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同人展里大家都說的黑箱什麼意思
私下交流(就是黑箱操作)。
其他相關術語:
(1)【開天窗、窗了、窗本】:就是本子在准備中被作者or主催放棄、這個本子就無法誕生了(之後也有可能主催重啟計劃)。
(2)【捆】:大多是出本的時候,需要和一些另外的本子一同賣出(和jk制服的打包一個道理
(3)【通販】:在淘寶等網路渠道進行售賣。
(4)【場販】:在同人展會~漫展上的攤位中進行售賣。
(5)【切了】:指完售、賣光光啦。預定切就是預定完了不能預定了。
(1)制服控本子擴展閱讀:
同人展術語:
-P:就是多少面,2P=1頁(封面+封底=4P哦)
--刷:前面會接數量,例如一刷/二刷,指製作的批次,有的時候一刷和二刷之間會有區別哦!
--變形:前面通常會接尺寸,例如A4變形,A5變形,指尺寸與常規大小有所區別,所以購買書衣的時候要注意了;
--右翻:常見於港澳台日的本,即翻頁方向與常見的左翻相反,當然有部分國內的豎排文字的小說本也可能是右翻本;
--完售:賣完了的意思;
Ⅱ PTU什麼東東
PTU是一個多義詞,分別表示是警察機動部隊簡稱(香港)、中國2003年杜琪峰導演電影、汽車分動器的簡稱、軍品服裝品牌、丙基硫氧嘧啶。
警察機動部隊簡稱(香港)
PTU英文名,POLICE TACTICAL UNIT,一般俗稱藍帽子。1967年成立,每個陸上總警區有一個大隊,另加在訓的一個大隊,共6個大隊。此部隊是定期由不同部門的警員抽調入營受訓,結訓後派往不同的總警區。完成PTU任務後,連隊解散,成員會再分往不同部門。PTU訓練包括防暴、行動戰術、強化的體能訓練及直升機索降等。
中國2003年杜琪峰導演電影
《ptu》時長88分鍾,是由杜琪峰執導,任達華、邵美琪、林雪等演員主演的動作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圍繞著兩大黑幫的斗爭,兩位藍帽子及另外幾位探員一夜間陰差陽錯的遭遇。本片於2003年4月17日上映。
汽車分動器的簡稱
分動器(PTU)是一齒輪傳動系,其輸入軸直接或通過萬向傳動裝置與變速器的第二軸相聯,輸出軸則有若干,分別經萬向傳動裝置與各驅動橋連接;
軍品服裝品牌
PTU軍品服裝1974年創立於香港,其前身為香港機動警察部隊制服定製商。PTU品牌來源於Professional Tactics Uniforms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意為專業戰術制服。
丙基硫氧嘧啶
Propylthiouracil 簡稱PTU。【作用與用途】抑制甲狀腺細胞內的過氧化酶系統,妨礙甲狀腺素的合成而發揮抗甲狀腺素的作用。適用於輕症和不適合做手術的病人,或使用放射性碘治療者,也可作為放射性碘治療時的輔助治療,和甲狀腺危象的治療。還可用於甲狀腺手術前用於穩定病情時用葯。使其症狀明顯好轉後再進行手術。甲亢危象患者,在確診後,首先採用的治療方法。
Ⅲ 請問:五星酒店的禮賓員的具體工作是什麼
5星級酒店禮賓員工作職責:
1、站在門口,給客人拉車門,迎送賓客。
2、行李服務。給個人下放行李,各種行李服務。
3、物品寄存、轉交。
4、問訊,包括咨詢各種信息的回答,指引路等問題。
5、委託代辦,代叫計程車及車輛安排等。
6、接送機服務。
7、傳真、留言派送等等工作。
崗位職責標准
禮賓部崗位 工作任務
禮賓部的人員多負責搬運行李、守門的工作,他們的任務是會向前廳部經理直接報告,但多數禮賓部都是以獨立模式運作的。無論禮賓部的規模如何,它在客戶服務的范疇中都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行李員在客人到達的時候會出門迎接,為他們整頓行李以及解答一切疑問。在客人離開的時候,會幫助客人把行李從房間運送到計程車上。
在一間具規模的酒店,禮賓部應該二十四小時都有值班、年中無休,而在一般酒店,晚上前台的工作人員則可能要替代行李員的工作。禮賓部會向客人提供一系列服務,而其他的部門可能無法提供。雖然它不直接帶來收入,但經過行李員的介紹,客人可以使用酒店中的其他設施,從而間接帶來收入。
Ⅳ 禁慾系的裘德洛,發際線到頭頂也一樣秒殺國內鮮肉
▲點擊「八卦少女」即可訂閱
裘德洛年輕時有A 多帥,發胖後就讓人有多失望。
放開我!我要舔屏!
叔你注意點行嗎?
胖成這樣考慮過我們的舌頭嗎?
還好他及時減肥,多年不見,最近又出了部新劇 《年輕的教宗》(《The Young Pope》) 。
雖然並沒有恢復年輕時的帥度,發際線也快到頭頂了,但眼神不老,還是可以分分鍾對人類實施電擊、加速心跳。
角色設定是非常禁慾系的梵蒂岡教宗 —— 天主教裡面最大的leader。
教宗: 亦稱「教皇」
全稱為「羅馬教區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岡君主、教皇」,亦稱「基督在世的代表」等,教宗為終身制。
在天主教會教階體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權和司法權,能制定或廢除教會法規,指定人員組成教廷,創立教區,任命主教,而且「在倫理和信仰上永無謬誤」。
教宗甚至一度可以干涉政治,宗教改革後才漸漸削弱了對歐洲國家的政治實權,但因為歐洲國家天主教徒眾多,教皇依然舉足輕重。
總之,裘德洛飾演的是一個「王」,還是個禁慾系的王。
作為一個王,裘花擁有非常多華麗的教皇服,簡直就是劇中行走的制服誘惑。
還喜歡穿騷氣的小紅鞋
當然,除了裘德洛恢復並不完全的顏值,該劇的製作班底也很強大,導演是執導過《絕美之城》和《年輕氣盛》的義大利導演保羅·索倫蒂諾,以大膽艷麗的風格著稱。
索倫蒂諾作品《絕美之城》劇照
這種風格依然延續到《年輕的教宗》中。
開篇第一集,導演讓裘德洛從一堆成山的嬰兒屍體中爬出來。
畫面驚悚又刺激,隱喻意味強烈。
就連片頭,都意味深長:
裘德洛飾演的教宗從九張宗教名畫前走過,而這九張名畫基本就是濃縮教會史。
第一張: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
牧羊人的崇拜
耶穌降生在伯利恆的馬槽中,典出《路加福音》第二章。收藏於烏菲茲博物館收藏。
First Council of Nicaea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坐在畫面中央的是君士坦丁大帝。雖然現實情況是大帝「身穿耀眼的金邊紫袍進場,恭敬地坐在主教們後,作為會議的觀測者。」但正是他組織了尼西亞會議,讓基督教最終走向世界。
The 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聖巴托洛繆大屠殺
聖巴托洛繆大屠殺是法國 天主教暴徒對國內新教徒胡格諾派的恐怖暴行,開始於1572年8月,並持續了幾個月。由於胡格諾派的不妥協的強硬態度,使該事件成為法國宗教戰爭的轉折點。
除了特別有文化的片頭,劇中的台詞也是一大亮點,經常看著看著就想拿個本子抄下來的沖動:
一個愛抽煙的教皇
年輕的新任教宗第一次吃早餐,負責早餐的修女向她示好,他就拋出了「親密關系危險論」。
類似的台詞還有很多,基本上每集都會出現,而也並不一定全部出自裘德洛之口。
在我們的社會,性作為一種尋歡作樂的方式被嚴重高估了。
總是降低要求、勉為其難的生活,會導致死亡。
—— 我想要的一直都是真正的東西。
—— 那你來錯地方了。
上帝啊,你沒有譴責我;因你不相信我會對自己的作為感到懊悔;因此,我不相信你,我不相信你能把我從我自己手中拯救出來。
每個人都想要自由,但自由的痛苦讓人無法忍受,足以致命。
除了演員和導演靠譜、台詞和製作扎實,談到劇情倒有點讓人困惑。
劇集一開頭,馬上要當教宗的裘德洛發表了一通驚世駭俗的反基督教宣言:
雖然後來證明是個夢,但根據「夢顯示了人類內心真實想法」的理論,這看上去,非常像一個挑事兒的教宗要登場了。
而由於教宗同時是宗教國梵蒂岡之王,他背後也有國務卿之類的政治神職,一度讓人以為這是一部宗教版的《紙牌屋》。
紅衣教主 國務卿本尊
但幾集看下來,發現這些所謂的政治斗爭,無非也就是找找前女友、設計拍攝一下教宗摸胸的小伎倆,如果想看高智商政治風雲,這些未免太小兒科了。
同時,這也不是一部以「傳播天主教」教義的宗教片兒,劇集並沒有深入淺出的探討天主教教義、也沒有刻意揚其善,「宗教」更像是一個講故事的載體,負責承載主人翁的故事和思辨邏輯,而非故事重要內核本身。
《年輕的教宗》更像是一部探索一個缺乏安全感的男人信仰危機的成長片:
裘德洛飾演的年輕教宗是個孤兒:在幼年時被父母遺棄在修道院,這讓他一直心有芥蒂,對親密關系和信仰都有最原始的質疑。
所以他當上教宗後,不願意公開露面,第一次佈道選擇在晚上,所有的媒體都沒能抓拍到哪怕一張他清晰的照片。
但他內心其實對父母和親密關系,又有最深層次的渴望,所以他說: 缺席即在場。
這句話可以解讀為他故意在公眾面前搞神秘主義,以便更好的掌控未來事態發展(過度的掌控欲,同樣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但同時,也可以映射他內心對幼時被遺棄父母的理解:他們離開了,但他們一直都在我身邊。
對待明知會離場的遊客,他完全沒有耐心
而面對他喜歡的女性,他的內心是拒絕的,所以無論對方怎樣勾引他,他始終堅守、不越雷池。
當看到喜歡的女性和丈夫交媾,他雖然過度真誠的為她祈禱,希望她能懷上一個孩子,但卻無法抑制內心的痛苦:
一邊祈禱,一邊流淚
這個離經叛道的教宗,有著和凡人一樣的掙扎、困惑、甚至憤怒。
觀眾在看劇的同時,會看到他的陰影:童年被遺棄、抑制被自己的導師壓制、經歷自己當做母親的Sister的背叛;也會看到他的剋制和成長:對心儀女性的止步於禮、對外界政治壓力的妥協。
導演的野心顯然不在於要告訴觀眾一個宗教背景的故事,而是想得到理解:
你們能不能理解:一個被遺棄、常年被壓抑的孤兒,在終於獲得至高權利和榮耀時,所表現出的狂妄與離經叛道?
你們能不能理解:一個中年男人,在被迫接受了40多年的信仰之後,對這個信仰本身產生的質疑和困惑?
理解不是接受,更不是妥協,而是換位思考後,激發出的內心憐憫和嘆息。
看完第一季,很多人會質疑這個教皇:他離經叛道卻又保守固執 —— 他竟然是反對同性戀的!
但好像內心又有一個聲音:我能明白他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
少女私以為,一部劇能達到這樣觀後感,已經可以稱之為「好劇」。
至於信仰,這個劇集本身要探討的東西,不能說《年輕的教宗》探討得有多好,但至少他向我們展現了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出現的信仰危機以及危機自救的連貫畫卷 —— 不一定可取,但至少這畫卷本身也有他的合理性。
至於「信仰」這個東西,我國人民大概很多是沒有的。
其實信仰不是宗教,宗教僅僅是信仰具體實現的一種形式。
信仰是一種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讓我們有底線。
比如愛錢,錢不是一種信仰,但「愛財,取之有道」就是一種信仰。
因為長期缺乏信仰,我們經常會在社會新聞版看到各種奇怪的事情。
有信仰不一定會杜絕做壞事,但信仰讓你在做壞事時有自我譴責的壓力,從而降低你做壞事的概率。
看完這個劇,會本能的思考關於「信仰」和「信仰危機」的問題,這也是該劇帶給觀眾的福利。
劇集本身有點燒腦,主要在於要對歐洲宗教有一定的了解,劇情看起來才有趣。
但現在的字幕組真的很強大啊,基本上大部分的宗教梗都會有字幕解釋。
燒腦之外,這種自帶激發自省思考額外福利的劇集,實在是喜歡給自己找點堵的觀眾朋友們的不錯選擇。
4星推薦。剩下的一星扣在故事有點散,宮斗戲太弱智上。
(A站有資源嗷!)
感謝關注 八卦少女
裘德洛 一個上了「想睡」名單的男人
Ⅳ 一代名捕梁偉的傳奇故事
編者語:
上期真水無香說了刑偵專家孫玉友在廢墟中極致追凶的傳奇故事。
刑警和犯罪作戰,直面著人性的黑暗部分,可以說,每一名刑警身上,他們或多或少都有與眾不同的傳奇,都有待我們去解讀。
今天我們要解讀的是西安刑警梁偉和隊友們的傳奇,因為屢破大案,梁偉被稱為西安警界名捕之一。
21年前,有部電影《尋槍》,一名小鎮民警一夜夢醒後,發現自己的配槍不見了,而且槍里還有三顆子彈,就這樣,民警開始尋槍之路,經過對撲朔迷離案中案的抽絲剝繭,最後民警找到了槍,他卻犧牲了。
可以說,槍是民警的生命,槍在人在。
梁偉遇到過一起丟槍的案子。
《「12·1」槍殺大案》劇照
可以說,槍是民警的生命,槍在人在。
梁偉遇到過一起丟槍的案子。
宣傳海報上的話點出了這事的嚴重性:槍響了,出事了,忙活了。
梁偉和隊友們一起參與的這起槍案,後來被拍成了一部國產電視劇《「12·1」槍殺大案》。
電視劇《「12·1」槍殺大案》海報
這部電視劇,是劇迷心中警匪劇的巔峰,播出時萬人空巷,熱度和現在的《狂飆》差不多。這么多年,被認為是對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影視劇做出了教科書級示範,豆瓣評分9.3。當年,為了增強真實性,劇中扮演刑警的大部分是當時的專案組成員,梁偉和隊友們親自出演裡面的角色,是名副其實的「真人出演」。
當年梁偉(左二)與同事們本色出演該電視劇
1997年歲末一個冬天,一位派出所副所長在所里值班,套間外面的辦公室窗子沒有關嚴。清早起來,他發現放在椅子上的包不見了,而包里裝著一把手槍和一些法律文書。
槍去哪了?
緊接著,西安接連發生槍殺大案,11人被害,他們彼此之間也沒什麼關聯,職業也不同,有計程車司機、卸貨車司機、傢具店老闆等,一時間,坊間人心惶惶。經彈道檢驗,這些命案都出自丟的這把手槍。
此案被命名「12·1」特大殺人案。
1996年10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以下簡稱《槍支管理法》)實施,先後經過兩次修訂。
根據《槍支管理法》規定,警察使用槍械管理很嚴,而且能使用槍支的機會也很少,只要有槍在身,真的可以說提心吊膽,更不要說丟槍了!
當年,電視劇《「12·1」槍殺大案》宣傳海報上的話點出了這事的嚴重性:槍響了,出事了,忙活了。
時任西安市公安局分管治安工作的副局長老王在蓮湖分局工作多年,常去大麥市街一家小店吃羊肉泡饃,跟店裡伙計挺熟。一天,老王聽店裡伙計說起,店裡有個從寧夏來的伙計,他說起自己老鄉手上有把手槍,還是真傢伙。老王一聽,趕緊回去跟分管刑偵的副局長老吳說了。
老吳叫上老張倆人趕快往大麥市街趕。
至今大家回憶起來,說當時的抓捕陣容,堪稱西安警界史上最豪華陣容。
寧夏小伙計年紀還不大,個子也不高,老張上去像摟個熟人一樣,把他先摟到了旁邊的群眾電影院。等警車趕來把他帶走。後面,就是梁偉他們的事情了。
梁偉當時是「12·1」專案組的一名刑警。
梁偉參加專案組會議 攝影:潘鋒
小伙計長得瘦小,梁偉問他家在哪兒,他就開始講故事:說自己家門前一條河,門後有座山,房子跟前還有棵白楊樹。問他叫什麼,他說叫李小龍。
梁偉一生氣,問他叫不叫「陳真」,這下,他不住地點頭:「對對對,我就叫陳真。」還不改口了。
梁偉和搭檔兩人費了不少口舌,折騰半天,還給他吃了牛肉夾饃,他才說實話:他來自寧夏下面一個縣農村,真名叫小馬(化名)。
但無論怎麼婉轉地啟發他,他都沒提到槍。
梁偉也就不兜圈子了,直接問他在誰那兒看到過槍。「唉,你咋不早說呀!」小馬一拍大腿從椅子上站起來。再坐下去,他三言兩語就把這事兒交代得乾乾凈凈。
原來,槍是他在一個叫「小寶」的老鄉那兒見到的。還說,那個「小寶」老鄉當時也在一個泡饃館打工。
當年,和小馬一樣從老家到西安的年輕小伙,乾的都是零活,東干兩天,西干兩天。還有很多時候,他們沒找到事情做,只好流落街頭。夏天,他們找兩張報紙,隨便找個地方就能展一宿;冬天,他們只能圍著個夜市打烊後的火爐取暖,坐一宿,小馬說自己到西安後才認識的「小寶」,不知道「小寶」真名叫什麼。
專案組就開始去小馬農村老家調查。一查,叫「小寶」的人還蠻多。西安警察按當地警方提供的名單按圖索驥找到村子,等警察進了村,家家戶戶都人去房空,連門都不鎖,他們遠遠地看到警車就往村子後面的山上走了。大多人家房子里也沒什麼傢具,但有個奇怪的現象:幾乎家家戶戶的炕頭上都放著三、兩只密碼箱。
當年,小馬的農村老家都是土路。警車出村往回開,塵土卷著車跑,遠遠的,有兩個小伙一人拎著一隻密碼箱站路邊,等他們看清開來的是兩輛警車,扔掉密碼箱撒腿就跑。民警們打開密碼箱一看,有好些銀行卡和各種餐廳的打折卡,都是西安的。顯然,這些東西是在西安偷來的。
不像現在大家習慣用手機支付,當年,家家戶戶家裡或多或少都會放點現金、銀行卡,所以那會兒,各地的入室盜竊案就像現在的電信網路詐騙案一樣頻發。西安、成都和重慶三個城市警察都抓到過來自小馬老家的年輕人,他們往往都是攀爬防盜窗入戶盜竊。
那個時候,梁偉還不滿三十,精神頭十足。臉上稜角分明,酷似年輕時候的電影演員吳京安。
一路上是他和一位比他大幾歲的同事老田開的車,到了涇源,兩人顧不上一身灰頭土臉,就趕著去調查。
在當地警方的幫助下,專案組對五個這個年齡段、有過犯罪前科的「小寶」逐一排查。領導派梁偉和老田一起去小馬老家的看守所,其他人去其他地方調查可能在西安偷過東西的「小寶」。
當地看守所里關著的「小寶」,是因為在本地盜竊關進來的。當地警方不掌握他是不是去過外地。
那個看守所當年條件艱苦,房子很舊,前面一排房子辦公,後面的一排房子還養著牲畜,關押嫌疑人的房間是用石頭砌牆壘起來的。當時,條件有限,傳喚提審犯罪嫌疑人,外面的民警填好單子,單子用夾子一夾,然後通過鐵絲從一頭甩到另一頭。另一頭是站崗的哨兵,哨兵再把單子交給裡面的民警,民警再把要提審的在押人員帶出來。
這個「小寶」姓於,問他去過哪些地方,他說自己成都、重慶、鄭州都去過,卻不提西安。
「那你聽我的口音是哪裡人?」梁偉問。
於小寶說是西安話,他能聽出來,說明他熟悉。
「那你去過西安沒?」再問他。
他又說自己跟著村裡人去過。
去過什麼地方呢?
於小寶說的地方有東邊、南邊和西邊,就是不提自己去過北邊。北邊就是事發的地點。
他越迴避,梁偉越是心裡有數,一陣窮追猛打:「我們跑這么遠來,是想問你偷的錢包、手錶、BP機這些東西嗎?還偷了什麼往大里說吧。」
於小寶跟梁偉要煙抽。梁偉明白他扛不住了,把一根煙點著遞過去。
沒多久,於小寶老老實實地交代了偷槍的過程。
發案那天夜裡,於小寶和幾個老鄉在派出所樓下牆外圍著一個烤紅薯的爐子過夜。一抬頭,發現二樓的窗子沒關嚴,房子里的燈也沒有關。踩著那個爐子,於小寶爬上二樓的防盜窗,一眼看見二樓的一把椅子上有個手提包。他讓下面望風的同夥給他找了根帶鉤子的「傢伙」。同夥給他找來一截樹枝,用這截樹枝,他一點點把那隻包鉤到了。
幾人打開包一看,嚇了一跳,包里沒什麼錢,但有一把手槍,還有一些他們不認識的法律文書。說起來也是令人哭笑不得,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偷的是派出所。
「要不,我把這東西給人家還回去吧。」於小寶的提議立即遭到同夥們的反對:「反正都已經偷成了,誰知道是你偷的?這把槍變成錢,咱們要吃多少碗羊肉泡饃?」
大家這么說,於小寶就留下了這把槍。最後,於小寶把這把槍三百塊錢賣給了董利。
這一聽,一天一夜沒睡的梁偉和搭檔興奮得渾身的睏倦頓時煙消雲散。
除暴安良,維護社會治安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董利一夥人自認為遭受不公,心存怨氣,企圖報復社會。買到槍後,用這把槍殺人越貨。西安市公安局八處是現在的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前身,當年八處的刑警歷盡曲折,最後把董利一夥緝拿歸案。
隨後,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初審,判處董利、楊樹偉、石慧勇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2000年1月27日,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核准董利、楊樹偉、石慧勇死刑,立即執行。1月28日,三名罪犯押赴刑場。震驚全國的「12·1」特大殺人案至此塵埃落定。
電視劇《「12·1」槍殺大案》用紀實手法再現了這一大案的偵破過程。
電視劇《「12·1」槍殺大案》劇照
當年,拍電視劇時,為不影響正常工作,像上海、武漢、北京等外場,都是導演派人去當地拍了,梁偉他們在西安拍其他戲份。電視劇拍完後,梁偉他們又回歸到了本職工作中。除暴安良,維護社會治安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消失在鏡頭前,也是正常的。
再說句題外話,這部電視劇,除了本色出演的刑警外,還出現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演員名字。
比如像演過《蝸居》《懸崖》的著名演員張嘉譯當年還是這部電視劇的執行導演;演員陳小藝曾在裡面客串了一個四川媳婦,陳小藝是四川人,地道的四川話和精湛的演技非常到位,算是當年劇中最大牌的演員了。
張嘉譯與梁偉因為拍攝電視劇成了好友 攝影:潘鋒
此外,曾在劇中任配角、龍套演員,有的成了名演員,有的成了名導。
講義氣的人最喜歡什麼樣的人?當然也是為人豪爽講義氣的人
2004年1月27日,農歷大年初六,凌晨3點開始,西安市多個地方相繼發現12個爆炸裝置,其中3個發生爆炸,所幸是未造成人員傷亡。
這是建國以來全國同一城市中放置炸彈、投放地點最多的一起系列爆炸案。
西安市公安局抽調百餘名刑警組成專案組,案發兩天後將犯罪嫌疑人高德隆抓獲歸案。
負責審訊高德隆的就是梁偉。
高德隆全都承認,一心求死。
但是,這樣一系列爆炸案怎麼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他的炸葯、雷管從哪兒來的?他登門送爆炸裝置誰給他幫過忙?
高德隆默默地流淚,誰都不肯說。
這就牽扯到一個證據問題。
一起案子破了沒有,老百姓看的是抓沒抓住人,而警察則必須掌握確鑿證據才敢說破案了。
高德隆時年52歲,他變成這樣一個人,主要是因為七年前他的兒子小高被人打死了。高德隆是個挺能乾的人,他曾在西安一家公司車隊當司機,時間不長就當了車隊隊長,那個時候,他還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再後來,他又被任命為總公司一個分公司經理。高德隆領導團隊幹得很投入,公司業績在總公司旗下十幾個小公司里名列前茅。
高德隆的兒子當時屬於超生,兩口子工資都被降了兩級,高德隆的經理也被免了。原先,他們家八十多元錢的收入養三口人,有了兒子後,因為處罰,兩人工資降到五十多元,要養四口人,日子過得很緊巴。
但高德隆畢竟是個人才,後來公司還是重新啟用他恢復了職務。
小高是個很乖的孩子,平時從來不惹事。高德隆平時忙,沒時間顧家。手上有了錢,就在物質生活上盡量滿足老婆、孩子。他給兒子買了一輛變速自行車,當年在學校里也是獨一無二,沒想竟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當時,小高已經在上高二。班上有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覺得小高「愛扎勢」,就勾來校外的小混混,讓他們收拾小高一頓。小高下課一出學校,被一幫小混混用自行車鏈條鎖和磚頭拍倒在街道上。幾天後,小高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後來,這起案子法院判下來,那幾個小混混都判刑入獄。因為是未成年人,幾人判了幾年。幾年後,這些人刑期未滿,又都陸續放了回來。這些孩子們以及他們的家長,沒有一個人對他道過一聲歉。高德隆決定對他們實施報復。
這起連環爆炸案前,2001年、2002年還發生過兩起爆炸案,警方也曾懷疑與高德隆有關。
梁偉在走訪群眾 攝影:潘鋒
2001年3月,高德隆同院子住的一個鄰居家裡被人炸了,經調查,高德隆與主人過節很深。他曾拉著高德隆一起開過地下賭場,結果,高德隆讓他給算計了,賠了好幾萬。有一次雙方發生爭執,他還差點打了高德隆老婆。高德隆曾經揚言要收拾他。可是,懷疑歸懷疑,爆炸發生時,高德隆正在牌桌上跟人打麻將,好些人都能證明這一點。這起案子也一直沒有偵破。
2002年除夕夜,西安一家醫院的急診室發生一起爆炸案,有病人受了輕傷。因為小高曾經在這家醫院搶救過,警方懷疑這起爆炸案是高德隆所為。
但還是沒有證據。
要審下高德隆,就先得弄清他是怎樣一個人。
梁偉經過調查走訪,發現高德隆雖然心胸狹窄、十分偏執,但他為人義氣,是個要面子的人。在兒子遇害之前,朋友和他吃飯,哪怕是借錢,他去了都一定要由他來買單。
講義氣的人最喜歡什麼樣的人?當然也是為人豪爽講義氣的人。偏偏這就是梁偉的本色。
高德隆在梁偉這兒得到了足夠的尊重。梁偉把自己的煙拿出來給他抽。很快的,高德隆的對立情緒消失了。
梁偉還了解到,兒子死了之後,高德隆再也沒好好上過班,可在實施連環爆炸案之後,高德隆曾經試圖自殺時,他身上穿的是妻子給他買的內衣、織的毛衣,女兒給他買的皮鞋,腰裡系的是兒子臨死前用的皮帶。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他是一個家庭觀念很重的人。兒子沒了,高德隆現在最在乎的人是誰呢?是他的妻子、女兒。
「你走了以後,你不希望你的家人受到別人的報復吧?可是,你要是不把事情說出來,我們就是想保護她們,也不知道從哪下手,是不是?」梁偉勸著他:「你是個要面子的人,你要是不把你自己心裡的委曲說出來,別人會把你想像成一個濫殺無辜的惡魔。可我知道,你是事出有因、被逼無奈才這樣做的。」
沉默十個小時之後,高德隆的話屜子終於被梁偉打開……
有了報復的念頭後,高德隆就開始接觸社會的閑人。一個院里住著的那個鄰居就是這類,他跟他說,他認識道上的,可以幫他出這口惡氣。但請道上的人幫忙,你手上得有錢。
怎麼賺錢呢?這個時候,高德隆班都不上了。鄰居就讓他開地下賭場,召些人來玩龍虎鬥。提心吊膽弄了些錢以後,鄰居又拉他一起當了個「瓢把子」,到外面去賭。結果,鄰居設局騙了他,他手上的幾萬塊錢全輸了。
梁偉在現場收集證據 攝影:潘鋒
當時,高德隆已經搞到了炸葯、雷管,他怨這個鄰居,就在他家裡試了一次。他跟人打麻將時,說自己要出去上個廁所,而小麻將館和鄰居家很近,他迅速點燃了導火索。因為他很快就回到牌桌上繼續打牌,所以,警察調查時,人們只記得那駭人的一聲巨響,不記得他中間還出去過一趟。
2002年,醫院的那起爆炸案也是他所為。兒子被打後,是自己走到醫院的。大夫一聽是學生打架,也沒很重視。
高德隆趕去陪兒子做CT,又趕上醫院CT室下班;兩天後,兒子突然昏迷不醒,後來被宣布腦死亡。高德隆發現兒子的眼睛裡流出粘稠的液體將周圍皮膚都腐蝕壞了,去找醫生,醫生說沒辦法,後來兒子死了,高德隆越發對醫院和醫生恨之入骨,就在除夕之夜在急診室外引爆了一次。
高德隆自打實施報復計劃開始,他就遠離家人,為的是讓家人一點也不要參與這件事;他弄炸葯、雷管和自製手槍,都有同事、朋友幫忙,他都不讓這些人知道他的真實目的。比如弄炸葯,他說是想去炸魚。而對於幫他往受害人家中送液化汽罐、汽油之類的東西,還有最後幫他往這些家送偽裝成禮物的起爆延時器,他是掏錢找兩個「癮君子」幫他乾的。
案子審下來,高德隆徹底把梁偉當成了朋友。臨進看守所,他給女兒留下一封信,讓女兒以後有啥事兒可以找梁偉叔叔,他是個值得依賴的人。
後來,高德隆女兒出國,真就多虧了梁偉幫忙。
大家後來從窗簾後面的窗檯翻出一把手槍,十發子彈全部上了膛
梁偉好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2010年春節後,周至發了一起涉黑的槍案。
梁偉上了這個案子,二十多天沒回過西安。一天,他突然就從椅子上溜到了地上,肚子疼得就差在地上打滾兒。送醫院一查,是急性胰腺炎。這是一種可以要人命的病,於是,他在醫院老老實實地住了三周。其實不光這病,梁偉的胃也已經穿孔了。他每天只能喝點稀飯,什麼葷腥都不敢動。
原先,梁偉的身體可是特別棒。他是西安市公安局從社會上招來的第一批特警隊員,當時他在機動隊,也就是後來被稱為「古城飛虎隊」的特勤大隊。因為一天到晚練的就是擒拿格鬥、飛檐走壁,機動隊出來的人身手都很了得。梁偉當特警時,時任局長老吳是他的支隊長。梁偉當刑警,老吳又是他的頂頭上司、管刑偵的副局長。每有大案要案,要挑幾個身手敏捷的刑警實施抓捕,老吳常會親自點將:「梁偉,一會兒你上!」
梁偉(右)與同事在案發現場 攝影:潘鋒
黑龍江鶴崗有兩拔兒人爭一個小煤礦,談來談去談不攏,其中一拔兒人就找來了個逃犯。這個逃犯叫金鵬,是個狠角兒。再次談判,金鵬掏出一把槍,一氣兒打死了四個人。
後來,金鵬流竄到了西安,在一家小賓館里住著。他找來些小姐被他控制住,組織賣淫。
這家小賓館樓道里鋪的都是地板磚,皮鞋走在上面動靜偏大。
那次,為了抓金鵬,梁偉和幾個同事都是提著鞋子光腳上樓。梁偉一腳踹開三樓的一個房間沖進去時,裡面,一個結實的大漢正光著膀子跟幾個女的在打牌。
大漢正是金鵬。
梁偉沖過去將此人撲倒在兩個床之間地上,那個人渾身是油汗並不好抓,還拚了命地往窗檯暖氣罩上伸手摸東西。
同事們上來,才一起制服了他,大家後來從窗簾後面的窗檯翻出一把手槍,十發子彈全部上了膛。
還有一次,也是去抓持槍歹徒,一個同事因為過於緊張,槍走火了。子彈打到地上,把地毯劃出一道黑,彈頭反彈上來,幾乎是貼著梁偉的耳朵打到了天花板上,「嗖」的一聲……
撲上前一傢伙,就把他摞倒在地,沒給他展示武功的機會。
五年前,抓「曹老師」時,梁偉已是副大隊長了。
「曹老師」是個地下的私家偵探,他的客戶們這么稱呼他。據梁偉他們後來掌握,「曹老師」練過武術,能倒立著做二十來個俯卧撐。這個「曹老師」參與了多起搶劫、強奸、殺人案,是個狠角兒。
但是,「曹老師」躲在哪兒,沒人知道。
起先,梁偉找到了跟「曹老師」關系密切的安琪。安琪三十齣頭,在一所小學教美術,人長得漂亮,有點藝術氣質。
「怎麼可能呢?曹老師肯定不是你說的那種人。」安琪說,曹老師是一個人格很高尚的人,這點她比誰都清楚。
安琪的婚姻生活很不如意。上學時,她本來談了個很帥的男朋友,不光帥,男朋友還是個很能乾的人。但是,她父親死活不同意。
為啥?人無完人,安琪這個男友有點狐臭,安琪父親特別敏感,每次他上門都能立馬聞出來。
安琪的生活從小都是父母做主,也就沒了主意。後來,父親作主,把自己一個學生介紹給了她。但是,兩口子性格不合,不光冷戰,還常常動手。再後來,兩人關系越來越冷淡,安琪懷疑丈夫外面已經有了人。
安琪從報紙上看到了一條很小的廣告,上面只有幾個字「六年,專業婚變調查,清債」,再就是一個署名「曹老師」的一部小靈通號碼。
見到「曹老師」,安琪覺得跟她想像的私家偵探很接近。「曹老師」身材保持得很好,留著中分的發型,喜歡戴墨鏡,挺帥但又挺有滄桑感。他夾著個小包,包里裝的有一隻錄音筆,還有筆和本子。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著什麼。
調查這樣一例婚外戀,「曹老師」收費三千元。但是,其他費用,比如和安琪吃個便餐,吃個咖啡,都是他買單。
認識不久,一個冬天的晚上,安琪她一個人在家,生病了,打電話把「曹老師」約來。那天,她故意將窗子開著,房間里很冷。「曹老師」來了,把窗子關上,看她並沒有生病,很快就離開了。
他們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後來,他們每隔三、五天就要見一次面,不是吃飯、喝咖啡,就是一起看電影。「曹老師」跟安琪說過,他們這一行要講職業道德。
安琪跟「曹老師」談起自己想調到一家事業單位。「曹老師」說他有個朋友在省委,是個掌實權的處長,回頭他給問問。後來,「曹老師」就跟安琪說,人家答復這事兒能辦。不過,他提到了要花錢疏通關系。
那給人家拿多少錢呢?「曹老師」沒說,就說你看著拿吧。有天晚上,「曹老師」打來電話,說他在那個朋友家聊天,有點晚了,准備就住在人家家裡。如果她錢湊好了,就給人家拿過去。
晚上十點多,安琪打了個車到一個幹部家屬院門口,「曹老師」穿了身單薄的睡衣跑下來拿了錢。這次,安琪給了曹老師七萬元。後來,「曹老師」說事兒辦得差不多,但還得打點一下另一拔兒人。安琪就又給了五萬元。
因為在調查,梁偉也不能跟安琪挑明,又得想方設法地說服她配合自己工作,很是費勁。
以安琪對曹老師的信任,萬一她轉身給「曹老師」通風報信,「曹老師」還不跑得連個人毛都找不到嗎?
這就是梁偉的另一項本事了。不管跟什麼人打交道,他都能很快贏得人家的信任。
梁偉的眼神總是讓罪犯膽寒 攝影:潘鋒
梁偉繞來繞去,安琪才半信將疑地表示願意配合他們。安琪給「曹老師」打電話,約他到他們常去的一家飯館一起吃晚飯。
沒想,「曹老師」很狡猾,梁偉他們守候了兩個鍾頭,卻沒見「曹老師」閃面,而且他手機也關了。
這時,「曹老師」的兩個同夥都已經被梁偉他們抓獲了。想必,他已有所警覺了。再找「曹老師」,難度就更大了。
調查發現,跟「曹老師」保持電話聯系的,有三十多個女人。這些女人絕大多數都是他的業務關系,其中兩人已經被「曹老師」騙去殺掉。
「曹老師」還有個同居的女友,是個開美容院的老闆,長得也很漂亮。說服美容院女老闆配合警察抓他,這得多大難度呢?
果然,女老闆也不相信曹老師是壞人。女老闆是外省人,離異,帶著一個十歲的兒子。小男孩營養過剩,成了個小胖墩。「曹老師」對男孩如同己出,不光給他買各種玩意兒,每天還帶著他一起跑步,這方面像父親一樣嚴格。男孩不僅減去了好些重量,跟「曹老師」特別膩。女老闆跟「曹老師」走在一起,這也是主要原因。女老闆手頭寬,給「曹老師」錢,但「曹老師」不僅不要,還常給家裡買東西。
「你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你兒子的安全想想呀!」女老闆跟「曹老師」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份兒上了,「曹老師」已經看過好幾處樓盤,說要買房子呢。
但是,梁偉這句話終於打動了女老闆。畢竟,眼前的警察是貨真價實的,不光給他看了證件,還有派出所的副所長。
「你們抓他時,別把我牽扯進去。我要出來阻攔一下,你們看行不?」女老闆說。
「曹老師」一會兒要回來。一聽這話,梁偉趕緊說:「行,當然可以。我們配合你把戲演足。」
女老闆租住在西北一路一個多層樓房裡,三室一廳的房。聽到樓梯上的腳步聲,梁偉他們忙在女老闆家房門兩邊躲起來。「曹老師」回來,並沒有任何察覺。
梁偉撲上前一傢伙就把他摞倒在地,沒給他展示武功的機會。
案子破了,「曹老師」是最後一個到案的犯罪嫌疑人。
原來,曹老師壓根不姓曹,姓苗,連跟他一起做案十多年的兩名同夥都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
苗某原先是個騙子,因為詐騙坐的牢。跟另兩個同案犯算是獄友。苗某是西安東郊人,有家有口,跟老婆關系雖不怎麼好,但他對兩個孩子還挺好,是個挺好的父親,就跟女老闆兒子感受的差不多。苗某喜歡看偵探小說,就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私人偵探,沒想到報上登了那個小廣告,居然應者如雲。
起先,苗某從火車站、汽車站之類的地方,把失足婦女領到同夥處搶劫、強奸、殺害,後來,他發現自己的客戶錢更多,就騙了兩個來,和同夥一起把人殺害。
這么一個兇殘的傢伙,為什麼對安琪、女老闆這么好?苗某後來交代說,他這完全是沖著錢。
那麼,至於叫安琪去什麼幹部家屬院,也是他演戲。苗某他壓根沒什麼處長朋友。他交代,那天天冷,他專門穿了身睡衣、拖鞋打車去的大院,只不過睡衣外頭罩著件軍大衣。一聽安琪到了門口,他把軍大衣往草地上一扔,就出去見安琪。
「不過,她給我拿來七萬我真沒想到。我以為她頂多拿來兩萬呢。」但是,錢多了有啥不好?所以,苗某後來又騙了安琪一把。
隨著互聯網的迭代發展,傳統惡性案件越來越少,當代警察要對付更多的是新型網路犯罪。可以說,梁偉和他的隊友,曾代表了本世紀初一代刑警的風采,在當時刑事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當年,他們用手、用腿、用腦、用眼追蹤著一個個真相。
梁偉參加雁塔分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相關活動(圖片來源網路)
註:文中圖片除標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完
作者 :胡傑
排版 :細辛
編輯 :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