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納粹德軍元帥制服

納粹德軍元帥制服

發布時間:2021-06-08 07:31:50

㈠ 納粹黨軍服領帶上那個十字架是什麼東西綬帶還是什麼

那個不是軍服的一部分,而是勛章,叫做鐵十字勛章。

鐵十字勛章Cross of Iron的歷史很長。授予鐵十字勛章的傳統可以追溯到1813年。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反抗拿破崙戰爭中開始了這一傳統。第一枚鐵十字勛章授予的時間是1813年3月10日。1870年普法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再次對自己的英雄授予鐵十字勛章,以表彰他們的功績。盡管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但是這沒有使這一傳統消失,反而在國內戰爭期間得到了繼承。而希特勒時期僅僅是在鐵十字中間加上了一個納粹的反卍字標志,並增設了騎士鐵十字

在二戰的五年裡,一級/二級鐵十字勛章被廣泛地授予,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這兩個級別的勛章就沒有價值。獲得這些勛章的戰士都是實實在在地做出了貢獻的。而騎士鐵十字勛章的獲得者就是德軍裡面的精英了,而且也被納粹宣傳機器捧為了國家的英雄。

根據傳統,一個戰士獲得勛章都是從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但是偶爾二級鐵十字和一級鐵十字也能同時獲得,不過這種情況還是非常罕見的。鐵十字勛章的獲得者一般佩戴的都是從官方獲得的副本,而原品都被獲得者保存了起來,以避免在戰場上的損壞。

另外德國軍隊中勛章的佩戴有嚴格的優先順序別和佩戴位置要求,鐵十字的優先順序是最高的,所以如果一個德國兵要佩戴勛章的話,肯定會帶鐵十字,並通常都在領口而非胸口

鐵十字有八個等級,一二級鐵十字稱鐵十字,另有五種不同的騎士鐵十字,以及最高的大鐵十字,以下分別列出:
二級鐵十字勛章
一級鐵十字勛章
騎士鐵十字勛章
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雙劍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鑽石雙劍銀橡葉騎士勛章
鑽石金雙劍金橡葉騎士勛章
大鐵十字勛章

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共有約5,000,000枚2級鐵十字和1914版1939勛記被頒發,約450,000枚1級鐵十字和1914版1939勛記被頒發,7,361人獲得騎士鐵十字(1939年9月1日設立,7,318個德國人,43個外國人獲得),890人獲得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1940年6月3日設立,882個德國人, 8個外國人獲得),160人獲得銀橡葉配劍騎士鐵十字勛章(1941年9月28日設立,159個德國人, 1個外國人--山本五十六),27人獲得鑽石銀橡葉配劍騎士鐵十字勛章(全部為德國人),1人獲得鑽石金橡葉配劍騎士鐵十字勛章(漢斯·烏爾里希·魯德爾少校),1人獲得大鐵十字(帝國元帥戈林)。其實還有一種特殊的大鐵十字勛章叫星芒大鐵十字,但二戰中沒有頒發(滑鐵盧時期頒發給了布呂歇爾元帥,一戰中頒發給了興登堡元帥)

㈡ 納粹德國元帥,求完整

帝國元帥(1名)

赫爾曼·戈林Herman Wilhelm Goering (1893-1946) 空軍元帥1935 帝國元帥1940 總理兼內政部長

陸軍元帥(19名)

維爾納·馮·勃洛姆堡Werner von Blomberg (1878-1946) 陸軍元帥 1936 國防部長

瓦爾特·馮·布勞希奇Walter von Brauchitsch (1881-1948) 陸軍元帥 1940 陸軍總司令

費多爾·馮·博克Fedor von Bock (1885-1945) 陸軍元帥 1940 B集團軍群總司令,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威廉·凱特爾Wilhelm Keitel (1882-1946) 陸軍元帥 1940 國防軍統帥部參謀長

貢特爾·漢斯·馮·克盧格Guenter Hans Von Kluge (1882-1944) 陸軍元帥 1940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威廉·約瑟夫·弗朗茨·馮·勒布Ritter Wilhelm von Leeb (1876-1956) 陸軍元帥 1940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威廉·利斯特Siegmund Wilhelm List (1880-1971) 陸軍元帥 1940 A集團軍群總司令

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ld von Rundstedt (1875-1953)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埃爾溫·馮·維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 (1881-1944) 陸軍元帥 1940 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瓦爾特·馮·賴歇瑙Walter von Reichenau (1884-1942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格奧爾格·馮·屈希勒爾Georg von Kuechler (1881-1969) 陸軍元帥 1942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施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 (1887-1973)陸軍元帥 1942 頓河集團軍群總司令

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891.11.15-1944.10.14) 陸軍元帥 1942 北非遠征軍司令,義大利北部集團軍群總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群總司令

恩斯特·馮·布施Ernst von Buseh (1895-1945) 陸軍元帥 1943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 (1881-1954) 陸軍元帥 1943 A集團軍群總司令

弗雷德里克·威廉·保盧斯Friedrich Paulus (1890-1957) 陸軍元帥 1943 6集團軍司令

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Maximilian Baron von Weichs (1881-1954) 陸軍元帥 1943 F集團軍群總司令

瓦爾特·莫德爾Walter Model (1891-1945) 陸軍元帥 1944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費迪南德·舍爾納Ferdinand Schorner (1892-1973) 陸軍元帥 1945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空軍元帥(5名)

愛華德·米爾契Erhard Milch 空軍元帥 1940 空軍總監

阿爾伯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 (1885-1960)空軍元帥 1940 空軍南軍區總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

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 (1885-1953) 空軍元帥 1940 駐法國空軍總司令

沃爾夫岡·馮·里希特霍芬Wolfram Baron von Richthofen 空軍元帥 1943 第二航空隊司令

羅伯特·里特爾·馮·格萊姆Ritter Robert von Greim ( 1892.6.22~1945.5.24) 空軍元帥 1945 空軍總司令

海軍元帥(2名)

埃里希·雷德爾Erich Raeder (1876.4.24—1960.11.6)海軍元帥1939 海軍總司令

卡爾·馮·鄧尼茨Karl von Donitz(1891.9.16-1980.10.24) 海軍元帥 1943 海軍總司令,海軍潛艇部隊司令、德國總統

㈢ 《帝國的毀滅》中,有個非常效忠希特勒的將軍,穿藍灰色制服,希特勒死後還代表德國與蘇軍談判,最後自殺

漢斯.克萊勃斯(Hans Krebs,1898-1945),納粹德國陸軍二級上將,早年曾經擔任德國駐蘇聯武官,受到過斯大林的接見,精明能幹,講求實際,能說流利的俄語。曾擔任過陸軍元帥莫德爾的參謀長。1945年3月接替陸軍一級上將古德里安擔任陸軍參謀總長。1945年柏林被圍期間支持威德林的突圍建議,但遭到希特勒和陸軍元帥凱特爾的拒絕。從蘇軍進攻柏林開始,克萊勃斯和凱特爾、約德爾、布格道夫等人一直在地堡內,成為最後留守在希特勒身邊的軍事將領之一。希特勒自殺後,克萊勃斯代表德軍前往蘇軍指揮部與崔可夫談判,要求停戰,但是遭到蘇聯方面的拒絕。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克萊勃斯與布格道夫等人在地堡內開槍自殺。

㈣ 誰有德國第三帝國海軍元帥服的完整圖片或服裝剪裁資料

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第二帝國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第二帝國的壽命很短,僅存在了47年。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由於共和國憲法是在魏瑪城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因此這個共和國又稱為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上台執政,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

第三帝國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國,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

㈤ 德式軍裝 很漂亮。為什麼德國各種高層的軍裝都不一樣的,白色的 黃色的 黑色的 綠色的

1、黃色軍裝是羅姆指揮的納粹沖鋒隊,是隸屬於納粹黨的一個准軍事組織;多是由信仰納粹的退伍軍人組成的,他們支持納粹的政策,認為議和和發動革命的人是罪人。
2、黑色軍裝是黨衛隊,由海因里希希姆萊率領,是納粹黨的軍事力量。
3、綠色軍裝的是國防軍。
4、黨衛軍最開始軍服是黑色的,黨衛軍主要分為武裝黨衛軍和一般黨衛軍,二戰開始後,武裝黨衛軍的黑色制服太顯眼,不適合作戰,大部分換用國防軍制服,後來又專門改進國防軍制服,顏色有原野灰和原野綠兩種。戰爭後期普遍穿迷彩服,橡樹葉迷彩,破裂碎片迷彩等,冬季有雪地兩面穿迷彩服。一般黨衛軍制服普遍黑色,期間也經過換代,黑色為主,夏季偶爾出現白色制服。此外,身著黑色制服的還有武裝黨衛軍的裝甲部隊與國防軍的裝甲部隊。 國防軍陸軍主要身著原野灰、原野綠制服,冬季也有雪地迷彩服,後期部分部隊配發夏秋迷彩服。國防軍非洲軍步兵和裝甲兵都身著土黃色或淺黃色制服。空軍也有地面部隊,主要有兩種,傘兵部隊和空軍野戰師,從頭盔和制服上的鷹徽可以分辨。

㈥ 納粹德國黑色軍服,大蓋帽,大蓋帽中間是個骷髏頭。請問這是德軍什麼部隊

骷髏師(也稱死亡總隊,SS-Totenkopfverbände,其中的Totenkopf是骷髏的意思,而verbände是verband的復數,解釋為組織或協會),這是專門從事滅絕活動的組織。 事實上,骷髏師只是一個泛稱,是指二戰時期管理納粹集中營的黨衛隊,包括輔警、武裝SS、普通SS與專門的「特別隊員」。

在東線戰場上,無論是從41年的巴巴羅莎計劃再到台風計劃,從庫爾斯克會戰再到最後的哈爾科夫戰役,從柏林戰役在到春醒行動,武裝黨衛軍的表現無疑都是最出色的,在黨衛軍骷髏師所經歷的惡戰中,無疑最令該師官兵難忘的惡戰就是從1941年9月到1942年4月的德米揚斯克戰役,這場歷時將近半年的惡戰令骷髏師的減員數量為全師作戰人員數量的1/2,同時也是這次戰斗令骷髏師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榮譽,所有的骷髏師成員因為此次戰役的出色表現被授予「德米揚斯克戰役紀念臂章」並且榮獲「starkemote」的榮譽稱號,使骷髏師從此成為所有蘇軍最頭痛的幾只黨衛軍部隊之一。

傑米揚斯克突圍戰體現了骷髏師頑強的戰鬥力,事後希特勒特意命令參謀本部涉及「傑米揚斯克紀念臂章」每名骷髏師成員街獲得。參予行動的全部士兵也都獲得了該榮譽臂章。這一戰之後,骷髏師真正的打出了威風和名聲,成為了蘇軍最恐懼的幾只德軍部隊。

「骷髏」師的第一任指揮官西奧多·艾克(TheodorEicke,他曾兩度擔任該師的師長)在擔任了師長後表現得很能夠適應軍人的精神狀態。他這個早先的集中營看守人員彷彿變了樣,整天待在他的司令部里,剪取形勢圖的戰術標記,用這些標記在地上擺弄,模擬一個師如何行軍——他是偷偷地乾的,以免他的總參謀部里首席參謀部軍官對他突然愛上軍事有所覺察。當1942年2月8日蘇聯部隊在傑米揚斯克包圍了「骷髏」師和另外5個陸軍師時,蘇軍發現,在德國的師一級將領中,艾克是一個考慮周密而又十分頑強的對手。陸軍元帥布施曾這樣說過:特別要歸功於「副總指揮艾克的有力指揮」,使得在傑米揚斯克被包圍的部隊能堅持幾個月之久。隨後,其他黨衛軍部隊配合陸軍強行打開包圍圈,解救了蘇聯軍隊重圍的傑米揚斯克要塞防守部隊。德軍統帥部專門為這次戰役設計了「傑米揚斯克戰役紀念臂章」,「骷髏」師每名士兵都獲得了該紀念臂章。但是艾克在1943年2月26日的哈爾科夫戰役中陣亡,對該師的士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骷髏」師的末任師長、騎士十字勛章獲得者HellmuthBecker,1945年他被移交給蘇聯後被叛服勞役25年,當他在監獄里服刑時,有傳言說他准備了一枚手榴彈要炸開圍牆逃跑,因此1952年5月28日他被蘇聯人絞死。

㈦ 納粹的國防軍,黨衛軍,和蓋世太保的軍裝都是怎樣的,哪個一定穿馬靴

國防軍、黨衛軍軍服,基本款式一樣。

區別就是,黨衛軍帽徽把德軍軍徽換成骷髏頭,領章是SS領章,左側臂章是納粹國徽,就是鷹加萬字元號。

蓋世太保的黑色軍服,帽徽和領章都和上邊說的黨衛軍的一樣,都是骷髏標志和SS領章,左側的臂章換成了紅色的袖章,上邊是納粹的國旗。

德軍都穿皮靴,軍官穿長筒馬靴。

蓋世太保也就是秘密警察,執行秘密任務,一般不穿制服,也就不穿馬靴了

㈧ 求二戰德國元帥軍服 最後有希特勒穿的

http://www.dqt.com.cn/junshi/jswenxue/d2/16.htm

㈨ 納粹制服的問題

黃色制服是納粹前期沖鋒隊制服的主要顏色,現存一部1936年納粹國慶的彩色膠片上攝錄的納粹人員主要的服飾顏色也是黃色的,准確的說應該是褐色的。沖鋒隊是納粹未上台前的武裝力量,她的領導人是赫斯,但隨著納粹的上台和希特勒想擁有一支自己的衛隊,所以其逐漸的被希姆萊的黨衛隊所替代。1940年赫斯的出走英國,沖鋒隊就正式退出納粹舞台.
1936年希特勒會見墨索里尼時與大多數官員〔如陸軍元帥布勞希奇,威廉凱特爾將軍等〕也穿著過這種制服,但她不是納粹正規軍隊包括黨衛隊的常規服飾。希特勒的早期照片大都也是赫色服飾,1938年以後就很少見了。

㈩ 納粹德國軍銜,軍服設置,分幾級,有幾種

參考資料得知:
一、1933年——1945年間德國軍銜的沿革
1933年的德國帝國國防軍(當時德軍的正式名稱)軍銜按軍種區分為陸軍、海軍二類,按等級劃分為:元帥、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一級下士、二級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共6等20級,各軍種基本相同,元帥分別稱為陸軍元帥、海軍元帥,海軍海勤士兵冠以「水兵」。
由於這時德國的「一戰戰敗國」身份未變,還受到《凡爾賽和約》和法、英、美等「一戰戰勝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各種制約,其軍官軍銜也「深受其害」:1、陸軍元帥、海軍元帥設而未授,任現職的僅有一戰時晉升陸軍元帥軍銜的總統興登堡,從1918年至1935年期間未晉升、授予過一位元帥;2、雖然設有大將軍銜,但除「帝國國防部部長兼帝國國防軍總司令」外,其他人莫能染指這個軍銜;3、各級軍官的晉升期限顯著增長,大名鼎鼎的隆美爾、古德里安都曾扛著上尉肩章,一戴就是10餘年……
1934年興登堡總統病勢沉重,國會決定由希特勒代行總統職權。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搶班奪權」,同時開始實施他野心勃勃的擴軍計劃,與此同時對武裝力量的各種規章制度(包括軍銜制度)也開始進行「納粹化的、為期十一年」的改革:
1934年,7月20日,希特勒宣布:鑒於黨衛隊在1934年6月30日事件中作出的巨大功績,我將其升格為納粹黨內的一個獨立組織……我批准黨衛隊建立武裝部隊; 9月間,成立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組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等團級部隊; 10月,整合黨衛隊銜級為:領袖——黨衛隊帝國領袖;高級長官——黨衛隊總指揮、黨衛隊地區總隊長;上級長官——旅隊長、區隊長、旗隊長;中級長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大隊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初級長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中隊長、黨衛隊三級突擊隊中隊長;高級士官——黨衛隊突擊隊小隊長、黨衛隊一級小隊長、黨衛隊二級小隊長;初級士官——黨衛隊三級小隊長、黨衛隊三級小隊副;正式隊員——黨衛隊組長、黨衛隊突擊隊隊員、黨衛隊隊員;預備隊員——黨衛隊候補隊員、黨衛隊學員,共8等21級。
同年8月,希特勒自稱「德國元首」(全稱:德意志第三帝國領袖、政府總理兼國防軍最高司令[後改稱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納粹黨全國領袖,1941年12月起兼陸軍總司令),其不同場合稱呼又有所不同:一般時稱為「元首」,涉及到軍務時稱「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涉及政務時稱「元首兼帝國總理」。考慮到它是整個二戰時期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的正式官稱,本文將其列為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稱號」;
1935年,3月1日,正式組建空軍司令部;3月16日,帝國國防軍改稱國防軍;在空軍中設立「飛行勤務軍銜」;在海軍中恢復了一戰時曾設立的「海軍准將」軍銜;設立「總參勤務軍銜」,這種軍銜授予經過嚴格選拔和專門培訓(如在軍事學院接受過總參業務訓練)、在帝國戰爭部或國防軍局及以後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工作的、從事參謀勤務的校官、尉官(在各軍種總司令部工作的參謀軍官不授予這種軍銜);第一次調整士兵軍銜:陸軍取消一等兵軍銜,將二等兵軍銜區分為「服役6年以上」和「服役不滿6年」兩級,增設上等列兵軍銜,同時對軍銜標志進行修訂;海軍增設一級上等水兵、海岸勤務一級上等兵等軍銜;空軍取消上等兵軍銜;
1936年,在陸軍將官中增設「陸軍元帥銜大將」軍銜,高於大將半格,低於陸軍元帥半格,計劃授予擔任國防軍總參謀長、集團軍群總司令、陸軍參謀長等高級職務的大將。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的第二帝國期間就曾設過此銜,大名鼎鼎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就領有此銜,直到1898年去世才被追晉為陸軍元帥;
1938年,2月4日,成立「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德國國防軍改稱德國武裝部隊,並正式將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等武裝力量納入「德國武裝部隊」編制;第二次調整士兵軍銜:增設各軍種的一級上士軍銜;海軍增設一級中士(海軍一級中士、海岸勤務一級中士、海軍步兵一級中士)和一級上等兵軍銜(一級上等水兵、海岸勤務一級上等兵、海軍步兵一級上等兵等)軍銜;
1939年,正式建立黨衛隊野戰部隊(或稱黨衛軍、武裝黨衛隊、W-SS)—— 「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 黨衛隊第一裝甲師(簡稱「元首師」)、「帝國師」黨衛隊第二裝甲師、「骷髏師」黨衛隊第三裝甲師、「警察師」黨衛隊第四裝甲擲彈兵師(摩步師),開始設置並使用黨衛隊野戰部隊軍銜稱號和標志,如黨衛軍准將(區隊長)等;
1940年,取消「陸軍元帥銜大將」軍銜;在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內設立國防軍憲兵司令部和憲兵司令官職務,將憲兵軍銜提高到憲兵少將(海軍、空軍憲兵最高軍銜仍為上校)——這也是陸軍中將、少將軍銜中唯一帶兵種稱號的;
1941年,4月3日更換陸軍元帥的識別標志——帽徽、帽飾帶、領章、肩章;
1942年,黨衛隊調整高級長官銜級,增設黨衛隊最高指揮(黨衛軍大將)級別,並修訂了旗隊長以上長官的銜級領章標志;第三次調整士兵軍銜:陸軍取消上等兵軍銜,原上等兵大部晉升二級下士,二級下士以上擇優晉升,同時再次修訂士兵軍銜標志;將憲兵士官、軍士、兵的軍銜變更為「憲兵警長」、「憲兵警士」 ;
1943年,武裝黨衛隊中增設一等兵軍銜,但在黨衛隊其他機關、部隊中未設立相應的銜級,在黨衛隊銜級表上也未列出相應稱號;
1944年,2月8日,第四次調整士兵軍銜:增設空軍上等兵軍銜;將陸軍憲兵部隊擴編為第一、第二、第三憲兵總隊,分別由一名憲兵少將任總隊司令,撤銷原設的國防軍憲兵司令部和司令官職務;在海軍、空軍中增設海軍憲兵少將、空軍憲兵少將軍銜。 到1945年戰敗前,德國武裝部隊的軍銜區分為陸軍、空軍、海軍、武裝黨衛隊和憲兵,黨衛隊銜級單獨設置。其中陸軍軍銜中另設總參勤務軍銜,在海軍中又分為海上部隊軍銜、海岸部隊軍銜。同時軍政官、技術官、女軍人另設有專門的級別(軍銜)稱謂。為便於讀者對各種軍銜、銜稱作橫向比較,筆者在每一稱號後均附編號,以「元首」為始,其他類推。

與納粹德軍元帥制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冬裝時尚搭配女圖 瀏覽:207
男開衫加絨衣外套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992
杏色鞋子配黑色裙子好看嗎 瀏覽:947
褲子緊了會影響寶寶嗎 瀏覽:316
明星闊腿褲加襯衫裙 瀏覽:340
藍色羽絨服搭配什麼帽子好看圖片 瀏覽:927
寶寶和服睡衣製作 瀏覽:783
校服項目申請 瀏覽:874
手推綉的旗袍能洗嗎 瀏覽:853
淺色牛仔褲陪藍色鞋子好看 瀏覽:592
淘寶好的女裝牛仔褲店 瀏覽:235
北京女裝批發排行榜 瀏覽:460
戶外外套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652
長貂外套配什麼發型 瀏覽:192
女裝品牌馬甲職業裝 瀏覽:466
女士風衣長款鹿皮 瀏覽:517
褲子臀圍96是多少腰圍 瀏覽:335
古代官員戴著的帽子 瀏覽:785
灰色圍巾配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481
白色衛衣搭配墨綠色褲子 瀏覽:23