協作,獎勵與責任,制定與解釋部門,預案實施或生效時間等。
(8)附錄:包括相關的應急預案、預案總體目錄、分預案目錄、各種規范化格式文本,相關機構和人員通訊錄等。
(1)應急預案演練制服擴展閱讀
應急預案演練的目的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備。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檢查對突發火災事故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准備情況,發現不足並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准備工作。
(3)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等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4)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完善應急機制。
(5)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
㈡ 什麼是應急預案綜合演練
應急預案指面對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
它一般應建立在綜合防災規劃上。其幾大重要子系統為:完善的應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強有力的應急工程救援保障體系;綜合協調、應對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統;充分備災的保障供應體系;體現綜合救援的應急隊伍等。
演練目的:
根據計劃,學生宿舍和教學樓安全疏散演練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開展演練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校園宿舍區的環境、各宿舍樓的走廊通道、安全出口走向等情況。
通過開展安全疏散演練,使全體學生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強化學生安全防範意識,掌握緊急逃生知識,防止發生突發事件時。
(2)應急預案演練制服擴展閱讀:
應急預案演練目的:
(1) 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完善准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對應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准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准備工作。
(3) 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等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4) 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完善應急機制。
(5) 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
㈢ 應急預案演練前應急辦應該做哪些工作
應急演練前的准備工作的核心是設計演練總體方案。具體的工作大類有:
1、成立演練機構。分組分工、明確職責
2、確定目標。由誰在什麼條件下完成什麼任務,依據什麼標准、取得什麼效果
3、基於情景假設的事件設計。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據可能發生的事故,最為真實的設計演練的假設情景。
4、流程設計。重點是各流程間的銜接。
5、保持措施設計。
6、編制方案
7、落實保障措施。技術、物資、後勤、經費、人員、場地等等。要一一落實。其中要注意演練可能影響范圍外的告知。
8、培訓。要讓參演人員知道相關技能技巧、職責和流程。
之後可以實施了。具體是不是應急辦做這些事,要看預案裡面或者是公司制度裡面有沒有要求。一般不建議由應急辦來制定。畢竟多數單位應急辦是個鬆散機構,不是職能部門。而且是誰舉辦誰做方案。比如公司級自然災害類預案演練的可能是生產部主管也可能是行政部管,工業生產類可能是生產部門也可能是安全部門管,應急辦更多是按預案要求參與演練。部門級當然是該部門的事,班組級演練可能就是部門管理人員做方案。安全科做指導。
㈣ 應急預案演練步驟有哪些
應急預案的演練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一、桌面演練:
1、演練活動主要是圍繞對所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2、由總策劃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部署引入一個或若干個問題。
3、參演人員根據應急預案及有關規定,討論應採取的行動。
二、功能演練:
1、在應急指揮中心或現場指揮部舉行,並可同時開展現場演練。
2、調用有限的應急設備。
3、演練完成後,除採取口頭評論形式外,還應向地方提交有關演練活動的書面匯報,提出改進建議。
三、全面演練:
1、對應急預案中全部或大部分應急響應功能進行檢驗,以評價應急組織應急運行的能力和相互協調的能力。
2、調用更多的應急人員和資源,進行實戰性演練,可採取互動式方式進行,一般持續幾個小時或更長時間。
3、演練完成後,除採取口頭評論外,應提交正式的書面報告。
㈤ 應急預案演練分幾種
三種,分別為:
1.桌面演練
2.功能演練
3.全面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