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洛麗塔成為俄羅斯校服的來源
Lolita的概念沿自歐洲宮廷、貴族、洋娃娃,洛麗塔的衣服大多大量的使用蕾絲,顏色也多以紅、粉、藍、白為主,常常會與娃娃、公主的相關裝扮相聯系起來。洛麗塔沿襲了俄羅斯的傳統,俄羅斯通過校服體驗這一傳統
❷ 關於學生校服的,國家有什麼法規或文件嗎
國家目前有校服新國標文件,校服新國標文件是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的國家標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其是我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
(2)校服制度來源擴展閱讀
文件頒布的背景:
有關校服的標准數量多,但標准分散,標准之間協調性不夠強,不便於各相關方使用,同時由於無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專用標准,容易讓公眾產生我國沒有校服標準的錯覺。
為解決當前中小學生校服標準的混亂狀況,經教育部、國家標准委等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會商,決定製定統一的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在匯集整合現行有關標準的基礎上,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觀質量要求等進行統一規定。
既便於有關各方使用,又可利用現有有效資源,構築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門檻,為校服管理和監管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國家標准委於2015 年3 月18 日以國標委綜合[2015]25 號文件專門批准下達《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制定計劃,該標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歸口,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紡織工業標准化研究所等單位負責起草。
標准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了社會意見,各方參與度高,共收到回函75 份,意見和建議500 余條。6 月4 日,標准草案順利通過審定。至6 月30 日國家標准委2015 年第21 號公告正式批准發布並實施,前後歷時3 個多月時間,創造了紡織標准制定新速度。
❸ 為什麼中國的校服是運動服
日韓校服的來歷讓人難以啟齒,其實就是海軍服,就是對美軍逆來順受的象徵。眾所周知,美軍駐扎在那裡,經常對當地人胡作非為。
你應該看得出,日韓穿民族服裝的習慣比我們保留得好。但為什麼在明明保留得更好的情況下,設計出了與民族款式毫無關系的校服?不用問,要是歐美文化沒有在日韓發動強制的推行,不可能設計成這樣。
即使現在,日韓校服向時裝方向發展,脫離軍裝味,接近民用辦公服,但說來說去,因為海軍服訂下了基調,再怎麼變都是西式服裝,也就是說,這套校服套在西方學生的身上,學生家長不會察覺
至於國內,本來就不該跟風,實行什麼校服制度。這跟綜合國力沒有關系,我們古代很富有,辦學、辦統一考試都有悠久的歷史,但沒有搞出校服這種BT的東西
❹ 為什麼學校都要規定穿校服呀
大家都穿校服了,學生之間才從外表上看不出貧富差距,看不出等級之分。另外校服也代表了一個學校
❺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校服文化,學生為什麼要穿校服
校服對中學生來說,是身份的象徵。在某種意義上,校服是一種無形的約束,能夠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強化他們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它可以時刻提醒學生,認清自己的身份,自覺用學生的標准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維護自身和學校的形象。
學生穿上體現本校特色的校服,就拿相當於手拿一張特殊的「身份證」,不管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會因為自己是一名學生,一言一行都代表學校的形象而有一種自我約束,從而增強了自律意識。對於學生在校外行為的管理,也加大了社會的監督和管理。
學生身著校服進出學校或參加集體活動,是校園內外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樣做,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
❻ 校服是政府部門強制規定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政府部門是國家行政機構,行駛行政管理職能。而你所在的學校是事業單位。校服一般是根據學校自己制定的規章制度予以要求的。學校要求學生購買校服一般應該是要徵求學生的自願的。現在很多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要求學生全部穿校服,以方便管理和教學,根據學校制度也是可以的。
❼ 日本正考慮廢除學生校服性別區分
是的。據《日本時報》20日報道,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越來越多的高中正在考慮廢除學生校服的性別區分,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的需求。目前,大約1/3的都道府縣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以落實日本文部科學省5年前的要求。
日媒報道稱,一直以來,校服都被視為是校園里的「標准著裝」,但這卻給那些自認為是跨性別的學生造成了精神上的痛苦。比如,今年8月,東京都江戶川區一所高中的學生發出強烈呼籲,要求該區所有學校為學生提供不分性別的校服。因為感到壓抑,這名高中生說,「我曾想在成年之前就去死。」後來,他選擇了一所可以自由搭配服裝的高中就讀。
(7)校服制度來源擴展閱讀
日本的校服制度
在日本,多數的小學生就已被要求穿著制服才能上學,不過也有些學校允許學童穿著便服。此時期的學校制服,男孩大多是穿著白色上衣搭配短褲,並還會附有一頂帽子。而在要拍攝班級活動照片時,通常會穿著比平常上學日更加正式的制服樣式
。而女孩子的制服可能包括了白襯衫以及灰色百褶裙,也有些學校是采水手服樣式。無論是男性制服和女性制服,都有可能為因應季節、場合或活動,而要求統一更換。而頭上搭配的鮮明顏色帽子,是為了交通安全而設計的。
當進入日本的初中和高中後,便會統一穿上其學校制服。如同軍隊要求士兵整齊地穿好制服,男學生們得穿上其立領制服以及女學生得穿上水手服。其中,男性學生的立領制服是依據明治時期的日本軍服所設計的,而女性學生的水手服則是仿照過去歐洲的海軍制服。兩者皆取代過去學生得穿著較不方便的袴,並在1920年到1930年這股風潮在教育家下田歌子(下田歌子)的推波助瀾下被許多學校所引用。
不過,盡管現今這種傳統的立領制服與水手服仍被廣泛使用,許多學校也開始採用自教區學校傳開的西裝式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