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育局關於校服規定
1. 學校在每學期初,將校服采購作為「三重一大」事項之一,並在與家長委員會充分溝通後,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決策。
2. 學校將根據校服著裝規范和管理要求,合理確定校服的款式、套數、件數和價格區間,並制定工作方案,啟動校服采購意向的徵集。校服采購每兩年進行一次,分別針對小學1-2年級、3-4年級和5-6年級,分時段在起始年級進行采購。畢業年級不組織校服采購。
3. 學校將按照自願原則,向一三五年級學生家長發放《校服征訂告家長書》,家長和學生可以自願購買,並進行簽字確認。如果學校原有的校服款式得到大多數家長的認可,可以繼續使用,以保持校服款式的穩定性。
4. 學校將組建一個包含管理人員、家長委員會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和家長代表多方參與的校服選用組織,負責校服的選用、采購和監督等工作,其中學生和家長代表的人數不得低於80%。
5. 學校將對意向供貨企業進行資格性和資料符合性審查,並對其質量保障能力、售後服務水平和信譽度進行深度調研。學校將組織一個由學生、教師和家長代表組成的評定組,採用綜合評分法,按照「質優價宜」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投票確定供貨企業。整個過程將由洛南縣科技和教育體育局進行監督管理。
6. 學校將通過多種方式對擬確定的校服供貨企業進行公示,包括校服供貨企業的名稱、款式、質量標准、采購價格、采購流程、服務年限、售後服務和意見反饋渠道等信息,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無異議,或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處理後,學校方可與供貨企業簽訂合同。
7. 學校應及時與供貨企業簽訂采購合同,不得委託家長委員會簽訂校服采購合同,也不得委託家長委員會代收取校服費用。學校應按照合同約定,對校服的款式、面料材質、輔料材質和服裝標識等進行初步認定合格後才能收貨。如有異議,應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處理。
8. 學校應及時公示校服的檢查驗收結果和售後服務相關事項,並督促供貨企業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做好售後服務。學校還應定期組織開展校服滿意度調查,並將調查結果作為後續采購的依據。
9. 學校應及時收集采購各環節的相關資料,包括會議紀要、檢測報告、投訴處理、視頻和照片等,並進行存檔備查。學校還應及時向縣科技和教育體育局備案采購合同,並主動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
B. 中國校服應該改革 議論文
運動式校服的主要特點,一是去性別化,青年男女的性別差異被同樣寬松肥大的服裝抹平了,二是審美上的粗鄙化。
去性別化,折射出部分教育管理者對女性身體和性的恐懼,這種恐懼源於中世紀式的禁慾主義傳統。身體,特別是年輕女孩子的身體,被看作一種具有威脅性的、難以把握的危險現象,不得不受到文化過程的充分控制和管理。而有些教育管理者則樂於通過去性別化的校服對學生青春期正在發育的身體進行簡單有效但卻違背人性的「規訓」。例如有些家長認為過於好看的校服會讓學生早戀。曾經南京一所中學要給學生定做「韓版」校服,因反對的家長太多,學校終於放棄了這一計劃,將校服改回了運動服。
至於審美上的粗鄙化,則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基礎教育中美育的缺失,以及對學生基本人格尊嚴的忽視。穿上這種校服,學生恐怕很難有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說嚴重一點,這是對學生人格的粗暴踐踏,不是育人,而是毀人。有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中學生及家長對校服的滿意度極低。而網路上對中國式校服的全民吐糟,充分說明了那些曾經身穿運動式校服長大的青年一代的不滿。
一個國家的校服是文化、教育、歷史的縮影,它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同時也反映了一所學校甚至一個國家的辦學宗旨和學生的精神面貌。男女區分的校服,有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性別認知。美觀時尚的校服,則有助於學生養成自尊自信、優雅從容的良好氣質。
不客氣地說,中國式校服是教育改革中最保守頑固的堡壘之一,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